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章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3.4 网络安全保密 在网络系统中,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 露,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影响,特别是网上用户个人信息 和网络管理控制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的目的就是防止非授权的 用户访问网上信息或网络设备。为此,重要的网络物理实体能 够采用辐射干扰机技术,防止通过电磁辐射泄露机密信息。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3.5 网络安全监测 网络系统面临着不同级别的威胁,网络安全运行是一件复 杂的工作。网络安全监测的作用在于发现综合网系统入侵活动 和检查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便及时报警给网络安全管理 员,对入侵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危害扩散并调整安全策略。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3.6 网络漏洞评估 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和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是黑客等入 侵者攻击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入侵者通常都是通过一些程序 来探测网络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漏洞,然后通过发现的安全 漏洞,采取相应技术进行攻击。因此,网络系统中应需配备弱 点或漏洞扫描系统,用以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以便 网络安全管理员根据漏洞检测报告,制定合适的漏洞管理方法。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1 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1.2 网络安全目标与功能 1.3 网络安全技术需求 1.4 网络安全管理内涵 1.5 网络安全管理方法与流程 1.6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1 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1.1.1 网络安全现状
根据美国的CERT安全事件统计数据可得安全事件变化趋 势图,如图1-1所示。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3.2 网络认证 网络认证是实现网络资源访问控制的前提和依据,是有效 保护网络管理对象的重要技术方法。网络认证的作用是标识、 鉴别网络资源访问者身份的真实性,防止用户假冒身份访问网 络资源。

第一章信息安全基础

第一章信息安全基础

PDRR安全模型
实时防御系统:入侵检测、应急响应、灾 难恢复、防守反击
常规评估:利用脆弱性数据库检测与分析 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实时防 御系统提供策略调整依据
基础设施:由攻击特征库、隐患数据库以 及威胁评估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组成,支 撑实时防御系统和常规评估系统的工作
1.4 风险管理
PDRR安全模型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策略是建立信息安全防 护能力,要具备隐患发现能力、网络反应能力、 信息对抗能力。
预警:根据以前掌握系统的脆弱性和了解当前的 犯罪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受到的攻击和危害
反击:利用高技术工具,提供犯罪分子的线索、 犯罪依据,依法侦察犯罪分子,处理犯罪案件, 要求形成取证能力和打击手段,依法打击犯罪和 网络恐怖主义
SAFEsuite套件
互联网扫描器通过对网络安全弱点全面和自主的 检测与分析和能够迅速找到安全漏洞并修复。
网络扫描器对所有网络中的附属设备进行扫描, 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系统扫描器是基于主机的安全评估系统,通过对 内部网络安全弱点的全面分析,协助企业进行安 全风险管理。它区别于静态的安全策略。扫描对 象是操作系统
第一章-信息安全基础
基础知识
入侵者:指怀着不良的企图,闯入甚至破坏远程 机器系统完整性的人。入侵者利用获得的非法访 问权,破坏重要数据,拒绝合法用户服务请求, 或为了自己的目的制造麻烦,我们在这里不加区 分。
黑客技术也就是安全技术,无论是攻是防,它是 信息安全技术中最活跃、最能动的技术,具有两 面性。
P2DR安全模型
策略、保护、检测、响应
模型的基本描述
安全=风险分析+执行策略+系统实施+ 漏洞检测+实时响应
策略
安全策略是P2DR安全模型的核心,所有的 防护、检测、响应都是依据安全策略来实 施的,安全策略为安全管理提供管理方向 和支持手段。

