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流程图示及要求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流程图示及要求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升学、招工、转业、毕业分配、外出务工、经商及其他原因,从一个单位(地区)调到另一个单位(地区),经党组织同意方可转移组织关系。
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就是通过介绍信的方式证明党员的身份。
新单位(地区)的党组织根据这一证明,才能承认其党员身份,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因此,转移组织关系是加强对党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委组织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严肃、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1、党员在转移组织关系时,先由其所在党支部开具党员证明,然后党员本人持证明到上级党委(总支)办理接转手续。
2、上级党委(总支)根据党支部证明,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介绍信要写明党员转出和转入单位党委(总支)的名称。
3、如果这一级党委(总支)无权与该党员调往单位或迁居地的党组织直接接转组织关系时,还需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到上一级党委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4、党员持介绍信到所去地(单位)党委组织部或基层党委接转组织关系,由其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所去单位的党支部报到。
二、转移组织关系的权限1、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各乡镇党委之间、县直党(工)委和乡镇党委之间,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2、在一个市(不包括县)范围内,各机关、厂矿、企业、学校、街道党委(工委)及以上各级党委(工委)或党委组织部。
各金融机构地(市)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市直机关工委可在全市范围内与县(市)、区委组织部门直接相互接转组织关系。
3、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市、县委组织部,省辖市的区委组织部,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4、在全国范围内,县及县以上地方党委的组织部,中直机关和国家机关工委、党中央各部委党委、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组织(政治)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工委《党委)组织部,省、自治区辖市的区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门,解放军师(旅)一级政治部或政治部的组织部(处、科),各铁路局政治部,中国民航总局政治(组织)部,中央各金融机构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流程图

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开具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至外省(市)委组织部或省(市)教育党委等
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开具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至办理接转手续单位
党员必须在介绍信所注有效期内,按抬头所开单位,及时进行接转
注:每年新生党员入学、毕业生党员离校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由各学院党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党委组织部统一办理。
注:来自省外的党员抬头写的如果是济南市委或省委组织部的,必须到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大楼5层)、省委(省委办公大楼12层)接转一次,换成抬头是济南大学党委组织部的关系信,才可接转。
二Hale Waihona Puke 党组织关系转出程序由党支部填写《济南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出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交组织部,一份留存分党委
党员持所在分党委开具的党员关系介绍信,到组织部办理转出手续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
一、党组织关系转入程序
来自省外的党员来自省内的党员
党员持原省(市)委或原所在省(市)教育党委开具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至单位为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党员持所在单位党委或县级及以上党委(工委)组织部门开具的组织关系介绍信(转至单位为济南大学党委组织部)
在介绍信有效期内到组织部办理接转,登记在册
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

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一、前言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和转出是党组织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组织关系维护和调整的一种方式。
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涉及到党员权益、组织发展和党的建设,因此,对于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的规范化和严密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流程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是指党员从一个党支部转入另一个党支部的过程。
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提出申请党员正式提出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申请,申请书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表明转入党支部的意愿和理由。
申请书应当真实、合理,体现党员对党组织关系转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评议审查申请材料经所在党支部审核后,需要进行评议审查。
评议审查过程中,需要对申请人的党员个人品行、党组织关系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申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评议委员会在评估过程中,应注重通过个人面谈、征询意见等途径了解申请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
3. 党组织讨论在评议审查的基础上,所在党支部将申请人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申请进行组织讨论。
党组织讨论应当充分尊重申请人的个人意愿和自愿性,并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
在讨论过程中,需要重点考察申请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对党的事业的担当精神。
4. 党委审批经党组织讨论后,所在党委根据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申请、评议审查结果和党组织讨论情况,即党内审查结论,对申请作出审批决定。
党委审批结果应当立即通知申请人,并将审批意见报送上级党委备案。
5. 确认中共党组织关系申请人在收到所在党委审批意见后,立即与转入党支部联系,确认党组织关系转接事宜。
转出党支部应当及时将申请人的档案资料和党组织联系方式转至转入党支部,以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6. 完成党组织关系转入申请人按照规定,参加转入党支部的入党介绍、培训等工作,并在完成转入手续后,正式转入新的党支部。
三、党员组织关系转出流程党员组织关系转出是指党员从一个党支部转到另一个党组织的过程。
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图

