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黎族自治县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森林生态效益直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森林生态效益直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13•【字号】•【施行日期】2022.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森林生态效益直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森林生态效益直补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十四届县委常委会第15次(扩大)会议、十六届县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10日白沙黎族自治县森林生态效益直补管理暂行办法为进一步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确保白沙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全生态保护机制的实施意见》和《海南中部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白沙黎族自治县森林生态效益直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促进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为目的,以保护森林生态资源为重点,以健全森林生态效益直补机制为出发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做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国家公园、森林、流域、湿地等领域的生态补偿工作,发挥转移支付机制的政策效应,提升生态保护补偿效益,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符合县情、公平合理、制度完善、运作规范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达到有效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和保障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3.依规直补,规范管理。
4.谁保护,谁受益。
三、直补依据、范围和对象(一)直补依据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全生态保护机制的实施意见》和《海南中部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我县有计划、分步骤对南渡江、昌化江、珠碧江三江流域、以及自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周边村庄百姓,实施生态效益直补。
六水共治实施方案白沙

六水共治实施方案白沙一、背景介绍白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但由于长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白沙市的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市政府决定制定六水共治实施方案,以全面推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二、总体目标六水共治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确保水质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美丽宜居的水环境。
三、具体措施1.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完善水资源保护区划,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全市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提高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利用效率。
3. 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水环境。
4. 推动生态修复加大对河湖湿地的生态修复力度,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
5.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六水共治的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建立水资源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水环境问题。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水资源意识,推动全社会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
四、实施保障1.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各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2. 完善政策措施完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六水共治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
3.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六水共治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六水共治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
五、预期效果通过六水共治实施方案的全面推进,预期将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美丽宜居的水环境,为白沙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总结六水共治实施方案是白沙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六水共治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白沙市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水资源管理规章制度

水资源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包括水资源勘测、监测、规划、保护和利用等相关工作。
第三条水资源管理工作要遵循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综合治理、协同推进的原则,确保水资源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
第五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保障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第六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保障水资源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水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章水资源勘测第九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勘测工作,全面掌握水资源的分布、质量、数量等情况。
第十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对水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评估,确定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资源量和地点。
第十一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水资源勘测报告和数据的归档和共享机制,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第三章水资源监测第十二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监测网络,定期对水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三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量化监测和数据分析,确保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第十四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水资源监测站点,确保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布监测信息。
第四章水资源规划第十五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全国水资源规划,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十六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水资源规划,确保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第十七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规划的监督和评估,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度县生态县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白府办[2012]84号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度县生态县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白府办[2012]84号](https://img.taocdn.com/s3/m/6a24b63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0.png)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度县生态县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度县生态县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白府办[2012]8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各单位,各国营农场、企事业单位:《2012年度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工作要点》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八月九日2012年度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工作要点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实施清洁生产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传统橡胶制糖工业的生态化改造,加快邦溪农林产品加工交易基地建设。
加强对现有工业项目技术改造,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建设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类产业。
在旅游景区和农业开发区建设生态示范园区,积极推动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开发,加大循环经济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局、县旅游局、县城投公司。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基地,大力发展有机果园、有机菜园、生态鱼塘。
推进水毁耕地的整治与恢复重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新增无公害生产基地19.8 万亩,新增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0 万亩(含农垦)。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示范园建设。
积极发展水产生态产业,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渔业局、农垦驻白沙办事处。
