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EULAR痛风诊断标准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badc6b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2.png)
• 将“在关节或滑膜液中发现尿酸钠结晶,或出现痛风石” 作为确诊的充分条件。
• 若不符合此项充分条件,则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 影像学检查结果累计赋分,≥8分可临床诊断痛风。
高
01
02
尿 肾脏排泄不良型 肾脏负荷过多型
03 混合型
酸
UUE≤600且
UUE>600且
UUE>600且
血 症
FEUA<5.5%
8、难治性痛风旳定义和治疗原则。
见
9、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时降尿酸药物旳选择。
10、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有合并症时有关药物旳选择。
推荐意见
问题1: 痛风旳诊疗及高尿酸血症旳临床分型。 • 痛风旳诊疗推荐采用2023年ACR/EULAR旳分类原则(1B);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 关节超声、双能CT或X线发觉尿酸钠晶体沉积
糖皮质激素治疗(2B); •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7分, 或≥2个大关节受累, 或多关节炎,
或一种药物疗效差旳患者, 提议两种抗炎镇痛药物联合治疗 • 如小剂量秋水仙碱与NSAID或小剂量秋水仙碱 • 与全身糖皮质激素联用(2C)。
小剂量秋水仙碱:有效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尽早使用。
痛
够维持长期尿酸达标且没有
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石的证据,可尝试停药
总则3
应告知全部患者高尿酸血症 和痛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可造成多种靶器官旳损伤, 可能 影响预期寿命, 应定时监测靶器 官损害并及时处理有关合并症。
定
时
痛风
筛
查
与 监 测
慢性肾病
肾结石
高尿酸血症
靶
器
官 损
心脑血管 病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https://img.taocdn.com/s3/m/bebb091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f.png)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近年来,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因此XXX制订了本指南,以提供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指南。
本指南采用国际通用GRADE分级方法,并由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包含3条推荐总则和针对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提供最佳依据。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尿酸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受到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其诊治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现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随着新的更敏感、更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界限渐趋模糊。
因此,对其管理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高尿酸血症在不同种族患病率为2.6%~36%,痛风为0.03%~15.3%,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Meta分析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 1.1%,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
然而,目前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的认知方面存在许多盲区与误区,存在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者依从性差、转归不良等状况。
因此,本指南的制订对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临床循证指南已成为发达国家临床决策的主要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合理、安全、规范的诊疗准则。
目前全球影响力的痛风诊疗指南主要为2012年XXX(ACR)和2015年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制订的指南,但未涉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痛风的诊治
![痛风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02176e1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1.png)
• 住院是公认的痛风发作危险因素。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尿酸测定 成年男性血尿酸值约为208~416μmol/L;女性约为149~358μmol/L,绝经后接近男性 (二)尿尿酸测定 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超过3.57mmol(600mg),尿酸生成增多 (三)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2
8~<10 mg/dL (480–<600ummol/L)
3
≥10 mg/dL (≥600ummol/L)
4
对发作关节或者滑囊的滑液进行分析(应由受过培训者进行评估)
未做
0
尿酸盐阴性
-2
诊断
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评分系统)续3
影像学特征
类别
存在(曾经)有症状关节滑囊尿酸盐沉积的影像学表现:关节超声有“双轨征”;双能CT有尿酸盐沉积
无痛风石
0
ULAR痛风分类标准(评分系统)续2
实验室检查
类别
评分
血尿酸水平(尿酸酶法):应在距离发作4周后、还未行降尿酸治疗的情况下进行检测,有条件者可重复检测; 取检测的最高值进行评分
<4 mg/dL (<240umol/L)
-4
6~<8 mg/dL (360–<480umol/L)
➢ 剧烈疼痛、发红、皮温升高、肿胀和失能–发作的严重程度通常在12-24小时内达到高峰。 ➢ 夜晚更常发病–痛风发作在夜间和清晨(午夜至8:00之间)最为频繁,发作可能性是白天的2倍以上。 ➢ 下肢关节受累–至少80%的初始发作累及单个关节,最常为拇趾底部(第一跖趾关节,称为足痛风)或膝关节。 ➢ 炎症从主要受累关节向外蔓延的体征–这种特征可能会给人以指(趾)炎[香肠指(趾)]或蜂窝织炎的印象,或者可能
ACREULAR2015痛风诊断新标准
