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https://img.taocdn.com/s3/m/20982922e2bd960590c67786.png)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在今后50年内不会改变。
但长期以来,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顶板问题是煤矿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监测顶板的状态,研究顶板的变化规律,对顶板进行及时支护,可以有效确保顶板安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种适合井下使用的巷道顶板离层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巷道顶板变化,记录顶板变化数据,并提供基本的数据分析,为巷道顶板支护工作提供数据依据。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位移传感器设计、采集分站设计、传输分站设计、远程数据传输接口设计和上位机组态软件设计。
并通过WEB 实现数据在局域网内的共享,通过OPC实现与其他系统对接。
位移传感器:通过高精度齿轮的旋转,触发光电开关,输出电信号。
信号经过HEF40106BP整形后,生成标准的方波脉冲,输出至采集分站。
采集分站: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实时采集、存储、显示,并通过CAN总线与传输分站进行数据通信。
采集分站支持PS/2键盘接口,可以通过PS/2键盘对采集分站进行参数设置。
采集分站主板芯片采用PIC18F6585单片机,传感器信号采集及CAN通讯部分采用中断方式进行响应,对传感器信号采集优先处理,确保信号采集的实时性。
传输分站:实现与所有采集分站之间的数据通讯,对所有的采集分站进行巡检,现场显示各采集分站的当前数据,并通过单模光纤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传输分站主板芯片也采用PIC18F6585单片机,通过对单片机I/O引脚的控制,实现液晶显示、I2C存储、CAN通讯、串口通讯等功能。
远程数据传输接口:传输接口核心采用MWF101-S单模光纤模块,光口通过单模光纤与井下传输分站的光纤模块连接,RS-232接口通过RS-232连接线与计算机RS-232接口连接。
上位机组态软件:上位机组态软件采用组态王6.52平台进行开发,主要包括人机界面、SQL Server数据库、WEB发布、OPC服务器等方面。
中国的能源地理
![中国的能源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4e05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9.png)
中国的能源地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对能源的需求量也非常庞大。
因此,中国的能源地理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的能源地理,包括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和地理分布、能源输送和储存的地理挑战,以及中国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一、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和地理分布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1. 煤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其中,山西、河北和内蒙古是中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
2. 石油和天然气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和东海等地。
中国在自己的海域发现了大量的油气田,但依旧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满足国内需求。
3. 水电和核能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水电资源丰富。
大江和大型湖泊的水电站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此外,中国还在积极发展核能产业,建设了多座核电站。
4. 可再生能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也开始积极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中国的风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生物质能资源分布广泛。
二、能源输送和储存的地理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国面临着能源输送和储存的地理挑战。
1. 能源输送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缺乏能源。
为了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中国需要进行大量的能源输送,特别是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
2. 能源储存中国的能源储存也面临一些挑战。
特别是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其产生的能源往往超过当地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储存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并且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三、中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努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中国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及其分布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及其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33838d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7.png)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及其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中国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资源。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一、煤炭资源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目前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主要的煤炭产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等地。
山西省尤其以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被誉为“煤海”。
二、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主要的油田分布在华北、东北、新疆等地区。
华北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与石油类似,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也分布广泛,主要产自新疆、四川盆地、辽宁等地。
三、水能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水能资源的国家之一,水电是中国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中国的大江大河众多,水电潜力巨大。
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以其巨大的发电能力成为中国电力的重要来源。
此外,中国还有黄河、珠江等多个水利发电重要基地。
四、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中国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
特别是北方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巨大,大规模的风电场正在逐步建设中。
同时,中国还拥有广阔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都有较好的太阳能发电条件。
五、核能资源核能被认为是未来的重要能源之一,中国也在积极开展核能开发。
目前中国已建成多座核电站,并正在加速建设更多的核电项目。