第1章 信息安全概述

第1章 信息安全概述

(2)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制度,要 有与系统相配套的有效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起到 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鼓励和监督的作用。 如制定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审查;组织管 理上,免单独作业,操作与设计分离等。这些强 制执行的制度和法规限制了作案的可能性。
(3)管理要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例如 对数据文件和系统软件等系统资源的保存要按保密 程度、重要性文件复制3~5份的备份,并分散存放, 分派不同的保管人员管理;系统重地要做到防火、 防窃;要特别严格控制各网络用户的操作活动;对 不同的用户、终端分级授权,禁止无关人员接触使 用终端设备。要制定预防措施和恢复补救办法,杜 绝人为差错和外来干扰。要保证运行过程有章可循, 按章办事。
(4)如何在实时(例如网络客户与网络服务 器间的数据流)和存储转发应用(例如电子邮件) 情况下保护通信秘密。
(5)如何确保信息在发送和接收间避免干扰。
(6)如何保护秘密文件,使得只有授权的用 户可以访问。
1.5 网络安全措施
过去人们往往把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局限于通 信保密,局限于对信息加密功能的要求,实际上, 网络信息安全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 的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至少应 包括三类措施: 一是社会的法律政策、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及安 全教育等外部软环境。在该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企 业的主要领导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
1.2 信息安全的目标
信息安全目标有机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三方
面。
如果把信息系统比拟成一个保险柜,系统的内 容则如同放在保险柜中的物品,除了有钥匙或号码 的特定人士外,外人根本无法得知保险柜中内容为 何,这就是机密性; 保险柜内保存的物品因保险柜的坚固而可保持 完整,不致遭人破坏,这就是完整性; 一旦取得该物品因其完整未被破坏而可利用它, 这就是可用性。

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doc

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doc

《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信息安全技术学时/学分:34/2先修课程: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教研室: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安全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解,内容包括: 对称密码与公钥密码的基本原理、相关算法及应用,电了邮件的安全,IP安全,Web安全, 恶意软件及防火墙等内容,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木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基本技能,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在实际应用环境下能够运用所学网络安全技术分析、判断和解决所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1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主要是介绍一下信息安全的概念及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联系,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的安全威胁,信息安全的需求与实现,常用的网络服务,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信息、信息安全的定义,网络参考模型的划分。

教学难点是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4. 教学内容(1)信息与信息安全主要知识点:信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目标。

(2)信息的安全威胁主要知识点:物理层、网络层、操作系统层、应用层、管理层安全风险分析。

(3)信息安全的需求与实现主要知识点:信息安全的需求、实现。

(4)信息安全发展过程主要知识点:信息安全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5)网络协议参考模型主要知识点:OSI七层参考模型,TCP/IP四层参考模型。

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体系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信息安全政策和目标:明确企业、组织或个人对信息安全的重
视程度和实施目标,并确立合适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2.风险管理:制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规范和流程,并通
过各种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确保信息安全。

3.安全体制建设: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职责划分、审计和
考核等方面的建设,确保信息安全体系有效运作。

4.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漏洞
管理、应急响应等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5.安全教育与培训:通过对员工和用户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培训
和宣传,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6.安全管理手段:包括安全审计、监控、报告和改进等手段,能
够及时发现和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确保信息安全不受侵犯。

7.安全体系的评估和改进:对信息安全体系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分析缺陷和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增强信息安全体系的可靠性和
有效性。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习题参考答案1. 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然威胁和⼈为威胁两种。

⾃然威胁包括:⾃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物理损坏、设备故障、电磁辐射和电磁⼲扰等。

⼈为威胁包括:⽆意威胁、有意威胁。

⾃然威胁的共同特点是突发性、⾃然性、⾮针对性。

这类不安全因素不仅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且严重威胁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因为物理上的破坏很容易毁灭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络系统。

⼈为恶意攻击有明显的企图,其危害性相当⼤,给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带来了巨⼤的威胁。

⼈为恶意攻击能得逞的原因是计算机系统本⾝有安全缺陷,如通信链路的缺陷、电磁辐射的缺陷、引进技术的缺陷、软件漏洞、⽹络服务的漏洞等。

2.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特性有哪些?答:信息安全的特性有:⑴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保持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即对抗主动攻击,保证数据的⼀致性,防⽌数据被⾮法⽤户修改和破坏。

⑵可⽤性可⽤性是指信息可被授权者访问并按需求使⽤的特性,即保证合法⽤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不会被不合理地拒绝。

对可⽤性的攻击就是阻断信息的合理使⽤。

⑶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者的特性,即对抗被动攻击,以保证机密信息不会泄露给⾮法⽤户或供其使⽤。

⑷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的特性。

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能够对信息实施安全监控。

⑸不可否认性不可否认性也称为不可抵赖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承诺。

发送⽅不能否认已发送的信息,接收⽅也不能否认已收到的信息。

3.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对策有哪些?答:要全⾯地应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建⽴⼀个⽴体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般主要从三个层⾯来做⼯作,那就是技术、管理、⼈员。

(1)技术保障指运⽤⼀系列技术层⾯的措施来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营,检测、预防、应对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综述1.什么是网络安全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由此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美国国家安全电信和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NSTISSC)对网络安全作如下定义:网络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

