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古代西亚各国(文本)
古代西亚国家
它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 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 ……
反映当时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如果理发师……
反映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用的刑罚十分残酷。
自由民把……
反映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法律保护。
7:约旦
两河流域兴衰史
前3500年南 部出现很多 小国。
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统一并建立王国
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 前16世纪被外族 公元 元年
古代巴比伦
• 汉谟拉比于公元前18世 纪统一两河流域后,确 立绝对王权,自称“巴 比伦之王”和“世界四 方之王”,总揽军、政、 法大权。 • 极力宣扬和神灵的密切 关系,称自己是天神和 地神的宠人,其权力来 自神的赋予。
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什 么贡献?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腓尼基字母文字
1、古代埃及文明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形成有什么 共同点? 都在大河流域 2、早期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气候:地处温带,湿润多雨 水源:邻近大河,水源充足 土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作物的培 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 3、这一共同点说明了什么?
2、它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 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 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 的。
3、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为维护奴隶主 阶级的统治而制定的法典,法典无公正 可言,它完全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 维护他们的利益,对奴隶而言,他们的 生命、安全、社会地位都得不到保障。 可以说这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的工具(实质)。
古代西亚3
1、早期亚述(前2500早期亚述( 25001500年 1500年) 受制于两河流域南部 的阿卡德城邦( 2371的阿卡德城邦(前23712191年 2191年)、乌尔第三王朝 (前2113-2006年) 2113-2006年 和古巴比伦王国( 和古巴比伦王国(前 1894-1595年 时期。 1894-1595年)时期。 伊沙库” 城邦时代 “伊沙库” 首领, 恩西” (首领,“恩西”,非专 制君主) 制君主) 保留原始公有制和原 始民主制浓厚色彩。 始民主制浓厚色彩。
十、新巴比伦王国(626-539BC) 新巴比伦王国( ) 迦勒底人(塞姆人) 迦勒底人(塞姆人) 那波帕拉沙尔( 那波帕拉沙尔(Nabopolassar) ) 626BC 建立 539BC 波斯国王居鲁士(Cyrus)灭新巴比伦王国。 波斯国王居鲁士( )灭新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奴隶制私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奴隶制私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奴隶主剥削奴隶 的方法更加多样: 的方法更加多样: 第一,让奴隶独立劳动的剥削方法,在农业方面, 第一,让奴隶独立劳动的剥削方法,在农业方面, 奴隶主常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由奴隶耕种, 奴隶主常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由奴隶耕种,奴隶向 奴隶主交一定量的人身租; 奴隶主交一定量的人身租; 其二,奴隶还可以从事手工业劳动、 其二,奴隶还可以从事手工业劳动、商业以至开钱 但仍没有人身自由。 庄,但仍没有人身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 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米底Media 米底Media
伊朗高原西北部的奴隶制国家。 伊朗高原西北部的奴隶制国家。以统治该国的游 牧部落米底人(Medes)而得名。公元前9 (Medes)而得名 世纪, 牧部落米底人(Medes)而得名。公元前9~前8世纪, 米底处在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的阶段。 世纪, 米底处在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的阶段。前7世纪, 米底与新巴比伦王国结盟,击灭亚述, 米底与新巴比伦王国结盟,击灭亚述,并占领乌拉尔 图等国,成为古代西亚强国之一。米底有“ 图等国,成为古代西亚强国之一。米底有“国王的奴 用于农牧场。被征服部落处于依附地位, 隶”,用于农牧场。被征服部落处于依附地位,担负 苦役,遭受剥削。米底人是全权自由民,也是战士, 苦役,遭受剥削。米底人是全权自由民,也是战士, 但也出现了社会分化,破产者地位近于奴隶。 但也出现了社会分化,破产者地位近于奴隶。国内各 部落之间、部落贵族与王权之间矛盾极为尖锐。前 部落之间、部落贵族与王权之间矛盾极为尖锐。 550年 波斯首领居鲁士二世联合米底部分反叛贵族, 550年,波斯首领居鲁士二世联合米底部分反叛贵族, 击败米底王阿斯提阿格斯,米底国灭。 击败米底王阿斯提阿格斯,米底国灭。
世界文明史-3
犹太教 希伯来部落最初信仰多神教。 希伯来部落最初信仰多神教。 公元前6世纪, 巴比伦之囚”时期, 公元前 世纪,“巴比伦之囚”时期,先 世纪 以西结宣扬一神教 犹太教开始形成。 宣扬一神教, 知以西结宣扬一神教,犹太教开始形成。 基本教义有三个方面:一神信仰; 基本教义有三个方面:一神信仰;坚信 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救世主信仰。 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救世主信仰。 《圣经》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圣经》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世界文明史 第三章 古代西亚文明
3、西亚地区的宗教 、 宗教具有多样性特征。 宗教具有多样性特征。总的趋势是从多 神教向一神教演进。 神教向一神教演进。 苏美尔人的宗教 不发达,但很独特。崇拜多神; 不发达,但很独特。崇拜多神;不重 来世
世界文明史
第三章
古代西亚文明
世界文明史
第三章
古代西亚文明
世界文明史
五、新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迦勒底人。 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迦勒底人。 公元前1000年代初,进入两河流域。 年代初, 公元前 年代初 进入两河流域。 公元630年,那波帕拉沙尔称王。后与米 年 那波帕拉沙尔称王。 公元 底人结盟,消灭了亚述,建立新国家。 底人结盟,消灭了亚述,建立新国家。 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扩张。公元前 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扩张。公元前586 征服巴勒斯坦。 巴比伦之囚” 年,征服巴勒斯坦。 “巴比伦之囚”
世界文明史
第亡 公元前五世纪,希波战争。 公元前五世纪,希波战争。 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所灭。 公元前 年 被马其顿所灭。 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波斯为西亚、北非文明作了总结, 波斯为西亚、北非文明作了总结,为 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 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到了承 前启后的作用。 前启后的作用。
古代西亚国家
波斯帝国 (鼎盛时期) 统一国家建立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公元前 3500年
出现小国
汉谟拉比 是古巴比伦最 杰出的国王.他颁布的 《汉谟拉比法典》,被认 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 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 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 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 条。
《汉谟拉比法典》
阅读思考课文P6 资料《汉谟拉比 法典》中的某些 法典条文规定, 说说这个法典有 哪些特点?
