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两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大量参与者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访谈深入了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调研结果1.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调研结果显示,近90%的调研对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
2. 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包括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等,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参与度不高、内容单一等。
3. 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创新意识:有些学校只重视规模和形式,缺乏真正的创新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活动;(2)活动参与度不高:学校举办的一些文化活动,学生参与度普遍不高,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3)内容单一:有些学校的文化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
三、建议和对策1. 加强学生参与度:学校应该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互动性,通过设置奖励机制、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2. 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注重创新教育,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组织创新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3. 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学校应该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讲座、演讲比赛等,提供更多元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4. 加强师生参与: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师生共同参与,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我们提出了加强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和加强师生参与等建议和对策。
绿色生活调研报告 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精品
绿色生活调研报告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笔者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踏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北大的绿色校园文化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从完善绿色校园课程体系、构建绿色校园第二课堂、强化绿色校园服务、打造绿色校园节能载体四个方面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绿色校园文化;节能;和谐一、调研背景、意义与方法1.调研背景与意义绿色校园视域下的高校文化,即绿色校园文化,是指以绿色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体系,其丰富内涵最终落脚于绿色环境的建设和引导两个层面.前者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对高校师生员工和社区居民的教学、科研、后勤和生活产生的废气、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综合管理,形成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后者意在通过高校环境的熏陶、规章制度的导向、教师的引领等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心灵.绿色校园文化可延伸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结合[2].助推高校进行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发展的视角出发,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绿色校园文化正是生态文明在校园中的体现,其独特功能对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3].从高校的视角出发,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高等院校通过大力推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保护、创造各种环境的责任感,通过高校的文化传播和带动作用,以绿色生态环保宣讲实践活动为载体,也能引领社会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模式能够深入到社会大众心中,切实促进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图1: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技术路线二、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对于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站调研、校园内现场调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对问题进行甄别、排摸现状、总结结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6张,其中有效问卷469份,有效回收率为93.8%.其中男生244份,女生225份,男女比例为1.084.覆盖了北京大学28个不同院系、25栋宿舍楼及本科、硕士、博士生所有年级(如图2所示).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64人,城市与环境学院18人,总计环境类学生82人,占总数的17.48%.图2:问卷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通过对文献调研、问卷和访谈结果等进行分析后,可以了解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现状.1.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综述2019年8月,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在参加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北京大学和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透露,北大的绿色校园建设已逐渐摸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二是北大积蓄发展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注重学生知识的完整性;三是北大非常重视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四是加强校园的建设,推行节能减排设施.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始环境领域科研和教学的高等院校之一.在过去的30余年中,北京大学众多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跟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紧密联系,北大也承担了大量国家环境领域的重大项目,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政府决策等方面全方位地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越来越考虑到其他相关的研究工作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联系.2019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荣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北大的校园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利用绿色能源、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在北大异彩纷呈的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绿色文化,尽管不像学术文化、政治文化、文体活动那样历史悠久,但发展极为迅速.环境与发展协会、生态文明促进会、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绿色生命协会、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环保分队等环境保护类学生社团或组织每学期都广泛开展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一年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环境保护类团队也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调研做了大量工作.2.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园的主体是人,因此,绿色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师生的环保意识问题.问卷调查显示,约65.7%的同学都认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方是全体在校学生.