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多篇范文)
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一、课程改革进展情况1、成立了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培训组织机构,建立各种制度,确定了实验目标,确定了实验方案。
依据《实施方案》制定了《沙后河中心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组织教师通过培训,确立了实验教师,成立了校级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做好课题的立项、准备、研究等相关的工作。
2、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家长会、教师会、学生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课程改革,使广大师生及家长、社会对课程改革有了初步认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每周举行一次校级教研活动,每月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每学期承担一次督导组级课改交流会,内容是课改、课题和"双自主"教改,使实验教师能够及时交流、研讨,真正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加强了课改的研究的力度,经过一个学期的验证,效果是十分显着的。
3、课程进展情况:学期初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两个计划执行,各学科、各个单元有测评、有信息反馈,并及时做好记录,整理和装入档案。
课程改革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使学生初步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存在问题1、观念转变非一日之功。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摈弃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之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改动较大,传统的做法的惯性作用使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多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有的老师在示范课或有领导听课时能自觉按新课程要求去上,但平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2篇
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精选2篇(一)标题:课改经验交流:探索课堂创新的优秀实践导语:课改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教师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各种创新教育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几个优秀的课堂创新实践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一、探索合作学习模式某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模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混合式学习手段,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这种课堂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某高中英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课堂变成了一个互动和趣味性十足的学习环境。
通过在课堂上播放有趣的视频、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还设计了互动式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做练习、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探索和巩固知识。
这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三、开展项目式学习某中学数学老师开展了项目式学习,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任务,让学生通过开展调研、收集数据、分析问题等活动,主动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发,学习结果也更加实际和有意义。
四、推动个性化教学某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体验。
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
这种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五、培养实践能力某高校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还培养了观察、思考、创新等实践能力。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小学课改的一些经验。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1. 强化课程意识,关注学生发展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课程意识,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转变教师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课程,实现课程整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学校对课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了课程整合。
我们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整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2. 开发校本课程,拓展学生视野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如:科技制作、艺术欣赏、体育竞技等。
这些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我们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学生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新课改强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学校在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
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形象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我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形象。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培训、组织师德师风实践活动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 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程改革工作的经验材料5篇
课程改革工作的经验材料5篇第一篇:课程改革工作的经验材料课改促高效师生共成长——资兴市一完小课程改革工作经验汇报材料资兴市一完小现有59个教学班,教职工182人,学生3447人。
我校自2002年秋季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实施“提升教师素质,关注学生成长,追求课堂效率”的课改策略,于2010年10月申报了资兴市课程改革样板学校。
经过十年的学习思考、十年的实践创新、十年的积累沉淀,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走出了一条切合我校实际的教改之路。
一、提高认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现已形成了“以活动促成长,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格局,开展了《颂经典·铸人格》、《关爱三生·情暖校园》、《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成长》、《创廉洁校园·塑廉洁品格》等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1学校关爱弱势学生群体、“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做法与经验在新浪网、中国新闻网、《湖南教育》杂志等多家媒体上发表与报道。
二、整体规划,课程建设科学合理我校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注重校本课程建设。
紧紧围绕“校本、创新、发展”这一主题,从2006年开始开设校本课程,积极创建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书香校园。
我们汇编了一套较完整的古文经典教材,开展了“诵经典”活动:每周一的第一节课是全校的“经典诵读”课,由语文老师进行诵读指导;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由学习委员组织学生诵读,每日诵读20-30分钟;每月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一次“诵经典”总结交流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隆重的诵读节。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经典的馨香时时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浓浓的书香已经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更融入了每位师生儒雅的言谈举止中,形成具有一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
我们的校本教材获郴州市首届校本教材评比二等奖,我校被评为“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
三、九字方针,课堂教学上水平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我校全面落实“九字方针”。
学校新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一名教师,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新课改方面的经验。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下是我们学校在新课改方面的几点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首先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使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我们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相关政策,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我们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新课改要求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我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遵循以下原则:1. 注重学科均衡,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 加强课程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3. 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 注重课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原则,我们学校对课程进行了以下调整:1. 开设特色课程,如STEAM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增设实践课程,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强化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我们学校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分享和共同进步。
