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经-第二章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价格弹性[解析](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处以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如果用e d 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Q 和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用P 和P ∆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变动量,则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d e Q P P Q ∆=-∆g 。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

商品的替代数目和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等,另外,时间、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销售总收益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弹性,则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长;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该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是同方向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长,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2.需求收入弹性[解析](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的收入变动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如果用e M 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用I 和ΔI 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用Q 和ΔQ 分别表示需求的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eMQ II Q∆=∆g。

(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劣等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正值,即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该商品就是正常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及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等品。

需求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3.蛛网模型[解析]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其考察的是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它通常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中某些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即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Q d= 19 – 2 • P。 (3)比较(1)和(2)中的需求函数的变化,说明需求曲 线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表示需求增加。
五、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市场
图2-4 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函数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供给数量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表示为: QS = f ( P , C , Pr , Pe , … ) 其中: QS 为供给量 ; P 称为价格因素 ; 其他则称为非价格因素。
供给曲线
为简化分析,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只有价格在变, 供 给函数就变成了P 和 QS 的关系,称为 供给曲线( supply curve ):
需求曲线
为简化分析,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只有价格在变, 需求函数就变成了P 和 Qd 的关系,称为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Qd = f ( P )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表2-1 某品牌电脑笔记本需求表
价格-数量 A
B
C
E
F
G
H
组合
价格/千元 2
4
6
8
10
12
14
需求量/台 60
50
如果价格高于均
P
衡价格:
1) 价格高于市场出 P1
清价格
2) 供大于求(Qs >
P2
Qd)
3) 生产者降价,价格
下降,趋向于出清
价格
过剩
S
D
Q1 Q3 Q2
Q
均衡价格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

P
在商品交易中起作用的是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为向下倾斜的曲线。原因(?)。
需求定理: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商品价 格的下降而上升。
O
3、需求曲线与时间
需求曲线表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之
间的关系。如果时间的变化足以使这些条件发生变化,需求曲
P
线的形状和位置将发生变化。
求曲线上的某一点)﬌价格发生轻微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因此,计
P
算的是需求的点弹性。需求曲线上的各点处,价格弹性不同(水
P
平或垂直的需求曲线例外)。
P- P D
Q
O 由于观测数据不是连续的,基数的选择将影响到弹性的值。
因此,可以用价格的弧弹性来计算需求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P
弧弹性的基数选择,为需求与价格变化区间内的平均值,
3弹性与支出弹性与支出11111111lnlnlnddddeeeqdqqdqpdpqdqexpdexpepdppdpqdqpdpexpdexpqdqpdpexpdexpqpexppqexppfqpqexp??????????????????????????需求变动率价格变动率支出变动率或而对一种商品的支出为1个别厂商的供给和市场供给第二节供给的一般原理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和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
长期供给函数:各种因素均发生变化:
Q SG (P ,M ,V,P R)
其中各自变量分别为价格、技术水平、要素价格、相关产品价格
2、供给量的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即短期供给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3、供给水平的变化 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可用函数表示为:

微经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经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3.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当其 他因素保持不变时,该商品的价格上升将导 致( C)。 A. 供给增加 B. 供给减少 C. 供给量增加 D. 供给量减少

14
1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 原料价格上升,则该种商品的(D )。 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7
7.当牛奶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豆浆的 需求将( C )。 A. 减少 B. 保持不变 C. 增加 D. 不一定

8
8.当毛坯房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装修的需 求将( A )。 A. 减少 B. 保持不变 C. 增加 D. 不一定

9
9.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若汽油价 格上升,则( C )。 A.汽车需求量上升 B.汽车需求量下降 C.需求曲线左移 D.需求曲线右移

30
30.在均衡价格模型中,外生变量是( B )。 A.价格 B.收入 C.需求量 D.供给量

31
二、判断题
31.需求定理说明,一种物品价格上升使该物 品需求量减少。(√ ) 32.如果高尔夫俱乐部和高尔夫球是互补品, 高尔夫俱乐部价格上升将使高尔夫 球的需求减少。(√ ) 33.钢铁的价格上升将使汽车的供给曲线向右 移动。(×)(左)
22
22.均衡价格一定随着( B)。 均衡数量增加,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价格难以确定 价格上升, 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数量不确定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价格下降, 数量不确定 D.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价格不确定,

数量减少
23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第一节需求均衡价格理论是以A·马歇尔建立的体系为依据的。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是相互作用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

