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函数文件的编写
函数文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函数文件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函数文件的编写和调用方法。
3. 学会通过函数文件实现代码的模块化,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开发工具:PyCharm三、实验内容1. 函数文件的基本概念2. 函数文件的编写与调用3. 函数参数与返回值4. 递归函数5. 高阶函数与匿名函数四、实验步骤1. 函数文件的基本概念(1)创建一个名为“test.py”的函数文件。
(2)定义一个名为“add”的函数,实现两个整数的加法运算。
```pythondef add(a, b):return a + b```2. 函数文件的编写与调用(1)在主程序文件中导入“test.py”函数文件。
```pythonfrom test import add```(2)调用“add”函数,传入两个整数参数,并打印结果。
```pythonresult = add(3, 5)print(result)```3. 函数参数与返回值(1)修改“add”函数,使其支持浮点数运算。
```pythondef add(a, b):return a + b```(2)调用“add”函数,传入两个浮点数参数,并打印结果。
```pythonresult = add(3.5, 5.2)print(result)```4. 递归函数(1)创建一个名为“factorial”的函数,实现计算阶乘的功能。
```pythondef factorial(n):if n == 1:return 1else:return n factorial(n - 1)```(2)调用“factorial”函数,传入一个整数参数,并打印结果。
```pythonresult = factorial(5)print(result)```5. 高阶函数与匿名函数(1)定义一个名为“square”的高阶函数,实现计算平方的功能。
函数的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
3. 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 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函数的运算4.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实验步骤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1)首先,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得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与之对应,则称这种对应关系f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f:A→B。
(2)接着,我们探讨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3)最后,我们分析了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图像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我们学习了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我们观察了函数的增减性、对称性、周期性等特征。
(3)我们掌握了如何根据函数图像分析函数性质的方法。
3. 函数的运算(1)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复合等基本运算。
(2)通过练习,我们熟练掌握了函数运算的技巧。
(3)我们了解了函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优化问题、增长率问题等。
(2)通过实例分析,我们掌握了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我们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同时,我们了解了函数图像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我们直观地观察了函数的增减性、对称性、周期性等特征。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
3. 函数的运算通过练习,我们熟练掌握了函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复合等基本运算。
MATLAB 实验五 函数文件

MATLAB 实验报告实验五函数文件一、实验目的1、理解函数文件的概念2、掌握定义和调用MTALAB函数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 命令文件 fu1、函数文件 fushu.mfunction [a,b,c,d]=fushu(A)a=exp(A);b=log(A);c=sin(A);d=cos(A);shu2.mA=input('请输入任意一个复数A:');[a,b,c,d]=fushu(A);abcd2、函数文件 wulixitong.mfunction [a1,a2,N1,N2]=wulisitong(m1,m2,M)g=9.8;A=[m1*cos(M*pi/180) -m1 -sin(M*pi/180) 0m1*sin(M*pi/180) 0 cos(M*pi/180) 00 m2 -sin(M*pi/180) 00 0 -cos(M*pi/180) 1];B=[0m1*gm2*g];X=inv(A)*B;a1=X(1);a2=X(2);N1=X(3);N2=X(4);命令文件wulixitong2.mm1=input('请输入m1:');m2=input('请输入m2:');M=input('请输入角度M:');[a1,a2,N1,N2]=wulisitong(m1,m2,M);a1a2N1N23、函数文件 sushu.mfunction [x]= sushu(m)%UNTITLED3 Summary of this function goes here for M=2:(m/2)if mod(m,M)==0b=0;breakelseb=1;endendif b==1x=m;xendend命令文件sushu2.mfor m=10:99[x]=sushu(m)x=x/10+mod(x,10)*10;[y]=sushu(x)end4、函数文件fx.mfunction [f] = fx( x)%UNTITLED7 Summary of this function goes here % Detailed explanation goes hereA=0.1+(x-2).