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湘江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湘江战役社会实践报告

湘江战役社会实践报告

湘江战役社会实践报告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蕴意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

再往里走,是一幅幅图画——日本对卢沟桥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景。

在参观中,我感受到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继续向前走进其他展厅,我们可以看到纪念馆内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文物、雕塑、模型,现场模拟数场景、影视片及文材料等丰富形象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惨痛历史。

展厅内威严的巨幅雕塑,不同主题馆内展出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一件件见证历史的文物,强烈的激荡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驻足在三维模拟场景前,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东北抗联、保卫华北、地道战、、台儿庄大捷、杨靖宇、、放牛娃王二小,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一个个雕塑无一不向我们讲述着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展厅中《日本侵华罪证展》、《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行展》、《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图片展》、《中国战区中美苏空军联合抗日史实展》、《为抗战呐喊——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艺》等专题展览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

中国战场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贡献。

还记得在第一展厅,一幅幅展板,一幅幅真实的照片,还有“九·一八”事变北大营沙盘模型。

走进去,真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我走入了当时打仗的指挥间。

逼真的模型显现出了在当时全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激烈的情形。

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我军的将领,临危不惧,将国家大难事为己任,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湘江水质状况、水质变化趋势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湘江水质的现状和问题,为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质提供技术支撑。

2、调查目的本次湘江水质调查的主要目的包括:- 了解湘江水质的基本情况,包括水质参数、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分析湘江水质的变化趋势,评估水质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研究湘江水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相关风险和潜在问题;- 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建议,促进湘江水质的改善和保护。

3、调查方法3.1 数据收集本次调查利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水质监测站点的实地采样、水质监测数据的获取、回顾性资料的分析等。

通过多种数据来源的综合分析,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水样采集在湘江沿线设置若干水质监测站点,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

采样点选择上,考虑途径的主要污染源、地理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水域类型的代表性等因素。

根据相关标准,采集各指标的水样,并记录相关环境参数。

3.3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水样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水质参数的汇总统计、相关性分析、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等。

借助专业的水质分析软件和模型,对湘江水质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4、湘江水质状况4.1 水质参数通过对水样的分析,得出湘江水质的各项参数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分析结果显示,湘江水质在部分区域存在严重污染现象,特别是工业废水排放较多的下游地区。

4.2 污染物排放调查显示,湘江水质受到排污口的污染较为严重。

其中,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是主要污染源。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对湘江水质造成了显著影响。

5、湘江水质变化趋势5.1 时序分析通过对历史水质数据的研究,揭示了湘江水质的长期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湘江水质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尤其是对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恶化。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引言湘江是中国重要的江河之一,流经湖南省多个城市。

然而,近年来,湘江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给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旨在对湘江的水质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1. 采样分析法:在湘江流经的不同地区选取了若干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并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等指标的测试。

2. 现场观察法:对湘江流域的一些个别区域进行了现场观察,包括河水颜色、水流状况以及附近的生态环境等。

3. 数据收集法:收集了相关的历史数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3. 湘江水质状况分析经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质下降:湘江的水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水体浑浊、颜色深、气味难闻等问题。

2. 污染源众多:湘江流域的污染源较多,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3. 生态环境恶化:水质下降直接导致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包括鱼类死亡、湖泊富营养化等现象的增加。

4. 湘江水质问题的原因分析湘江水质问题存在以下原因:1. 工业排污:湘江流域内的工业企业排放大量废水和废气,其中一些企业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直接将废水排放到江河中。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进入湘江河流,导致水中残留物超标,严重影响水质。

3. 生活污水排放:部分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湘江中,加重了水体的污染程度。

5. 湘江水质问题的影响湘江水质问题带来了以下影响:1. 生态环境受损: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部分鱼类死亡、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湘江作为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来源,其水质问题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 经济发展受阻:湘江作为当地的重要水资源,水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和渔业的发展,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湘江治理情况汇报

湘江治理情况汇报

湘江治理情况汇报湘江是湖南省的母亲河,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对于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湘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就湘江治理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湘江水质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湘江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

监测数据显示,湘江水质等级整体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部分断面水质已经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对于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湘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湘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湘江治理的重点之一,通过加大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力度,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湘江两岸的湿地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再次,湘江防洪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湘江是我省重要的防洪河流,防洪工程建设一直是湘江治理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湘江防洪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提高了湘江的防洪能力,有效保障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湘江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湘江流域的非法排污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一些企业和居民为了谋取利益,私自排放污水,严重影响了湘江的水质。

