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处理标准
现场处置油泥方案

现场处置油泥方案背景油泥是由于石油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泄漏和事故造成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中包含有石油碳氢化合物和一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处理油泥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环保工作,需要采取有效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第一步:现场勘查和样品采集现场勘查是确定油泥分布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步骤,应该在采取任何处理措施之前进行。
同时,还需要采集油泥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认油泥的碳氢储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等参数。
第二步: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将油泥分离成固体和液体两个部分的过程。
通常采用筛分、离心、沉淀和过滤等方法进行。
筛分适用于细沙状或颗粒状的油泥,离心适用于较稠的油泥,沉淀适用于水溶性油泥,过滤适用于细腻的油泥。
物理处理可以将油泥的体积和重量减小,方便后续的处理和运输。
第三步: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油泥中的碳氢化合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生物处理适用于含碳氢化合物较高的油泥,采取适当的温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控制条件,利用特定微生物将油泥中的有害物质降解成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第四步: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方法将油泥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通常采用氧化、还原、中和和络合等方法进行。
化学处理适用于油泥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生物处理效率较低的情况。
但是,化学处理成本较高催化剂使用后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处理难度较大。
第五步:安全处置油泥处理完毕后还需要安全处置。
根据当地的法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置,可以采用填埋或焚烧等方法。
在进行安全处置前,必须进行油泥的前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油泥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结论油泥的处理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油泥的性质、环境因素、工艺条件和处理工艺等。
在处理油泥时,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可持续的处理方法,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炼油厂油泥处置方案

炼油厂油泥处置方案
背景
炼油厂日常生产会产生一定量的油泥,通常包含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毒有
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
油泥的组成
炼油厂油泥通常由以下几种成分组成:
•原油成分:主要是石蜡、烯烃和芳香烃等成分;
•催化剂成分:主要是催化剂本身和与之反应产生的固体催化剂残留物;
•重金属成分:主要是Ni、Mo、V、Fe等重金属。
油泥的处理方式
热解处理
热解处理是一种将油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减少
有机物含量和减少处理后固体量的优点。
热解处理一般分为直接热解和间接热解两种,其中直接热解是指将油泥直接进
行加热,间接热解是指在不加热的情况下采用第三方的热源加热油泥。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将油泥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代谢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生
化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势,但处理周期较长、对环境要求高。
原化处理
原化处理是将油泥进行溶解、分离、提纯等过程,进行回收利用。
原化处理具
有不产生二次污染、废弃物量少等优点,但设备复杂、处理成本高。
综合考虑
针对炼油厂油泥的处置,综合考虑以上几种处理方式,建议采用以下处理工艺:
1.先采取原化处理对油泥进行溶解、分离,将油泥中的可再生物质进行
回收再利用;
2.对剩余的油泥采用间接热解的方式进行处理,减少有机物含量和处理
后固体量。
通过以上的综合处理方案,可以将油泥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油泥处理标准

.我国的油泥固废控制标准我国关于危险废物治理的研究和管理起步较晚,但参照外国相关政策、法例和标准规范,先后拟订和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的法律法例和标准规范,关于我国的危险废物管理起到了踊跃作用,如2008年新订正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及包含公则、易燃性、腐化性、反响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等有关的项危险废物鉴识标准。
并从危险废物采集、储藏、运输、办理处理等环节拟订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如GB1859-2001《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规定了危险废物在办理处理过程中各环节污染控制规范和标准要求。
这一系列标准规范规定了含油污为危险废物,甚至其物化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或灰渣等仍属危险废物。
因为只有GB18484-2001《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和GB18598-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有明确的污染控制要求,公司只好选择燃烧或是填埋这两项技术进行含油污泥的办理处理。
不仅造成含油污泥中的资源浪费、能源没法回收,还会占用大批土地,公司负担过重。
而其余的含油污泥办理技术,因为缺少配套的污染控制标准,只好参照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矿物油最高同意含量不超出3000mg/Kg(干重)。
并且前的化学热洗、调质离心分别、热解等办理技术很悲伤到这一控制标准,或都需要极高;..的办理成本才能知足这一要求,在必定程序上影响了公司治理含油污泥的踊跃性。
自2010年以来,国家愈来愈重视石油石化行业含油污泥等固废物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陆续出台了部分与含油污泥有关的标准规范,用于指导含油污泥的办理处理。
如HJ607-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指出“源油和天然气开采产生的残油、废油、油基泥浆、含油垃圾、清罐油泥等应所有回收”、“含油率大于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进行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别后含油率应小于2%"。
油泥热解脱附工艺是什么 油泥无害化处理要达到什么标准