(三)高起点发展生态旅游。
组织开发大区小镇乡村生态旅游示范项目。
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县发改委。
(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06•【字号】白府办[2012]106号•【施行日期】2012.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白府办[2012]106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各单位,各国营农场、企事业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九月六日白沙黎族自治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白沙黎族自治县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防治水体污染,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实施细则、《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白沙黎族自治县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环境保护管理。
第三条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做好辖区内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条县人民政府把乡镇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防治结合,严格管理,促进经济建设、城镇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协调发展。
第五条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有关部门对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原有的污染源进行治理,保障饮用水源清洁、卫生和安全。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有权对污染或破坏饮用水源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七条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镇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
水务、卫生、建设、农业、林业、渔业、公安、交通、工商、旅游、食品药品监督、安全生产监督、财政、发展和改革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乡镇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0•【字号】白府办[2012]154号•【施行日期】2012.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白府办[2012]15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各单位,各国营农场、企事业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1月20日白沙黎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一、目标指标(一)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控制在4120吨、350吨以内。
(牵头单位:县国土环境资源局;配合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渔业局)(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00吨和500吨以内。
(牵头单位:县国土环境资源局;配合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商务局)(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
(牵头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五)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
(牵头单位: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六)85%的河流和95%的大中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牵头单位:县国土环境资源局;配合单位:县水务局)(七)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5%。
(牵头单位: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八)全县(镇)全年95%天数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牵头单位:县国土环境资源局)二、主要任务(一)大力推进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镇生活污染防治。
1.建设完善乡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
(1)编制和实施新一轮乡镇污水处理控制性规划。
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

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一、前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各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规程和标准,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管理、利用、保护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供一些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思考和指导。
二、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水资源管理应遵循合理、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原则。
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各种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保持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公平分配水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饮水和生活用水。
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损耗。
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注重长期利益,保护水资源的持久性和可再生性。
2. 水资源管理的机构和责任建立水资源管理的机构和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职责和义务。
中央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法律和政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技术研究和监测评估。
企事业单位应履行用水许可和排水许可手续,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公众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意识,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三、水资源利用1. 水资源利用的分类和途径水资源利用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
农业用水是指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资源。
工业用水是指工厂、企业和矿山等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水资源。
生活用水是指居民生活和日常用水所需的水资源。
环境用水是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维持生态平衡所需的水资源。
2. 水资源利用的节约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农业领域,可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调整农作物结构,减少农业用水量。
在工业领域,可采取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等节水技术,减少工业用水量。
在生活领域,可加强自来水管网建设,推广节水用具和设备,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在环境领域,可加强湿地保护、河流整治等工作,提高环境用水效益。
水资源保护法律规定解析

水资源保护法律规定解析水资源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我国现行的水资源保护法律规定进行解析。
一、水资源的定义与分类根据《水法》第二条,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域的水。
地表水指的是河流、湖泊、水库等处于地表的水体;地下水则是指位于地下的水体;而其他水域的水则包括海洋、沿海湿地等。
根据水资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水。
二、水资源保护的原则水资源保护法律规定了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包括:1. 整体保护原则:强调水资源的整体性,要求保护整个水资源系统,禁止破坏水资源的连通性和相互作用。
2. 经济合理利用原则:要求在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3. 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原则:确保人民的基本水需求得到满足,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供应。
4. 生态环境优先原则: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安全,提高水体水质。
三、水资源使用权的管理根据《水法》第十一条,我国实行水资源使用权的制度。
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转让、变更和注销必须依法申请,由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发放许可证。
水资源使用权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使用规划:根据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制定水资源使用规划,明确各类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配额。
2. 水资源使用权分配:依据水资源使用规划,对水资源使用权进行分配,确保各类用水单位合法持有使用权。
3. 水资源使用许可:水资源使用者需要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获得水资源使用许可证,方可合法使用水资源。
4. 水资源使用权的转让和变更:水资源使用者可以依法将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但必须经过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5. 水资源使用权的注销:当水资源使用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水资源、水环境或他人利益时,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注销其使用权。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开展清理整治规范河道及库区采砂采金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开展清理整治规范河道及库区采砂采金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16•【字号】白府办[2012]128号•【施行日期】2012.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开展清理整治规范河道及库区采砂采金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白府办[2012]128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各国营农场:《白沙黎族自治县开展清理整治规范河道及库区采砂采金专项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六日白沙黎族自治县开展清理整治规范河道及库区采砂采金专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省领导批示精神,严厉打击乱采滥挖河砂及砂金等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和完善监管机制。