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及其变动。

第一节需求一、需求与需求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与欲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欲望或购买欲望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感到缺乏,希望得到的一种心理现象,而需求则是具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微观经济学规定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即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

所以,西方经济学在讨论需求概念时强调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首先,必须有购买的欲望;其次,必须有购买的能力;因此,如果消费者对一种商品虽然有购买欲望,但是没有货币支付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相反,如果有货币支付能力,但没有购买欲望,也不能算作需求.最后,在讨论需求量时强调其是—个流量,即必须有特定的时间单位.例如,如果只说某一城市对小轿车的需求量为1000辆,这个数字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说该城市每个月对小轿车的需求量为1000辆,就很容易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的需求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

在经济运行中,除了随机因素外,对一种商品的需求经常起作用的变量有:该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季节、消费习惯、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以及社会制度等等。

这类因素构成了市场环境,属于客观因素。

同时,广告宣传、产品展销、咨询服务等推销手段也可以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这类因素则属于主观因素.在上述影响需求的众多因素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商品自身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该商品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习题)一、名词解释: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的变动供给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替代品互补品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二、填空题1.需求函数Q d=ƒ(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2.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恩格尔系数越( 小 );反之,则越( 大 )。

3.供给函数Q s=ƒ(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4.需求表或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5.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6.蛛网定理说明(背离均衡点的)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7.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8.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l的条件下,卖者适当(提高)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9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0.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11.蛛网形状取决于商品的弹性:如果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蛛网是( 发散的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蛛网是(收敛的)。

因此,农产品的蛛网形状是(发散的)。

12.化纤产品是棉布的(代替品),化纤产品价格下降时,要使棉布的需求量不变,棉布的价格会相应(下降)。

而汽车是汽油的(互补品),要是汽油的需求量不变,汽车涨价时,汽油的价格(下跌)。

13.要保持原有需求量,替代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互补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三、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微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
图2-1
微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
就微观经济学而言,整个内容就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原理,这就是一般均 衡理论的直接目的,而一般均衡就需要各个局部市场的均衡。因此,微观经济学花较大篇幅论证了产品市场和要素 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的均衡就是均衡价格理论,也就是图2-1鸟瞰图的上半部分,而要素市场的均衡就是图2-1鸟 瞰图下半部分所描绘的。而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则从两个方面分别推导了均衡价格理论中涉及的需求 曲线和供给曲线。这就是微观经济学的整个框架。
Qd = f ( P )
式中, 为商品的价格; d 为商品的需求量。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 P
Qd = α − β ⋅ P
式中, 、β 为常数,且 α 、 β > 0 。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条直线。 α
2.需求曲线及其特征 就一般商品来说,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消费者总是希望以尽量低的价格购买商品), 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大。需 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上述关系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表示,如图2-2所示。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或者“经济人”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 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即他所采取 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经济人”假设一个重要的表现在于: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是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 如,消费者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效用最大化;生产者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利润最大化。无论是效用最大化还是利润 最大化都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这个基础之上的。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价格弹性[解析](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处以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如果用e 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Q和Q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用P和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变动量,则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e d Q P PQ。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

商品的替代数目和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等,另外,时间、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销售总收益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弹性,则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长;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该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是同方向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长,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2.需求收入弹性[解析](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的收入变动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如果用e 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用I和ΔI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需求的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e MQ II Q。

(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劣等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正值,即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该商品就是正常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及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等品。

需求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3.蛛网模型[解析]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其考察的是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它通常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中某些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即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

微观经济学之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之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之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市场中商品的交易和定价过程。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成本。

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者相等时,就达到了市场的均衡。

此时,供给者愿意出售的商品的数量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市场处于稳定状态。

这个均衡价格也被称为市场清算价格。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可以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表示。

需求曲线是由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绘制而成的曲线。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减少。

供给曲线是由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绘制而成的曲线。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增加。

当需求和供给两条曲线相交时,就形成了市场的均衡点。

在这个均衡点上,市场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没有供过于求或者求过于供的情况出现。

均衡价格是指在这个点上的商品价格。

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将超过需求量,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这会导致供给者降低价格,以刺激更多消费者购买,直到达到市场的均衡。

相反,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将超过供给量,市场将出现求过于供的情况。

这会导致供给者提高价格,以抑制消费者购买,直到达到市场的均衡。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对于市场经济的运作至关重要。