2.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答:1)物理安全(1)防静电(2)防盗(3)防雷击(4)防火(5)防电磁泄漏2)逻辑安全(1)用户身份认证(2)访问控制(3)加密(4)安全管理3)操作系统安全4)联网安全3.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哪几方面答:1)物理威胁(1)身份识别错误。

(2)偷窃。

(3)间谍行为。

(4)废物搜寻。

2)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1)不安全服务。

(2)乘虚而入。

(3)配置和初始化。

3)身份鉴别威胁(1)编辑口令。

(2)口令破解。

(3)口令圈套。

(4)算法考虑不周。

4)线缆连接威胁(1)拨号进入。

(2)窃听。

(3)冒名顶替。

5)有害程序(1)病毒。

(2)更新或下载。

(3)特洛伊木马。

(4)代码炸弹。

4.在网络安全中,什么是被动攻击什么是主动攻击答:被动攻击本质上是在传输中的窃听或监视,其目的是从传输中获得信息。

被动攻击分为两种,分别是析出消息内容和通信量分析。

被动攻击非常难以检测,因为它们并不会导致数据有任何改变。

然而,防止这些攻击是可能的。

因此,对付被动攻击的重点是防止而不是检测。

攻击的第二种主要类型是主动攻击,这些攻击涉及某些数据流的篡改或一个虚假信息流的产生。

这些攻击还能进一步划分为四类:伪装、重放、篡改消息和拒绝服务。

5.简述访问控制策略的内容。

答: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

信息安全知识点

信息安全知识点

《信息安全》知识点1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的()方面?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的五个方面: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2机密性的描述?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

3资源只能由授权实体修改是指信息安全()性?完整性4信息网络面临的威胁有?信息网络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物理电磁泄露、雷击等环境安全构成的威胁,软硬件故障和工作人员误操作等人为或偶然事故构成的威胁,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威胁,网络攻击和计算机病毒构成的威胁以及信息战的威胁。

5对物理层的描述?物理层保护的目标是保护整个物理服务数据比特流,以及提供通信业务流的机密性。

物理层的安全机制主要采用数据流的总加密,它的保护是借助一个操作透明的加密设备提供的。

在物理层上或单独或联合的提供的安全服务仅有连接机密性和通信业务流机密性。

6数据链路层的描述?数据链路层主要采用加密机制,用来提供数据链路层中的安全服务。

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安全服务仅为连接机密性和无连接机密性。

这些附加功能是在为传输而运行的正常层功能之前为接收而运行的正常层功能之后执行的,即安全机制基于并使用了所有这些正常的层功能。

7网络层和传输层可提供哪些安全服务?网络层可提供8项服务:1 )对等实体鉴别;2)数据原发鉴别;3 )访问控制服务;4)连接机密性;5)无连接机密性;6)通信业务流机密性;7)不带恢复的连接完整性;8 )无连接完整性。

传输层可提供8项服务:1 )对等实体鉴别;2)数据原发鉴别;3 )访问控制服务;4)连接机密性;5)无连接机密性;6)带恢复的连接完整性;7)不带恢复的连接完整性;8 )无连接完整性。

8对应用层的描述?应用层是开放系统的最高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

其作用是在实现多个系统应用进程相互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的服务。

应用层可以提供一项或多项基本的安全服务,或单独提供或联合提供。

9应用层可以提供基本的安全服务有?1 )对等实体鉴别;2)数据原发鉴别;3 )访问控制服务;4)连接机密性;5)无连接机密性;6)选择字段机密性;7)通信业务流机密性;8 )带恢复的连接完整性;9 )不带恢复的连接完整性;10)选择字段连接完整性;11)无连接完整性;12)选择字段无连接完整性;13)数据原发证明的抗抵赖;14)交付证明的抗抵赖。

高一信息技术各章节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各章节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各章节知识点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多个章节和知识点。

下面将逐个介绍高一信息技术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1. 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外部设备、存储设备等。

2.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 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网络设备。

4.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机械计算器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数据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数据处理。

1.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介绍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字符编码:介绍ASCII码、Unicode码等常用字符编码。

3. 数据的存储与表示:介绍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存储和表示方法。

4. 数据的运算与处理:介绍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常用办公软件应用本章主要介绍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 文字处理软件:介绍Word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

