教育案例:也谈把握教育契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案例:也谈把握教育契机教育契机是指对孩子实施教育恰到好处的机会。契机常常会出现,善于教育的教师会捕捉契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错失良机,则教育将无效或低效。能否捕捉教育契机往往是“教育家”与“教书匠”最大的区别之一。

请看一例:这一节是专科课,我因为有几本作业没有批完就没有回办公室,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前半节课上得非常顺利。突然,我听到有人在窃笑。我装作不知道,悄悄地抬起头,看到了这样一幕:几个男生正在丢什么东西。你丢给我,我丢给你,玩得不亦乐乎。当时的我非常气愤:想不到自己这个堂堂的班主任坐在后面,课堂上居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太目中无人了,这还了得?但转念一想,上课要紧。先不要动声色,等下了课再处理。于是,我不动声色地继续批发作业。下课铃响了,我把那几个做小动作的同学叫上了讲台,原来他们是在丢小橡皮块。因为下一节还上课,于是我快刀斩乱麻:中午别玩了,留下来!有的同学有点紧张了,可两个调皮的孩子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们可是班里的“调皮大王”,颇有“号召力”,于是更坚定了我“擒王”的想法。这时,窗外突然下起了大雨,可这正是换水时间,班里的饮用水已经空了,这下怎么办呢?我嘀咕了一句。没想到,刚才最无所谓的他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去换水。”我让他们带把伞去,可他俩早已经一溜烟跑了。等上课铃声想起时,他们跑回来了,衣服湿了大半。我谢谢他们,他们仍然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中午我找来他们,当着很多同学的面表扬了这两个孩子。没想到他们脸红了,从来没有站直的腰挺了起来了。午会上,我又一次在班里表扬了他俩。同学都投去了惊讶、羡慕的目光。那节课他们听得比谁都认真,其他同学自然也“不敢造反”!原来,在他无所谓的外表下,也有他在乎的东西!

教育是一门艺术。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教育应该是万花筒,在不断的旋转中变化出无穷的美丽图案。而教育的成功,光靠泛泛的表扬、批评是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一次契机的捕捉将使孩子品尝到被关注的喜悦。

1、抓住契机,让孩子主动。教育讲究契机。上例中的“我”遇到了很棘手的问题时,恰巧下了阵大雨。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孩子的主动请缨充分体现了他愿意帮助别人的热情。从这一点来看,这个对什么都好像无所谓的孩子其实内心有一团热情的火焰。只是,这团火一直被无所谓的外表给掩盖住了,也让老师“受了骗”。如果老师正在批评的气头上,又因为他是个调皮捣蛋鬼而不给他这次“主动”的机会,那么或许孩子会更有挫败感——老师不信任我!老师的信任给了孩子表现的机会。

2、适时表扬,让孩子感动。孩子主动做了好事与在课堂上捣乱纪律本是两码事,但上例

中的“我”有机地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孩子看来,或许他做的那件好事是无所谓的,是不值得一提的,可恰恰在孩子无所谓的事情上,老师却做足了文章。“两次表扬”的赏识无疑让孩子“意外”,更让孩子感动——原来,老师这样关注自己的表现啊!“腰挺直了”、“比别人听得认真”就是孩子意识到这些后的真实流露。

3、以点带面,让孩子震动。这个“无所谓的孩子”的表现带有偶然因素,但如果能在偶然中挖掘出必然的价值来,那就是教师的一种机智了。上例中的“我”在气头上让那些调皮捣蛋者“进了办公室”,却在孩子有出色表现时全班表扬。这种表扬让孩子们意识到:只要表现好,老师就会赏识自己。因此,在乎课堂内外的表现成了每个孩子的共同所想。在这个时候对他们提出建议无疑就是给他们送一把钥匙,教育的又岂是一个孩子呢?

赏识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者眼里有“人”。当每个教育工作者能关注到每个孩子时,那么孩子们不仅能拥有快乐健康的“有形生命”,而且还能获得心灵舒展、愉悦和谐的“无形生命”的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