它们反映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易,帮助决定了商品的合理价格和市场的稳定状态。

通过了解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运作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是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市场运作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易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来确定价格,并达到市场的均衡。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1.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1.11考察方向:a.层次一: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b.层次二: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C.层次三: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1.2.分析前提:“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

1.2.1.基本假设:1)市场出清: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无资源闲置。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使需求和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

2)经纪人假设:即合乎合理性人的假定,以利己为动机,最小代价追逐最大利益。

(完全理性:个体的最优化行为,有限度的理性)3)完全信息:能迅速获得各种信息。

1.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3.1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1.3.1.1从居民方面看: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消费者首先要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已取得收入,然后再从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

从企业方面看: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厂商首先要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生产,通过商品出售获得利润。

1.3.1.2结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生产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产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供求相对的均衡状态。

1.3.1.3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

1.4.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本书章节安排第二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第三章.消费者选择,介绍消费者理论第四章.生产函数第五六七章. 市场论介绍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理论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的分析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需求曲线2.1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1.1表达式:2.1.21)变量:指没有固定的值,是可以改变的数;2)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且自变量取唯一值时,因变量有且只有一个值与其相对应;3)自变量:函数一个与他量有关联的变量,这一量中的任何一值都能在他量中找到对应的固定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原理——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

近几年来,在各方面因素的带动下,房地产价格呈现快速上涨、逐年攀升的态势。

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3.7%。

2003年上涨幅度达到5.0%。

到2004年,全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上涨14.4%和15.2%,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05年1~4月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高达12.5%,为近年来罕见。

房价的快速上涨制约了普通居民居住权益的实现,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波及到社会的稳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房价快速上涨是房地产市场需求过度旺盛的结果。

从理论上讲,房价的上涨或下跌,其根本的动因都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在当前,又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过度旺盛上。

(二)房价上涨又受成本上升的推动。

从土地的角度看,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利益驱动。

自从银行管辖权上划以后,来自土地的收入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柱。

房价、地价的上涨,有助于地方政府获取更多的收入,房地产膨胀得越大,地方政府的收益就越大。

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成本却是零。

正是这种成本和收益的极端不对称性,使地方政府成为推动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

尤其是在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后,土地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城市土地价格成数倍增长。

土地交易价格上涨自然增加了房屋开发成本,推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包括: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均衡价格的含义供求定理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需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第三节价格的决定第四节价格对经济的调节第五节价格政策第一节需求理论一、什么是需求二、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三、需求的表示四、需求定理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1.需求定义: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课后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1.已知某一时期内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根据均衡价格模型Q d=50-5PQs=-10+5PQ d=Q s解之得:P e=6,Q e=20(2) Q d=60-5PQ s=-10+5PQ d=Q s解之得:Pe=7,Qe=25(3) Q d=50-5PQ s=-5+5PQ d=Q s解之得:P e=5.5,Q e=22.5(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求解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一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 E所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为 P e=6时,有 Q s=Q d=Qe=20;当均衡数量Q e= 20时,有 P S=P d=P e=6。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函数中的参数(50,一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一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 e=6和Q e=20。

类似地,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和(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都得到了体现。

第二讲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第二讲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4
缺乏弹性
4
A
单位弹性 A
3 2
B

2
3
B
Qf= 〔p〕
2
Bf= 〔p〕
Q
1
1
1
0 10 20 30 40 50 Q
P
完全弹性
5
0 10 20 30 40 50 Q
0
50 Q 10 20 30 40
P
5
完全无弹性
4
Qf= 〔p〕
3
4
Qf= 〔p〕
3
2
2
1
1
0 10 20 30 40 50 Q
0 10 20 30 40 50 Q
受商品的必需程度、可替代性、用途的广泛性等 因素的影响,各类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
1.富有弹性,即ed>1, 2.缺乏弹性,即ed<1, 3.单一弹性,即ed=1,
△Q > △P
Q
P
△Q Q
△P <