其次,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一些湿地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还不够到位。

最后,湘江防洪工程建设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一些地方的防洪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进一步推进湘江治理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强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湘江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湘江治理的综合效益,为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湘江治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朋友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湘江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湖南省的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了解湘江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水质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过程、结果及建议,希望为相关部门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1、目的:通过对湘江的水质进行调查,了解其污染状况,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方法:在湘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设立监测点,定期采集水样,对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水质指标总体情况:经过对各监测点的水质进行检测,发现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上游水质最好,中游次之,下游最差。

2、污染源分析:湘江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对中游和下游的水质影响较大;农业污水主要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对上游水质影响较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较大,对中游和下游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3、水质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湘江的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四、结论与建议1、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近年来,水质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建议:a)加强废水排放监管,降低工业废水排放量;b)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c)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排放;d)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e)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五、结论湘江作为湖南省的重要水源之一,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虽然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推广生态农业、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强宣传教育和完善水质监测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湘江的水质得到有效保护,为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湘江水质进行的一次调查,旨在评估湘江的污染程度,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结论。

湘江是中国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质的良好与否对于当地居民以及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湘江的水质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调查:- 采样点选择:选择了湘江流经的重要城市和乡村地区作为采样点,包括长沙市、岳阳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 水样采集:在每个采样点,我们使用专业的水样采集器具进行水样的采集,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水质监测:将采集到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检测水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3.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以下是湘江水质的主要结果:3.1 溶解氧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普遍较低,特别是在城市区域,溶解氧含量更为严重下降。

这表明湘江受到了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影响,对水中生物的生存产生了不利影响。

3.2 氨氮和总磷含量湘江水体中氨氮和总磷含量较高,尤其是在农业区域。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活动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农业产污。

3.3 总氮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总氮含量也较高,特别是在城市工业区和农业区域。

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农业活动的产生的废弃物导致了湘江水质恶化。

4. 结论与建议湘江水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受到了城市污水、农业活动和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

为了改善湘江水质,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加强对工业废水、农业产污的监管,并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 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动有机农业发展。

-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其运行情况的监控。

- 加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减少对湘江的污染。

以上是本次湘江水质调查的详细报告,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关注,共同为改善湘江的水质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1. , . (2020). 湘江水质调查与分析. 湘江环保杂志, 15(2), 12-25.2. 王五, 赵六. (2019). 湘江水污染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湘江科技, 10(4), 45-58.。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湘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在湖南省境内流经长沙市、岳阳市等地。

作为湖南省的重要水源之一,湘江的水质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湘江水质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措施,本次调查报告将对湘江水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目的⒈了解湘江水质的主要问题和污染源。

⒉评估湘江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⒊提出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查范围和方法⒈调查范围:湘江长沙市段至岳阳市段。

⒉调查方法:a)实地采集水样:采集湘江各个位置的水样,并进行水质参数测试。

b)调查问卷:对沿岸居民、农业生产者、工业企业等进行问卷调查。

c)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水质指标、污染源排放情况等。

四、湘江水质现状分析⒈水质指标分析:a)总悬浮物:分析总悬浮物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b)化学需氧量: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c)氨氮:分析水体中氨氮含量及其来源。

d)溶解氧:评估水体中溶解氧值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⒉污染源分析:a)农业污染:分析农业活动对湘江水质的影响,包括化肥使用、农药使用等。

b)工业污染:评估工业排污对湘江水质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和废水排放情况等。

c)城市污染:分析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对湘江的影响。

五、水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⒈对水生生物的影响:a)水生植物生长。

b)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殖和饵料资源。

c)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水源问题和供水安全。

b)水体中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六、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和措施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a)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b)建立水资源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⒉完善农业污染防治:a)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b)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⒊加强工业废水治理:a)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

b)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排放。

七、附件⒈水质调查数据表。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湖南省是我国湘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湘江是湖南省的母亲河,对该省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湘江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当地经济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以保护湘江水质,提升当地环境质量。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样品采集、现场测试、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等。