同时约78.2%的同学认为建设绿色校园文化过程中每个北大学生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要在生活中实践绿色环保理念.2019年11月16日至12月中旬,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校范围内推出校园十大浪费现象评选活动.通过现场问卷填写、BBS回帖、邮件回复和Google表单等方式,从25个候选项中评选出了北京大学校园十大浪费现象.从中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学校里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例如三角地传单过多、单面打印浪费纸张等.不过,事实也已表明,这些现象正在得到显著改善,例如,现在的传单多改为了双面打印以节约纸张.同时我们也采取了问卷方式对学生的节约意识进行了调查,主要以寝室关灯和教科书的使用来反映这一问题.寝室无人时是否熄灯反映了同学们日常行为中的最基本的节约意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北大学生基本的节约意识还是不错的,79.96%的被调查者在宿舍无人时会关掉灯.而在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中,以购买新书为教材主要的同学占到64.18%.由于主动使用旧教材对学生的节约意识要求更高,因此北大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当然,这不仅仅与同学的节约意识有关,还与学校提供的旧书交易条件和平台有关.这几年,在这方面,我们也见证了学校的努力:除了每学期开始与结束时学一门前固定的卖旧书活动以外,还在28楼前进行有组织的旧教材交易活动,以及上的二手图书市场,并且,经常有毕业的学长学姐免费送书.因此,虽然节约现状仍不是很理想,但是随着这些举措的深入实施,必将有很大的改善.3.学校的宣传学校的宣传是提高师生绿色意识的必要行为.我们在对北京大学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李恩静的采访中了解到,北大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如1999年在三角地举办的消除白色污染系列宣传活动,其轰动效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学校各个食堂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从当年10月开始,校内各大食堂统一禁止使用塑料泡沫饭盒;又如2019年9月新生入学时,学校环境保护办公室联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别制作了《青春北大,绿色校园——北京大学2019级新生环保宣传手册》,分发给全校3000多名09级新生,同时编制了《北京大学主校区绿地图》,通过绿色通道向09级受资助新生发放.另外,学校还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开展绿色校园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各相关学院也积极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环保讲座,多次邀请专家学者,为广大在校师生进行环保咨询,并邀请校内外环境保护专家来北大演讲,交流最新最热的环境科学前沿学术研究成果.通过问卷也反映出,相关宣传工作在学生中的落实情况、相关效果仍有待改进.在调查中显示,63.9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绿色校园文化的概念,而其中80.17%的同学表示,他们的信息来自于书本与络,并非学校的宣传;大部分的同学表示,没有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或其他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活动,所在的院系或者班级也不会组织环保类活动;另外,65.25%的同学认为绿色校园建设的最大障碍是同学的参与度不够.因此,学校和社团需要一个更好的宣传平台和更固定、更长期的活动以强化北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增强同学的广泛参与.4.绿色课程的设置情况在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世秋教授的访谈中,张教授指出:教学体系的建设不只是指环境学院内部的教学体系,而应该是涉及到全校的教学体系中怎样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理念.涉及到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如何构建等等内容的这一类针对性的课程的建设和修订,属于公共课的开设.另外是如何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上体现绿色这一基本概念,比如如何在商学院、经济学院、化学学院关于新材料开发的课程里,把绿色的概念纳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不仅仅是课程的修订和修改.把绿色的理念贯彻到相关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目前,与环境、绿色、可持续有关的课程多为环境类学科的专业课,普及率低.在我们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43.28%的同学表示没有上过这一类的课程.这说明,北大绿色课程的体系还有待完善.5.社团的绿色活动的开展情况社团活动是北大的特色之一,社团的绿色活动也是北大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北京高校环境联盟、北京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些社团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除以上三个社团外,北大与绿色有关的社团和组织还有环境与发展协会、绿色生命协会、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国际能源学生圈、学生服务总队环保分队等,也都开展过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活动[4].可见无论社团数量和举办活动的质量都是不错的.。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前言: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中的主旋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
校园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促成的人文氛围与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建设状况。
建设积极、健康、活跃、严肃、认真的校园文化也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个人特长得以发展得以发展,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还能促进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主体: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 川外学生(二)调查方法: 走访与网上问卷调查二、调查内容的分析(一)问卷结果与分析结果:大多数同学(约占56%)对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及其内容并不了解。
但是,大多数同学(约占60%)关心校园文化的发展,同学们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学习,社会实践以及休闲娱乐。
占近82%的同学注重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约占81%的同学对校园社团活动比较满意。
分析:与以往相比,各界大学生出现的问题都不完全相同,以前问题的原因大多在素质上,现在出现的问题原因大多在个性上,现在的大学生重视自我修养的提高,但是在某一些问题上更加重视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激情与愿望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往往是导致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所以如何为学生建设一个更好的表现的平台,将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页。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结果:我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展,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同时我校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大力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建设颇有成效。
分析:通过我们对社团联合会宣传部部长程剑同学的采访,我们发现和以往相比,现在学校的社团活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大学校园文化呈现出一幅良好的发展趋势。
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范文
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范文【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校园绿色建筑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和推广的热门话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校绿色建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推进校园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1. 网上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告,了解国内外校园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
2. 实地调研:参观学校内不同建筑的设计和环保措施,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三、调研结果:1. 了解我校校园绿色建筑的现状:根据实地调研,我校建筑大多数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建筑未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
