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对小学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比对小学生的影响
----林巍娜 初教114班 207
•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也越来 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可现实生活中,小学生 的生活学习也越来越好,同时伴随着发展,有一 股盲目攀比圈入了小学生地学习。生活中,个别 同学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盲目的去与别的同学攀 比,异化了他们的思想,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 理负担,同时给他们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 担。对此,我主要从攀比心理的表现,攀比心理 的成因,攀比心理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应 该怎样扭转小学生攀比心理等方面探讨这个话题。
• 6,比荣誉。 • 小学生认为自己在班上如果当了班长或者 是班委等,这是无比荣誉的。所以就拿这 些比较,比谁在班上当的“官”大,谁又 是老师最喜欢的,看谁在班上最有号召力 等。
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
• 1、自尊心理的影响。 • 自尊心人人有之,看到别的同学穿的是名 牌,用的是高档的学习的用品。看到同学 每天都用车接送的时候,往往就会助长攀 比心理的形成,毕竟每个人都想拥有“一 来伸手,二来张口”的待遇。而小学生之 间存在着不平等,有些学生有的自己没有 ,有些同学用的自己也没有。所以攀比心 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自尊心理得影响。
• 其实,小学生虚荣攀比又何止 体现在捐款上面......
儿子语出惊人:我要换爸爸
• 近日,家住延平的黄女士接正在读幼儿 园的儿子放学,没想到儿子竟对她说:“ 妈妈,我要换一个爸爸!”黄女士对记者说: “没想到儿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令我感 到很惊讶,毕竟他今年才5岁!”第二天,黄 女士送儿子上学,将情况向幼儿园老师反 映。“从老师那打听才知道,我的儿子跟 班里的一位小朋友抢玩具,起了点矛盾, 于是开始比谁的爸爸厉害。我的爱人是一 名厨师,那个小朋友的爸爸是一名警察, 儿子认为警察比厨师厉害,从斗嘴中败下 阵来,所以才会对我说想换爸爸。”
• “就是我再穷,也不能让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 头。” • 聂三敏说,一些西方人的教育观念为“再富 不能富孩子”,和我们许多家庭的“再苦不能苦 孩子”教育理念形成鲜明对照。无论家庭经济是 否能够承担,无论社会的风气是否恰当,无论孩 子的需要是否合理,家长一律咬紧牙关,以满足 孩子为己任,其实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父母 的行为是伟大的,结局却是可怜的。”因为这种 失去理性指导的思维,无意中纵容了孩子盲目从 众、虚荣攀比的心理欲望。
• 2、学生的个性特征。 •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有些小学生看 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 走向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但有时 又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尤其当看到别人 比自己某些方面出色时,就会不切实际地 跟人家比较。
• 3、社会影响。 • 社会环境中不良的因素对孩子有负面的影 响,一些流行于社会的黄色书刊、经营不 健康内容的网吧。导致小学生心理不平衡 就会去尝试。有些同学就会以此为荣,在 其他同学面前夸夸其谈,引起小学生的攀 比心理的形成。
如何攀比
攀比的目的
攀比的后果
时常对周围的人产生嫉妒的心理吗 ?
你对攀比的看法?
具体看看如今的小学生是怎样的攀比
• 1,比消费。 • 小学生经常会在一起比谁的家长给自己买了什么 名牌衣服;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学习用品档次 很高;会比他们的零花钱多少,看谁花钱大方, 谁经常吃零食等。在一小的调查中有位孩子的妈 妈说,自己的孩子才刚上一年级,却不肯上学。 问其原因时,孩子告诉妈妈,因为同学有小汽车 接送,他没有。平时和小朋友玩时,他也爱“比 ”,比衣着,比玩具,比图书,春游时还要比零 食......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攀比,我们该 怎么教育他们呢?
如何扭转孩子的攀比心理?
