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4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是企业为确保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危险源,以消除或降低员工遭受伤害或致病的风险。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有效的组织结构:确立和识别危险源辨识管理的责任人和职责,完善危险源辨识管理的组织机构。
2. 危险源辨识管理的目标:明确企业的安全与健康目标,并将其纳入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
3. 危险源辨识方法:确定科学、可靠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察、风险评估、事故分析等。
4.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要求:确立危险源辨识管理的流程、程序和要求,包括危险源辨识的时间、地点、频率等。
5. 危险源辨识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要求将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6. 危险源治理措施: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危险源治理措施,包括预防措施、事故应急措施等。
7. 监督和检查: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加强对危险源辨识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8. 信息传递和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9. 改进措施:通过定期的评估和总结,制定危险源辨识管理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危险源管理的水平。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需求的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可行和有效执行,以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识别和管理企业内部的危险源,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人员进入企业内部的场所,并参与日常工作活动的情况。
第二章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第三条企业应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工作,确保对每个工作场所及工作岗位的危险源有清晰的认识。
第四条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工作应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防范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项目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全面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六条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与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排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等。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技术条件及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二)工艺流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原材料和半成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四)职工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五)周边环境是否对安全产生影响;(六)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有针对性、全面覆盖,记录辨识结果并及时整理。
第十二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频次,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十三条风险评价工作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四条风险评价应当根据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风险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二)对危险源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三)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进行防控的危险源。
第十六条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七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记录并进行汇总,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风险评价应定期进行复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和改进意见。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十九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各部门、项目、岗位进行指导,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识别和管理工作场所中的潜在危险源,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含义、目的、建立过程、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执行。
一、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含义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是指组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确定可能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障员工安全:通过辨识和评估潜在危险源,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和消除对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
2. 减少事故风险:全面辨识和及时控制危险源,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稳定。
3.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促使组织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并不断完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 促进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工作场所安全的持续改进。
三、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1. 确定辨识目标:制定明确的辨识目标,明确要辨识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
2. 进行信息收集:通过实地勘察、查阅资料、询问员工和专家意见等方式,收集潜在的危险源信息。
3. 辨识和评估:依据事故统计、现场勘察和相关标准,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确定其危害等级。
4. 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每个潜在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措施。
5. 编制辨识报告:将辨识和评估的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辨识的危险源清单、评估结果、控制措施等,以供后续的管理和执行。
四、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前预防事故: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可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2. 保护员工安全:建立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保障员工的安全。
3. 合法合规要求: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是法律法规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和执行该制度有助于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对于危险源辨识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生产设备、工作场所以及危险化学品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辨识管理。
三、工作内容1. 危险源辨识企业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于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物质材料、作业操作等。
辨识应当全面、细致,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清晰的描述和分类。
2. 危险源评估对于辨识出来的危险源,企业应当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危害程度,并按照评估结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
3. 危险源控制根据危险源评估的结果,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4. 安全培训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使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5. 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监督检查可以由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委派的安全专责人进行。
四、责任制度1. 企业负责人应当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确保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协助企业负责人对危险源辨识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
3. 相关部门和岗位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
4. 所有员工都有安全生产责任,应当加强安全意识, 积极参与危险源辨识工作,并按照规定正确使用控制措施。
五、违反制度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照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改正、停产整顿、停职检查、降职或辞退等。
同时,如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制度的修订和宣传对于本制度,企业应当定期进行修订,保持与实际工作的一致,并在企业内进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一、引言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识别和管理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类危险源,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从危险源的定义、辨识方法、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损失或潜在风险的各种因素。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化学物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高温、高压、高处作业等。