同时,少部分建筑存在能源浪费、隔热性能不佳、噪音污染等问题。
然而,也有少数建筑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绿色环保的要求,如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节水设备等。
2. 校园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1)缺乏整体规划:我校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导致绿色建筑建设的局部化、零散化。
(2)尚未普及绿色建筑知识:部分师生对绿色建筑概念和理念缺乏相关的知识,意识培养不足。
(3)建筑节能意识不强:部分建筑存在能源浪费现象,如照明设备长时间未关闭、未采取隔热措施等。
(4)环保材料与技术不足:由于成本和基础条件等原因,我校在建筑中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的比例较低。
四、调研措施和建议:1. 推进校园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应以全校为范围,制定长远的绿色建筑规划,强化绿色建筑的整体推进力度。
2. 加强绿色建筑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师生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和理念,提升绿色建筑意识。
3. 建立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价体系:成立绿色建筑评价团队,对新建和改造的建筑进行评估和认证,建立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4. 提高建筑节能意识: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节能教育,鼓励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浪费。
5. 加大环保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加强科研和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广环保材料和技术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五、结论:校园绿色建筑是未来大学建设的重要方向,它既可以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环境。
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
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建设绿色校园一、引言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作为年轻一代的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绿色校园的建设中去。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现状,为学校提供建议和措施,促进绿色校园的发展。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我们选择了校园中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访了学校的环境保护委员和负责校园绿化的工作人员,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学生对绿色校园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绿色校园的概念有一定了解,认为绿色校园是指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校园。
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绿色校园的了解不够深入,认为只是校园里有绿植即可。
2.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现状: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校园中有大面积的绿化植被,有定期的环保教育活动,还有回收站和垃圾分类设施。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资源的浪费、能源消耗不合理等。
3.学生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热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持有积极的态度,愿意参与到校园环保的行动中去,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此持无动于衷的态度。
4.学生对于绿色校园建设的期望:学生希望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提供更多的环保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水资源和能源的管理,提供更多的绿化空间,并建设更多的无障碍设施。
四、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学校绿色校园的建设:1.增加环保教育和宣传: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加强水资源和能源管理:建立合理的用水用电制度,提醒学生节约用水和用电。
3.提供多样化的绿化空间:在校园中建设更多的花坛和绿化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4.建设无障碍设施:为残障学生提供友好的校园环境,建设无障碍通道和设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五、结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和参与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希望学校能够改善的问题。
建设绿色校园实践报告
建设绿色校园实践报告建设绿色校园实践报告(精选5篇)紧张又充实的社会实践又告一段落了,这次社会实践让你有什么触动呢?此时需要写一份实践报告,做好总结。
那么什么样的实践报告是与众不同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建设绿色校园实践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设绿色校园实践报告1从提出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以来,学校领导和教职工高度重视,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创建氛围浓厚,效果显著,在创建工作中,我校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有效方案。
充分认识绿色学校的实质,是取得创建实效的前提。
学校领导首先深入学习,利用教职工大会、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中广泛宣传。
创建绿色学校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学生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
让全体师生从关心学校环境扩展到关心社区、关心国家、关心世界环境。
创建绿色学校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认识到位和统一了,创建工作就有了思想保证,创建工作就成了师生的自觉行为。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赵惠刚任组长、政教主任曹文涛任副组长、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全校的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分工和职责。
把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扎实的开展下去。
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
例如政教处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总务处刘合臣主任负责校园环境规划设计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环境教育所必须的经费和设施等等。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
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
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
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
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
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
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
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七)、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最新】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 (4)doc
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理论依据校园文化即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主要包括:以在校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引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合唱舞蹈社团、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
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今的大学校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找出利弊,可以更好的对学校的校园文化进行建设。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情况我校刚刚搬迁至新校区,以往的好的观念和体制与新校园环境还存着一些不匹配的地方。