2. 电子表格软件:介绍Excel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

3. 演示文稿软件:介绍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

第四章: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本章主要介绍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 HTML基础:介绍HTML标签的使用和网页的基本结构。

2. CSS样式设计:介绍CSS样式的定义和应用方法。

3. 网页排版与布局:介绍网页排版和布局的常见方法。

4. 图像处理与优化:介绍网页中常用的图像处理和优化技巧。

第五章:数据库基础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1. 数据库的组成和特点:介绍数据库的结构和特点。

2.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常见操作。

3. SQL语言基础:介绍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

第六章:程序设计基础本章主要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

信息安全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主要内容
回答: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干扰和篡改的能力。

信息安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密性保护
机密性保护是指保护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访问和使用。

这包括对信息的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等措施。

二、完整性保护
完整性保护是指保护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修改、删除或篡改。

这包括对信息的数字签名、数据备份、访问控制等措施。

三、可用性保护
可用性保护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不受未经授权的干扰、破坏和拒绝服务攻击。

这包括对信息系统的备份、容灾、监控和响应等措施。

四、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是指确认用户身份并控制用户访问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权限。

这包括对用户身份的验证、用户权限的控制、访问审计等措施。

五、风险评估和管理
风险评估和管理是指对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这包括对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威胁分析、漏洞扫描、安全策略制定等措施。

六、安全培训和意识
安全培训和意识是指对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用户进行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这包括对用户的安全培训、安全宣传、安全意识提高等措施。

以上是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企业和组织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实施。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信息安全相关的内容

信息安全相关的内容

信息安全相关的内容
1.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

主要涉及信息及信息系统的电磁辐射、抗恶劣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的保护方式有数据和系统备份、电磁屏蔽、抗干扰、容错等。

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房间,应采取有效的技术预防措施;重要系统还应配备保安人员以进行区域保护。

2.运行服务安全
运行服务安全是指网络中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能正常地通过网络交流信息。

通过对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发现不安全因素能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改变不安全状态,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运行服务安全面对的威胁包括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网络阻塞、系统安全漏洞利用等。

主要的保护方式有访问控制、病毒防治、应急响应、风险分析、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系统加固、安全审计等。

3.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即网络中存在及流通数据的安全,包括数据(信息)的生成、处理、传输、存储等环节中的安全,这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任务。

通常面对的威胁主要包括对数据(信息)的窃取、篡改、冒充、抵赖、破译、越权访问等;主要的保护方式有加密、认证、访问控制、鉴别、签名等。

4.内容安全
内容安全是围绕非授权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安全,主要涉及对传播信息的有效控制。

面对的威胁主要包括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有害信息、制造恶意舆论等;主要的保护方式有信息内容的监测、过滤等。

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内容
1.安全策略:确定组织的安全目标、安全策略和安全政策,以确保信息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安全策略要与组织的业务目标和发展战略相匹配,确保信息安全与业务绩效和生产效率的平衡。

2. 风险评估:评估组织的信息安全风险,确定信息资产的价值、威胁、弱点和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 安全组织: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有序地实施。

4. 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自觉性和保密意识,有效防范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5. 安全保障:建立安全控制措施和技术保障体系,包括物理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和数据安全控制。

确保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得到有效保护。

6. 安全监控:建立安全监控体系,对信息系统和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和防范安全威胁和漏洞,及时进行应对和处置。

7. 安全评估: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安全测试,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和弱点,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企业保证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有效的信息安全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企业的业务运转安全、稳定、可靠。

- 1 -。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概述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因素主要有哪些(1)人为无意失误(2)人为恶意攻击(3)计算机软件的漏洞和后门2、从技术角度分析引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1)计算机外部安全(2)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上的安全(3)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3、信息安全的CIA指的是什么Confidenciality 隐私性,也可称为机密性,是指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获取信息Integrity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授权和破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Availability 可用性,是指信息的可靠度4、简述PPDR安全模型的构成要素及运作方式PPDR由安全策略,防护,检测和响应构成运作方式:PPDR模型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的同时,利用检测工具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安全响应将系统调整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

防护,检测和响应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安全循环。

5、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计算机外部安全(2)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上的安全(3)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6、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什么计算机信息安全是研究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依据特定的安全策略,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防护,检测和恢复的科学7、信息安全系统中,人、制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信息安全系统中,人是核心。