根据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省水务厅、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开展清理整治规范河道及库区采砂采金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琼土环资〔2012〕180号)要求,对全县河道及库区内的河砂、砂金等矿产资源开采行为进行专项清理整治规范。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理念,依据《矿产资源法》、《河道管理条例》及《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依法查处、综合整治、着眼长效的原则,对河砂、砂金等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有效保障水工程安全、桥梁安全和生态安全,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机制,维护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现有库区河砂、砂金等矿产资源开采场点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摸清底数,严厉打击无证开采、乱采滥挖、非法收购和销售矿产品等违法行为,规范河砂、砂金等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建立和完善河砂、砂金等矿产资源开采监管长效机制,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依法、科学、有序、可控。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县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县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08.13
•【字号】白府办[2012]85号
•【施行日期】2012.08.13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土保持
正文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县水土保持规划编
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白府办[2012]8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各国营农场:
为全面开展县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县政府决定成立县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现将其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长:林恩荣(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林明(县水务局局长)
吴青松(县发展与改革委副主任)
成员:李琼春(县政府办)
符振祥(县水务局)
苏华(县财政局)
陈伟业(县国土环境资源局)
林国钦(县住建局)
王光庆(县农业局)
蔡巧妹(县林业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水资源水土保持股,由符振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三日。
白沙黎族自治县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白沙黎族自治县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沙黎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1.08.01•【字号】•【施行日期】2001.08.01•【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白沙黎族自治县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2001年3月31日白沙黎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5月31日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2001年8月1日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原则,结合本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自治县境内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资源属国家所有。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山塘、水库的水,属集体所有。
第四条自治县水利部门是自治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自治县内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负责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和本条例,负责受理取水申请、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和征收水资源费等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辖区内水资源、用水设施的监督管理,及时调解本辖区内发生的水事纠纷,积极配合自治县公安机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破坏水资源和水工程设施的案件。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工程,参加防汛、抗洪工作的义务;有制止、举报破坏水资源、污染水环境、损坏水工程设施等违法行为的权利。
第七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对现有的中小型水库水面的利用与开发,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通知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8.20•【字号】白府办函〔2021〕51号•【施行日期】2021.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正文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已经十五届县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8月17日白沙黎族自治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19〕210号)、《海南省水务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通知》(琼水农水〔2019〕217号)等要求,为了加快推进我县水费收缴工作,按时完成水利部明确的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目标任务,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海南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要求,由县政府主导,乡镇、村分级负责,运维单位配合,合理定价,从低征收、收补结合,全面收缴,把全面落实水费收缴作为推进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培养农村居民节水、惜水意识、转变用水习惯的重要抓手。
二、目标任务(一)2021年8月,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
(二)2021年9月,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实现全部收费且水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农村引山泉水集中供水工程收费处数占工程总数的95%以上,水费收缴率达到90%以上。
(三)2021年底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实现全部收费且水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
三、工作举措(一)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全面落实农村用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即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运维单位(海南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运行管理责任。
白沙黎族自治生态环境保护局

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局责任清单目录一、部门职责登记表二、职责边界登记表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可事项监管(二)排污许可事项监管(三)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减排监测管理四、公共服务事项登记表一、部门职责登记表注:1.根据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突出强化和增加的职责,请单列,并在备注栏中说明依据;2.由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履行的职责和工作事项,在备注栏中注明责任单位。
填报人:填报时间:联系电话:二、职责边界登记表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许可事项监管一、监督检查对象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单位。
二、监督检查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污染防治措施等要求落实情况。
三、监督检查方式通过现场检查、环境监理(环境影响较大、污染较重或风险较高和涉及敏感区的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等方式,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等要求。
四、监督检查措施(一)施工期环境监理。
对污染较重或环境风险较高、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依法要求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等开展环境监理。
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定期报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二)“三同时”监督检查。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市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对辖区内的建设项目开展环保“三同时”监督检查,对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建设期间是否落实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要求,是否存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三)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检查。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理建设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文件后,及时组织对建设项目开展竣工环保验收现场检查。
