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排液的技术简介
氮气排液技术简介

注入方式
采用适当的注入方式,如 喷嘴、扩散器等,以增加 氮气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和 混合效果。
混合效果
确保氮气与液体充分混合, 以提高排液效率。
液体排出与处理
排出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出方 式,如自流、泵送等。
处理方法
对排出的液体进行处理,如过滤、 分离等,以去除杂质和多余的氮气。
排出效果
确保液体排出顺畅,避免堵塞和溢 流。
石油运输
在石油运输过程中,通过氮气排液技术可以排出管道内的液体,避免管道堵塞和 腐蚀问题。
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氮气排液技术可用于控制反应条件,促 进反应进行,提高产品质量。
化工分离
氮气排液技术可用于化工分离过程中,将气体与液体分离, 提高分离效率和产品质量。
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应用
氮气排液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氮气排液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该技术逐 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需要,氮气排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02
氮气排液技术的基本原理
氮气排液的物理原理
氮气排液的物理原理主要是利用氮气 的物理性质,如低粘度、高扩散系数 和低溶解度等,来达到将液体从容器 中排出的目的。
氮气供应与准备
01
02
03
氮气来源
确保氮气供应充足,通常 使用液氮或高压气瓶作为 氮气来源。
氮气纯度
确保所使用的氮气纯度符 合要求,高纯度的氮气有 助于提高排液效果。
氮气准备
根据需要,对氮气进行预 处理,如除湿、除氧等, 以确保其性能稳定。
排液技术

QB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企业标准Q/TLM ——————————————————————————————————————————试油过程中排液技术规程xxxxxxx 发布xxxxxxx实施——————————————————————————————————————————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2.排液方式3.常规排液替喷4.液氮诱喷5.使用连续油管车和液氮泵车诱喷排液6.抽汲排液7.应录取的各项资料前言本标准是在Q/TZ 0514-93《试油过程中排液技术规程》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改、补充和完善。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TZ 0514---93。
本标准由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学海本标准1993年6月首次发布,2000年11月修订。
本标准委托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井筒技术部负责解释。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企业标准试油过程中排液技术规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探井试油过程中排液的方式、设备使用、注液氮的方法等一系列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塔里木油田探井试油过程中的排液诱喷作业。
2排液方式塔里木油田深井排液方式有五种:即常规排液替喷、注液氮诱喷、连续油管注液氮诱喷、酸化注液氮助排诱喷及抽汲排液。
3 常规排液替喷3.1根据地层压力系数,以低于此系数的0.1~0.2的液体负压力,循环替出井内泥浆,或根据套管的抗外挤强度或抗内压强度选则替喷液体。
3.2替喷前应装好采油树、卸掉油嘴、进口管线试压到施工压力的1.2~1.5倍,出口管线必须接硬管线并固定牢固,分离器及计量罐安装正规,做到能随时取得资料,冬季做到加热炉能加热分离器计量罐,做好防喷、防火、防污染等的准备工作,替出的泥浆要回收,以备压井用。
做到油、套管放喷管线随时能放喷。
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是一种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注入氮气来促使油井内的油水混合物产生自动排液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这项技术在油气开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油井产液,减轻油气开采过程中的压力,还可以提高油井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开采的效率。
本文主要围绕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展开讨论,通过介绍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油气开采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氮气排液技术,可以更好地优化油气开采过程,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推动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部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概括性地描述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 正文部分:详细介绍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的概述、应用及操作步骤,包括技术原理、操作流程、设备要求等内容。
