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阶段表现(一)
知识产权交易风险表现及预防措施经验总结
知识产权交易风险表现及预防措施经验总结知识产权是具有地域性、时间性、无形性的权利,在一国有效的知识产权不一定在另外一国就必然受到保护。
除商业秘密外,知识产权都是在一定期限里的权利,而不是永久的权利。
在引进合作伙伴时,引进方往往盲目迷信对方宣传的其技术有多少多少项专利、专有技术如何先进、如何独家所有,而不认真考察核实协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问题,使得对方抬高出资的作价评估先期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综观目前繁杂的市场交易中,知识产权交易风险不断高发,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国内企业主知识产权意识不高,盲目,不委托专业第三方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机构跟进,吃了亏才知后悔。
知识产权交易风险其主要表现方面有:(1) 用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过期知识产权冒充处于保护期的知识产权。
在引进合作方的过程中,对方利用引进方对新技术的不熟悉及对对方的盲目迷信,故意将过期的知识产权(主要是过期专利)也作为转让或许可的标的,使引进方为本已处于公有领域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的东西支付转让费或许可使用费。
例如,我国的某汽车厂在与外商进行合资谈判过程中,外方提出技术入股方的具体方案,以其中的97件专利技术,共折合1600万美元人股,由于这家企业不懂得专利法,没有了解这些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就草草签约。
直到后来才得知,97件专利技术中的23件专利是过期的,还有29件专利已临近到期,13件则刚刚申请中,真正算数的专利只有32件,占总专利数的33%,也就是说2/3的专利是不能折算股金投资人股的,该企业吃亏上当,追悔莫及。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引进方完全可以避免,只需要在合同谈判时由对方提供效的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同时自己或委托法律服务机构查询该知识产权的权利状态即可避免。
对于经常发生的转让过期专利的问题,通过专利联机检索就可有效防止。
要求对已经处于公有领域的所谓“专有技术”支付费用。
该种情况类似于过期知识产权问题,只是由于属于商业秘密范畴的“专有技术”的时间性是由其自身的保密状态的持续时间所决定的,所以一旦由于某种原因(非受让方的原因)而处于公开状态,则该专有技术即属于公有技术,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作为受让方有权不再支付使用费。
知识产权合作与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合作与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管理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知识产权合作和知识转移已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重要方式。
通过合作共享知识和技术,企业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知识产权合作和知识转移也伴随着一定的法律风险,需要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一、知识产权合作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合作包括技术许可、技术转让、合作研发等形式。
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以下法律风险:1. 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合作方可能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导致侵权纠纷。
为避免此类风险,企业在合作前应对合作方的知识产权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合作方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
2.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风险: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可能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为降低此类风险,企业应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如保密义务、禁止侵权等。
3. 合同纠纷风险:合作协议中的条款可能存在不明确或不完善的情况,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
为减少此类风险,企业应在合作前谨慎审查合同条款,并与合作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二、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管理知识转移是指将知识从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实体的过程,可以通过合作、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以下法律风险:1. 知识泄露风险: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可能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导致知识泄露。
为降低此类风险,企业应在知识转移协议中明确约定保密义务和安全措施,如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
2. 知识产权归属争议风险:在知识转移后,知识的归属权可能引发争议。
为避免此类风险,企业应在知识转移协议中明确约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权。
3. 违反反垄断法风险:知识转移过程中,涉及到的企业可能存在垄断行为,违反反垄断法规定。
为规避此类风险,企业应在知识转移协议中遵守反垄断法规定,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三、知识产权合作与知识转移的风险管理策略为有效管理知识产权合作和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尽职调查:在合作前对合作方的知识产权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其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
创新与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
创新与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知识产权风险是创新与研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考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进行创新与研发活动,以保持竞争力。
然而,与之同时,企业也需要面对知识产权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内部的员工、合作伙伴,也可能来自外部的竞争对手,甚至是侵权行为。
因此,有效地管理知识产权风险成为了企业创新与研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在创新与研发活动中,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确保对产生的知识产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
在开展研发项目的初期阶段,企业应该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定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和核心竞争力,以便及时申请相关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此外,企业还需要与合作伙伴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确保项目中的知识产权不会泄露给竞争对手。
其次,在创新与研发活动中,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和意识。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创造者和持有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知识产权的安全和保护。
