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传统礼仪之揖礼篇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礼仪(1)ppt课件
18
轿子不单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且还是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ppt课件
19
•
官老爷出巡前呼后拥的热闹场景
ppt课件
20
告
否听 别
有到即 茶
送“主 :
客请清
之茶茶
意”暗
时示
,客
要人
留该
意告
看辞
主,
人所
ppt课件
是以
21
2. 常见的见面礼
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
在左边的胸前,点头、鞠躬,并说:“萨拉木里坤”
(意思是祝福)。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
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
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
而是要互相拥抱,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
(祝福的意思);长者见到晚辈时,晚辈要先施礼;
老人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老人则
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现在许多老年人仍保持着
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
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
望、拜别等。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跪而头触地作较
长时间停留为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
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
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
在地必须停留一段时间。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
众现逐,上 手礼女子 ,礼见代
主代渐意古 在,子应 双时或,
要,成为, 外则则右 手,感见
的已了愿有 ,男正手 互双谢面
交基相作模 女子好握 握腿时行
往本见对仿 子为相拳 合站常的
礼成的方带 则左反在 于直用是
; 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动作介绍示范课件
以上三种礼节均属“吉事之拜”。振动,是丧礼相见中最隆重的跪拜
吉拜,就是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行'吉拜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拜,然后“顿首”拜。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尚右,女尚左。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郑玄注:“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这一礼节形式是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抱拳不是正规礼仪,通常为江湖豪杰的见面时招呼方式。抱拳非常简单,两臂端起,双手握成拳状,身体不动,手也不用上下移动。
抱拳揖礼:(1) 抱拳合臂向前上下移动三次,表示求见抱拳不是
2.揖礼分类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揖礼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1)土揖(下揖)拱手前伸而稍向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体跪立,双手抱拳,左手在外,右拳在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
(4)特揖、旅揖、旁三揖(5)长揖
3.叉手礼叉手礼是古代汉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姿势,叉手示敬,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宋代《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四指,左手姆指在右手腕内,左手四指皆直,以右手大指向上。方为叉手法也。叉 手礼也演变成双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置于左手拇指与其他四只之间的简单手法。一般用于年纪较大,手脚不便的人。
(5)长揖肃立,俯身,拱手高举(高过眉心),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是谓“长揖至地”。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虽然恭敬,但有时表示倨傲。《史记》记载“郦生不拜,长揖”的故事。《明史●海瑞传》载:“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反映了他不媚权贵的性格。后来长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见礼。
吉拜,就是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行'吉拜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拜,然后“顿首”拜。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尚右,女尚左。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郑玄注:“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这一礼节形式是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抱拳不是正规礼仪,通常为江湖豪杰的见面时招呼方式。抱拳非常简单,两臂端起,双手握成拳状,身体不动,手也不用上下移动。
抱拳揖礼:(1) 抱拳合臂向前上下移动三次,表示求见抱拳不是
2.揖礼分类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揖礼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1)土揖(下揖)拱手前伸而稍向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体跪立,双手抱拳,左手在外,右拳在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
(4)特揖、旅揖、旁三揖(5)长揖
3.叉手礼叉手礼是古代汉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姿势,叉手示敬,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宋代《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四指,左手姆指在右手腕内,左手四指皆直,以右手大指向上。方为叉手法也。叉 手礼也演变成双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置于左手拇指与其他四只之间的简单手法。一般用于年纪较大,手脚不便的人。
(5)长揖肃立,俯身,拱手高举(高过眉心),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是谓“长揖至地”。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虽然恭敬,但有时表示倨傲。《史记》记载“郦生不拜,长揖”的故事。《明史●海瑞传》载:“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反映了他不媚权贵的性格。后来长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见礼。
文化常识礼仪之揖礼55页PPT
文化常识礼仪之揖礼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谢谢!
55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谢谢!
