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物理入学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1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末端切线水平;
(ⅱ)将白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白纸上面放上复写纸;
(ⅲ)用重锤线确定斜槽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O;
(ⅳ)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落点的中心位置Q;
(ⅴ)将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两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A、B两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P、R;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应该指向运动轨迹弯曲的内侧,曲线运动的速度的方向是沿着运动轨迹的切线的方向,由此可以判断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之一的雅安碧峰峡基地位于东经103°,北纬30°.地球可以看作半径为R的球体,则在该中心处的物体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4.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而后轮与小齿轮是绕共同的轴转动的.设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半径分别为r1、r2、r3,当A点的线速度大小为v时,C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传动过程中,同一链条上的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vA=vB,B点的速度为v,根据 ,且B、C两点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所以 ,代入数据联立得: .
A. ∶3B. ∶2C. 2∶ D. 1∶2
【答案】B
【解析】
【详解】向心加速度 ,在该中心处的物体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所以加速度之比为轨道半径比,即 .
A. ∶3与计算结果不符,A错误.
B. ∶2与计算结果相符,B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

图4(精心整理,诚意制作)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20xx 级第三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个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在x Oy 平面内从O 点运动到M 点的轨迹如图 1所示,则恒力F 的方向可能 ( )A .沿+x 方向B .沿-x 方向C .沿+y 方向D .沿-y 方向 2、如图2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 点匀速上 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 轨迹是图中的 ( )A .直线PB .曲线QC .曲线RD .无法确定 3.河水的流速为4m /s ,如图3所示,船要从河的南岸A 点沿与河岸成300 角的直线航行到北岸,则船相对于河岸的速度的最小值为 ( )A .5m /sB .4m /sC .3m /sD .2m /s4、举重运动,是我国多次在世界级大赛中摘金夺银的传统强项.在举重比 赛中,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必须使杠铃平衡一段时间才能被裁判视为成 功,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上举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功B .向上举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C .举起后保持平衡的一段时间内,运动员对杠铃做功D .举起后保持平衡的一段时间内,运动员没有消耗能量图1图2图3图5 图6图7 5、在一次汽车拉力赛中,汽车要经过某半径为R 的圆弧形水平轨道,地面对汽车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0.1倍,汽车要想安全通过该弯道,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不应大于 ( )A .10gR B .gR C .10g RD .10gR6、如图5所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各系一个相同的小铁球,两小球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做圆周运动,则 (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频率相等B .它们所需的向心力跟轨道半径成反比C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 .B 球受绳的拉力较大7、如图6所示,OO′为竖直转动轴,MN 为固定在OO′上的水平光滑细杆, 有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套在水平杆上,AC 、BC 为可承受的最 大拉力相同的两根细绳,C 端固定在转轴OO′上,当绳拉直时,A 、B 两球转动半径之比恒定为2∶1,当转轴角速度逐渐增大时 ( ) A .AC 绳先断 B .BC 绳先断 C .两绳同时断D .不能确定哪根绳先断8、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沿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下滑,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是v ,若小物块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 )A .μmgB .2v m R μC .2()v m g R μ+ D .2()v m g R μ- 9、卫星在到达预定的圆周轨道之前,最后一节运载火箭仍和卫星连接在一起,卫星先在大气层外某一轨道a 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启动脱离装置,使卫星加速并实现星箭脱离,最后卫星到达预定轨道.星箭脱离后 ( )A .预定轨道比某一轨道a 离地面更高,卫星速度比脱离前大B .预定轨道比某一轨道a 离地面更低,卫星的运动周期变小C .预定轨道比某一轨道a 离地面更高,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变小D .卫星和火箭仍在同一轨道上运动,卫星的速度比火箭大10、有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如图7所示,质量为m 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 、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 L 时到 达最低点,若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动能增加了mgLD .重力势能减小了mgL11、某星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在该星球表面从某一高度以10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地需要的时间为(g 地=10m /s 2) ( )A .1sB .19sC .118s D .136s图8图9 12、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作出重物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右图8所示,则下图中,钢索拉力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所以其加速度可能为零B.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的切线方向C.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D.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一定只受重力的作用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守恒C.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时,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在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通过重力做功来实现15、如图9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放有一辆小车,车的尾端放有一物体,用水平力F拉物体,使它从小车尾端运动到小车的前端.第一次小车固定,拉力做功W1,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1;第二次小车可以在地面上滑动,拉力做动为W2,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2,则 ( )A.W1>W2B.W1<W2C.Q1=Q2D.Q1<Q216、假设“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到地球球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2倍,其中一位宇航员的质量为m,已知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则( )A.宇宙飞船的速度为2Rg B.宇宙飞船的周期为24RgC.地球对宇航员的引力为14mgD.宇航员对飞船的压力为14mg17、如图10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的大圆环,半径为R,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点,有两个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都为v,则( )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 A.小环重力的功率一直变大B.小环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轻杆拉力最大为22()vm g MgR++D.轻杆拉力恒为(2)m M g+18、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三、填空实验题:(每题2分,共14分)19、小滑块放在如图11所示的凹形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斜面运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在这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绝对值)为A,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B,重力做功的大小为C ,空气阻力做功的大小为D.当用这些量表达时,小滑块的动能的改变(指未态动能减去初态动能)等于,滑块机械能(指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的改变等于 .20、如图12所示,圆柱形容器的内壁上放一个木块,它跟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木块中心离转轴的距离为R.当容器以最小转速n= 匀速转动时,木块才不至于掉下来.21、如图13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高的山坡上水平击出一个高尔夫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风力作用,高尔夫球竖直落入距击出地点水平距离为L的穴内,则该球被击出时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2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锤自由下落的方法,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1kg,打点纸带如图14所示(O、A间有点未画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锤动能E KB=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J,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g取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图15 图16 23、(10分)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lkg 的质点以速度v 0=10m /s 沿x 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 轴正方向的恒力F=5N 作用,直线OA 与x 轴成370角,如图15所示,(sin370=0.6,cos370=0.8)(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 相交于P 点,求质点从O 点到P 点所经历的时间(2)质点经过P 点时的速度大小24、(10分)20xx 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飞船进入轨道运行若干圈后成功实施变轨进入圆轨道运行,经过了近5天的运行后,飞船的返回舱顺利降落在预定地点.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n 圈所用的时间为t ,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求:(1)飞船的圆轨道离地面的高度;(2)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25、(12分)如图16所示,惯性列车(翻滚过山车)装置由圆轨道与两段斜轨连接而成,列车从斜轨高处无动力静止滑下,经过圆轨道后再冲上另一斜轨.已知列车质量为m ,圆轨道半径为R ,若将列车看成质点,并且不计摩擦,求:(1)要保证列车能安全通过圆轨道,则斜轨高度至少多少?(2)若列车由许多节构成,总长恰为2R ,列车高度不计,摩擦阻力也不考虑,为保证列车能安全通过圆轨道.求斜轨高度至少多少?。