《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阅读教材法典条文 思考
1、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是代表奴隶主意 志的法律。
2、它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现代法律精神是人人平等的。而 《汉谟拉比法典》体现法律公平有限 ,主要为奴隶主阶级服务。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发明)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 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现代西亚
西亚文明的发源地
巴比伦 (希伯来人) (苏美尔人)
图册第4页
公元前4世纪
古 代 两 河 流 域 历 史 发 展
文明消亡
公元前 6世纪 公元前 18世纪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
新月沃地其 他的民族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古代两河流域的希伯来人是他们的祖先 一直到二战前,仍然是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 二战中曾遭德国法西斯的残酷迫害。 曾涌现出马克思、爱因斯坦等对世界作出巨大 贡献的人物。 • 现在的以色列是他们的祖国。 • • • • •
古代西亚
30
新巴比伦城
31
第四节 赫梯、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一、赫梯
1. 兴起
公元前1840年形成城邦,公元前16世 纪灭古巴比伦 2. 强大
公元前15~13世纪
3. 灭亡 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灭亡
32
赫梯王国地图
33
赫梯遗址
34
二、腓尼基
公元前3千年代建立城邦(西顿、推罗等), 以后先后被埃及、波斯所灭 工、商、航海业发达 在地中海沿岸建立殖民地 腓尼基字母
2. 乌鲁克文化(3500~3100BC)
塔庙建筑、圆筒印章、文字(石板上1500个图形)
8
乌尔大塔寺
9
10
3. 捷姆迭特· 那色文化(3100~2800BC)
城市以神殿为中心
圆筒印章(标有主人名字)
狮王印章(王权萌芽) 泥板文书上的楔形文字(记录神庙的活动) 车、船等交通工具
二、苏美尔城邦
1. 时间 公元前4千年代末—3千年代初
3
古 代 闪 族 妇 女 服 饰
4
三、发展特点
最古文明之一
众多民族、众多地区的发展
发展不平衡 处于东、西文明交汇处
四、楔形文字的解读
罗林森解读楔形文字
《贝希斯敦铭文》
5
罗林森 贝希斯敦铭文
6
大流士铭文
7
第一节 苏美尔城邦和阿卡德王国
一、城市国家的兴起
1. 埃利都-欧贝德文化(4300~3500BC) 神庙 男性陶制品(手握权杖)
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
1. 时间 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城邦 2. 汉谟拉比统一及统治
①水利及灌溉系统建设的加强
②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和监督 ③不断制定颁布法令,如《汉谟拉比法典》 ④军队建设,建立一支常备军,指挥权掌握在手中 ⑤王权神化
2021年《古代西亚国家》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PPT课件文档
1、地理环境
早期主要居民? 重要城市?