预计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大幅增加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综上所述,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
这些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具特点。
中国将继续发展和利用各种能源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并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以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煤炭行业概况了解煤炭产业链全景
![煤炭行业概况了解煤炭产业链全景](https://img.taocdn.com/s3/m/680fec9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0.png)
煤炭行业概况了解煤炭产业链全景煤炭行业概况:了解煤炭产业链全景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煤炭行业的概况,以及煤炭产业链的全景。
一、煤炭行业概况煤炭是一种天然的矿产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
截至目前,全球煤炭储量约为1.05万亿吨,其中中国储量最大。
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世界煤炭产量和消费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据数据统计,中国煤炭产量在全球占比超过50%,煤炭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其他重要的煤炭产国包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
2. 煤炭种类根据煤炭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将其分为无烟煤、炼焦煤、褐煤等几大类。
不同的煤种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无烟煤多用于发电和化工行业,炼焦煤用于钢铁冶炼,褐煤多用于燃料和发电。
3. 煤炭利用方式煤炭的利用方式多样,主要有燃煤发电、冶金用煤、化工用煤等。
其中,燃煤发电是煤炭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据了煤炭全行业消耗的大部分。
二、煤炭产业链全景煤炭产业链是指从煤炭的采掘、洗选、运输到最终利用的整个过程。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煤炭产业链的全景。
1. 采掘环节煤炭的采掘是煤炭产业链的首要环节。
采煤可以分为地下采煤和露天采煤两种方式。
地下采煤主要适用于深埋煤层,而露天采煤一般适用于浅埋煤层。
采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洗选,以提高煤炭的质量。
2. 运输环节运输环节是将采掘出来的煤炭运送到用户或销售市场的过程。
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
其中,铁路运输是最常用的运输方式,其优势在于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可靠。
3. 煤炭市场煤炭市场是煤炭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交易、配送和销售等业务。
煤炭市场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层面。
国内市场主要是供应国内的需求,而国际市场则是出口和进口煤炭的贸易。
4. 煤炭利用煤炭的最终利用主要包括燃煤发电、冶金和化工等行业。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8c1252a5a8102d276a22fc5.png)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学号;作者:[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关键词]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一直以来,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
在过去的20世纪中,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
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不加节制,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60年和220年了。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确切地说,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
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但在另一方面,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为印度的2.2倍,为发达国家的4-6倍;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又造成能源的浪费,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1]再者,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
然而,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据统计,每燃烧1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公斤,排放二氧化硫约24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公斤。
[2]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
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勘查难度比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t,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
中国煤炭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比较与对比
![中国煤炭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比较与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dd52a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c.png)
中国煤炭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比较与对比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煤炭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对中国煤炭市场与国际市场进行比较与对比。
一、煤炭产量比较中国煤炭产量居全球首位,占据全球煤炭总产量的近5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其煤炭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而国际市场上,澳大利亚、印度、美国等国也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国。
尽管如此,中国的煤炭产量仍然高居榜首。
二、煤炭消费比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被广泛用于电力、工业和民用领域。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其对煤炭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国际市场上,美国、印度和欧洲等地的煤炭消费量也很大,但与中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三、煤炭质量比较中国的煤炭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以褐煤和无烟煤为主。
相对而言,国际市场上的煤炭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高质量烟煤出口国之一,其出口的煤炭质量较高。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国家出产的高质量煤炭,这使得国际市场上的煤炭供应更加多元化。
四、环保标准比较中国煤炭市场在环保标准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
由于大规模煤炭的采掘和燃烧,中国煤炭产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煤炭消耗和改善环境。
相比之下,国际市场对环境要求较高,一些国家使用先进的清洁煤技术和环保设施来减少煤炭的环境影响。
五、价格比较中国煤炭市场的煤炭价格对全球市场有着较大影响。