油泥热解脱附工艺是什么油泥无害化处理要达到什么标准日期:2021-06-04 2010年出台并实施了首个地方油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黑龙江地方标准DB 23/T1413-2010 《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明确规定了含油污泥用于农用、铺设油田井场和通井路的污染物控制标准。
2018年5月14日颁布污泥处理农用国家标准GB4284-2018《农用污泥中污染控制标准》,201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将代替GB4284-1984,标准更严格。
油泥中的矿物油含量小于千分之三可以用于园地、牧草地、不种植食用农作物的耕地。
小于万分之五可用于耕地、园地和牧草地。
其它地方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油泥处理标准,总的来说,油泥处理是比较严格,大体上总结下来的就是这么几个需要关注的数据:1.油泥沙中油含量大于5%需要进行分离回收利用。
2.油泥中含油率小于2%可以用于工业用途,比如工业制砖。
3.油泥中含油率小于1%可用于铺设等级公路等。
4.油泥中含有率小于3%可用用于非食用农作物耕地。
那么目前油泥无害化处理或者是油泥分离采用什么技术呢?今天河南北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油泥热解脱附工艺设备。
河南北工的油泥热解脱附的具体流程如下:1.油泥通过进料装置装入油泥热解主炉,可以采用料斗+螺旋进料器等方式进料,油泥一般都是用油桶或者吨袋的方式进行吊装。
2.油泥进料完成后,开始给热解主炉加热,热解反应的温度为200-450摄氏度,加热使用的燃料可以是天然气或者裂解油等,当油泥热解开始反应后会产出可燃气,这个时候可以用可燃气作为热解的燃料,停掉天然气或者重油。
3.油泥的油成分发生裂解反应,油反应生成可燃气和气态的裂解油从油泥中脱附,可燃气与气态的裂解油从热解炉的上部管线进入到冷凝系统中,裂解油从气态转化液态,最终收集到储油罐中,可燃气不能变为液态继续向前进入到水封过滤后,再通过专门的管线送入到热解炉的炉膛作为燃料燃烧。
4.油泥热解完成后,剩余的就是土渣,通过螺旋出渣器将这些土渣收集到吨袋中,整个裂解过程完成。
油泥处置实施方案

油泥处置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油泥是指含有石油成分的污泥,通常是石油开采、储运、加工等环节产生的废弃物。
由于其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油泥的处置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课题。
为了有效处理油泥,制定一套科学的油泥处置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全面清理油泥污染,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 原则:依法治理,科学处置,资源化利用,环境友好。
三、油泥处置方案1. 油泥清理:对油田、炼油厂等地点积存的油泥进行清理,采用专业设备进行吸附、分离和回收。
2. 油泥处理:将清理出的油泥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石油烃等,以达到环保标准。
3. 油泥资源化利用:经过处理后的油泥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沥青、燃料油、建材等,实现废物变废为宝。
4. 油泥监测:对处置后的油泥进行监测,确保处理后的油泥符合环保标准,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实施步骤1. 调查摸底:对油泥污染地点进行调查,了解污染情况和规模。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油泥处置方案,明确清理、处理和监测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3. 设备准备:准备清理、处理油泥的专业设备,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 实施清理:按照方案,对油泥进行清理工作,确保彻底清除油泥污染。
5. 进行处理:将清理出的油泥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实现资源化利用。
6. 监测评估:对处理后的油泥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处理效果符合环保标准。
五、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油泥处置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和人身伤害。
2. 环保优先:油泥处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环保标准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合法合规:油泥处置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国家环保政策,确保处置过程合法合规。
六、总结油泥处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环保、资源利用、安全等因素。
只有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清理、处理和监测,才能有效减少油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含油污泥处理的标准

