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合集下载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设计的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77页的“比较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地、正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卡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个物体大,哪个物体小。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步骤,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比较学具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1. 观察2. 比较3. 表示七、作业设计1. 比较下列物品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1)苹果和橙子(2)书本和笔记本(3)小鸟和飞机2. 小组内互相比较身高,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正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如:家具、交通工具、动植物等。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我选择了生动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来作为实践情景引入的部分。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材17页[教材分析及思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

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

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

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t;、>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改变后的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t;、“=”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

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2.同桌互找互说。

一人说另一人听。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教案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教案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大小概念,并能够比较数的大小关系;2. 能够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3.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2. 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3. 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材《比较大小》教学课件;2. 小组活动所需的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物品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回忆物品的大小关系。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两个物品哪个更大、哪个更小呢?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用手比划等方法判断物品的大小关系。

Step 2:比较大小的符号表示(10分钟)1. 介绍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并解释其含义。

大于:数A比数B大,用“>”表示;小于:数A比数B小,用“<”表示;等于:数A与数B相等,用“=”表示。

2. 利用课件上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Step 3:数的大小比较(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一些数的大小关系,并帮助学生归纳数的大小规律。

2. 通过课件上的例题,让学生在黑板上填写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Step 4: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4-5人,并为每个小组发放小组讨论卡片。

2. 在课件上展示一些比较大小的问题,并告知学生他们需要在小组内讨论,寻找答案,然后派代表上台回答。

3. 当一个小组的回答出现错误时,其他小组有机会进行抢答。

抢答正确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

4. 比赛结束后,教师以奖励分数的形式评判小组活动的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总结。

Step 5: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带上上课所学到的知识。

2. 教师在讲解完后进行讲解,让学生互相批改,并讲解正确答案。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结束课堂内容后,布置相应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数学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一年级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数学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一年级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数学教案精选10篇小学一年级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数学教案 1一、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对数的顺序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小朋友们前面学过了数数,谁能从38数到52?抽学生数数。

同桌的学生相互数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1、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出示例1数字图片。

教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你将教科书9页的例1的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开始。

学生填完以后抽一名学生把结果展示出来,进行集体订正。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发现,学生可能主要有这样几个发现:(1)横着看。

从左往右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反之多1。

从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数除了最后1个数以外,十位上的数都是相同的。

(2)竖着看。

从上往下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反之减少。

每一竖列个位上的数相同。

(3)斜着看。

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数。

每一斜行都有一些排列规律。

也许学生还有其他的发现,只要学生说得有理,都可以给予肯定。

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下面我们就运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9。

如果不看书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个数吗?右面、上面和下面呢?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说出: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是49。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刚才我们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你能发现哪些数小,哪些数大吗?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发现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越往后数数就越大。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2. 能够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概念。

2. 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球、积木、水果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提问:你们能看出这些物品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吗?3.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概念,出示示范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比较教具的大小,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小排序”游戏,要求学生将物品按大小顺序排列。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由选择两个大小不同的物品,用语言表达它们的大小关系。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比较大小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比较家中两个大小不同的物品,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具演示、游戏活动、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衣服、鞋子、书包等,引导学生发现比较大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一年级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比大小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比大小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探究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规律1。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总结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规律。

教学方法:教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学法:商量法、鼓舞发教具预备:例4放大图两幅、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教育一、上课的时候仔细听课。

二、五月是份民族团结、所以常常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十位是8的两位数有〔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

89〕2、比89多1的数是〔〕比89少1的数是〔〕。

3、84是由〔〕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同学们表现真棒,看来你们把昨天的数的顺序把握的很好了,那么我们今日来学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新授。

教学例5。

〔1〕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看后问:“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当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3、另一幅图创设情景,帮小乌龟回家: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三、稳固练习1、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察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比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2、击掌辨大小游戏:出示卡片,并根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小结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十位相同,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十位大的那个是就大。

五、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比较大小。

板书:比较大小2337教学反思:看似简洁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反思如下: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晰,不流畅;这节课我主要训练学生会说谁和谁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学生表述比较费劲,在后面的教学中必需加强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比大小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比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谈谈这些物品的大小。

然后问学生如何判断哪个物品更大,引入比大小的概念。

2. 讲解比大小的概念
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比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大于”、“小于”的含义。