2. 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成效。
我们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经验交流
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经验交流以下是一些关于课改优秀经验的交流材料,可以作为参考:1. 新教学方法的引入:在课改中,很多老师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我曾经参与了一个项目制学习的课程,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课题并进行研究,最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这种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多元评价的实施:传统教育中,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潜能。
在课改中,我们开始实施多元评价,除了考试成绩外还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
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我们更能够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教育。
3. 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实施课改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
许多学校提供了教师培训的机会,使教师们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我自己的学校,我们有定期的教研活动和专题研讨会,让教师们相互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科技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工具。
在课改中,许多学校开始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
比如,我们学校引入了在线教学平台,在线课程和互动学习社区,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加深学习和互动交流。
5. 学生参与决策: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参与教育决策。
在我们学校,学生代表可以参加学校管理会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主动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以上是一些关于课改优秀经验的交流材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改经验交流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师,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课程改革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自新课改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工作,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与大家交流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改革方向我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课程改革工作,明确改革方向,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深入学习,提高教师素质为了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校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使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需求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开设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如科技、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
同时,我们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
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加强评价改革,关注学生发展我校在评价改革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六、家校合作,共同推进课程改革我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改革,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举办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使家长了解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支持学校课程改革工作。
总之,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深知,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而努力奋斗。
课改推进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课改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加强领导,明确课改目标1. 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我们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课改工作。
2. 明确课改目标。
我们以“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整合,优化课程结构1. 优化课程设置。
我们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整合,形成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2. 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3. 丰富课程内容。
我们注重课程内容的创新与更新,引入时事热点、社会实践等内容,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1. 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2. 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优化教学评价。
我们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四、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1.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 开展校本培训。
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我们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课改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激发教师积极性。
五、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1. 加强家校沟通。
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课改情况,引导家长关注和支持课改。
2. 开展亲子活动。
我们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增进家校感情,形成教育合力。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发言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经验。
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课程改革的号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更新了教育理念。
过去,我们可能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在,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因此,我们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
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拓展课程。
比如,开设了艺术鉴赏、科技创新、体育特长等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而是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解决一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分工合作、交流分享,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他们自主学习。
比如,我们建立了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库,里面有各类教学视频、课件、练习题等,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我们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程改革的培训和研讨活动,让他们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评价方面,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4篇)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4篇)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篇1大家好!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多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语文新课程改革,力求找寻新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是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
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
所以,我每天安排一名值日生到讲台上作值日报告,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胆量;要求学生每天根据老师当天所给的话题写一篇小日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
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
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
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
当然,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写作教学来说吧,以往我总是罗列的说了一堆要求后就让学生去写,学生没兴趣也写不出来,最后常常应付的交一些抄袭来的作文给老师看。
为此我开始想办法,怎样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呢?通过摸索与实践,我发现:让学生在玩中去学,他们会很感兴趣,而且亲生经历了事情,他们也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对学校进行一个小调查:数一数学校有多少棵树?多少个垃圾桶?出现在校园里的最多的垃圾有什么?让学生在校园里去观察,去发现。