含油污泥处理的标准含油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弃物。
由于含有大量的石油成分,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含油污泥的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处理过程安全、高效、环保。
本文将就含油污泥处理的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条例》等。
这些法规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运输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企业在处理含油污泥时必须严格依法操作,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其次,含油污泥的处理需要符合环保要求。
在处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处理后的污泥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排放标准。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处理,将污泥中的油分离出来,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也需要进行合理处理,以确保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生产。
处理现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稳定进行。
最后,含油污泥处理的标准还需要考虑资源化利用。
在处理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污泥中的可回收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如再生油、再生金属等,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含油污泥处理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符合环保要求,注重安全生产,同时考虑资源化利用。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处理,才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企业和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含油污泥处理的标准,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油田油泥处理几种处理方法

油田油泥处理排出的油泥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其还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细菌,会产生恶臭造成水体、土壤、和大气的严重污染。
目前对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有很多,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的要求,相关处理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溶剂萃取技术、化学热洗处理技术、化学热洗处理技术、热解处理技术等。
1.油田油泥处理的溶剂萃取技术溶剂萃取技术是指在含油污泥中加入萃取溶剂,通过充分的混合搅拌,使溶剂与污泥中的油类发生萃取反应,从而达到将油类从污泥中分离出来的目的,而且油类萃取剂通过蒸馆还可以分离回收并循环使用,回收的油类可以再生利用。
传统萃取剂多为有机溶剂,张秀霞等、车承丹等分别选用三氯甲烧和石油醚作为萃取剂处理含油污泥,油泥脱油率都高达90%以上。
单纯的萃取工艺的油类回收率并不是很高,如果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回收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
实践表明,通常是经过多次的萃取过程,其污泥的油分分离效果才比较理想,而且在多次的循环萃取过程中,萃取溶剂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回收,增加了成本。
所以此技术要想得以发展,其关键是找到一种性价比高的萃取溶剂。
2.油田油泥处理的化学热洗处理技术将含油污泥加水稀释后再加热,同时投加一定量化学试剂反复洗漆,使油从固相表面脱附或聚集分离。
化学热洗处理系统包括油泥预处理、混合、运移、加药、一级清洗、二级清洗、分离和水处理等构筑单元,化学试剂的筛选和使用是化学热洗工艺的关键。
目前,化学热洗工艺在美国、英国、荷兰及加拿大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如热化学清洗技术、溶剂-低频声波分离技术。
此外,将此工艺与其它技术相结合,如“热化学洗涤+超声波”、“表面预处理+热洗漆”、"化学热洗+生物处理”、“热洗-超声-旋流”分离工艺等,能更好地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油田油泥处理的化学热洗处理技术将污染土壤铺陈地面,通过耕作通气或添加矿物、营养物及水分等方式,增强土壤中好筑微生物的活性,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降解污染物中的径类物质。
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T 0017—2020 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及其废水(液)处理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方法、处理处置利用过程污染控制及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及其废水(液)处理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以及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运行后的环境监督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76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607 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2025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JT/T 617(所有部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DB 44/ 26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 27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 765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T 0017—2020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油泥处理方案

