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讨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已经成为了其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国际竞争加剧,我国的加工贸易开始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必须采取措施调整加工贸易的结构,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我国加工贸易制造业发展较早,以成品出口和电子信息组装加工为主。
随着产业的生命周期浅化,一些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下降,加之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工贸易必须走向新的方向。
虽然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龙头,但我国加工贸易在制造业的地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单一。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家电、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上,大量的出口品都是中低端产品。
2.附加值低。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于做中间品和低端产品,所以产品附加值的占比很低。
随着制造业的升级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替换出口电子产品,加工贸易的附加值也会迅速提高。
3.品牌“短板”。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为国外企业代工,零件加工、组装与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切分离”,也就是说我国品牌价值参差不齐,产业价值链缺乏自主品牌。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探讨1.加工贸易与先进制造业的联结先进制造业是未来各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必须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将加工贸易与先进制造业的生产和研发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调整加工业的结构,通过技术升级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加强私营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大多数企业是外资或大型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仍然相对薄弱,需要加以提高。
私营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发掘市场潜力,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
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发展,让他们在加工贸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加工贸易的发展从传统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
前者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有时还提供相关设备,然后由承接方按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产成品交由外商销售,承接方只收取工缴费的业务方式;后者是指国内拥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进口部分或全部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产成品再返销出口的业务方式。
过去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低成本上,而加工贸易则是我国融入全球产品价值链的最主要方式。
但也不难注意到,随着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的逐渐减弱,传统的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事实上很难涉及营销、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因此,推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既要立足于现有的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两种贸易方式。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推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宏观目标主要如下:一是变“加工”为“研发制造”,即从现行的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向自主研发、制造产品转变;二是变“贸易”为“全球营销”,即从单纯的出口产品向逐步建设全球营销网络转变;三是变“两头在外”为“内外结合”,即从单纯的承接国外订单生产向依据市场灵活自主地实施经营战略转变;四是变“双轨制”为“单轨制”,即从目前的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实行单独管理向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实行统一管理转变。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中西部发展缓慢;(2)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多;(3)加工技术落后;(4)产业关联度低,无法带动产业发展;三、案例一:广州光宝集团的转型升级企业组织建设主导的转型升级:光宝集团。
在广东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中,通过企业组织建设的变化与调整,从而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整合,在以大型跨国母公司为后盾的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中,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方式之一。
浅析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外贸易持续增长。当然, 第二个发展阶段的加工贸 易也迟早会进人衰退阶段, 从而进人到第三、 个 第四 发展阶段。这种发展阶段的更替性是一种有序更 替, 从新阶段的产生来说, 是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 的结果;从原有主导阶段的衰退来看, 是收益递减规 律作用的结果。 二、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国内角 度分析
‘ 我国 现在, 加工贸易加工环节所具备的技术水 平还比 较低, 有时对跨国公司生产环节技术含量高 的,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 前加工贸易要实 目
现升级, 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虽然加工 贸易是“ 两头在外” 的形式, 但是, 东道主国 一般情况 下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跨国公司根据东道主 国的技术水平、 生产成本等经济因素, 安排生产环 节。只要东道主国能够对技术和生产等经济因素和 与生产环节相关的配套条件做好调整, 跨国公司就 会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根据新的情况安排在 东道主国的生产。亚洲“ 四小龙” 当初就是通过不断 提高技术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 完善配套体系, 适应 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产业, 逐步实现加工贸易转型 升级的。 (三)从承接发达国家的技术、 资本密集型产品 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入手, 逐步实 现加工贸易出口 产 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从国际生产布局和技术周期来看, 机电产品在 发达国家已 标准化, 逐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 这很 来, 适合我国发达地区生产, 抓好机遇, 积极承接这些产 品的生产, 才能进人跨国公司的生产环节和销售渠 道, 最后才能有所作为, 立门户。这是中国利用世 自 界资源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 ( 四)加强理论研究, 促进加工贾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很薄弱, 建立在劳动 力比 较优势基础之上的加工贸易很难实现产品与产 业结构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虽然在实践中, 加工 贸易发展前景乐观, 但究竟如何使其达到更均衡、 协 调的发展, 加速其升级换代, 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与 预测。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一直都滞后于加 工贸易的实践发展。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 一, 就必须加强加工贸易理论的研究力度, 改进加工 贸易发展的基础。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工贸易己经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加工贸易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势必对我国未来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首先,引入了加工贸易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及与一般贸易的区别进行论述。
其次,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详细描述,以示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最后对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对策。