我们选择了湖南省湘潭市作为调查样本点,对该地区的湘江河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

三、水质调查结果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湘江水质污染情况严重:在我们的调查样本点,湘江水质呈现明显的污染状态,主要表现为水体颜色混浊、气味异味、富营养化现象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农业非点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2.重金属超标:调查样本中发现,湘江水体的部分重金属元素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其中镉、铅等重金属的超标情况较为突出。

3.水生态系统破坏:湘江的水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水中生物种类明显减少,鱼类数量和品种减少,对湘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原因分析湘江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废水排放不达标:湘江流域工业发达,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而一部分工业企业对废水处理不力,排放不达标。

2.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湘江流域农业发展较快,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当导致了大量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使得水体受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的污染。

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但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对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五、改善措施为保护湘江水质,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了以下措施:1.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排污检查力度,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采取先进的净化技术来减少废水排放和净化处理。

湘江战役论文

湘江战役论文

关于湘江战役的调查报告摘要:湘江战役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以来最险恶、最惨烈的一仗, 也是中央红军整个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虽然中央红军最终以血肉之躯撕开了敌人重兵设防的湘江封锁线, 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红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信知道点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过湘江是在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说的远些,因该是红军成立以来最悲惨的一仗。

是解放军战史上最悲惨地悲壮地一仗。

中央红军从长征初的八万六千人,过湘江后剩下三万余人。

青山绿水桂北大地成了腥山血岭。

在共产国际军事代表李德机械的指挥下,中央苏区丢城失地被步步蚕食被迫长征。

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后,李德拒绝了毛泽东的不入桂境直入湘境宝庆(今邵阳)诱敌决战的建议后。

下令红一军团抢占道县,并派部队潜入桂境全州一带的渡口侦察。

红一军团侦察科长刘忠得知全州县城空虚只有少数的民团,原因是早在前一天桂军就找借口调走了,于是他亲自一军团二师师部报告了情况。

师参谋长李棠萼当机立断地上报军团部,军团长林彪不敢擅自下令,便向红军总部请示。

博古对军事半懂不懂,向李德请示。

李德对红一军团的请示置若罔闻,很久不予答复。

他说:“进攻全州,既震动湘军又激怒桂军不利于我军乘隙湘江”。

毕竟是外国人,对中国的内情不熟悉且又一意孤行。

在红一军团二师待红三军团接防界首后火速的赶往全州南面的脚山铺占领公路两侧的山头构筑工事,准备迎击南下湘军。

红三军团同时也在兴安界首的光华铺构筑工事以阻击北上的桂军。

以拱卫和掩护界首,大坪,凤凰嘴等一线的湘江渡口。

悲剧就是这样的开始了.......在红一三军团左右两个轿夫完全摆开构筑好阻击阵地后的三天后,中央纵队还刚入桂境。

不论是红军的前头阻击部队还是后卫的部队都遭到了重创,几乎都是伤亡过半。

很多的后卫部队被堵解在了湘江东岸,没能过江。

其中就有两支大家都熟知的部队:红三十四师和少共国际师。

三十四师几乎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用手绞断了自己伤口处的肠子自杀。

调查报告湘江

调查报告湘江

调查报告湘江篇一:湘江水质调查报告马克思实验报告——湘江水质调查一·调查背景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的。

确实,当今的社会变化太快,令人人们不得不心生感叹。

然而,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与进步的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事物是矛盾的,马克思又一次说对了。

本小组课题研究的命题是“湘江水质调查”,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前往湘江边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被喻之为湖南的“母亲河”。

湘江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

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

在水质污染,工业废物大量排放的今天她也没有幸免,臭气熏天代替了以前的鸥翔鱼游。

时隔至今,若毛主席复生,恐怕也无兴致高歌“湘江北去”,真是令人心痛。

二·调查目的1.收集湘江的相关资料,并且组员实地地考察猴子石大桥到橘子洲大桥的河东段的相关情况。

了解湘江现今的水质情况,尤其是湘江的污染情况,引起人们的重视,知道如何去治理及其防治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旨在提高我们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组合之间的能力,并且树立了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同时明白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提出一些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2.3.三·小组成员成员:陈佳伟,杨斌,刘嘉佑,史量,岳玮,李昆。

实地考察:杨斌,刘嘉佑。

报告撰写:陈佳伟,史量。

PPT制作:陈佳伟,岳玮,李昆。

上台演讲:杨斌。

三·调查情况调查时间:20XX年5月12日下午3点到下午6点调查地点: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天气状况:烈日炎炎,气温28度左右调查对象:湘江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段水质状况调查方法:观察、取样研究、质询资深钓鱼人士四·实地调查周日下午,我们组成员前往湘江猴子石大桥与橘子洲大桥之间进行了具体调查。