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明确员工对知识产权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员工的行为和操作,防范员工的侵权行为。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
再次,在创新与研发活动中,企业需要加强对外部合作伙伴的管理和监控,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合作伙伴可能是企业的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等,他们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能获取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从而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构成威胁。
因此,企业应该审慎选择合作伙伴,签订严格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权利义务。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合作伙伴的监控和检查,防止他们利用企业的知识产权从事侵权行为。
最后,在创新与研发活动中,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态势,预防知识产权被他人侵权。
研发知识产权风险
研发知识产权风险篇一: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及控制措施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及控制措施摘要: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存在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在企业研发、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新产品、新技术的全过程中,均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采取相应措施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知识产权风险控制企业知识产权是指也称为智力成果权,“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治理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是一种具备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商业机密等。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产权在企业竞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风险也一直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
一、知识产权风险及其成因知识产权风险是指专利、商标、商业机密等在研发、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被非法占有、流失、遭受侵权纠纷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即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对他人知识产权构成侵权或者由于多种原因给自身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主要有知识产权无效预警、知识产权流失、知识被非法占有和遭受侵权纠纷。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经营业务,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可分解为研发活动期风险、生产活动期风险和贸易活动期风险。
1.研发活动期风险。
研发活动期风险是在新技术或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发生的知识产权风险,包括研发立项论证时未对专利进行详细检索,造成的自主开发成果不能使用;研发完成后未对研发成果进行保护,导致被限制使用的风险;国外专利人对国内企业部署的专利陷阱及在产学研合作中未明确规定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造成各权利人恶性竞争的风险。
2.生产活动期风险。
生产活动期间主要有采购环节中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技术未进行知识产权评价,造成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权;委托他人制造时未在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归属及保密协议,可能构成专利陷阱;对于上游或下游单位未进行知识产权归属的明确划分,可能造成企业知识产权被侵权。
知识产权保护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知识产权保护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1. 常见的风险点1.1 侵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中最常见的风险点之一是侵权问题。
侵权行为可能包括盗用他人的专利、商标、版权或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此外,还可能存在侵权行为未被及时发现或无法得到有效补救的风险。
1.2 法律合规风险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法律合规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合法和适当的方式保护知识产权是非常关键的。
而不合规的行为可能导致知识产权无效或被他人挑战的风险。
1.3 泄露风险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另一个常见风险点是信息泄露。
保护机密信息、商业秘密或其他敏感信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泄露风险可能来自内部员工、合作伙伴、顾客或网络攻击等方面。
1.4 国际保护风险对于跨国企业或国际性公司而言,国际保护风险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保护领域和流程都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知识产权在某些地区无法得到充分保护的风险。
2. 相应的控制措施2.1 知识产权审查实施知识产权审查程序是减少侵权风险的重要措施。
通过审查申请前的相关文档和信息,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侵权问题,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2.2 法律顾问支持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可以帮助企业合法合规地保护知识产权。
法律顾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降低法律合规风险。
2.3 保密协议针对知识产权的泄露风险,制定和执行保密协议非常重要。
保密协议可以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禁止泄露的责任和补救措施等内容,从而有效防止信息的泄露。
2.4 国际合作和登记在跨国业务中,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相关国际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登记是有效控制国际保护风险的措施之一。
与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国际知识产权组织进行登记,可以确保知识产权在国际范围内得到有效保护。
结论以上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些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识别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可以概括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遇到并且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知识产权事项。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或争夺新兴市场份额,企业已将知识产权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存在不同知识产权风险,本文按照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梳理了各环节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