高二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高二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嘴哆市安排阳光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初始时用力拉住b 使a、b静止,撤去拉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A.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 a、b两物体机械能的总和不变C. a物体的动能总等于b物体的动能D. 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不为零【答案】B2. 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m B=2 kg,在物体B上作用一个大小等于3 N的水平拉力F后,A和B一起前进了4 m,在这一过程中,物体B对物体A做的功是( )A. 0B. 4 JC. 8 JD. 12 J【答案】B【解析】先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 A a=1×1=1N;则B对A做功:W=Fs=1×4=4J,故选B.3. 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 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 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D. 质点在MN间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质点在恒力作用下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由于加速度不变,从M到N 过程中,根据,可知,速度大小变化,故A错误;因加速度不变,则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B正确,C错误;在MN间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D 错误;故选B。

考点:曲线运动【名师点睛】考查曲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在变化,可能大小变,也可能方向变,但必存在加速度,可能加速度在变,也可能加速度不变。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A. B. C. D.
5.物体甲的V-t图象和乙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m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所小球A和B,用轻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电梯内,已知电梯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线上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细线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B.该同学自编了实验数据
C.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等于50Hz
D.重物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
【答案】(1).交流(2).接通电源(3).松开纸带(4).左(5). B
【解析】
【详解】(1)[1]打点计时器应该接在交流电源上;
(2)[2][3]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否则纸带有一段打不上点或者根本打不上点;
(3)[4]和纸带相连的那一端先经过打点计时器,点比较密集,所以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故选B。
三.计算题(12+12+13+13=50分)
12.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秒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后通过的总位移。
【答案】(1)2m/s2(2)25m
【解析】
【详解】(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则加速度大小为2m/s2
(2)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C.图丙中两个滑块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
D.题图丁中小球的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湖北省鄂东南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鄂东南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4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起点考试高二物理试卷命题学校:黄石二中 命题教师:余翔 叶志雄 吴爱华 张闪闪审题学校:黄梅一中 审题教师:王小梅考试时间:2024年9月3日上午10:30-11:45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的发射仪式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这标志着中国版“星链”计划已全面启动。

根据规划,一期将发射1296颗卫星,未来将构建一个由超过1.4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成的网络。

现如今地球同步静止轨道资源利用已接近饱和,中低轨资源争夺将更趋激烈。

下列有关低轨卫星与距地表约36000公里的同步卫星之性质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低轨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B .低轨卫星的通讯传输时间较长C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比低轨卫星的线速度大D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每颗低轨卫星覆盖的地表通讯面积较小2.国乒在巴黎奥运会包揽5枚金牌,整体优势很明显,在击打乒乓球的过程中,球拍对乒乓球的切向摩擦会使得乒乓球旋转起来,若旋转的乒乓球在竖直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M 点是运动轨迹上的一点,速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乒乓球在该点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可能是( )A .斜向右上B .斜向左下C .与速度方向相反D .与速度方向相同3.“砷化锯纳米带”是一种高科技新型材料,用它制造的电子元件可以有效减少因发热而损失的电能,据介绍该材料的电导率是石墨烯的1000倍。

