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及第一章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教案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及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2. 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危机的凸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鸦片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
2. 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3. 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背景、原因和过程。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对清朝政权、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2.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 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第一章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领会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 等级制度。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识记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 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 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 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 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另一方面,造成 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第三,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 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 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综合应用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 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 主要矛盾。 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 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 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 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第三节 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识记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 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 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台湾人民也奋起反抗侵略者。美国派海军 在琅峤登陆入侵台湾,副舰长马肯基被台湾人民 击毙。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 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识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引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时期、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概要总结和归纳,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1840年鸦片战争1.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矛盾•英国私人贸易与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平等•鸦片走私与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1.2 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中国军队的失利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的签订与中国的割地赔款•鸦片战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和影响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兴起2.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清朝政权的腐败与内外压力的加剧•兴中会、同盟会等民主革命党派的兴起•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爆发2.2 辛亥革命的经过和结果•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权与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革命政府的改革措施•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和影响第三章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3.1 北洋政府的建立和特点•袁世凯的权力掌握与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近代国家机构的建设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袁世凯垮台与军阀混战的开始3.2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政治上的混乱和党派斗争的激化•经济上的殖民侵略和国民经济的困境•社会上的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兴起3.3 北洋政府时期对中国的影响•民主革命的理念在社会上的传播和深入•西方文化的引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对中国近现代史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四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4.1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与青年学生运动的兴起•威权政府的专制统治与人民需求的增加4.2 五四运动的主要活动和影响•学生示威游行和反对帝国主义情绪的高涨•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新文化思潮的传播•全面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农民革命5.1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早期阶段•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中的组织和发展5.2 农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土地革命和农民协会运动的兴起•农民起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第六章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6.1 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对中国的侵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壮大•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6.2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盧溝橋事變与全面抗战的爆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艰难曲折的胜利•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奠基结论本文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各个章节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费正清(1904—1991年)
精选2021版课件
10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如:帮助镇压太平天国、
1870年的天津教案、残酷镇压义和团等。
精选2021版课件
11
3,对中国经济方面的侵害
强开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 进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势力范围方面:
德国:1898年:强租胶 洲湾,把山东划为自己 势力范围
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把长城以北作为自己势 力范围
英国:强租威海卫和香港新界,并把长江流域作为自己势 力范围
法国:强租广州湾,把两广和云南作为势力范围
日本:把福建作为自己势力范围
精选2021版课件
8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主要有:
1.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精选2021版课件
1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什么是“资本—帝国主义”?这个概念 表达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精选2021版课件
2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 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 立联系。”
——摘自《共产党宣言》
精选2021版课件
1,如刚才分析,中国人民的反抗坚韧持久、力量 强大。这是中国仍能保持部分主权和领土的基本 完整的首要因素。
2,在整个十九世纪后半期,反抗水平总的来说还 不高,尚处于自发抗争的阶段。
3,下层民众和精英分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脱节。
精选2021版课件
24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精选2021版课件
16
4,对中国文化方面的侵害
文化交流还是文化侵略? 简评传教活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2)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 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晚 号“俟村老人”;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思 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 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 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 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体中国人的敬 仰,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 挑衅,其“虎门销烟”之壮举被载入中国史 册。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起点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缘起
1.鸦片输入前的中英贸易
“出超”、“入超”或“顺差”、“逆 差”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出口 总值与进口总值相比较的差额。出口总 值大于进口总值,叫“贸易顺差”,或 称“出超”;反之叫“贸易逆差”或 “入超”。
莫说山丘无人要,还有许多有钱郎。
逼得赤脚板莫有路,大家山上开荒土。‛
——民谣
③国库日益亏空,清朝的财政严重入不敷出
乾 隆 皇 帝
“十全武功,铺 张极盛,而衰象 早伏其中。”
④人口增长过快,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764年,2.0560多万;
1812年,3.3300多万;
1835年,4亿多人。
拥有五个孩子的家庭
鸦片流毒天下, “若犹泄泄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中 原几无可以御敌之 兵,且无可以充饷 之银。”
苟利国家生死 以, 岂因祸福趋避 之。
林则徐禁烟措施:
第一,限期戒烟;
第二,缉拿烟犯;
第三,收缴鸦片; 第四,整顿海防; 第五,保护正当贸易; 第六,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
销烟池遗址
虎门销烟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中国封建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 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落后就要挨打。而经 济技术的落后与封建 制度的腐败又是分不 一的。许多封建官吏 昏庸愚昧,不了解世 界大势,不懂得御敌 之策。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 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 英国人慕瑞的《地理 大全》,编成《四洲 志》一书。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1、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与衰落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与衰落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中国封建社会从昌盛到衰落的原因:必须从世 界与中国社会内部两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没有 发展,中国无所谓落后的问题,而西方发展了, 中国没有发展,那就必须从中国社会内部来找 原因。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割地赔款,遭受抢掠