55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ppt(33张)
告
否听 别
有到即 茶
送“主 :
客请清
之茶茶
意”暗
时示
,客
要人
留该
意告
看辞
主,
人所
是以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2. 少数民族常见的见面礼说:“萨拉木里坤” (意思是祝福)。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 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 长者的尊重和礼貌。
·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 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 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 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 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正规揖礼:
拜
• 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 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 额触双手,如同揖。。
交基相作模 于直用是
,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坐姿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P P T 3 3 页)
哈萨克族见面时,都要伸出双 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 并说:“萨拉木里坤”,同时还要 问七八个“阿曼”(平安的意思), 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 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 认为不礼貌。
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 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 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 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中国传统文化之作揖礼PPT课件
1
2
3
4
拱手礼
拱手礼又称作揖,是从中国3000年 前开始的,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 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 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 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 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 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 示真诚与尊敬。
5
6
7
中国古代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 ,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女 为阴,尚右;行吉礼时,男子左手在 外,女子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时, 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
8
9
10
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
11
12
13
时揖是拱手向前平神
14
15
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
16
17
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 人行礼。此外,特揖是一个一个 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 旁三揖是对众人一 次作揖三下。
18
19
20
当代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 行礼时 ,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 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 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 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
21
22
当对方拱手时,受礼者也应以同样 拱手表示友好。
23
24
25
万福:一种古代妇女相见行礼的方 式。此种行礼方式多口称“万福”, 故又称万福礼。姿势是双手交叠放 在小腹,目视下微屈膝。
26
27
28
武揖 左手掌,右手拳,左手抱住 右手,平身行礼,武揖为周朝军礼 ,后为武者专用。
29
30
31
当代,忌讳在正式场合或隆重场 合使用拱手礼。
32
33
珠海春节晚会·汉服汉礼展示电视台正式版 标清.flv
2
3
4
拱手礼
拱手礼又称作揖,是从中国3000年 前开始的,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 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 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 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 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 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 示真诚与尊敬。
5
6
7
中国古代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 ,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女 为阴,尚右;行吉礼时,男子左手在 外,女子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时, 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
8
9
10
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
11
12
13
时揖是拱手向前平神
14
15
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
16
17
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 人行礼。此外,特揖是一个一个 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 旁三揖是对众人一 次作揖三下。
18
19
20
当代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 行礼时 ,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 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 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 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
21
22
当对方拱手时,受礼者也应以同样 拱手表示友好。
23
24
25
万福:一种古代妇女相见行礼的方 式。此种行礼方式多口称“万福”, 故又称万福礼。姿势是双手交叠放 在小腹,目视下微屈膝。
26
27
28
武揖 左手掌,右手拳,左手抱住 右手,平身行礼,武揖为周朝军礼 ,后为武者专用。
29
30
31
当代,忌讳在正式场合或隆重场 合使用拱手礼。
32
33