企业需要对危险源进行科学准确的辨识,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危险源辨识方法1. 审查法:对企业内部的设备、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逐一审查,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等方式,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2. 实地调查法:对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观察、询问、测量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和作业流程,进而辨识危险源。
3. 经验总结法:结合过去的事故经验和教训,总结出常见的危险源,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辨识。
4. 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通过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辨识。
四、危险源管理措施1. 风险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决策制定的依据,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和优先级。
2. 排除和替代:尽可能排除或替代危险源,如更换有安全隐患的设备、使用安全性更高的替代品等。
3. 技术控制措施: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危险源控制,如安装防护设备、加装安全开关等措施。
4. 管理措施: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归属,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5. 紧急应急措施:建立健全紧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以应对突发事故。
五、危险源辨识管理流程1. 确定辨识范围和目标:明确辨识的对象和目标,确定辨识的范围和标准。
2. 开展辨识工作:根据所选定的辨识方法,对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3. 风险评估和分析: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管理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____相关人员对该工程危险源进行辨识、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
项目安质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实施登记和管理。
二、工作程序1、过程流程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危险源更新2、危险源辨识危险源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缺陷。
2.1辨识范围:(1)所有人员:包括内部人员,分包商和访问者;(2)所有活动:包括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3)所有设施:包括建筑物(自有的和租用的)、生产用的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4)管辖范围内的作业场所:包括从事生产施工场所及影响从事生产活动的周边环境;(5)辨识时应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2.2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询问交谈、检查现场、查阅记录、安全检查表等方法。
实际操作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几种方法合理组合使用。
3、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后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长及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____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4、重大危险源管理(1)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路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
(2)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
(3)项目总工程师马骏是本要素全面负责人,____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对该施工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列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本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3.相关术语定义3.1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____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5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6储存区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职责____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重大、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
4.2安全环保部4.2.1负责组织各相关单位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辨识、传递和建档。
4.2.2负责组织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对重大、重要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监控及监督管理,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公司报告。
4.2.3负责制定重大、重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传递至各相关单位和员工。
4.2.4协助人力资源部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2.5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形成演练和评价记录。
4.2.6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____人力资源部4.3.1负责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告知;4.3.1负责组织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模版一、制度概述本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评价与控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岗位和所有员工。
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1. 危险源辨识1.1.企业应当建立危险源辨识的机构和组织,并明确责任人。
1.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文献调查、专家评估等。
1.3.危险源辨识应当全面、系统、准确、细致。
1.4.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应当进行标识和记录。
2. 危险源评价2.1.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评价和分级。
2.2.评价结果应当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
2.3.评价结果应当与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和研究,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控制1. 排除危险源1.1.优先考虑排除危险源的可能性。
1.2.如排除不可行,应当采取其他控制措施。
1.3.排除危险源的措施应当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 替代危险源2.1.优先考虑替代危险源的可能性。
2.2.如替代不可行,应当采取其他控制措施。
3. 防护措施3.1.根据危险源的特性和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3.2.防护措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4. 技术控制4.1.采用工艺改造、设备更新等措施进行技术控制。
4.2.对于较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当评估和改进相关的技术控制措施。
5. 管理控制5.1.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控制措施的执行和效果。
5.2.培训员工,提高其对危险源控制的认识和能力。
5.3.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四、应急预案和演练1. 建立应急预案1.1.针对评价结果和控制措施,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1.2.应急预案应当详细列明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2. 应急演练2.1.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2.应急演练结果应当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
五、培训和教育1. 培训计划1.1.根据岗位和工种的危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公司制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消除或控制潜在的危险源,降低与危险源相关的风险。
二、范围适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项目以及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实验室等。
三、术语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物质、设备、环境或工艺。
2.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
3.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一般包括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4.管理措施: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控制风险、防范预防、应急处理等措施。
5.责任人:指被指定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措施的人员。
四、制度要求1.危险源辨识(1)各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员工对所辖区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结果记录并进行归类分析。
(2)对于发现的新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或消除,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辨识结果应明确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影响范围等信息,并进行文档化保存。
2.风险评价(1)辨识后的危险源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2)风险评价要综合考虑潜在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暴露时间以及员工的易感性等因素。
(3)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文档化记录。
3.管理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2)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教育、设立防护设施、完善应急预案等。
