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语言学概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语言学概论答案
第一批次作业答案
1、汉语拼音方案中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
: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语法关系:语义关系
选择答案:
、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 )。
:形态分类:结构分类:功能分类:谱系分类
选择答案:
、英语的复数变为,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
4、"
5
)
6
7
8
9、[]
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选择答案:错误
第二批次作业答案
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社会的因素: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
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组合规则的发展:聚合规则的发展:结构关系的变化:语法范畴的变化
.“拖拉机”一词是():意译词:仿译词:借词:方言词
.“洋泾浜”():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
.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
.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
.“鸡”
.
.
.
2
3
正确答案:
5、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
:张三连他的邻居也骂。
:张三的毛衣织得好。
: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
:张三写好书了。
正确答案:
、“读书”、“写字”、“打乒乓”中的“书、字、乒乓”()
: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之间的关系是组合关系: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相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相同
正确答案:
、书面语和口语()
:是根本不同的:基本上是一致的:是语言的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是一种语言的不同风格变异:可以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
:有内部屈折:没有内部屈折:词序很严格:词序不严格:虚词的作用很重要正确答案:
、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
正确答案:正确
10、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语替换。
6
位。
11
12
6
: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语言的音义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因此我们如果愿意,就可以把“袜子”说成“鞋子:同别的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能产性的特点:动物的语言可以分析出大小不同的结构单位:音素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正确答案:
8、()都具有全民性质。
:句子的意义:一般词汇:词汇:词的意义:变词规则
正确答案:
、汉语“应和”的“和”与“和浠泥”的“和”的语音区别主要在于音质方面。
正确答案:正确
10、声音的高低完全决定于发音体震动的频率。
正确答案:正确
第五批次作业答案
9、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是()。
:语素:词:词组:句子
正确答案:(有的答案说是,但是确实错了)
、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词类的发展:组合规则的发展:聚合规则的发展:语法范畴的消长
正确答案:
2
3
4、“
5
6
“
10
、词的本义答: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音位、答: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音素
答:指没有直接亲属关系或者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在同一地区或者毗邻地区互相影响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共同或相似特征的现象
、民族共同语
答: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
、语言联盟答: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法单位答:从词的本义里通过引申而产生出来的意义。
、单纯词答: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词的派生意义答: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社会方言
答:语言的融合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
、组合关系答: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语言的融合
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没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出现环境互补的音素之间的关系。
、
、
、
、
、
、
、
、
、
、
、
、
、
到前面的辅音的影响而念不同的音位,就是被前面的辅音同化了。
汉语(坦克),其中的受影响,有的特点,就是同化。
()异化:两个相同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
普通话中的变调是典型的异化现象。
比如上声,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如"老虎、展览、打死、纸马、管理”;而上声在其它声调前一律念半上,即调,如"马上、理由、揽车”。
"不”在去声前念阳平,在其它声调前念本音。
可见在普通话中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也有变体音位,比如上声实际上有、、三个变体形式。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位的发音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就是弱化。
普通话的轻
声就是比较典型的弱化现象。
如头在"木头、念头、苦头”中变成了轻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天天、玫瑰、西瓜”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往往也念轻声。
()脱落弱化进一步强化,丢失了某些音位,或在快速发音的过程中省略了某些因为,这就形成脱落。
例如把"我们”、"你们”说成、,把"豆腐”说成,把"不知道”说成,英语中把" ”说成"'”,把" ”说成"'”,等等,都是脱略。
、从发音的角度看,音质的不同决定于哪些要素?
答:语言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不平衡性、渐变性、相关性和规律性。
、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
答:()语音当地化;()词汇数量少;()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受当地语法规则的影响;()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只用于特殊场合(商业交往),不作母
、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答:()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统一体。
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的反映,是联系声音同现实现象之间的桥梁;
()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代表了现实现象
、简述文字对语言的作用。
答:词的本义: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
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词的中心意义:一个词在某个历史阶段最常用的意义。
是就多义词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词的派生意义:从词的本义里通过引申而产生出来的意义。
、简述语言符号同它所代表的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
答: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
共同语形成的条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通行地区广,使用人口多;()能够代表整个语言的发展趋势;()如果有文字,往往有
用这种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
、什么是词的本义、中心意义、派生意义?
答:()从形声字的声符去考察古音。
()据"反切”考察古音。
()根据古诗词的韵脚考
察古音。
()通过借词的读音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举例说明文字的作用。
答:()语言系统各部门发展变化的不平衡。
()在语言的某一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
"反”
、
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
共同语形成的条件是:
()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
()通行地区广,使用人口多;
()能够代表整个语言的发展趋势;
()如果有文字,往往有用这种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
、以汉语为例,阐述如何根据文字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答:()从形声字的声符去考察古音。
()据"反切”考察古音。
()根据古诗词的韵脚考察古音。
()通过借词的读音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试论民族共同语及其形成的条件。
答:()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统一体,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的反映,是联系声音同现实现象之间的桥梁;
()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代表了现实现象。
、试论语言发展的原因。
答:()语言系统各部门发展变化的不平衡;
()在语言的某一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不平衡;()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区也可以不一样,即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