已知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导率的单位是B .材料的电导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强C .材料的电导率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D .材料的电导率只与材料本身有关,与温度等因素无关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模拟出的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的显形平面图片,该平面中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B 、C 两点处在等量异种电荷连线间的中垂线上,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σρ1σρ=mΩ⋅A .一个负电荷处在A 点的电势能要比它处在B 点处的电势能小B .将一个电子从C 点处静止释放,它可能会沿着电场线运动到D 点处C .B 点的场强小于C 点的场强D .将一个质子从B 点移送到C 点,静电力做功为零5.如图所示,一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点处给小球一垂直于轻杆方向的初速度,使轻杆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湖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湖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名校联盟·2024年下学期高二入学考试物理本试卷共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家的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A .忽略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用“点电荷”表示带电体的方法,是运用了类比法B .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第谷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D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2.某人(视为质点)在空乘逃生演练时,从倾斜滑垫上端A 点由静止滑下,经过转折点B 后进入水平滑垫,最后停在水平滑垫上的C 点,两段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A 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射影为D 点,该过程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人与倾斜滑垫和水平滑垫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µ,D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L ,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2L ,人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人通过转折点B 时的机械能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在倾斜滑垫上运动的距离比在水平滑垫上运动的距离长B .人在倾斜滑垫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比在水平滑垫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小C .人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g L L µ+D .倾斜滑垫的倾角未知,不能求出人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的M 、N 两点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带电量均为Q +.O 为MN 的中点,过O 点固定一个绝缘杆,杆水平且与MN 垂直.一光滑带孔小球P 穿在绝缘杆上,小球带负电,开始时在MN 的左侧,现给小球一向右的初速度,则小球P 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A .小球P 从开始到O 点,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B .小球P 受到绝缘杆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C .若把N 点Q +变为Q −,小球P 做匀速运动D .若把N 点Q +变为Q −,小球P 受到绝缘杆的弹力始终不变4.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πR TB RC .该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为224πR TD .入轨后该卫星可能位于西昌的正上方5.某条电场线是一条直线,上边依次有O 、A 、B 、C 四个点,相邻两点间距离均为d ,以O 点为坐标原点,沿电场强度方向建立x 轴,该电场线上各点电场强度E 随x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一个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O 点由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则( )A .若O 点的电势为零,则B 点的电势为02E d −B .粒子从O 到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粒子在OA 段电势能减少量等于BC 段电势能减少量D .粒子运动到B 点时动能为032qE d 6.有一段水平粗糙轨道AB 长为s ,第一次物块以初速度0v 由A 点出发,向右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为1v ,第二次物块以初速度0v 由B 出发向左运动.以A 为坐标原点,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力f 随x 的变化如图,已知物块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次能到达A 点,且所用时间与第一次相等B .f x −图像的斜率为()22012m v v s − C .若第二次能到达A 点,则在A 点的速度小于1vD .两次运动中,在距离A 点12s 处摩擦力功率大小相等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一种利用电容器原理制作的简易“液体深度指示计”,如图所示,P 是外层包裹着绝缘电介质的金属电极,将它带上一定电量后与一个静电计的全属球用导线相连,静电计的外壳接地.然后将P 放入装有导电液体的容器中,金属导线将导电液体与大地相连.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电容器的两极分别是金属电极P 和导电液体B .金属电极P 外层包裹着的绝缘电介质层越厚,电容器的电容值越大C .若打开容器出口处阀门K ,随着液面高度降低,电容器的电容值减小D .若打开容器出口处阀门K ,随着液面高度降低,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减小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两个长度均为L 的轻质细绳系着,两根绳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竖直转轴上的a 、b 两点,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也为L ,小球随竖直转轴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当竖直转轴以不同的角速度ω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0ω<<1上的张力随ω的增大而减小B .两绳均处于伸长状态时,绳1上的张力不随ω的变化而变化C .两绳均处于伸长状态时,绳1上的张力与绳2上的张力差值恒定D .当竖直转轴的角速度为时,绳2上的张力大小等于72mg 9.如图所示,顺时针运行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37θ=°,底端到顶端的距离12m L =,运行速度大小4m /s v =.将质量1kg m =的物块轻放在传送带底部,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78µ=,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从传送带底端到达顶端的时间为5sB .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6mC .物块被运送到顶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80JD .物块被运送到顶端的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至少为136J10.空间存在一匀强电场,将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一水平线上的A 点分两次抛出.如图所示,第一次抛出时速度大小为0v ,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经历时间1t 回到A 点;第二次以同样的速率0v 竖直向上抛出,经历时间2t 经过水平线上的C 点,B 为小球运动轨迹的最高点.电场方向与小球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关于小球从抛出到回到水平线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次抛出后,小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 .12:2t t =C .电场沿水平方向时,电势差3BC AB U U =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11.(8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 滑下后从Q 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 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________(填标号).A .斜槽轨道光滑B .斜槽轨道末端水平C .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D .每次必须从斜槽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E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硬板上的白纸相接触(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的坐标系.a .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 点,钢球的_________(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b .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所示,在轨迹上取A 、B 、C 三点,AB 和BC 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0.4m x =,测得AB 和BC 的竖直间距分别是10.35m y =和20.75m y =,那么钢球从A 运动到C 所用时间为_________s ,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 /s (已知210m /s g =).12.(8分)如图甲所示,学生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29.8m /s g =).(1)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 、C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 (重物静止)的距离分别为19.60cm A h =、23.70cm B h =、28.20cm C h =,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0.02s T =,重物的质量为0.1kg m =,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p E ∆=_________J ,重物动能增加量k E ∆=_________J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h ,计算打下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 ,得到如图丙所示的2v h −图像,由图像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2m /s (保留两位小数).13.(12分)随着国产汽车的日益崛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国产汽车,某国产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驾驶员和汽车的总质量为1500kg m =,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对路面压力的0.2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15s t =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此后汽车以额定功率运行,265s t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汽车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取210m /s g =,求:(1)汽车的额定功率P ;(2)汽车在10~t 期间牵引力的大小F 及汽车在10~t 期间牵引力做的功W ;(3)汽车在12~t t 期间的位移大小2x .14.(12分)研究人员利用电场控制带电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实验区域内充满与水平面夹角53θ=°斜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200V /m E =.BC 为竖直固定的绝缘光滑半圆弧轨道,O 为圆心,半径1m R =,圆弧BC 与绝缘光滑水平面AB 平滑连接并相切于B 点,AB 间距离 1.5m s =.一质量0.016kg m =、电荷量3110C q −=×的带正电小球,轻放于水平面上A 点,一段时间后,小球从C 点飞出,立即撤去圆弧轨道.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 /s g =,求:(1)小球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C v ;(2)小球通过C 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C F ;(3)小球从圆弧轨道C 点飞出后,运动到距C 点1.5m 处所用的时间t .15.(16分)如图甲所示,竖直正对放置的平行极板A 、B 间存在一匀强电场,在A 极板O 处的放射源连续无初速度地释放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电子,电子经极板A 、B 间的电场加速后由B 极板上的小孔离开,然后沿水平放置的平行极板C 、D 的中心线进入偏转电场.C 、D 两极板的长度均为L 、间距为d ,两板之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0~2T 时间段内极板C 的电势高于极板D 的电势.电子被加速后离开极板A 、B 间的加速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L T,所有电子在极板C 、D 间的偏转电场里运动时均不会打到C 、D 两极板上,不考虑电子的重力及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极板的边缘效应.求:(1)极板A 、B 之间的电势差AB U ;(2)0t =时刻进入偏转电场的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速度偏角θ的正切值;(3)2T t =时刻进入偏转电场的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侧移距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 忽略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用“点电荷”表示带电体的方法,是运用了理想模型法,故A 错误;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错误;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所以C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所以D 正确.2.C 设倾斜滑垫的倾角为θ,人在倾斜滑垫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a ,位移大小为1x ,则有:1sin cos mg mg ma θµθ−=,2112B v a x =;设人在水平滑垫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2a ,位移大小为2x ,则有:2mg ma µ=,2222B v a x =,由于倾角θ未知,则加速度大小关系未知,故无法比较1x 、2x 的大小关系,A 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02v v v +=,即2B AB BC v v v ==,B 错误;人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212cos W mgx mgx mg L L µθµµ++,故C 正确,D 错误.3.C 应用矢量合成可知,等量同种正电荷中垂线上的场强,方向沿中垂线,大小从无限远到中点O 先增大后减小,题中没有明确给出小球开始时是处在最大场强的左侧还是右侧,所以加速度变化无法判断,A 错误;绝缘杆所在处场强与杆平行,由平衡可知,杆对小球弹力总等于其重力,B 错误;应用矢量合成可知,等量异种电荷中垂线上的场强方向垂直中垂线,大小从无限远到中点O 一直增大,小球运动方向不受任何力作用,则做匀速运动,C 正确;小球从开始到O 点,场强与杆垂直,不断增大,电场力增大,由平衡条件可知,杆对小球的弹力总等于其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则弹力从开始到O 点一直增大,过O 点后,向右运动过程中弹力逐渐减小,D 项错误.故选C .4.B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即为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2GMm v m R R =,在地球表面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2GMm mg R =,联立解得:v =;而T 为地球自转周期,也为同步卫星的周期,但不等于近地卫星的周期,故A 错误;卫星绕地球运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2224πm R h GMmT R h +=+,故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R R =−,B 正确;卫星绕地球运行加速度()224πR h a T +=,C 错误;地球同步卫星都位于赤道的正上方,故不可能位于西昌的正上方,D 错误.5.D 由图可知E x −图像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因此:0001322OB U E d E d E d =+=,由于0o ϕ=,因此032B E d ϕ=−,故A 错误;粒子由O 到A 过程电场力一直做正功,则带正电粒子一直加速运动,在该过程电场强度增大,带电粒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粒子在OA 段的平均电场力小于BC 段的平均电场力,则OA 段的电场力做功小于BC 段电场力做功,由功能关系知,粒子在OA 段电势能的变化量小于BC 段变化量,或者从OA 段和BC 段图像包围的面积分析可知OA BC U U <,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 qU =和p W E =−∆,也可得出粒子在OA 段电势能的变化量小于BC 段变化量,故C 错误;从O 到B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则有k 0OB OB B W qU E ==−,可得0k 32B qE d E =,故D 正确. 6.B 根据能量守恒,第二次也能到达A 点,且速度也为1v ,且一开始加速度大,速度很快减小,所以花费时间较第一次长,故A 、C 错误;从A 到B 运用动能定理,则有:2210111222f s mv mv W f s −==−,f x −图像的斜率为()22012s f m k v v s s ==−,B 正确;两次运动中,物块运动到距离A 点2s 时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速度大小不相等,而摩擦力大小相等,根据力的瞬时功率计算公式P Fv =,可得在距离A 点12s 处摩擦力功率大小不等,故D 错误. 7.AC 由图可知,导电液体与金属电极构成了电容器,电容器的两极分别是金属电极P 和导电液体,A正确;根据4πS C kd ε=,绝缘电介质层越厚,即d 变大,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小,B 错误;若打开容器出口处阀门K ,随着液面高度降低,两板间距离不变,正对面积变小,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小,C 正确;又因为两极板电荷量不变,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小,根据Q C U =,可知两极板电势差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增大,D 错误.8.CD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两绳都处于伸长状态时,两绳与竖直杆的夹角(锐角)均为60°;当绳2刚好伸直时,有2tan 60sin 60mg m L ω°=°,解得ω=,故当0ω<<2松弛,绳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有:21sin sin T m L θωθ=,得21T m L ω=,故绳1上的张力随ω的增大而增大,A错误;两绳均处于伸长状态时,竖直方向有:12cos 60cos 60T mg T °=+°,可得122T T mg −=,可知绳1上的张力与绳2上的张力差值恒定,故C 正确;水平方向有:212sin 60sin 60sin 60T T m L ω°+°=°,可得212T T m L ω+=,绳1、绳2上的张力均随ω的增大而增大,B错误;当竖直转轴的角速度为时,代入上式联立解得:272T mg =,D 正确. 9.ACD 物块刚放上传送带时,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cos sin mg mg ma µθθ−=,解得211m /s a =,物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间114s v t a ==,之后,由于sin cos mg mg θµθ<,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大小为sin mg θ,物块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向上匀速运动,物块匀加速阶段的位移2118m 2v x a ==,传送带的位移1116m x vt ′==,物块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运动的时间121s L x t v−==,物块从传送带底端到达顶端的时间125s t t t =+=,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118m x x x ∆=′−=,故A 正确、B 错误;物块被运送到顶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11cos sin 80J W mg x mg L x µθθ=⋅+⋅−=,故C 正确;物块被运送到顶端的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的功转化为焦耳热和物块增加的机械能,其大小为21cos sin 136J 2W mg x mgL mv µθθ′=⋅∆++=,故D 正确.10.BC 第一次抛出后,小球回到A 点,说明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恰好与0v 的方向相反,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012cos30y v t a °=,第二次022yv t a =,解得12cos301t t °==B 正确;电场沿水平方向时,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1:3AB BC x x =,根据U Ed =可知,电势差3BC AB U U =,C 正确;当电场力方向与第一次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垂直时场强最小,则此时min sin 30qE mg =°,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min 2mg E q =,D 错误. 11.(每空2分)(1)BDE (未选全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2)球心 0.4 2解析:(1)因为本实验是研究平抛运动,只需要每次实验都能保证钢球做相同的平抛运动,即每次实验都要保证钢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并水平抛出,没必要要求斜槽轨道光滑,因此A 错误,B 、D 正确;挡板高度可以不等间距变化,故C 错误;小球运动时不应与硬板上的白纸相接触,否则会改变运动轨迹,E 正确.(2)a .因为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其球心的轨迹,故将钢球静置于Q 点,钢球的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坐标原点(平抛运动的起始点);b .由221y y gT −=,得0.2s T =,故钢球从A 运动到C 所用时间为0.4s ,又因为0x v T =,解得02m /s v =.12.(每空2分)(1)0.232 0.231(2)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受到摩擦阻力的影响(3)9.75解析:(1)重物在B 点的瞬时速度为2C A B h h v T−=,根据题图可知,从起始点下落的高度为B h ,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p 0.232J BE mgh ∆==,动能的增加量2k 10.231J 2B E mv ∆==; (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原因可能是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受到摩擦阻力的影响;(3)若重物下落机械能守恒,则有212mgh mv =,即22v gh =,可知2v h −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为2k g =,题图丙所示的2v h −图线的斜率为29.75m /s 20.50k g =,因此可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9.75m /s g =.13.(1)60kW P = (2)56000N 1.510J F W ==× (3)21125m x =解:(1)汽车受到的阻力为0.2mg 3000N f F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速度达到最大,则汽车的额定功率为:mm f P F v v F ==牵 解得:60000W 60kW P ==(2)从0~5s 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21110m /s 2m /s 5v a t === 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211125m 2x at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F ma −=,可得6000N F =在10~t 期间牵引力做的功为1W Fx =,可得51.510J W =×(3)在12~t t 期间,由动能定理得:()22212m 11122f P t t F x mv mv −−=− 解得21125m x =14.(1)/s C v = (2)0.36N (3)1t =或2t =解:(1)对小球受力分析,由题可得:sin qE mg θ= 故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1cos 2C qEs mv θ=解得:m /s C v = (2)小球通过C 点时,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N m C v F R= 解得:N 0.36N F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N0.36N C F F == (3)小球从圆弧轨道C 点飞出后,做水平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cos qE ma θ=212C x v t at =−当小球位于C 点左侧,即 1.5m x =时,得:1t =当小球位于C 点右侧,即 1.5m x =−时,得:2t =15.(1)222AB mL U eT =− (20tan U eT mdL θ= (3)20U eT y md= 解:(1)粒子在A 、B 板之间加速后获得速度为:0L v T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012AB eU mv −=极板A 、B 之间的电势差为:222AB mL U eT=− (2)电子进入极板C 、D 间的偏转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0L v t =,解得:t T = 0t =时刻进入极板C 、D 间的偏转电场的电子, 前2T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为:01eU a md= 后2T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为:023eU a md= 则有:1222y T T v a a =⋅−⋅ 得:0y U eT v md =−则有:200tany v U eT v mdL θ== (3)2T t =时刻进入极板C 、D 间的偏转电场的电子在32T 时刻射出, T 时刻有:012322y U eT T v a md=⋅= 32T 时刻有:02112y y U eT T v v a md=−⋅= 故偏移量为:1122222y y y v v v T T y +⋅+⋅ 代入解得:20U eT y md= (用其他方法解答的同样给分)。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故选 AC。
11. 质量为 2kg 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 2.5m 后速度达到 2m/s,g 取 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对物体做的功是 50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4J
C.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50J
D. 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机械能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0,位移的大小为 2.5m,末速度的大小为 2m/s,根据
A. a 的初速度比 b 的大 C. a 的飞行时间比 b 的长
B. b 的落地速度比 c 小 D. c 的初速度比 b 的大
4 人教版高中物理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象可以看出,bc 两个小球的抛出高度相同,a 的抛出高度最小,根据
t 2h g
可知,a 运动时间最短,bc 运动时间相等;由图象可以看出,abc 三个小球的水平位移关系为 a 最大,c 最小,根据
的 v0
x t
所以 a 的初速度最大,c 的初速度最小;bc 落地的速度
v v02 2gh
因 b 的初速度比 c 大,则 b 的落地速度比 c 大;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5. 如图是某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分布,A、B、C 是电场中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场强度最大
2
2
对足球所做的功,因此运动员对足球做功:W=mgh+ 1 mv2,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
2
8 人教版高中物理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试题
【点睛】本题可以对踢球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足球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小明做的功;同时足球离开脚后,由于惯性继续 飞行,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 B.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所以有加速度 C. 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在改变,所以不是匀变速运动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是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A 错误,B 正确; CD.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虽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在改变,所以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 错误,D 正确。 故选 BD。 10. 如图所示,A 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B、C 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B 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