![ACREULAR2015痛风诊断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45bb1d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8.png)
ACREULAR2015痛风诊断新标准
ACR/EULAR2015痛风诊断新标准,该新标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关节炎基金会,以及ACR和EULAR联合推出。
该分类标准突破了现有标准的局限性,纳入最新研究结果,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累及踝关节或足中段(1分)
累及第一跖趾关节(2分)
受累关节皮肤发红(1分)
受累关节触痛明显(1分)
受累关节活动障碍(1分)
一次典型发作史(反复关节痛≧2次,抗感染治疗无效,疼痛24小时内达峰,14天内症状缓解疼痛间歇期疼痛完缓解)(1分)
多次典型发作史(2分)
痛风石(4分)
血尿酸﹤4mg/dl(0.24mmol/L)(-4分)
血尿酸6-8mg/dl(0.36-0.48mmol/L)(2分)
血尿酸8-10mg/dl(0.48-0.6mmol/L)(3分)
血尿酸≧10mg/dl(0.6mmol/L)(4分)
关节液尿酸盐结晶阴性(-2分)
影像学检查关节B超见双轨征(4分)
双能量CT检测到尿酸盐结晶(4分)
影像学检查提示痛风相关关节损伤(4分)。
什么是痛风
![什么是痛风](https://img.taocdn.com/s3/m/c26cc49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e.png)
痛风知识摘要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引起的炎性关节疾病。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痛风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常用术语解释、病理全过程、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其概念、并发症及其概念、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如何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
文档旨在为医学生和患者提供全面的痛风知识。
目录1.引言2.痛风的临床表现及特征o急性痛风性关节炎o间歇期o慢性痛风性关节炎3.常用术语解释4.病理全过程5.病因和发病机制6.痛风的类型及其概念o原发性痛风o继发性痛风7.并发症及其概念8.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9.鉴别诊断10.治疗及预防11.总结1. 引言痛风(Gout)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沉积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痛风的主要特征是急性和慢性的关节炎发作,其症状包括剧烈的关节疼痛、红肿和功能障碍。
痛风主要影响中老年男性,但近年来女性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痛风的核心概念和系统知识。
2. 痛风的临床表现及特征痛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特点: 突发性剧烈关节疼痛,常在夜间发作。
受累关节红肿、发热、极度触痛,常见于大脚趾(跖趾关节)。
•案例: 一名55岁男性患者,凌晨突然出现右脚大脚趾剧烈疼痛,关节红肿热痛,无法行走。
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特点: 急性发作后症状完全消失,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
间歇期的长短不定,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案例: 前述患者在急性发作后症状缓解,数月内无任何不适,但仍需控制饮食和监测尿酸水平。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特点: 反复发作导致关节永久性损伤和变形,形成痛风石(尿酸盐结节)。
•案例: 一名60岁男性患者,患痛风多年,膝关节和肘关节出现多个痛风石,关节活动受限,X光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质破坏。
3. 常用术语解释•尿酸(Uric Acid): 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防治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b4374b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四、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
4、药物治疗-降尿酸治疗
别嘌醇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 致死性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 松解症等超敏反应综合征。
HLA-B*5801基因阳性、老年、大剂量起始应用别嘌醇、应 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是别嘌醇发生超敏反应综合征 的危险因素。HA-B*5801基因在中国(汉族)、韩国、泰国人 中阳性率显著高于白种人,推荐在别嘌醇治疗前进行该基因 筛查。
节炎发作>1次;②炎症反应在1d内达高峰;③单膝关节炎发 作;④可见关节发红;⑤第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第 一跖趾关节受累;⑦单侧跗骨关节受累;⑧可疑痛风石;⑨ 高尿酸血症; ⑩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 ⑪无骨侵蚀 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 ⑫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 培养阴性。
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断
二、高尿酸血症系统性损害机制
尿酸由饮食摄入(约20%)和体内分解(约80%)的嘌呤化合物经 肝脏代谢产生,约2/3通过肾脏,1/3通过消化道排泄。尿酸 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 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 泄保持平衡,凡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的因素均 可导致HUA。
定个体化的急性发作时紧急处理方案; (3)处于急性痛风发作期的患者,已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者无须停
药,尚未开始降尿酸者可以在充分抗炎的基础上立刻启动药物降 尿酸治疗,也可以在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再考虑启动药物降尿酸 治疗; (4)初始药物降尿酸治疗者应酌情给予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
四、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
式干预; ➢ (3)筛查并预防痛风及并发症; ➢ (4)与专科医师合作,多学科共同制定共患病治疗方案,尽量
acr-eular标准
![acr-eular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a6207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3.png)