珠海春节晚会·汉服汉礼展示电视台正式版 标清.flv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中华传统礼仪ppt课件
16
据古籍史书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 ,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 布。後来黄帝的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 导人民织布做衣。所以,黄帝时代服饰 制度日渐形成,夏商之後,冠服制度逐 步建立﹔西周时期,周礼制度形成,对 衣冠礼制有明确的规定,冠服制度逐渐 被归入礼制范畴内,成为表现礼仪文化 的方式之一,而汉服至此也日臻完善。
17
18
13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形容尊敬 老师,诚恳求教
14
汉服
15
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 是 指从三黄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朝末 年这五千年间,在中原这块土地 上,华夏﹙汉﹚民族所习惯穿着 的服饰,统称为汉服。她是具有 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 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 合。 汉服——汉民族的服装, 这个称呼是最初其他民族对汉人 传统服饰的称呼。就像胡人的传 统服饰称为胡服,而汉人的传统 服饰也就相对的称为汉服了。
5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 ,呈拱手形。向前推,不 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 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6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
同学朋友互敬
7
一拜礼(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
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随腰部动 ,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 个。 常规大礼。
2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 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 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 ,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 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 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 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据古籍史书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 ,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 布。後来黄帝的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 导人民织布做衣。所以,黄帝时代服饰 制度日渐形成,夏商之後,冠服制度逐 步建立﹔西周时期,周礼制度形成,对 衣冠礼制有明确的规定,冠服制度逐渐 被归入礼制范畴内,成为表现礼仪文化 的方式之一,而汉服至此也日臻完善。
17
18
13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形容尊敬 老师,诚恳求教
14
汉服
15
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 是 指从三黄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朝末 年这五千年间,在中原这块土地 上,华夏﹙汉﹚民族所习惯穿着 的服饰,统称为汉服。她是具有 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 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 合。 汉服——汉民族的服装, 这个称呼是最初其他民族对汉人 传统服饰的称呼。就像胡人的传 统服饰称为胡服,而汉人的传统 服饰也就相对的称为汉服了。
5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 ,呈拱手形。向前推,不 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 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6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
同学朋友互敬
7
一拜礼(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
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随腰部动 ,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 个。 常规大礼。
2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 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 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 ,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 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 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 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度ppt课件
而以胶、漆、合欢铃、鸳鸯、凤凰等用来象
征夫妇好合之意;或取各物的优点美德以激
励劝勉夫妇,如蒲苇、卷柏、舍利兽、受福
兽、鱼、雁、九子妇等。
隋唐曾规定聘礼的定制,自皇子王以下
至于九品皆同,标准为:雁一只。羔羊一只,
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
36
37
雍正初,定制,汉人纳采成 婚,四品以上,绸缎、首饰限八 数,食物限十品。五品以下减二,
[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 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 为“三揖”:一为“土 揖”;二为“时揖”;三 为“天揖”。
宾礼
16
1、天揖(上揖:揖 礼手位于高者,标准 揖礼)
在正式礼仪场合,如祭 礼、冠礼等礼仪场合中, 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 礼。行礼时,身体肃立, (见图解),双手合抱, 左手在上,手心向内; 俯身推手时,双手缓缓 高举齐额(一般略高过 眉心),俯身约60度, 起身时,恢复立容。17
“十八担”是最高订婚规格。 “十八担”是义乌传统民俗中最豪华最利市的一 种喜事级别。 订婚的当天,男方家长要邀请自家的亲朋好友, 带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在媒人的引领下,由舅舅带 队前往女方家里送礼订婚。
42
43
44
45
46
问名: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
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
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
34
纳采
婚礼,下达纳
采。用雁。”
郑玄注:“将
欲与彼合婚姻,
必先使媒氏,
下通其言,女
氏许之,乃后
使人纳其采择
之。”其礼物
用雁。
35
纳采环节从汉代起,纳釆礼就已经不仅
限于雁了。当然,雁还是最重要的一种。奢
靡之风渐兴,纳采礼依身份的不同而异。百