学校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课改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课改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此,我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在课改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课改意识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改工作,通过组织学习、研讨等活动,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2. 强化培训,提升素养。
学校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专题讲座、观摩课、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为课改提供有力保障。
3. 创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发展。
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多元课程体系1. 优化课程结构。
我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对课程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 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如科技、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 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 实施“翻转课堂”。
我校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运用信息技术。
学校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加强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重视过程性评价。
学校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实施多元化评价。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我就我们学校的课改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明确课改目标,树立课程改革理念首先,我们明确了课改的目标,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以下课程改革理念:1.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2. 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4. 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课程改革能力。
二、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1. 优化课程结构。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增设了选修课程、特色课程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丰富课程内容。
我们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校本特色的课程资源,如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等,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 推行启发式教学。
我们倡导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我们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改革能力1.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2. 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课改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经验。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努力探索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发展,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最后,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人。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1. 教学目标明确: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
2. 教学内容合理: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科学性、人文性。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 教学方法多样: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教学评价科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氛围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 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注重反思与改进,提高自身素质1.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
2. 持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新课改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教研活动: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材料7篇
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材料7篇篇1一、引言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材料将对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以及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改革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我们学校决定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实施过程1. 教材改革:我们重新编写了教材,注重知识的更新和整合,增加了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内容,使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2. 教学方法改革: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评价改革:我们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点的掌握。
4. 教师培训:我们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培训和支持,包括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掌握、教学评价的运用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他们在各种比赛中屡获殊荣。
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提高。
最后,我们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结论与建议本次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还需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新课改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新课改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们学校在新课改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我们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研讨活动,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投身到新课改的实践中。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新课改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我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通过引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课程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学校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新课改的实践者,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
我们学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关心教师生活,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五、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新课改新课改的实施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我们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使家长了解新课改,支持新课改。
同时,我们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共同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总之,新课改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学校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 深化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新课改;4. 注重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课改经验交流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学校的全体教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程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下面,我就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几点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育观念,这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理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为主导。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3. 教学相长。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实现教学相长。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优化课程设置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丰富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结合。