3. 结论部分:总结文章对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的介绍,强调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并提出展望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规程,探讨其在油气采收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氮气排液技术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油气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本文还旨在促进氮气排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油气行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推动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规程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2.正文2.1 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概述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是一种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辅助技术,通过注入氮气来提高井底压力,促进油气的顺利产出。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能够有效地克服井液阻力,减少井底流动压力,从而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对于含有高压气体的井眼,常常会出现井底液位不下降或下降缓慢的情况,导致产量下降,影响油气开采效率。
氮气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上的应用

氮气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上的应用一.氮气在油田中的应用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储量在逐年下降,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困难了。
然而仍然有近2/3的原油因为一二次未能采出而被封锁在地下,现在人们正为此而全力探索新方法和新技术。
向油层注氮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是其中一项新技术。
利用氮气自身特性进行油层压力保持、混相与非混相驱及重力泄油等技术,可大大提高采收率,对我国石油工业稳产、高产具有很大意义。
按传统作业方法进行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采出的原油只有原始地质原油储量的1/3,仍有2/3左右的原油被封闭在油层中。
在美国靠传统的开采技术已采出大约1000亿桶原油,油层中仍还有近70%的原油约3000亿桶残留在地下。
要想尽可能多的采出这部分原油,就必须不断采取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
一般来说,向油藏中注入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就是这样一种新方法。
与注液体相比,注气具有注入质量少与油层不混相等优点。
注入气体有空气、天然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由于注入空气可能会导致空气和地下天然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而产生爆炸,历史上曾发生过这种悲剧,因此现在注空气已被禁止或严格控制使用。
本世纪60年代期间,以天然气作为提高采收率的主气源,后因天然气供应不足及价格升高等原因,人们又寻求用二氧化碳做气源。
但二氧化碳气源通常在远离井场的地方,因此使用也不方便,而且二氧化碳在原油中有一定的溶解。
7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资源丰富的氮气,因为空气中就含有大量的氮气(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1%的其它气体)而且与天然气和二氧化碳相比具有无腐蚀、适应性好、经济等优点。
三者相比较氮气的价格为每立方米约合人民币0.12-0.24元,天然气的价格为每立方米约合人民币0.46-1.38元,而二氧化碳的价格为每立方米约合人民币0.39-0.92元。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每天向油层中注入高达一千四百多万立方米的氮气,用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在美国实施注气的30个油田中,注氮气的就有25个。
5气举和液氮排液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一、气举方式
l、气举方式及特点 (1)正举。正举就是用压风机从油管打入高压压缩空气,使井筒内的液 体及气液混合物从套管返出的气举方法。 (2)反举。反举是用压风机从油套环空打入高压压缩空气,使井筒内的 液体及气液混合物从油管返出的气举方法。 一般在正举时,压力变化比较缓慢;反举时,当井内的压缩气体到达 井内管柱底部上返时,压力下降十分剧烈,容易引起地层出砂或损坏套 管。