1.研发环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新技术、新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研发环节(包括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包括:(1)研发前未经检索导致重复研发;(2)研发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技术内容被公开导致新技术、新产品无法获得专利保护;(3)保密措施不当、管理不善或者核心研发人员流失而导致技术和产品被他人模仿、抄袭;(4)研发前未做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导致产品侵犯他人在先权利;(5)与其他单位合作中,未能明确约定技术成果归属而导致自树竞争对手或者技术成果被竞争对手合法使用;(6)与研发人员约定不明而导致知识产权权属纠纷。
2.采购环节生产资料采购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采购环节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是企业采购设备、仪器、材料、部件等生产资料因侵犯或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导致的侵权风险,以及因知识产权问题而导致的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索赔纠纷。
因为权利人可以向供应链上任意厂商主张权利,企业因采购、使用涉嫌侵权的生产资料也可能成为被告。
一旦涉诉,企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应对诉讼案件,还可能遭遇被控侵权的设备、材料等无法继续使用的窘境。
如果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供应商保证和赔偿责任,企业很难就应诉成本和所受损失向供应商索赔。
3.生产环节不论企业自身有工厂独立完成产品制造,还是委托其他公司进行产品的制造,或者被其他公司委托制造产品,生产环节知识产权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
企业自行生产产品过程中,如果未能做好保密工作,存在泄密风险。
企业委托其他公司代为生产产品时,会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合作过程中存在技术方案外泄风险。
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和挑战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同时,企业 应注重内部知识产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升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
引进高端人才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人才,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 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知识产权事业。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管
理和保护等工作。
03
加强员工知识产权培训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能
力。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和 水平。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加强商标和版权的维护
企业应加强对商标和版权的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侵权行 为,保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识产权权益。
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知识产权 风险和纠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 活动
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活动, 了解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和发展趋势,提高企 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风险
在国际专利申请和维护过程中, 可能面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增加申
请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03
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 战
技术发展迅速带来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对知识产权的 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侵权行为难以追踪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侵权行为更加隐蔽和难以追踪,给知识产权保 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成因及防范(上)2012-03-30摘要:文章阐述了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生机理,以及在伙伴选择、合作运行和成果分配这三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并从国内外环境、合作企业和知识产权三个角度分析了这一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
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法律、合理选择伙伴、合理设计契约、合理分配成果、加强知识保护和提高保护意识等防范措施。
关键词:合作创新,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机制一、企业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风险的机理和阶段性表现合作创新一般是指以合作研究开发为主的基于创新的市场目标开展的技术合作,是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了共同的研发创新目标而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所形成的技术创新。
由于合作创新过程是合作的各方知识技术成果产权的共同投入和收益分享行为,必然存在着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因此,全面深入地研究和预测可能的风险,并在合作的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对于保障合作创新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概念合作创新风险主要指不同社会组织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不确定性和合作主体行为的选择等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合作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它是一种动态风险,其来源十分复杂,可能来自合作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变动;也可能来自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
合作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包括共性风险和特性风险。
共性风险是基于合作创新组织结构而产生的风险,是指那些由于合作成员间的关系问题、利己本性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所带来的风险。
特性风险是由于不同企业的能力差距、自身保护和相互竞争意识因素所导致的知识共享和转移效率低,或是创新活动终止和失败等风险,其中包括知识产权风险(任伶,2009)。
笔者的研究只关注合作创新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风险。