岳麓山湘江实习报告

岳麓山湘江实习报告

岳麓山湘江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为了提高我们对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领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我们选择了位于长沙市岳麓区的岳麓山湘江作为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岳麓山湘江的地形、地质情况以及植被类型分布,从而激发和提高我们对相关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2年6月实习地点:长沙市岳麓山湘江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岳麓山湘江地形地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沿着湘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观察了岳麓山湘江的地形地貌特征。

从宏观角度了解了湘江的流向、河宽、河床形态等基本情况,同时注意到了两岸的地貌差异。

2. 观察地质现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岳麓山湘江地区的地质现象。

观察到了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的正断层,产状为SW26533,成分为泥灰岩,具有构造现象,泥质结构。

此外,还观察到了不同类型的节理和褶皱现象。

3. 调查植被类型分布我们对岳麓山湘江两岸的植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录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

观察到植被类型丰富,包括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木丛等,体现了岳麓山湘江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实习收获与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岳麓山湘江的地形、地质情况和植被类型分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地质现象、记录数据和分析问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本次实习也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加珍惜和关注自然资源。

总之,本次岳麓山湘江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还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积累经验,为保护和发展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湘江作为湖南省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当地的农田灌溉、居民生活以及工业生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湘江水质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沿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湘江水质进行了调查,并就其污染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在调查中,我们选择了湖南省长沙市附近的几个重点监测点进行水质采样和分析。

通过采样和实验,我们发现湘江的水质普遍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首先,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其中铅、汞等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极高水平,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其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也显著超过了安全标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难以降解,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在分析湘江水质污染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

首先,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湘江,其中部分企业违反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其次,农业活动的过度施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农田径流中的大量养分和有机物进入湘江,从而加剧了水质问题。

此外,城市生活垃圾的乱排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对湘江水质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应对湘江水质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其恶劣行为得到严厉惩罚。

其次,农业部门应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实行农田排水系统和农田生态景观建设,减少养分和农药进入湘江。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投入和力度,确保城市生活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湘江水质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报告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公众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共同保护好湘江的水质,为当地的生态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二)作为湖南省重要的水资源,湘江水质的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当地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经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湘江水质受到工业排污、农业活动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作为中国的七大江河之一,其水质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湘江沿岸的工业和人口密集区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湘江水质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解湘江的水质状况,有必要进行一次调查。

首先是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这次湘江水质调查是通过数十个采样点采集水样,然后对水样进行多项检测来评估水质。

采样点涵盖了湘江上中下游以及湘潭、株洲、长沙等城市沿岸区域。

检测内容包括总氮、总磷、COD、PH、铜、锌等多项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总体水质较差。

首先是生化需氧量(COD)和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较高,超出了国家二级水质标准。

其次是PH、铜、锌等指标也超标。

这些指标的超标程度和频率在一些采样点还显得比较严重。

另外,虽然湘江中下游有几个新建的污水处理厂,但是建设规模、管理水平以及排放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致使湘江的综合排污指数仍比较高。

造成湘江水质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湘江沿岸地区生活污水日益增多,加之一些污水处理厂滞后的设施和管理,导致湘江出现了较严重的有机废水污染。

其次是湘江沿岸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物,致使湘江水中存在较多的铜、锌等微量危害物质。

最后是一些非法工厂、非法采矿等不规范的生产活动,对湘江环境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针对湘江水质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一方面,应加强城市污水污染治理,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排污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建设“零排放”的污水处理厂得到落实。

另一方面,要加强河道管理,加大水环境执法力度,加强非法污水、非法工厂和采矿等非规范生产活动的整治。

同时,还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湘江环保事业的推手。

总之,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显示,湘江水质较差,严重程度有待于加强整治。

只有加强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整体水环境质量,才能够让湘江成为生态优美,水清鱼美的一条江河。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概述本报告是对湘江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估的结果。

湘江是中国重要的水域之一,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湘江水质的当前状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湘江的不同区域进行了多次采样,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不同位置。

采集水样后,进行了多项水质指标的分析,例如溶解氧、氨氮、总磷和 pH 值等。

3. 调查结果通过对采样水样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果:3.1 溶解氧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整体较低。