位置: 亚洲西部
新月沃地
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但河流流量不稳定
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农业发展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
2、文明历程
兴起: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 出现了很多的小国。
强盛:
母 造了拉丁字母。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 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 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 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 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 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 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 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 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窃贼被抓获,要处于 重刑,甚至死刑,侵 犯他人住宅,必须就
他的,这是很公平的,否 地处死。
则我太吃亏了。
法官判决—— 自由人打掉别的自由人的牙齿自己 也要受到同样处罚
法典内容
一个奴隶主扭着两个人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
来到法庭:法官大人,我要 告这两个人,他们是兄弟,
赠送、抵押奴隶,打 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 价格赔偿,拐走和窝
人物:奴隶主、奴隶、法 官、自由民等相关角色;
法典内容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 赠送、抵押奴隶,打 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 价格赔偿,拐走和窝 藏奴隶要判死刑。
地点:法庭上
要求:依据法典内容来做 出裁决。
窃贼被抓获,要处于 重刑,甚至死刑,侵 犯他人住宅,必须就 地处死。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 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 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 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 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 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 拿了一个面包,请大人从 轻发落。
世界古代史课件第三章 上古西亚
◎ 气候干旱,河流是主要水源; 北部和南部的自然条件不同:南部地势低平,两河相距较 近;北部河岸高起,两河相去又远。所以南部比较便于灌 溉,也较易受水灾,这使两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带最初并不 适于农业,甚至不适于住人,
◎ 两河流域与埃及: 相似:都处于干旱地带,需要利用河水灌溉。 不同:尼罗河上游因为有大湖调节,每年泛滥的水量较稳 定,两河每年泛滥的水量则因上游雨雪量的变化而变化颇 大,易于成灾;另外,尼罗河来自热带,泛滥时带来大量腐 殖质肥料,两河流域则缺少这样的天然肥料。
第二节 古巴比伦王国
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 二、汉谟拉比的统治 三、汉谟拉比法典 四、古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
◎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以后, 苏美尔人最终退出两河流域的政治舞台,两
河流域出现了许多阿摩利人建立的城邦,包括伊 新、拉尔萨、马里、埃什嫩那、巴比伦等。 ◎ 前1894-1595年。 ◎ 阿摩利人于前1894年在巴比伦建城。
*参考书目
1.陈小红、毛锐:失落的文明— —巴比伦,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 2.沐涛、季惠群:失落的文明— —犹太王国,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 3.华严明:“文明的故事”系列 丛书,海南出版社,2001年。 4.(以色列)阿巴•埃班:犹太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史料
第三章 上古西亚
第一节 初始文明 第二节 古巴比伦王国
第三节 古代亚述 第四节 新巴比伦王国 第五节 古代赫梯、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第六节 洲际帝国-波斯帝国 第七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制度 2.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 3.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 4.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 5.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6.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7.波斯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
了解古代西亚的艺术与科技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同时,古代西亚的艺术与科技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有助于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创新。
06
古代西亚国家的影响与遗产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宗教传播
古代西亚国家如波斯帝国和巴比 伦帝国,对宗教传播产生了深远 影响,如琐罗亚斯德教的传播和
为了确保法律的公正和透明, 古代西亚国家的法律通常会公 之于众。
法律执行
各级政府机构负责法律的执行 ,对于违法行为会进行相应的 惩罚。
社会等级差异
在法律制度上,古代西亚国家 的社会等级差异明显,不同等 级的人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
务不同。
03
古代西亚的经济制度
农业经济
01 农业基础
古代西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水利资源,农业 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
相应的俸禄和福利待遇。
官僚职责
各级官僚的职责各不相同,但主要是 协助君主处理国家事务,包括行政管 理、税收征管、司法审判等。
官僚腐败
在官僚制度下,腐败问题难以避免, 一些官员可能会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损害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法律制度
成文法典
古代西亚国家制定了成文法典 ,以规范社会秩序和民众行为
。
法律公开
犹太教
起源于古代以色列,信仰独一神,强 调律法、戒律和伦理道德,对后世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宗教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宗教与政权结合
古代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政权 紧密结合,统治者利用宗教来维 护统治秩序,加强对人民的思想
控制。
宗教冲突与战争
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导致了多次宗教战争和政治斗争 ,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历史——上古西亚诸国
第三章上古西亚诸国第一节两河流域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一、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间的土地),包括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北称阿卡德,南称苏美尔。
两河流域与埃及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处于干旱地带,需要利用河水灌溉。
但也有不同之处:尼罗河上游因为有大湖调节,每年泛滥的水量较稳定,两河每年泛滥的水量则因上游雨雪量的变化而变化颇大,易于成灾;另外,尼罗河来自热带,泛滥时带来大量腐殖质肥料,两河流域则缺少这样的天然肥料。
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的自然条件也稍有不同:南部地势低平,两河相距较近;北部河岸高起,两河相去又远。
所以南部比较便于灌溉,也较易受水灾,这使两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带最初并不适于农业,甚至不适于住人,旧石器时代的遗迹都在山坡或山麓、丘陵上,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遗址都在北方和东方的山地上,因为那里雨水稍多,又无河流泛滥威胁。
公元前五千年代,人们开始在山坡上截引溪水浇地,随后逐渐迁到河谷平原。
两河流域最早文明的创造者是居住在苏美尔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讲苏美尔语。
约公元前三千年代初,一种与苏美尔人语言完全不同的人到了苏美尔以北的地区,因为后来他们在那里建立了阿卡德国家,所以被称为阿卡德人,他们的语言属于塞姆语系。
二、苏美尔城邦。
从约BC4300年起,苏美尔各地开始了氏族公社解体向文明时代的过渡过程。
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BC4300-3500年)、乌鲁克文化期(BC3500-3100年)、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BC3100-2700年)。
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苏美尔各地出现了较大的神庙建筑,它可能是经济合作和管理中心。
当时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陶器、铜器。
根据墓葬出土的像部落首领的男俑判断,此时苏美尔已经开始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第三章 上古西亚2013
两河流域年表: First Dynasty of Ur.2563B.C-2387B.C. Dynasty of Lagash.2494B.C-2342B.C. Dynasty of Uruk .2340B.C-2316B.C. Dynasty of Akkad .2334B.C-2154B.C. Third Dynasty of Ur .2112B.C-2004B.C. Dynasty of Isin .2017B.C-1794B.C. Dynasty of Larsa .2026B.C-1763B.C. Dynasty of Babylon .1763B.C-1595B.C. Assyrian Period.1900B.C-1300B.C. Neo- Assyrian Period .1180B.C-600B.C.