^2;B=0.01+(x-3).^4;f=1./A+1./B;end5、(1)函数文件fn.mfunction [ f ] = fn(n)%UNTITLED6 Summary of this function goes here % Detailed explanation goes heref=n+10*log(n^2+5)end命令文件fn2.m[f40]=fn(40);[f30]=fn(30);[f20]-fn(20);y=f40/(f20+f30)(2)/函数文件fn3.mfunction [ f ] = fn3(n)%UNTITLED6 Summary of this function goes here % Detailed explanation goes heref=0;for x=1:nf=f+x*(x+1);end命令文件fn4.m[f40]=fn3(40);[f30]=fn3(30);[f20]-fn3(20);y=f40/(f20+f30)三、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有以下收获:1,学会了运用m文件创建函数与命令文件2,掌握了函数的定义及变量的命名3,学会了运用MATLAB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1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 2014/4/5一、 实验目的1、学习用Matlab 软件数值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对迭代法的收敛性和解的稳定性作初步分析;2、通过实例学习用线性代数方程组解决简化问题。
二、 实验内容项目一:种群的繁殖与稳定收获:种群的数量因繁殖而增加,因自然死亡而减少,对于人工饲养的种群(比如家畜)而言,为了保证稳定的收获,各个年龄的种群数量应维持不变。
种群因雌性个体的繁殖而改变,为方便起见以下种群数量均指其中的雌性。
种群年龄记作k=1,2,…,n ,当年年龄k 的种群数量记作x k ,繁殖率记作b k (每个雌性个体1年的繁殖的数量),自然存活率记作s k (s k =1−d k ,d k 为1年的死亡率),收获量记作ℎk ,则来年年龄k 的种群数量x ̌k 应该为x ̌k =∑b k n k=1x k , x ̌k+1=s k x k −ℎk , (k=1,2,…,n -1)。
要求各个年龄的种群数量每年维持不变就是要求使得x ̌k =x k , (k=1,2,…,n -1).(1) 如果b k , s k 已知,给定收获量ℎk ,建立求各个年龄的稳定种群数量x k 的模型(用矩阵、向量表示).(2) 设n =5,b 1=b 2=b 5=0,b 3=5,b 4=3,s 1=s 4=0.4,s 2=s 3=0.6,如要求ℎ1~ℎ5为500,400,200,100,100,求x 1~x 5.(3) 要使ℎ1~ℎ5均为500,如何达到?问题分析:该问题属于简单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在一定的条件(存活率,繁殖率等)下为使各年龄阶段的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各个年龄段的种群数量将会满足一定的要求,只要找到种群数量与各个参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种群数量恒定的方程就可以求解出各年龄阶段的种群数量。
模型建立: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令x ̌k =x k ,得到方程组如下:{x ̌1=∑b k nk=1x k =x 1x ̌k+1=s k x k −ℎk =x k+1整理得到:{−x 1∑b k nk=1x k =0−x k+1+s k x k =ℎk2 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 2014/4/52写成系数矩阵的形式如下:A =[b 1−1b 2b 3s 1−100s 2−1…b n−1b n0000⋮⋱⋮000000000⋯00−10s n−1−1]令h =[0, ℎ1,ℎ2,ℎ3,…,ℎn−2,ℎn−1]Tx =[x n , x n−1,…,x 1]T则方程组化为矩阵形式:Ax =h ,即为所求模型。
实验报告函数实例分析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作用。
2. 掌握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
3. 分析常见函数的实例,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73. 开发环境:PyCharm三、实验内容1.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2. 参数传递3. 常见函数实例分析四、实验步骤1.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1)定义一个简单的函数,实现两个数的相加。
```pythondef add(a, b):return a + b# 调用函数result = add(3, 5)print(result) # 输出:8```(2)定义一个无参函数,输出当前时间。