但从总体上看,广大学生对学校的物质建设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对校园内基本物质建设还是满意的。
依托物质建设为基础条件,学校在其他文化活动方面才可以更好的展开,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校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们在实践中会摸索到新的方式和方法。
参考意见第一,加快校园物质文化硬件设施建设。
即通过规划设计、创建、修整或扩充内涵,以增加或增强校园设施、设备等设施及功能,把校园建设成为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校园文化的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
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基本形式,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范文
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范文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的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校园,绿色建筑的建设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校校园绿色建筑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推动我校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校园内部重要建筑的考察,以及师生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来全面了解校园内绿色建筑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校园内部重要建筑调研通过对校园内部重要建筑的考察,我们发现有些建筑物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如节能灯具、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绿色建筑设计和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物能够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并提升了建筑使用者的舒适感。
然而,我们也发现仍有不少建筑物在设计和建设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如缺乏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隔热和保温效果不佳等。
这些问题导致不少建筑在夏季需要大量空调能耗,而在冬季则需要额外取暖,从而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2. 师生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超过70%的受访者对绿色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认为绿色建筑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只有不到50%的受访者认为校园内部的建筑大多数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调查还显示,师生对于绿色建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能源节约和环境效益方面,如节能灯具的应用和废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而对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等方面的关注较少。
四、改进与完善的建议鉴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与完善的建议:1. 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师生的绿色建筑意识和认知。
通过举办绿色建筑讲座、展览等活动,加大对师生的绿色建筑教育力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绿色建筑,并从中转化为实际行动。
2. 针对校园内存在的绿色建筑问题,进行逐步改进和完善。
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优化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加强隔热和保温效果,减少能源的消耗。
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总结校园绿色建筑调研报告总结: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本次调研主要以校园绿色建筑为对象,旨在了解和分析校园绿色建筑的现状和前景。
通过对多所学校的绿色建筑实践和研究成果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校园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成果。
在大多数高校校园中,可见到一些具备绿色建筑特征的建筑物,例如:太阳能面板、雨水收集系统、可持续材料的使用等。
这些绿色建筑的出现不仅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提高了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质量。
其次,绿色建筑在校园中的应用形式多样,包括新建筑的设计以及对现有建筑的改造。
在新建设施的设计上,许多学校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建筑规划中,采用节能、减排等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
而对于现有建筑的改造,一些学校通过安装节能设备和改善建筑的绝缘性能,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在校园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许多高校积极引进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课程,并鼓励学生参与绿色建筑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培养了一批具备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些学校还开展了绿色建筑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环保意识。
然而,目前校园绿色建筑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由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相对较高,学校在资金配备方面存在一定压力。
其次,由于绿色建筑相关的设计标准和法规体系尚未完善,一些学校在实践中遇到规范和指引不足的问题。
此外,一些学校在推广绿色建筑时还存在意识不足的问题,尚未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校园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为促进校园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学校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投入和支持,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法规体系,培养更多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环保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校园绿色建筑在未来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应用。
绿色校园实践调研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校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理应成为绿色环保的先锋。
为了深入了解绿色校园的实践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支调研团队,对某高校的绿色校园实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
本报告将从绿色校园建设的背景、实践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绿色校园建设的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肩负着绿色发展的责任。
绿色校园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还能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三、绿色校园实践情况1. 绿色建筑与节能调研中发现,该校在校园建筑方面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
例如,教学楼、宿舍楼等主要建筑采用节能门窗和外墙保温材料,降低了能源消耗。
此外,学校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2. 垃圾分类与回收学校在垃圾分类与回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校园内设置了多个分类垃圾桶,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垃圾分类培训。
同时,学校与专业的回收公司合作,对可回收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
3. 绿色交通与出行学校鼓励师生绿色出行,推广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交通工具。
校园内设有专门的自行车停放点和充电桩,方便师生使用。