• 2、大型宫殿和神庙等建筑:尼姆鲁德发现公元 前9~7世纪的五座亚述王宫; • 宗教中心尼普尔发现许多神庙和殿塔; • 巴比伦: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 花园”等。 • 3、雕刻、壁画等艺术品:尼姆鲁德巨大的带翼 人首牡牛雕像;宫墙上有涉及战争与狩猎、押解 俘虏及宫廷生活等的浮雕; • 马里宫殿有国王授权仪式壁画等。 • 为历史学家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 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珍贵线索。
二、古代居民 • • • • • 两河流域南部创造文明的苏美尔人: 语言属于非塞姆语系; 来源不详,来自中亚? 塞姆语系的分支: 阿卡德人(可能来自阿拉伯半岛)、阿摩利人、 亚述人、迦勒底人。
• 谁是苏美尔人: • 1、考古学:找不出任何从外地迁入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从而引起文化变异、技术革新的证据→欧贝德文化与乌 鲁克文化一脉相承,中间没有任何移民痕迹; • 2、文献学家: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都有非苏美尔语、 非阿卡德语的底层语言,有些地名或职业名称用这种语 言表达: • 苏美尔语的nangar“木匠”、ašgab“皮革匠”、 sanga“祭司”等不是苏美尔语,也不是阿卡德语; • Kazallu和Babillu(即巴比伦,阿卡德人把它解释为 Bāb-ili“神之门”)等地名,非苏美尔语,非阿卡德语;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
03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特色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古代西亚国家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古代西亚国家中占有重要 地位,是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宗教信仰对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如 宗教节日、祭祀活动等。
古代西亚国家信仰的神灵多与自然、 动物和祖先有关,如巴比伦的马尔杜 克神、亚述的阿舒尔神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古代西亚国家》ppt课件
• 古代西亚国家概述 • 古代西亚国家的发展历程 •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特色 • 古代西亚国家的影响与遗产 • 古代西亚国家的比较研究
目录
CONTENTS
01
古代西亚国家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古代西亚国家的宗教信仰随着时间的 推移而发生变化,如琐罗亚斯德教的 兴起和犹太教的传播等。
古代西亚国家的艺术成就
古代西亚国家的艺术成就主要 体现在建筑、雕塑和绘画等方
面。
建筑方面,古代西亚国家建造 了众多宏伟的宫殿、寺庙和城 市设施,如古巴比伦的空中花 园、波斯帝国的伊斯兰清真寺
等。
雕塑方面,古代西亚国家的雕 塑作品风格独特,技艺精湛, 如亚述帝国的浮雕艺术、波斯 帝国的石雕艺术等。
经济启示
从古代西亚国家的经济制度中学习发展经验,为 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文化启示
从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为现代 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西亚国家的衰落
外族入侵
4.第3章上古西亚各国
2.抗击菲力斯丁人与国家的建立
◎ 前1200-1020年士师(即军事首领)时代
12个部落,北称以色列,南称犹太。
◎ 巴勒斯坦:希腊语“菲力斯丁人的国家”
◎ 希伯来人国家的建立
以色列人扫罗称王(前1020-1000年)→
犹太人大卫称王(前1000-960年)
并定都耶路撒冷→ 大卫之子所罗门称王(前960-930年)。
河谷与灌溉农业。
尼罗河的规律性泛滥以及农业的稳定性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非规律性泛滥 以及农业的非稳定性。 ◎ 位置 天然屏障的缺乏,交往的非障碍性。 农耕地区与游牧世界的并存与冲突。 埃及的封闭性 与两河流域的开放性。
二、文明从苏美尔开始
1.苏美尔文化(铜石并用时代) ◎ 埃利都·欧贝德文化(前4300-3500年) 出现最初的社会分化。 ◎乌鲁克文化(前3500-3100年) 社会分化明显。 ◎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前3100-2800年) 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 城邦普遍出现。
3. 阿黑门尼德王朝的衰落
前492-449年
波斯希腊的战争; 前431-404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 波斯利用雅典
与斯巴达之间的矛盾,
而进行干预 直至恢复控制小亚细亚; 前334年马其顿人的东征 波斯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的灭亡。
【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1.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 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阶段。 2.它庞大的版图包括了两河、埃及和印度河这三大文 明中心,并接近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的边缘。 3.它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如行省制度、赋税 制度、铸币制度、驿道制度以及宗教政策等,把西 亚、北非两大文明地区通过制度和政策维系在一起, 长达200年之久。
二、腓尼基
第三章_古代西亚各国(文本)
第三章古代西亚各国地理环境:古代西亚,又称西南亚,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
课程的重点:1,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代文明发样地之一。
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是西亚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地区。