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入学测试物理试卷时*: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8题单项选择,9・12题多项选择,每题4分,共计48分〕L电场中有一点P,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假设放在P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半,那么P点的场强减半B.假设P点没有试探电荷,那么P点场强为零C.P点场强越大,那么同一电荷在P点所受静电力越大D.P点的场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2.关于电场线的表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场线是直线的地方一定是匀强电场B.电场线的方向就是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的运动方向C.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所在处的电场线的切线重合D.画有电场线的地方有电场,没画电场线的地方就不存在电场3.如下图,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相邻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个正电荷在等势面L 处的动能为20 J,运动到等势面L处时动能为零:现取L为零电势参考平面, 那么当此电荷的电势能为4 J时,它的动能为〔不计重力及空气阻力〕A. 16 JB. 10 JC. 6 JD. 4 J4.在距地而高为h处,同时以相等初速V.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一质量相等的物体m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比拟它们的动量的增量△P,有A.平抛过程最大B.竖直上抛过程最大C.竖直下抛过程最大D.三者一样大5.篮球运发动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至胸前,这样做可以A. 1:4B. 2:3C. 4:9D. 9:169.下面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它的动量的方向B.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那么可以肯定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不为零,那么合外力一定使物体的动能增大D.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不一定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10・.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一q 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 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 匀速运动到N,如下图.力F 和MN 间夹角为0 , M 、N 间距离为d,那么Fdcos 0N 两点的电势差为一 F cos 0 B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一C.带电质点由M 运动到N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 Fdcos.D.假设要使带电质点由N 向M 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F 必须反向1L 如下图,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 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II,那么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小于1L 2 km/sB.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不受重力C.在轨道I 上,卫星在P 点的速度大于在Q 点的速度D.卫星在Q 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 进入轨道II 6 .质量M=100 kg 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船首站着质量m 中=40 kg 的游泳者甲,船尾站着朝左、乙朝右以3 m/s 的速率跃入水中,那么7 .质量为m 的苹果,从离地面H 高的树上由静止开始落下,树下有一深度为h 的坑,假设以地而作为零势能参考平而,那么当苹果落到坑底前瞬间的机械能为8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时间 里甲转过60口,乙转过45’,那么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A,减小球对手的冲量B,减小球的动量变化率 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 D.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质量m/. = 60kg 的游泳者乙,船首指向左方,假设甲、乙两游泳者同时在同一水平线上甲 A.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1 m/sB. 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0.6 m/sC.小船向右运动,速率大于1 m/sD. 小船仍静止A. mghB. mgHC. mg (H+h)D. mg (H-h)Q12.光滑水平地而上,A、B两物体质量都为m, 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原来静止,左端连接一轻弹簧,如下图,当A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最短时A. A的动量变为零B. A、B的速度相篇.1 2-IDVC. B的动量到达最大值D.此时弹性势能为4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6分〕13.两点电荷a、b置于某一直线上,a在左、b在右,a带正电荷36q、b带负电荷-4q, a、 b相距12cme假设要放置一个点电荷c,使得a、b、c三个点电荷所受的库仑力都能够平衡抵消,那么c的电性为,电荷量为.放的位置为14.如石图所不,在做“曲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骏中,所用钢球质量叫=17&玻璃球的辰量为mzS.lg;两球的半径均为=0.80 cm:基次实验得到如以下图所示的记录纸〔最小分度值为1cm〕,其中P点集为入射小球单独落下10次的落点,M和N点集为两球相碰并重复10次的落点Q是斜槽末端投黑点. 「〔1〕安装和调整实验装直的王要要求是:〔2〕假设小球飞行时间为0.1与那么入射小球硬前的动量pi-kgnt/s,碰后的动量kgm&被碰小球碰后的动量p:= kgma 〔保存两位有效数字〕15.如下图,A、B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分别被两根绝缘细线系在一放在水平支持而上的木盒内的底部和顶部,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F、.,细线对B拉力为F.假设将系B的细线断开,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____ F、.〔填“ =或"V〞〕.m三.计算题〔共计36分〕16. 〔10分〕如下图,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廿0时刻从A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t=2s 时到达B点速度大小为10m/s.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e求:〔1〕A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2〕 AB间的电势差8.17.〔12分〕如下图,光滑绝缘杆竖直放置,它与以正点电荷Q为圆心的某一圆周交于B、 C两点,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一q的有孔小球从杆上的A点无初速度下滑,q«Q, AB=h,小球滑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届,那么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多少功?假设取A点电势为零,C 点电势是多大?18. 〔14分〕如下图,甲车质量皿=m,在车上有质量为V=2m的人,甲车〔连同车上的人〕从足够长的斜坡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到水平面上后继续向前滑动,此时质量叱=2m的乙车正以v0的速度迎面滑来,h= 2v:/g,为了使两车不发生碰撞,当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人从甲车跳上乙车,试求人跳离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不计地面和斜坡的摩擦,小车和人均可看作质点.IC,2c,3C,4B,5B,6B,7B,8,C,9ABD/OAD,11ACD,12BD13.正电荷,9q, b右侧6cm处14.1,斜槽末端要水平 2、0.034 0.020 0.01315.>16. (1)由可知,a=Av/△t=5m/s2仅受电场力,那么Ee=nia, E=5m'e方向由B指向A(2)电场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动能,W=1niv2W=U(-e)1 , U=^im2/(-e)= -25m/2e17.( 1)据动能定理,W G+W E=l/2m^,W G=mgh1WE=^mghJ(2)W E=U(-q),<P A=0 1 乙区设甲车(包括人)滑下斜坡后速度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nk+M)v:= (m:+M)gh 得:v,={2gh=2v.设人跳出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为V,在人跳离甲车和人跳上乙车过程中各自动量守恒, 设人跳离甲车和跳上乙车后.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和V;,那么人跳离甲车时:(M+mJv,=Mv+mV; KP (2m+m) vi=2mv+mv;®人跳上乙车时:Mv-m:vo= (M+叱)v;即(2m+2m) v; =2mv — 2mv0②v; =v/2 —Vo/2®解得:V; =6vo—2v(3)两车不可能发生碰撞的临界条件是:V;=±v;当v; = v;时,由③④解得v=13v/5当V;=—V;时,由③④解得V = llVo/3故V的取值范围为:13vo/5?v〈llv,3.。