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风险,指在合作创新中由于伙伴之间的合作或知识共享机制,产生的给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者基于知识产权的当前或潜在收益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及其可能性(何瑞卿,2006)。
分析知识产权中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分析知识产权中的风险与应对措施现如今,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知识产权在可以实现的预期效果下,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所以评估风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分析知识产权中的风险与应对措施,快来看一看吧。
知识产权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同时它涉及到的要素也比较多,涵盖了法律、经济以及技术等,所以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进行评估相对比较困难。
如果不能对知识产权的评估风险进行有效的应对,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价值无法进行有效确定,知识产权的买卖双方就不能实现预期效果。
最终知识产权的成果也就不能有效的实现产业化。
所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评估风险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知识产权评估的定义知识产权的评估的是通过正常手段获得的知识产权进行商业使用的支配权价值或者控制权价值。
知识产权评估其实也是无形资产评估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两者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知识产权的价值更加强调将来的利益。
所以在评估知识产权时应该要具有它最具潜力的使用,而并不是评估时对知识产权的实际使用方式。
二、知识产权评估风险的产生原因(一)知识产权评估的主体风险知识产权的评估机构和人员构成了知识产权的评估主体,它们也是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的承担者和主导者。
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知识产权时应该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知识性资产要求具备很高的技术性,所以评估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要提供良好的评估服务质量。
因为评估人员的报告会对投资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产生影响。
在评估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一旦评估的承担者没有很好的去履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要求和注意事项的话,知识产权的评估价值就会不真实。
极易对知识产权活动中某一方产生影响,从而就会产生知识产品的评估主体风险。
(二)知识产权评估的客体风险被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其实就是知识产权的评估客体,知识产权的内容和加权都是知识产权的评估客体。
因为各种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和特征不一样,如果在对不同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采用相同的方式,最终得到的评估价值也就不一样,这样就会产生知识产权评估的客体风险。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知识产权是指由人们的智力劳动创造出来的具有独创性、原创性和独特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植物品种、新设计等成果所派生的权利。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对于推动创新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知识产权制度风险的现状1.1 侵权行为频发在当今社会,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广泛,技术创新速度快,很多在创新领域的企业都会遭遇到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不仅在技术领域频发,还出现在文化产品、商标设计、企业机密等领域,对于创新者和知识产权持有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2 知识产权违法案件频发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依然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视若无睹,频繁发生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案件。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知识产权持有者的合法权益,也对整个创新和发展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3 国际化侵权问题突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宽泛,国际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时有发生。
在国际化的环境下,处理跨境侵权问题更加复杂,需要更全面的法律控制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的权益。
二、知识产权法律控制的必要性2.1 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可以激发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能够保障创新者的创新成果得到合理的回报,从而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2.2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可以增强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从而有力地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有序的市场环境。
2.3 维护国家创新竞争力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能够维护国家的创新竞争力,促进国家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国家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地位,使国家在国际间更具竞争力。
三、法律控制措施的建立和完善3.1 完善法律保护框架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定期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条款,适应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需要,确保知识产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企业合作研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控制
企业合作研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控制摘要:企业对外合作研发中,在智力资本投入、研究成果取得及其归属与实施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产权风险,本文就这些风险做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合适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合作研发;知识产权风险;风险控制由于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对外科研合作作为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方式。