```pythonimport datetimedef get_current_time():return datetime.datetime.now().strftime('%Y-%m-%d %H:%M:%S') # 调用函数print(get_current_time()) # 输出当前时间```2. 参数传递(1)默认参数```pythondef greet(name, msg="Hello"):print(msg, name)# 调用函数,不传递第二个参数greet("Alice")# 调用函数,传递第二个参数greet("Bob", "Good morning!")```(2)可变参数```pythondef add_numbers(args):return sum(args)# 调用函数,传递多个参数result = add_numbers(1, 2, 3, 4, 5)print(result) # 输出:15```3. 常见函数实例分析(1)列表推导式```pythonnumbers = [1, 2, 3, 4, 5]squared_numbers = [x 2 for x in numbers]print(squared_numbers) # 输出:[1, 4, 9, 16, 25]```(2)匿名函数```pythonnumbers = [1, 2, 3, 4, 5]squared_numbers = list(map(lambda x: x 2, numbers)) print(squared_numbers) # 输出:[1, 4, 9, 16, 25]```(3)函数嵌套```pythondef outer_function(x):def inner_function(y):return x + yreturn inner_functionadd_five = outer_function(5)print(add_five(3)) # 输出:8```五、实验总结1. 函数是Python编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函数可以简化代码,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实验五 M文件及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1.练习函数的定义和书写及调用2.练习M文件下书写代码二、实验设备装有MATLAB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1,分别编写命令(M)文件和函数(function)文件,在命令文件中可循环输入学生成绩,在函数文件判断成绩所属等级。
统计各分段的人数,并将各人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表示。
2.猜数游戏。
首先由计算机产生一个[1,100]之间的随机整数,然后由用户猜测所产生的随机数。
根据用户猜测的情况给出不同提示,如猜测的数大于产生的数,则显示“High”并请用户继续猜测,小于则显示“Low”并请用户继续猜测,等于则显示“You won”同时退出游戏。
用户最多可以猜7次。
如果第七次还未猜对,则显示“You fail!"并退出游戏。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1. 代码结果:输入正数开始5请输入学生成绩x=89请输入学生姓名l请输入学生成绩x=78请输入学生姓名h请输入学生成绩x=45请输入学生姓名k请输入学生成绩x=-1ans =优秀的人数0ans =良好的人数1ans =中等的人数1ans =及格的人数0ans =不及格的人数1姓名成绩等级l 89 良好h 78 中等k 45 不及格2.代码五、总结1.实验练习了函数的创建和使用,并且在M的文件中调用函数。
2.复习了单元数组和结构数组的知识。
3. 使用了字符串比较函数,在M文件中对各个等级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4.猜数游戏中开始的代码,当第七次猜对后会输出”You Fail”,后对代码进行了改进。
(完整版)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
![(完整版)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6c08c5902d276a201292ece.png)
1 + e2 (2) z = 1 ln( x + 1 + x 2 ) ,其中 x = ⎡⎢ 2⎣-0.45 ⎦2 2 ⎪t 2 - 2t + 1 2 ≤ t <3 ⎨实验一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 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z = 2sin 8501221 + 2i ⎤5 ⎥(3) z = e 0.3a - e -0.3asin(a + 0.3) + ln 0.3 + a ,a = -3.0, - 2.9, L , 2.9, 3.03⎧t 2 0 ≤ t < 1 (4) z = ⎪t 2 - 11 ≤ t <2 ,其中 t=0:0.5:2.5 4⎩解:M 文件:z1=2*sin(85*pi/180)/(1+exp(2))x=[2 1+2*i;-.45 5];z2=1/2*log(x+sqrt(1+x^2))a=-3.0:0.1:3.0;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t=0:0.5:2.5;z4=(t>=0&t<1).*(t.^2)+(t>=1&t<2).*(t.^2-1)+(t>=2&t<3) .*(t.^2-2*t+1)4.完成下列操作:(1)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解:(1)结果:m=100:999;n=find(mod(m,21)==0);length(n)ans=43(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ch='ABC123d4e56Fg9';k=find(ch>='A'&ch<='Z');ch(k)=[]ch=⎣O2⨯3⎥,其中E、R、O、S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S⎦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A=⎢⎥。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五:函数(5篇范例)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五:函数(5篇范例)第一篇: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五:函数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五:函数1、定义函数返回两个数中较大的数,在主函数中通过调用该函数求三个数中较大的数并输出,编写主函数调用该函数。
说明:(1)请大家按学号来坐,便于考勤和管理。
(2)请珍惜宝贵的实验时间!不要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比如聊QQ、上网或打游戏。
(3)直接把C语言代码粘贴到相应的实验题目下方,上交实验报告时只交word文档。
(4)文档名称:班级+学号后2位+姓名+实验编号,例如12通1班12张山实验五.doc。