1900年,八国联军几乎洗劫 了北京。 列强不仅在中国设立了“国 中之国”--租界,而且外 国军队还可以在中国驻军。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 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 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 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 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 镶有珠王的时计和宝石,又把 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 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 打碎。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从1840年到1919年,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 八十年。在这八十年中,由于西方列强的侵 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八十年,也 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为了民族独立和中国 的进步而斗争的八十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 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斗争,是这八十年历史最 基本的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分节知识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经济: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仁政,三纲五常)4.社会: 社会结构: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晚清的危机:①政治: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
②经济: 大肆实行土地兼并。
③文化: 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暗。
④军事: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⑤社会: 对外—闭关锁国,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经济: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替代了工厂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2.政治: 英国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
3.殖民: 帝国主义瞅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2.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天津条约》允许国外公使常驻北京。
外国公使可以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1860年《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
5.1884年中法战争,1885年中法《中法新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社会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政治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这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通过庞大的官僚体系对全国进行统治。
- 社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
- 文化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强调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随后,英国又开展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成为世界工厂。
- 法国在18世纪末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之后也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 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 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 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康有为1898年4月:“吾中国四万 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 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 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 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 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 之奇变。”
3、扶持各派系军阀首领,导致连年混战。 外国帝国主义对他们的支持,就成了对中国 独裁统治的支持,成了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 的严重的直接障碍。
4、践踏中国人权
• 在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残暴统治下,中 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平等 权都受到粗暴地践踏。
• “东亚病夫”、“猪仔” • 诗人丘逢甲:“英之在香港,以狗与华人
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 如对人民反帝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 叙用”。
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军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
3、扶植、收买代理人
1、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列强扶植曾国藩、 李鸿章等湘系、淮系军阀,并帮助他们购买、 制造洋枪、洋炮和练兵。
2、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 洋军阀政府。
租界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 中国的法律在这里不发生效力,俨然是 “国中之国”。租界成了“冒险家的乐园” 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勒索赔款 : • 《南京条约》,中国赔款2100万元。 •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向英国、法国各赔
款800万两白银。 • 《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是清政府
并论;俄之在旅大,则人与牛马同税。” •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三、经济掠夺
(一)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三)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
根据这一理论,尚钺老先生认为,我国早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就已经萌芽,江南一些城镇已经有了早期手工作坊,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清朝后期又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会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打破了中国古老封建王朝的尊严,使中国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曲折,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要打破中国自然经济状况而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与中国已经萌芽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方向是共同的。当然,资本主义列强国不允许中国发展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控制我国,则别当令论。
就是说,中国昨天那80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沉痛而深刻的教训,腐败就会自我断送,落后就要受欺挨打。
腐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包括毛泽东讲的社会制度的腐败,也包括官员行为的腐败,这两者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但无论是哪一种腐败,都可能造成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如今,我们虽然有先进的社会制度,但如果官员的腐败行为得不到遏制,就会造成民心的倾斜,最后葬送我们先进的社会制度。
根据这个理论,他们认为,1840年以前,中国虽然有资本主义萌芽,但封建小农经济仍像汪洋大海,封建王朝仍然能够维持统治。特别是1644年清王朝的建立,又使封建专制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它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使当时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1840年以前,始终处在非常微弱的状况,根本没有对清王朝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 1840年~1919年 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前221年——1840年)1)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2)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4)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总的评价: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了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2)结果:《南京条约》(1842年8月,耆英);《虎门条约》(1843年10月);《望厦条约》(1844年7月,中美)、《黄埔条约》(1844年10月,中法)3)影响: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军舰可以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我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破坏了我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我关税主权。
由此,我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为什么是半殖民地?鸦片战争后,一方面,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主权,并一步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化了。
另一方面,由于以下的三个原因使得中国没有变成一个完全的殖民地国家:一是国家大。
二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
三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国家大,反抗剧烈,使得帝国主义列强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单独政府中国;列强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序、第一章)
第一章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 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 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 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 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 力问题。
第一章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5、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16、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7、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 18、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19、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 20、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第一章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4、 “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 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 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 订。
第一章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讲(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专题的讲授,使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 性质、主要矛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 任务及其关系;了解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 年五四运动这八十年的基本历史线索;了解近代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认识中国人 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顽强反抗精 神,继承和发扬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革命传统并理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社会 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正确认识农民阶 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中国出路进行 的探索及其历史局限性,懂得中国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需要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 • • • • • • •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背景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 英国 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 法国和美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1)政治特点 • 俄国 (2)经济特点 (3)思想文化特点
应 知 挨 打 因 衰 落 , 国 富 兵 强 社 稷 安 。
断 柱 颓 垣 铭 耻 辱 , 励 精 图 治 换 新 天 。
西 来 恶 盗 狂 掳 掠 , 东 土 明 珠 毁 恨 添 。
遗 址 今 存 处 处 残 , 凄 零 更 著 几 分 寒 。
解决三个问题
课程介绍
为什么要 开设这门 课程?
