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上海市市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规定(2019修改)
![上海市市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规定(2019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65401e7e172ded630a1cb618.png)
上海市市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规定(2015年11月24日以沪规土资政规〔2015〕843号文发布,根据2019年3月15日《关于修改并重新发布〈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等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沪规划资源规〔2019〕2号)修改后重新发布)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本市市政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根据《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市政交通工程定义)本规定所称的市政交通工程,指城市道路(包括高架道路)、公路、立体交通设施、桥梁、隧道、人行天桥和地道以及各类轨道交通等工程。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各类市政交通工程,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管理原则)本市市政交通工程的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及各类专业系统规划,服从城市规划管理。
市政交通工程的建设应当与城市市政公用管线、铁路、航道、水利、绿化及沿线各类建筑等方面协调配合。
第五条(管理制度)本市市政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规范、分级管理,并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六条(规划管理分工)本市市政交通工程,由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区规划管理部门按照分工分别进行规划管理审批。
第七条(平面位置控制)市政交通工程的平面位置,应当根据已批准的道路规划红线和其它控制线来确定,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变更的,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
第八条(标高的控制)市政交通工程的标高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及各类专业规划中确定的标高来控制,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变更的,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
第九条(净空控制)桥梁(除廊道以外)净空高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跨越城市道路的不得小于4.5米,但通行无轨电车的不得小于5.0米,通行超高车辆的不得小于5.5米。
(二)通行内燃机车的不得小于6.0米;通行电气化机车的不得小于6.5米;通行高速铁路的不得小于7.7米。
(三)在跨越河流时,应当满足通航要求,并征得航务和防汛水利管理部门的同意,非通航河道应当征得防汛水利管理部门的同意。
工程交通管理制度
![工程交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c5eb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1.png)
工程交通管理制度一、工程交通管理制度的建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工程项目日益增多,施工现场周边的交通状况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会导致交通拥堵、事故增多,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也会造成项目延误、施工质量下降等问题。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交通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工程交通管理制度的内容1.工程交通管理责任部门的确定为了保证工程交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确保各方有效协作,共同维护施工现场交通秩序。
2.施工现场的交通规划和设计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交通管理方案,包括施工现场、周边道路的交通规划和设计,确保施工期间交通通畅,安全有序。
3.施工现场的交通设施设置根据交通管理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警示牌等,确保施工现场的交通设施合理有效,便于驾驶员和行人识别和遵守。
4.施工队伍的交通安全教育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交通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交通规则教育,确保所有在施工现场的人员遵守交通法规,做到文明施工。
5.交通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交通事故处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能够及时、科学、有序地进行处置,减少损失,保障施工现场和周边道路的安全。
6.监督检查和评估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对施工现场交通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期进行交通管理工作评估,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改进管理制度。
三、工程交通管理制度的实施1.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工程交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所以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履行交通管理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确保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2.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督导力度督促施工单位认真执行交通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指导、纠正,并严格按照规定处罚,确保施工单位依法经营。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标准解读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14464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4.png)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标准解读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标准是指在城市或县镇规划范围内,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对道路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舒适和环保。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1. 规划范围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县镇的道路建设项目。
规划范围一般包括道路的设计要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组织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规划范围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
2. 设计要求道路的设计要求包括道路类型、横断面和纵断面的设计。
道路类型根据交通流量、道路功能和交通组织的需求确定,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
横断面和纵断面的设计要考虑道路的安全、通行能力、排水和照明等因素。
3.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合理布局道路在土地上的位置。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考虑到道路的通行能力、接近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对环境的影响。
4. 交通组织方案交通组织方案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制定的关于交通组织和管理的方案。
该方案包括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警示标线和交通管理设施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