第二篇: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七:函数、数组、指针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七:函数、数组、指针1、程序运行后,用户任意输入一个字符串,求出字符串长度,然后输出字符串内容及个数。
不能使用strlen函数。
求字符串长度函数的函数原型必须如下:int MyStrLenPt(char *str)若输入:nihao123!则输出:nihao123!:9 chars2、编写一个对一维数组进行排序的程序。
要求:写两个函数,一个主函数,一个sort函数。
在主函数中完成数组的输入和输出,通过调用sort函数对数组进行排序。
sort函数的原型为:voidsort(int*p, intn);说明:(1)请大家按学号来坐,便于考勤和管理。
(2)请珍惜宝贵的实验时间!不要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比如聊QQ、上网或打游戏。
(3)直接把C语言代码粘贴到相应的实验题目下方,上交实验报告时只交word文档。
(4)文档名称:班级+学号后2位+姓名+实验编号,例如11电1班12张山实验七.doc。
第三篇: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专业软件工程班级X班学号_ XXXXXXXXXXX_姓名实验日期:201X年X月X日报告退发(订正、重做)课程C程序设计实验实验名称函数一、实验目的① 熟练掌握C程序中函数的定义;② 掌握函数的调用,函数参数的传递;③ 熟练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二、实验环境(描述实验的软件、硬件环境)① 软件环境:windows xp/win7等操作系统,Microsoft Visual C++ 6.0编译器;② 硬件环境:PC机一台三、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分析题目一:编写一个用来判断质数(素数)的函数。
实验五、函数程序设计

实验五函数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说明和调用。
2.掌握函数的参数及其传递方式,函数值的正确返回。
二、实验设备及分组1.Windows XP操作系统;2.Visual C++6.0语言环境;3.每人一台PC机。
三、实验内容1.[目的]掌握标准库函数的说明和调用方法。
[题目内容]编写一个程序,首先显示一个菜单,然后根据用户的选择,输入数据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输入]用户选择和函数自变量值[输出]如下菜单:=======MENU======1.。
sin2.。
cos3.。
pow4.。
sqrt0.。
exit==================[提示]使用标准库函数、多分支选择结构。
2.[目的]掌握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说明和调用方法。
[题目内容]编写一个用户自定义函数,该函数有一个整型参数,函数的功能是:当这个整型数的值是偶数时,函数的返回值为0,当这个整型数的值是奇数时,返回值为1 。
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任意10个整数,分别调用用户自定义函数来判断这10个整数的奇偶性。
[输入]任意10个整数[输出]这10个整数的奇偶性[提示]在主函数中使用循环结构输入10个整数。
根据子函数的返回值输出相应的判断结果信息。
3.[目的]掌握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说明和调用方法。
[题目内容]编写一个用户自定义函数,该函数有三个整数参数,函数的功能是:求解这三个整数的最大值,函数的返回值为三个参数的最大值。
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任意5个整数,分别两次调用用户自定义函数来求出这5个整数中的最大值。
[输入]任意5个整数[输出]这5个整数的最大值[提示]先用前三个整数调用函数,求出的最大值作为参数之一,再与另两个整数一起求出最大值即为所求。
4.[目的]掌握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说明和调用方法。
[题目内容] n m A 表示从m 各元素中抽出n 个元素的排列的个数。
它的计算公式为:)!(!n m m A n m -=。
MATLAB实验五 函数文件

MATLAB实验报告学院:光电学院班级:073-1姓名:***学号:************实验五 函数文件1.定义一个函数文件,求给定复数的指数、对数、正弦和余弦,并在命令文件中调用该函数文件。
程序设计:function [e ln s c]=num(x) e=exp(x) ln=log(x) s=sin(x) c=cos(x) end运行结果: >> num(5i) e =0.2837 - 0.9589i ln =1.6094 + 1.5708i s =0 +74.2032i c =74.2099 ans =0.2837 - 0.9589i2.一物理系统可用下列方程组来表示: ⎥⎥⎥⎥⎥⎦⎤⎢⎢⎢⎢⎢⎣⎡=⎥⎥⎥⎥⎥⎦⎤⎢⎢⎢⎢⎢⎣⎡⎥⎥⎥⎥⎦⎤⎢⎢⎢⎢⎣⎡----g g m m N N a a m m m m 2121212111001cos 000sin 00cos 0sin 0sin cos θθθθθθ从键盘输入m1、m2和θ的值,求N a a 121、、和N2的值。
其中g 取9.8,输入θ时以角度为单位。
程序设计: 函数文件in.m:function [a1,a2,N1,N2]=in(m1,m2,t) g=9.8;A=[m1*cos(t) -m1 -sin(t) 0;m1*sin(t) 0 cos(t) 0;0 m2 -sin(t) 0;0 0 -cos(t) 1]; C=[0;m1*g;0;m2*g]; B=inv(A)*C;a1=B(1);a2=B(2); N1=B(3); N2=B(4); end调用in.m 的命令文件: >> m1=1;m2=2;t=30*pi/180; >> [a1,a2,N1,N2]=in(m1,m2,t) 运行结果: a1 =6.5333 a2 =1.8860 N1 =7.5440 N2 =26.1333 4.设 f(x)=01.011.01)3()2(42+++--x x ,编写一个MATLAB 函数文件fx.m ,使得调用f(x)时,x 可用矩阵代入,得出的f(x)为同阶矩阵。
实验五---M文件的编写与调试(答案)

MATLAB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电气与信息学院
和谐勤奋求是创新