(3)责任人要负责组织、执行和监督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4.监督与评估(1)公司要定期组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组织相关部门、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能力。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与目的本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特制定此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明确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对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
通过全面辨识和规范处理危险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与伤害的发生。
二、辨识与评估危险源1. 辨识危险源的方法(1)初步调查与检查:通过对生产场所、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初步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观察员工工作: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分析历史记录:通过检查事故报告、事故档案等历史记录,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故和伤害原因,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危险源评估(1)评估危险性: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威胁程度。
(2)评估暴露度:评估员工接触危险源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程度。
(3)评估风险:综合危险性和暴露度评估结果,对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管理与控制1. 管理责任与义务(1)公司负责人应确立危险源管理的重要性,落实责任制,保证危险源管理的顺利进行。
(2)相关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并推动其落实与执行。
2. 危险源管理程序(1)制定危险源管理计划:根据辨识与评估结果,制定危险源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措施和责任。
(2)建立管理档案:建立危险源管理档案,包括辨识与评估记录、管理计划与措施、执行情况等,确保跟踪管理的实施与效果。
(3)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措施、防护设施、培训教育等,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4)监测与检查:定期进行危险源的监测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培训与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四、纠正措施与改进1. 纠正措施(1)针对危险源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整改。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风险。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必须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控制和管理。
本制度的目的是在工作环境中明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控制和管理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范围与方法1.辨识范围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覆盖工作场所的各个环节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设备和设施:对设备的制造、安装和日常运行进行辨识;(2)物质和化学品:对工作场所使用的化学品和危险物质进行辨识;(3)作业流程与方法: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4)人为因素:对人员的行为和操作可能引发的危险进行辨识。
2.辨识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技术规范、操作手册、安全数据和事故案例等文献资料;(2)实地勘察: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各种设备和设施的工作状态、存在的潜在危险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3)专家评估:组织专家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充分发挥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那些在工作环境中,一旦发生事故可能有严重后果的危险源。
危险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可能导致工人死亡的;(2)可能导致工人重伤或永久性伤残的;(3)可能导致大规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4)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并影响公共安全的。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方法(1)危险源辨识:根据辨识方法,对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危险源进行辨识;(2)危险源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包括危险程度和可能性的评估;(3)风险评估:结合危险程度和可能性评估结果,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级别。
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1.控制措施的制订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1)技术措施:包括设备改造、安全设备的配置等;(2)管理措施:包括工作程序的制定、操作规程的编写等;(3)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并确保其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公司职工、合作方人员、临时工等,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危险源辨识管理,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实现危险源与风险的管控与降低。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应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五条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劳动条件、设备设施、人员操作、作业流程等的分析与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的过程和方法。
第六条进行危险源辨识应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确保识别出的危险源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由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人员应参与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第八条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应符合以下步骤:(一)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和目标;(二)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三)制定危险源辨识报告,明确危险源的性质、范围、风险等级和治理措施;(四)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工种、不同设备、不同作业环境,制定相应的危险源辨识方案,保证分析和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危险源评估第十条危险源评估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危险源评估应综合考虑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和暴露程度等因素,确定其风险等级。
第十二条危险源评估工作应由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人员应参与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第十三条危险源评估的结果应做到客观、准确、可信,为制定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危险源评估的结果应记录并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阅。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一、前言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事故和保障工人健康的基本措施。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危险源,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工艺、材料、场所、人员等要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记录。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危险源辨识:(1)开展危险源辨识调查:调查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引发事故的条件,包括设备、工艺、人员、作业场所等方面;(2)借鉴现有经验和数据:了解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事故经验和数据,分析其产生事故的原因和危险源,并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类比和推演;(3)参考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源的划定和识别标准,对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逐项核查。
2.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量化、定性或定量评价的过程。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危险源评价:(1)定性评价: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比较其与安全标准和要求的符合程度,判断其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威胁程度,从而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和排序;(2)定量评价:通过测量、分析危险源的物理参数、化学成分、人体接触剂量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可以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方法进行测量和分析,如测量设备的噪声、光照强度、化学品的浓度等。
三、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安全和健康的威胁。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危险源控制:1.技术措施(1)优化工艺和设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或消除危险源的产生。
例如,通过改进设备的设计和结构,减少安全隐患和操作错误的可能性;(2)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环境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6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监督管理, 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充分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 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2辨识与评估小组3.对公司生产现场和储存设施进行评价, 确定重大危险源。
4.3安全科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 并组织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督、档案管理等。