由于中国对煤炭的需求量巨大,其煤炭需求和价格变化会对国际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国际市场上的煤炭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煤炭供需关系、国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
不同国家的煤炭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国际市场上的煤炭价格较为稳定。
六、国际贸易比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和出口国,其对国际市场的贸易影响不容忽视。
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调整
![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b16796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8.png)
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调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煤炭作为传统能源的代表,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中国亦在积极推动煤炭资源使用的调整与转型。
本文将重点探讨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及其面临的调整挑战。
一、煤炭资源的地位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传统能源之一,多年以来一直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中国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煤炭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其次,煤炭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煤炭资源的有限性也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调整与转型的挑战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需求,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由于煤炭行业的庞大规模和利益关系的复杂,调整煤炭资源的挑战十分艰巨。
大量的煤炭企业和从业人员可能受到调整的冲击,这涉及到就业问题以及社会稳定的考虑。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建设与使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调整与转型的尝试为了促进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通过减少煤炭产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减少煤炭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
此外,政府还组织推动煤炭资源转型和利用的科学研究,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清洁化程度。
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煤炭的使用量,优化中国能源结构。
四、深化煤炭资源调整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深化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大煤炭资源监管的力度,加强煤炭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提升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优化煤炭利用结构。
世界煤炭贸易形势及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
![世界煤炭贸易形势及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fbe9a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0.png)
世界煤炭贸易形势及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作为重要能源资源,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对于各国能源战略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全球煤炭贸易形势及其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全球主要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共占全球数九成以上的煤炭产量。
同时,全球主要的煤炭消费国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对全球煤炭贸易的影响不可忽视。
二、世界煤炭贸易目前,全球煤炭贸易主要以中国、印度、日本为主要进口国,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进口。
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煤炭贸易量达到了15.2亿吨,其中中国煤炭进口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煤炭进口大国之一。
三、全球煤炭市场形势在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发展中,煤炭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市场格局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全球煤炭市场中,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煤炭贸易份额逐渐增大,而美国、俄罗斯等传统煤炭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正在被逐渐取代。
同时,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的推进,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逐渐减少或停止煤炭的使用,这也对全球煤炭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中国煤炭市场在全球煤炭市场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全球煤炭贸易中,中国煤炭进口量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全球煤炭市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
另外,在全球环保政策的推进下,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使用,这将使得中国煤炭出口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同时,国内环保政策也在逐步加强,中国煤炭行业将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总的来说,全球煤炭市场形势的变化将对中国煤炭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需要中国煤炭行业持续加强自身发展和转型升级,以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78a668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b.png)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
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等多种类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情况,并介绍一些相关的例子和补充说明。
首先,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备。
据统计,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为1.77万亿吨,占全球的13%,分布广泛且分布密度高。
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等地是中国煤炭产煤大省,这些地区的煤炭储量较高,煤炭开采活动也非常活跃。
其次,石油和天然气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
中国虽然石油产量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是在全球石油消费国中居于前列。