调查发现,尤其是下游区域的溶解氧含量明显低于上游和中游区域。

这可能与城市化和人为污染有关。

3.2 氨氮含量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其含量可以作为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湘江水体中氨氮的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在城市附近的区域。

3.3 总磷含量总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水体中总磷的含量较高,尤其在农业和工业密集的下游区域。

4. 问题分析通过对湘江水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问题:4.1 污染源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水体存在较高的氨氮和总磷含量,这可能是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方面的污染源。

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确定具体的污染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4.2 水生态环境溶解氧是维持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湘江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加强对湘江流域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5. 和建议,湘江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

建议:1. 加强水源保护,控制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2.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降低城市生活污水对水体的影响。

3.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进行水质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科学的管理,湘江水质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调查,并评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次调查是为了增强对湘江水体的管理和保护,并提供改进水质的建议。

本报告包括以下章节:2·调查目的与方法2·1 调查目的在此章节中,我们说明了本次调查的目的,包括评估湘江水质状况、分析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以及提出改善建议。

2·2 调查方法我们介绍了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采样点的选择、水样收集和处理方法,以及水质分析的实验室流程。

3·湘江水体概述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对湘江的特点和水文地理背景进行了描述,包括湘江的流域范围、水体流动情况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4·湘江水质现状我们详细描述了湘江水质的现状,包括对主要参数(如溶解氧、氨氮等)的采样和分析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以评估湘江水质的健康状况。

5·水质影响因素分析这一章节主要分析了影响湘江水质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处理等。

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考察,对这些因素的贡献进行了评估。

6·改善水质的建议我们提出了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包括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管理等,以促进湘江水质的持续改善。

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详细的水质分析报告、采样点位图和相关照片等。

这些附件提供了更详细的数据和背景信息,以供读者参考。

8·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此章节中,我们提供了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的解释和注释,以确保读者对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和应用。

9·结论我们总结了整个调查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强调了改善湘江水质的重要性。

我们鼓励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共同努力提升湘江水质。

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桥——2桥河西段)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班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4)班姓名: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陈强、季磊、刘芳宏、刘颖辅导老师:万大娟目录一、调查流程 (3)二、湘江流域基本概况 (4)三、湘江水质基本情况 (4)1、20世纪90年代——2005年(“十一五”计划前 (4)2、2006年至今 (4)四、与湘江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5)五、湘江边排污口状况 (7)(1)湖南省2007-2013年治理湘江相关情况分析表 (11)(2)实地勘察排污口情况 (7)六、湘江水污染原因分析 (14)1. 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 (14)2. 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 (14)3.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4)4. 取缔流动加油船舶 (14)七、对防治湘江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15)八、调研心得 (15)九、实地勘察照片 (16)关于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桥——2桥河西段)(2013级城规班第二小组陈强、季磊、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刘芳宏、刘颖)【摘要】:湘江总体水质在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湘江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不断加剧,镉米的大量出现等都反应了这点。

近年来,湘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得到强力推进。

本报告就长沙岳麓区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河西段湘江水质问题及排污口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关键字】湘江水质、整治污染、法律法规一、调查流程调查时间:2015年4月24日调查对象:湘江水质及沿江排污口调查方式:上网查资料、实地走访、向居民咨询调查调查分工:PPT制作: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刘芳宏、刘颖照片拍摄:全体成员咨询交流:金颖、陈强、胡曦报告撰写:陈强、季磊二、湘江流域基本概况湘水即湘江。

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

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

湘江长沙段环境调查报告

湘江长沙段环境调查报告

湘江长沙段环境调查报告
1、“气质”更好:空气质量持续提升
2018年长沙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8天,优良率77.2%,较上年上升5.0个百分点。

污染天气中,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的累计天数占56.1%,其次臭氧的累计天数占41.5%。

与上年相比,主要污染物指标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分别下降7.7%、11.6%、23.1%、15.0%;一氧化碳特定百分位数浓度持平;臭氧特定百分位数浓度上升5.2%,为161微克/立方米。

2、水质更优:地表水水质不断改善
全市23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5.7%,较上年上升4.3个百分点。