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绿色出行活动,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4. 生态校园建设学校注重生态校园建设,在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形成了优美的校园环境。
同时,学校还建设了人工湖、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为师生提供了休闲、学习的场所。
四、存在的问题1. 环保意识有待提高调研中发现,部分师生对绿色校园建设的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同学在使用校园资源时存在浪费现象,如浪费水电、随意丢弃垃圾等。
2. 绿色校园建设资金不足绿色校园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学校在资金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导致部分绿色校园建设项目无法顺利实施。
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
推行节能减排措施
实施节能改造
对校园内的建筑、设施等进行节能改造,采用节能灯具、节能 电器等,降低能源消耗。
推广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倡导低碳出行
鼓励师生采用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 车尾气排放。
优化校园环境规划
加强绿化建设
01
增加校园内的绿化覆盖率,种植树木、花草等,改善校园环境
建设绿色校园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资金投入 和宣传教育。
对策建议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校园建设的 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学 校开展环保活动。
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校 园建设规划,加强环保宣传教 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社会应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 ,支持学校开展环保活动,共 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03
调查结果概述
受访者基本信息
受访者年龄分布
01
20-30岁(40%),31-40岁(30%),41-50岁(20%),
50岁以上(10%)。
受访者性别分布
02
男性(50%),女性(50%)。
受访者职务分布
03
教师(20%),学生(50%),行政人员(10%),其他(
20%)。
校园环境现状
校园绿化覆盖率
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
2023-10-30
目录
• 调查背景和目的 • 调查方法和范围 • 调查结果概述 • 校园环境问题分析 • 建设绿色校园的对策和建议 • 案例分析和借鉴 • 结论和建议
01
调查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建设绿色校园成为应对 环境挑战的重要措施。
绿色校园调研报告
绿色校园调研报告绿色校园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理念被提出,绿色校园建设也成为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关注的热点。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绿色校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的认知情况和自身的绿色行为意识。
同时,我们还对校园环境、垃圾分类和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三、调研结果1. 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具体的绿色措施和实施情况了解较少。
部分学生存在误解,认为绿色校园建设只是一种形式,缺乏深入的理解。
2. 学生的绿色行为意识多数学生表示关注环境问题,愿意为绿色校园建设作出贡献。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节约能源、减少垃圾等方面的不良习惯,如不关灯、乱扔垃圾等。
3. 校园环境情况校园环境整体较好,在校园内有大片的绿化植被和花坛,并有专门负责维护的园林人员,但也有少数地区存在绿化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强。
4. 垃圾分类情况调查发现,校园内的垃圾分类设施相对较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较低,导致大部分垃圾被混合处理,难以有效回收和处理。
5. 能源使用情况学校在用电和用水上存在一些浪费现象。
部分学生在课堂用电过程中,没有按需使用电器设备,导致能源浪费。
另外,用水设备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浪费较为普遍。
四、绿色校园建设方案1. 提高学生的绿色意识学校可通过课程设置和宣传活动,加强对绿色校园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2. 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学校应设立更多的垃圾分类桶,并在校园内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指示牌,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3. 加强能源管理学校应监管课堂用电情况,引导学生按需使用电器设备,并定期开展用电知识教育。
另外,应完善用水设备,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2)校园文化是一种寓教育于环境的“潜在课程”,是学校环境、设施、气氛及教风学风、校园精神的有机整合,能使师生感受潜移默化的感染、启迪和熏陶。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神圣、魅力和诗意。
因此要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品位大学应当是一所探索求知的学苑。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习、研究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引导人、教育人的力量。
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学校应当成为师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高品位大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乐园。
要追求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人的智慧的深层挖掘,情感的充分释放,这样,学生才会有成长的真正快乐;高品位大学应当像家园那样充满亲情,在学习、活动、交往、合作中融入亲情,才有可能坦诚、深刻;在亲情中,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
高品位大学应当像文化宫。
21世纪的办学格局必然更为开放和灵活,既能接纳早期教育和成人教育,又是开展课前、课后、周末、假期文化活动的场所。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和辐射优势与企业、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建立广泛的联系,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提高对社区的影响力,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温馨的育人环境。
教育家丹尼尔认为,“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和持之以恒的韧性,关心他人的善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都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因此,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大学文化必须承担重要任务。
2.国内外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与分析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昂立于中国高校之首,屡开各风气之先,与其近百年来一直坚持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分不开。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针对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展开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学校文化特色和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学校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但存在参与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部分学生反映学校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需要更多创新和互动性。
2.学校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校园风采、传统文化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其中以校园风采最为突出。
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学校文化特色的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学校文化对个人成长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学校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针对性,丰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社会实践意识。
2.发挥学校文化特色的优势,提升学校形象和凝聚力,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文化的魅力。