任何安全系统的核心都是人。

而技术是信息安全系统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信息安全系统的不断完善。

信息安全系统不仅要靠人和技术,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以起到规范的作用。

只有三者的完美结合,才有安全的信息安全系统第二章密码技术一、选择题1.下列(RSA算法)算法属于公开密钥算法。

2.下列(天书密码)算法属于置换密码。

加密过程中,需要进行(16)轮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7)数据库加密与安全 安全数据库的基本要求
(1)数据库的完整性(物理完整性、逻辑完整性和 库中元素的完整性) (2) 数据库的保密性(用户身份识别、访问控制 和可审计性) (3)数据库的可用性(用户界面友好,在授权范 围内用户可以简便地访问数据)
(7)数据库加密与安全——访问控制策略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访问控制策略基于特权的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访问控制种类: ① 任意访问控制模型,采用身份验证方案(消极验证、 基于角色和任务的验证、基于时间域的验证)。 ② 强制访问控制模型,它基于信息分类方法,通过使用 复杂的安全方案确保数据库免受非法入侵。 ③ 基于高级数据库管理系统(例如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 理系统和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验证模型。
基于专家系统推理方法的入侵检测技术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入侵检测技术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
基于生物免疫的入侵检测技术

应用安全


构建安全的应用软件:在软件的设计、开发、部署和维 护中防止安全漏洞。 保护软件的安全运行以及防止逆向工程(反编译、反代 码迷惑)。 应用安全的潜在威胁 输入数据的非法使用 访问权限的窃取 缓冲区溢出 竞争状态:当多线程应用程序同时访问特定的文件、变 量或者其他程序数据时,没有正确实现同步检查处理。




1.3 信息安全学科的基础

信息安全涉及近世代数、数论、概率与统计、运 筹学、数理逻辑、形式语义学、心理学、管理学、 法律、信息论、编码理论、计算复杂性、程序设 计、计算机密码学、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设计 与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等。 信息安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6)密码技术
密码技术分为私钥密码系统和公钥密码系统

私钥密码体制 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相同的秘密密钥,即加密密钥和解密密 钥相同或等价。 著名的私钥密码系统 美国的DES及其各种变形Triple DES、GDES、NewDES 欧洲的IDEA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于1997年4月15日发起征集高级 密码标准(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
(8)数字签名——特殊数字签名

门限签名:在有n 个成员的群体中,至少有t 个成员才能代 表群体对文件进行有效的数字签名。门限签名通过共享密钥 方法实现,它将密钥分为n 份,只有当将超过t 份的子密钥 组合在一起时才能重构出原密钥。 代理签名:它允许密钥持有者授权给第三方,获得授权的第 三方能够代表签名持有者进行数字签名。分为完全代理签名、 部分代理签名、带授权证书的代理签名三种。 门限代理签名:属于部分代理签名,它将密钥分配给n 个代 理者,只有超过t 个代理联合协作时才可以重构密钥生成有 效的代理签名。 不可否认的门限代理签名:可防止事后否认参与代理签名的 门限代理签名。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4)安全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安全




安全芯片 安全操作系统 容错计算机 安全存储介质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5)安全操作系统
通用的操作系统(Unix及其变种、Solaris、 Linux、VAX/VMS、IBM MVS、IBM VM/370、 Windows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访问控制、 安全内核和系统设计等安全功能。 专用安全操作系统(军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 统 )。
计算机密码学(信息安全)
教材与参考书
[1] 钟诚,赵跃华. 信息安全概论.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 卢开澄.计算机密码学,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 Bruce Schneier著,吴世忠等译. 应用密码学,机械工业出 版社 [4] 冯登国. 密码分析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 [5] Oded Goldreich著,温巧燕等译. 密码学基础,第2卷,人 民邮电出版社
信息的泄漏、篡改、假冒和重传,黑客入侵,非 法访问与拷贝,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传播等 等对信息网络已构成重大威胁。 面对激烈的网络信息战的对抗和冲突,面对日益 增强的计算能力和人类智慧,信息安全理论与技 术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机遇。
1.1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加强对信息安全理论、信息安全发展战略、 安全操作系统和安全芯片、密码理论和技术、网 络信息安全平台、信息安全检测和监控技术、入 侵检测与反击技术、电磁泄漏技术以及病毒防治 等方面的研究。 确立自主的、创新、整体的信息安全理论体 系,构筑我国自主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公钥密码体制 接收方和发送方使用的密钥互不相同,即加密密钥 和解密密钥不相同,加密密钥公开而解密密钥保密, 而且几乎不可能由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 著名的公钥密码系统 RSA密码系统。RSA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是基于大整 数素因子分解的困难性。 椭圆曲线密码系统EEC。 ECC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是 基于求解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困难性。 ECC被认为是新一代最有前途的公钥密码系统。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13)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 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 现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 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检测软件+入侵检