高二(上)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高二(上)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9为单选题,每题3分,10-14为多选题,每题4分,共47分)1.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 安培受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的启发,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 法拉第经过大量实验才观察到感应电流,并进一步研究得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得到了楞次定律,楞次定律其实体现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2.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中间一小孔,一带电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刚好没穿过下极板,现关于小球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 若下极板上移少许,小球穿出下极板B. 若下极板下移少许,小球穿出下极板C. 若上极板上移少许,小球穿出下极板D. 若上极板下移少许,小球穿出下极板3. 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点电势最低B. x1和x3两点电势相等C. x2的电势最高D. x 2和-x 2两点的电势相等4. 如图所示,直线A 为某电源的U -I 图线,曲线B 为某小灯泡的U –I 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电源的内阻为2/3ΩB. 额定状态下,小灯泡阻值为1Ω.C.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6 WD. 小灯泡的U –I 曲线说明电功率越大,灯丝电阻率越小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内阻不可忽略的电源,R 1、R 2为定值电阻,R 为光敏电阻.无光照射时,外电路的总电阻比电源的内阻小;当有光照射在光敏电阻上,且照射光的强度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减少B. 外电路消耗的功率逐渐减少C. 外电路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少D. 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减小6. 如图所示,a 、b 、c 三个闭合线圈放在同一平面内,当a 线圈中通有电流I 时,它们的磁通量分别为a φ、b φ、c 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b cφφφ<<B. a b cφφφ>>C. a c bφφφ<<D. a c bφφφ<<7. 如图所示,一个小矩形线圈从高处自由落下,进入较小的有界匀强磁场,线圈平面和磁场保持垂直,设线圈下边刚进入磁场到上边刚接触磁场为A过程;线圈全部进入磁场内运动为B过程;线圈下边出磁场到上边刚出磁场为C过程,则()A. 只在A过程中,线圈的机械能不变B. 只在B过程中,线圈的机械能不变C. 在C过程中,线圈的机械能改变D. 在A、B、C过程中,线圈机械能都不变8. 如图所示,xOy坐标系第一象限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三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第二、四象限内没有磁场.一个围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的导体环Oab,其圆心在原点O,开始时导体环在第四象限,从t=0时刻起绕O点在xOy坐标平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若以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下列表示环内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 B.C. D.9. 如图所示为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A. B.C. D.2.一个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这点的电场强度为E,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q、E、F三者关系的是()A. B.C. D.3.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A. B.C. D.4.如图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A.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B.体中心和各边中点C.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D.体中心和各面中心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各放一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电性如图所示),a、b、c、d是正方形边长的中点,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a、b、c、d四点的场强相同B.a、c两点的场强一定等大且反向C.b、d两点的场强一定等大且反向D.e点的场强一定为零6.如图所示,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点为半圆弧的圆心,∠MOP =60°.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这时O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1;若将N点处的点电荷移到P点,则O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2,E1与E2之比为()A.1∶2B.2∶1 C.2∶ 3 D.4∶ 37.关于电场线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线是直线的地方一定是匀强电场B.电场线的方向就是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的运动方向C.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所在处的电场线的切线重合D.画有电场线的地方有电场,没画电场线的地方就不存在电场8.一个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这点的电场强度为E,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q、E、F三者关系的是()A. B.C. D.9.(多选)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用E A、E 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则()A.A、B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同B.因为A、B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E BC.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 A>E B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E A、E B的大小不能确定10.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荷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A.A和B之间B.A的右侧C.B的左侧D.A的右侧及B的左侧11.(多选)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过电场区域后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a、b是轨迹上的两点,关于粒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A.该粒子带正电荷,运动方向为由a到bB.该粒子带负电荷,运动方向为由a至bC.该粒子带正电荷,运动方向为由b至aD.该粒子带负电荷,运动方向为由b至a12.(多选)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下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A .粒子带正电B .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C .A 点的速度大于B 点的速度D .粒子的初速度不为零13.实线为三条未知方向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 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 、b 两个带电粒子,a 、b 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 、b 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A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B .电场力对a 做正功,对b 做负功C .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大D .a 的加速度将减小,b 的加速度将增大14.AB 和CD 为圆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 .将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其位置关于AB 对称且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的点电荷Q ,则该点电荷Q ( )A .应放在A 点,Q =2qB .应放在B 点,Q =-2qC .应放在C 点,Q =-qD .应放在D 点,Q =-q15.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 →O →B 匀速飞过,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除受电场力外,所受的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A .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B .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C .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D .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二、填空题16.在竖直向下、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液滴,沿着水平方向直线运动,则该液滴带 电,电荷量大小为 。