3. 比较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比大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来填写相应的符号,“>”、“<”或“=”。

4. 实际操作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比大小的实际操作,比较不同长度的绳子,不同大小的图形等,加深对比大小概念的理解。

5. 巩固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比大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多加练习和引导。

下节课将结合更多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以上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什么?3后面是什么?(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梨桃子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老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向大数,尖端朝向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一只熊吃了一颗玉米。

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2教学内容:比大小P17教学目标:1、通过计数和比较活动,体验比较方法的多少。

一年级数学_比较教案(3篇)

一年级数学_比较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等符号。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正确使用比较符号。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较符号的含义。

2. 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上面有不同大小的图形或数字。

3.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苹果更大。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我们看到两个物体时,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它们的大小。

二、讲授新课1. 教师展示教学卡片,上面有不同大小的图形或数字。

2.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比较卡片上的图形或数字,并说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3. 教师讲解比较符号的含义:“>”表示大于,“<”表示小于,“=”表示等于。

4. 学生跟读并尝试使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比较。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图形或数字,让学生独立完成大小比较,并写出比较符号。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检查并给予反馈。

3. 教师出示一组混合大小的图形或数字,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大小关系。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比较符号的使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大小比较游戏,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比较符号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第2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表示物体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大小比较。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辅助教具: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符号卡片。

3.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有黑板或白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请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

学生积极参与比较,认识到数字1比数字2小,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2. 学习内容
1.明确比较的对象,可利用水果或玩具等实物让学生比较大小。

2.引入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大小比较的训练。

3.练习:出示一系列的数字或物品,让学生两两比较大小,用符号表示
大小关系。

3. 拓展与应用
1.让学生分组,自行选择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用符号表示。

2.导入生活中的例子,如比较水果的大小、比较自己的年龄等。

4. 总结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大小比较的重要性,以及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运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实例引入比大小的概念,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小组合作以及个人操作,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最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精选10篇)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

以下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62、15、6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2、第43页“做一做”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15、17、45四、结课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篇1教学内容:教材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00倒数到50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你是怎样想的?”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1、教学例七:(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

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

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十位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字的顺序,掌握数字1-10的顺序排列。

2.能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重点1.数字的顺序排列。

2.数字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1.多个数字的顺序排列,如何进行正确的排序。

2.大小比较中注意多种情况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各若干个。

2.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卡片。

3.活动板书:绘制数轴,数字的大小比较示意图。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一起回顾1-10的数字,让学生依次说出这些数字。

2.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这些数字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吗?第二步:探究1.讲解数字的顺序排列规律:数字从小到大依次增加。

2.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卡片,排列这些数字的顺序。

3.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板书上绘制数轴,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字的顺序排列。

第三步:拓展1.引导学生在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时,引入比较符号的概念。

2.讲解大于、小于、等于三种比较符号的意义。

3.让学生通过比较符号卡片的组合,完成数字大小的比较练习。

第四步:总结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数字的顺序排列和大小比较。

2.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课堂延伸1.给学生出示一段随机排列的数字,要求学生重新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利用游戏形式,让学生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竞赛,锻炼学生快速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

2.回家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大小关系,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数字的顺序排列和大小比较,为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教师在黑板上摆上3、1、5、2、4。

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有几只猴子到山上玩耍。

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地上吃。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猴子他们采了什么水果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猴子采了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用哪一个数字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并标上数字。

(二)引导学生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3)师:“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材《数学乐园》第一册第五章“比较大小”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最大的数字和最小的数字。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和3,提问: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2)引导学生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3)讲解数轴的概念,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5和3的位置。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大小比较题目。

(2)同桌相互检查,讨论解答过程。

4. 小组合作(1)教师给出数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

(2)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答案,其他组员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画一条数轴,标出010的数字。

2. 在数轴上标出5和3的位置,并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列数的大小,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表示:2和7;4和6;9和9。

2. 答案:(1)2<7;4<6;9=9。

(2)在数轴上表示出1、5、8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是否掌握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大于10的数的大小?(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大小比较。

3.能够灵活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二、教学准备
1.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2.教具:数字卡片、比较符号卡片。

3.教辅:比大小练习册。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比较大小?
2.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讲解。