合作研发成功与否,究其原因很多,然而利益问题始终被视为合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合作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知识产权问题则又往往是利益冲突的焦点和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然而,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对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事务的风险及其影响与对策的研究,而这往往又是影响合作研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拟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角度探讨在合作研发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防范和化解措施,以期对合作研发的成功提供一些借鉴。
1 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1.1 合作一方知识产权失去控制、贬值的风险合作研发,一般是基于双方现有技术、科技人员的优势互补,合作研究从而产生前沿性的创新成果。
从这个角度上讲,合作者将自身技术秘密、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及其他资料等知识产权成果与合作对方共享得愈彻底、充分愈好。
然而,这却会导致知识产权失去控制、贬值的风险:一方面,合作研发让合作对方获取了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为一些非诚信的合作者提供了窃取知识产权的合法机会,合作者面临着对自身知识产权失去控制的风险;即使是正常的合作,合作方也须通过某种方式使自身持有的知识产权与合作对方共享,这也会导致合作者对自身知识产权在某种程度上失去控制,“导致知识产权泄漏和专有性丧失的风险”。
另一方面,基于合作双方现有技术合作研发产生的新成果的先进性,可能会导致合作者以前持有的知识产权贬值、丧失市场竞争优势,甚至完全被合作研发产生的新成果所淘汰或替代。
1.2 合作对方提供的知识产权存在瑕疵的风险合作研发中,合作对方也会提供一些技术秘密、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及其他资料等知识产权成果进行共享。
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阶段表现
摘要:结合当前合作研发以及知识产权的已有研究成果,对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知识产权风险分类的三个维度,并对合作研发不同阶段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及其表现进行了阐述,本文的结论可以作为对合作研发知识产权风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知识产权风险;合作研发;风险分类合作研发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广泛采用的重要的技术创新战略,但合作研发中的知识共享会使参与企业面临自身知识产权的泄漏和流失问题,知识产权风险这一概念是国外学者在研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时提m的,后被许多管理咨询公司广泛采用,还有许多学者虽然并没有直接使用这一概念,但也针对企业联盟中知识产权流失现象研究了知识保护问题,本文结合已有的合作研发和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对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对其分类的几个维度,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合作研发各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
1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1.1 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定义目前对知识产权风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为数不多的有关文献都是从内容或分类角度谈到知识产权风险,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知识产权风险定义为:给持有人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者基于知识产权的当前或潜在收益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及其可能性,知识产权风险涵盖的内容很多,而本文关注的焦点则是合作研发背景下知识共享和学习机制给合作参与者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因此将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定义为:在合作研发中由于伙伴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机制,而产生的给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者基于知识产权的当前或潜在收益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及其可能性。
1.2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内容合作研发的实质是合作伙伴间通过开放企业边界共享对方的互补性的技术知识,以创造新的知识资产,知识共享不仅是企业参与合作研发的重要目的与动机,也是合作研发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合作研发中的知识共享和学习使参与企业的知识外溢增加,从而其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更为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合作研发中的知识共享要求合作伙伴贡献出自己的独特知识,而知识的半公共产品的特性又意味着其他企业一旦获得这些知识就可以免费重复使用,企业必然要面临自身的知识产权被模仿和挪用等问题;②合作研发在确定各伙伴企业的投入比例时涉及对伙伴企业知识产权的界定和评价,存在着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风险;③合作研发中企业很有可能接触到其他成员的核心知识,而对这种知识的滥用会导致侵权风险;④对合作产生新的知识产权的界定和归属问题,会带来知识产权的所有权风险。
企业知识产权常见风险及应对措施
技术秘密的许可使用
1、严格审查目标技术秘密;2、订立相应的合同;3、确保相应技术的落地实施。
8
在维权中审慎提交文件,避免二次泄露
应仔细考虑是否向法院提交开发文件、应当提交何种开发文件。具体说来,在权衡利弊之后(例如,文件的证明力、其他证据是否已足够充分、对市场和商业信誉的影响等),公司应充分利用相关诉讼程序,并尽可能少地提交研究与开发文件。即使已经提交相关文件,公司仍应充分利用诉讼程序、缩小法官向对方披露研究与开发文件的范围。
9
产品、技术侵犯他人专利权,引发侵权诉讼的风险
专利侵权诉讼的处理步骤:1、进行侵权判定;2、不侵权分析;3、专利有效性分析(视情况提起无效申请);4、应诉答辩;5、诉讼专利技术回避改进;6、专利风险预警。
10
技术壁垒、上位技术专利被申请、专利拦截等导致产品、服务无法进入市场
1、加强自身技术研发能力,寻求新技术的突破和替代;2、寻求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3、专利许可与交叉授权预备,筛查公司自有专利,形成专利授权库,时机成熟时,进行专利许可与交叉授权;4、视情况提出专利无效申请,扫清产品、技术的发展障碍。
7
注册商标连续三年未使用,被他人申请撤销的风险
1、商标成功注册之后,合理的运营商标;2、不管企业对商标对否有规划,只要在三年当中使用了该商标,别人就没有机会进行商标撤三,商标的使用即是在商标使用的商品、商标的包装、交易文书、商标宣传、展览等商业活动;3、保留证据,商标使用证据很多,例如商品,包装,发票,交易凭证等多种证据相互佐证,形成有效证据链。
11
专利技术入股风险
1、严格审查出资专利;2、订立严密的专利权出资协议;3、处理好专利权资本不稳定性与公司资本稳定原则之间的矛盾;4、出资后的风险防范,包括及时办理权属转移、签订相关保密协议、协助落地使用等。