中国古代礼仪 见面礼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
见 面 礼 历史1101
孙毅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1.揖 • 2.拜 • 3.拜手、再拜 • 4.顿首、稽首 • 5.世界各地的一些见面礼
2
揖
• 作揖,即中国人见面时的行礼形式,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 手有更卫生、优美、自主的优点。
• “揖”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 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基本姿势为双手抱拳举。到了姜太公 辅佐武王革命成功,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12
• 双手合十礼: “双手合十”即“合十 礼”,又称“合掌礼”,属佛教礼节。在 世界范围如泰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信 奉佛教的国家与地区。我国的傣族聚居区 也通用合十礼。行礼的时候,两掌合拢于 胸前,十指并拢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齐 平,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神: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一 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 。
•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 羽本纪》
•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7
拜手
返回8
顿首、稽首
• 顿首: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 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 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拜望、拜别等。
•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 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 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 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 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 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 虽然恭敬,但有时则 又能表示倨傲,
见 面 礼 历史1101
孙毅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1.揖 • 2.拜 • 3.拜手、再拜 • 4.顿首、稽首 • 5.世界各地的一些见面礼
2
揖
• 作揖,即中国人见面时的行礼形式,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 手有更卫生、优美、自主的优点。
• “揖”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 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基本姿势为双手抱拳举。到了姜太公 辅佐武王革命成功,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12
• 双手合十礼: “双手合十”即“合十 礼”,又称“合掌礼”,属佛教礼节。在 世界范围如泰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信 奉佛教的国家与地区。我国的傣族聚居区 也通用合十礼。行礼的时候,两掌合拢于 胸前,十指并拢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齐 平,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神: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一 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 。
•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 羽本纪》
•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7
拜手
返回8
顿首、稽首
• 顿首: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 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 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拜望、拜别等。
•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 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 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 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 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 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 虽然恭敬,但有时则 又能表示倨傲,
国学礼仪之抱拳拱手作揖ppt课件
27
叩拜
28
跪拜
29
见面礼四则
❖ 第一,握手礼。伸出右手,与对方的手相 握,轻轻晃动,并且保持微笑,以示友好。 第二,名片礼。初次相识,要互呈名片, 双手递上,名片正面朝对方。
❖ 第三,拥抱礼。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 左臂偏下,互相拥抱。
❖ 第四,亲吻礼。遇到尊贵的女宾,男子可 以吻她的手指或手背.
30
握手的姿势: 1、 标准的握手姿势:(适用于正式社交 场合) 距离、体态:一步左右,站姿规范,上身微前倾。 伸手:伸出右臂,四指并拢,拇指张开。 相握:稍用力 握对方手掌,力度适中。 表情:面带微笑,注视对方。 时间:持续1—3秒。
2、 轻握(男女之间的握手姿势) 男女之间握手,为体 现对女士的尊重,握手时应注意:
a、 由女士先伸手,男士可以先致意,待女士伸出手后, 自己再伸手;
b、 男士应握女士的手指部位(或手掌三分之一处);
c、 握手时间要短,力度要轻 。
31
生活中握手常见的错误
❖ a、 主动与女士握手; ❖ b、 紧紧握住女士的手掌,力度过大,且边
说边摇; ❖ c、 久握不放,时间过长,令对方尴尬。 ❖ 强调:握手时一定要注意注视对方,这样才
24
25
万福
揖礼
26
叩拜
叩拜,亦名跪拜。《荀子》:“平衡曰拜。”杨倞注:“ 谓馨折(即磬折,弯曲如磬,磬是呈直角形的玉石佩具)头 与腰,如衡(秤)之平。”拜就是:下跪时,低下头,与腰 平;同时,双手着地。这本来是以前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 可以施之于父母、长者、贵人等等。 区别: 叩拜属于宾客礼节,儒家中庸,谦和;一般平辈间的深厚情 谊;道教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 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 跪拜在以前就是对长辈,对位高权重者的最高礼节;下辈/ 社会地位低的人对长辈/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礼仪。现在 一般都在逢年过节,晚辈对长辈的最高礼拜。
叩拜
28
跪拜
29
见面礼四则
❖ 第一,握手礼。伸出右手,与对方的手相 握,轻轻晃动,并且保持微笑,以示友好。 第二,名片礼。初次相识,要互呈名片, 双手递上,名片正面朝对方。
❖ 第三,拥抱礼。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 左臂偏下,互相拥抱。
❖ 第四,亲吻礼。遇到尊贵的女宾,男子可 以吻她的手指或手背.