5. 环境影响评价在道路建设工程规划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包括道路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使用对空气质量和噪音影响的评估等。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前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总结: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标准是城市和县镇道路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它旨在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舒适和环保,并提高交通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土地利用、交通组织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只有按照规划标准进行道路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居民的需求,促进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交通规划与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交通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a4b2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4.png)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交通规划与设计市政道路工程旨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而交通规划与设计是市政道路工程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从交通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常用方法、考虑因素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交通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交通规划与设计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决定了道路系统的整体架构以及各个交通要素的配置。
良好的交通规划与设计能够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益,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提升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输水平。
二、常用的交通规划与设计方法1. 交通流量调查:通过对现有道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统计,了解不同时间段的交通状况及流量分布情况。
这有助于合理确定道路容量需求并制定适当的交通规划方案。
2. 道路网络分析:运用交通规划软件对现有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和模拟,评估道路网络的运行能力和交通效益。
通过对交通流动路径的优化和调整,提高整体道路系统的通行效率。
3. 交通仿真模拟:利用仿真软件对交通运行进行模拟和仿真,观察不同设计方案下交通流的变化和影响,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交通规划与设计的考虑因素1. 道路功能划分:根据道路的交通需求和作用,将道路划分为快速通道、城市主干道、支路等不同等级,确定各等级道路所需的设计要素。
2. 车行道宽度:根据道路的交通量、车速和车道数等因素,合理确定车行道的宽度,以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行。
3. 交通信号灯设置:通过分析交通流量和交叉口情况,合理选择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方案,并设置合理的信号配时,保证交通流畅和行人安全。
4. 路口设计:根据道路的流量和类型,合理设计路口的类型和转弯半径,确保车辆的转弯半径和转向的舒适性。
5. 交通标线和标牌设置:根据交通需求和道路类型,设置合理的交通标线和标牌,引导车辆和行人按规定路线和方式行驶,提高交通安全性。
四、案例分析以某市A路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市中心,由于交通流量大、事故频发,需要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改造。
市政道路进度管理制度
![市政道路进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e5b0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3.png)
市政道路进度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与否、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以及城市形象的整体印象。
因此,市政道路的建设和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有效地管理市政道路,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和便利,建立健全的市政道路进度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市政道路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二、市政道路建设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市政道路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项目,它涉及到土地征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多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严格管理。
市政道路建设的进度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完工时间、质量和安全,并且对市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都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市政道路进度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市政道路建设的进度管理,可以保证施工单位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工程任务,避免因施工进度延误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通过进度管理,可以提高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满足市民的出行和生活需求。
3. 形象宣传及时完成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可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4. 促进城市交通畅通通过进度管理,可以避免施工期间的交通堵塞和拥堵,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
三、市政道路进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建立健全的市政道路进度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明确市政道路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公共利益。
其次,要健全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和职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监督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并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评估。
1.明确市政道路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公共利益市政道路建设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工程项目,涉及到土地征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多个环节。
市政工程相关措施方案
![市政工程相关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cca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5.png)
市政工程相关措施方案一、道路工程措施方案1. 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道路网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科学的城市道路规划,合理布局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将城市交通网连通,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也要考虑到环保和绿化因素,建设绿色道路,引导城市交通发展。
2.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中,应加强对人行道、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等设施的完善,提高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3. 道路养护和改造对老化和损坏的道路进行养护和改造,保障城市道路质量。
通过及时的养护维护,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降低城市交通运输成本,改善道路通行环境。