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裘晖【摘要】The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production - study - 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re analyzed, an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perfecting the system for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engthening the intrinsic driving power of production - study - 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rea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ledge financing system; establishing a convenient intermediate service system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paper is strengthened management to avoid the lo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 study -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ffectively.%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强产学研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产学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便捷的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服务体系。
国际技术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国际技术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国际技术合作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技术层次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合作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却是阻碍合作效果的重要原因。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国际技术合作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不足,提出几点防范措施,希望对合作中知识产权信任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国际技术合作知识产权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参与企业可以在保持本企业独立性的基础上互取所需、互补己短,以求得在终端市场竞争中的共同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际技术合作过程中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存在的风险,指出如何防范知识产权损失,以及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国际技术合作中知识产权风险产生的原因(一)市场竞争关系——合作方关系的实质进行技术合作的企业,无论本身就是同一行业内企业还是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在合作结束后都将面临同一个客户市场,即是竞争者的关系。
因而合作各方在合作过程中,会从本企业的利益出发,尽量多获得对方的知识产权,而保留自己的知识产权。
这种倾向是由合作各方的关系实质决定的,是无法避免的。
(二)诚信怀疑——怀疑未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观因素国际技术合作是两个或多个企业基于优势互补而结成的一种动态组织,技术合作是手段,最终要实现双方利益的共同提高。
但有些企业在合作中存在诚信问题,并非真正希望通过技术合作获得双方利益的共同提高,只是希望在技术合作早期掌握对方技术核心后即终止合作。
因而大多数有诚意进行真实合作的企业不得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待确认合作企业不存在诚信问题时才会进入实质合作。
(三)使用效果差——怀疑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客观因素知识产权传授或使用的效果在技术合作初期已明确预测,出让方承诺技术能提高的生产效率比例,受让方在抱有这种预期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支付费用。
但合作结束后或者合作初见成效时,却未达到预期效果,也造成合作的知识产权风险。
造成知识产权使用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有传授知识本身不完整、传授知识内容不完整、传授知识过程不完整、接受知识能力有限、使用知识的市场不同等等。
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和挑战
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和挑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这些风险和挑战不仅影响着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利益,也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构成了威胁。
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首先体现在侵权行为的日益多样化和隐蔽化。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侵权行为可以在瞬间发生,并且范围广泛。
例如,网络上的盗版软件、音乐、影视作品等侵权资源随处可见,且难以追踪和打击。
侵权者通过技术手段规避法律监管,如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隐藏真实 IP 地址,或者利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使得执法部门的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此外,知识产权的界定和归属问题也常常引发争议和风险。
随着技术的融合和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一些新的知识成果难以明确其所属的知识产权类别。
比如,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明创造的过程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和多个参与者,如何确定知识产权的归属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
如果不能清晰地界定和分配知识产权,可能会导致创新者之间的纠纷,影响创新的积极性和合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使得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失效。
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虽然为知识产权的登记和溯源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法律和技术难题,如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分布式账本的管理等。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相对变短,创新者可能无法在有限的保护期内充分实现其经济价值。
知识产权保护还面临着国际法律差异和跨境执法困难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差异,这给跨国企业和跨境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
一些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成为侵权产品的制造和流通地,而要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知识产权的维权和执法,需要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和国际协调机制,成本高昂且效果不佳。
知识产权风险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风险一:未及时缴费和及时申请续展未按时缴纳专利年费或未按要求申请商标续展而导致企业专利权、商标权丧失的情况,企业应当按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有关规定,按时提交有关材料,交纳专利年费;在注册商标方面,企业应当在商标有效期(核准注册之日起10年)届满之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商标有效期后六个月内(即宽展期内),企业仍有权申请续展注册商标,但须交延迟费;风险二:企业改制、重组、合资企业在改制、重组、合资过程中,低评估或漏评估企业的专利、商标、商号、商誉、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价值,或没有及时办理知识产权的变更、转让等手续,或改制、重组、合资后的企业将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产权搁置不用,或知识产权形式组合不当、分离造成品牌价值降低,容易导致企业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