30
握手的姿势: 1、 标准的握手姿势:(适用于正式社交 场合) 距离、体态:一步左右,站姿规范,上身微前倾。 伸手:伸出右臂,四指并拢,拇指张开。 相握:稍用力 握对方手掌,力度适中。 表情:面带微笑,注视对方。 时间:持续1—3秒。
2、 轻握(男女之间的握手姿势) 男女之间握手,为体 现对女士的尊重,握手时应注意:
a、 由女士先伸手,男士可以先致意,待女士伸出手后, 自己再伸手;
b、 男士应握女士的手指部位(或手掌三分之一处);
c、 握手时间要短,力度要轻 。
31
生活中握手常见的错误
❖ a、 主动与女士握手; ❖ b、 紧紧握住女士的手掌,力度过大,且边
说边摇; ❖ c、 久握不放,时间过长,令对方尴尬。 ❖ 强调:握手时一定要注意注视对方,这样才
24
25
万福
揖礼
26
叩拜
叩拜,亦名跪拜。《荀子》:“平衡曰拜。”杨倞注:“ 谓馨折(即磬折,弯曲如磬,磬是呈直角形的玉石佩具)头 与腰,如衡(秤)之平。”拜就是:下跪时,低下头,与腰 平;同时,双手着地。这本来是以前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 可以施之于父母、长者、贵人等等。 区别: 叩拜属于宾客礼节,儒家中庸,谦和;一般平辈间的深厚情 谊;道教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 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 跪拜在以前就是对长辈,对位高权重者的最高礼节;下辈/ 社会地位低的人对长辈/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礼仪。现在 一般都在逢年过节,晚辈对长辈的最高礼拜。
中国文化概论传统礼仪之揖礼篇
按道家的说法,阴阳五行在手指上各有自己的位置,
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结, 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稍节,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 躬身一礼,行礼时手与鼻相平,不可高于鼻。然后 左手掌心向内,掌背向外画弧,内滑于胸口上,即 左手捂心,右手画弧线向下右环绕,同时躬身。后 来这种行礼方式流传到了民间。
四、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 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 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 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 五、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 地。 “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 以吉拜。”礼有“吉凶之分,吉事为吉拜, 凶事为凶拜,至于奇拜、褒拜,奇者独而 无偶,即一拜也。褒字之义,郑大夫云: ‘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段玉裁亦 云:‘褒者,大也,有所多大之辞也。’ 大同小异,皆系多拜之意。”
“揖”是拱手礼,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礼节较拜礼要轻一些。《史记·高祖本 记》:“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所以,揖礼用在较轻的场合,或者作为军 礼相见。 周揖礼可分为天揖、 时揖、 土揖三种,所谓高揖、长揖是作礼时的高度和时间, 而 特揖、旅揖、旁三揖是周礼中,王见诸侯的揖礼,周礼注疏·卷三十一孤卿特 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特揖,一一揖之。旅, 众也。大夫爵同者揖之。公及孤卿大夫始入门右,皆北面东上,王揖之乃就位。 群士及故士、大仆之属,发在其位。群士位东面,王西南乡而揖之。三揖者, 士有上中下。王揖之,皆渐渐有高座,凳椅 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 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 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 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 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 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 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 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 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 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 (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 身行礼)等礼节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当代礼仪: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礼仪在中国成为一种 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 礼、智、信为中心的机制观念,也包 括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叁 礼仪的分类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周人认为国祚绵长,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神鬼的保佑,一是人的 措施,所以非常重视神鬼的祭祀。《周礼·大宗伯》:“大宗伯之职 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郑玄 注:“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 ,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明 尊鬼神重人事。”古人分礼为五类。
出花园
(1)“出花园”时间 “出花园”在哪一天“出”,这是有讲究的。在潮州这边,一般会在前一
年年底先去“问老爷”,然后根据时辰八字制定一个日期来“出花园”,还会 写明一些祭拜流程和注意事项。而揭阳地区一般是七月初七。当然,也 要提前求神问卜,适宜者才能出花园。 (2)沐浴
这一天,最重要的是使用花草沐浴。这点在潮汕各地是一样的。至 于花草的种类,具体各地有所不同。饶平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 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种;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的是红花 (石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03 宾礼
一、诸侯定期朝见周天子的礼仪。四方诸侯在规定朝觐之年分别于春、 夏、秋、冬亲来朝觐,《周礼·大宗伯》贾公彦疏:
二、诸侯不定期朝觐周天子的礼仪。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 诸侯不服从天子之命,天子须要讨伐,所在方向的诸侯临时会合朝觐天子, 协同征伐。这种礼叫作“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十二年中天子不巡守, 则六服之内诸侯都来朝觐,天子筑坛发表训话。这种礼叫作“同”。
人生礼仪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
正婚礼仪
02
详细阐述亲迎、拜堂、合卺等婚礼核心环节,呈现传统婚礼的
庄重与喜庆。
婚后礼仪
03
包括成妇礼、庙见、婿见妇家等礼仪,彰显新婚后夫妻双方的
角色转变与家庭融入。
丧葬礼仪
丧事办理
介绍初终、复、铭旌、讣闻等传统丧事办理流程,体现对逝者的 尊重与缅怀。
祭奠仪式
阐述祭奠仪式的具体步骤,如陈设祭品、上香、奠酒等,表达对逝 者的哀思与怀念。
扬和自夸。
等级与秩序
中国传统礼仪注重等级和秩序 ,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繁文缛节
中国传统礼仪繁琐复杂,注重 细节和仪式感,体现了对礼仪
的高度重视和严谨态度。
礼尚往来
中国传统礼仪强调礼尚往来, 注重回报和感恩,体现了人际
关系的互动性和互惠性。
02
个人礼仪
仪容仪表