实验教学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
1.课内实验考核成绩,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比重执行。
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2.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
3.实验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预习;2〕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态度、表现〕;3〕实验报告;权重分别为0.2 、0.4 、0.4;原则上根据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未取得1〕和2〕项成绩时,第3〕项成绩无效。
4.实验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考核内容分项给出评定成绩,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给出综合成绩,反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成绩在教师手册中有记载。
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原始记录
六.数据处理及结论
七. 思考题
八.实验体会〔可选项〕
注:1. 为了节省纸张,保护环境,便于保管实验报告,统一采用A4纸,实验报告建议双面打印〔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或手写,右侧装订。
2. 实验类别指验证、演示、综合、设计、创新〔研究〕、操作六种类型实验。
3. 验证性实验:是指为了使学生稳固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而开设的强调演示和证明,注重实验结果〔事实、
概念或理论〕的实验。
4.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
5.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实验报告函数的用法(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作用。
2. 掌握函数的声明、定义和调用方法。
3. 学习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
4. 熟悉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二、实验原理函数是程序设计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将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封装在一起,以便重复使用。
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将复杂的程序分解为多个模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C语言中,函数分为两大类:标准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标准函数是C语言库函数,如printf()、scanf()等;自定义函数是由程序员根据实际需求编写的函数。
函数的基本结构如下:```c函数返回类型函数名(参数列表) {// 函数体}```三、实验内容1. 函数的声明函数声明用于告诉编译器函数的存在,包括函数名、返回类型和参数列表。
函数声明格式如下:```c函数返回类型函数名(参数类型参数名);```2. 函数的定义函数定义是函数声明的具体实现,包括函数名、返回类型、参数列表和函数体。
函数体由大括号{}包围,包含一系列执行语句。
```c函数返回类型函数名(参数类型参数名) {// 函数体}```3. 函数的调用函数调用是指程序中调用函数的过程。
调用函数时,需要按照函数的参数列表提供相应的实参。
```c函数名(实参1, 实参2, ..., 实参n);```4. 函数的参数传递函数的参数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值传递和地址传递。
(1)值传递:将实参的值复制给形参,函数内部对形参的修改不会影响实参。
(2)地址传递:将实参的地址传递给形参,函数内部通过修改形参的地址来修改实参的值。
5. 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返回值是指函数执行完毕后返回给调用者的值。
函数返回值类型必须与函数声明时指定的返回类型一致。
6. 函数的嵌套调用函数嵌套调用是指在一个函数内部调用另一个函数。
嵌套调用的函数可以递归调用自身。
7. 函数的递归调用递归调用是指函数在执行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调用自身。
递归调用分为直接递归和间接递归两种。
实验5函数程序设计

实验5函数程序设计实验目标:通过实验,学习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如何使用函数设计和实现程序。
实验内容:1.函数概念的理解2.函数的定义和调用3.函数的参数传递4.函数的返回值5.函数重载6.递归函数的使用一、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是一个独立的代码块,用于执行特定的任务。
它将一些输入参数转换成输出结果,可以被多次调用,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代码的重用性。
二、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函数的定义包括函数的声明和函数体。
函数的声明用于向编译器说明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和参数列表,可以定义在函数调用之前或者在函数体之前,以告诉编译器函数的存在。
函数的函数体用于实现函数的具体功能。
函数的调用是通过函数名和实参列表来完成的。
当函数被调用时,程序执行会转移到函数体中执行相应的代码,函数执行完毕后返回到调用函数的地方继续执行。
调用函数时,可以将实参的值传递给形参。
三、函数的参数传递参数传递是指调用函数时将实参的值传递给形参的过程。