中国近 现代历史 的主题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 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1)边疆危机 (2)瓜分危机
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是最根本的原因
鸦片战争前的中 国与世界 风 云 变 幻 的 八 十 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发布者:德育绪论教学目的:从中国近代史的断限与分期、基本线索介绍以及意义等方面的讲授,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性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学术界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研究动态等等,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和断限这涉及到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同世界的断限和分期不同。
在每个历史发展的转折阶段,总是晚一步。
(一)世界历史的断限和分期世界古代――远古~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世界现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当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前(二)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1. 史学界多数学者观点:古代――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 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现代――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2. 近几年史学界的争论:[1] 1630年~1919年即以明清之际作为起点,以五四运动为终点这种观点是史学界的少数,主要以已故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尚钺为代表其理论依据是划分历史时期,应该以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为根本。
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随之变化,从而带动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这一理论,尚钺老先生认为,我国早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就已经萌芽,江南一些城镇已经有了早期手工作坊,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清朝后期又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会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是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打破了中国古老封建王朝的尊严,使中国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曲折,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
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要打破中国自然经济状况而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与中国已经萌芽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方向是共同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1章-PPT课件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的重要主权。进出口关税的 降低,有利于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 的作用。
▲资本-帝国主义掌握近代中国海关,是帝国主 义打击和压制中国民族工业,扩张其在华势力的 重要手段。
▲中国国内的商品要缴纳远高于关税额的厘金和 其他苛捐杂税,中国商人还经常受到官吏的敲砸 勒索。由于关税的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华商和洋 商处于极其不公平的竞争地位。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一、军事侵略
主要表现: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签定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和划分实力 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1)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个基本概念: 资本-帝国主义
一个基本问题: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需要弄清楚的一个基本概念
资本-帝国主义:
这个概念更准确地界定了我们经常所讲的 外国侵略中国外国历史的本质属性。本章所讲 的这段历史时期正是西方国家和日本的资本主 义由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 主义,即帝国主义这个阶段。本章所讲的反对 外国侵略的斗争,既包括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 段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也包括 帝国主义阶段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斗 争。
3、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 出,以《马关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
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1.背景概述近现代是指从19世纪末到现今的一段历史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近现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由于遭受西方列强的奇耻大辱,中国逐渐意识到必须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3.戊戌变法随着清王朝的内忧外患和国家形势的岌岌可危,光绪帝被迫推行戊戌变法,试图彻底改革,但因为守旧势力以及西方列强的干涉而未能成功。
4.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倒台,民主共和国成立。
虽然革命未能彻底进行,但是它开创的道路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础。
5.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声音和反对半殖民地化的斗争。
它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奠定了基础,成为一代青年的思想崇高追求和现代精神的一面旗帜。
6.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民族革命的又一次高潮。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发动了对北方的攻势,终于在1928年攻克南京,统一了全国。
北伐战争结束了中国分裂局面和封建帝制的剥削和压迫,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进程。
7.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日两国间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
1937年,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在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卓绝斗争之后,最终战胜敌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民主反侵略战争打响了第一枪。
8.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到来。
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9.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和转型。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旨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矛盾,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这一政策使得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成为世界新的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历史主线公元5世纪(战国)~鸦片战争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内阶级矛盾严重西方: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生产结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基本生产结构,特点: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作用: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排斥新的生产方式,束缚生产力发展。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具体表现: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维护统治。
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同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并与道教、佛教及其他思想相融合,共同为统治阶级服务。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结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矛盾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封建社会日益由盛转衰,阶级矛盾日益显现,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无可挽救。