01
02
《仪礼》中的士冠礼和士昏礼
士冠礼的流程
士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仪式,包括筮日、戒 宾、筮宾等前期准备,以及加冠、醴冠者、命字等仪式环 节。
士昏礼的意义
士昏礼是古代婚礼的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体现了古代婚姻制度中的伦理 道德观念。
《仪礼》的地位
《仪礼》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汇编,详细记录了各种礼仪的 规范和实践,是研究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文献。
THANK YOU
交谈礼仪
保持真诚微笑,善于倾听,言辞得当,避免触及他人隐私和禁忌 话题。
职场礼仪
1 2
着装礼仪
根据不同行业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保持整洁 干净。
上下级关系处理
尊重上级,关心下级,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工 作关系。
中国文化概论传统礼仪之揖礼篇55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国文化概论传统礼仪之揖礼篇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Hale Waihona Puke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谢谢!
中国文化概论传统礼仪之揖礼篇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Hale Waihona Puke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文化常识礼仪之揖礼
四是自主,人们多有这样的体验:握手时,有一方已伸出手 来了,另一方没有看见或故意装作没看见,使对方的手停在 空中缩也不是,不缩也不是,时间一秒秒过去,尴尬透顶。 有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刚才没看见的一方突然看见了,赶忙 补救,虽然已把对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紧紧握住,但怠慢或疏 忽已经造成,心中难免留下歉意。这种多发性事故,暴露了 握手这一方式的最恼人的缺点--它必须由双方协调配合,同 时动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交际家,已经经过了长 期实践摸索,临场仍需要聚精会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 时候。这种事干多了,没有不累的道理。作揖当然比握手简 单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 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 绝不可能被对方冷落得进退两难,遭其他人暗笑
周揖礼
盛行于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
周揖礼行礼手态: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 背交叉或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拱手为礼。此礼 节文官武将或君臣均可使用,多用于文官。女子揖礼有所不同,双手叠 抱于左腰前,右手在上,手心向内,欠身约20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揖”是拱手礼,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礼节较拜礼要轻一些。《史记·高祖本 记》:“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所以,揖礼用在较轻的场合,或者作为军 礼相见。
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 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 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3、 土揖(下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 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
身、 时揖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 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时自然 垂手或袖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东西,近代 史上随着鸦片输入中国。在中国人纷纷脱下黄袍马 褂,穿上西装革履的时候,握手也渐渐为国人所接 受。西装代替了长袍,握手代替了作揖,然而并非 完全的代替,而只是部分的代替。
作揖没有消亡,它仍然活在民间,活在台湾,活在 全世界的华人族群中,而且还活在中国人的潜意识 里。如过年过节,典礼庆贺,我们时不时拱手作揖。
5
6
7
周揖礼
盛行于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 周揖礼行礼手态: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
背交叉或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拱手为礼。此礼 节文官武将或君臣均可使用,多用于文官。女子揖礼有所不同,双手叠 抱于左腰前,右手在上,手心向内,欠身约20度。
8
14
15
二、顿首,就是叩头(注:不是点头), “顿”是稍停的意思。古人席地而座,姿 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礼时,取跪姿,先 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就立即 举起,是拜礼中次重者。行礼时,头碰地 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 首。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 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 (“顿首”两字,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 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 恭敬。)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 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
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 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 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11
3、 土揖(下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 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
身、 时揖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 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时自然 垂手或袖手。
4、古代军礼,右手握拳,左手四指并拢自然覆裹 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此礼左掌掩右拳相 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 束、节制勇武的意思。多为将士、江湖人士所用。
2
三是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 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 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 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 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 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 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 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 也。