参数传递可以分为按值传递、按引用传递和按指针传递三种方式。
按值传递是指将实参的副本传递给形参。
在函数体中对形参的修改不会影响实参的值。
按引用传递是指将实参的引用传递给形参,即形参是实参的别名。
在函数体中对形参的修改会影响实参的值。
按指针传递是指将实参的地址传递给形参,即形参是实参的指针。
在函数体中对指针指向的值的修改会影响实参的值。
四、函数的返回值函数返回值是指函数执行完毕后返回给调用函数的值。
函数可以返回一个值或者不返回值。
函数返回值的类型和个数需要在函数声明或者定义时指定,函数体中使用return语句返回具体的值。
函数返回值可以通过赋值给变量来使用。
五、函数重载函数重载是指在同一作用域内定义多个同名函数,但是函数的参数列表不同。
编译器会根据不同的参数列表选择调用对应的函数。
函数重载的实现要注意参数的类型和个数,不能只是返回值不同。
六、递归函数的使用递归函数是指在函数的定义中调用函数本身的函数。
函数实验报告范文

函数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5函数1.实验目的和要求:参见实验指导书实验八2.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内容:实验指导书中的实验八实验步骤:
1.1.实验内容的第1题,通过此题,理解到要在单步调试时可以观察自定义的函数内部变量变化情况,单步调试如何操作:点击快捷键F10开场调试,在下方窗口输入要观察的变量,回车显示跟踪变量的值。
将光标放于函数定义前点击单步调试按钮,出现红点后即可进入函数,退出调试再点一下调试按钮或者按
Shift+F5退出。
提问(1),请在下面粘贴运行结果画面:
实参a是否为同一变量?实参a不是同一变量,而是两个不同的变量分别出如今两个不同的函数中。
提问(2),请请在下面粘贴运行结果画面:
提问(3),观察结果有何变化?大小无法比拟,系统自动给出一个随机数。
通过此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主函数之前定义了变量,那么在之后编译时不用再定义;而部分变量只作用于部分函数,但能影响全局变量。
假设定义在主函数之后那么需要加extern声明外部变量的作用域的作用范围,否那么得到的是随机数。
2.2实验内容部分第2题源程序代码,请贴图:
程序运行结果画面,请贴图:
2.3实验内容部分第3题源程序代码,请贴图:
程序运行结果画面,请贴图:
2.4选做题,假设做了,请在下面给出源程序代码贴图及运行结果贴图2.5选做题,假设做了,请在下面给出源程序代码贴图及运行结果贴图
3.实验小结掌握了函数的调用方法和多模块程序设计,函数的递归和嵌套调用各种变量的定义范围和使用方法,形参和实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调用函数的方法。
MATLAB实验5(学号姓名)

实验五MATLAB函数及其调用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M文件的编写。
(2)掌握MATLAB程序的调试方法。
(3)掌握MATLAB函数文件的编写。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函数文件。
(2)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
三、程序设计
实验1:实验题6,教材51页。
实验2:编写函数rootresult.m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输入参数a、b、c,调用用户编写的求根的函数,得到方程的根。
实验3:写一个MATLAB 函数piFun01.m 来计算下列级数:f(n) = 4*(1 - 1/3 + 1/5 - 1/7 + 1/9 - 1/11 + ...) 其中n为函数的输入,代表上述级数的项数,f(n) 则是函数的输出。
(选做,附加分)
四、实验结果
实验1:
程序代码:
运行结果:
实验2:
程序代码:
运行结果:
实验3:
程序代码:
运行结果:。
(完整版)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
![(完整版)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27ebaa958fb770bf78a55b8.png)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0122sin 851z e =+(2) 21ln(2z x =,其中2120.455i x +⎡⎤=⎢⎥-⎣⎦ (3) 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a a e e a z a a --+=++=--L (4) 224201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0.5:2.5 解:4. 完成下列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解:(1) 结果:(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理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 S +⎡⎤=⎢⎥⎣⎦。
解: M 文件如下;5. 下面是一个线性方程组:1231112340.951110.673450.52111456x x x ⎡⎤⎢⎥⎡⎤⎡⎤⎢⎥⎢⎥⎢⎥⎢⎥=⎢⎥⎢⎥⎢⎥⎢⎥⎢⎥⎢⎥⎣⎦⎣⎦⎢⎥⎢⎥⎣⎦(1) 求方程的解。
(2) 将方程右边向量元素b 3改为0.53再求解,并比较b 3的变化和解的相对变化。
(3) 计算系数矩阵A 的条件数并分析结论。
解: M 文件如下: 123d4e56g9实验三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 求分段函数的值。
2226035605231x x x x y x x x x x x x ⎧+-<≠-⎪=-+≤<≠≠⎨⎪--⎩且且及其他用if 语句实现,分别输出x=-5.0,-3.0,1.0,2.0,2.5,3.0,5.0时的y 值。
实验五-MATLAB的程序设计

实验五MATLAB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 的编程环境;2.熟悉和掌握脚本文件和函数文件建立与使用方法;3.掌握MATLAB程序设计的流程控制语句;4.掌握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5.熟悉MATLAB 程序调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计算机2.MATLAB 软件环境三、实验指导1. M 文本文件介绍一个M 文件通常包含五个部分,函数定义语句、H1 帮助行、帮助文本、函数体或者脚本文件语句和注释语句。