中国的主要石油产区包括东海、黄河三角洲和新疆等地。
东海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海上石油产区之一,这里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是中国石油公司的主要开掘地。
另外,新疆地区是中国陆上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这里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气盆地之一。
此外,中国也开始逐渐发展和利用其他的能源资源,如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产量国之一,也是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核能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内蒙古、江苏、河北等地是中国风电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拥有良好的风力和光照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可再生能源。
在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能源资源的特点和优势。
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使得该地区成为中国煤炭工业的重要基地。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在沿海、西南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相对较高,也是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而可再生能源则更分散地分布在各个地区,这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fbe4f11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c.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
2、为南亚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季风是西南季风。
3、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甘北甜”之说。
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4、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航运价值大。
5、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6、传统的欧洲民居房顶很多修成尖锥形,主要是因为美观大方。
7、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差异。
8、印度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9、关于下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四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④③。
10、西安、武汉、长沙等城市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落户,此举对城市发展的益处不包括加快城市人口老龄化。
11、“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南少、西北多。
12、对南亚的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西南季风。
13、印度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水旱灾害。
14、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白令海峡。
B.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15、我国的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以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以南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
这条山脉是()南岭。
16、XXX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
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17、“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长沙。
18、西亚地区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
)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19、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叙述正确的是()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海拔世界最高。
中国 煤炭 用途规模
![中国 煤炭 用途规模](https://img.taocdn.com/s3/m/a52f1a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7.png)
中国煤炭用途规模中国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煤炭一直被广泛用于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并且在中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中国煤炭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主要的能源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耗中占比相当大。
煤炭被用于电力生产、工业生产和民生用煤等方面。
在中国,煤炭发电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煤炭发电占据了全国电力供应的绝大部分。
此外,煤炭还被广泛用于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煤炭作为能源的用途,使得中国的电力供应和工业生产得以保持较高的水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其次,中国煤炭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煤炭可以提取出煤油、煤气、煤焦油等多种化工原料,在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煤炭的多种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合成橡胶、塑料、纤维等材料,以及生产染料、润滑剂、沥青等化学产品。
此外,煤炭还可以煤制天然气,为城市燃气供应提供能源。
在中长期以及远期,我国煤制天然气将会逐渐替代天然气成为一个重要的替代能源,以满足我国强劲增长的能源需求。
除了能源生产和化工行业,中国煤炭还用于建材业。
煤炭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煤矸石、煤炉渣等建筑材料。
煤炉渣可以制成高效绝热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隔热、保温和防火。
煤矸石经过破碎、研磨、烧结等处理工序,可以生产出建筑骨料、石板、石棉瓦等建筑材料。
煤炭在建材行业的应用可以节约矿石资源,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煤炭还被广泛用于民生。
在农村地区,煤炭是主要的燃料之一,被用于烧炉、生火。
煤炭的使用可以提供农户所需的热源,并且满足农村地区的民生用煤需求。
在城市地区,煤炭的运输和销售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
煤炭市场在城市地区有着广泛的参与,包括煤炭矿山、煤炭运输、煤炭销售等环节。
这些环节的运转,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稳定的供热和燃料保障。
总而言之,中国煤炭的用途广泛。
作为能源资源,煤炭是我国电力供应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
中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https://img.taocdn.com/s3/m/35a51605de80d4d8d15a4ff8.png)
中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当量,紧接着是美国,其煤炭产量达5.56亿汽油当量。
欧盟国家煤炭产量达1.64亿吨汽油当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2%。