二、给水排水工程措施方案1. 给水管网改造对老旧的给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给水管网密度和覆盖率,保障城市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
2. 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改善和完善,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可持续性,预防城市内涝和排水不畅问题。
3. 水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供水效率,降低浪费,保障城市的用水需求,保护水资源环境。
三、城市绿化工程措施方案1. 城市绿地规划科学规划城市绿地,合理利用城市绿地资源,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
2. 绿化植被配置合理配置城市的植被,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提高城市植被的抗灾能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
3. 绿色景观设计进行绿色景观设计,提高城市景观的品质,增加城市景观的吸引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四、垃圾处理工程措施方案1.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的覆盖率,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再利用率。
2.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卫生水平。
3. 垃圾处理管理加强城市垃圾处理管理,建设城市垃圾处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城市垃圾处理的管理效率,保障城市环境的整体卫生水平。
市政工程有哪些方案
![市政工程有哪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2403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2.png)
市政工程有哪些方案引言市政工程是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照明、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市政工程的一些常见方案,包括道路改善、城市绿化、城市排水、交通管理等内容。
1. 道路改善方案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管理不善,会给市民带来许多不便。
为了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可以采取以下方案:•道路拓宽:通过拓宽道路来增加车道数目,减少交通拥堵。
•道路优化设计:重新设计交通路线、信号灯灵活调控、建立应急车道等,以提高道路流畅性。
•设立交通标志和指示牌: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指示牌,提醒司机注意交通规则,减少事故发生。
•定期维护和修缮:定期检查道路,修复路面破损,确保道路平整和安全。
2. 城市绿化方案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城市绿化的方案:•增加绿地面积:在城市中增加公园、花坛等绿化空间,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种植树木和花草:在道路两侧、广场、院落等地方种植树木和花草,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改善气候环境。
•推广屋顶绿化:利用建筑物的屋顶进行绿化,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
•引入湖泊和水系:在城市规划中增加湖泊和水系,提供更多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3. 城市排水方案城市排水是指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排放的工程系统。
以下是一些城市排水的方案:•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城市灌溉、冲厕等。
•建设雨水花园:在城市空地、广场等地方建设雨水花园,利用雨水进行绿化景观。
•引导雨水流入水系:通过设置排水沟、挖建雨水收集池等手段,将雨水引导到河流、湖泊等水系中。
•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的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4. 交通管理方案交通管理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措施,改善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的工程。
以下是一些交通管理的方案:•设置交通信号灯:在交叉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引导交通流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成都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交通)(2008
![成都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交通)(2008](https://img.taocdn.com/s3/m/72865c18cc17552707220893.png)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编(市政工程)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推进城乡统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 1.0.2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域内的各类与市政工程有关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
温江、双流、龙泉驿、青白江、郫县、新都、金堂、新津、蒲江、邛崃、大邑、都江堰、崇州、彭州等区(市、县)的相应地区应参照本规定,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
第1.0.3条本规定所称市政工程是指城市交通设施工程、河湖水系工程及雨水、污水、再生水、给水、燃气、输油、热力、通信、广播电视、电力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工程。
第1.0.4条本市中心城区域内的市政工程,应根据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计划,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第1.0.5条除大型跨省域、市域的市政工程外,本市域内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经国家批准的成都市2004地方坐标系,高程系统暂采用现行高程系统(待全市域高程系统统一后采用国家高程系统)。
第1.0.6条一般市政建设工程按基本地震烈度Ⅶ度设防。
第二章城市交通2.1 城市道路第2.1.1条城市道路分类1. 城市道路按照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2.快速路是为车速要求高、行程长的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的重要交通干路,快速路交通组织应采用全部或部分封闭式。
3.城市主干路是城市各区或组团间的交通性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并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立分隔带或分隔栏。
4.城市次干路承担组团或乡镇内短距离出行并与城市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5.城市支路主要为解决局部地区交通和承担小区内部及大型建筑出入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6.各类城市道路的红线宽度及计算行车速度按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确定。
第2.1.2条城市道路用地指标及道路路网密度1.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宜为15%~20%,规划城市人口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6.0~13.5㎡。
市政工程道路计划方案
![市政工程道路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bfd6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c.png)
市政工程道路计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市政工程是指由政府或政府部门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进行的工程项目。