湘江长沙段水质优良,捞刀河、靳江河、千龙湖、年嘉湖水质良好,浏阳河和沩水上中游水质优良,下游水质较上年有所好转,其中浏阳河入江口三角洲年度水质自2004年以来首次为Ⅲ类。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3、不吵不闹:城区环境质量稳定维持良好水平
2018年,长沙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9分贝,城区主要道路昼间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9 分贝,均符合国家标准,城区声环境质量稳定。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2023最新版)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2023最新版)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⒈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

湘江是湖南省的主要水源之一,对于保护和管理该水域的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提供有关湘江水质状况的详细描述,并探讨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

最后,我们将提供一些建议,旨在改善湘江水质。

⒉调查目的⑴确定湘江各个监测站点的水质指标。

⑵评估湘江当前的水质状况。

⑶探索导致湘江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

⑷提出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

⒊调查方法⑴选择监测站点:我们选择了湘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六个监测站点进行水质调查。

这些站点分别是A站、B站、C站、D站、E站和F站。

⑵采样和分析:在每个监测站点,我们使用标准方法采集水样,并进行了PH值、溶解氧、浑浊度、氨氮、总磷和总氮等水质指标的测定。

⒋湘江水质状况分析⑴湘江水质指标分析:根据对各个监测站点的水样分析数据,我们对湘江的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具体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氨氮、总磷和总氮等指标。

⑵湘江水质等级评估: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我们对湘江的水质进行等级评估。

根据调查结果,给出了湘江各个监测站点的水质等级评定。

⒌导致湘江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⑴工业废水排放:分析了湘江流域内工业废水的排放状况以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⑵农业面源污染:探讨了农业活动导致的面源污染对湘江水质的影响。

⑶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分析了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对湘江水质造成的负面影响。

⒍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⑴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提出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和监管的建议。

⑵推广农业环保技术:提出了推广农业环保技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建议。

⑶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议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以降低城市生活污水对湘江水质的影响。

附件:⒈湘江各个监测站点水质数据表⒉调查过程中的照片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水污染、防治水污染的法律法规。

⒉《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⒊《水环境标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用于评估水环境质量的标准。

湘江水质污染调研报告

湘江水质污染调研报告

湘江水质污染调研报告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工农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水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这次活动,加深对湘江水质现状的认识,提高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学习了解水质污染的防治措施,简单对湘江保护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2、经过这次具体的实践,对环境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一份感性的认识,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环境科学的学习研究中来;
3、通过小组合作,增加爱那个我们的团队意识,培养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为我们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调研过程
1、调查地点:湘江一桥到二桥河东岸
2、调查时间:2012年3月10日12:30~17:00
3、调查方式:上网、查阅文献、实地走访、个别访谈
4、调查过程分工安排:
准备工作:小组成员各自查找相关资料,大致了解湘江水质、流经的
区域。

实地考察:我们从银盆岭大桥往橘子洲大桥沿岸考察,对周边的菜农和渔民现场采访,对湘江水进行采样、检测、记录,并且对调研全过程拍照。

访后讨论:整理资料,编写报告提纲及PPT大致思路。

5、人员安排:(1)成玉婷、鲁一诚编写提纲和修改完善调查报告。

(2)方厚然、张雅查找资料
(3)王冰莹、张席、倪若箐整理和总结资料。

(4)欧阳宁相、符实制作PPT。

(5)陈捷讲解PPT。

五、调研分析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这组着重从湘江水质、周边情况、排污口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下面是具体的调研结果展示。

(一)湘江水质:
我们用pH试纸进行了简单的水质检测,下面是我们均匀三次采点取样,对pH值、颜色、温度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目录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 (2)1.调查方法 (4)1.1调查方式 (4)1.2调查对象的构成 (5)2.调查数据分析 (5)2.1人们来湘江沿岸活动情况分析 (5)2.2人们对湘江环境满意度分析 (6)2.3江边娱乐设施对湘江环境的影响分析 (11)2.4人们对政府部门治理湘江(湘江重金属治理)所采取措施看法的分析 (11)2.6人们对治理湘江的意见和建议 (12)参考文献: (12)附一:调查对比 (12)附二:湘江环境状况民意调查问卷 (18)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摘要:湘江(长沙段)是长沙最重要的河流,也是游人较为集中的休闲娱乐场所。