[关键词]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建议对策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has been mad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ing trade has become China’s first large foreign trade by mean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n enormous role in promoting . However,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a rapidly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ere have been some questions can not be ignored, it is bound to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s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first of all,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this concept and its meaning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eneral trade expounded.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status and the main problems gi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adjust to show the need f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 words]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目录一、加工贸易概述 (1)(一)加工贸易的定义 (1)(二)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区别 (2)(三)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联系 (3)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概况 (4)(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 (5)(二)金融危机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 (5)1、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主要经营主体 (5)2、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居主导地位 (5)3、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6)4、加工贸易向下延伸势头初露端倪 (7)5、加工贸易国内采购明显提高- (7)三﹑金融危机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 (7)(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8)(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 (9)四、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11)(一)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减弱 (11)(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12)(三)危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一步减少订单 (12)五、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13)(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 (13)1、产品升级 (13)2、主体升级 (13)3、链升级 (13)4、区域升级 (14)(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14)参考文献 (17)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1. 引言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工业化时期的产业升级路径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环境的发展,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与机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与现状加工贸易是指企业向境外提供加工服务,并接受境外客户提供的原材料,完成产品组装和加工后再出口。
这种贸易模式的优势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和灵活性,但其劣势也逐渐显现。
随着国际贸易规则的逐渐完善,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多。
一方面,全球竞争对加工贸易企业施加了压力,迫使其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另一方面,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方向转型升级。
然而,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壁垒、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难。
3.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与挑战3.1 技术壁垒加工贸易企业通常依赖于境外客户提供的设计和技术,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然而,技术壁垒和专利障碍限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加了技术转型的难度。
3.2 市场营销能力加工贸易企业通常以低成本和高效率为卖点进行市场推广,但这种营销方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难以为继。
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调研,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3 人才培养加工贸易企业通常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流程控制,缺乏高层次的管理和创新人才。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培养和引进具有市场营销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推动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方向转型升级。
4.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对策4.1 战略合作加工贸易企业可以与国内外的优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分享技术、市场和资源,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摘要】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需要应对多种问题。
本文从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探讨转型升级的不同路径。
加强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有助于开拓新业务领域,提升产品质量可增强品牌影响力,加强人才培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通过以上对策,加工贸易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转型升级。
总结当前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挑战、技术创新、国际市场、产品质量、人才培养、必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创新不足、国际市场风险增加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需要积极进行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通过转型升级,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1.2 问题阐述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市场的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也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核心价值。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
传统加工贸易模式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困境,企业难以持续盈利和发展。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中国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从计划体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即在资本、技术密集部门继续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而在劳动密集部门实行出口导向的战略,开放部门的主要责任是为进口替代部门引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提供外汇。
因此,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目标是出口创汇。
围绕“出口创汇”这一核心目标,中国的开放战略主要在两条主线上展开,一是吸收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二是鼓励本土企业扩大出口。
在第一条主线上,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建立特殊经济区、完善基础设施、对外资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对外资项目进行筛选,鼓励出口导向型的项目。
一方面对外资项目提出绩效要求,主要是本地含量、外汇平衡和出口比例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出口型企业(出口超过其产值70%)在所得税方面给予再减半的优惠。
其中最为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加工贸易政策。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际,正值日本和东亚新兴经济体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成本上升而对外寻求低成本生产加工地之时。
这些投资项目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其原材料、零部件需要从母国或其他经济体进口,其产品需要出口。
适应这些外资项目这一特点,是中国能否抓住东亚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的关键。
一方面,中国的进口替代部门仍需高关税及非产品税壁垒的保护;另一方面,高关税等贸易壁垒又会阻碍出口导向型的外资项目进入中国。
如何才能既保护进口替代部门,又使出口导向的外资项目在华低成本运作呢?为此,中国政府实行了加工贸易政策,即企业用于加工复出口的进口料件,进口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1994年之前主要是产品税,之后是增值税和消费税)。
这一政策消除了中国的高关税与增值税对使用进口料件的阻碍。
随着加工贸易在国内产业增值链条的不断延伸,海关、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不断改进监管,在通关程序、跨关区结转等方面大大提高了便利化程度,使得加工贸易在全国范围内发展。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于加工贸易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于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对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加工贸易能力逐渐增强,使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加工贸易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国内成本上升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增加。
同时,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保投入压力。