△Q = △P


奢侈品,如汽车、珠 宝
生活必需品,粮食
4.完全弹性,即 ed→∞ ,价格既定,需求量无限,银行 以一定价格收购黄金。
同方向的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
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供给、需求和价格的变动都是相互依存的。 供给和需求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价格也因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供给减少会使价格 上升,需求增加也会使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会 使价格降低,供给增加也会使价格降低。而价 格的升降又会相应地使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动。 这正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市场运行规律性 论述的核心内容。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 格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 市场需求分析 • 市场供给分析 • 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需求分析中应用 • 生产者行为理论在供给分析中应用 • 政府干预对均衡价格影响
01 市场需求分析
需求定义及影响因素
需求定义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 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 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 来说,需求函数是价格的减函数,即 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减少。
需求曲线
在价格-数量坐标系中,把不同价格下 的需求量连接而成的曲线。需求曲线 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 量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需求弹性及其意义
等产量线分析法在供给分析中应用
等产量线概念
等产量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 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 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线分析法应用
通过分析等产量线的形状和位置,可以了解 生产者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生产要素投入组 合情况,进而推断出生产者的供给行为。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成本关系探讨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需求分析中应用
无差异曲线
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斜率为负,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 的消费数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关系探讨
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决定了需求曲线的形状。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第2章供求均衡和价格决定一、名词解释需求:需求(demand)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构成有效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购买欲望,即愿意购买;二是购买能力,即能够购买。

理解需求的含义需要同时注意两方面:一是价格,二是数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对应不同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是不同的。

供给:供给(supply)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与需求的概念类似,供给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供给的愿望,即愿意供给;二是供给的能力,既能够供给。

理解供给的含义需要同时注意两方面:一是价格,二是数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不同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生产者供给的数量不同。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的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函数即需求函数。

通常的表示形式为Q d = f (P)。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影响该供给数量的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函数即供给函数。

通常的表示形式为Q s= f (P)需求量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化。

引起需求量变化的原因是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图形上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供给量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化,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化。

引起供给量变化的因素仅仅是商品本身的价格。

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下移动。

需求变动:需求变化一般定义为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即整体需求水平的变动。

因此,需求变动也被称为需求水平的变动。

图形上,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

供给变动:值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即整体供给水平的变动。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 下列各事件对x 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1) 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

(2) 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3) y 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解答:(1)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 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对x 商品的需求没有直接影响,需求曲线不变,但是工人的工资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使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 y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x 商品相对贵了,消费者用y 商品替代x 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 若消费者消费的是正常商品,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若消费者消费的是劣商品(抵挡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 下列各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1) 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 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 政府对种植棉花的农户实施优惠政策。

(4) 棉花价格上升。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解答:( 1)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因为恶劣气候导致的棉花歉收在棉花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使棉花的供给数量减少,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2)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因为化肥价格上升使得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缩小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下降, 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3)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因为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政策将激励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任价格水平下,户都会大棉花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増加,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需求、供给 与均衡价格
本章围绕市场体制的运行作总体性的或一般性的考 察,介绍了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供给和 需求分析,说明供给和需求是如何确定商品的价格 和数量的,以及如何运用供给和需求分析来确定市 场条件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2
• 第一节 市场需求 • 第二节 市场供给 • 第三节 均衡价格 • 第四节 政府干预 • 第五节 经济运行的效果分析
• 基本假设: – 产品本身不易储存,必须尽快出售; – 生产者对经济未来变动缺乏理性预期,供给量 变动存在时滞; – 需求量变动不存在时滞。
43
第四节 政府干预
一、最高限价
• 最高限价:政府为 了限制某些物品的 价格而对其规定一 个低于市场均衡价 格的最高限价。
• 应对措施: 1.实行政府补贴 2.实行配给制
67.5
5 4 8 ……
77.5
9
• (3)线性需求函数
Qd a bP
10
(2)需求曲线
P
P
D
D
O
QO
Q
• 需求曲线:注意纵横坐标;向右下方倾斜
11
• 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 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定理对于一般商品普遍适用。
• 特例: –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 – 炫耀性商品 – 证券
18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 1.商品必需程度 • 2.商品可替代性 • 3.时间长短 • 4.商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 5.商品耐用程度等
19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ed| < 1, 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同向变化 |ed| > 1, 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反向变化 |ed| = 1, 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无关
P P1
E1 S1 S0
P0
E0
D0 D1
O
Q0 Q1
Q
41
•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 反向变动: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定
P
S0
P0
E0
S1
E1
P1
D1
D0
O
Q1 Q0
Q
42
三、均衡价格的动态模型:蛛网模型(略)
• 用于解释某些商品,特别是农产品(如生猪和玉米 )的价格与产量在失去均衡时所发生的不同波动情 况的一种理论
35
均衡价格的决定
P
S
F 超额供给
P1
G
Pe
E
H
K
P2
超额需求
D
O
Q4Q2 Qe Q1Q3
图2-6 均衡价格的决定
Q
36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 1.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 – 需求增加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 需求减少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图2-7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P
S
P1
E1 E0
51
问/答
? ?
?
?
?
?
?
52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1.2920.11.29Sunday, November 2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6:52:0206:52:0206:5211/29/2020 6:52:02 AM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1.2906 :52:020 6:52No v-2029 -No v-2 0
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 •P
• P*