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城市的发展、交通、经济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建设计划必须合理、科学、规范,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市政工程道路计划方案,包括道路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一套完整的道路计划方案,以期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和精细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道路规划1.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道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空间布局、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因此,我们在道路规划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顺应城市发展规划道路规划必须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适应,服务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和不同功能区的道路规划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3)环保与生态道路规划要充分考虑环保和生态问题,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4)安全与便捷道路规划要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同时要保证交通便捷。
2.道路规划的内容在进行道路规划时,我们应该全面考虑下列内容:(1)主干道路主干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动脉,它连接着各个功能区和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运输的支撑。
因此,在道路规划中,要着重规划和设计主干道路。
(2)支路和辅路支路和辅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街区和居民区,是城市的交通出行廊道。
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支路和辅路的合理布局和设置。
(3)交通枢纽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包括车站、港口、机场等。
在道路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和规划交通枢纽,保证交通的顺畅和便捷。
(4)绿化和景观道路规划要在充分考虑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设置绿化植被和景观,使城市道路更美观、更舒适。
三、道路设计1.道路设计的原则道路设计是具体到每一条道路的,它要根据规划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在进行道路设计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合理道路设计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市政道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ee48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6.png)
市政道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为了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交通需求,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必须对市政道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安排。
城市交通拥堵和道路施工所带来的交通困难是城市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何通过科学的交通组织方案来减少拥堵和顺利完成道路工程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方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
一、城市道路工程交通组织现状分析1.城市发展现状分析: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未来的道路建设需求,特别是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规划,以及与道路工程相关的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交通拥堵分析:对城市主要道路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拥堵的原因和重点区域,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方案。
3.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导致道路施工影响交通的主要因素,包括施工区域的位置、施工工期和交通流量等。
二、城市道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1.施工前交通组织:在道路施工前做好交通组织工作,包括划分施工区域、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引导交通流线、合理安排交通导向车辆等。
2.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交通流量,合理安排交通,采取交替通行、临时交通停止、固定交通管制等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畅通。
3.施工后交通组织:在道路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和恢复交通设施,使道路恢复正常使用,同时对施工后的道路进行质量检查和维护。
三、城市道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措施1.政策法规支持:加强相关交通管理法规的制订和宣传,对于违反施工交通组织规定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惩罚和警示,增强交通管制的约束力。
2.技术手段支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管制和监控,根据交通需求和施工进度及时调整交通组织方案。
3.社会支持:通过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和宣传,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约束,共同维护施工期间的交通秩序。
四、城市道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1.交通事故风险评估:针对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和交通管制措施可能带来的交通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交通管理规定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交通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26329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1.png)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交通管理规定一、总则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维护交通秩序,确保道路安全和市民的出行便利,特制定本交通管理规定。
二、施工期间交通管理1.交通疏导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的交通疏导方案。
临时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应及时设置,确保交通流畅。
2.临时交通管制施工单位应在道路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确保施工区域划定明确。
对于需要封闭或限制通行的路段,应提前向社会公告,并在适当位置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引导车辆绕行。
3.施工时间限制施工单位需根据当地交通情况以及交通流量高峰期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尽量避免在交通压力较大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以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三、施工车辆管理1.车辆进场施工单位应事先规划车辆进场路线,并设置进场口。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应准确识别施工单位,并按指定路线进入。
2.停车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停车场,施工车辆应优先停放在指定区域内。
临时停车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并确保不影响周边交通和行人通行。
3.施工机械管理施工单位应对所使用的工程机械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并且获得合法的使用许可。
对于噪音、尾气等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减噪、排放处理措施。
四、施工现场交通秩序管理1.交通指挥员配置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规模和交通情况,合理配置交通指挥员以保证交通的有序进行。
2.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临时交通标志、标线,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临时交通标志应具有清晰易懂、规范统一的特点,以提供明确的交通指引。