湘江(长沙段)的环境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长沙的经济发展状况。

我们通过对长沙市境内的湘江环境状况的调查及对《湘江环境状况民意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长沙市市民眼中的湘江环境状况,长沙市民对湘江环境现状的认识、了解程度,并与2005~2012年数据进行对比,了解湘江环境状况在一年中发生的变化,进而分析湘江的环境问题,从中探讨治理湘江环境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湘江环境保护调查意识河流概况湘江流经越城岭与都庞岭之间的湘桂走廊,正源(俗称东源)海洋河,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

南源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一说湖南省永州市海拔近2000米的九嶷山湘江脚),由于在兴安县高尚乡西河村分为东源和南源,从流势看南源清楚,从河长看,东源较长。

海洋河往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一说在湖南省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湘江,流经兴安和全州,在全州县庙头镇叉江村流入湖南,于湘阴注入洞庭湖。

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一说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

在广西境内干流长174公里,流域面积6879平方公里。

自分水塘至湖南省交界处.干流长123公里,天然落差90米以上。

两岸支流短小,分别发源于越城岭和都庞岭,从两侧向湘桂走廊汇流,河谷狭窄,滩多、水急、落差大。

河流两岸发育有狭长的洪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

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

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旧时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以北,东以罗霄山脉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

湘江流域大都为起伏不平的丘陵与河谷平原和盆地,下游地区长沙以下的冲积平原范围较大,与资江、沅江、澧水的河口平原连成一片,成为全省最大的滨湖平原。

湘江在永州以上称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时穿切岩层而过,形成峡谷,流域内石灰岩分布很广,岩洞较多,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较大。

湘江在永州至衡阳之间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其间,亦有峡谷。

湘江在衡山以下为下游,地势平坦,河水平稳,沿河沙洲断续可见。

湘江河口散布着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遗迹。

水文特征广西境内湘江以全州站为代表,集雨面积58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1.3亿立方米,径流深1051.0毫米。

汛期3至8月,径流量49.2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径流量61.3亿立方米的80.3%。

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含沙量0.10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61.6万吨.侵蚀模数106吨/平方公里。

湘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以全州水文站为代表,1956-1958年是低水年;1959-1974年为丰、枯交替时期,1963年径流量35.4亿立方米为最小,1968年87.3亿立方米为最大,差值达51.9亿立方米,相当均值的0.91倍;1975-1983年是丰水周期。

1983-1990年是枯水周期。

开发治理湘江是国家航运规划中《湘桂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南北大运河构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早在2000年以前由灵渠相联系,组成古老的湘桂运河,在历史上成了北通湖广,南通两粤的交通枢纽,对中国的统一,南疆的巩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由于近代铁路、公路的兴建,致使灵渠南北航运中断。

建设和开发湘桂航运是发挥桂林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南北交通的重大措施。

湘江干流丰水期从灵渠分水塘至全州镇可通航3至5吨水船,全州镇至湖南边境一般可通航5至10吨木船。

湘桂运河的开发方案以渠化为主,疏浚整治为辅。

共布置了48个梯级,在湖南11处,广西37处。

航道规模取1000吨顶推(三级航道) 或500吨级驳船两个方案。

年通过能力分别为1550万吨和840万吨。

然而,近年来有关湘江的各种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造成了湘江环境的破坏,危害到了湘江周边人群的健康,从而,湘江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为了了解母亲河湘江长沙段的环境状况我们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督系123大学生社会调查协会全体成员于2013年11月16日开展了第九届湘江调研,对湘江的环境状况进行了第九次调查。

此次调查结果可与前九届调查结果进行对比,从而了解一年来长沙市民对湘江环境看法的变化,也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关于湘江环境的资料。

1.调查方法1.1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河东(灵官渡段),河西(潇湘中路沿江风光带)一带对在湘江沿岸游玩的人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在2005~2012年《湘江环境状况民意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湘江环境变化,结合2006年4·22“世界地球日”的调研活动的调查报告——《长沙市环境保护的民意调查报告》进行了部分修改,使问卷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涉及人们来湘江沿岸活动情况、人们对湘江环境状况的认识、人们对政府部门治理湘江所采取措施的看法、人们对湘江发展形势的看法等4个方面的内容。

1.2调查对象的构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3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79份,问卷有效率为93%。

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

长沙本地人144人,占51.61% ,外地人135人,占48.39%。

此次调查对象职业涉及学生、教师、工人、退休工人、公务员、医生等24种职业,可从多个角度来了解湘江的环境状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此次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图1 本地人与外地人各自所占比重2.调查数据分析2.1人们来湘江沿岸活动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喜欢在湘江边上活动,在被调查的人数中不喜欢来湘江边的只有29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39%。