测硬件。
(13)入侵检测——主要方法

基于模式匹配和统计方法的入侵检测技术
(3)运行安全 运行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是为保障系统 功能的安全实现,提供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 份与恢复和应急等一套安全措施来保护信息处理 过程的安全。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3)运行安全

风险分析: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人工或自动的风 险分析。 审计跟踪: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人工或自动的审 计跟踪、保存审计记录和维护详尽的审计日记。 备份与恢复:对系统设备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应急:在紧急事件或安全事故发生时,保障计算机 信息系统继续运行或紧急恢复的措施。
环境安全,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 设备安全,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保护,如 设备的防盗和防毁,防止电磁信息泄漏,防止线路截 获,抗电磁干扰以及电源保护等。 介质安全,指对介质的安全保管(包括介质的防盗、 防毁、防霉和防砸等),目的是保护存储在介质上的 信息。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数字版权保护

数字指纹 将不同的不可见的标识嵌入到同一个数据中,以区分不同 的用户。用于追踪非法散布数据的授权用户。
数字水印 将相同的不可见的标识嵌入到不同的数据中,以表明数据 的拥有者,并检查数据是否被破坏。 信息隐藏 将秘密信息秘密地隐藏于另一非机密的文件内容之中。其 形式可为任何一种数字媒体或一般的文档等。 信息隐藏强调隐藏数据的存在性 。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磁盘、光盘和 网络等。

(12)计算机病毒检测与防治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格式化磁盘,致使信息丢失。 删除可执行文件或者数据文件。 破坏文件分区表,使得无法读取磁盘上的信息。 修改或破坏文件中的数据。 改变磁盘分配,造成数据写入错误。 病毒本身迅速复制或磁盘出现假“坏”扇区,使磁盘可用空 间减少。 影响内存常驻程序正常运行。 在系统中产生新文件。 更改或重写磁盘卷标。 等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1) 安全管理
对信息人员进行审查,加强对有关人员的信息 安全教育,建立和完善各种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管 理和使用信息。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2) 实体安全

实体安全就是保护计算机设备、网络以及其他设施免 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他环境事故破坏 的措施和过程。




电磁泄露

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与这些设备连接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在工作时会 泄露电磁波,被处理的信息通过电磁辐射向空间泄露。若运用高灵敏 度接收机接收这些电磁波,则这些信息就可能会成为信息窃密的对象。 通过使用分析和破译等手段就可以复制原信息。 计算机辐射的主要部分:显示器的辐射、通信线路的辐射、主机的辐 射、输出设备的辐射。 防范措施 使用低辐射计算机设备(具有TEMPEST防护的设备) 电磁屏蔽法(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网/金属板) 滤波与吸收法 接地法(良好的接地为电流提供低阻抗回路,减弱电磁发射) 分区隔离法(按载有/处理非保密信息、保密信息的硬件设备进行分区 管理) 伪泄露技术(设计使系统产生不带信息的伪噪声或伪泄露) 噪声干扰法(采用专门设计的干扰器发射处理的电磁波与涉密计算机 辐射出来的电磁波混合) Soft TEMPEST技术(给视频字符添加高频“噪声”并伴随发射伪字

安全协议套接字(SS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和专用通信协议(PCP)。
安全网络协议是实现身份鉴别、数据加密、密钥分 配、防止信息重传和不可否认等安全机制的基础。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1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允许接入外部网络,但同时又能够识别 和抵抗非授权访问的网络安全技术。

④ 基于高级数据管理系统及应用(例如万维网WWW和 数字图书馆)的访问控制模型。Biblioteka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7)数据库加密与安全

数据库加、解密的最主要问题:密钥管理
数据库加密种类 基于元素值的加密 基于属性(字段)的加密



基于记录的加密
基于数据库表(文件)的加密
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