企业应当在改制、重组、合资过程中注意加强知识产权评估工作,积极办理相关变更、转让等手续,并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产权的权属和使用方式、使用范围等进行明确约定,对于企业已有品牌组合优势,应尽力避免人为拆散或名称变更,保持企业商标、商号、专利和著作权等有机统一。
风险三:技术人员流动技术人员跳槽或调动到另一企业,带走原企业知识产权造成知识产权流失;企业人才将在原企业掌握的技术成果、生产配方、经营秘密等拿到新企业投资入股,使原企业的利益蒙受损失。
防范措施包括:合同约束措施、制度约束措施、人才激励措施、法律制裁措施四种。
前三种属于事前防御型措施,第四种属于事后补救型措施。
风险四:档案管理和对外交流一些科研档案散存于个人手中,科研人员利用档案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申报评奖等,把不该透露的技术秘密和盘托出。
少数企业对编辑的档案编研不严,或分发范围过宽,致使企业技术秘密流失。
因此,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是防范知识产权流失的重要措施。
同时,在对外发布信息、发表论文、参加展览会、研讨会之前,企业就加强信息审查工作,防止些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流失。
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第一篇:知识产权风险一、企业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企业知识产权的风险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贯穿企业的全过程。
根据企业研发、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经营活动的不同特点,将知识产权风险结合经营业务的阶段进行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研发活动期风险研发活动是企业推出新产品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在研发项目的立项、研发路线的确定、研究成果的保护等不同阶段都涉及到知识产权风险。
一是在研发立项论证时未进行专利信息的详细检索,导致辛辛苦苦投入大量经费,自主开发获得的研发成果却不能使用,否则就构成侵权。
这种例子发生在出口外贸企业较多,国内某大型汽车零部件厂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开发了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国外市场需求强烈,但采购方要求其出具一份知识产权证明,这时企业才发觉由于当初没有进行知识产权信息检索,辛辛苦苦搞出的产品国外已经有专利保护了,这就意味着国外的市场已经被他人占领,上百万元的研发投入都白白浪费。
二是研发完成时,开发出的新技术或产品不进行有效保护,导致被限制使用的风险。
很多企业开发了新产品,不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往往等到他人先下手圈地后才慌了阵脚,后悔当初没有申请专利保护。
江苏某上市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羰基化生产醋酸的改进方法和装臵,可促使原有规模装臵的生产能力提升2倍以上,但企业作为技术秘密进行保护,未对外公开。
而其国内市场的竞争对手保护意识较强,2003年抢先一步将此技术先申请专利保护,由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有一定的滞后性,一般专利申请18个月后才能公开,所以直到2005年1月竞争对手申请的专利公开后这家企业才意识到面临的威胁。
2004年底该企业以该项专利为核心技术的二期工程已通过立项审批,即将开工建设,二期工程的顺利投产将绝对固定这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
但谁知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使得这家企业处于极端被动的处境,竞争对手专利的授权就意味着这家企业总投资8个多亿的建设项目必须停产,否则就是专利侵权,唯一退路就是寻求对手的和解,争取专利许可,这可谓一招失算,招招皆输。
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阶段表现
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阶段表现
何瑞卿;黄瑞华;徐志强
【期刊名称】《研究与发展管理》
【年(卷),期】2006(18)6
【摘要】结合当前合作研发以及知识产权的已有研究成果,对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知识产权风险分类的三个维度,并对合作研发不同阶段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及其表现进行了阐述.本文的结论可以作为对合作研发知识产权风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
【总页数】7页(P77-82,101)
【作者】何瑞卿;黄瑞华;徐志强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3.4;F276.42
【相关文献】
1.企业合作研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控制 [J], 蒋逊明
2.企业合作研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控制 [J], 蒋逊明
3.怎样理解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J],
4.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创造不同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 [J], 周文光;黄瑞华
5.基于知识外溢的合作研发知识产权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何瑞卿;黄瑞华;李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阶段表现(一)
摘要:结合当前合作研发以及知识产权的已有研究成果,对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知识产权风险分类的三个维度,并对合作研发不同阶段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及其表现进行了阐述,本文的结论可以作为对合作研发知识产权风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知识产权风险;合作研发;风险分类
合作研发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广泛采用的重要的技术创新战略,但合作研发中的知识共享会使参与企业面临自身知识产权的泄漏和流失问题,知识产权风险这一概念是国外学者在研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时提m的,后被许多管理咨询公司广泛采用,还有许多学者虽然并没有直接使用这一概念,但也针对企业联盟中知识产权流失现象研究了知识保护问题,本文结合已有的合作研发和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对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对其分类的几个维度,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合作研发各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
1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1.1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定义
目前对知识产权风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为数不多的有关文献都是从内容或分类角度谈到知识产权风险,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知识产权风险定义为:给持有人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者基于知识产权的当前或潜在收益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及其可能性,
知识产权风险涵盖的内容很多,而本文关注的焦点则是合作研发背景下知识共享和学习机制给合作参与者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因此将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定义为:在合作研发中由于伙伴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机制,而产生的给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者基于知识产权的当前或潜在收益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及其可能性。