(1)连接气举管线,连接液氮泵车,在进口管线上可以加一个单流阀, 防止井筒流体进入泵车。
(2)启动液氮增压泵和高压液氮泵前,必须充冷却泵腔,由于工作介质 液氮是低温液化气,必须保证泵有足够的正净吸入压头,即泵腔吸入压 力应比液氮在泵腔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高一定值。
(3)泵腔温度降低达到规定标准后,启动增压泵和高压液氮泵,注入氮 气。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1) NTP-3500型液氮泵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是: 最高排出口压力 103.4 MPa 试验压力 151.lMPa 最大液氮排量 142L/min 最大氮气排最 3500 SCFM(标立方英尺每分) 排量温度 10-40℃ 蒸发器最大蒸发能力 液氮 203L/min 氮气 5000SCFM 作业环境温度 -40-40℃ 液氮储罐总容量 7.27m3 车台发动机额定功率 67kW 底盘发动机额定功率 317 kW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三、监督要点
(1)用压风机在油井和气井中气举非常危险,因为在油、气井筒中,空气中的 氧气与井筒中的天然气混合,当天然气和混合气总体积的5% -15%时,遇到明 火就会发生爆炸。因此,禁止使用空气在油、气井中气举作业是一条必须遵守 的安全措施。
(2)禁止在举空的套管中起下油管,防止油管与套管撞击引起火星,发生爆炸 事故。
矿泉水氮气加注技术

矿泉水氮气加注技术
矿泉水氮气加注技术是指在矿泉水饮用过程中,利用新一代高科技氮
气加氧装置,将氮气加入矿泉水饮料中。
氮气可把矿泉水饮料中的自由氧(O2)逐渐溶解,改变矿泉水饮料的气味、味道和外观。
此外,氮气还能够
有效美化矿泉水饮料的色泽,使矿泉水饮料在视觉效果上的感受更加清新、洗礼。
氮气加注技术是一项可塑性强的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口味以及
矿泉水饮料的不同特性,进行不同的加气量的调整,从而获得更优的品质,提高饮料的口感、口味和气味。
同时,氮气加注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矿泉
水饮料被微生物污染及其他污染,延长矿泉水饮料的保质期。
总之,矿泉水氮气加注技术是一项高效而可靠的技术,它可以使矿泉
水饮料更加清新、洗礼,优化口感、口味和气味,有效抵抗微生物污染,
延长矿泉水饮料的保质期。
氮气气举排液技术在曙光油田的应用

氮气气举排液技术在曙光油田的应用作者:赵长亮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2期摘要:在油田开发生产方式中,气举是一种有效的排液方式,可以快速彻底地排出井筒积液和井底附近地层的液体。
但是随着井深深度的不断增加,常规的气举排液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生产需求,采用氮气气举技术可高效排液,该技术也是今后油田措施改造重要技术之一。
关键词:气举排液;氮气;曙光油田前言随着油田的不断深入开发,曙光油田产能建设逐步增加,2018年曙采二区曙66块计划投产新井几十口,前期投产的新井在开井初期都出现了泥浆卡、砂卡等卡泵情况,影响了新井的正常投产。
分析原因是由于新井较深,平均深度在3000米,普通洗井无法有效的将泥浆全部替出井筒,甚至在洗井的过程中将泥浆挤入地层,造成二次污染,待开井生产后又抽回泵筒,造成卡泵,大量外来流体的侵人,造成了对油层的很大伤害。
曙光油田常规排液存在速度慢、不灵活、深度浅且安全性差等问题,传统的气举排液管柱只适用于浅井,由于深井气举措施的排液口压力较大,增加了井口失控的风险,因此我们研究应用了氮气气举工艺技术,通过在管柱的不同深度下入气举阀来逐级降低气举排液压力,减小深井气举的作业风险,达到气举排液的目的,减少开井初期采水的时间,使新井投产后尽快见效。
氮气气举成为常规油井排液的主要手段,使辽河油田利用氮气气举工艺技术在排液方面拓展了新的途径。
1 氮气气举排液工艺氮气气举是通过氮气车从油套环空将气体注入油管,或者从油管注入,套管返出的方式,降低井筒液体密度,从而将流体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目前氮气气举在国内外油田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气举的方式将井内液体举升到地面污染罐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排液方式。
1.1氮气气举排液工艺原理氮气气举排液就是在井口通过地面氮气车制出的氮气,通过环空注入高压氮气,气体通过利用气体的膨胀能特性,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排空井筒液体的目的。
注氮气排液工艺原理是在环空或油管中注人氮气,以氮气的体积及其减压后的膨胀体积占据井筒中的空间排替井内液体,达到用最短的排液时间排液目的。
连续油管液氮排液技术在苏10-30-38H井的应用

连续油管液氮排液技术在苏10-30-38H井的应用伍晓妮【摘要】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为典型低渗、低压、低丰度、低产的岩性气藏,针对苏里格气田苏10-30-38H井排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连续油管液氮排液技术,并对连续油管类型、液氮注入排量、排液方法、连续油管下入深度、液氮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排液效果.该工艺排液速度快,施工安全,可为低渗气藏水平井试气及生产提供保障.【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2(026)002【总页数】3页(P102-104)【关键词】苏里格气田;连续油管;液氮排液【作者】伍晓妮【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834水平井开发气藏的主要优势是增加泄流面积,尤其对于三低(低产、低效、低渗)油气藏,在增加单井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资料显示,一般直井的流量为4.25×104 m3/d,而同一油气藏的水平井,在储层性质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其理论流量几乎接近39.6×104 m3/d。