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图
(二)党员组织关系转出流程图
关于党员组织关系转移问题的暂行规定
为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工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根据中组部、省委组织部有关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就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党员因调动工作、工作和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或单位等,需要转移组织关系。
二、转移类别
1、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正式组织关系)
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超过6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
2、党员证明信(临时组织关系)
党员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较短(6个月以内),或工作流动性较大,地点不固定的,一般应出具党员证明信(即临时组织关系),交所去单位党组织。
凭党员证明信,党员可在所去单位党组织临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但因其没有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党员仍在原单位党组织交纳党费和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范围:
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
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
四、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办法
1、新入公司党员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办法:
新入职党员由县(市)以上党委组织部开具。
新录用党员入职报到后,应及时将组织关系介绍信、入党材料由公司党支部组织委员处,由其统一到园区办理接转手续。
发展党员和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演示课件-精选.ppt

5、入党志愿书(草表) 6、政审材料 7、发展党员公示 8、票决结果报告单及选票 9、发展党员全程记实表 10、身份证复印件
三、预审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 通过党员信息库查发展对象的入 库时间,防止突击发展的情况发生。
第二步 核对发展对象的年龄,防止年龄未 满的情况发生。
第三步 询问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防止异 地发展的情况发生。
1、核对应到会人数、实到会人数、 发放及收回选派数、赞成票数、反 对票数
2、查验笔体
十一、审核发展党员全程记 实表的注意事项
1、时间间隔 2、公示时间是否一致
十二、做好发展党员登记
1、登记清楚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 以方便在之后工作中统计数据
2、登记清楚入党志愿书的号码
一、什么情况下办理组织关系转 移手续
五、特定类型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和 接收
1、退伍复员军人党员。已落实工作单 位的,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到所去单位党组 织;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党员组织关系原 则上转移至户籍所在地党组织。如户籍所 在地和居住地分离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 本人主要居住地党组织,待落实工作单位 后,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
六、特殊时间段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 和接收
1、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期间党员组织 关系管理。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期 间,全县村(社区)党员的组织关系暂停 接转(暂停接转时间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确 定)。期间,各类党员的组织关系一律不 得转入村(社区)党组织。换届结束后, 各乡镇党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有关规定 进行接转。
一、从入党申请人到正式党员最短
需要多长时间?
需要两年半的时间。从提交入党申 请书到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一般为 半年时间。经过至少一年的培养、考察, 确定发展对象。发展对象经过支部讨论 票决后,成为预备党员。一般情况下,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课件

介绍信式样
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填写
• 介绍信要使用统一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党 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 • 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 改。应在介绍信上注明有效期。党员组织 关系介绍信、党员证明信必须加盖公章, 并在介绍信、证明信及存根连接部位加盖 骑缝章。
•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工作实行回执制度。 • 回执联仅在转出党员组织关系和最终接 受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的上一级基 层党委之间使用,不层层回执。转出地 党组织在收到接收地党组织的回执联后, 将其粘贴在存根联的“贴回执联处”备 查。 • 转出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在该党员未 到接收地(单位)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 前,负有管理责任。
组织关系转接可以找人代办吗?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是个严肃的问题,原则 上应该由党员本人亲自办理,这也是一个 党员党性的体现。但是如果党员因为身在 外地或其他的困难,不能亲自办理转接手 续的,在实践中,可以委托亲人朋友携带 转组织关系党员的介绍信、身份证复印件 以及代办人本人身份证,代为办理组织关 系转接。
பைடு நூலகம்省接转
转出地党支部 开具组织关系 介绍信到上级 基层党(工) 委
基层党(工) 委开具介绍信 到所属县级及 县级以上地方 党委组织部
县级以上地方 党委组织部开 具介绍信到转 入地县级及县 级以上地方党 委组织部
转入地县级 及县级以上 地方党委组 织部开具介 绍信到下属 基层党 (工)委
基层党(工) 委开具介绍信 到下属党支部
如何处理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 员证明信过期的问题?
不按期转移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薄的表 现,也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对于无正 当理由,不及时转接组织关系,导致党员 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过期的,应 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其中超过6个月不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要按照党章规定作 自行脱党处理。如系经办人工作不慎造成 的,要对经办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过 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作 废,由开出介绍信的单位另行补转。
党组织关系接转流程