1. 简介油泥是指由石油和泥土组成的混合物。
它通常是由漏油、泄漏或工业过程中的油污造成的。
油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存在潜在的危害。
为了有效处理油泥,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油泥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油泥处理方案,包括处理步骤、处理方法和安全措施。
2. 油泥处理步骤2.1 收集和储存在开始处理油泥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和储存油泥样品。
这可以通过使用铲子、抽水泵或其他适当的工具来完成。
将油泥样品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具有密封性,以防止油泥污染环境。
2.2 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是将油泥中的固体和液体成分分离的过程。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离心机进行分离。
首先,将油泥样品放入离心机,并以高速旋转离心机的转轴。
由于固体和液体成分的密度差异,固体物质会沉淀到离心机的底部,而液体则沉淀在上层。
2.3 确定油泥成分在进行下一步处理之前,需要确定油泥的成分。
这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实验来完成。
从沉淀物中取样,使用适当的试剂进行测试,以确定油泥中不同成分的含量。
2.4 确定适当的处理方法根据油泥成分的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方法包括过滤、蒸馏和沉淀等。
这些方法通过调整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来分离油泥中的杂质。
•化学处理方法涉及使用化学试剂来净化油泥。
例如,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分散油泥、使用氧化剂来氧化油泥中的有机物质。
2.5 处理油泥根据所选择的处理方法,执行相应的处理步骤。
这可能包括将油泥暴露在特定的温度、压力或化学环境下,以实现最佳处理效果。
3. 安全措施在进行油泥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安全措施:•戴上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以保护自己免受油泥和处理试剂的接触。
•在处理区域内设置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定期测量处理区域的气体浓度,并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确保处理设备和工具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4. 结论油泥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任务,有效处理油泥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油田油泥怎么处理达标 含油污泥怎么处理

油田油泥怎么处理达标含油污泥怎么处理2020年4月15日油泥砂是在油田的日常生产中,被油类有机物污染了的泥土、砂子和水的混合物,其主要在石油的集输和处理过程中产出。
大量的油田泥砂处理常常需要及时科学的处理工艺。
如果这些大量油泥砂得不到经济、有效的处理,会对油田上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且浪费了许多有用的资源,不仅油田需支付巨额排污费,还会造成极其恶略的影响。
油泥砂特点:1)原油含量、粘结度高。
高含油率是其主要特点,含油率一般都高达10%~35%,部分含油率却高达50%。
油泥砂的主要粘结组分为原油,有较高的粘稠度。
2)组分密度差别大。
油泥砂主要组分为原油、砂和少量泥等,这些组分主要差别是密度。
3)新、老油泥砂性质区别较大,老油泥砂在储存池里时间年限较长,期间会发生轻质组分扬散,部分原油会有物理、化学等反应,导致油泥砂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上述油泥砂的性质特点,这些年来,油泥砂处理工艺及回收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装置主要以天然气或柴油为燃料,间接加热含油污泥,利用高温将其中的水、原油或多环芳烃等有机物相变汽化,与固体分离。
通过回收系统,回收原油、不凝气、水或有机物等资源。
处理后出料含油率即固相残渣总石油烃TPH可控制在3‰以下,符合国内及国际油田通用固废物处理的超净排放环保标准。
油泥裂解处理油泥产品特点:1.绝氧热解系统可连续高效运行,提高了处理效率和生产能力。
2.符合欧美排放标准,生产线尾气经过检测,所有的排放指标不仅满足国家标准,均符合欧盟EEA及美国EPA标准。
油泥分离无害化设备3.专有的热气密技术,运行安全、可靠。
4.专有的无结焦、热分散技术,使物料受热均匀、热解充分,所得产品品质高。
5.专有的气体净化及余热循环利用技术、净化后的可燃气体作为燃料用于供热系统,余热得到充分利用。
实现了热解过程所需热能完全自供,降低运行成本。
6.专有的催化热解技术,能耗低,提高了油品的产出率及品质。
油泥清理管理制度范文