3.安全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如“施工区域,请绕行”、“注意行人”等,以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五、施工单位责任1.交通安全责任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起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管理责任。
对于违反交通管理规定的施工单位,相关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整改,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上海市市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规定
![上海市市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3eb7ff54431b90d6d85c7d3.png)
上海市市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本市市政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根据《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市政交通工程定义)本规定所称的市政交通工程,指城市道路(包括高架道路)、公路、立体交通设施、桥梁、隧道、人行天桥和地道以及各类轨道交通等工程。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各类市政交通工程,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管理原则)本市市政交通工程的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及各类专业系统规划,服从城市规划管理。
市政交通工程的建设应当与城市市政公用管线、铁路、航道、水利、绿化及沿线各类建筑等方面协调配合。
第五条(管理制度)本市市政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规范、分级管理,并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六条(规划管理分工)本市市政交通工程,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和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按照分工分别进行规划管理审批。
第七条(平面位置控制)市政交通工程的平面位置,应当根据已批准的道路规划红线和其它控制线来确定,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变更的,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
第八条(标高的控制)市政交通工程的标高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及各类专业规划中确定的标高来控制,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变更的,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
第九条(净空控制)桥梁(除廊道以外)净空高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跨越城市道路的不得小于 4.5米,但通行无轨电车的不得小于 5.0 米,通行超高车辆的不得小于5.5 米。
(二)通行内燃机车的不得小于6.0 米;通行电气化机车的不得小于 6.5 米;通行高速铁路的不得小于7.7 米。
(三)在跨越河流时,应当满足通航要求,并征得航务和防汛水利管理部门的同意,非通航河道应当征得防汛水利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十条(道路横断面的确定)城市道路、桥梁和集中建设区范围内的新建公路工程应当根据规划所确定的等级、红线宽度、交通模式、交通组织、交通流量以及景观功能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道路断面设计,统筹安排红线内的车行道、非机动车道、步行道、停车带等各类空间,并根据管线综合规划的要求预留地下管线位置。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天津市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天津市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30a363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9.png)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天津市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
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公布日期】2023.03.29
•【字号】津规资市政发〔2023〕47号
•【施行日期】2023.03.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天津市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津规资市政发〔2023〕47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及天津市“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精神,进一步提高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高质量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市规划资源局研究制定了《天津市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行)》,现予以印发。
本规程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试用期一年,试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相关意见或建议寄送至市规划资源局交通与市政规划管理处(和平区曲阜道84号)。
特此通知。
附件:《天津市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
行)》(本册)
2023年3月29日。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管理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794a7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9.png)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管理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政路网不断的完善,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成为城市路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改扩建工程在施工期既要维持基本通行能又要确保施工的安全,如何做好交通组织管理是保障改扩建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
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针对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管理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扩建;交通组织;交通疏导引言: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早期修建的市政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通行需求。
在原有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改建与扩建,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是城市路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改扩建工程在施工期既要维持基本通行能又要确保施工的安全,如何做好交通组织管理是保障改扩建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
本文以防城港市沙企大道工程项目交通组织管理为例,就如何合理安排交通组织进行分析,力争做到科学合理、安全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安全地推进。
1.工程概况防城港市沙企大道工程是在现状一级公路基础上进行扩建改造,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 60km/h。
本项目一期工程线路全长6.3km,涉及的主要的施工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涵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及绿化工程。
1.道路改扩建交通组织总体规划沙企大道一期工程(K0+000~K6+300)2019年9月25日—2020年5月20日对旧路面破碎改造需要对施工半幅路段进行全封闭施工。
利用周边道路对小型客车进行有目的的分流,以减少施工段交通通行压力,保障通行安全。
道路改造通行期间,施工段半幅封闭施工,利用对向车道进行分段分道封闭、导向引流、混合通行、保证畅通。
1.分段半幅封闭、半幅施工,减缓交通压力。
2.施工段以外路段进行客车与货车分流引导行驶,加快通行时间。
3.施工段对向车道封闭导向引流、混合通行。