标题: ACR/EULAR标准:风湿病诊断与治疗的里程碑导言:风湿病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关节炎、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和全身性疲劳等。
为了确诊和治疗风湿病,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与欧洲风湿病学会(EULAR)联合制定的ACR/EULAR标准。
本文将介绍ACR/EULAR 标准的背景、内容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背景:ACR/EULAR标准于2010年首次发布,旨在为风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统一的指导。
此标准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确保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备一致性和准确性。
ACR/EULAR标准的内容:ACR/EULAR标准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和治疗。
该标准将RA的诊断分为四个层次,包括关节炎的存在、症状的持续时间、关节受累的部位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除此之外,标准还规定了关节炎的影像学要求和排除诊断的重要指标。
ACR/EULAR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ACR/EULAR标准已成为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该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RA,并及早开始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症状。
此外,标准还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在疾病监测和随访中提供指导。
ACR/EULAR标准的优势和局限性:ACR/EULAR标准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医生能够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该标准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风湿病,有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体化处理。
结论:ACR/EULAR标准是风湿病诊断和治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凭借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为医生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以确保风湿病患者得到最佳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期望未来能有更加精确和个体化的风湿病标准的出现,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1-01-20)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1-01-20)](https://img.taocdn.com/s3/m/a5673f3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1.png)
规范与标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221-01-2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图分类号:R256;R242文献标识码:A doi:12.3969/j.issn.1673-7222.2221.22.021高尿酸血症是指机体嘌吟代谢紊乱,尿酸分泌过多或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积聚的状态。
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单钠尿酸盐(MSU)结晶并沉积,诱发局部炎性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
近年来,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国内外痛风的发病率显著升高[-2]0目前中国仍然缺乏大规模的痛风流行病学调查。
一项纳入44项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⑶,中国内地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6-3%(男性为16.4%,女性为3.6%),痛风的合并发病率为1-1%(男性1.5%,女性2.9%)其主要流行病学特点是[2]: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陆,城市高于农村。
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肥胖⑷、代谢综合征⑸、脂肪肝⑷、慢性肾病、高血压⑷、心脑血管疾病〔3〕及糖尿病〔6]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痛风发病机制与患者代谢、炎性反应、免疫与基因等有关。
尿酸酶基因失活、尿酸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基因缺陷及尿酸转运关键离子通道的基因缺陷均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肾小球的滤过减少、肾小管分泌减少以及尿酸盐结晶的沉淀均可导致尿酸排泄障碍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在许多与血清尿酸盐浓度变化相关的基因位点上发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比如尿酸转运蛋白基因SLC2A6(编码GLUT9)、SLC22A16(编码URAT1)、SLC17A1(编码NPT1)和ABCG2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1221]0高尿酸血症在痛风发作前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属中医学“未病”或“伏邪”。
《黄帝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2015痛风分类标准
![2015痛风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1d3f0d866fb84ae45c8d86.png)
诊断流程
纳入标准:外周关节或滑囊出现至少一次
肿胀、疼痛或压痛
YES 充分标准:是否有MSU? YES
痛风
NO
不打分评价
NO (UNKNOWN)
根据标准进行打分评价
在线评分网址
痛风分类标准APP(安卓版二维码,苹果版)
10 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对称关节内肿胀
11 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 12 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问题
• 病例2是否符合新分类标准?