油泥清理管理制度范文油泥清理管理制度一、前言油泥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做到科学合理地管理和清理油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油泥清理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油泥的清理管理工作。
三、油泥的定义油泥是指含有油脂及其他固体颗粒的混合物,通常形成于机械设备、储油罐、管道和排放系统等设施的清洗过程中。
四、油泥的来源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2.炼油、化工等行业生产废水的沉淀物;3.机械设备的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泥。
五、油泥的特征1.高黏稠度,流动性差;2.含有污染物,有毒有害;3.容易粘附于物体表面;4.极易固化。
六、油泥的清理管理流程1.清理前准备(1)确定清理的油泥类型和规模;(2)制定清理方案,包括清理时间、清理工艺、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等;(3)组织清理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
2.油泥的分离和收集(1)根据油泥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离设备,如离心机、过滤器等;(2)将分离出的油泥收集到专用的容器中,做好标识。
3.油泥的运输和储存(1)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将油泥运输至储存区域;(2)储存区域应符合安全环保要求,设有防漏、防溢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3)储存容器上应做好标识,明确油泥的性质和来源。
4.油泥的处理(1)根据油泥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热解等;(2)处理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环保标准;(3)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爆和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
5.废物的处置(1)处理后产生的废物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2)分类处置后的废物应交由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进行处置,确保废物得到合理处理。
6.记录和报告(1)制定油泥清理的履职记录,记录清理过程中的重要信息;(2)按照相关要求报告清理情况,包括清理量、清理方法和处置结果等。
七、油泥清理管理的安全保障措施1.清理人员应听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按照作业步骤进行操作;2.清理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污染服、防尘口罩等;3.清理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4.清理过程中禁止吸烟、明火等行为,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5.清理现场应保持通风,并做好废气的排放处理;6.清理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油泥处理技术标准

油泥处理技术标准油泥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工作,处理好的油泥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本文将介绍油泥处理技术标准。
一、油泥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油泥处理是一项涉及环境保护的工作,因此需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根据这两个法律,处理油泥需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和废物治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同时也需遵守国家对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规定,确保油泥处理工作的安全和环保。
二、处理油泥的技术流程处理油泥的技术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初步处理:将从油田、加油站等地采集来的油泥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剪切、筛分、沉淀等。
2. 热解质化:将初步处理后的油泥送入热解炉进行高温热解质化,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燃料气体和炭黑物质,同时也能分解出石油中的铜、镍、钼等金属元素。
3. 冷却污染:将从热解炉中产生的燃料气体和炭黑物质进行冷却污染处理,同时将气体中的硫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等有害物质进行洗涤、吸附等处理以降低其污染性。
4. 炭黑处理:将从热解质化过程中得到的炭黑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用于生产轮胎、电气材料、油漆、墨水等产品。
三、处理油泥的技术标准在处理油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定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过程和设备要求:油泥处理企业应具备完备的油泥处理流程和设备,以确保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2. 废气排放:排放的废气应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健康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并遵守相应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3. 废水排放:排放的废水应当符合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废水处理方面,应当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处理。
4. 废物处理:处理油泥产生的废炭黑、废铁等废弃物应当按照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倾倒。
四、油泥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全球范围内油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热解质化、微生物处理、化学方法等。
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概况我省长庆油田、延长石油等油气田生产单位和炼化企业在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油田的迅速发展和炼化企业的持续增产,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石油与环境、石油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矛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几年,随着陕北油气田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油气产量已经达到了6500万吨以上,石油炼制达到1500万吨以上,在石油和炼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含油污泥如大罐沉降污泥、落地油泥、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等,总量达到了50万吨以上。
这些污泥组成性质复杂、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其中所含的有机物含量高、难降解物质含量高,若不加处理就地填埋或堆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极大浪费了有限的石油资源。
尤其是陕北地处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含油污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内各主要石油生产及石油化工企业、大专院校等研究部门均加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已开发出多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及工艺,提出多种含油污泥处理综合利用途径。
目前国家仅有《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1984,及黑龙江省《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与本标准相关。
但是《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仅限于污泥处理后填埋和农用,黑龙江省《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在填埋和农用基础上增加了铺设油田井场和通井路,仍无法满足我省含油污泥综合利用要求。
陕西省固废管理中心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科技工作人员自2009年就致力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规范化,保护环境,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2015〕8号)要求,特制定《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本标准项目符合《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新型区域的决定》中“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要求;属于能源化工领域中环境污染优先主题,有利于环境保护相关人才培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创新技术,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减少因含油污泥产生的生态系统退化加剧问题,保护环境,开创油气生产与节约并重新局面,为石油和炼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油泥处理技术标准