因此,为了合理有效利用水平井的优势,加快开发脚步,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部署了水平井苏10-30-38H井。
由于该井压力系数低,加上水平段较长,诱喷试气困难,为此采用了连续油管液氮技术。
1.1 基本数据苏10-30-38H井位于苏10区块西北部,开发目的层为盒8上和山1,气层段压力28.03 MPa。
该井气层有效孔隙度为9.3%,渗透率为2.793× 10-3μm2,泥质含量为8.8%,属于低渗气藏。
直井段及造斜段采用244.5 mm生产套管,下至水平段起点(3 449.29 m),并用水泥固井;水平段采用φ139.7 mm打孔衬管,悬挂器悬挂在生产套管底部。
1.2 排液困难原因分析苏里格气田盒8、山1气藏属于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储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特征,而水敏损害是低渗透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1]。
制氮车连续油管气举排液技术在气田应用探究

制氮车连续油管气举排液技术在气井应用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气田产能建设的不断加大,老的工艺措施已经不能满足气田生产的需要。
并且我国部分气田经常存在漏失现象,从而使大量的非底层流体侵入,导致储层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目前,绝大多数的气田都需要经过压裂改造之后才能投产,但是有的气田由于受到地层压力的影响,使气田压裂改造的液量增大,这样就会严重导致排液的速度降低,返排困难,从而影响到气田的正常生产。
采用制氮车连续气管气举排液技术可以有效排液,该技术也是目前气田措施改造的重要技术之一。
【关键词】制氮车连续油管气举排液1.制氮车连续油管气举排液技术制氮车连续油管气举排液技术是由国外引进的,主要是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然后靠三级压缩来达到较高的注水压力,从而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排液,速度快,在气田施工中安全可靠。
制氮车连续油管气举排液技术主要是应用了氮气的稳定化学性质,从而进行了排液计量求产以及压裂后残液的返排工作,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特性。
该技术主要应用与气田勘探开发,并且氮气作为气象流体,因此可以保证排液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目前,我国气田已经利用该技术不断的完善了气田排液体系,根据不同的排液条件与要求进行不了多种氮气的排液工艺。
在我国气田勘探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达到了快速高效的排液功效,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应用效果。
1.1氮气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常温下没有活性,一般情况下不能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
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比重为1.25g./L。
氮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是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因此单质氮气不活泼,只有在高温高压并且加入催化剂的情况下,氮气才会与氢气反映生成氨。
在放电的情况下,氨气才会与氧气结合形成一氧化氮。
1.2气举排液技术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讲,气举排液技术主要是利用了气体膨胀以及快速的逸散性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可以有效的排空气田井中的残液。
制氮车连续油管气举排液工艺原理是在连续油管中注入氮气,以氮气的体积以及减压之后的气举在气田井中的空间循环排替液体,这样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排液的目的。
氮气助排和降粘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氮气助排和降粘技术应用效果分析[摘要]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有1674万吨超稠油储量,超稠油区块蒸汽吞吐后,由于油稠、粘度高,出现了热采地层能量下降快、回采水率低,周期生产时间短,产量递减快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实施了注氮气助排和降粘措施降低原油粘度,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注蒸汽热利用率,通过实施取得了很好效果,为超稠油开采降低成本,转变开采方式提供了一条捷径。