一个完整的M 文件的结构为:function f = fact(n) 函数定义语句% Compute a factorial value. H1 行% FACT(N) returns the factorial of N, 帮助文本% usually denoted by N!% Put simply, FACT(N) is PROD(1:N). 注释语句f = prod(1:n); 函数体函数定义语句只在函数文件中存在,定义函数名称、输入输出参数的数量和顺序。
函数定义语句的格式为:function y = fact(x)2. 函数流程控制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系统在编译程序时,按照程序的物理位置顺序执行。
这种程序容易编制,但是结构单一,能够实现的功能有限。
判断语句(if…else…end)if…endif…else…endif…elseif…else…end1)if…end此时的程序结构如下:if 表达式执行代码块end这是最简单的判断语句,只有一个判断语句,其中的表达式为逻辑表达式,当表达式为真时,执行相应的语句,否则,直接跳到下一段语句。
2)if…else…end当程序有两个选择时,可以选择if…else…end 结构,此时程序结构为:if 表达式执行代码块1else执行代码块2end当判断表达式为真时,执行代码块1,否则执行代码块2。
3)if…elseif…else…end上面的两种形式中,分别包含一个选择和两个选择,当判断包含多个选择时,可以采用elseif 语句,结构为:if 表达式1执行代码块1elseif 表达式2执行代码块2elseif ..................else执行代码块end其中可以包含任意多个elseif 语句。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函数)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函数)1实验目的(1)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调用方法、参数说明以及返回值;(2)掌握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参数之间的“值传递”的方式;(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及递归调用的用的设计方法;(4)在编程过程中加深理解函数调用的程序设计思想。
2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函数primeNum(int x),功能是判别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要求:①在主函数中输入一个整数x(直接赋值或从键盘输入);②函数类型为空值(void),调用primeNum( )函数后,在函数中输出x是否为素数的信息,输出格式为“x is a prime number”或”x is not aprime number”;③分别输入一下数据:0,1,2,5,9,13,59,121,并运行程序,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2)编写函数 mulNum(int a,int b),它的功能是用来确定a和b是否是整数倍的关系。
如果a是b的整数倍,则函数返回值为1,否则函数返回值为0。
要求:①在主函数中从键盘输入一对整型数据a和b;②调用函数后,根据返回值对a和b的关系进行说明。
例如,在主函数中输入:10,5,则输出“10 is a multiple of 5”;③分别输入下面几组数据进行函数的正确性测试:1与5,5与5,6与2,6与4,20与4,37与9。
3算法描述流程图(1)primeNum(int x)(判别一个数是否是素数)函数流程图①主函数流程图:②判断素数函数流程图:(2)mulNum(int a,int b)(确定a和b是否是整数倍的关系)函数流程图①主函数流程图:②判断倍数流程图:4源程序(1)判断某个数是否是素数#include <stdio.h>int primNum(int x) /*编写函数判断某个数是否是素数*/ {int i;if (x==0||x==1) /*当x等于1或等于0时判断是否为素数*/ return 0;for (i=2;i<x;i++) /* 当x大于2时判断不为素数的数*/{if (x%i==0)return 0;}if (x%i) /* 当x等于2或不满足上述条件时时判断出该数是素数*/ return 1;}void main(){int n ;printf("Please input an integer:"); /* 提示从键盘输入一个数x */scanf("%d",&n);if (primNum(n)==1) /* 调用定义的函数*/ printf("%d is a prime number\n",n); /* 由函数得出结论判断是否为素数*/ elseprintf("%d is not a prime number\n",n);}(2)个数是否是整数倍关系#include <stdio.h>int mulNum(int a,int b)/* 定义函数确定两个数是否有整数倍关系*/{if (a%b==0) /* 判断出a是b的整数*/return 1;else /* 判断出a不是b的整数*/return 0;}void main (){int m,n;printf ("please input tow integers:\n"); /*提示从键盘输入两个数*/scanf ("%d%d",&m,&n); /*从键盘输入两个数的值*/if(mulNum(m,n)==1) /*调用定义的函数并判断输出相应的结果*/printf("%d is a multiple of %d\n",m,n);elseprintf("%d is not a multiple of %d\n",m,n);}5测试数据(1)实验(1)测试数据为0,1,2,5,9,13,59,121运行结果当测试数据0时当测试数据1时当测试数据2时当测试数据5时当测试数据9时当测试数据59时当测试数据121时(2)实验2测试的数据1与5,5与5,6与2,6与4,20与4,37与9。
实验五.函数文件的编写