Q* Q
49
• 如果市场价格上升,消费者剩余减少;反之,市场 价格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
• 2.生产者剩余:卖者的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
•P
Q=g(p)
• P*

Q
50
• 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剩余 • 经济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 完全竞争市场达到经济剩余最大化。
P1
A
B
Q
P2
ed
(Q1
Q2 ) / 2 P
Q P
P1 Q1
P2 Q2
(P1 P2 ) / 2
O
Q1 Q2
一般地,我们说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指点弹性
D Q
17
弹性的大小
• |ed|=0 完全无弹性 需求曲线垂直 • |ed|→ 完全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为水平线 • |ed|=1 单元弹性 需求曲线与横轴成45度角 • 0<|ed|<1 缺乏弹性 需求曲线与横轴夹角小于45度 • |ed|>1 富于弹性 需求曲线与横轴夹角小于45度
P
S
S1
H
Pe
E
Pc F
G
短缺
D
D1
O
Q1 Qe Q2
Q
45
• 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物价剧烈波动等多种 原因造成政府对市场干预而采取最高限价,这种措施尽 管考了到了社会稳定、追求公平等因素,但是,可能出 现如下现象:
• (1)政府实行配给制,发放票证定量供给商品 • (2)黑市出现 • (3)经常出现排队现象 • (4)造成生产该类商品的厂商利益损失,最终很难保
Q P1 P2 P Q1 Q2
(P1 P2 ) / 2
Q P dQ P
点弹性公式:
es
lim
P0
P
Q
dP
Q
32
• 供给弹性一般大于等于零。 • Es>1,供给富有弹性,小于45度 • Es=1,单元供给弹性,等于45度
• 0<es<1 ,供给缺乏弹性,大于45度 • Es=0,供给零弹性,或完全缺乏弹性,垂线。
Q
ed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Q P
Q P P Q
P
由于需求规律存在,所以通常需求价格弹性 系数为负值,通常省略负号,取绝对值。
15
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
• 一般来说,需求价格弹性越大,需求曲线越平缓, 反之,则陡峭。
16
点弹性与弧弹性
P
ed
lim
P0
Q P
P Q
dQ dP
P Q
3 5 7 ……
58
4 8 9 ……
63
5 10 12 … …
70
28
供给曲线
P
P
S
O
Q
O
S Q
29
供给曲线例外:
• 无法再生产的商品 • 成本下降大于价格下降的商品 • 劳动
w SL
O
L
30
二、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 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 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3
第一节 市场需求
本节内容
• 需求与需求函数 •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 需求弹性
5
一、需求与需求函数
• 1.需求的定义 • 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某种产品在每一个价格
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 (1)需求反映的是不同价格与需求量的对应关系。 • (2)需求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
Qd f (Px , Py , M ,T , A, E...)
• (2)基本需求函数
Qd f (P)
8
4.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 (1)需求表
价格(美 元/公斤)
6 5 4 3
需求量
个人需求量(公斤) 甲乙丙 丁 …
市场需求量( 吨)
2 1 4 ……
60.0
3 2 6 ……
62.5
4 3 7 ……
20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 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点弹性公式:
eXY
lim QX
P• 同向变动 • 需求与供给都增加 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不定
P
S0
P1 P0
E0
S1
E1
D0 D1
O
Q0
Q1
Q
39
需求与供给都减少 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P P0 E1 P1 O Q1
S1 S0 E0
D1 Q0
D0 Q
40
•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 反向变动: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dQX dPY
PY QX
21
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
eXY > 0 eXY < 0
eXY =0
替代商品(Substitution Goods) 互补商品(Complement Goods) 两商品间无关
22
3.需求的收入弹性
•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指消 费者收入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或商品需求量对消 费者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 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12
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 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 化
• 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P
P
D2 D0 D1
Pa
a
Pb
b
P0
Pc
c D
O
Qa Qb
Qc Q O
Q2 Q0 Q1
Q
(a)
(b)
图2-2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