揖礼
“揖礼”属于相见礼,据考证大约 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 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武王伐纣灭 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 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 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周公 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 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 政治体制。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1
揖礼的优点
3
四是自主,人们多有这样的体验:握手时,有一方已伸出手 来了,另一方没有看见或故意装作没看见,使对方的手停在 空中缩也不是,不缩也不是,时间一秒秒过去,尴尬透顶。 有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刚才没看见的一方突然看见了,赶忙 补救,虽然已把对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紧紧握住,但怠慢或疏 忽已经造成,心中难免留下歉意。这种多发性事故,暴露了 握手这一方式的最恼人的缺点--它必须由双方协调配合,同 时动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交际家,已经经过了长 期实践摸索,临场仍需要聚精会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 时候。这种事干多了,没有不累的道理。作揖当然比握手简 单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 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 绝不可能被对方冷落得进退两难,遭其他人暗笑
“揖”是拱手礼,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礼节较拜礼要轻一些。《史记·高祖本 记》:“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所以,揖礼用在较轻的场合,或者作为军 礼相见。
周揖礼可分为天揖、 时揖、 土揖三种,所谓高揖、长揖是作礼时的高度和时间, 而 特揖、旅揖、旁三揖是周礼中,王见诸侯的揖礼,周礼注疏·卷三十一孤卿特 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特揖,一一揖之。旅, 众也。大夫爵同者揖之。公及孤卿大夫始入门右,皆北面东上,王揖之乃就位。 群士及故士、大仆之属,发在其位。群士位东面,王西南乡而揖之。三揖者, 士有上中下。王揖之,皆逡遁,既,复位。
一是卫生。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握手时双方中如有一 方的手沾泥带水,也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舒服。而中国的作揖, 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即便到传染病医院去慰问一大 群病人,回家后地无须急匆匆先去卫生间洗手。二是省时, 当代人的交际繁多,假如一个人会见十多位客人,与每位都 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个人同时会见十多位 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阵工夫。既然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何 不用作揖这种方式来惜金?一拱手,顷刻之间,以一当十乃 至当百,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亲切。
13
一、稽首(qǐ shǒu),是指行礼 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 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 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 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常子为拜臣父子,拜拜见天君拜王神时,所新用婚夫。妇后、拜来稽天,首(qǐ shǒu) 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 也都用此大礼。(后来,用于僧人 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 首”。)
9
1、天揖
1、天揖(上揖:揖礼手位于高者,标 准揖礼):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 礼等行此礼,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
身体肃立,双手抱圆,左手在上,手心 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 俯身约6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10
2、 时揖
2、 时揖(中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 拱手,推手,抱拳):同辈日常见面, 辞别礼,汉服或便装均可。
12
“九拜”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 意的跪拜礼。《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 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 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这是不同等级、不 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 礼仪。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 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 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有“九 拜”。
作揖没有消亡,它仍然活在民间,活在台湾,活在 全世界的华人族群中,而且还活在中国人的潜意识 里。如过年过节,典礼庆贺,我们时不时拱手作揖。
5
6
7
周揖礼
盛行于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 周揖礼行礼手态: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
背交叉或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拱手为礼。此礼 节文官武将或君臣均可使用,多用于文官。女子揖礼有所不同,双手叠 抱于左腰前,右手在上,手心向内,欠身约20度。
8
14
15
二、顿首,就是叩头(注:不是点头), “顿”是稍停的意思。古人席地而座,姿 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礼时,取跪姿,先 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就立即 举起,是拜礼中次重者。行礼时,头碰地 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 首。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 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 (“顿首”两字,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 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 恭敬。)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 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