2、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清朝后期,由盛转衰,主要表现: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吏贪污成风。
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官吏地主兼并土地,无地少地农民增多,流民不断增加。
荷捐杂税加重,农民生活困苦。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驰,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外贸限制,直至鸦片走私,收支平衡被破坏,导致民众事实上必须缴纳更多地租、赋税。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1776年美国经过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789年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欧洲主要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后,利用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纲要》学习的几个问题
1.1 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840
1919 1949 1956
至今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4
1.2 教材分析: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上编
(1840-1919) 10学时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美国。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资本主义 的发展速度是迅猛可观的。
13
第三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资本主义工业也有较快地发展, 但直到5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德意志 联邦中包括普鲁士等三十多个独立国,各自为政,这 样又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普鲁士统一为德 意志帝国是六、七十年代的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绪论
主讲:柴渭 (chaiwei@)
1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 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 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 史”
《古史钩沈论二》
——龚自珍
2
提纲
一、关于《纲要》学习的有关问题 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与历史任务
12
第三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3.2.1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空前加剧
英国。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继17世纪40年 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又率先实现 “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到大机器工厂的飞跃),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
法国。法国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18世纪8、9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产阶 级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5
中编(1919-1949) 13学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下编(1949-至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 富裕。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49-1956)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1956-1976)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至今)
6
1.3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1.3.1 相对于中国古代,它的历史变化非常迅速和剧烈。 • 中国古代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丰富,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
沙皇俄国是一个长期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国家,迟 至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沙俄虽然在经 济上比较落后,但当时是国际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有“世界宪兵”之称。它不但疯狂破坏欧洲的革命运 动,而且是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
14
第三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3.2.2 中国邻国多被殖民主义者染指,缓冲地带越来越少 印度、越南、朝鲜
11
第三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3.2 要从中外历史的对比中,深入了解在鸦片战争 前的大约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 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剧了殖民掠夺。马克思指出: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资本主义 越发展,国内的原料、市场等就越不能满足需要, 就要不断扩大掠夺原料,倾销产品,正像《共产 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它们要用商品的重炮, 轰倒一切古老的万里长城。
• 中国近代历史算到新中国成立也不过110来年的时间,而 历经新旧民主革命两个历史阶段,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变化。
7
1.3.2 它的社会变化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它不是 一个完整的、单一的社会形态。它的表现可以分这么几点:
– 表现在生产方式上。 – 表现在阶级结构上。 – 表现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交织。 – 还表现在中国是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
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 看,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
– 著名的经济学先驱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到:“中国历 来就是世界上一个顶富裕,也是一个耕耘得最合法,最勤奋而且 人口最多的国家。可看来他长久以来已在停滞状态。马可波罗在 500多年前游历该国,盛称其耕种勤劳与人口广众的情形,和今 日旅行该国者所说几乎一模一样。可能远在当日之前,这国家法 律与组织系统允许它聚集财富的最高程度也已达到”。
地这样一种特状况。
8
1.4 学习方法:
➢大学历史学习应着眼在理解历史逻辑的层 次上
➢历史逻辑→历史的因果关系、历史规律 •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机器技术方面)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家制度方面) • 民国初立→五四运动(思想心理层次) • 三民主义→新中国成立(社会思潮层面)
9
1.5 参考书目
小结: 到19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世界资本主
义处在更大规模的上升时期,欧美强国为了扩大商品商场, 争夺原料产地,殖民侵略活动日益加紧。英国凭借其实力 充当着侵略国的急先锋。而当时中国的一些邻近地区、邻 近国家,已经或者正在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与中 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地大物博久为殖民主义者所 垂涎的中国面临着被打开门户的严峻形势。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美)费正清主编,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编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 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二十世纪世界的巨变》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马士(美):《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马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弘治等编著:《盛世危言——甲午战争110年祭》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历史的进退》 王树增:《1901:帝国的背影》
10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3.1 要弄清楚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充分肯定光辉灿烂 的古代中华文明,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推荐参考材料] 国家图书馆2003年编了一本《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北京图书馆出版),其中: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 任继愈 《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 李学勤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 汤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