调查显示在一周中来湘江边1~2次的有10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6.56%,3~5次的只占14.98%。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江边垃圾较多,人们对湘江的环境状况不是很满意;2、人们工作较忙,时间有限;3、距湘江较远,交通不便图2人们来湘江边游憩倾向表3 人们来湘江的时间段在一天中,人们来湘江沿岸活动的时间集中在清晨,其次是傍晚、中午和晚上。

可能原因:清晨湘江沿岸空气质量比较好。

2.2人们对湘江环境满意度分析2.2.1江边垃圾状况分析从调查数据看,在被调查的人数中9.68%的人觉得湘江边的垃圾很多,27.24%的人认为湘江边的垃圾多,只有14.73%的人认为湘江边的垃圾很少。

当问及“您是否看到过有人在湘江边乱扔垃圾”时,有40.86%的人选择是偶尔见到,还有6.46%的人表示没有见过,30.82%的人回答是经常见。

而当被问及“当您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时,您心里的感受是?”时,有62.37%的人表示,“想制止,但没有行动”由此可见,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

图 4湘江边的垃圾状况图5 人们在湘江边乱扔垃圾的现象6.09%62.37%31.54%图6 人们看到别人乱扔垃圾时的感受2.2.2江边空气状况分析空气质量的好坏,是评价环境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于湘江及其附近地区空气状况的好坏,对湘江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27.96%的被调查者认为湘江边的空气新鲜,50.90%认为一般,有1.79%的人认为湘江边的空气刺鼻。

可见,湘江边的空气状况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图8 湘江边的空气新鲜度2.2.3江边植被状况分析尽管江边植被所占面积不大,但由于其对地下和地表中的营养物质的过滤作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流域水体的质量。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4.08%的人认为湘江沿岸的植被情况比较好,只有2.87%的人认为湘江附近的植被情况不好。

这将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截留,保证水体质量。

2.2.4湘江沿岸排污口情况分析湘水乃我们的饮水之源,排污口的不正规排放会直接影响水质,从而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关于“您看到湘江沿岸的排污口有向湘江排污水吗?”这个问题,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3.76%的人表示偶尔看到,有15.77%的人表示经常看到。

这说明还是有一些工厂和企业排污口废水的排放不合法,环保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执法不是很严。

2.2.5湘江水质状况分析湘江不仅是湖南人的母亲河,更是长沙人的母亲河,其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长沙市的发展情况及居民的身体状况。

关于湘江(长沙段)水质恶化的原因,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沿岸垃圾是主要原因的和认为工厂废水废气物是主要原因的人各占被调查者的50.90%和49.10%,认为湘江水质恶化是家庭生活用水造成的人占35.84%,认为枯水期是主要原因的人占11.83%,其余8.60%的被调查者认为湘江水质恶化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其中有个被调查者说:“湘江沿岸的渔船经营餐饮,这对湘江水质有很大的影响。

”图9人们认为湘江(长沙段)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图10橘子洲头禁止放烟花后,湘江的水质变化情况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有29.03%的人认为橘子洲禁止放烟花对湘江的水质有很大改善,20.79%的人认为改善不明显,有14.70%的人认为这举措将不会改善湘江水质。

这说明大部分市民认为橘子洲禁止放烟花对水质的改善还是有益的。

2.2.6人们对湘江环境的满意度分析根据以上几点的分析,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湘江边的垃圾较多,空气一般。

且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湘江的环境相撞并不表示满意。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19.72%的人不满意湘江的环境现状,而有59.50%的市民认为湘江的环境现状一般,只有20.43%的人对湘江的环境现状满意。

这说明湘江的环境现状一般,改善的幅度还比较大。

图12人们对湘江的环境现状满意度2.3江边娱乐设施对湘江环境的影响分析湘江作为长沙的通航河段及旅游景点,其江面船只和江边娱乐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这多少会对湘江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18.28%的人认为江边娱乐设施对湘江水质有很大影响,其中37.99%的人认为影响一般,27.24%的人认为影响比较小,只有16.49%的人认为无影响。

图10湘江边的娱乐休闲设施对湘江的污染程度2.4人们对政府部门治理湘江(湘江重金属治理)所采取措施看法的分析近几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各政府部门为治理湘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