4.预留对向紧急车道不通行,作为交通事故、交通拥堵时的备用车道进行人工引导分流。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原则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cad9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1.png)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原则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安全、顺畅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原则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介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的原则。
一、综合规划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应以综合规划为基础。
综合规划要考虑到交通需求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道路的布局、功能和容量。
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交通流量、道路等级、交通运输方式等因素,以实现道路的高效和科学性。
二、交通安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应以交通安全为首要原则。
道路规划要符合交通规则和标准,确保驾驶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道路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等交通设施的设置,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流量分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应合理分配道路流量。
根据道路的功能和容量,合理规划道路的数量和布局,避免交通拥堵和拥挤现象的发生。
此外,还应考虑到道路的平衡负荷,确保交通流量的均衡性和可控性。
四、可持续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
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同时,要推广绿色出行理念,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汽车使用量,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五、满足社会需求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应满足社会需求。
规划要考虑到道路的用途和需求,既要满足通行和交通运输的需要,又要满足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
规划要以人为本,注重提升交通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六、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应与城市空间布局协调一致。
规划要考虑到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注重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道路的设置要符合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分布,同时要考虑到交通枢纽和交通设施的布局。
七、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应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土地的利用效益和综合效益,避免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市政工程道路规范要求的合理设计
![市政工程道路规范要求的合理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ee25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6.png)
市政工程道路规范要求的合理设计市政工程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流畅和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对市政工程道路的设计有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市政工程道路规范要求的合理设计。
一、交通分析与规划在进行市政工程道路设计之前,必须进行细致的交通分析与规划。
这包括道路的类型、等级、设计速度、车道规划、路口设置等等。
通过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的长远发展、人口流动情况、交通需求等因素,可以合理规划出市政道路的布局和规模。
二、减少交通拥堵为了减少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工程道路设计应考虑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和道路容量的提升。
根据交通流量预测,合理安排车道数量和宽度,同时设置适当的转弯弯度和方向指示标志,以确保车辆的顺畅通行。
三、行人安全与便利市区道路不仅要考虑车辆的行驶需求,也要兼顾行人的安全与便利。
合理的市政工程道路设计应包括设置人行道、交叉步行斑马线和行人过街天桥等设施,同时考虑到行人与车辆的冲突点,确保行人的通行安全。
四、道路标志和标线市政工程道路设计中的道路标志和标线起到了引导、警示和提醒作用。
道路标志包括交通指示标志、警示标志、禁止标志等,通过合理的设置和规范的标识来引导驾驶员,并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与顺畅。
五、绿化设计与环境保护合理的市政工程道路设计应考虑到绿化与环境保护。
可以通过设计绿化带、种植行道树和草坪等,提升道路的美观性和宜居性。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合理布局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确保道路排水良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整体设计的协调性市政工程道路设计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包括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周边建筑环境的和谐性以及与城市空间的适应性等。
合理的设计能够使道路与周边的环境相互融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七、可持续性发展市政工程道路的设计应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这包括综合解决交通问题、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公共设施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公共设施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66ef4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a.png)
市政工程中的公共设施规范要求市政工程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公共需求而进行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公共设施的规范要求对于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市政工程中的公共设施规范要求展开讨论,并探究如何确保规范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一、道路交通设施规范要求1. 道路规划:市政工程中的道路规划应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设置道路宽度、道路等级和道路网布局。
道路宽度应考虑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保车辆通行畅顺。
同时,道路规划还应兼顾行人路线、自行车道和绿化带的设置,以满足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
2. 交通信号灯:市政工程中的交通信号灯要求按照交通流量和道路类型进行科学设置。
合理优化信号配时,确保不同交通流量方向的平衡。
此外,交通信号灯的可视性和连贯性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3. 路灯照明: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要求都区别于不同道路类型,合理布置路灯,并确保照明光度和照度符合国家标准。
路灯的照明范围和亮度要能满足行人和车辆的行进需求,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二、市政水务设施规范要求1. 水供给:市政工程中的水供给设施要求设置合适的水源、建立科学的供水系统。
供水管道应符合规范要求,防止水质污染和压力不足的情况出现。
此外,市政供水系统还应设有可靠的应急备份措施,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可及时供水。
2. 排水系统: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系统应能有效排除雨水和污水,防止城市内涝现象。
排水管道的布置要合理,能够迅速将雨水引导到排水体系中。
建筑物的排水设施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雨水不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3. 污水处理:市政工程中的污水处理系统要求建立合理的处理工艺和设施,以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处理后的污水没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市政照明设施规范要求1. 公园和广场照明:市政工程中公园和广场照明设施要求设计合理,能满足夜间照明需求且不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