这些成本上升的因素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然而,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这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玩具等,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
同时,加工贸易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完善,导致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空间。
五、政策法规制约政策法规是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例如,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等,都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
这些政策法规的制约使得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优化出口市场布局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优化出口市场布局,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与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环境资源保护与能源节约要求越来越强烈,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国际贸易失衡日趋严重,对外出口结构急需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急需改变。
近十年来,由于加工贸易规模一直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且80%是由外商投资企业所控制,6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已成为廉价供应欧美国家消费的“世界制造商”。
因而加工贸易的转形升级,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质疑,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一)加工贸易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建设资金。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其“两头在外”的特点,通过大力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充分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扩大出口,积累了国家经济建设急需技术设备所需的进口资金。
(二)促进了就业。
据统计,目前加工贸易在我国吸收了3000多万人就业,大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起到了增加就业的作用。
(三)目前我国所从事的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生产是基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移的技术。
由于我国目前整体工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相比还比较低,这些技术在我国却发挥着适用技术的作用。
(四)促进企业在管理和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
据统计,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中约有80%是外资企业。
从近年来新成立的加工贸易企业以独资为主的现象来看,这种趋势在加强,自然而然的在国内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对国内同行起到了示范和激励的作用,再加上技术溢出效应,企业间前后联系效应和企业间人员流动促使国内企业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浅析

业开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及升级, 并提高 国内组件的能力, 增加贸易商
品定 位 的速度 , 延伸 产业 链 , 扩 大 增值 内容 , 已经成 为 国 内加 工 贸易行
配 等劳 动密 集 型部分 。很 长一 段时 间,因为 中 国的加工 贸 易企 业不 业 的发展 方 向。 采 取核 心技 术 的发 展, 导 致较 低 的设 计 能力 和创 新 能力 , 因此 在 国 际 贸 易分 工 的加 工和 制造 产 品的价 值链 环节 , 利润 空 间匮乏 。 2 . 在激 烈 加工 贸易 是许 多发 展 中 国家 拉动 经 济增 长的重 要方 法 。 随着经
贸 易总额 是 最初 的 5 1 2 倍。
3 . 加工 贸 易对 国 内产业 主导 作用 没有 充分 发挥 加工 贸易 和普 通 贸易相 比增 值率 较低 , 所 以 中国当前 加工 贸 易 在拉 动 国民经 济发 展 中起 的刺激 用较 小 。同 时, 促进 了 国 内加 工业
2 . 在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造 成 困难
济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加强 以及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特别是我 国周
边 很 多 国家争 先恐后 地 从外 国引进资 本 , 发展对 外 开放 的外 向型经
以前 , 我 国的加 工 贸易产 业 主要分 布在 一些 沿 海地 区, 这 些地 区 是 大多 数 乡镇企 业进 行一 些外 国加 工装 配 工作 的集 聚地 , 外资 企业
还比越南和其他国家高。假如不持续推进加工贸易发展, 将错过这
次稍 纵 即逝 的机会 。
司在我 国加 工 贸易 中 的 比例 急剧 上升 。在 2 0 0 0 年到 2 0 1 2 年 的短 短 十二 年 里, 外 国公 司 投资 额从 1 5 1 5 . 2 亿 美元 增 加 到 1 . 3 9 0 6 4万 亿美 元, 这 一 比例 从 6 5 . 1 %上升 至 8 3 . 5 %。 从 加工 贸易 开始 到现 在, 中 国的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国的加工贸易业一直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贸易体系的重构,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加工贸易企业是以加工出口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企业,通常采用OEM和ODM的方式,低成本、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是其主要特点。
面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加工贸易企业必须转型升级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提高竞争力。
首先,国际市场环境变化。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特别是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对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形成巨大冲击。
而且,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工贸易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因此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其次,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市场对商品品质、品牌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OEM和ODM生产模式很难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创新、独特性的需求。
因此,加工贸易企业必须改变既有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升级的途径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下面分别进行探讨。
1.技术创新。
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依赖的是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技术含量不高。
企业要想转型升级,必须增加自主创新的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可以采用跨界合作、技术引进等方式,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
2.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有好的品牌可以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信任。
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要注重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建立企业品牌知名度。
3.营销渠道拓展。
在转型升级中,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直销、电子商务等多样化的销售模式,把握市场机遇。
同时,也要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推行精准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份额和产品销量。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一)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一)摘要]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因此对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意义深远,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
总之,从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从国际化背景到中国的自身条件和需求、从己经取得的成就到存在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在多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一、引言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必须借鉴世界其它国家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并联系中国的实际,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改革我国的加工贸易。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实现平稳发展。
1.国内原因(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型升级进程加速。
具体表现如下:①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
②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不断延伸。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转型升级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转型升级许璐摘要:中国参与加工贸易多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来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转型升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关键词:加工贸易;发展历程;现状;转型升级一、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