油泥处理技术标准
一、技术标准的编制
1、建筑工程用油泥处理技术标准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加固与保护技术要求、处理加固前后抗滑性、杨式静载重负荷试验技术标准、处理加固前后水平位移试验技术标准等。
2、油泥处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按作业地点的施工上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进场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措施熟练检查。
3、建筑工程用油泥处理技术标准的处理加固作业时应符合施工泛在规范的规定,施工施工地点的开挖洞应反复检查安全技术措施。
二、处理加固施工
1、处理加固前油泥应达到颗粒均匀、厚度均匀,油渍不超过1/3面积,均匀性不低于3级标准,表面应保持平整吸水率不能超过20%。
2、应按国家的规定加固油泥,使其获得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给处理加固深度和加固面积界定应按照项目施工图纸。
3、施工质量检查应严格按照施工过程提出的检测要求,检测结果应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处理加固后试验
1、应按照施工过程中指定的施工试验技术标准进行杨式静载重负荷试验。
2、处理加固后应进行水平位移试验,以检查其处理加固质量,通过水平位移试验验证处理加固的效果。
3、油泥处理加固层应按项目所需的安全性能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
油田含油污泥处置与利用污染控制要求

油田含油污泥处置与利用污染控制要求油田含油污泥是指石油开采、炼油和石油化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弃物。
含油污泥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置和利用,以及加强污染控制十分重要。
下面将从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利用途径和污染控制要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物理方法:通过离心、离析等物理方式,将污泥中的液体与固体分离,降低油含量。
2.化学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溶解、热裂解等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油分解、分离,使得污泥中的油含量下降至可接受水平。
3.生物方法:利用生物菌种,通过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等方式,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4.热处理方法:采用焚烧等热处理方法,将污泥中的有机物燃烧分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1.能源利用途径:将处理后的含油污泥进行干馏,得到石油焦、燃料油等能源产品,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建材利用途径:将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与其他建材原料进行混合,制成砖、瓦等建筑材料,用于建筑施工。
3.土壤改良途径:将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与土壤进行混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用于农田的种植。
4.焚烧发电途径:将含油污泥进行焚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1.严格控制排放:加强对油田含油污泥的排放控制,确保排放达到环保标准,避免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污染。
2.加强处理设施的运维:对处理油田含油污泥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运行正常,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4.加强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对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利用进行规范和管理,加强污染控制的力度。
综上所述,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利用、以及污染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保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处理方法和利用途径,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设施运营管理,以及加强监测和法规执行,可以有效控制油田含油污泥的污染,推动其资源化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炼厂油泥处置方案