[关键词]超稠油氮气助排降粘剂蒸汽吞吐一、氮气助排和降粘技术原理氮气导热系数小,环空充满氮气,可降低井筒热损失,隔热效果好;氮气为非凝结气体,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低,可以扩散至微孔隙中,把注入的热流体推向油层深部,大大提高蒸汽在地层中的波及体积;氮气压缩系数较大,当注汽结束转抽时,随着地层压力降低,经过压缩储存在地层中的氮气的体积迅速膨胀,产生较大的附加力,加速驱动地层中的原油及冷凝水迅速返排。
注汽预热地层后,将配置好的一定量的降粘剂溶液注入地层,挤注压力不超过注汽压力,注完降粘剂后恢复注汽,注汽第二天从油套环管注入氮气,油管注蒸汽不停,使降粘剂与原油充分接触,有效降低了地层原油粘度,降低了吸汽压力。
二、氮气助排和降粘现场实施效果分析超稠油储量主要分布在古城BQ33、BQ10区,地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71463-136447.7mPa.s、和井楼L八区、零区,地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15699-84180 mPa.s、还有新庄油田BQ57、BQ67区、杨楼油田YQ3、YQ19区等储量共1674×10 4 吨。
2007年特超稠油井共实施氮气助排和降粘工艺27井次,其中隔热注采一体化配套氮气助排8井次,隔热防砂配套氮气助排1井次,普通油管配套氮气助排4井次,隔热注采一体化配套氮气助排及降粘4井次,普通油管配套氮气助排及降粘工艺10井次。
1.采用氮气助排技术,生产时间延长油汽比提高,回采水率提高,效果改善周期结束的10井次超稠油井,累积注氮气228346标方,累积注汽14195.2吨,混注比16:1,增油1617.4吨,平均油汽比0.3,井楼油田楼八区及古城油田BQ33区单炉对单井,注汽质量较好,其中L123、L121、G6806、三口油井油汽比达到0.3以上。
氮气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上的应用

氮气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上的应用一.氮气在油田中的应用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储量在逐年下降,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困难了。
然而仍然有近2/3的原油因为一二次未能采出而被封锁在地下,现在人们正为此而全力探索新方法和新技术。
向油层注氮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是其中一项新技术。
利用氮气自身特性进行油层压力保持、混相与非混相驱及重力泄油等技术,可大大提高采收率,对我国石油工业稳产、高产具有很大意义。
按传统作业方法进行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采出的原油只有原始地质原油储量的1/3,仍有2/3左右的原油被封闭在油层中。
在美国靠传统的开采技术已采出大约1000亿桶原油,油层中仍还有近70%的原油约3000亿桶残留在地下。
要想尽可能多的采出这部分原油,就必须不断采取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
一般来说,向油藏中注入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就是这样一种新方法。
与注液体相比,注气具有注入质量少与油层不混相等优点。
注入气体有空气、天然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由于注入空气可能会导致空气和地下天然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而产生爆炸,历史上曾发生过这种悲剧,因此现在注空气已被禁止或严格控制使用。
本世纪60年代期间,以天然气作为提高采收率的主气源,后因天然气供应不足及价格升高等原因,人们又寻求用二氧化碳做气源。
但二氧化碳气源通常在远离井场的地方,因此使用也不方便,而且二氧化碳在原油中有一定的溶解。
7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资源丰富的氮气,因为空气中就含有大量的氮气(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1%的其它气体)而且与天然气和二氧化碳相比具有无腐蚀、适应性好、经济等优点。
三者相比较氮气的价格为每立方米约合人民币0.12-0.24元,天然气的价格为每立方米约合人民币0.46-1.38元,而二氧化碳的价格为每立方米约合人民币0.39-0.92元。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每天向油层中注入高达一千四百多万立方米的氮气,用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在美国实施注气的30个油田中,注氮气的就有25个。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3.液氮排液程序 (1)连接气举管线,连接液氮泵车,在进口管线上 可以加一个单流阀,防止井筒流体进入泵车。 (2)启动液氮增压泵和高压液氮泵前,必须充冷却 泵腔,由于工作介质液氮是低温液化气,必须保证泵 有足够的正净吸入压头,即泵腔吸入压力应比液氮在 泵腔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高一定值。 (3)泵腔温度降低达到规定标准后,启动增压泵和 高压液氮泵,注入氮气。
常规作业工序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中国石油长庆培训中心
CNPC Changqing Training Center
一般在正举时,压力变化比较缓 慢;反举时,当井内的压缩气体到达井 内管柱底部上返时,压力下降十分剧烈, 容易引起地层出砂或损坏套管。
常规作业工序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中国石油长庆培训中心