3.比大小的实例分析。

4.比大小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2、3,让学生比较大小,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
1.通过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等于”,向学生介绍大于、小于、等于的意义。

2.通过实际情境讲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应用。

第三步:示范操作
老师选取几组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第四步: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册上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五、教学反馈
1.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纠正。

2.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帮助理解比大小的概念。

六、教学拓展
1.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2.可以设计综合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

七、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比大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的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大小的知识。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教师在黑板上摆上3、1、5、2、4。

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有几只猴子到山上玩耍。

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地上吃。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猴子他们采了什么水果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猴子采了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用哪一个数字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并标上数字。

(二)引导学生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3)师:“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2、教学“”(猴和香蕉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家来比较(大小、长短、轻重)-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家来比较(大小、长短、轻重)-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家来比较(大小、长短、轻重)人教新课标教案:大家来比较(大小、长短、轻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第四节“大家来比较”。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长短、轻重的方法和原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长短、轻重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大小、长短、轻重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图片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铅笔、书本等)、文具盒、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长短、轻重,引出比较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比较大小、长短、轻重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和原则。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讲解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家来比较1. 比较大小:看谁大,看谁小2. 比较长短:量一量,比一比3. 比较轻重:称一称,比一比七、作业设计1. 比较大小、长短、轻重的练习题:(1)妈妈买了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点的,请你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2)请用量尺量一量,下面的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3)请称一称,下面的书本哪个重哪个轻。

答案:(1)大的苹果大,小的苹果小。

(2)长的铅笔长,短的铅笔短。

(3)重的书本重,轻的书轻。

2. 实际问题解决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7个苹果,请你说一说哪个多哪个少。

答案:小红的多,小明的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比较大小、长短、轻重的方法和原则,并通过随堂练习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比较的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大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判断10以内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操作实践、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准备:教具(如数字卡片、水果模型等)、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数量,如苹果、香蕉等,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了解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大小。

(2)学生两人一组,用计数器或小棒等学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如比较3和5的大小。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比大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4.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比大小”游戏,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比较大小方法的教授。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2节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第四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关于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以及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用汉字书写的编号(使用本节课课堂中出现的数字)五、教学过程
(一)参与游戏
师:课前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编号,看看你是多少号(汉字书写)。

请你在小卡片上写出这个数。

再到小组里说说你是多少号?
这些数都是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我们除了会读、会写这些数,还学习了哪些有关数的知识呢?(数位、组成、比大小……)
一会儿在游戏中我们就要用到这些知识,拿好你的小卡片,准备好了吗?下面游戏开始了。

1.猜灯谜:
师:每个灯笼上都有一个数学问题,请你仔细读一读问题,如果答案就在
你手里就请你快点站到前面来。

(出示问题:订正、说说怎么想的?)
2.找朋友:
每个小动物都准备了一道题,答案在谁的手里,谁就是它的好朋友。

(1)6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
6个一和9个十组成的数
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什么?在写数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75和80之间的数是()
(3)个位和十位都相同的数
这些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谁来当小指挥给他们排排队。

3.接龙游戏:
57、58、()、60、61
25、30、()、40、()
()、80、70、()、50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

看看谁的数是需要的答案,就请你起立说说你的想法
4.送信
请你帮小蜜蜂送信,看谁送的又快又准?
打开书44页,独立完成第三题
(二)应用知识
1.打靶比赛
出示图片:
规则:每人打5下,以实际点数为所得的分数。

小冬小力、小方的成绩。

(1)请你在表格中记录下每个人的成绩
(2)订正:出示学生统计结果。

(3)请大家根据他们的分数,来按顺序排排队,好吗?
根据他们的成绩,你知道金牌、银牌、铜牌的获得者分别是谁吗?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金牌:银牌:铜牌:
2.赛跑比赛:
分别出示:跑步的场面和五个同学所用时间
(1)请你根据他们的成绩评选出前三名,把名字写在表格里。

(2)反馈结果。

小结:看来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越多越好。

在解决问题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打靶比赛,谁的点数最多,谁就是冠军;而赛跑比赛,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是冠军。

3.颁奖:
他们三个人都领到了奖品,是什么呢?我们去看看!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伙伴互相说说他们得的都是什么奖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