炼厂油泥处置方案炼厂油泥是炼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混合物,通常含有毒性较高的化学物质和有机物,需要进行专门处理。
本文旨在介绍炼厂油泥的处置方案及其操作流程。
油泥成分分析炼厂油泥主要由以下几种成分组成:•油类:包括石油、沥青、原油残渣等;•沉淀物:由于油水剥离不完全而产生;•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有机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也是有毒物质。
了解油泥的成分,可以帮助确定油泥的处理方案。
热解法热解法是一种将油泥高温分解的方法。
将油泥置于高温炉中,加热至500-800℃,进行分解反应,将油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气体和固体。
伴随着的是气体的不断释放,所以在热解过程中需要设置专用的气体排放管道。
固体产物中含有炭黑和油烟,通常需要进行后处理。
热解法处理的油泥通常可以实现无害化处理。
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将油泥投入活性池中进行处理的方法。
将油泥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后,加入菌种,经过反复搅拌和通气处理,让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生物降解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由于该方法需要菌种的生长和繁殖,处理时间较长,一次处理的量也有限制。
掩埋法掩埋法是将油泥填埋入土壤深处的方法,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处理方法。
在掩埋油泥之前,需要在油泥表面铺上一层土壤或其他防止油泥外泄的障碍物。
然后再将油泥与一定量的土壤混合,利用重力的作用让油泥下沉。
掩埋法的缺陷在于,掩埋的油泥可能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同时也会浪费土地资源。
环氧树脂方法环氧树脂方法是将油泥制成环氧树脂,通过其本身的粘性和固化能力将油泥封存。
该方法需要将油泥和环氧树脂配成一定的比例,然后搅拌均匀后进行注射,经过恰当的时间后环氧树脂变成了非常硬的固体,能够长期稳定的封存油泥。
环氧树脂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风险,但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结论以上是常见的炼厂油泥处理方法,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置。
含油土壤治理技术标准

含油土壤治理技术标准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油气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通常取决于处理后污泥的用途,一般来说,国内外对于这类污泥的最终处置都是筑路、填埋,为避免对填埋区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各国都对含油污泥处理后的重金属含量、油含量等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美国、法国对填埋处置的含油污泥要求其含油量≤2%(油的质量分数),对筑路处置的含油污泥要求其含油量≤5%(油的质量分数)。
我国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也制定了相关标准,如《危险废弃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等,但并没有针对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含油量制定量化指标,只在《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对污泥中的矿物含油量作出了规定,为≤0.3%(由的质量分数)[1]。
对于含油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也作出了规定,如ρ(Cu)为500 mg/kg,ρ(As)为75 mg/kg等,也对重金属排放量进行了规定。
油气田含油污泥治理技术减量处理减量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污染物减量化的处理措施,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的特点。
机械脱水机械脱水是对含油污泥进行调质、分选等多种预处理后,然后高速离心,将油、水、泥三者相分离,然后再根据处理效果,利用固化技术、生物技术等进行辅助处理,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
一般来说其流程如下。
用絮凝剂调节含油污泥的颗粒结构,增强含油污泥脱水性。
用真空过滤脱水机、高速离心机等设备进行脱水。
其中,絮凝剂是难降解的物质,处理不好会导致二次污染,因此选择适用范围广、无毒无害的高效、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新出现的微生物分泌的高分子絮凝剂是一个较好的选择[2]。
焚烧焚烧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含油污泥的主要办法。
在将含油污泥脱水后,送入浓缩罐内,升温到60℃,然后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和重力沉降,再分层切水。
含油污泥在经过上述处理后,可再次脱水并烘干,制成泥饼后在焚烧炉内焚烧,最后再对灰渣进行处理。
油泥怎么处理

油泥怎么处理
油泥的清理可用碱性去污粉擦拭,然后再用氢氧化钠或稀氨水溶液涂在有油泥的地方,半小时后用布擦洗就可以了,或者倒上黏稠的米汤,待米汤干燥后,用铁片轻刮,油污就会随米汤一起除去。
相对而言,油泥主要用于工艺品、五金、塑胶开模、学生雕塑,可循环使用,久置不变质。
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微温可软化塑形,或者是工艺品等模型的雕塑,可塑性极强。
1.去污粉处理
油泥可以使用去污粉处理。
将碱性的去污粉撒在有油腻的区域,并使用抹布擦拭,将大部分的油泥清除,然后向剩下的油泥上涂抹氢氧化钠溶液,半小时后进行擦拭,就能将油泥清除。
2、涂抹米汤
油泥使用米汤也能清除。
将较为黏稠的米汤涂抹在有油泥的部位,等待米汤变干后,油泥就会附着在米汤上,此时使用刀片或者铁片沿着米汤边缘深入,就能将油泥和米汤刮除。
3、水枪冲刷
利用压力也能将油泥清理干净。
将沾上油泥的家具或者物品
放在空地上,然后使用高压水枪对其进行冲刷,就能将油泥冲刷干净,如果有残留,使用毛刷沾水后将其刷掉即可。
SYT6851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