常规作业工序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中国石油长庆培训中心
CNPC Changqing Training Center
二、液氮排液 1.液氮泵车
液氮泵车包括液氮罐、高压液氮泵、 液氮蒸发器及控制装置和仪表等组成。 主要功能是储存、运输液氮,使低压液 氮增压为高压液氮,并使高压液氮蒸发 注入井中。
常规作业工序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常规作业工序 气举和液氮排液气举
中国石油长庆培训中心
CNPC Changqing Training Center
(1)使用气举阀气举,要采用 反举方式。 (2)当压风机把高压气体由油 套环空打入井筒,液面降到气举 阀的位置时,气体顶开气举阀进 入油管举出油管中的液体,降低 油管内压力。 (3)压力降到一定程度后,气 举阀自动关闭,打入的高压气体 继续下行,依次打开下面的各级 气举阀。 (4)最后高压气体通过油管底 部进入油管,举空气举深度井筒 内的液体。
液氮气举计算与方式优选

液氮气举计算与方式优选张培宁摘要:低渗地层在射孔、压裂、酸化等作业后,采用液氮排液技术可以及时降液诱喷,加快入井流体的排出,又能准确控制掏空深度,避免套管损害。
该工艺施工安全,排液速度快,掏空深度大。
本文对现场常用的液氮气举方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引出了正举最大液氮使用量的计算,优化选择不同条件下最适宜的气举排液方式。
关键词:液氮气举计算优选氮气属于隋性气体,来源广泛,在常温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像空气与天然气混合压缩后会发生爆炸。
低压低渗储层,在钻井、试油(解堵、压裂、酸化、射孔等)施工作业中,入井流体如泥浆、压井液、压裂液等进入储层,会对储层造成伤害,需用人工方式举升排液来加快入井流体的排出,减少储层的伤害。
液氮排液工艺和其它排液工艺如水力泵排液相比,具有易组织,动用设备少,掏空深度大,施工时间短,安全可靠等优点。
另外,对于油层套管抗外挤强度小或易出砂的井,采用液氮气举排液工艺能准确控制掏空深度,使降液施工既安全又有效。
一、液氮排液工艺原理液氮排液是液氮从储氮罐流经各阀体、滤清器进入液氮泵增压后排出低温高压液氮,由蒸发器加热变为常温高压氮气后泵入井内,以氮气的体积占据井筒中的空间排替出井内液体,放气后减少液柱对产层的回压达到诱喷排液的目的。
还可以不放氮气,利用气举特性对停喷的油井和高压低渗井进行求产诱喷。
排液方式可分为正举排液和反举排液,根据特定的排液目的和井筒结构选则合适的排液方式。
1.反举排液反举排液工艺,即从油套环空泵入氮气,从油管返出压井液,然后从套管放喷出氮气,降低井筒液柱高度以达到诱喷的目的。
反气举计算所涉及的参数如下:(1) 环空最终气液界面压力(MPa)Pb=ρ液 Hb/100(2) 氮气柱平均温度(℃)Tb=18℃+K温(Hb-20) /100;Tav=(20℃+Tb)/2(3) 停泵时的套压(MPa)Pw=PbEXP(-0.03415γgHb/ Tav Z),也可利用氮气柱的深度压力表查出Pw(4) 氮气柱所受的平均压力(MPa)P=( Pw + Pb)/ 2(5) 施工所需液氮量(m3)现场常用氮气柱所受的平均压力P和平均温度Tav来查出压缩应子B,利用公式计算出所需液氮量:V液氮=B Hb S环/696.52.正举排液正举就是从油管内注入氮气,井内液体由环空返出。
液氮伴注排液技术研究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长庆气田已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长庆气田低压、低孔、低渗透气 层的压裂酸化改造模式。但是,如何在低压气层改造工作完成后快速 有效地排出入井液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入井液体对气层产生的伤害, 仍然是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难题。液氮伴注工艺技术就是针对措施后 的排液这一难题而提出的一种气层改造技术。长庆气田从1996年开始 采用液氮伴注压裂酸化工艺技术施工,并获得成功。从1999年开始大 规模推广,目前在长庆气田该技术已成为一项常规工艺技术。仅1999 年共应用液氮伴注工艺技术施工39井次,有88%的井在施工后一次 喷通,且一次放喷的排出程度平均达到66%以上;单井平均排液周期 4天,从而大大缩短平均试气周期。尤其是对低压低产气并的措施后 排液,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multilayer gas
reservoir seepage,we
as
sometimes looked the multilayer pore medium simply
which will necessarily result in production
injection technology,Numerical
mode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 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 石油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签名:
error
monolayer medium,
排液技术

21℃时 21℃时: 压力103.5MPa(15000Psi), 压力103.5MPa(15000Psi), 103.5MPa(15000Psi) 排量5079m /min); 排量5079m3/h(3000ft3/min); 5079 压力69MPa(10000Psi), 压力69MPa(10000Psi), 69MPa(10000Psi) 排量8494m 排量8494m3/h(5000ft3/min) 8494 液氮罐容量:7571升 液氮罐容量:7571升 系统工作压力:103.5MPa 系统工作压力:103.5MPa 换热方式: 换热方式:直接燃烧式 发动机转速:2100r/min 发动机转速:2100r/min 制造公司:美国ZWICK公司 制造公司:美国ZWICK公司 ZWICK