公元前三千年前后,在这里相继出现几十个个城市国家(城邦) (苏美尔-阿卡德城邦)。
2,公元前2371年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是两河流域南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
3,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代(公元前1792——1750年),两河流域内部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已趋于完备,奴隶制社会已经达到了兴盛时期。
4,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后,小亚的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各商业城邦以及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5,至公元前八世纪,亚述帝国形成。
6,新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公元前626——538年),两河流域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7,波斯帝国(公元前550——330年)兴起,征服了整个西亚、埃及以及其他地区,形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考古:十九世纪中叶,两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古亚述地区进行。
在这里发现了亚述国王萨尔贡(公元前八世纪)的王宫废墟。
特别重要的是在尼尼微城的遗址中发现了亚述巴尼拔国王(约公元前668——625)的王宫图书馆。
该馆藏有约二万块泥版文书,包括条约、法律、书信、命令等文献以及各种宗教铭文、文学作品、科学著作、王宫经济报表等等。
还有全部藏书的目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两河流域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大规模的发掘工作。
一些最古老的城市如拉格什、尼普尔、乌尔、巴比伦以及近邻地区的古埃兰首都苏撒等遗址。
第一节苏美尔·阿卡德各城邦的建立及其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鲁斯山脉,注入波斯湾。
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古代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河间之地。
(伊拉克)北部约以摩苏尔为中心,古代称亚述;南部约从巴格达至波斯湾,叫巴比伦尼亚。
2、 古代西亚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是不是公平的法律?
3、《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剃去奴隶发式标志的理发师要被截断手指;
反应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用的刑罚十分残酷
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 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体现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公正性
犹太人(希伯来人)曾被称为“没有 国家的民族”,你知道为什么吗?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犹太人的国 家?
关键词:犹太人、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 黎巴嫩、石油、战争、恐怖主义……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 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 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 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 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 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 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 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 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 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自然 环境
位置 气候 河流
新月沃地
文 明 历 程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建筑:空中花园 历法:太阴历 其他:……
文 明 成 就
最近,世界各国都热点聚焦关注一个地区— — 我们对此所持的态度:
叙利亚的地理位置:
在亚洲西部,分布两条位于亚洲西部,濒临地中 海和波斯湾。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旱少雨。
农业发展的特点——更多依靠人工修建 的灌溉系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形成“新月沃地”
阅读教材法典条思考: 1、地位:
2、法典的制定目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第三章 古代西亚
3、特殊的奴隶制
新巴比伦时代,两河流域的经济,特别是商业贸易 有了迅速的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益,调动奴隶的积 极性,许多奴隶主对奴隶多采取租佃和承包方式, 把土地或某些工商部门交给奴隶经营,并向他们贷 款,然后收取高额年贡、利息和地租。此外,奴隶 还要交一种数额不定的"人身租"(曼达图)。奴隶 所承担的租税是沉重的,但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仍 使一些勤劳、精明的奴隶获得了可观的利润。新巴 比伦时期形成的这种特殊奴隶制,后来在东方一些 国家中曾长期沿用。
三、苏美尔人的城邦与阿卡德王国