党组织关系接转流程一、党员关系转入(一)企业离退休党员和大学生党员所在企业、学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门→中共惠农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居住所在地社区党组织。
(二)退伍军人所在部队的师一级以上政治部的组织部(处、科)→中共惠农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居住所在地社区党组织。
(三)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调入或招考、聘用(三)外地流动党员所在县(区)一级及以上各级党委或党委的组织部→中共成惠农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工作、居住所在地社区党组织二、党员关系转出(一)街道、乡镇范围内的。
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党支部开出党员证明信→街道、乡镇党(工)委开出介绍信→接收社区(村)党支部。
(二)在街道、乡镇范围外的。
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党支部开出党员证明信→街道、乡镇党(工)委开出介绍信→中共区委组织部→接收单位党组织。
三、转移办法1、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学习、外出务工经商和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或单位,以及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经党组织同意,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写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2、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组织关系的党组织:(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2)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中央一级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3)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党委(工委)组织部;(4)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6)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或其组织部门;(7)铁路系统的各铁路局党委组织部。
3、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1)复转军人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已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
因某些原因尚未落实工作、父母、配偶户口在本辖区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的街道党工委。
(2)就地安置的易地安置退休工人和退职干部、工人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一般应转到居住地区社区(或村)党组织。
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南和流程图

湖北师范学院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南一、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说明(一)填写《201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情况一览表》1、所有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须转出我校。
因支教、考研等原因人事档案暂留在我校的,也须将组织关系转出。
2、组织材料原则上存入毕业生人事档案,随同人事档案一并传递。
如果是预备党员,党组织关系转往地与本人人事档案不在一处的,为方便按时转正,可将组织发展材料单独用档案袋封好后在封口处盖党总支的章,再由学生本人领取后与介绍信一起交到转往地。
(院系须将相关情况在登记表“备注”栏中做好记载)。
3、表格填写要规范完整,不得有空缺栏。
(二)给毕业生办理组织关系转接前,务必让毕业生确定好转往单位以及单位隶属关系。
特别是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先让毕业生本人问清工作单位是否建立了党组织,单位是否接收组织关系,避免反复修改,造成浪费。
(三)凡是党员就业单位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一般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你的居住地党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或县以上的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
(如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或父母工作单位党组织同意接收的,也可办理)(四)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的,一般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档案转移到县级以上的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
(五)组织关系介绍信上的有效期,转入湖北省内的,有效期为30天;转入外省市的,有效期一般为60天;考研等升学的,为90天。
(六)毕业生离校通知单中组织关系一栏,是党员的,省内的由各院系开具介绍信后,盖院系党总支章;省外的,由学生拿院系开具的介绍信到组织部办理好组织关系转接后盖校党委组织部章。
(七)组织关系转接的时间各院系可自行安排在学校集中办理离校手续前某个集中的时间段。
按学校安排的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时间,组织部将于6月1日- 5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集中开具出省的组织关系介绍信。
某工业大学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讲义.ppt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及兵团各师
党委。 (9)中国人民解放军(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 治部或其组织部门。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我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 办法
我们根据通常情况下毕业生的去向, 将我校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分为三大类、 9小类。
毕业生党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 择符合自己的转接办法:
(一)升学类
例如:我校自动化专业的某毕业生 要转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党委 组织部。那么,该生的组织关系转接流 程如下:
4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 5 、广州市白云区委组 组织处向广州市白云区 织部向人和镇党委组织 介绍信跨省平级 委组织部开具介绍信。 转 移 到 广 州 市 白 部开具介绍信。
云区委组织部。
3 、学校组织部向北京 6 、人和镇党委组织部 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开 接收组织关系,并向学 接收的基层党委 具介绍信。 向 学 校 党 委 反 馈 校组织部反馈回执。
回执联。
2 、由党总支审核并填 写《组织关系转移登记 表》盖章后提交组织部。 1 、学生本人向支部提 出转移组织关系申请, 并提供相关信息。
由于现在很多毕业生到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外资企业等其他形式的单位工作,这些单位往往没 有党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党员可以有以下 两种选择: 一是将党员组织关系随同户口档案转往县以上政 府人事(劳动)部门或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 构党组织,这种情况的转接见第⑧点。 二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 街道、乡镇党组织,这种情况的转接见第⑨点。
第一步:向学院党总支提供信息(姓名、性别、民
族、身份证号码、正式或预备党员、联系
电话、抬头:介绍信接收单位;去处:工 作单位或接收单位党委组织部)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