检查的内容为项目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是否按照环评要求予以落实,各项环境保护设施是否运行正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立情况和制度建设情况以及环评要求的其他事项的落实情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如下是网为大家精心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欢送阅读!第一条为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加强水资源污染防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开展,根据《中华人民水法》、《中华人民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州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的原那么,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四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自治州、县(市)水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保护管理工作。
自治州、县(市)监察、开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林业、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卫计、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区)、村民小组应当做好管辖范围内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和节约用水工作。
第五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水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履行以下职责:(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本条例;(二)协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三)查处水事违法行为;(四)负责水事纠纷的预防、排查、调处;(五)行使本条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
第六条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患意识,推广节水技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义务,对破坏水资源和水工程的行为有监督、制止和举报的权利。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水资源保护管理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11-2012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11-2012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17•【字号】白府办[2011]111号•【施行日期】2011.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11-2012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白府办[2011]111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2011-2012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白沙黎族自治县2011-2012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为确保我县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扎实有效地搞好今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田基础建设、病险水库工程整治、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农田建设、河堤整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一)目标任务:全面维修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确保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维修渠道377条,长411.71公里;南叉河县城河段防洪整治工程1宗,加高加固堤防1.13公里,疏浚河道0.56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078平方公里;整治重点田洋3个,面积2.1万亩;打安、青松、阜龙3个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宗;修复水毁工程15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0个,受益人口0.895万人;维修加固小型水库7宗;建设退耕还林项目7宗。
(二)工作重点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冬修水利期间完成龙尾、黄沟岭、金波、志针、可雅、孔头、岭尾等3宗小(一)型,4宗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撤销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南训村地下水和阜龙乡红岭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复函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撤销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南训村地下水和阜龙乡红岭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4.17•【字号】琼府办函〔2020〕94号•【施行日期】2020.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撤销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南训村地下水和阜龙乡红岭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复函琼府办函〔2020〕94号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撤销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南训村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请示》(白府〔2019〕15号)、《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撤销白沙黎族自治县阜龙乡红岭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请示》(白府〔2019〕16号)收悉。
经省政府同意,现函复如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有关规定,鉴于你县元门乡南训村地下水、阜龙乡红岭河2个饮用水水源地已不再作为饮用水水源,且供水范围内的居民已分别改用向民河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及红岭村地下水井、新开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的自来水,同意撤销元门乡南训村地下水、阜龙乡红岭河2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你县要加强向民河及红岭村地下水井、阜龙水厂及其取水点新开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加快完成向民河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红岭村地下水井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并加大力度继续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水产养殖及农业种植面源等环境问题的清理整治,不断改善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4月17日。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供水实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供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白府办[2012]165号
【发布部门】白沙黎族自治县政府
【发布日期】2012.12.26
【实施日期】2013.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供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实施
方案的通知
(白府办[2012]165号)
各有关乡镇政府,县属各单位,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
《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供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26日
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供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根据《关于印发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1998]1810号)、《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789号)、《。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的通告-白府〔2017〕48号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的通告正文:----------------------------------------------------------------------------------------------------------------------------------------------------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的通告白府〔2017〕48号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河道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维护正常河道采砂生产经营秩序,确保河道行洪防洪安全和航运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海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砂石资源属国家所有,实行有偿使用,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采。
二、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采挖砂石资源,必须立即无条件停止非法采砂活动,并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自行拆除或销毁非法的采砂设备和工具,主动接受相关部门处理。
三、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为非法采挖的砂石资源提供堆放点。
四、凡未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或销毁采砂设备和工具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强制拆除或销毁。
五、凡未办齐相关证照,擅自下河非法采挖砂石资源的,由县水务、环保、国土、公安、交通、林业、城市管理执法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依法予以强制取缔;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凡国家公职人员和村组党员干部参与、庇护非法采砂的,为非法采挖的砂石资源提供堆放点的,一经查实,坚决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凡阻碍执法、无理取闹、暴力抗法或聚众闹事的,县公安机关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止采伐护堤、护岸、护库林木,水源涵养林木,水土保持林木。需要更新采伐的,必须按照管理权限报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河道或水工程管理单位对其管辖范围内自营的上述林木进行更新采伐的,免缴育林基金。