1、苏美尔人的城邦(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2300年) 大约公元前5000年左右,苏美尔就有了最早的城市埃利都(人口约4500)。在随后的乌鲁克文化(公元 前3500-公元前3100年)期间,苏美尔就进入了国 家萌生和城邦形成时期。苏美尔城邦的政治制度,保 留着军事民主制的残余。城邦有3个政治机构:城邦 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史 诗》反映了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在处理国政方 面与贵族会议的冲突。
4)布了许多类似社会生活保障的法令。包括: 确定基本商品的价格,限制利率在20%,调整 家庭关系,保证度量衡信誉,城市负责对未侦 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做出赔偿。 5)较之苏美尔法律,增加了反对国家的罪名。 对诸如"游手好闲"和通奸行为,以及窝藏逃亡 奴隶,皆可判处死刑,惩罚显然过重。
石雕,创作于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高约71厘 米,石碑全长213厘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4、新巴比伦的衰亡 新巴比伦是个短命的王朝。尼布甲尼撒死后,国势很 快衰落。公元前538年波斯人轻而易举地攻下巴比伦 城,新巴比伦灭亡。 新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的最后阶段。它的 灭亡,标志着两河流域独自发展历史的终结。
第三章 古代西亚
• 2、乌鲁克文化期(Uruk, 约前3500– 3100年)[1]各地出现小城市和神庙建 筑。 [2]社会管理机构的出现。[3]社 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手工业、贸易。 [4]文化:出现文字,晚期出现象形文 字和标志所有权的陶制圆筒印章。至 乌鲁克文化末期,大约有2000个文字 符号,并运用于经济方面。这些事实 表明,苏美尔人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
• 2、亚述学就是以古代西亚苏美尔、阿卡德 楔形文字为基础,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 的学科。 • [1]德国人格罗芬特译古波斯文,在释读楔形
文字方面,第一位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是德国哥廷 根的中学教师格罗特芬德(Georg Friedrich Grotefend),1802年9月4日,他在哥廷根学院 宣读了他的论文。他的最大成就在于,他读出了 阿黑明尼德王朝的波斯王大流士、其子薛西斯及 其父胡斯塔斯普的名字,并正确地分辨出古波斯 楔形文字的九个字母,为楔形文字的最终释读成 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来 到两河流域南部,主要居住在苏美尔地区,说苏 美尔语,是此地最初文明的真正创造者。
• 3、塞姆语系(有些学者称它们为亚细亚语族):阿卡 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加勒底人、腓尼基人、迦 南人、以色列人:比苏美尔人稍后,塞姆人的东支阿 卡德人来到了美素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以北的阿卡德 地区,亚述人则进入了北部的亚述地区。这时期在巴 比伦尼亚四周还居住着其他许多部落,如北部的苏巴 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的古提人、喀喜特人和路路贝 人,以及东南的埃兰人等。公元前3000年末期,阿摩 利人从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来到两河流域,他们是 塞姆人西支迦南人的一部分。古巴伦王国灭亡后,喀 喜特人和迦勒底人先后统治这一地区。两河流域的古 文明就是在这些民族互相影响、互相继承、共同创造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 古代西亚诸国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和加强专制统治而制 定的法典。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 分组成。法典规定了奴隶制社会的秩序, 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意志,是维护统 治阶级秩序和对奴隶 和人民群众实行专政的 工具。它是研究古巴比伦 历史的重要文献。 • 序言表明了太阳神、 • 正义之神沙马什授予王权。
家族。 奴役奴隶方式的改变:让奴隶独立经营,向 主人交“人身租”。 三、新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军事贵族与商人僧侣两大奴隶主集团的矛盾; 后者操纵国王废立。 波斯人的威胁和进攻。 ◎ 前538年亡于波斯人。
第五节 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 一、腓尼基 • 二、巴勒斯坦 • 三、犹太教
• • • •
第三节 亚述帝国
一、早期亚述和中期亚述 二、亚述帝国的建立
三、亚述奴隶制的发展
四、亚述帝国的灭亡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居民是亚述人。 亚述人的语言与阿卡德人的语言同属塞姆 语系的分支。 居民:亚述人、胡里特人、苏巴里人、库提 人、加喜特人、路路贝人等。 亚述历史三个阶段: 早期亚述 中期亚述 新亚述
2、尼布甲尼撒二世(前 605—562年)的扩张: 同埃及争夺叙利亚等地, 进攻巴勒斯坦。 前586年,他率军攻陷耶 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并将 其大部分居民掳至巴比伦, 史称 “巴比伦之囚”。 新巴比伦的鼎盛。 巴比伦城的建设与“悬 苑”。
二、新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商业大
•
第六王汉谟拉比 (前1792-1750年) 发展经济,强大而向 外征服诸多城邦,首 次统一包括巴比伦尼 亚和亚述在内的两河 流域大部地区。
• 二、汉谟拉比的统治
• 汉谟拉比时代,进入奴隶制帝国时代, 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重视农业生产 和军队。分给士兵份地。用法律保护小私 有者的利益和被征服者的宗教信仰。 • 国家土地所有制广泛发展,王室经济发 达,君主政治达到较高的水平,国王成为 统一国家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古代西亚各国地理环境:古代西亚,又称西南亚,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
课程的重点:1,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代文明发样地之一。