中国同时是世界最大煤炭消费国,美国居其次,其煤炭消费达5.01亿汽油当量,接着是印度2.95亿汽油当量。
欧盟国家煤炭消费约为2.85亿汽油当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7.7%。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1) 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
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
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是各国在世界原料市场上必争的原料之一。
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
中国是焦炭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出口国。
煤炭贸易基本知识
![煤炭贸易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a7df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3.png)
煤炭贸易基本知识简介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煤炭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煤炭的进口和出口交易活动。
本文将介绍煤炭贸易的基本知识,包括全球煤炭贸易市场的概况、煤矿资源分布、贸易方式和相关的贸易政策。
全球煤炭贸易市场概况全球煤炭消费量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煤炭消费量在近年来持续增长。
2019年,全球煤炭消费量达到39亿吨,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7%。
然而,受到环保政策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煤炭消费量逐渐趋于稳定。
主要煤炭生产国和贸易国全球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这些国家也是全球煤炭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参与者。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主要的煤炭进口国。
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在全球煤炭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全球煤炭贸易市场的重要供应国之一。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的煤炭消费国,其国内生产的煤炭供应不足,因此需要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
美国是全球煤炭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国家之一。
近年来,由于国内天然气的竞争和环保政策的推动,美国煤炭出口量有所下降。
煤炭出口煤炭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将煤炭销售给其他国家或地区。
煤炭出口通常是通过港口进行,大型煤炭生产国通常有专门的煤炭出口港口。
煤炭进口煤炭进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煤炭。
煤炭进口可以通过港口进行,也可以通过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
煤炭贸易商煤炭贸易商是指从事煤炭贸易的公司或个人。
煤炭贸易商通常与煤炭生产商和煤炭消费商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购买和销售煤炭赚取差价。
各国对煤炭贸易有不同的政策限制和规定。
一些国家对煤炭出口实行限制,以确保国内煤炭资源的供应。
同时,一些国家也对煤炭进口实行关税和配额等措施。
此外,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许多国家推出了限制煤炭消费和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的政策。
这些政策对全球煤炭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低碳经济判断题及答案(1)
![低碳经济判断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e4fe57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72.png)
低碳经济判断题及答案1.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必须同时进行。
(错误)2.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仅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
(正确)3.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发展权、排放空间之争。
(错误)4.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错误)5.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
(错误)6.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
(错误)7.低碳经济将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
(正确)8.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占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擎。
(正确)9.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正确)10.欧盟的排放要求低于《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是独立减排制度。
(错误)11.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炭消费大国,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错误)12.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
(错误)13.美国众议院在09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提出征收碳关税的条款。
实质上是让减排成为一个强制执行的东西,这是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原则相符合的。
(错误)14.我国确定的2020年前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减少5%的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其他招标比较,具有强烈的约束性。
(错误)15.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
(正确)16太阳能是最大的非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是未来人类能源利用的重点。
(正确)17.目前太阳能发电只占再生能源的千分之五,居四大可再生能源的末位。
(正确)18.我省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提升到制造业的产业现代化转型。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全球和国内的概览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全球和国内的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731fe0b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b.png)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全球和国内的概览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全球和国内两个层面来概述煤炭矿产资源的储量情况。
全球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概览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储量的煤炭矿产资源目前约为1,139亿吨(2017年数据)。
虽然煤炭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但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煤炭的使用已经开始下降。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美国和印度是煤炭储量最大的三个国家。