第七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对现有的中小型水库水面的利用与开发,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擅自开发利用。
第八条 鼓励和支持国内外投资者以合资、合作、独资或其它形式在自治县境内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从事防治水害的各项事业。投资建设水工程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享受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待遇。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自治县过去发布的有关规定同本条例相抵触的;以本条例为准。
地方性法规(类别)
Y(采用标识)
1(级别)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
20010801(颁布时间)
20010801(实施时间)
白沙黎族自治县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2001年3月31日白沙黎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 2001年5月31日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批准 2001年8月1日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水工程必须按照管理权限报经自治县或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向河流排放污染物实行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制度。经处理后符合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污水需要向江河、渠道和水沟排放的,必须经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由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排放。未经处理或者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污废水,严禁向江河、水库和渠道排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二、三款规定的,由自治县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四款规定的,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限期治理、停业、搬迁或者关闭。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由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消除障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 盗窃或者抢夺防汛物资和水工程器材,贪污或者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移民安置款物,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以及水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敲诈勒索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在汛情紧急的情况下,自治县防汛指挥机构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给予适当补偿;根据抢险需要有权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消除阻水障碍物,但事后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有权决定采取分洪、滞洪措施。采取分洪、滞洪措施对毗邻地区有危害的,必须报经省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并预先通知毗邻地区人民政府。
第十八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水库大坝、饮用水源区、防潮防洪堤、排灌渠堤等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内进行垦殖、铲草、放牧、烧砖瓦、采石、挖沙、取土、扒口、打井、钻探、爆破、挖筑鱼塘、建房、葬坟;
(二)在坝顶、堤顶、水闸交通桥上行驶履带机动车和超重车辆或在没有路面的坝顶、堤顶上行车;
(三)损毁堤坝、电站、渠道、水闸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及其观测、水文、通讯、输变电、交通等附属设施;
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原则,结合本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自治县境内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本条例未作处罚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的问题由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水资源属国家所有。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山塘、水库的水,属集体所有。
第四条 自治县水利部门是自治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自治县内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负责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和本条例,负责受理取水申请、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和征收水资源费等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第九条 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的主管部门收到单位和个人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答复。
第十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水利建设投资适当增加,并根据国家有关设立水利建设专项基金的规定,制定征收、使用水利建设专项基金的具体管理办法;严格依法征收、使用水利建设专项基金。
第十一条 在自治县境内直接从江河和地下取水的,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取水单位和个人,必须向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发给取水许可证,方可取水,获准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取水许可证的要求取水,按照有关规定交纳水资源费,并接受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
农业抗旱应急、家庭生活和畜禽饮用、为消除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危害取水以及其他少量取水,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并免征水资源费。
取水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或者转让。
第十二条 取水许可应当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用水和环境保护需要。
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利用地下水应优先考虑食品饮料工业用水和特殊用水。
(四)在河道、水库、渠道管理范围内修建阻水道路,种植高杆农作物和树木,设置拦河渔具,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工业废渣、垃圾等废弃物,炸鱼、电鱼、毒鱼,推放、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体的物体,清洗装贮过有毒有污染物的车辆、容器;
(五)围垦河流;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盗窃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及堤围护岸设施、防汛器材、水文监测设施、水文地质监测设施、环保监当加强对本辖区内水资源、用水设施的监督管理,及时调解本辖区内发生的水事纠纷,积极配合自治县公安机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破坏水资源和水工程设施的案件。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工程,参加防汛、抗洪工作的义务;有制止、举报破坏水资源、污染水环境、损坏水工程设施等违法行为的权利。
在河道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内进行影响河道和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的作业时,必须报经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批准的作业范围和作业方式进行。
第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在河道和水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类工程建设或生产作业,凡对行洪、排涝、灌溉、城乡供水、排水、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有不利影响,造成江河水势恶化或危害堤防和水工程设施安全的,应负责采取清除、改建、加固、治理等补救措施或给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逾期不答复开发利用水资源申请的,由自治县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单位领导和主要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未经批准占用河道和各类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的土地的,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获准取水的单位和个人未按取水许可证的要求取水、不交纳水资源费或拒绝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的,由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禁止向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水。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体的活动。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
第十六条 河道和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范围,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划定。
河道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由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各自职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限期清除障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阻碍公安人员、水工程管理人员、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执行水事公务或在水事纠纷发生和解决过程中煽动群众闹事,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水资源费的征收办法和标准,依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水资源费纳入财政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编制年度计划,报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科学考察、调查、评价、监测、政策研究,节水措施的科研和推广,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地下水补源回灌,水资源保护、管理等,不得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