3.4设备科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日常管理, 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4工作内容及要求4.1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流程公司成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组长: 总经理副组长: 副总经理组员: 各科室负责人4.1.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对公司危险源按照《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____】号)、《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和《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的要求进行辨识;4.1.3依据辨识与评估小组的辨识, 无重大危险源, 由安全科出具书面评估报告。
4.1.4如发现重大危险源, 由设备科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4.1.5设备科根据重大危险源特性,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制定防范工作计划;4.1.6安委会根据防范工作计划每周进行一次专项综合检查, 并详细记录检查情况;4.1.7安全科负责开展应急演练, 并详细记录演练情况;4.1.8设备科对重大危险源配备设施、监视设备, 进行日常巡检, 填写《日常巡检记录》;4.1.9设备科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 编制《日常管理工作汇报》;4.1.10重大危险源小组对日常管理工作汇报进行审议, 并由安全科出具《书面评估报告》;4.1.11设备科根据评估报告, 进行回顾总结, 并制定《改进计划》;1.12重大危险源小组审定改进计划, 进行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1.管理职责____项目部安全保障体系小组建立符合本项目部实际状况的危险源辨识制度,负责指导检查各施工工地危险源辨识工作,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
2.内容及要求2.1危险源辨识的主要范围危险源辨识覆盖企业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1)作业地质及环境条件。
2)作业场所平面分布。
3)建(构)筑物。
4)采购服务过程。
5)作业设备、装置。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2.2危险源辨识条件2.2.1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即:1)正常态: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按照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2)异常态: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周期性或临时性的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维修等。
3)紧急态:指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状态或其发生的临界状态。
2.2.2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即:1)过去: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2)现在: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3)将来:指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退役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变化。
2.2.3六种能量逸散类型,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
2.2.4四种事故起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
2.3危险源辨识方法2.3.1进行危险源辨识所必须的知识和经验。
1)关于对象系统的详细知识,诸如系统的构造、系统的性能、系统的运行条件、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情况等。
2)与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等有关的知识、经验和各种标准、规范、规程等。
3)关于对象系统中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方面的知识2.3.2危险源辨识方法可以粗略地分为对照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大类:1)对照法。
与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经验相对照来辨识危险源a安全检查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该制度范本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规模,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类别;2. 列举每个危险源类别下的具体危险源;3. 采用专业工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系统辨识,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设备危险、工艺危险等;4. 归纳总结危险源,生成危险源辨识报告。
三、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确定各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危险源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观察,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3. 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工具和方法,对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4. 生成危险源评价报告,包括评估结果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重大风险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水平。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和判定方法;2.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3.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监测和巡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 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和复查,及时更新管理措施。
五、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1.1 管理目标1.2 适用范围2. 危险源管理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2.2 综合管理2.3 法律依据3.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3.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3.2 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4. 重大危险源管理4.1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4.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4.3 重大危险源的监测和复查5. 安全培训和教育5.1 员工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5.2 安全培训的计划和实施6. 安全责任和奖惩制度6.1 安全责任的界定和分工6.2 安全奖惩制度的规定7. 事故报告和调查7.1 事故报告和登记7.2 事故调查和分析8. 制度执行和监督8.1 制度执行的程序和要求8.2 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9. 附则9.1 重大危险源清单9.2 参考文件9.3 修订记录六、结论本文介绍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了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管理制度(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管理制度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和保护员工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该制度主要目的是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预防和控制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危险源辨识评价1.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中可能引发事故和职业病的各类因素进行系统的辨识和分析。
其目的是找出企业工作环境及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了解其性质和内在联系,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危险源辨识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辨识的对象:对工作环境中所有可能引发事故和职业病的因素进行辨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各类危险源。
(2) 辨识方法:根据不同的危险源,采用不同的辨识方法,如调查、观察、测量、检测等方法。
(3) 辨识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对辨识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是否存在风险和危害,并给予相应的风险等级。
3. 危险源辨识评价的要求危险源辨识评价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 全面:对工作场所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确保辨识结果的全面性。
(2) 科学:采用科学的辨识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辨识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及时: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定期辨识和评价,确保辨识结果的时效性。
(4) 可行:对辨识结果的控制措施应该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企业实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监控管理1. 危险源监控的目的危险源监控是指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实时掌握危险源的变化和动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和职业病发生。
2. 危险源监控内容危险源监控包括以下内容:(1) 监控对象: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包括各类设备、装置、物质和工作过程等。
(2) 监控方法:采用各种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监控,如传感器、摄像头、实时监测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对项目部所有办公、生活、道路施工段、场地、机械活动、员工生产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公司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部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全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3术语和定义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
3.2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曝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
3.3风险评价评估采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