1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党委及下属各党支部。
2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保证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特制定本程序。
3 术语和定义3.1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变动组织关系的凭证。
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
3.2 12371党建信息平台:网址,是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大力推进的一个党建信息平台,是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工具和服务平台。
同时该平台具备党务管理、信息发布、学习培训、社会动员四大功能,为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提供网上党费管理、网上组织关系接转、网上党员精确管理、网上教育培训、网上信息发布等全方位网上服务。
4 职责4.1 公司党委:负责认真核查上级党组织在12371党建信息平台上接转的申请,凡符合要求的(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或长期(6个月以上)借调到···公司的员工及劳务派遣工、党员信息完整)按规定转入公司;认真复核下属各党支部在12371党建信息平台上接转的申请,凡符合要求的(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或返回原单位的借调人员或劳务派遣工、党员信息完整、目的支部明确)按规定转出公司。
综合管理部行政管理室为日常办公部门。
4.2 党支部:负责对公司党委在12371党建信息平台上转入的申请办理接收手续;认真审核党员在12371党建信息平台上提出的转出组织关系申请,凡符合要求的(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或返回原单位的借调人员或劳务派遣工、党员信息完整、目的支部明确)按规定提交公司党委转接。
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规定

XXX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规定党员组织关系,是指党员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
按照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在通常情况下,党员的组织关系与行政关系应当一致。
一、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凭证及范围党组织关系包括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
转移和接收正式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移和接收临时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或“中国共产党员流动党员活动证”。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变动组织关系的凭证。
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
党员证明信是党员临时外出参加组织生活的凭证,即党员临时组织关系。
党员临时外出工作、学习、开会、实习、考察,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
持党员证明信的正式党员,其组织关系没有转移,仍在原单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和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党员外出地点不固定、时间不确定,一般应当持有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党员短期外出开会、参观、学习、实习和考察等,时间在3个月以内,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员组织关系凭证。
二、办理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介绍信有关事项党员从一个单位或地区到另一个单位或地区,必须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便于新单位的党组织根据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确认其身份,并及时将其编入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员管理的重要内容。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
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学习、外出务工经商以及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方或单位,时间超过6个月的,经党组织同意方可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
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升学、招工、转业、毕业分配、外出务工、经商及其他原因,从一个单位(地区)调到另一个单位(地区),经党组织同意方可转移组织关系。
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就是通过介绍信的方式证明党员的身份。
新单位(地区)的党组织根据这一证明,才能承认其党员身份,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因此,转移组织关系是加强对党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委组织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严肃、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
1、党员在转移组织关系时,先由其所在党支部开具党员证明,然后党员本人持证明到上级党委(总支)办理接转手续。
2、上级党委(总支)根据党支部证明,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介绍信要写明党员转出和转入单位党委(总支)的名称。
3、如果这一级党委(总支)无权与该党员调往单位或迁居地的党组织直接接转组织关系时,还需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到上一级党委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4、党员持介绍信到所去地(单位)党委组织部或基层党委接转组织关系,由其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所去单位的党支部报到。
二、转移组织关系的权限
1、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各乡镇党委之间、县直党(工)委和乡镇党委之间,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2、在一个市(不包括县)范围内,各机关、厂矿、企业、学校、街道党委(工委)及以上各级党委(工委)或党委组织部。
各金融机构地(市)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市直机关工委可在全市范围内与县(市)、区委组织部门直接相互接转组织关系。
3、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市、县委组织部,省辖市的区委组织部,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4、在全国范围内,县及县以上地方党委的组织部,中直机关和国家机关工委、党中央各部委党委、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组织(政治)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工委《党委)组织部,省、自治区辖市的区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门,解放军师(旅)一级政治部或政治部的组织部(处、科),各铁路局政治部,中国民航总局政治(组织)部,中央各金融机构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三、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组织一项严肃的工作。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
必须加强对转移党员关系的管理,避免在这项工作中出现差错,防止坏人钻空子或伪造组织关系介绍信。