高二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物理量中与检验电荷有关的是()A . 电场强度B . 电势C . 电势能D . 电势差2. 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的是()A . 做斜抛运动的手榴弹B . 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的物体C . 起重机将重物体匀速吊起D . 沿光滑竖直圆轨道运动的小球3.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线,若带电粒子q (|Q|>>|q|)由a运动到b,电场力做正功.已知粒子在a、b两点所受电场力分别为Fa、F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若Q为正电荷,则q带正电,Fa>FbB . 若Q为正电荷,则q带正电,Fa<FbC . 若Q为负电荷,则q带正电,Fa>FbD . 若Q为负电荷,则q带正电,Fa<Fb4. 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A . 行星的质量B . 太阳的质量C . 行星的密度D . 太阳的密度5. 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某一条电场线,A、B、C是其上的三点.现用EA、EB、EC表示这三点的电场强度,ΦA、ΦB、ΦC表示这三点的电势,EPA、EPB、EPC表示某一点电荷﹣q在这三点具有的电势能,则必有()A . EA>EB>ECB . ΦA>ΦB>ΦCC . EPA>EPB>EPCD . EPC=EPB=EPA6. 如图所示,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钉子C,把悬线另一端的小球m拉到跟悬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无初速度释放,到悬点正下方时悬线碰钉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B .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C .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减小D . 小球的悬线拉力突然减小7.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与墙相连,质量m=2kg的木块沿光滑水平面以V0=5m/s的初速度向左运动,当木块压缩弹簧后速度减为V=3m/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是()A . 9JB . 16JC . 25JD . 32J8. 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kg的物体在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g取10m/s2)()A . 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2B . 4s内F做功为80JC . 4s末F的功率大小为21WD . 4s内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1W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是v,当小球以3v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A . 0B . 8mgC . 9mgD . 10mg10. 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选项中的哪一个?()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11. 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也相等的是()A . 两带电平行板附近处的a、b两点B . 两个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O等距的a、b两点C . 离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D . 两个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0等距的a、b两点12.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达轻质弹簧顶端A处起,弹簧开始被压缩.在小球与弹簧接触,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 .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加C . 小球的动能一直在减小D . 小球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逐渐增加13. 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半径为R的半球顶端,若给小物块以水平初速度v0时,物块对球顶恰无压力,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物块立即离开球面做平抛运动B . 物块落地时水平位移为RC . 初速度v0= D . 物块落地速度方向与地面成45°角14.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度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全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B . 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C .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h)D . 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大小为三、实验题15.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①按图1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kg,钩码总质量m=0.05kg.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f=50Hz),打出一条纸带.③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2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d1=0.41m,d2=0.055m,d3=0.167m,d4=0.256m,d5=0.360m,d6=0.480m…,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点合力做功W= 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用正确的公式Ek=________(用相关数据前字母列式)把打下第5点时小车的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Ek=0.125J.④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也是产生此误差的重要原因.16.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某同学按照正确操作选的纸带如图1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打点频率为50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重锤的质量为m=0.1kg,重力加速度g=9.80m/s2 .根据以上数据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J.(要求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起始点O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2,然后以v2为纵轴,以下落高度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则图线斜率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3)在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 . 实验中摩擦不可避免,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做功越小,因此,实验选取纸带越短越好B . 实验中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步骤C . 测出重物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D . 若纸带前面几点较为密集且不清楚,可以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合理选取一段打点比较清晰的纸带,同样可以验证.四、计算题17. 2014年世界杯在巴西举行,本次世界杯采用了先进的“鹰眼”技术,观测足球运动轨迹.在某场比赛中运动员发出一个任意球后,足球射中球门的横梁后被水平弹出,直接落地.“鹰眼”测得足球射中横梁的位置距地面高度为2.45m,足球落地瞬间,速度方向与水平成530角.sin53°=0.8,cos53°=0.6;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足球被横梁水平弹出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足球被横梁水平弹出时速度大小.18. 用30cm的细线将质量为4×10﹣3kg的带电小球P悬挂在O点下,当空中有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1×104N/C的匀强电场时,小球偏转37°后处在静止状态.(g取10m/s2)(1)分析小球的带电性质;(2)求小球的带电量;(3)求细线的拉力.19. 如图甲所示,ABC为水平轨道,与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光滑轨道CD 平滑连接,CD为竖直直径,轨道半径为R=0.2m.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恰好位于B点,B点左侧轨道AB光滑,右侧轨道BC动摩擦因数μ=0.1,BC长为L=1.0m;用质量为m=0.2kg的小物块缓慢压缩弹簧(不拴接),使弹簧储存一定弹性势能EP后释放,物块经过B点继续运动从C点进入圆轨道,并通过D点;用力传感器测出小物块经过D点时对轨道压力F;改变弹簧压缩量,探究轨道D点受到压力F与弹簧弹性势能EP的关系.弹簧形变都在弹性限度之内,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物块释放后运动到C点,此过程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2)压力F随弹簧的弹性势能EP变化的函数表达式.(3)在图乙中画出F随弹性势能EP变化的图线.。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2.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3.如图所示,北京飞控中心对“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进行测试,确保满足交会对接要求,在“神舟八号”发射之前20天,北京飞控中心将通过3至4次轨道控制,对“天宫一号”进行轨道相位调整,使其进入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八号到来,要使“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并最终实施对接,“神舟八号”为了追上“天宫一号” ().A.应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应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应在从同空间站同一轨道上加速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就行4.如图,一演员表演飞刀绝技,由O点先后抛出完全相同的三把飞刀,分别垂直打在竖直木板上M、N、P三点.假设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看做质点,已知O、M、N、P四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h、4h、3h、2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三把刀在击中板时动能相同B .三次飞行时间之比为C .三次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为3:2:1D .设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则有θ1>θ2>θ3 5.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一般都是让脚尖先着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减小冲量B .使动量的变化量变的更小C .延长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D .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