SYT6851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篇一:规范篇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资料大庆油田——HBP物理化学法相结合的离心分离大部分含油污泥含水率较高,在进入许多处理工艺前需要进行脱水减容。
污泥调质能显著改善脱水效果,提高机械脱水性能。
在脱水设备上,卧螺旋沉降式离心机具有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调节剂耗量少和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同时,油田和炼厂的含油污泥又具备来源广、成分复杂的特点,必须辅以预处理技术保证后续离心效果。
HBP采用化学调质与离心分离相结合的技术处理含油污泥,充分重视来料预处理。
全面配套的工艺路线保证了设备具备良好的运行效果,可以同时兼顾原油回收资源化和污泥排放无害化的要求。
处理规模:10t/h,24小时连续运行。
处理效果:处理后污泥中含油量≤2%,用于铺路和垫井场。
最终污泥含水率≤60%。
如果进行深度处理试验,处理后污泥中含油量≤0.3%,满足我国农用污泥的含油指标要求。
原油回收率90%~95%。
主要包括预处理、调质分离、离心分离和全自动PLC控制装置几部分组成。
该技术充分重视含油污泥的预处理,采用物理筛分和重力沉降原理,可以实现含油污泥中大颗粒的分选、筛分和清洗功能。
同时,为促使油类从固体粒子表面分离,对污泥进行调质处理,对污泥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和匀化,为油从固体颗粒表面脱附创造更好的条件。
经调质后的含油污泥进离心处理单元进行油水固三相分离,最终达到固相含油小于2%,含水小于60%,达到铺路要求或深度处理要求。
工艺流程见下图1:工艺流程控制图工艺特点:(1)处理量大预处理:整个预处理装置含主体设备均2套,单台鼓式分选装置的处理能力为20~30 m3/h,可2套同时运行;调质处理:单罐容积80m3,一次可以处理40m3来自预处理的流化污泥;离心处理:在来料含固15%的情况下,处理量可以达到10m3/h,处理含固为5%的物料时,处理量可以达到15m3/h,可以24小时连续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油泥固废控制标准
我国对于危险废物治理的研究和管理起步较晚,但参考国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于我国的危险废物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如2008年新修订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及包括通则、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等相关的7项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并从危险废物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处置等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如GB 185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规定了危险废物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各环节污染控制规范和标准要求。
这一系列标准规范规定了含油污为危险废物,甚至其物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或灰渣等仍属危险废物。
由于只有GB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
GB18598-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有明确的污染控制要求,企业只能选择焚烧或是填埋这两项技术进行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
不仅造成含油污泥中的资源浪费、能源无法回收,还会占用大量土地,企业负担过重。
而其他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因为缺乏配套的污染控制标准,只能参考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矿物油最高允许含量不超过3000mg/Kg(干重)。
而且前的化学热洗、调质离心分离、热解等处理技术很难过到这一控制标准,或都需要极高
的处理成本才能满足这一要求,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企业治理含油污泥的积极性。
自2010年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石油石化行业含油污泥等固废物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陆续出台了部分与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用于指导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
如HJ607-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指出“源油和天然气开采产生的残油、废油、油基泥浆、含油垃圾、清罐油泥等应全部回收”、“含油率大于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进行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1413-2010《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建议处理后的油田含油污泥用于铺设油田井场和通井路时石油类含量≤2000mg/Kg、PH值≥6、含水率≤40%,此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及大庆油田的特定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