病例2:诊断流程
纳入标准:外周关节或滑囊出现至少一次
肿胀、疼痛或压痛
YES 充分标准:是否有MSU? NO (UNKNOWN)
根据标准进行打分评价
病例2:影像学
影像学 有症状的关节或滑囊的影像学证据:B 超可见的双轨征,或双能CT的尿酸沉 积
痛风相关的关节破坏:手和/或足部至 少1处骨侵蚀的传统影像学表现
存在
4
存在
4
评分结果
• 共计11分 • 病例2符合2015痛风分类标准。
病例1:实验室指标
实验室指标 尿酸 在患者未接受降尿酸治疗且距离上 次发作>4周时检测,若有条件建议 多次检查,取最高值 <4mg/dL(0.24mmol/L) 6-<8mg/dL (0.36-<0.48mmol/L) 8-<10mg/dL (0.48-<0.6mmol/L) ≥10mg/dL(≥0.6mmol/L) 典型发作关节或滑囊的滑液分析 未见MSU -4 2 3 4 -2
病例2:实验室指标
实验室指标 尿酸 在患者未接受降尿酸治疗且距离上 次发作>4周时检测,若有条件建议 多次检查,取最高值 <4mg/dL(0.24mmol/L) 6-<8mg/dL (0.36-<0.48mmol/L) 8-<10mg/dL (0.48-<0.6mmol/L) ≥10mg/dL(≥0.6mmol/L) 典型发作关节或滑囊的滑液分析 未见MSU -4 2 3 4 -2
痛风诊断的标准
![痛风诊断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cc79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1.png)
痛风诊断的标准一、关节炎发作痛风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关节炎的发作。
痛风关节炎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表现为关节红肿、发热、疼痛,通常会影响大脚趾、脚踝、膝关节等。
这种关节炎发作通常在数天内自行缓解,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二、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诊断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尿酸水平在体内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然而,当尿酸代谢异常或肾脏无法正常排泄尿酸时,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生化特征之一。
三、痛风石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典型临床表现,通常出现在耳廓、关节周围和皮下组织等部位。
痛风石是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呈现出一种黄白色、坚硬的小结节,通常不会引起疼痛。
然而,如果痛风石过大或位于关节内,可能会引起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
因此,痛风石的存在可以作为痛风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准。
四、家族史家族史也是痛风诊断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痛风患者,那么其他成员患痛风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家族史可以作为痛风诊断的一个参考因素。
五、其他症状除了以上几个标准外,痛风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肾脏损害的表现,如肾结石、慢性肾衰竭等。
这些症状虽然不是痛风诊断的必须标准,但可以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痛风诊断的标准主要包括关节炎发作、高尿酸血症、痛风石、家族史和其他症状。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是否患有痛风。
同时,对于疑似痛风的患者,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以确定准确的诊断结果。
201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分类新标准
![201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分类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1bd3d5d5bbfd0a795673f6.png)
5年ACRfEULAR痛风分类标准
注:①该标准仅适用于至少发作过1次外周关节肿胀、疼痛及压痛,且在发作关节、滑囊或痛风结节中未找到尿酸盐结晶者。对于已在发
作关节、滑囊或痛风结节中找到尿酸盐结晶者不适用此标准,但可直接诊断为痛风。②该标准最大得分是23分,当得分/>8分时可诊断为痛
风。③该标准必须要进行血尿酸水平的检测。a关节受累表现为外周关节或滑囊肿胀、疼痛及压痛Ib如果血尿酸水平<40 mg/L(240斗mol/L)则 减4分;如果血尿酸水平在40~60。彰L(240~360 ixm01]L),则计0分;c如果偏振光显微镜下发作关节或滑囊的滑液未找到尿酸盐结晶,则减 2分;如果未进行滑液的检查,则计0分;a如果未进行影像学检查,则计0分;。透明软骨表面不规则的强回声不应随超声探头的角度变化而消 失(若双边征随超声角度变化而消失则为假阳性);e双能CT成像常用的管电压条件是80 kv和140 kV,对双能数据使用痛风分析软件通过 彩色编码技术进行处理,若关节或关节周围出现尿酸对应编码颜色则为阳性结果,而甲床、皮肤、血管等部位出现痛风对应编码颜色以及因痛
风石体积过小、活动、射线硬化伪影等导致相同颜色出现均视为假阳性结果;s骨侵蚀定义为除外远端指间关节侵蚀及鸥翼征后,骨皮质破坏
并伴有边缘硬化及突出 DOI:10.3760/cma.j.issn.1007—7480.2015.12.012 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通信作者:张学武,Email:xuewulore@163.eom
万方数据
201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分类新标准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邵苗, 张学武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15,19(12)
ACR痛风指南解读
![ACR痛风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4b1a596ba1aa8114431d9fa.png)
一次 在达标后(血尿酸<6mg/dl),也要每6个
月测定一次 尿酸测定是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也有利
于判断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依从性
肾功能不全者降尿酸治疗
对于2-5级CKD或者终末期肾病患者,如果有过 痛风发作,目前有高尿酸血症,就应该进行降尿 酸治疗
2012年 ACR痛风指南解读
两个部分
第一篇
降尿酸治疗 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第二篇
镇痛抗炎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抗炎药物预防