3.加强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帮助其健康成长。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学校文化建设将不断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为了深入了解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我们进行了此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依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法,对学校的师生、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四、调研结果(一)物质文化建设1、校园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整体较为整洁美观,绿化覆盖率较高。
但部分区域的绿化缺乏规划,显得较为杂乱。
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外观较为陈旧,缺乏特色。
2、教学设施教学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存在部分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的数量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精神文化建设1、校训、校风和学风学校的校训、校风和学风得到了师生的一定认同,但在实际行动中的体现不够明显。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学风不够浓厚。
2、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科技创新比赛等。
但活动的参与度不够高,部分学生认为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三)制度文化建设1、规章制度学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部分师生对规章制度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2、管理体制学校的管理体制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在决策过程中,师生的参与度不够,民主管理有待加强。
(四)行为文化建设1、师生行为规范大部分师生能够遵守行为规范,但仍有少数师生存在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2、教师教学行为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存在的问题(一)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
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生态问题,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校园作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设绿色校园。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某高校的调查,为您呈现了一份关于“建设绿色校园”的报告。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是北京市某高校。
二、调查目的通过对该高校进行调查,了解其在环保方面的现状和建设绿色校园的情况,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涵盖了学校的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绿种树、环保宣传等方面的情况。
1. 垃圾分类在该高校,学生宿舍区域、教学楼、食堂等公共区域都设置有垃圾分类垃圾桶,并配备专人进行垃圾分类。
同时,学校还进行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部分学生不太重视垃圾分类,把垃圾随意乱扔的情况仍然存在。
2. 节能减排该高校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例如,在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安装了节能灯具,优化了建筑设计,减少了能源浪费。
同时,学校还利用余热、余气进行回收利用,促进了能源的节约。
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在离开教室时,习惯性地不关灯和空调等,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 植绿种树该高校大力开展了植绿种树的活动,增强了校园绿化覆盖面。
学校在各个区域不断培育新的绿地,并把草坪、花坛等校园景观打理得十分精致。
此外,学生也积极参与了绿化行动,植树种草,关注生态环保。
4. 环保宣传在环保宣传方面,学校采取了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宣传,如在公共区域张贴环保海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公益活动等。
同时,学校也将环保知识纳入课程中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但是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烈,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
四、调查结果通过对该高校的调查,我们发现该校在建设绿色校园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但我们也认为还有以下方面需要改进:1. 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于建设绿色校园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建设绿色校园的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报告题目:建设绿色校园目录1. 调查背景2. 调查目的3. 调查方法4. 调查结果4.1 学生对绿色校园的认知和态度4.2 学校绿色校园建设情况4.3 绿色校园建设的效果5. 结论6. 建议7. 参考文献1. 调查背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校园已成为许多学校关注的焦点。
本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绿色校园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的情况和效果。
2.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我们希望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学生对绿色校园的认知程度和态度;- 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的现状和成效;- 环境教育在校园中的开展情况;- 学校师生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积极性。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通过随机抽样,我们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
问卷涵盖了学生对绿色校园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及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的情况。
4. 调查结果4.1 学生对绿色校园的认知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绿色校园的概念有所了解,大约90%的学生认为建设绿色校园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只有约60%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绿色校园的内涵和具体措施。
这说明学生对绿色校园的认知仍有待提高。
对于个人行为,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环保意识。
超过80%的学生愿意节约用水和用电。
然而,在垃圾分类和废旧电池回收等方面,学生的环保行为仍存在不足。
4.2 学校绿色校园建设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大多数学校实施了废品回收和水电节约等措施。
此外,许多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绿化和花坛,提供了绿色自行车道,并且设置了环保标语和宣传栏等。
然而,学校在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建设相对较薄弱。
只有少数学校开展了垃圾分类教育和回收点建设。
4.3 绿色校园建设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教师对学校的绿色校园建设效果持肯定态度。
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
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建设绿色校园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校园已经成为各高校、地方政府和环保组织的普遍选择。
绿色校园建设不仅有益于改善教学与生活环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在此对我校建设绿色校园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本次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管理制度方面:了解学校的环保管理制度、责任部门和机制;2. 校园绿化方面:了解校园的绿化率、树种植被、绿地面积等情况;3. 节约用水方面:了解学校的节水技术和措施,以及学生和教职工的水使用情况;4. 节约用电方面:了解学校的节电技术和措施,以及学生和教职工的用电情况;5. 宣传教育方面:了解学校的环保宣传教育情况,以及学生和教职工对环保知识的了解和认识;6. 其他方面:了解学校对垃圾分类、有害物质处理等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师生对校园环境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问卷涵盖所有的调查内容,实地观察主要集中在校园绿化、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方面。