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是西亚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地区。
公元前三千年前后,在这里相继出现几十个个城市国家(城邦) (苏美尔-阿卡德城邦)。
2,公元前2371年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是两河流域南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
3,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代(公元前1792——1750年),两河流域内部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已趋于完备,奴隶制社会已经达到了兴盛时期。
4,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后,小亚的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各商业城邦以及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5,至公元前八世纪,亚述帝国形成。
6,新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公元前626——538年),两河流域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7,波斯帝国(公元前550——330年)兴起,征服了整个西亚、埃及以及其他地区,形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考古:十九世纪中叶,两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古亚述地区进行。
在这里发现了亚述国王萨尔贡(公元前八世纪)的王宫废墟。
特别重要的是在尼尼微城的遗址中发现了亚述巴尼拔国王(约公元前668——625)的王宫图书馆。
该馆藏有约二万块泥版文书,包括条约、法律、书信、命令等文献以及各种宗教铭文、文学作品、科学著作、王宫经济报表等等。
还有全部藏书的目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两河流域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大规模的发掘工作。
一些最古老的城市如拉格什、尼普尔、乌尔、巴比伦以及近邻地区的古埃兰首都苏撒等遗址。
第一节苏美尔·阿卡德各城邦的建立及其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鲁斯山脉,注入波斯湾。
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古代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河间之地。
(伊拉克)北部约以摩苏尔为中心,古代称亚述;南部约从巴格达至波斯湾,叫巴比伦尼亚。
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叫苏美尔。
两河每年泛滥(从三月至七月间),为了调节水的供应,古代农业居民必须排涝蓄水,进行人工灌溉。
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是谁?尚无定论。
旧石器时代,北部就有人居住。
公元前五、四千年代,南部地区的主要居民是苏美尔人。
公元前三千年代初,游牧的塞姆族人(即闪族)从叙利亚进入巴比伦尼亚,被称为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融合。
公元前三千年代至二千年代在巴比伦尼亚四周,有亚述人(塞姆族)、苏巴里人、胡里特人;东面:库提人、加喜特人;伊朗西南河谷地带住着的埃兰人;西边阿摩利人、阿拉米亚人、迦南人、希伯来人等。
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第三阶段最重要)1,约在公元前七千年,在今伊拉克北部伊尔库斯坦山地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2,到公元前五至四千年代,南部苏美尔地区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北部,在这里产生了最早的苏美尔文明。
3,公元前五千年代后期,苏美尔人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
到公元前三千年代初期,是苏美尔氏族制度解体、国家形成时期。
在第三阶段中大体可分为三个文化期:埃利都·欧贝特文化期(约公元前4300——3500年)乌鲁克文化期(公元前3500——3100年)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公元前3100——2700年)。
埃利都·欧贝特时期:1,开始使用铜器工具2,并兴建了最原始的城市和最早的塔庙。
3,居民的住房:泥砖建筑和芦苇建筑,(贫富分化)。
4,父系家长(或军事首领)的权势已经出现(埃利都发掘出的陶制男像,右手执一棍棒,上附泥丸)。
乌鲁克文化期1,大批的铜器和轮制陶器2,出现了一千五百多个象形文字符号3,还出现了巨大的石造的塔庙建筑物,面积达二千四百平方米。
乌鲁克石膏瓶上描绘生动的献祭场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1,农作物有大麦和小麦;家畜有山羊、绵羊、牛和驴等;手工业以冶金和制陶。
2,商业发达,许多粮、油、酒等容器的盖上,留有标记私人财产的平面和圆柱形的图章。
3,这时期开始使用轮车、木船等运输工具4,应用十进位与六十进位的计算制度。
5,这个时期出土的经济文献中,奴隶已经出现,女奴称“姆鲁斯库尔”,(外邦女人),男奴称“尼塔库尔”,(外邦的男人)。
6,苏美尔楔形文字产生。
乌鲁克文化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时期是城市国家形成时期,反映在这一时期所建造的宏伟的神庙遗苏美尔各城邦从苏美尔城邦的开始产生到公元前2371年统一的阿卡德王国的兴起,在巴比伦尼亚地区先后出现了几十个城市国家(城邦),其中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温玛、拉格什、尼普尔和基什等。
苏美尔城邦的特征:1,由几个农村公社围绕一个中心城市所组成,地不过百里,人不过数万。
2,城市的中心建筑物是神庙。
3,城邦首脑(称帕达西、恩西、恩、卢伽尔(霸主?)),最高行政长官、最高祭司、军事统帅。
4,国家管理机构保留有长老会和民众会这两个民主机构。
5,各城邦的政体不完全一样,如乌鲁克民众会的作用较大,而拉格什长老会则拥有较大权。
6,神庙经济(土地占有量为三分之一或一半)。