河南省青桐鸣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青桐鸣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6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二)物理B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神舟飞船返回舱每次返回到达离地面高为h 时,返回舱的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减速,使舱体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此过程可视为竖直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若发动机刚开始向下喷气时舱体速度大小为v ,则此过程舱体运动的时间为( )A.B .C .D2.两只质量相同的蚂蚁(可视为质点)在半球形碗内从底部缓慢向上爬,某时刻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蚂蚁与蚂蚁相比()A .受到的合力大B .受到碗的作用力大C .受到碗的支持力大D .受到碗的摩擦力大3.如图所示,马拉雪橇沿水平雪地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马对雪橇的拉力恒为,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在加速过程中,当雪橇的速度大小为时,拉力的功率为( )hv 2hv2h v a b 、a b a m F vA .B .C .D .4.要打碎一块5毫米厚的普通玻璃,需要约600N 的力。

现让一枚质量约100g 的鹅蛋从高空落到5毫米厚的普通玻璃上,若鹅蛋与玻璃的作用时间为0.01s ,要使玻璃打碎,鹅蛋从高空落下的高度约为(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A .300mB .250mC .180mD .120m 5.某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以的速度匀速竖直降落,当运动员到达离地面16m 的高度时,突然起风,持续水平风力使运动员连同降落伞产生一个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运动员的落地点偏离了6m ,则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6.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完成了月球背面采样,采样后返回时先进入近月圆轨道1。

高二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题(高部含解析)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高二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题(高部含解析)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嘴哆市安排阳光实验学校陕西省黄高二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题(高新部,含解析)一、选择题(12题,48分)1. 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A. 德国科学家开普勒B. 英国科学家牛顿C.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D. 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答案】D【解析】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D 对;2. 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B.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无关C.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远小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D.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二者间的距离成反比【答案】A【解析】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且大小相等,A对,C错;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即与太阳质量有关,又与行星的质量有关,B错;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错。

3.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 当m1与m2一定时,随着r的增大,万有引力逐渐减小C. m1与m2受到的引力大小总是相等的,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 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答案】ABD【解析】A 、公式中G为引力常数,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故A正确;B、当m1与m2一定时,随着r的增大,万有引力逐渐减小,故B正确;C、m1、m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m1、m2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属于相互作用力,所以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却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有关,故D正确;故选:ABD。

4. 关于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典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均适用B. 经典力学理论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D.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答案】BC【解析】经典力学在微观,高速情况下不再适用,经典力学的适用条件为,宏观世界,低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但在相对论中质量是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故C正确;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不适用于经典力学,证明了经典力学理论的局限性,D错误。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大家把实际知识温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缺乏,及时学懂,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协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向心减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向心减速度越大,线速度也越大B、向心减速度越大,线速度方向变化越快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减速度是恒定的D、向心减速度的方向可以跟线速度方向不垂直2、如下图,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上的a 点滑到b点。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木块运动进程中的速度大小坚持不变,那么在运动进程中( )A、木块的速度恒定不变B、木块的合外力不变C、木块的角速度不变D、木块处于平衡形状3、在简谐振动中,可以区分表示物体振动快慢和强弱的一组物理量是( )A、速度和位移B、减速度和动能C、周期和位移D、频率和振幅4、物体自在下落时,不计空气阻力,相关于空中的重力势能Ep与下落速度v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以下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这一关系的是( )5、如图,S为波源,其频率为100Hz,所发生的一列横波向右传达,波速为80m/s。

PQ是波传达途中的两点,SP=4.2m,SQ=5.4m,那么当波源抵达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 )A、P点在波峰,Q点在波谷B、P点在波谷,Q点在波峰C、P、Q都在波峰D、P、Q都在波谷6、如图,物体遭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恒力F1和F2作用,并沿润滑水平面从A运动到B,发作的位移为S,AB连线与F1夹角为,那么这两个力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正确的选项是( )A、(F1+F2)SB、(F1-F2)SC、F1Scos+F2SsinD、F1Ssin +F2S cos7、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下行驶,当其速度为4m/s时,减速度为a,当其速度为8m/s时,其减速度为a/4,那么汽车能到达的最大速度为( )A、9m/sB、10m/sC、12m/sD、15m/s8、如下图为两个质量相反的小球P和Q,P球挂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上,Q球挂在橡皮绳上,先把两球拉到同一水平位置,并使橡皮绳刚好坚持原长,当两球经过最低点时,橡皮绳的长度恰恰也为L,那么( )A、重力对两球做的功不同B、在最低点时P球速度等于Q球C、在最低点时P球速度大于Q球D、在最低点时P球速度小于Q球9、某机器内有两个围绕各自固定轴匀速转动的铝盘A、B,A 盘上固定一个信号发射装置P,能继续沿半径向外发射红外线,P到圆心的距离为28cm。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物理试卷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物理试卷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 1. 在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要戴上特制的眼镜,如果不戴这副眼镜,银幕上的图像就模糊不清了,这是利用了光的()A.全反射B.衍射C.偏振D.干涉(★★) 2. 在水中同一深度并排放着红、蓝、紫三种颜色的球,若在水面正上方俯视这三个球,感觉最深的()A.紫色球B.蓝色球C.红色球D.三个球同样深(★) 3. 两个等大导体球壳分别带+ q, - q的等量异种电荷,设两个导体球壳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静电力常量为k,两球壳球心距离r,则()A.B.C.D.无法比较(★★) 4. 静电除尘原理是设法使空气中的尘埃带电,在静电力作用下,尘埃到达电极而被收集起来。

如图所示,静电除尘器由板状收集器A和线状电离器B组成, A、B间接有高压电源,它们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能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进而使通过除尘器的尘埃带电,最后被吸附到与正极相连的收集器A上。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收集器A吸附大量尘埃的原因是尘埃带上了正电B.收集器A吸附大量尘埃的原因是尘埃带上了负电C.粉尘靠近收集器A的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D.静电除尘过程是机械能向电场能转化的过程(★★) 5. 光的干涉现象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图甲所示是利用干涉现象检查平面平整度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上板是待检测的光学元件,下板是标准样板B.若换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乙中的干涉条纹变疏C.若图丙为俯视图甲所示装置时看到的干涉条纹,条纹弯曲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凸起D.如图丁所示,把一个凸透镜压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单色光从上方竖直射下,从上往下看凸透镜,可以看到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6. 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O点为圆心,为直径MN的垂线。

