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诊断胃脂肪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男,47岁,既往体健,上腹部疼痛1月余,疑为胆囊炎行

超声检查,超声结果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遂来我科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轴位平扫:胃窦部后壁黏膜下可见新月形异常信号影,T1WI、T2WI不压脂序列均呈高信号(图1、2),脂肪抑制序列病灶呈低信号(图3、4),证明瘤体为脂肪成分,冠状位T2WI不压脂序列更明确显示病灶位于黏膜下(图5)。

图1 T1WI轴位不压脂像:胃窦部后壁见一新月形高信号影,病灶边界清楚,大小约为2.3 cm×3.9 cm;图2 T2WI轴位不压脂像:胃窦

部病灶位置、信号、形态同图1;

图3 T1WI轴位压脂像:胃窦部后壁病灶呈低信号;图4 T2WI轴位压

脂像:胃窦部后壁病灶呈低信号;

图5 T2WI冠状位不压脂像:胃窦部后壁黏膜下见一新月形高信号影,

边界清楚(腔内型)

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图6),大小约为2.3 cm×3.9 cm。为了更充分展示病灶,次日,患者肌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30min 后,患者上床饮水500ml,行胃MR水成像扫描,结果显示胃窦可见一椭圆形的“充盈缺损”影,边界清楚(图7)。根据病灶信号特点诊断为胃窦部黏膜下脂肪瘤。

图6 T1WI轴位压脂增强像:胃窦部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图7 胃部MR水成像:胃窦部见一椭圆形、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影

讨论

胃脂肪瘤是胃良性间质性肿瘤,发病率低,进展缓慢,恶变极少,预后良好,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异。胃脂肪瘤可发生于胃体和胃窦,以胃窦部多见,90~95%位于黏膜下层(腔内型),5~10%位于浆膜下层(腔外型),通常为单发。本例从胃的MR水成像证明属于腔内型。胃脂肪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瘤体形态、大小及部位有关。胃窦部脂肪瘤越靠近幽门,越易影响胃排空,患者可出现上腹不适、疼痛、间歇性呕吐等症状。由于胃脂肪瘤多位于黏膜下,所以胃镜很难发现病变。

MRI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信号、边界、大小及比邻关系,并能通过T1WI、T2WI像均显示病灶为高信号,压脂像为低信号,证明其瘤体性质。从而做出脂肪瘤的定性诊断。本例患者饮水后充分充盈胃腔,胃MR水成像可清楚显示胃窦部后壁处有一椭圆形“充盈缺损”影,更好地显示病灶全貌。MRI因为有脂肪抑制技术有助于定性诊断。胃单纯脂肪瘤为成熟脂肪组织,内缺乏血管,所以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本病例也符合这一特点。综上所述,MRI诊断胃脂肪瘤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准确的资料,并能明确诊断。

来源:宋瑞娟, 关长旭, 张芳,等. 磁共振成像诊断胃脂肪瘤一例[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 18(3):272-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