三类:(1)神庙公用地(教材:祭田),由神庙所属人员(奴隶或者丧失公民权、神庙依附者)为神庙公用而共同耕种的土地;(2)神庙份地(教材:口粮田、职田、服役份地),以服务为条件,分配给神庙服役人员的份地;(3)神庙出租地,即出租给佃户(大都是神庙的服役人员)耕种,收取地租(约占收成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的土地。
谷物或者货币。
神庙土地不能买卖。
7,其余均为农村公社的土地,分配给各个家族,可以买卖。
村社农民必须向国家纳税、服徭役(修建寺庙、宫殿和水利工程)。
由于神庙、王室和贵族的剥削和侵占,村社土地日渐缩小。
失地和无地的农民,不得不投身神庙,成为神庙的依附者——“古鲁什”。
8,苏美尔各城邦奴隶(包括神庙奴隶和私人权隶)的数量较大。
如拉格什人口约十二、三万,其中四分之一是奴隶。
乌鲁卡吉那的改革原因:在苏美尔城邦发展过程中,拉格什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特别尖锐。
拉格什的卢伽尔安达(约公元前2384——2378年)独断专行,欺压平民,同时也侵犯了神庙的经济利益,迫使拉格什郊外神庙向国家纳税。
平民和下层祭司推翻了卢伽尔安达的统治,拥立乌鲁卡吉那为王。
内容:乌鲁卡吉那在位的七年(前2378——2371年),在平民的支持下进行改革:(特点:减轻对平民的压迫,废止国家对社会下层的税收)撤销遍布全国的监督和税吏;减轻死者家属所付的丧葬费;保护普通士兵的财物;恢复神庙财产并废除神庙的纳税义务; 禁止以人身保证作为借贷条件;禁止官员用低价强买平民的房屋、牲畜;禁止侵犯别人的住宅;禁止劫掠、残杀和欺凌孤寡等。
结果:乌鲁卡吉那的改革打击了贵族寡头势力,满足了平民的某些要求,恢复并扩大了一些公民权力,使全国公民人数增加十倍。
神庙依附农民“古鲁什”的境遇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这些改革并没有使得拉格什兴盛起来,在乌鲁卡吉那在位的第八年,拉格什被温玛和乌鲁克的联军所灭。
温玛称霸苏美尔的时候,北部一个新兴的奴隶制城邦——阿卡德。
阿卡德王国之兴亡阿卡德城位于巴比伦尼亚北部(约今巴格达以北)。
发展过程:1,公元前2371年,萨尔贡一世(约公元前2371——2316年)征服阿卡德地区,建立了统一的阿卡德国家。
后来征服了苏美尔诸城邦,第一次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地区。
2,萨尔贡还征服了埃兰(今伊朗库齐斯坦地方),并用兵于小亚东部、叙利亚、阿拉伯半岛东岸一些地方。
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或“大地之王”。
3,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约前2291——2255年),再度扩张势力,并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神圣的纳拉姆辛、阿卡德的强大的神”。
开始神化王权。
4,纳拉姆·辛死后,王位三年内更迭四次,阿卡德王国迅速走向衰落:公元前2230年,东北部山区的库提人侵入两河流域,灭亡阿卡德王国,统治南部两河流域近一个世纪。
萨尔贡对国家建设:1,萨尔贡建立了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2,统一了度量衡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在乌尔、埃什努那发现有印度河文明的印章,证明这时对外贸易远达印度河流域。
3,萨尔贡不断出兵镇压苏美尔各邦的反抗,打击了地方旧贵族的势力,逐渐形成了依附于国王的新的军事官僚贵族集团。
但是也引起苏美尔各邦的不满。
也因连年征战,加重了阿卡德人的负担。
萨尔贡统治时期,国内爆发了有众多平民参加的大规模起义。
乌尔第三王朝建立过程1,库提人在苏美尔地区的统治较弱,苏美尔各邦乘机逐渐复兴。
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拉格什的帕达西用大量贡物贿取独立,建立了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经济和文化。
2,于此同时,乌鲁克和乌尔等城邦也在积蓄力量。
约在前2120年,乌鲁克人起来赶走了库提人。
3,乌尔城邦兴起,取代乌鲁克人,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史称乌尔第三王朝。
王初的开创者为乌尔纳姆,共传五代(约前2113——2006年)。
乌尔时期,南部两河流域社会经济的进展:1,政治:中央集权制近一步强化。
国王的权力高于一切(权力包括:任命官吏,统帅军队,控制法庭,集军、政和司法权力了一身,并且被神化)。
原先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地方统治者(帕达西),须听从国王调遣。
地方贵族势力受到严重削。
2,乌尔第三王朝的创立者乌尔纳姆制定了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现只有几条残片)。
对奴隶制和私有制予以保护。
在法典序言中,提到禁止欺凌孤儿寡妇,不许富者虐待贫者。
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社会贫富分化情况。
3,经济方面,国家规定了粮、油、羊毛、盐和铜等重要商品的价格,这也说明当时中央集权的强化程度。
4,奴隶劳动者有两种,战俘奴隶和(由过去的公社成员演变为半自由民身份(近似奴隶)的依附者)古鲁什。
古鲁什的境遇较前者略好一些,但也和战俘奴隶一样被编成劳动队,在监督下进行生产。
乌尔王室庄园的战俘奴隶可达一千人,而古鲁什大约二千多人。
5,奴隶制经济主要体现在王室奴隶制经济发展方面。
特点:a,王室庄园规模大,占有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
包括农庄、牧场、种植园和各种作坊。
全国各地的神庙经济多为王室经济所吞并。
b, 王室庄园从中央到地方有严密的经济管理机构,拥有众多的行政管理人、监督和书吏,据温玛的档案材料,单是监管古鲁什劳动队的监督就有七十多人。
c, 除了奴隶之外,王室农庄雇用大批的雇工。
据统计,全国十个城市的王室和寺庙经济大约需要二万一千个雇工。
6,私人奴隶制经济也有了发展,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国王、神庙和大庄园中的奴隶和私人奴隶各占全体居民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全国奴隶的总数约占全体居民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左右。
灭亡:自公正前二十一世纪下半期开始,乌尔第三王朝的实力下降了。
前2006年,在埃兰人和阿摩利人的夹击下,乌尔第三王朝灭亡,末帝伊比新为埃兰人所俘。
第二节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1,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埃兰人不久退回故地,而阿摩利人居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