水力泵排液技术
水力泵排液技术目前在我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 水力泵排液技术目前在我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水力泵可以: 用水力泵可以: 携带井下流体取样器、井下压力计一起下井,取得地层流 携带井下流体取样器、井下压力计一起下井, 体样品和测取地层流动压力。 体样品和测取地层流动压力。 具有连续深掏强排、同时完成排液测试的优势。 具有连续深掏强排、同时完成排液测试的优势。 可在动力液中加入各种添加剂,用于改善流体性质。 可在动力液中加入各种添加剂,用于改善流体性质。可以 充分发挥动力液的稀释、降凝、降粘等载体作用,对特殊 充分发挥动力液的稀释、降凝、降粘等载体作用, 井况的油井,如埋藏深、斜井、定向井、高含蜡及稠油井、 井况的油井,如埋藏深、斜井、定向井、高含蜡及稠油井、 含砂井上广泛使用。 含砂井上广泛使用。 目前可进行井深4000 目前可进行井深4000米内的各种非自喷井 4000米内的各种非自喷井 的水力泵助排作业。 的水力泵助排作业。
气举排液技术总结与改进-PPT正式版

举井工况诊技术
•
气举阀投捞技术
•
气举井生产管理技术
•
气举工具及制氮拖车气举施工
4、气举完井工具的设计、制造与检测
一、吐哈钻采院气举技术
连续成套气举采油应用情况
已形成国产化的连续成套气举采油工具完 井工具、投捞工具、辅助测试工具共计3大 类28种,48个规格,工具性能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
吐哈气举采油技术从93年开始现场应用, 先后在鄯善、丘陵得以推广应用,到2006年 底,已在吐哈油田提供了400多井次的连续 气举完井技术服务、240阀次气举阀投捞。
利用气举技术,快速返排压裂(酸化)液,气层 减少压裂(酸化)残渣(残酸)对地层造成二 次伤害,提高措施有效率和措施效果。该技术 目前在吐哈油田、西北局塔河油田现场应用 320 井 次 , 最 高 施 工 压 力 94Mpa , 成 功 率 油层 100%。
Y342封隔器 球座
工作气举阀 Y221封隔器
油井硫化氢含量40000-6000mg/l,采用的气举工具5 年来从未因硫化氢腐蚀而发生生产事故;
目前油田气举采油产量达到6600t/d,是目前世界最 大的气举采油油田;
2005年成都全国气举采油技术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 评价认为吐哈钻采院的气举采油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 水平”。
扎纳若尔油田2127井气举完井管柱图
2296m
2549m 2708m
套管接箍 3418.5m 3429.1m 3439.6m
2808m
3412m
3422m
3422.9m 3423m 3433m 3440.6-3496.9m 3532.5m
一、吐哈钻采院气举技术
连续成套气举采油应用情况
2001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扎那若尔油田进行气举采油 技术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气举采油工程方案、单井气 举优化设计、气举工具和生产系统管理等,实现产值 4500万元/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氮气排液工艺技术特点 氮气排液技术分类介绍 结论与建议
工艺技术特点
氮气排液工艺技术特点在于: 一、施工安全。从氮气的物理性质上看,它不燃烧。因此, 在施工中与天然气以任何比例混合后,也不会发生爆炸, 施工人员没有任何危险。 二、工艺简单。与压风机气举工艺大体相同,在储液罐中以 液态的氮存在,泵吸人和排出的都是液态氮,通过加热器 后,液体变为气体而排入高压管线。使用气体驱替压井液 (修井液、射孔液)。 三、排液快。排液1400 m。,施工时问都在1 h以内,排液 2500~3000 m。,施工时问在90 min左右。 四、可排任意深度。根据不同井况,可设计任意的排液深度, 都能一次成功。但液氮在存放过程中有自然挥发损失,且 施工价格比较贵。
液氮混气水排液工艺
2.作业程序 ①启动液氮泵车向环空注入氮气,直至泵压升到12~15 MPa 左右。 ②液氮泵车继续向环空注氮气,但要减小排量,同时启动水 泥车向环空注水。 ③在向环空注入混气水过程中,根据泵压的变化及时调整水 泥车的注水排量,保持施工泵压平稳。一般泵压保持不变 ④计量罐计量,当出液量达到设计量时,液氮泵车和水泥车 停泵。 ⑤放喷,关闭进口闸门,同时打开环空放喷管线一侧针形阀, 套管另一侧马上改换安装压力表。套管用针形阀控制进行 放压,以防止地层出砂。出口进罐,计量准确。
1.每一种试油排液工艺,都有其各自的特性,在 具体确定应用时,要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和地层情况、 油层物性、液性、地层压力等参数及不同井的具体情况来 确定针对性工艺。
2.在液氮注排过程中,每个操作人员要相互配 合,严格按各项操作规程施工。 3.由于液氮的低温特性,在施工过程中一定注意安全防 护,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防止冷灼伤和冻伤。
氮气排液技术简介
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 试油工程作业部 刘松
前言
该技术施工安全,工艺简单、排液速度快, 可控制排液深度。由于氮气属于隋性气体,来源 广泛,在常温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不会因天然气混合,发生爆炸,具有施工安全、 工艺简单、排液速度快、可控制排液深度等特点。 所以在井下作业排液施工中常用注氮气排液技术, 特别适用于含天然气井的排液。
自生氮气排液技术
液氮排液技术在现场应用较广泛,但需要特 种设备,因此开发研究了自生氮气排液技术,以 满足现场排液施工的需要。此种技术主要是应用 化学反应产生氮气,达到排液的目的。