因为缺乏RCT证据,不涉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处理
流行病学
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9%,全美有约 830万痛风患者
痛风患者增多的原因主要与促发高尿酸血症 的合并症: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II 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病率 增加
急性痛风处理
秋水仙碱剂量(1.2mg片剂)
开始负荷剂量 1.2mg 1 hr 后 0.6 mg 12小时后 0.6mg qd-bid
秋水仙碱剂量(1mg片剂)
开始负荷剂量 1.0mg 1 hr 后 0.5mg 12小时后 最多可用至 0.5mg
tid
急性痛风的处理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降尿酸治疗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是首选的降尿酸药物 对所有痛风患者降尿酸目标是血尿酸<6mg/dl 症状、体征得到有效的、持续的改善,或者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应
该降至5mg/dl以下
降尿酸治疗
别嘌醇的起始剂量不应超过 100mg/d,中、重度慢性肾 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从 50mg/d开始
饮食控制
非药物治疗
评析
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宣教是慢性疾病治疗的 重要环节。EULAR会议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 示:痛风患者在疾病认识上广泛存在误区,缺 乏规范降尿酸治疗的知识,而且患者用药依从 性较差。
高尿酸血症诊治各国指南对比
![高尿酸血症诊治各国指南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2258ceef7f1922791688e87f.png)
2017痛风治疗指南
简称
2011EULAR 2016EULAR 2012ACR
日本指南 多国
ACR/EULAR APLAR
中国台湾 风湿病学会 2016中国 心血管共识 中国内分泌 2017中国多学科
2017BSR
•5个分类条目可为0: ① 未发现痛风石;② 血尿酸: 4-6 mg/dl;③ 未做关节液分析 ④ 无或未做超声,双能CT;⑤ 无或未做X线检查
分类标准总分之和为23,评分≥8分可诊断痛风
Ann Rheum Dis. 2015 Oct;74(10):1789-98.
与其他已有标准相比,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 准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
面血管覆盖,位于典型的部位:关节、耳廓、鹰嘴黏液囊、
存在
4
指腹、肌腱(如跟腱)
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项目
分类
评分
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通过尿酸酶方法测定
理想情况下,应该在患者没有接受降尿酸治疗的 时候和症状发生4周后进行评分(如发作间期),如 果可行,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复测,并以最高的数 值为准
时间
2011 2016 2012
2012 2014
2015 2015
2013 2011 2016 2011 2013 2017
2017
指南或共识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基于循证证据的痛风管理指南(更新) 2012 年痛风治疗指南: 第一部分:系统性非药物及药物治疗高尿酸血国内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专家共识之我见; 第二部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和抗炎预防 2012 年高尿酸血症痛风治疗指南(第二版) 2014 年多国痛风诊断和治疗的循证推荐意见:基于3e(证据、专家、交换)的原则,结合系统文 献复习和广泛的风湿病学专家小组的意见 联合发布2015 年痛风分类标准 2015 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关于痛风诊治的推荐意见:基于3e 原则,结合系统的文献回顾和专家意 见 2013 年台湾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诊治指引 2011 年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治指南 2011 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
acr痛风分类标准
![acr痛风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63c9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e.png)
根据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符合以下3项中的任何1项即可诊断为痛风: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晶体。
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晶体。
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6项:①急性关节炎发作 > 1次;②炎症反应在1d内达高峰;③单膝关节炎发作;④可见关节发红;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⑦单侧跗骨关节受累;⑧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⑪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⑫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各国指南与共识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各国指南与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55b36f9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1.png)
糖皮质激素 一线药物:ACR、EULAR 二线药物: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日本痛
风-核酸代谢协会 三线药物:中国台湾风湿病学会
降尿酸药物治疗:使用指征一致
• 降尿酸药物使用指征各国共识比较一致 1、反复发作急性痛风(大于1次/年) 2、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3、痛风石沉积 4、泌尿系结石 5、影像学出现痛风的典型表现
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第1步:适用标准(符合准入标准方可应用本标准)
类
别