3. 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3篇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3篇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年来,我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以较强的责任感和较⼤的热情,积极投⾝到这⼀教学改⾰的洪流中,与进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勤的劳动,我们欣喜的感受到了⼴⼤教师的极⼤教育教学热情,哪怕是些⽐较“顽固”的⽼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已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关系逐渐形成,新的课堂新的思想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活⼒。
⼀、课改的有利条件及成果⾃从我区进⼊课程改⾰以来,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
为了保证课改实验⼯作积极有效地展开,我校成⽴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各学科⾻⼲⽼师参加的课改领导⼩组,校长⼗分重视课改实验⼯作的开展,亲⼒亲为,对本次课改精神的理解⽐较到位,亲⾃主持召开课改动员⼤会。
特别是西永⼩学的教导主任刘林同志到我校任校长以来,更是对课改予以了⾼度重视。
在他的领导下,成⽴了教科室,任命了教科室主任,分管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他经常与教导处⼀起部署课改实验⼯作,制定课改实施⽅案,还深⼊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以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有问题的⽼师进⾏悉⼼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同时⼗分重视校本教研的研讨、开发,并在学校经费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给予了经费上的⽀持。
学校⾏政⼀班⼈在课改中以⾝作则,亲⼊教学的第⼀线,担任有困难的年级、班级的教学任务,这样的⾏为富有极强的感召⼒,激发了⼴⼤教师的课改热情,为课程改⾰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改实验⽼师培训⼯作⽐较扎实有效。
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对于新的课程标准,采取了多次学、反复学、全校学、组内学、个⼈学的多种⽅式,让⼤家对课标理解透彻、掌握到位。
每次进修校的教材培训,⼀定派任课⽼师参加。
各级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出去,外出参观学习。
新课程改⾰的春风⽼师吹到每⼀位⽼师的⼼中,让他们亲⾝感受这改⾰的浪潮。
培训⼯作的开展,提⾼了⽼师的理论⽔平和业务素质,转变了⽼师的教育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对课程改⾰的看法也在悄然转变,由当初的不以为然、事不关已到逼着改⾰、做样⼦应付检查,再到今天的积极参与、⾃觉反思,这就是进步!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导处的重要职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提⾼课改实验⽔平,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实验。
高中新课程改革交流材料
高中新课程改革交流材料高中新课程改革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某市某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想法和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触角。
我认为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将更加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去学习知识,而不再仅限于纸上谈兵。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体育课上,我们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跑步和打球,而是增加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其次,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的渗透性和应用性,更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物理课上,老师将一些常见的物理原理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分析和探索,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然而,新课程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时间和经验。
对于老师来说,新课程改革需要摒弃过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的角色。
这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其次,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可能导致学习压力增加。
新课程改革增加了一些实践活动和实验,对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因此,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提供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积极的改革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做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程改革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政府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工作。
二、课程改革目标1.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发挥学校优势,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三、课程改革措施1. 加强课程顶层设计(1)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
(2)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等为成员,负责课程改革的统筹协调。
2. 优化课程体系(1)调整课程结构: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课程资源。
(2)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推进课程整合: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3. 改革教学方法(1)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优化评价方式(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精选6篇)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精选6篇)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精选6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那么你有了解过发言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能够参加这次新课改经验交流会,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新课改的成果,交流新课改的经验,我感到特别荣幸。
在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结合自己班的实际,进行了大胆的课堂改革。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大家都知道,课堂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实施课改以来,小组建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缺点这三方面的情况说说我的做法和几点体会。
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一、小组建设我们班有24名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我按照学生们的性别差异,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和学习成绩,将全班学生合理搭配,组成6个学习小组,我采取民主选举制度,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一名纪律管理员,一名卫生管理员,和一名记分员。
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在公平的基础上各负其责,每件事都能找到负责的同学,让孩子们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管理自己的小组,尤其是小组长的选择,我觉得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一定要选择那种学习认真,自觉性比较高的同学,让他们在组内正真起到带头作用,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的小组长能带领这个小组积极向上。
我们班现在每天早晨检查课文背诵,检查作业质量都是由小组长来完成,课间由小组长提醒组员下一节上什么课,如果是语文课,组长就带领组员考生词或预习要学的课文。
俗话说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小组建设还应该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的团队整体优秀了,自己才是优秀的,以此来强化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组,我的语文课,每个学生每节课的表现都是由各组记分员给加分,我也设计好了记录表和评分标准,每两周对分数高的小组奖励一次,每个月对优秀组长和优秀组员奖励一次,通过这些措施,现在各小组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我校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实现“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和“学有特长、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形成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荣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和转变,以及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实验工作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单位、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组织与管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莲湖实验区小学课程设置方案》,我校制定了《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实验的各种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计划落实情况良好,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课题组、学科研究组及聘请的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积极提供课程改革实验所需要的条件,从政策和经费上切实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保障。
坚持培训制度。
学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积极组织拟担任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聘请教研员、课改专家、特级教师为我校老师作课、作报告、来校听课评课;在寒暑假给教师布置“作业”,进行新理念的学习、写学习课标的心得体会和新学期工作设想、撰写论文。
坚持新生家长会制度。
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向家长介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的发展变化,取得家长对新课改的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坚持教学开放日制度。
