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史记》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四,《史记》中所歌颂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 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例如: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无数革命先辈,弘 扬这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论是在战争的艰 苦岁月里,还是在身陷囹圄的险恶环境中,始终保持坚 定的信念,克服困难,不怕牺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 榜样。
起义比之于汤武革命。 为楚汉争雄败北的项羽写下本纪,并给以极高的评价:
“分裂天下而封王开创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揭发和抨击强暴的统治者及其大小爪牙的各种罪行。例如
在《平准书》中指责汉武帝穷兵黩武、卖官鬻爵,在 《封禅书》中指责汉武帝迷信神仙、劳民伤财,在《蒙 恬列传》中指责蒙恬“阿意兴功”之罪。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整体至上的胸怀 中国传统文化素以重视整体利益、鄙弃个人主义而著称 于世。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赵相蔺相如,就是一 个以整体利益为重,忍辱负重的生动形象。 司马迁赞曰:“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 名重太山。”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特点 5.《史记》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司马迁在撰写人物传记时,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认 识,善于选择素材,加以剪裁和组织,通过生动的故事 情节和简洁的语言,深刻刻画出人物的性格。譬如在 《淮阴侯列传》中写韩信少时忍辱胯下,在《留侯世家》 里,写张良亡匿下邳,为圯上老人进履等等,都是在一 些小事件上给以细致的描写。
第七讲《史记》及其蕴含之民族精神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6?)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 家学和师承:司马谈、孔安国、董仲舒 青年漫游:20岁时,为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在父亲
的主持下进行了一次壮游。 仕宦履历:郎中、太史令 忍辱著书:李陵之祸
一、司马迁和《史记》
三、《史记》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首先,《史记》中反映的历久弥坚的大一统观念,历代 以来,已成为全民族团结的凝聚力量。
例如:《史记》中提出的“黄帝子孙”的概念,至今仍是 一个神圣的概念,具有无限的号召力。“黄帝子孙”或 者“炎黄子孙”的口号,有助于从情感心理和中国文化 价值和认同方面促进海峡两岸的相互交流,加快统一步 伐。
三、《史记》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三,《史记》中反映的整体至上的观念与当今集体主 义的思想有着相通的联系。
注意:当代集体主义思想,在于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 益的一致性,在强调一切以国家的整体发展为重,个人 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的情况下,尊重个人的价值, 注意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整体与个人 同步发展。
已。” 详近略远:在本纪中,五帝合为一纪;夏、商、周三代也
只各成一纪;到了秦代,既有《秦本纪》,又有《秦始 皇本纪》;到了汉代,从高祖至武帝,每人各为一纪。 在十表中,三代称世表,十二诸侯称年表,秦楚之际, 便称月表。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特点
4.《史记》具有相当的人民性。
记载游侠、刺客、货殖等下层社会的人物。 歌颂统治阶级的叛逆,譬如把陈胜列入世家,并且把陈胜
《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 起讫:黄帝——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 内容: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内容 十二本纪:专门叙述一个王朝或一个帝王的政治大事。其
中除《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年月难考 外,其余皆用编年体,皆有明确的时间线索,可作为全 书的纲纪,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故有人提出“本纪” 是在一个历史阶段内“本之以纪事”,确实不无道理。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爱国主义的深厚感情
在《史记》的人物传记中,司马迁为我们生动地描写了 许多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反映了中 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例如: ③《史记》写齐国画邑名贤王蠋,在燕军威逼劝降面前, 大义凛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国既破亡,吾不能 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 义,固不如烹!”于是自杀,“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 脰而死”。
国策》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但是这些著作只是记载 着某个时期,或是某些地方的历史,还不是从古至今、 包容全面的历史。 《史记》叙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全 书130篇,共52万余字,内容既有系统,又极为丰富。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特点 2.《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新体裁。 赵翼《廿二史札记》:“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
③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仅表现在对于困 难的斗争,也表现在对强敌、暴政的反抗。如:荆轲刺 秦王是失败了,但是司马迁赞曰:“此其义或成或不成, 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三、《史记》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 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 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份珍贵 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 助的。”