存在至少一次外周关节或滑囊的肿 胀、疼痛或压痛
第2步:确定标准(金标准,无需进行分类诊断)
偏振光显微镜镜检证实在(曾)有 症状关节或滑囊或痛风石中存在尿 酸钠晶体
第3步:分类标准(符合准入标准但不符合确定标准) 累计≥8分可诊断痛风
支持方:中华医学会风湿 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 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日 本痛风-核酸代谢协会
无症 疗
观点: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 痛风,治疗可以预防痛风;高 尿酸血症还可导致肾损害,是 高血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 立危险因素
支持方:日本痛风-核酸代谢协 会,中国台湾风湿病学会,中 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 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降尿酸药物治疗:使用时机大多一致
• 降尿酸治疗时机各国共识有不同推荐 1、大多数指南:均推荐在急性痛风发作平稳至少2周后,开始降尿酸 治疗 2、ACR:首次提出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在有效抗炎治疗的前提下, 可以开始降尿酸治疗 3、EULAR:不建议在急性痛风发作时开始或停止降尿酸治疗,一旦 使用即应终身使用
二线药物——小剂量NSAIDS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降尿酸 药物使用前2周开始,持续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2023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2023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91c553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6.png)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出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与分类标准、患者健康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调护等内容,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指导痛风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疗。
适用于各级医院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诊疗方案以中西医临床需求为导向,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参考了以下文件: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202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疗的实践指南》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年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循证管理建议》3术语和定义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沉积所致机体损伤的代谢性风湿病。
高尿酸血症期:患者未曾发作过痛风,仅血尿酸水平升高的时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患者关节炎突然发作的时期,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
痛风间歇期:指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之间的阶段。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患者关节持续疼痛,血尿酸水平持续波动,可伴有痛风石出现的时期。
痛风性肾病期:微小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引起肾小管萎缩变形、间质性纤维化,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时期。
尿酸排泄分数(fractional excretion of uric acid,FEUA):FEUA(%)=(尿尿酸×血肌酐)/(血尿酸×尿肌酐),FEUA可以评估尿酸排泄程度。
4规范性技术要素4.1分类标准4.1.1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及绝经期女性>420μmol/L(7mg/dL),非绝经期女性>360μmol/L(6mg/dL)[8](1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
≥10mg/d(≥600umol/L)
4分
关节液分析:由有经验的医生对有症状关节或滑囊进行穿刺及偏振光显微镜镜检
未检查
1分
尿酸钠晶体阴性-2 分影像学特征(曾)/有症状的关节或滑囊处尿酸钠晶体的影像学证据:节超声“双轨征”,或双能 CT 的尿酸钠晶体沉积 有 4 分
0分
痛风相关关节破坏的影像学证据:手/足 X 线存在至少 1 处骨侵蚀(皮质破坏,边缘硬化或边缘突出)
无 4分
0分
ACR/EULAR 痛风诊断标准
跟腱)
无痛风石
0分
有痛风石
4分
血清尿酸(尿酸酶法检测):在患者未进行降尿酸治疗时和复发 4 周后检测;若条件允许,在这些条件下复测,取最高值记分
<4mg/dl (<240umol/L)
-4 分
4-<6mg/dl(240-<360umo/L)
0分
6-<8mg/dl(360-<48umo/L)
2分
8-<10mg/d(480-<600umo/L)
符合上述 2 项特点
2分
符合上述 3 项特点
3分
关节痛发作时间特点(符合下列 3 条中 2 条,且与抗炎治疗无关,称为 1 次典型发作)
a.疼痛达峰时间<24 小时
b.关节痛 14 天内消失
c.2 次发作的间歇期,症状完全消退(基线水平)
曾有 1 次典型发作
1分
曾有 2 次及以上典型发作
2分
痛风石的临床证据:皮下结节呈“粉笔灰”样或有浆液,常伴血管包绕而且位置典型:关节、耳廓、鹰嘴囊、指腹、肌腱(如
ACR/EULAR 痛风诊断标准
步奏
内容
步奏 1:适用标准(仅符合适用标准者才进入下列步奏)
曾经至少一次发作时出现外周关节或滑液囊肿胀、疼痛或压
痛
步骤 2:确诊标准(如果符合,直接诊断痛风,无需进行步奏 3) 有症状的关节或关节囊中检查出尿酸盐结晶,或存在痛风石
者
步骤 3:分类标准(如果不符合确诊标准,适用下述分类标准)
临床特点
评分
症状性发作时,曾经累及的关节或滑膜囊
踝关节或足中部(单关节或寡关节的一部分发作而没有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1分
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单关节或寡关节发作的一部分)
2分
a.受累关节红肿(患者报告或医生观察到)
b.受累关节不能忍受触摸或按压
c.受累关节导致行走困难或活动功能障碍
符合上述 1 项特点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