一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玻璃砖右侧且垂直于MN。

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O 点,入射光线与夹角θ较小时,光屏NQ区域出现两个光斑,逐渐增大θ角,当时,光屏NQ区域A光的光斑消失,继续增大θ角,当时,光屏NQ区域B光的光斑消失,则()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小B. A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C.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在光屏上总共形成1个光斑D.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在光屏上总共形成2个光斑(★★) 7. 如图甲所示,坐标原点处固定有电荷量为的点电荷,点固定有电荷量为的点电荷,。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4单选题,5-10多选题,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运动C.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恒定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4.如图所示,一光滑轻杆沿水平方向放置,左端O处连接在竖直的转动轴上,a、b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穿在杆上,并用细线分别连接Oa和ab,且Oa=ab,已知b球质量为a 球质量的3倍。

当轻杆绕O轴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时,Oa和ab两线的拉力之比为( )A. 1:3B. 1:6C. 4:3D. 7:6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随后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D.胡克认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总是正比6.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运动方向相反B.4s 内,A 、B 的位移相同C.4s 时,A 、B 的速度相同D.A 的加速度比B 的加速度小7.如图所示,木箱顶端固定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下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物块与箱底间有压力.若在某段时间内,物块对箱底恰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物块处于失重状态D.物块处于超重状态8.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点的速度大于经过B 点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点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点的动能C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点的速度大于在7.9km/s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A 点的加速度9.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s-t 图象。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2023-2024 二2025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 页;答题卡共4 页。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Ⅰ( 44 )( 8 3 24 )1.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B.如图乙,小球固定在杆的一端,在竖直面内绕杆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至少为C.如图丙,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 两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台转速缓慢加快时,物体A 最先开始滑动D.如图丁,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外轮缘会有挤压作用2.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

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静止于地面的重物各施加一个恒力F,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保持不变,重物加速离开地面H 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下落把地面砸深了h。

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重力对重物做功为零B.拉力对重物做功为2FH cosθC.重物刚落地时的动能为MgHD.地面对重物做的功为-2FH cosθ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汽车所受牵引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若汽车的质量为1.2×103kg,阻力恒定,汽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恒定,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104WB.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1.25m/s2C.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D.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5m/s4.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上固定一竖直轻杆,轻杆上端的O 点系一细线,细线另一端系一小球C。

现将C 球拉起使细线水平伸直,并由静止释放C 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B、C 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C 到达左侧最高点时速度为零C.小球C 到达右侧最高点时速度为零D.小球第一次运动到空间最低点时A、B 开始分离5.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圆柱体左端点A 的正上方某处,以初速度v0 水平抛出,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物理入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 (2018高一下·澄城期中) 如图所示,汽车在一段弯曲水平路面上匀速率行驶,关于它受到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方向的示意图(如下图),(图中F为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F1为它行驶时所受阻力)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2. (2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中) 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b、c、d四个点,ab=bc=cd.从a点正上方的O点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b点.若小球从O点以速度2v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A . b与c之间某一点B . c点C . c与d之间某一点D . d点3. (2分)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

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

其中有三次的落点分别是a、b、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B .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C .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D . 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4. (2分) (2017高一下·宜宾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质量不同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势能的数值一定不同B . 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C . 动能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D .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少量5. (2分) (2017高二上·永年开学考) 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 .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 .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6. (2分) (2017高一下·信阳期中) 下列有关行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由ω= 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B . 由a=rω2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行星的加速度越大C . 由 =m 知,行星的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D . 由a= 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行星的加速度越小7. (2分)实线为三条未知方向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a、b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A .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 . 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C . 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D . 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8. (2分) (2018高三上·温州月考) 环球飞车是一场将毫无改装的摩托车文化与舞台进行演绎的特技炫幻表演。

近日在银泰城就进行了精彩的环球飞车表演。

如图在舞台中固定一个直径为6.5m的球形铁笼,其中有一辆摩托车在球心共面的水平圆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摩托车受摩擦力、重力、弹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 .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弹力来提供C . 在此圆周运动中摩托车受到的弹力不变D . 摩托车受到水平圆面内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9. (3分) (2019高一下·珠海月考) 如图所示,a、b、c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B .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C .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D . 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增大10. (3分) (2019高二上·新丰期中) 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 ,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 ,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 . 粒子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B . 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WG= -C . A,B两点的电势差为D . A,B两点的电势差为11. (3分) (2017高二下·射洪期中)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物块,现用外力缓慢向左推B使弹簧压缩,此过程中推力做功W.然后撤去外力,则()A . 从开始到A离开墙面的过程中,墙对A的冲量为0B . 当A离开墙面时,B的动量大小为C . A离开墙面后,A的最大速度为D . A离开墙面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2. (3分)(2017·湖北模拟) 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A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在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A端,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m=3MB . m=2MC .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过程的运动时间大于下滑过程中的运动时间D . 若货物的质量减少,则木箱一定不能回到A处二、填空题 (共2题;共8分)13. (5分) (2017高二下·无锡会考)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1)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B . 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C . 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D . 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2)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____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14. (3分) (2017高二上·山西期中)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小灯泡(2.5V,0.5A)、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1)图甲为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好的实验电路图,在开关S闭合后,把滑动片P从A向B端移动过程中会观察到电压表读数变________(填“大”或“小”).(2)某同学由测出的数据画出I﹣U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2.0V时,小灯泡的电阻值R=________Ω,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________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 (共4题;共32分)15. (2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月考) 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研究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DIS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柱体的质量为m,放置在未画出的圆盘上。

圆周轨道的半径为r,力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向心力,光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圆柱体的线速度,以下是所得数据和图乙所示的F-v2,F-v,F-v3三个图象:(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数据表和图乙的三个图象,是在用实验探究向心力F和图柱体线速度v的关系时,并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半径r=0.1m的条件下得到的。

研究图象后,可得出向心力F和圆柱体速度v的关系是________。

(2)根据你已经学习过的向心力公式以及上面的图线和数字可以推算出,本实验中圆柱体的质量为________。

16. (10分) (2019高一下·开封期中) 如图所示,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R,周期为Ta , 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则:(1) a,b两卫星运行周期之比Ta∶Tb是多少?(2)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则a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与b相距最远?17. (10分) (2015高一下·河北期中) 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1)如图甲所示,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下滑了位移x=1m后到达P点,求滑块此时的速率.(2)如果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2.7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 m(如图乙所示).再次将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滑至P点的速度大小.(整个运动过程中M不会触地,sin53°=0.8,cos53°=0.6g,g取10m/s2)18. (10分) (2017高一下·河北期末) 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高h=1m的光滑弧形轨道A点,以v0=4m/s 的初速度沿轨道滑下,并进入BC轨道,如图所示.已知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0.4 求:(1)物体滑至B点时的速度;(2)物体最后停止在离B点多远的位置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填空题 (共2题;共8分)13-1、13-2、14-1、14-2、三、解答题 (共4题;共32分) 15-1、15-2、16-1、16-2、17-1、17-2、18-1、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