回顾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加工贸易的区域性发展及发展规模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角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 1987年为第一阶段,是我国对外贸易的起步发展阶段,也是中国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次亮相。
这段时期国家鼓励出口,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同时为了抓住“亚洲四小龙”向外转移劳动密集行业的机会,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计划大力建设沿海地区以带动经济增长。
1988年 1990年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国家相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料加工进口货物管理办法》《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加强进料加工复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不断放宽对加工贸易的限制,国内宽松的贸易政策吸引了许多国外公司来我国发展,以及国内密集廉价的劳动力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时主要以进料加工为主,随着外商来华建厂意愿度的逐渐增强,我国加工贸易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91年 1993年是第三阶段,1991年初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颁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1992年7月国家颁布了《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监管和免征税办法》,明确了外贸发展方向,主要以外商投资为主。
这一政策的实施引起了众多发达国家企业向我国的转移,随着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加工贸易高速发展,超过了一般贸易,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方式。
1994年至今是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实行外贸体制改革。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挑战与对策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挑战与对策中国企业整体上是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改革开放步伐加速,对外开放的范围、规模和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国内产业参与到了全球经济分工之中,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亦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一员。
但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化的扁平世界里多是加工贸易的产物,很多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
这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需要升级,如果比较优势能够处于分工的高端,才能成为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在全球蔓延并威胁到我国的实体经济。
为此,如何结合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把握全球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我国今年的热点问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形式下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现状2008年,受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人民币升值、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新劳动法实施以及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一些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低附加值企业直接面临着生存考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放缓以及全球性通货膨胀,使外部需求受到抑制。
10月20日,第104届广交会的广交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境外采购商累计为174562人,出口成交额为315.5亿美元,这两项重要的数据分别比上届广交会下滑9.08%和17.5%。
出口企业普遍反映明年订单下滑,尤其是目前已经处于困境中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说明,全球金融风暴已直接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在全球市场需求大幅放缓的前题下,“中国制造”首当其冲,出口下降已成为必然。
(二)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企业出口价格优势逐渐丧失。
从2005年7月21日的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到2008年4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首度“破七”,再到现在维持在1美元兑6.8元左右的水平,三年中,升值幅度达到2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
摘要: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低,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端,国内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
因而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加工贸易优化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自身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达到8319亿美元,占全年贸易总额的48.6%。
加工贸易出口占GDP的19.0%,顺差增量拉动GDP增长近1.5个百分点。
目前,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其规模也不断扩大。
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1)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技术进步效应逐渐显现。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2004年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机电产品为2398.9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的74.2%。
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不断优化。
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达到78.7%,其中,进料加工出口的90.2%和进口的93.4%来自外商直接投资企业。
进一步考察发现,加工贸易投资主体从20世纪80年代港澳台到90年代初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九十年代初开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电子、电器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拓展。
(3)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境外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以现有设备和技术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方式。
作为对外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家,往往有两种背景,一是国内资源匮乏,一是经济刚刚起步或正处赶超阶段。
我国属于第一种情形。
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较低,未能有效配置国内资源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目前我国产业进出口呈现出“大出大进”特点,即在对外加工贸易中,我国国产料件的利用率并不高,很多原材料是从国外大量进口的,从而导致了本应与加工贸易进行配套生产的上下游产业没有得到长足发展,整体产业关联度较低,未能提高产业结构。
我国加工贸易多为跨国公司绵长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整个产业链中,中国仅以廉价的劳动和使用成本偏低的土地参与加工贸易。
而原材料、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技术、品牌、管理模式、资金以及营销网络等附加值高的生产要素基木是跨国公司从国外市场上配置的。
(2)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处于国际链条低端。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第一,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的工序上,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
第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主体,其战略和目标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
第三,珠三角等地区加工贸易劳动力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不断受到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劳动力成本的挑战。
第四,我国加工贸易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中西部地区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看,承接加工制造产业和加工工
序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存在较大差距。
(3)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普遍弱化。
目前,我国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营销能力差,甚至不具备营销职能。
企业不研究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不掌握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
开发市场乏力,没有创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比如,据一次统计材料显示,武汉市加工贸易业务以评单委托加工为主,自主设计生产不多;产品品牌主要控制在外方手上,中方自有品牌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