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50份,实地观察校园主要区域。
三、调查结果1. 管理制度方面学校在环保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环保部门,制定了环境管理办法,并明确了各部门的环保责任和任务。
但有些部门环保工作不够到位,需要加强监管和协调。
2. 校园绿化方面学校的绿化率在60%左右,但绿地面积不够,树种植被种类单一,需要增加植被的种类和密度。
校园的花坛和草坪维护较好,但有些角落缺乏绿化,需要加强绿化覆盖面积。
3. 节约用水方面学校采取了多项节水措施,使用节水器具、加强节水宣传等。
但学生和教职工在用水方面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需要加强节水意识和管理。
4. 节约用电方面学校建设了光伏发电等节电技术,同时还加强了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和教职工节约用电。
但仍有学生和教职工疏于管理,浪费用电的情况出现。
5. 宣传教育方面学校开展了系列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但宣传形式和内容需要更加多样和实践,准确引导学生和教职工养成环保习惯。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调查报告:校园文化建设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发展的迅猛,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
本次报告旨在调查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65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满意度以及对改进的建议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在被调查学生中,有74%的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其中,47%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创建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也有2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一种形式,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2.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60%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例如文化节、讲座等,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社交机会。
然而,4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缺乏吸引人们参与的独特性。
3.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满意度较高,有68%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建设感到满意。
理由主要包括:学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学校注重传承本土文化等。
但也有32%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太满意,原因主要是活动缺乏特色和学校对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4.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期望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期望方面,学生普遍希望学校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多元化的活动。
他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贴近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四、改进建议1.增加特色活动:学校应开展更多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例如,通过推动学生成立社团和兴办文化团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2.注重学生参与:学校应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开展学生自治和文化项目策划等相关培训,激发学生文化创新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作者:刘卉廖虹云阅读次数:730发布日期:2011-09-1112:16摘要:绿色校园文化,是指以“绿色”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体系,其内涵可以延伸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结合。
总体来说,北京大学在建设绿色校园方面已经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如课程体系的设置、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活动的开展等。
笔者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踏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北大的绿色校园文化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从完善绿色校园课程体系、构建绿色校园第二课堂、强化绿色校园服务、打造绿色校园节能载体四个方面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校园文化;节能;和谐一、调研背景、意义与方法1.调研背景与意义绿色校园视域下的高校文化,即绿色校园文化,是指以“绿色”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体系,其丰富内涵最终落脚于绿色环境的建设和引导两个层面。
前者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对高校师生员工和社区居民的教学、科研、后勤和生活产生的废气、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综合管理,形成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后者意在通过高校环境的熏陶、规章制度的导向、教师的引领等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心灵。
绿色校园文化可延伸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结合[2]。
助推高校进行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发展的视角出发,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绿色校园文化正是生态文明在校园中的体现,其独特功能对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3]。
从高校的视角出发,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
高等院校通过大力推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保护、创造各种环境的责任感,通过高校的文化传播和带动作用,以绿色生态环保宣讲实践活动为载体,也能引领社会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模式能够深入到社会大众心中,切实促进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图1: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技术路线二、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对于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网站调研、校园内现场调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对问题进行甄别、排摸现状、总结结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6张,其中有效问卷469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其中男生244份,女生225份,男女比例为1.084。
覆盖了北京大学28个不同院系、25栋宿舍楼及本科、硕士、博士生所有年级(如图2所示)。
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64人,城市与环境学院18人,总计环境类学生82人,占总数的17.48%。
图2:问卷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通过对文献调研、问卷和访谈结果等进行分析后,可以了解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现状。
1.北京大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综述2009年8月,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在参加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北京大学和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透露,北大的“绿色校园”建设已逐渐摸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二是北大积蓄发展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注重学生知识的完整性;三是北大非常重视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四是加强校园的建设,推行节能减排设施。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始环境领域科研和教学的高等院校之一。