闽江学院电子系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3142731课程:函数文件的编写一、(填实验几,例:试验一):实验五二、实验地点:实验楼A210实验目的:1.掌握函数文件的定义方法,函数头的写法;2.掌握调用函数文件的方法,了解函数文件的嵌套调用;3.熟悉MATLAB函数文件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1、定义一个函数文件lifang.m,用于计算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它。
函数文件:命令窗口:2、当n分别取100、1000、10000时,求下列各式的值:(1)2 223211111236nπ⎛⎫++++=⎪⎝⎭(2)()()()()22224466133********n nn nπ⎛⎫⨯⨯⨯⨯⎛⎫⎛⎫⎛⎫⎛⎫=⎪⎪⎪⎪ ⎪⎪⨯⨯⨯-+⎝⎭⎝⎭⎝⎭⎝⎭⎝⎭要求用函数文件的定义和调用来实现。
(1)函数文件的定义:函数文件的调用:命令窗口:(2)函数文件的定义:函数文件的调用:命令窗口:3、利用函数文件,实现极坐标(,)ρθ与直角坐标(,)x y 之间的转换,并通过函数调用加以验证。
直角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函数定义:极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函数定义:函数文件的调用:命令窗口:4、利用预定义变量nargin和nargout,实现以下功能的函数:若输入只有一个参数,输出以该参数为半径的球的体积;若输入有两个参数,输出分别以该参数为底面半径和高的圆柱体积;若输入有三个参数,输出分别以该参数为三条边的长方体的体积;若输入参数多于三个,则报错。
函数文件:命令文件:命令窗口:5、先用函数的递归调用定义一个函数文件求1nm i i =∑,然后调用该函数文件求100501021111k k k k k k ===++∑∑∑。
函数文件:命令文件:四、 实验环境(使用的软硬件): MATLAB 7.0 六、 思考练习:1、总结函数文件和命令文件的区别。
答:(1)命令文件没有输入参数,也不返回输出参数,而函数文件可以带输入参数,也可以返回参数;(2)命令文件对MATLAB 工作空间中的变量进行操作,文件中所有的命令的执行结果也完全返回到工作空间中,而函数文件中定义的变量为局部变量,当函数文件执行完毕时,这些变量被清除;(3)命令文件可以直接运行,在MATLAB 命令窗口输入命令文件的名字,就会顺序执行命令文件中的命令,而函数文件不能直接运行,而要以函数调用的方式运行。
MATLAB 函数文件

二、实验要求:
(1)学会利用函数创建相关文件;
(2)学会子系统的创建方法、参数设定方法;
(3)学会运用函数文件进行程序划分。
3、实验内容:
1.创建函数文件的方法,编程完成求取圆的面积和球的体积。
函数文件如下:
function[s,v]=fcircle(r)
s=pi*r*r;
函数文件如下:
function f=factor(n)
if n<=1
f=1;
else
f=factor(m存盘,然后在MATLAB命令窗口调用该函数:
s=0;
for i=1:5
s=s+factor(i);
end
s
屏幕显示:
4、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实验了学会利用函数创建相关文件,学会子系统的创建方法、参数设定方法;
v=4/3*pi*r^2
函数文件以文件名fcircle.m存盘,然后在MATLAB命令窗口调用该函数:
[s,v]=fcircle(10)
屏幕显示:
2.利用函数调用,求取平均值。
function[x]=mean(s)
s=0;
fori=(1:125)
s=s+i;
end
s/125
x=mean()
结果为:
3.递归调用的应用
四实验总结通过此次实验了学会利用函数创建相关文件学会子系统的创建方法参数设定方法
安徽新华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张恒学号1142152237专业班级11信管(2)班
课程名称MATLAB实验名称实验五函数文件实验日期2014-03-19
指导教师刘丽
得分
一、实验目的:
(1)函数文件的建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为:
结果为
(2)
要求用函数文件的定义和调用来实现。
函数调用
命令敞口
3、利用函数文件,实现极坐标 与直角坐标 之间的转换,并通过函数调用加以验证。
直角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函数为
极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函数定义:
函数文件的调用
命令窗口:
4、利用预定义变量nargin和nargout,实现以下功能的函数:若输入只有一个参数,输出以该参数为半径的球的体积;若输入有两个参数,输出分别以该参数为底面半径和高的圆柱体积;若输入有三个参数,输出分别以该参数为三条边的长方体的体积;若输入参数多于三个,则报错。
函数文件:
命令文件:
命令窗口:
(3)命令文件可以直接运行,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命令文件的名字,就会顺序执行命令文件中的命令,而函数文件不能直接运行,而要以函数调用的方式运行。
2、当n分别取100、1000、10000时,求下式的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函数文件:
命令文件:
命令窗口:
3、编写一个函数文件,用于求两个矩阵的乘积和点乘,然后在命令文件中调用该函数。
先函数文件:
命令文件:
命令窗口:
5、用函数的递归调用定义一个函数文件求 ,然后调用该函数文件求 。
函数文件:
命令文件:
三、思考练习
1、总结函数文件和命令文件的区别。
答:(1)命令文件没有输入参数,也不返回输出参数,而函数文件可以带输入参数,也可以返回参数;
(2)命令文件对MATLAB工作空间中的变量进行操作,文件中所有的命令的执行结果也完全返回到工作空间中,而函数文件中定义的变量为局部变量,当函数文件执行完毕时,这些变量被清除;
实验五函数文件的编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文件的定义方法,函数头的写法;
2、掌握调用函数文件的方法,了解函数文件的嵌套调用;
3、熟悉MATLAB函数文件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定义一个函数文件lifang.m,用于计算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它。
函数如下
结果:
2、当n分别取100、1000、10000时,求下列各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