组织部门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使用统一式样的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
应在介绍信和存根上注明有效期。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加盖公章,并在介绍信和存根的连接部位加盖骑缝章。
介绍信的有效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党员自己携带,不能自己携带的、由机要或机要邮政转递。
四、复转军人组织关系的转递
认真做好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的接收和转递工作,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党组织的重要职责。
基本原则是:已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
因某些原因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父母、配偶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党员在落实单位过程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暂时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民政)部门所属复转安置部门的,这些部门的党组织如具备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也可以接收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
五、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
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是:
已经分配了工作,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
党员在落实单位过程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暂时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这些机构的党组织如具备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也可以接收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
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
对因某些原因,一时还不能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六、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
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原则是:①离退休干部的组织关系一般保留在原单位,可单独组建党支部。
②就地安置的退休工人和退职干部、工人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一般应转到居住地区街道、(或村)党组织。
③易地安置的离退休、退职干部、工人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应转移到接受安置地区街道、乡(镇)或村党组织。
④离退休干部、工人党员因看病、探望子女和亲属,外出时间超过六个月的,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应给他们开具党员证明信,所到单位或地区的党组织应接收并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⑤干部、工人党员离休、退休、退职后,又受聘到另一单位工作,如果时间在半年以上,应将其党组织关系转到新的工作单位党组织。
七、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丢失的处理
党组织应教育党员妥善地保存自己所携带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一旦丢失,党员要及时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或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报告。
党组织应对丢失介绍信、证明信的情况进行审查,如确系本人不慎丢失,可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并立即通知接收单位党组织,原介绍信或证明信作废。
接转单位在接转时,要对介绍信进行认真审查核对。
对丢失介绍信、证明
信的党员,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八、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证明信的处理
党员自带组织关系应及时转移。
不按期转移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薄的一种表现,也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
对于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要调查了解,弄清原因,分清责任。
对于那些无正当理由,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导致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过期的,应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
其中超过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要按照党章规定作自行脱党处理。
如系经办人工作不慎造成的,要对经办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过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作废,由开出介绍信(证明信)的单位另行补转。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流程图示及要求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流程图示:
转接要求:
1、转移党员组织关系,要有党组织开具的中组部规定的统一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加盖党组织公章。
介绍信和存根上注明有效期,有效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
2、转移党员组织关系,要由本人亲自办理。
如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办理的,应有党组织指派党员办理。
3、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般应由党员自己携带,不能携带的,应由机要交通或机要邮政传递。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妥善保管,防止遗失,并在有效期内到所去单位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旦丢失,要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或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由组织部门进行审
查。
如果确系本人不慎,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并立即通知接收单位党组织,原介绍信作废。
对丢失介绍信的党员,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要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4、党员应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对过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组织部门要调查了解。
无正当理由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要予以严肃的批评和教育。
其中超过六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的,按照党章规定作自行脱党处理。
5、党组织必须加强对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
对外单位转来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认真鉴别真伪,防止钻空子或伪造组织关系介绍信。
6、发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后,要及时对党内信息管理系统相关信息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