4职责4.1主管安全副经理a)公司主管安全副经理负责批准公司《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b)各部门负责人批准本部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和《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
4.2安全运营部a)负责组织各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b)负责组织公司重要危险源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c)负责确认与更新公司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
4.3各部门a)负责对本部门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认与更新;b)负责对本部门重要危险源风险控制的策划与实施。
5管理内容与要求5.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索;d)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e)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f)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论由组织或其他部门提供;g)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i)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j)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作业活动和场所的划分通常包括:k)公共场所:如办公楼、会议室、员工餐厅等;l)作业活动场所:如作业场所、运行场所、抢修现场、施工现场、仓库等;m)各种设备设施:如运行设备、作业设备、特种设备、机械设备等;n)危险作业活动:如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等;o)特种作业活动:如厂内机动车驾驶,特种设备操作、起重作业等。
危险源的分类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分类辨识:按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后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结合公司实际将危险源分为十四大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化学性爆炸;(12)物理性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其它伤害等。
按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时,将危险源分为六大类:(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源辨识的信息收集:危险源的辨识应覆盖公司所有活动场所、活动过程、进入活动场所的所有人员以及运行、作业活动的所有设备设施。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充分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p)过去: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过去遗留的危险源;q)现在: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在现有(或拟定)的控制措施下的危险源;r)将来: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源。
考虑危险源的三种状态s)正常(常规):在进行正常的作业活动时存在的危险源,如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以及其它设备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或人的不安全行为等;t)异常(非常规):在作业活动中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如电气、机械设施设备的试运转、维修、停机及发生故障时的危险源、恶劣天气(风雾天、雨雪天﹑高温寒冷天)作业时等危险源;u)紧急(事故):主要指在作业活动中不能预见因素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或灾害,如地震、发生火灾爆炸、交通事故、高处坠物或滑坡掩埋窒息等危险源。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v)询问和交流;w)现场观察;x)查阅有关记录;y)获取外部信息等;z)分析以往事件等。
5.2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危险源风险评价的步骤:a)确定各作业活动及场所的危险源;b)对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c)确定风险的危险危害程度;d)最终确定公司的重要危险源。
危险源采用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源进行定量评价。
计算公式:D=L×E×C公式中: D——危险等级评价标准分值,取值见表四;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取值见表一;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取值见表二;C——一旦发生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取值见表三。
表一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L)分值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是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表二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值数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仅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三发生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C)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5.3重要危险源的确定危险源风险等级的划分:按D值的大小,分为五个等级,见表四。
表四危险等级评价标准(D=L×C×E)D值风险等级危险危害程度措施要求>320 Ⅴ级极其危害,不能继续作业停止作业整改160~320 Ⅳ级高度危害,需立即整改立即整改70~160 Ⅲ级显著危害,重要控制重要加强控制20~70 Ⅱ级一般危害,需要控制保持控制措施<20 Ⅰ级稍有危害,需要注意加以关注重要危险源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b)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的;c)直接观察可能导致事故,但无适当控制措施的;d)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e)D值>70的。
D值在160分以上的为不可接受风险,应立即组织整改,采取了适当措施后重新评价,直至达到可接受程度。
5.4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策划针对不同的危害等级的控制措施要求,基于以下顺序对降低风险予以考虑,确定危险源控制措施:a)消除;b)取代;c)工程控制;d)标识,警告和(或)管理控制; e)个体防护用品。
对于重要危险源,必须规定控制措施,通常有以下几种:a)制订目标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案,如建立改造设备降低机械伤害事故率、设备设施完好率、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率等目标指标;b)制订并执行管理程序或管理制度、重要部位检查制度、安全警示标志设立要求、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c)对人员进行培训和上岗控制,如通过安全及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演练,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等;d)现场控制措施,如监护、隔离、通风、警示标识等;e)监视和测量措施,如定期检测、现场数据监控等;f)个体防护,包括配备相应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等;g)编制应急预案、消防器材和应急设施的配备等。
5.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管理流程各部门按项目经理的安排,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及初步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并在其中初步确定重要危险源;各部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经过主管安全副经理确认后,提交治安部,本部门保存原始表。
对各部门提报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进行审核,发现较多问题,将返回部门修改或由部门人员与治安部共同修改,直至形成可供风险评价的文本。
根据各部门危险源辨识和初步风险评价的结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参加的风险评价,对各部门初步确定的重要危险源进行汇总并组织风险评价,分别确定公司控制的重要危险源以及各部门控制的重要危险源;形成公司和各部门的《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
组织各部门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修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对公司和部门重要危险源分别做出标识。
组织公司重要危险源相关部门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危险源风险控制策划,将控制计划填写在公司《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内,公司《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各部门执行。
各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重要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将本部门策划的控制措施和公司涉及本部门的重要危险源控制计划填写在本部门《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内,经本部门分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报治安部存档。
5.6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更新每年年初由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更新工作,如无大幅度更新,流程可适当简化,具体由治安部确定。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识别更新和评价危险源:a)发生重大事故,需进行原因分析或借鉴教训时;b)计划使用新的机械设备或材料、采用新技术措施等;c)法律、法规的更新或变化;d)计划有相关方到现场实施新的作业活动时;e)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f)组织各部门对公司经营活动及服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发现的新的危险源,应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g)当相关方在公司活动中产生新的危险源时,应进行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形成临时的或阶段性的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具体按《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执行。
5.7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运用当危险源发生变化或更新时,治安部负责及时将新的辨识和评价的结果下发到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根据新的辨识和评价结果对有关控制措施和作业文件进行修改。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已决定的控制方法加以考虑;在制定、审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方案、培训需求计划时,应考虑危险源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