照明设施的能效性和环保性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制度
![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997b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8.png)
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行政区域内的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市政道路修建、维护、改建、拓宽、清理等工程。
第三条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应遵循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精心施工、及时维护的原则。
第四条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应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第五条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六条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市政道路工程工作规划第七条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管理应依据城市规划,科学规划市政道路的建设和改造。
第八条市政道路工程工作规划应充分考虑市民出行需求,合理规划道路的布局和设计。
第九条市政道路工程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置绿化带、排水设施等,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第十条市政道路工程工作规划要注重文化传承,合理规划历史街区和文化景点的保护和利用。
第三章市政道路工程工作设计第十一条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安全、高效、便利。
第十二条市政道路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交通流量、道路宽度、路口设置等因素,确保道路畅通。
第十三条市政道路工程设计要注重人性化,设置盲道、人行通道、无障碍设施等,方便行人通行。
第十四条市政道路工程设计要注重绿化美化,合理设置草坪、花台、树木等,提高城市景观品质。
第四章市政道路工程工程施工第十五条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
第十六条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期不延误。
第十七条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防护。
第十八条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施工质量,做到材料合格、工艺规范、工程质量可控。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要求细则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要求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3f5f3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6.png)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要求细则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城市交通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制定规范的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施工标准以及环保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原则1.1 服务于城市发展:道路规划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契合,有效支撑城市各项功能和服务需求的实现。
1.2 综合考虑交通需求:要结合道路通行能力、车流量、行人流量及公共交通需求等,科学确定道路的设计参数。
1.3 优化交通流动:创造合理的交通流动模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益。
1.4 保障公众安全: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道路的交通安全性,确保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二、设计要求2.1 全面考虑道路功能:根据道路的功能定位,包括主干道、支路、快速通道、行人步道等,确定道路的设计参数和要求。
2.2 合理布局交叉口: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功能需求,科学规划交叉口的布局和类型,确保交通流动畅通。
2.3 提高道路容量:合理规划道路横断面,同时采用科学的交通信号控制和道路连接方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2.4 考虑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和资源节约,如设置自行车道、绿化带等,促进低碳出行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施工标准3.1 地质勘察与设计: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设计,确保道路符合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
3.2 施工质量控制: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材料,控制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可靠。
3.3 交通安全保障:在施工期间要设置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确保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最小化,保障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
3.4 工程验收和维护:完成道路工程后,要进行严格的工程验收,包括走线、标线、照明等,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持道路设施的良好状态。
四、环保要求4.1 水土保持措施: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道路交通工程
• 包括: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及其附属设施、隧道、 地下人行通道等设施。
三、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1、地面道路(公路)工程的规划控制
(1)道路走向及坐标的控制→通过道路红线来控制 (2)道路横断面的控制→道路横断面的基本组成有行车道、中间
带、路肩、碎落台、填方边坡、挖方边坡、边沟、排水沟、护坡道及 防护工程,还有安全设施、绿化。 高等级公路还有减速道、爬坡道, 错车道、紧急停车道等。 根据道路级别、地质地形等设计路面结构。
采用水泥混凝土;如果地下管线未能按规划一次到位,课采用沥青路 面。人行道设计应考虑残疾人使用,路侧石部位设置轮椅坡道,人行 道设置“盲道”。
• (6)道路附属设施的控制→包括公交车站、收费口、停
车场等,要求合理布点,并做好用地安排。
三、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2、高架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控制
无论是高架道路工程,还是高架轨道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它们的系 统规划和单项工程规划进行控制。其线路走向、控制点坐标等,应与 其地面道路部分相一致。结构立柱的布置,要与地面道路横断面形式 和交通组织相协调,并要满足地下市政管线工程的敷设要求。高架道 路的上、下匝道的设置,要考虑与地面道路及横向道路的交通组织相 协调。高架轨道交通工程的车站设置,要留出足够的停车场面积,方 便乘客换乘。高架道路交通工程还要考虑城市景观、防止噪声、废气 的措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 主干路
•
连接城市各主要部分的交通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主干路线
形应顺捷,交叉口宜尽可能少,以减少相交道路上车辆进出的干扰,平
面交叉要有控制交通的措施,交通量超过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时,
可根据规划采用立体交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应用隔离带分开。
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快速机动车如小客车等也应与速度较慢的卡车、
二、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1、管线的平面布置
(1)埋设管线的排列顺序。应根据管线的性质和埋设深度等确定排列 次序。一般从道路规划红线向道路中心依次的排列次序为:电力电缆、 电信电缆、配气管、配水管、热力管(以上一般在人行道下),输气管、 输水管(以上一般在慢车道下),雨水干管、污水干管(以上一般在快 车道下)。 (2)埋设管线的水平距离。各类管线之间及其与建筑物、构筑物基础之 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规定。在 规划管理工作中,因为道路断面、现有管线的位置等因素,不能满足上 述规定尺寸的,可在采取保护措施的前提下,适当缩小。 (3)架空管线的水平间距。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 水平净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规定。