1.2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内容
合作研发的实质是合作伙伴间通过开放企业边界共享对方的互补性的技术知识,以创造新的知识资产,知识共享不仅是企业参与合作研发的重要目的与动机,也是合作研发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合作研发中的知识共享和学习使参与企业的知识外溢增加,从而其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更为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合作研发中的知识共享要求合作伙伴贡献出自己的独特知识,而知识的半公共产品的特性又意味着其他企业一旦获得这些知识就可以免费重复使用,企业必然要面临自身的知识产权被模仿和挪用等问题;②合作研发在确定各伙伴企业的投入比例时涉及对伙伴企业知识产权的界定和评价,存在着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风险;③合作研发中企业很有可能接触到其他成员的核心知识,而对这种知识的滥用会导致侵权风险;④对合作产生新的知识产权的界定和归属问题,会带来知识产权的所有权风险。
1.3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风险的分类
1.3.1以知识产权风险的诱发原因分类
a.道德风险,某些合作伙伴参与合作研发的动机在于搭便车并窃取其他伙伴的知识产权,我们将这种恶意的机会主义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称为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风险,在合作研发的组盟阶段,由于知识揭露悖论的存在,伙伴都不会完全公开自身的核心知识,因而企业很难明确了解合作伙伴的知识对自己是否具有互补性,由此可能导致合作中企业和伙伴间不对称的知识流,使企业与伙伴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c.知识外溢引起的风险,这里的知识外溢是狭义的概念,指合作研发的知识交流和学习机制导致的企业知识向合作伙伴以及通过合作伙伴向第三方的流动,它包括两部分:企业提供给伙伴共享的知识和不在共享范围的企业其他的知识,知识外溢虽然不会造成企业短期内的收入减少,但可能会使企业知识产权贬值,壮大竞争对手的实力,损害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d.契约不完备风险,契约是合作研发中用来规范各合作伙伴行为的协议,各个伙伴的投入、对成果的分享等在契约中一般都会有所规定,但签订契约时,人们不可能预见到未来合作中有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因此必然会产生关于背景知识产权的使用以及前景知识产权的分配等纠纷,给企业带来知识产权风险。
本文着重从合作中风险产生的微观机制角度考虑风险的诱发原因,而把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保护程度等外部环境视为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因素。
1.3.2以风险事件对主体的影响机制的不同分类Osterberg对知识产权的分类是按照风险事件的不同进行的,只是他研究的知识产权风险并非以企业合作为背景,因而内容更为宽泛,在他的分类基础上,本文将合作研发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分为以下几种。
a.执行风险,合作研发中的知识共享可能导致企业核心知识泄漏,增加了其他企业对该企业技术知识模仿和复制的可能性,使企业难以充分执行其知识产权权利,或者执行成本大大增加。
b.所有权风险,是指合作中的纠纷和冲突可能使企业丧失应属于(或部分属于)企业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c.侵权风险,企业研发人员有可能在内部研发中有意或无意地使用由合作所获取的其他企业的知识,从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使企业可能遭到巨额索赔。
d.评估风险,在合作研发中,企业原有的背景知识产权和合作产生的前景知识产权都会涉及评估问题,如果背景知识产权被低估或前景知识产权被高估,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1.3.3以风险客体的类型分类知识产权风险的客体即所有人拥有的知识产权在企业合作研发中一般涉及到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及著作权等,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的执行特点和保护方式各不相同,因而面临的风险也各有侧重,相应地,其知识产权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专利风险;商标风险;商业秘密风险;著作权风险。
2知识产权风险在合作研发不同阶段中的分布及表现
对于联盟的生命周期,不同学者由于研究侧重点不同对其划分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知识产权风险在合作研发不同工作内容内的分布特征,将合作研发分为三个阶段。
2.1伙伴选择阶段
伙伴资源是否具有互补性对于合作的成功非常重要,因此伙伴选择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企业知识资源和技术实施能力的展示、交流和评价,但在这一阶段,企业之间还没有真正展开合作,知识产权风险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为主。
2.1.1企业的知识产权被恶意窃取和复制的风险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参加合作的意图而是为了借此机会恶意窃取其他企业的知识资产,他们在伙伴选择时的知识资产展示和评价中,向对方提供虚假或错误的信息如以专利申请号冒充专利批准号,提供自身并不拥有版权的软件等;或者有意掩盖自身技术中的重大缺陷,而学习盗用对方的知识资产(如商业秘密,技术诀窍,软件等),如果这种恶意企图无法在伙伴选择阶段被有效识别,还会在以后的合作运行中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2.1.2知识在与伙伴的交流中自然外溢在伙伴选择的谈判和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双方的知识资产,而企业双方在相互了解对方的知识产权之后,可能会发现,双方技术配套性、相容性或互补性不强,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如不相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双方知识资产的价值评估意见分歧等,难以达成合作契约,这时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就不复存在,而成了纯粹的竞争对手,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过多地透露自身的知识产权如技术诀窍、商业秘密等,其他伙伴在以后的竞争中,便有可能会利用所获取的这些知识资产,使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2.1.3企业在确定自身知识产权合作中的共享范围时,决策失当企业提供给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的共享范围并非是无边界的,而是根据合作需要对企业所有的知识产权进行分级保护,如果创新项目可以进行比较明确的任务分解,则企业可以确定较小的共享范围如在部分合作伙伴间共享并仅限项目内使用,反之就要扩大共享范围,如图1所示,企业确定的共享范围过小,则不仅影响合作的效果且会遭到其他企业的反对,难以达成合作契约;而共享范围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核心能力的流失,企业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确定合适的共享范围非常困难。
2.1.4背景知识产权的评价风险对各伙伴背景知识产权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各伙伴对合作投入的分摊以及合作成果的分配,而知识资产的无形性、不确定性又使得其价值评估相当复杂和困难,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两类方法:基于经济收入的和基于市场的,这些方法考虑的主要因素如市场前景、预期收益、研发成本、专利期、专利权的覆盖范围等都很难准确量化,现存的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合作伙伴往往会展开较为激烈的谈判,谈判中如果企业对相关因素考虑不全面,就有可能过高估计他人的知识产权或者低估自身的知识产权,从而使自己在合作的成果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