1. 中国: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中国的煤炭储量约为1,830亿吨(2016年底数据)。
中国的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东北等地区。
2. 美国: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煤炭生产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美国的煤炭储量约为249亿吨(2016年数据)。
美国的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平原等地区。
3. 印度: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煤炭生产国,也是煤炭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
根据印度矿务局的数据,印度的煤炭储量约为303亿吨(2019年数据)。
印度的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中央邦、贾坎德邦等地区。
除了上述国家,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南非等国家也拥有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
国内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概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煤炭储量约为1,830亿吨。
中国的煤炭储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东北等地区。
华北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其中,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
华中地区的主要煤炭产区包括河南、湖南等省份。
东北地区的主要煤炭产区包括辽宁、吉林等省份。
随着中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煤炭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逐渐减少对煤炭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aa972e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5.png)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能源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本文将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个方面介绍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
一、传统能源资源1. 煤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资源,依然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的煤炭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 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和天然气进口国。
中国的石油储量相对较少,主要从海外进口。
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储量较大,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渤海湾地区。
近年来,中国政府鼓励天然气的使用,以减少对污染较大的煤炭的依赖。
二、新能源资源1. 水电中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发电国。
中国的许多大型水电站分布在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上,为国家电力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
水电是清洁能源,对于减少大气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2. 风能中国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
风能的开发利用通过建设风电场和风力发电机,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使用。
中国的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风力较大,适宜发展风能。
3. 太阳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光伏发电国。
中国的南方地区日照充足,适宜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的应用领域广泛,可以用于家庭热水供应、农业灌溉和电力发电等。
4. 核能中国拥有丰富的核能资源,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核能产业体系。
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
传统能源资源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等问题。
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以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一)](https://img.taocdn.com/s3/m/4c49313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0.png)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2001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分别占68%和67%。
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煤炭在为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利用过程也产生了很严重的污染。
中国是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国家。
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资料显示,全国废气中SO2、烟尘排放总量分别为1995万吨、1165万吨,导致酸雨的覆盖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30%。
据粗略统计,SO2等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达到GDP的2%以上。
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及总悬浮颗粒物的排放量分别约占85%和70%,造成的经济损失年高达1000亿元以上。
由于中国落后的燃煤技术及装备,导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20%~60%,能源效率为34%,比先进国家低10个百分点。
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提高中国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洁净煤技术框架体系洁净煤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技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
我国围绕提高煤炭开发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污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
随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国政府把洁净煤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措施之一。
我国于1994年成立了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成立了国家洁净煤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1997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
在中国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和煤炭工业“十五”规划中,都强调要加大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力度,扩大洁净煤领域的对外开放,推进洁净煤技术的产业化。
洁净煤技术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的目标:一是减少环境污染,如SO2、NOX、煤矸石、粉尘、煤泥水等;二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消费;三是通过加大转化,改善终端能源结构。