在过去的30余年中,北京大学众多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跟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紧密联系,北大也承担了大量国家环境领域的重大项目,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政府决策等方面全方位地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越来越考虑到其他相关的研究工作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2008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荣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北大的校园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利用绿色能源、使用节能减排设备。
在北大异彩纷呈的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绿色文化,尽管不像学术文化、政治文化、文体活动那样历史悠久,但发展极为迅速。
环境与发展协会、生态文明促进会、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绿色生命协会、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环保分队等环境保护类学生社团或组织每学期都广泛开展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一年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环境保护类团队也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调研做了大量工作。
2.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园的主体是人,因此,绿色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师生的环保意识问题。
问卷调查显示,约65.7%的同学都认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方是全体在校学生,同时约78.2%的同学认为建设绿色校园文化过程中每个北大学生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要在生活中实践绿色环保理念。
2009年11月16日至12月中旬,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校范围内推出“校园十大浪费现象”评选活动。
通过现场问卷填写、BBS回帖、邮件回复和Google表单等方式,从25个候选项中评选出了北京大学校园十大浪费现象。
从中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学校里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例如三角地传单过多、单面打印浪费纸张等。
不过,事实也已表明,这些现象正在得到显著改善,例如,现在的传单多改为了双面打印以节约纸张。
同时我们也采取了问卷方式对学生的节约意识进行了调查,主要以寝室关灯和教科书的使用来反映这一问题。
寝室无人时是否熄灯反映了同学们日常行为中的最基本的节约意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北大学生基本的节约意识还是不错的,79.96%的被调查者在宿舍无人时会关掉灯。
而在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中,以购买新书为教材主要来源的同学占到64.18%。
由于主动使用旧教材对学生的节约意识要求更高,因此北大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
当然,这不仅仅与同学的节约意识有关,还与学校提供的旧书交易条件和平台有关。
这几年,在这方面,我们也见证了学校的努力:除了每学期开始与结束时学一门前固定的卖旧书活动以外,还在28楼前进行有组织的旧教材交易活动,以及网上的二手图书市场,并且,经常有毕业的学长学姐免费送书。
因此,虽然节约现状仍不是很理想,但是随着这些举措的深入实施,必将有很大的改善。
3.学校的宣传学校的宣传是提高师生绿色意识的必要行为。
我们在对北京大学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李恩静的采访中了解到,北大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
如1999年在三角地举办的“消除白色污染”系列宣传活动,其轰动效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学校各个食堂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从当年10月开始,校内各大食堂统一禁止使用塑料泡沫饭盒;又如2009年9月新生入学时,学校环境保护办公室联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别制作了《青春北大,绿色校园——北京大学2009级新生环保宣传手册》,分发给全校3000多名09级新生,同时编制了《北京大学主校区绿地图》,通过“绿色通道”向09级受资助新生发放。
另外,学校还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开展绿色校园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各相关学院也积极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环保讲座,多次邀请专家学者,为广大在校师生进行环保咨询,并邀请校内外环境保护专家来北大演讲,交流最新最热的环境科学前沿学术研究成果。
通过问卷也反映出,相关宣传工作在学生中的落实情况、相关效果仍有待改进。
在调查中显示,63.9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绿色校园文化的概念,而其中80.17%的同学表示,他们的信息来自于书本与网络,并非学校的宣传;大部分的同学表示,没有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或其他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活动,所在的院系或者班级也不会组织环保类活动;另外,65.25%的同学认为绿色校园建设的最大障碍是同学的参与度不够。
因此,学校和社团需要一个更好的宣传平台和更固定、更长期的活动以强化北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增强同学的广泛参与。
4.绿色课程的设置情况在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世秋教授的访谈中,张教授指出:“教学体系的建设不只是指环境学院内部的教学体系,而应该是涉及到全校的教学体系中怎样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理念。
涉及到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如何构建等等内容的这一类针对性的课程的建设和修订,属于公共课的开设。
另外是如何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上体现绿色这一基本概念,比如如何在商学院、经济学院、化学学院关于新材料开发的课程里,把绿色的概念纳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不仅仅是课程的修订和修改。
把绿色的理念贯彻到相关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
”目前,与环境、绿色、可持续有关的课程多为环境类学科的专业课,普及率低。
在我们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43.28%的同学表示没有上过这一类的课程。
这说明,北大绿色课程的体系还有待完善。
5.社团的绿色活动的开展情况社团活动是北大的特色之一,社团的绿色活动也是北大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北京高校环境联盟、北京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些社团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除以上三个社团外,北大与绿色有关的社团和组织还有环境与发展协会、绿色生命协会、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国际能源学生圈、学生服务总队环保分队等,也都开展过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活动[4]。
可见无论社团数量和举办活动的质量都是不错的。
但是,如图3所示,绿色社团的学生参与度仍然不高。
在我们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知名度最高的环发协会也只有49.68%的同学听说过。
参与度的结果更低,参加过各社团活动的同学不到10%。
因此,社团在如何扩大其知名度并举办有影响力的系列活动、精品活动,甚至将活动推向其他高校、推向校外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图3:环保社团知名度和参与情况调查结果(a)听说过的社团或组织;(b)参加过的社团或组织6.硬件设施和节能减排的情况如果说以上四方面都属于“软”绿色,那么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建设就应当属于“硬”绿色,它更需要技术和指标的辅助。
在问及建设绿色校园和建设绿色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孰先孰后的时候,如图4所示,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所以建设绿色校园的校园景观、硬件方面和相关的配套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图4: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和绿色校园之间的关系调查调研中我们发现北京大学各个相关部门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学校采取的定额供电,超标收费的电费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建筑节能方面,我们在与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部的吕斌副部长的访谈中了解到,北大已经着手于改进建筑的节能状况:对于老建筑,主要是改建;对于新建筑,主要是设立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