家长要率先垂范,树立榜样
• 孩子们天真无瑕,心灵纯洁,好奇心强,易教 易懂易模仿,但是未能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 ,什么都跟着学。因此,这种幼稚的天性为孩子 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常为父母所忽视。所以说 ,要求孩子做好的父母必须先做好。另外,过分 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也会让孩子滋生攀比心 理,产生依赖。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壮成 长,超凡脱俗,于是,不少家长把自己的子女当 作掌上明珠,听之任之,要什么就给什么,殊不 知,这些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其实是一种误导。
• 老师:公开数额,是鼓励捐得多的学生 • 蔡老师告诉记者,学生捐款肯定是自 愿的,捐多少完全是学生和家长的个人意 愿。之所以公开捐款数额,目的是为了对 捐得多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平时班 上有几个学生捐款特别踊跃,我们会适当 地给予表扬,绝对不会批评捐少和没捐的 学生。”蔡老师说,爱心捐款的数额在学 校范围内没有任何评比,跟老师的工资奖 金也完全没有关系。
“有车的才是我妈妈,没车的是我 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姆”
• 见很多同学都有专车接送 上下学,小学一年级的小 男孩开始恳求做生意的姑 姑开车来送自己上学。要 求得到满足后,小男孩再 不许自己的父母来接送自 己,并跟同学们介绍说送 他的姑姑是自己的妈妈, 以前来送自己的妈妈其实 是保姆。
• 校园里虚荣攀比防不胜防 ……
“便宜文具我不要,我要名牌的 ”
• 21日,谭女士向日报新闻热线反映,她家 的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前几天孩子突然 对她说,能不能去大商场给他买一些名牌 文具,那样他在同学面前就会显得更有“ 面子”。孩子的这一番话让她惊讶不已, 仔细询问得知,原来孩子班级里的很多同 学都用名牌文具,这些同学也因此在班里 显得很自豪。
老师要正面引导,加强教育,从 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学科教学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领域, 因此对小学生攀比心理的引导与教育应该 在学科教学中努力渗透,特别是语文和思 想品德的教学中。如:某校一位资深语文 教师,常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贯穿于整 个语文教学中。她要求学生背诵诗词、熟 读经典,如《论语》、《增广贤文》等, 在圣贤的引领下,孩子们自然而然能明白 诸多道理,无需过多的言语。
• 专家:这种做法让爱心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 记者咨询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何群群。何 群群称,老师的做法显然不恰当,这种做 法让爱心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不符合初衷 ,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做法 容易让孩子产生两个极端,不利于孩子人 格的成长。如今,学校取消公开成绩排名 ,爱心更不应该排先后,学校应该更好地 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的本质而非外在的评 价,而非外在的鼓励与表扬。
“口头禅”一: “别人没有的我也 要有”
太原大学外语学院第三附属小学 校长聂三敏说,这句话无异于 告诉孩子,消费可随性而为, 无需顾忌。只要孩子要,家长 都不会拒绝,完全是由着性子 来,没有方向,没有计划。于 是,“社会流行什么我就要有 什么”的从众消费,“别人有 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攀比消 费,“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 的求异消费等不当习惯,逐渐 在孩子身上养成。
• 梁小姐说,她外甥女所在班级总共为灾区 捐了1800多元钱,而其他有的班级捐了 6000多元,外甥女的班主任觉得很没面子 ,上课时批评了班上3个只捐了5元钱的小 朋友,说他们缺乏爱心。结果下课后,班 上有的同学就向他们扮鬼脸,并逗着说: “小气包,卖面包!”有的还说自己羞于和“ 冷血动物”在一起。她外甥女当场就气得 哭了起来。 • 梁小姐说,自己的外甥女现在心理阴 影很重,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
■钱捐少了就是没爱心?