中国是燃煤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煤炭消费
![中国是燃煤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煤炭消费](https://img.taocdn.com/s3/m/b0237b343968011ca300911d.png)
此外,着眼于成本有效地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也为中国在电力生产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了附件B所列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及其它缔约方所应承担的定量减排和限控义务(QELRC)。同时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灵活机制,容许附件B缔约方以成本有效的方式通过境外合作获得和/或转让温室气体排放量指标,作为其履行议定书减排义务的一部分。在这三种机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之间的合作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协助非附件一的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贡献于《公约》的最终目标,二是协助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实现遵守其按第3条规定的定量化限控和减排义务。它的基本准则是,发达国家提供额外的资金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共同执行成本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活动;这种减排活动要符合并支持东道国的国家环境与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战略。我国电力部门存在着相当规模的可用于CDM合作的减排潜力和较低的减排增量成本[10],许多电力建设项目可满足实施CDM的条件,我们对CDM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利用CDM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电力技术,加快我国电力建设。
表2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发展情况(万KW)
年份
1990
1993
19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2001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分别占68%和67%。
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煤炭在为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利用过程也产生了很严重的污染。
中国是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国家。
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资料显示,全国废气中SO2、烟尘排放总量分别为1995万吨、1165万吨,导致酸雨的覆盖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30%。
据粗略统计,SO2等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达到GDP的2%以上。
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及总悬浮颗粒物的排放量分别约占85%和70%,造成的经济损失年高达1000亿元以上。
由于中国落后的燃煤技术及装备,导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20%~60%,能源效率为34%,比先进国家低10个百分点。
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提高中国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洁净煤技术框架体系洁净煤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技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
我国围绕提高煤炭开发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污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
随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国政府把洁净煤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措施之一。
我国于1994年成立了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成立了国家洁净煤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1997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
在中国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和煤炭工业“十五”规划中,都强调要加大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力度,扩大洁净煤领域的对外开放,推进洁净煤技术的产业化。
洁净煤技术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的目标:一是减少环境污染,如SO2、NOX、煤矸石、粉尘、煤泥水等;二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消费;三是通过加大转化,改善终端能源结构。
目前,中国已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洁净煤市场。
中国已将发展洁净煤技术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并根据中国煤炭消费呈现多元化格局的特点,本着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统一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及发展洁净煤技术要覆盖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等原则,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洁净煤技术框架体系。
中国洁净煤技术计划框架涉及四个领域(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包括十四项技术。
1、煤炭加工领域包括选煤、型煤、配煤、水煤浆技术。
2、煤炭的高效洁净燃烧技术领域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FBC)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3、煤炭转化领域包括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
4、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领域包括烟气净化、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和煤泥的综合利用、工业锅炉和窑炉等技术。
重点针对电厂、工业炉窑和民用3个领域,注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重点开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实用而可靠的先进技术。
在组织实施上采取优先推广一批技术成熟、在近期能够显著减少烟煤污染的技术,如选煤、型煤、配煤、烟气脱硫等;示范一批能在21世纪初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如增压循环流化床发电、大型循环流化床、工业型煤等;研究开发一批起点高、对长远发展有影响的技术,如煤炭液化、燃料电池等。
(二)洁净煤技术国内发展概况及趋势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我国洁净煤技术开发、应用、推广方面有显著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深加工有所进步,煤炭入洗比重逐年提高;工业型煤和水煤浆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始起步,已有示范性项目投入使用;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气已成为城市民用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行煤炭液化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煤炭液化商业性示范厂的可行性研究。