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 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 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11
3、 土揖(下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 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
身、 时揖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 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时自然 垂手或袖手。
4、古代军礼,右手握拳,左手四指并拢自然覆裹 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此礼左掌掩右拳相 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 束、节制勇武的意思。多为将士、江湖人士所用。
2
三是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 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 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 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 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 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 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 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 也。
揖礼
“揖礼”属于相见礼,据考证大约 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 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武王伐纣灭 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 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 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周公 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 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 政治体制。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1
揖礼的优点
3
四是自主,人们多有这样的体验:握手时,有一方已伸出手 来了,另一方没有看见或故意装作没看见,使对方的手停在 空中缩也不是,不缩也不是,时间一秒秒过去,尴尬透顶。 有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刚才没看见的一方突然看见了,赶忙 补救,虽然已把对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紧紧握住,但怠慢或疏 忽已经造成,心中难免留下歉意。这种多发性事故,暴露了 握手这一方式的最恼人的缺点--它必须由双方协调配合,同 时动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交际家,已经经过了长 期实践摸索,临场仍需要聚精会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 时候。这种事干多了,没有不累的道理。作揖当然比握手简 单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 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 绝不可能被对方冷落得进退两难,遭其他人暗笑
“揖”是拱手礼,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礼节较拜礼要轻一些。《史记·高祖本 记》:“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所以,揖礼用在较轻的场合,或者作为军 礼相见。
周揖礼可分为天揖、 时揖、 土揖三种,所谓高揖、长揖是作礼时的高度和时间, 而 特揖、旅揖、旁三揖是周礼中,王见诸侯的揖礼,周礼注疏·卷三十一孤卿特 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特揖,一一揖之。旅, 众也。大夫爵同者揖之。公及孤卿大夫始入门右,皆北面东上,王揖之乃就位。 群士及故士、大仆之属,发在其位。群士位东面,王西南乡而揖之。三揖者, 士有上中下。王揖之,皆逡遁,既,复位。
一是卫生。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握手时双方中如有一 方的手沾泥带水,也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舒服。而中国的作揖, 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即便到传染病医院去慰问一大 群病人,回家后地无须急匆匆先去卫生间洗手。二是省时, 当代人的交际繁多,假如一个人会见十多位客人,与每位都 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个人同时会见十多位 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阵工夫。既然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何 不用作揖这种方式来惜金?一拱手,顷刻之间,以一当十乃 至当百,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亲切。
13
一、稽首(qǐ shǒu),是指行礼 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 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 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 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常子为拜臣父子,拜拜见天君拜王神时,所新用婚夫。妇后、拜来稽天,首(qǐ shǒu) 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 也都用此大礼。(后来,用于僧人 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 首”。)
9
1、天揖
1、天揖(上揖:揖礼手位于高者,标 准揖礼):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 礼等行此礼,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
身体肃立,双手抱圆,左手在上,手心 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 俯身约6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10
2、 时揖
2、 时揖(中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 拱手,推手,抱拳):同辈日常见面, 辞别礼,汉服或便装均可。
12
“九拜”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 意的跪拜礼。《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 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 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这是不同等级、不 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 礼仪。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 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 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有“九 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