1.技术指标要求 2.氮气生成机理 3.施工程序 4.安全注意事项 5.排液特点
自生氮气排液技术
1.技术指标要求 ①每立方米自生氮液体产生的氮气量大于80m3(常温、常压条 件下); ② 自生氮气残余物与地层水相配伍,无结晶、无沉淀、无 悬浮物产生,不伤害油层; ③ 自生氮气溶液及残余液对油管、套管不产生腐蚀作用; ④排液成本在掏空深度相同条件下低于液氮排液成本。 2.氮气生成机理
注氮气排液工艺技术
注氮气排液工艺原理是在环空或油管中注入氮气,以 氮气的体积及其减压后的膨胀体积占据井筒中的空间排替 井内液体,达到用最短的排液时间排液目的。对于完井中 油套不连通情况,可在管柱内下人小直径油管或连续油管, 利用连续油管作为小直径管柱内的循环通道,进行注气排 液。其工艺特点是井口易于控制且管理调节比较方便,多 用于诱喷油流、压裂酸化井、注水井的排液、含水气井排 水排液作业。
液氮混气水排液工艺
注氮混气水排液工艺:是在液氮气举基础上,混 入部分清水,形成汽化水,以增大注入体积,排 出更多的井液,同时也降低了井口注入压力。 1.设计计算 2.作业程序
液氮混气水排液工艺
1.设计计算
(1)计算环空最大排液深度 H1=H(S外+S内)/S外 (2) 式中:H— — 设计排液深度,m; H1 — — 设计环空排液深度,m; S内——井筒内最内层管内容积,L/m; S外——井排液时环空内容积,L/m。
氮气排液技术分类介绍
一、注氮气排液工艺技术
二、液氮混气水排液工艺
三、自生氮气排液技术
注氮气排液工艺技术
1.工艺原理 2.液氮气举排液工艺 3.施工步骤
注氮气排液工艺技术
1.工艺原理
气举排液理论是以井口高压注入气体,利用气 体的体积、气体的膨胀能及快速逸散等特性,在较短 的时间内达到排空井筒液体的目的。注人气有氮 气、空气或天然气等,由于氮气属于惰性气体,且来 源广泛、安全,所以多用注氮气排液。氮气在压力为 0.1 MPa下、温度降到一195.8℃时转变为液态。便 于运输和储存,所以通常采用液态氮,其工艺、设备 均以液氮设计。
液氮混气水排液工艺
(3)计算掺水量 氮气到达最大深度时受到的最大压力为 PMAX= H1/100 (6) 计算出此时平均t’。从β因子表查出与PMAX和t’对应的 β’因子数值,则 V3= V2/β’ (7) 在最大深度时,气举氮气在井筒内所占高度为 H2= 1000 V3/S外 (8) 则P’=(H1一H2)/100一P (9) V水=P’× S外/10 (10) 式中:V3——最大深度时气举氮气所占体积,m3; P’——混气水施工时水柱的分压,MPa; V水— — 掺水量,m3。
液氮混气水排液工艺
(4)计算混水时液氮用量 V4= H1 S外/1000一V3一 水 (11) P″= (H1一H2)/100 (12) 用公式(4)计算出混气阶段对应的平均t″。从β因子表 查出与P″和t″对应的β″因子数值,则 V5= V4 β /3/696.5 (13) 式中:V4——混气水阶段氮气在井筒内所占体积,m3; P″——气阶段氮气所对应压力,MPa; V5—— 混气水阶段所用氮气体积,m3。 (5)计算出总用液氮量 V = V2+ V5 (1术施工简单,不需要特种设备并可满足多 口井排液施工的需求,所使用的化工原料货源充足。
②自生氮气排液技术适应强,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③反应后的残液不伤害油层岩芯,不会对地层造成污染。
④自生氮气排液施工成本低于液氮排液成本。
⑤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结论与建议
注氮气排液工艺技术
2.液氮气举排液工艺
在环空或油管中注入氮气,强行占据井筒中的一部分 空间,将井筒内流体通过循环通道排出,排空井内流体或 使井内流体液面降低,以达到减少回压使储集层产出(即 诱流)之目的。 为保证施工安全,液氮气举排液工艺施工前要进行设计 计算,确定最大排液深度,以控制压力和排量。最大排液 掏空深度按下式计算,即 H空= 1OOP外/ρ 钻(1) 式中: H空——最大排液掏空深度,m; P外——油层套管允许最大抗外挤压力,MPa; ρ 钻——钻井时套管外泥浆密度,g/cm3 ; r— — 套管目前安全系数(r≤1)。
NH4N02+A物质+诱发剂一N2↑+水溶液+热量
自生氮气排液技术
3.施工程序 ①安装井口采油气树。 ②安装气举管线(进出口),同一进口连接两台泵车,进口管 线水试压(试压值高于设计施工压力3~5 MPa);出口管线 固定。 ③开启泵车,同时向油套环空泵人氮气生成液和诱发剂。 ④准确计量进、出口液量,达设计注入量后停泵。 ⑤另一翼套管闸门侧针型阀控制放压,排出油套环空内的混 气水及气体。 ⑥出口进罐计量,计算排出液量。
注氮气排液工艺技术
3.施工步骤
①安装井口采油气树。 ②安装气举管线(进出口),进口管线水试压,试压值高于设 计施工压力3~ 5 MPa。出口管线固定。 ③小排量注入,观察出口是否正常。 ④调整排量和氮气温度,排量一般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 氮气温度为20~30℃。 ⑤当压力或排出液量中有一个参数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泵。 ⑥ 停泵后要用油嘴控制立即放压。 ⑦如果采用举空井筒工艺,则在出口装油嘴控制放压。
液氮混气水排液工艺
(2)计算开始气举时液氮用量 V1= P ×100×S外/1000= PS外/10 (3) 目前井筒平均温度为 t=(tl+t2)/2 (4) 查β因子表,查出与P和t对应 因子数值,则 V2= V1/696.5 (5) 式中: —— 当液氮气举到定压(设计压力12~15MPa)时 排出液量体积,m3 ; t1 —— 地表液氮温度,℃; t2—— 目前井底温度,℃ ; V2— — 气举时用液氮体积,m3 。
自生氮气排液技术
4.安全注意事项
①所用管线必须为钢质硬管线,并且用地锚固定,每15 m一 个点。
②两台水泥车泵后都要装单流阀。 ③施工所用清水的pH值在7~8之间。 ④配液施工前用pn值为7~8之间的清水洗储液罐及水泥车, 直至pH值在7~8之间为止(严禁将pH值小于7的液体与氮气 生成液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