二、教师培养与培训我校历来从思想、业务等各方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制定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实施计划》和具体的每学年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校本培训计划》。
特别是课改实验开展以来,我校从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到实验教师,先后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百余人次;积极实施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派教师赴长春、白城等地学习培训,邀请有名的教师来校传经送宝,送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评优比赛、基本功比赛、观摩教学等,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加强新教师培养。
每学期学校举办教学开放日,请家长来校听课评课,促进家校之间的交流。
三、课程开发与管理我校在结合长期以来在学生中开展的每周诵读一首古诗的课外活动这一优良传统,以及学生爱好朗诵的兴趣和需要,确定了校本课调自上而下、上行下效的开展教研活动的工作方式,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教研工作机制,支持教研组根据本组、本学科实际,开展富有创造力和特色化的教研活动。
校本研究活动是最行之有效、最能体现各校研究特色的方式。
我们开展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时,加强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把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情况和成绩纳入量化考核。
在教师量化考核中增设教科研一项,比例占20%。
每学期期末按级别予以积分,计入量化考核分中。
对承担教学研讨课公开课、在专业报刊上发表文章、有教科研成果获得鉴定或被表彰奖励、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竞赛获奖等,分层级赋分;承担工作和工作完成情况区别对待。
在评选先进、职称评定等过程中,对于教科研积分高的教师优先考虑。
同时,校本教研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师勇于把自己的困惑“贡献”出来,积极创建新的教研模式。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年级备课组为研究小组,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体作用和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优势,采取“自我反思提出问题—教研组研究确定课题—备课小组共同设计方案—研究者付诸实施并反思—教研组集体反思与评价”的运行机制进行校本教研。
将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校本培训、教学研讨、案例交流等有机结合,为教师参与教研创造了条件和平台。
教师增强了研究意识,成为了校本教研的主体,养成了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良好习惯,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提高,逐步形成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课改实验以来,我校向省市教科研单位申报课题共2项,部分已成功结题并获奖。
为使校本教研制度化,并加强其对教学的促进和提高,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修订了《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研活动为课改实验专门开辟时间,定专题、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形式。
并陆续制定了各项校本教研制度,要求要求每位教师用《细则》来自检自己的教学全过程,使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等都围绕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进行。
学校组织定期(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全面安排、详细检查、严格要求、认真记录、及时反馈,优点在全校推广,不足限时整改,并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教学管理人员坚持听“推门课”、“跟踪课”、“比较课”,举办计划展评、教案展评、自制课件教具展评、优秀作业展览、学生古诗比赛、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不定期抽查课堂教学、教案、作业等教学情况。
五、教学过程课改实验以来,教师不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就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开拓和利用各种资源,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具备能力,学会方法,养成习惯。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和重点。
在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中,课堂教学是重点。
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关乎课改实验的成果。
新理念下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些呢?我们先从语文教学研讨课开始,学校一改过去教师自己从教材上选课,而是为每个年级指定一个专题。
一二年级内容是口语交际课,三四年级是习作课,五六年级是阅读,课题由学校定,从课外选取。
要求年级组内集体研究,实践新课标,注重教学实效。
学校内部自评互评后推出几节课全校观摩,请区教研员看课评课。
评课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说服就是求和谐、求愉快、求发展,教研员理论联系实际,以“理”服人,让教师心悦诚服。
这样的交流不仅体现在授课教师与听课教研员之间,更关注了学生的感受,上完课后,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学效果的测评反馈,大大地促进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关注和研究。
后来,我们又陆续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了数学、和其他课程的研讨课,都取得了了显著的效果。
2、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
语文教研组研讨时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应以培养倾听和表达能力为前提,以培养应对能力为重点,更加突出“交际”。
经过集体研究展示出来的口语交际课(特别是二年级)强调了情境性、互动性,凸现了语文交际工具的性质,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使用礼貌用语、说话文明得体等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经过探究,我校教师把学习成绩、性格、能力、性别等不同的2~8名学生编在一个小组,形成优势互补,组成异质小组,在学习中,各小组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异质小组内各成员分工协作,分配角色、资源,虽然是异质分组,但是各小组间是同质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为我校承担的省级实验课题《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验与研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标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课堂教学就具有生成性,每一节课就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愉快的生命过程。
实验年级各学科教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研究新思想、新方法。
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教学创新比赛”“教学评优”等一系列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个人备课、小组说课、互相听课、集体议课、专家评课等,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发了大家钻研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热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护、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构建。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四年级作文教学重视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给学生一对驰骋想象的翅膀,同时重视培养学生会修改自己作文方法,养成成文后必读必改的习惯。
4、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发现,并学习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知识,“再创造”、研究性学习。
从推进素质教育来看,构架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应对的教学方式。
从人性的角度讲,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双重统一,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双重统一,人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
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有趣而发人思考的案例和互动的方式,用诗化的语言很艺术地道出了一位教育思想者的思考和发现,他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那幽默风趣的风格、高尚的师德和一首首精美的诗朗诵博得了阵阵掌声,引起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师的共鸣,产生了心灵的沟通和碰撞,使新课程理念更进一步深入教师的心田。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适应变革,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不断提高,教育思想得到重新建构。
全体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能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把握学科教学特点,体现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能面向全体,考虑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在教学方法上,能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并合理恰当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教学中还能注重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不同层面的学生均有所得,有所提高,普遍获得成功体验。
六、评价与考核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应是评价的主体。
学生参与评价,不仅是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评价能力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
《课标》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指出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指出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