但是,我国在洁净煤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我国洁净煤技术层次不高,还没有形成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机制,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法规不健全,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具体,力量不集中,资金筹集渠道不畅。
1、煤炭洗选煤炭洗选加工,是根据原煤(毛煤)、矿物杂质和煤矸石的粒度、密度、硬度、润湿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采用人工拣矸、机械筛分、物理选煤、物理化学选煤、化学选煤和微生物选煤等处理方法,清除原煤中的有害杂质,排除矸石,降低灰分、硫分、水分,提高回收率,回收伴生物矿,改善煤炭质量,按照市场所需求的产品分选加工生产出不同规格品种及不同用途的煤炭产品,以供不同用户的过程,是煤炭达洁净、高效利用的目的及后续深加工的必要前提。
选煤工艺可分为四类:筛分、物理选煤、化学选煤、细菌脱硫。
理选煤、化学选煤、细菌脱硫。
筛分是把煤分成不同的粒度。
物理选煤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有跳汰、重介质选煤和浮选三种。
跳汰选煤是在上下波动的变速脉冲水流中,使相对密度不同的煤和矸石分开。
重介质选煤是用磷铁矿粉等配制的重介质悬浮液(其相对密度介于煤与矸石之间),将煤与矸石等杂质分开。
浮选是利用煤和矸石表面湿润性的差异,洗选粒度小于0.5mm的煤。
煤炭经洗选后可显著降低灰分和硫分的含量,减少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目前发达国家需要洗选的原煤已100%入洗,重介质旋流器、跳汰机、浮选机等成熟的选煤技术己被广泛采用,洗煤厂处理能力大,洗选效率高。
1)中国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选煤技术的国家。
早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已经采用人工拣矸和筛分技术进行选煤排除杂物。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机械煤炭洗选加工,到90年代,其洗选工艺已基本与世界同步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具有很成熟的煤炭加工技术,如洗选、动力配煤、型煤及水煤浆等。
在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选煤和型煤被列为我国洁净煤技术的首选项目。
与此同时,国家经贸委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洗选煤在各个行业特别是电力行业的应用,这为加工和使用洗选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煤炭洗选加工在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发展的重点已由过去炼焦煤转为动力煤,由过去单纯注重降灰转为降灰与脱硫并举以及回收洗矸中的黄铁矿。
在产量上,也由1995年的1.9亿吨增至2.8亿吨,提高了47.3%。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原煤入洗比例还是很低,仅为30%,在主要产煤国中是最低的,这为煤面料行业的洗选煤加工技术及水平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空间。
但是,在洗选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煤炭的洗选加工仍面临着诸如实际入洗比例不高、选煤厂利用率低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也只有少数几个电厂在使用,市场推广举步维艰。
造成洗选煤市场化推广难的主要障碍不外乎这样几点,一是认识上的原因。
二是历史的原因。
三是体制不顺、行业分割,不利于洗选煤的发展。
四是较为敏感的价格问题。
五是没有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
1998年末我国选煤厂1581座,选煤能力494.33Mt,入选量327.63Mt,入选率25.66%。
最大炼焦煤选厂设计能力400万t/a,最大动力煤选厂设计能力1900万t/a。
国内自行研制的设备已基本满足400万t/a以下各类选煤厂建设和改造需要,有些工艺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国有大中型选煤厂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已由过去单纯的注重降灰转为降灰与脱硫并举及回收洗矸中的黄铁矿。
无压重介质旋流器(3NWX1200/850)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使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研制成功,分选技术取得若干重要成果。
煤炭洗选加工技术是洁净煤技术发展的源头技术,是提高煤炭质量的有效技术。
根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使总入洗原煤量达到8.08亿吨,入洗比例提高到40%。
选煤技术的未来发展重点将是脱硫和排矸并举,提高选煤厂的自动化水平,发展深度降灰脱硫技术及适用于缺水地区的干法或省水选煤技术。
2)主要差距。
中国的煤炭洗选加工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1996年入洗原煤3.2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13.7亿吨的23.3%。
中国的选煤厂仍属以中小型为主的厂型体系。
大型选煤厂较少。
不少选煤厂煤炭洗选采用的工艺简单,技术设备较落后,自动化水平较低,产品品种少,精煤质量差。
3)选煤发展趋势。
(1)原煤洗选比率将不断扩大。
不仅要提高国有重点煤矿的洗选比率,而且更要大力发展地方煤矿的洗选加工。
选煤规模要与洗精煤的需求结合,炼焦煤的选煤规模要与冶金、化工等对焦煤的要求相结合;动力煤的选煤规模要与电力和工业窑炉等要求相结合。
(2)厂型和设备向大型化、工艺简化发展。
中国300万t/d以上的大型选煤厂绝大多数是80年代以来建设的,90年代建设和投产的选煤厂皆为400万t/d、600万和1200万t/d的厂型和。
今后也将向大型化发展。
与此相适应,设备也将向高效、大型化发展,并简化工艺系统,减少重复配置同功能设备及作业环节,尽量形成单一设备的作业系统,以降低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处理能力和功效,并向着定型设计、标准设计方向发展。
(3)生产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目前,中国选煤厂的自动化属于局部生产系统自动化的较多,如跳汰机床层自动控制、重悬浮液密度自动测量与调控、浮选工艺参数自动检测与控制等,只有少数厂实现了全厂主要生产系统计算机、自动化和全厂设备集中控制、数据采集和工业电视监视。
因此,进一步推广选煤厂自动化成果,发展全厂生产系统自动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4)主要方向是发展深度加上,开发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包括开采、加工、燃烧、利用和环保等全系统的综合技术的总称,旨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杜绝环境污染,煤炭洗选加工是开发洁净煤技术的重要和首要环节,其重点在于主攻细粒级和极细材级煤的精选,开发生产超纯煤技术和脱除杂质、脱硫技术,特别是脱除有机硫的技术,更是当前开发洁净煤技术旷关键。
4)世界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1)发展现状。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欧美一些国家随着产业革命发展,煤炭产量不断增加,煤炭筛选从原始的手工操作发展到利用机械设备。
到20世纪初期,又研制应用了风力选煤、浮游选煤、重介质选煤、水介质旋流器等洗选技术设备并逐步研究、改进,这些煤炭洗选技术,我国在50年代也先后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于一些大型筛分厂和选煤厂。
现代的洗选技术主要是机械化选煤,有多种方法。
按照分选原理,除人工拣选外,又划分为重力选、离心力选、浮游选、湿法选和特殊选等几大类。
其中,跳汰选、重介质选、泡沫浮选在选煤厂应用最广。
有的大型选煤厂也利用跳汰、重介、浮选混合工艺。
跳汰、重介、浮选等传统的选煤方法经过研究改进,向着大型、高效、自动化发展。
近几年,美国、日本、德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对煤炭的深度降灰脱硫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微细磁铁矿重介旋流器、静电选、高梯度磁选、浮选柱、油团选、选择性絮凝等。
美国在微泡浮选柱和油团选方面已投入工业应用。
在化学选煤和微生物脱硫方面,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也取得进展,但大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