二、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2、管线的竖向布置
各种市政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上重叠直埋敷设。当交叉敷设时,自路面 向下的排列顺序一般为:电力线、热力管、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 污水管。 (1)埋设管线的竖向间距。市政管线交叉的最小垂直净距应遵守有关 规定。当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压力管让重力 管;可弯管让不易弯曲管;支管让干管;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线。 (2)埋设管线的覆土深度。市政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城市工 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规定,至少700mm以上。 (3)架空管线的竖向间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 规定。
二、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
1、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事前协调程序 (1)计划综合
具体工作需要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建设管理 部门收集、汇总各类管线和道路建设部门年度工程计划, 并根据各专业系统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综合分析, 统一协调编制城市道路和管线工程年度综合计划。管线和 道路建设部门根据综合计划调整各自的年度工程任务。
侧应设人行道,并可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
• 支路
•
次干路与居住区的联络线,为地区交通服务,也起集散交通的作
用,两旁可有人行道,也可有商业性建筑。
Hale Waihona Puke 架道路交通工程• 包括高架道路、高架轨道交通工程及相关的工程 设施和立交桥。
• 立交桥全称是立体交叉桥,主要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 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陆地桥。 高架桥是指具有高支撑的塔 或支柱,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高架桥可 以简单的认为是连接两地的快速通道,当两条或多条高架桥相交且需 要联络互通或者高架本身需要有互通的地方就会设计成立交桥,应该 说立交桥是高架桥的一种和它的功能性补充
三、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4、城市桥梁、隧道、立交桥等交通工程
城市桥梁(跨越河道的桥梁、道路或铁路立交桥梁、人行天桥等)、隧道 (含穿越河道、铁路、其他道路的隧道、人行地道等)的平面位置、形 式是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确定的。其断面的宽度、形式应与连通 的道路一致。桥梁下的净空应满足行车或通航等要求,隧道纵向标高的 确定既要保证其上部河道、铁路、其他道路等设施的安全,又要考虑与 其衔接的城市道路的标高。在桥和跨河、跨线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 道进出口30m的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城市各类桥梁结构选型及 外观设计应充分注意城市景观的要求。
四、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程序
1、申请程序
道路交通工程的申请程序分为三步:一是建设单位申请核定道路交通 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和划定道路规划红线,二是建设单位送审市政交通 工程设计方案,三是建设单位申请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许可证。
2、审核程序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建设单位的申请进行审核,分为三步:一 是核定规划设计要求和划定道路规划红线,二是审核市政交通工程设 计方案,三是审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
1、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事前协调程序 (2)管线综合
管线的计划综合主要解决了管线的布局、路径和施工时间上的矛盾,而 管线综合则是协调各类管线的空间位置。管线综合是为了多种管线同步 建设协调,主要工作包括编制管线综合规划,综合协调管线平面布置、 间距和竖向间距以及管线与绿化、建筑物、道路等方面的关系,进行规 划管线的走向、管位多方案的比较,根据管线综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确 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线方案,作为管线工程规划和建设的依据。
三、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3、地下轨道工程的规划控制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须严格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及 其单项工程规划进行控制。其线路走向除需满足轨道交通 工程的相关技术规范外,还应考虑保证其上部和两侧建筑 物结构安全。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在城市道路下穿越时,应 与相关道路工程相协调,并须满足市政管线工程敷设空间 的需要。地铁车站工程的规划控制,必须严格按照车站地 区的详细规划进行控制。
(3)城市道路标高的控制→按城市详细规划标高控制,满足邻接
建筑布置及沿路地段雨水的排放要求。
(4)道路交叉口的控制→立体交叉口,既要控制立体交叉用地范
围,又要根据交通要求合理选择立体交叉形式。平面交叉路口根据交 通流量要求,拓宽交叉路口,增设左转或右转车道,合理确定拓宽段
• (5)路面结构类型的控制→如果地下管线规划一次到位,
二、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
2、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审理程序 (1)申请程序 (2)审核程序 (3)核发程序
3、核发程序
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核发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节 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
一、市政管线工程的特点
1、整体运转的系统性 2、经营管理的相对垄断性 3、供应、敷设的综合性 4、建设的超前性
二、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结合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市政管线工程的 特点,要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主要控制市政管线工程的平 面布置及其水平、竖向间距,并处理好与相关道路、建筑 物、树木等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线的平面布置 所有管线的位置应采取城乡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都应沿道路规划红线平行敷设,其规划位置相对固定,并 具有独立的敷设宽度。
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目录 第一节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 第二节 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一节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
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的对象
1、地面道路交通工程 2、高架道路交通工程 3、地下道路交通工程
二、道路交通工程的特点
1、布局的系统性 2、功能的关联性 3、服务的公益性
•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四级。
• 快速路
•
为流畅地处理城市大量交通而建筑的道路。要有平顺的线型,与一
般道路分开,使汽车交通安全、通畅和舒适。与交通量大的干路相交时
应采用立体交叉,与交通量小的支路相交时可采用平面交叉,但要有
控制交通的措施。两侧有非机动车时,必须设完整的分隔带。横过车
行道时,需经由控制的交叉路口或地道、天桥。
公共汽车等分道行驶。主干路两侧应有适当宽度的人行道。应严格控
制行人横穿主干路。主干路两侧不宜建筑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
建筑物如剧院、体育馆、大商场等。
• 次干路
•
一个区域内的主要道路,是一般交通道路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
干路共同组成干路网,起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一
般情况下快慢车混合行驶。条件许可时也可另设非机动车道。道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