• 据了解,梁小姐外甥女在城区一所小学读 四年级。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梁小姐的 外甥女就在其父母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压 岁钱在街上募捐点捐了100元钱。之后,学 校掀起向灾区献爱心活动,小孩于是又从 自己零用钱中捐了5元钱。老师见到了当场 批评:“你这5块钱可以买什么东西啊?这5 块钱捐什么捐,不用你捐了,还不够你在 麦当劳吃一个甜圈!”小孩想解释一下,老师 很不耐烦地挥手就叫她走开。
• 5,比过生日。 • 洪叶明是我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正在读小学三年 级。有一次我正好碰上他的生日,就去他家。到 他家发现洪叶明就在房间里大闹,理由是他去过 别人的生日都是父母拿钱给他们自己去玩,还有 请班上的同学。最后没有办法父母答应了他。他 高兴级了,飞快的冲出房间,给他们的同学打电 话。看他很满足。如今的小学生会拿自己过的生 日与别人过的生日比较,比谁的生日请得同学多 ,谁的生日父母给的钱多,谁的生日同学送的礼 物最多而且是最贵的等。
“口头禅”二:
• “我小时候是苦出来的,不能再让我的孩 子受苦。” • 山西省资深教育专家陈茂林认为,很 多家长出于儿时的艰苦记忆,希望孩子衣 食无忧,锦衣玉食,却忘记“自古纨绔少 伟男”的古训。一味让孩子享受各类优质 条件,只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孩子大手大 脚的习惯,不知节俭为何物。
“口头禅”三:
• 4,比父母。 • 有些同学的父母每天开车接送孩子上学, 这样就形成了攀比之风,他们会比谁的父 母当的官大,钱多;谁的父母开的车是高 档的等。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的教育 出了问题,因为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炫 耀自己的车是什么牌子,又是什么样的档 次。长时间就让孩子知道可以拿父母说的 跟别人比,这样觉得自己很光荣。现在别 人的父母不如自己的父母,就会高兴。
• 3,比面子。 • 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已 经会班里或校园里谁长的帅,长得漂亮, 看谁穿的衣服漂亮等。社会上的攀比之风 必然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社会很多 的明星做秀的攀比,电视网络媒体对这些 现象也有大幅度的报道,这些报道多少都 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一定的影响。从 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学生相互攀比 重要表现。
具体事例
• 家长:捐款5元,孩子回家 抱怨没面子 • 王女士的儿子小宝是长沙 市清水塘第二小学四年级的学 生。昨日上午,小宝所在的学 校进行了爱心捐款,他也捐了5 元钱。令王女士感到担忧的是 ,儿子的班主任在课堂上公布 了每名学生的捐款数额。王女 士说,儿子告诉她,老师把每 个人捐了多少钱都念给他们听 ,别的同学有捐一两百的,他 却只捐了几块钱,“孩子说是 自己没面子。”
• 2,比住房。 • 小学生认为房子是有钱与否的标志,就拿自家的 房子与别人的房子比,他们会比谁家的房子大, 看谁家里的生活用品是高档的,谁家的生活好等 。有一次我经过小学旁,正是他们的放学时间。 学生们像小鸟般飞出校门,我随着人群往前走, 听到有三四个同学,正津津有问的聊着天,我从 他们的旁边过。有一位同学说:“前面的那个人 家的房子在某某小区,房子特别的大,我去过他 家家具很舒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旁边的同 学投向前面走着的那位“有钱的同学”一种羡慕 的眼观。
• 他们深知,在校园里,最受欢迎的孩子, 不是最富有的,而是个性完整、有所追求 、与人为善的孩子。正是这样,孩子们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步步形成了。 • 攀比也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是看比什么, 怎么比,把握“尺度”最重要。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通过教育,使孩子明白自己是 一名学生,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 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引导孩子在学习 、劳动、品德方面与同学展开竞赛,而不 是在物质上盲目攀比。
“孩子高消费,父母可能是祸首。 ”
• 一些教育工作者说,学生消费观的形成, 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影响,其 中家庭教育首当其冲,父母消费的言传身 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成孩子的消费观,往 往一些看似并没有错的想法、说法和做法 却对孩子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 三句“口头禅”凸显家长错误消费 教育观
• 4、家庭教育影响 •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是人生中最 先接受到教育的地方,也是孩子最温馨、 最安全的港湾。但同时往往因为很多家长 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管教方式不当,或 者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家庭环境恶劣,家长 的言行不一等,反而使之成为攀比心理滋 生的温床。
• 5、学校教育 •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形成 健康心理的重要地方,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学 生群体的不良风气也会致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 有些教师对于处理学生问题偏颇造成学生盲目跟 从。如有的时候教师会发动学生献爱心,对于捐 款多的,这时教师会表扬,以希望大家都能积极 踊跃。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优秀学 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他们往往会对部分学 生说:“你如果有某某同学一半干净,就好了, 如果有他一半成绩,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种言 语如果常说的话,对于被贬低的同学有的会产生 不满和厌烦的情绪,而有的只会让学生看不清自 我,只会不切实际地以别人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