三、《史记》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其次,《史记》中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今仍然是我 们必须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
例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今弘扬 爱国主义传统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把爱国主义的情感转 化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行动,转化为维护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 主义的言行,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出无私的奉献。
“抑秦”之旨,但是司马迁还是高度评价了秦始皇统一 中国的贡献,并以秦年号纪年,作《六国年表》,肯定 了秦王朝的历史地位。 《史记·六国年表序》:“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 成功大。”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大一统观念
③司马迁虽然遭受汉统治者宫刑之辱,也抨击汉代社会的 黑暗现象,但总的来说,他对汉兴至武帝之世国家的统 一、政治的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大加赞颂的。 他颂扬景帝平诸侯国之乱,使“天下安然,大安殷富”。 称赞武帝推恩分削诸侯,曰:“盛哉,天子之德!一人 有庆,天下赖之。” 他兴奋地描述了西汉统一国家为社会带来的繁荣景象: “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 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 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大一统观念 ①《史记》上限起于黄帝,旨在突出黄帝统一各部落的进
步,宣传黄帝是各民族的共同祖先。 《太史公自序》:“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 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 作《五帝本纪》第一。”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大一统观念 ②司马迁虽然反对秦政的暴虐,有的史家认为《史记》有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内容 三十世家:记载各诸侯国的兴衰,包括汉代的诸侯王。列
在世家中的人,其子孙世系相传,取“开国承家,世代 相传”之意。三十世家中,写的最具特色的是《孔子世 家》和《陈涉世家》。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内容 七十列传:主要记载诸侯以下各阶层历史人物的活动 。
事件,在纪传体中,是对本纪、列传、志的补充,有些 用文字不易表达的内容,用表排列,一目了然,观感清 晰,极便使用。十表可分为世表、年表、月表三种。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内容 八书:着重于叙述上古至汉代的各种制度演变,包括经济
概况、文物制度、天文历数、风俗习尚、山川水利等等。 每一篇“书”都是一个类别的专题论述。自《汉书》开 始,正史中专讲典章制度的部分改为“志”,盖因《汉 书》书名中有“书”字,故改用“志”字以区别之。后 世除《新五代史》称“考”外,其余皆以“志”名。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内容 《史记》的五大组成部分,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 ①以时间为纲的“本纪”和“年表”。 ②以事类为纲的“书”。 ③以人物为纲的“世家”和“列传”。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特点 1.《史记》是第一部真正的通史。 《史记》之前虽有《春秋》、《左传》、《国语》、《战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爱国主义的深厚感情 在《史记》的人物传记中,司马迁为我们生动地描写了 许多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反映了中 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例如: ②《史记》写齐国名将田穰苴“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 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在国难当头 之际,穰苴挺身而出,怒斩庄贾,率兵出战,挽救齐国 于危亡。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是司马迁所赞颂并以 此自励的。 ②在《史记》中,司马迁还塑造了其他一些身处逆境, 不怕困难,奋斗崛起的人物形象,如苏秦、范雎等人。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是司马迁所赞颂并以 此自励的。
wk.baidu.com
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记人物事迹,无论是一人独传, 如《孟尝君列传》,还是多人合传,如《老子申韩列 传》,还是以类相从的类传,如《刺客列传》、《循吏 列传》,都是专记人物活动的。另一类是专记国或族的 传,如《朝鲜列传》、《大宛列传》、《匈奴列传》、 《西南夷列传》等。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内容 十表:以时间为中心,用表格的方式综合记录同时发生的
二、《史记》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爱国主义的深厚感情 在《史记》的人物传记中,司马迁为我们生动地描写了 许多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反映了中 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例如:
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余读《离骚》、《天 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 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人。”
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 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政事,贤否 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 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一、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的特点
3.实事求是的阙疑态度,详近略远的编撰原则。 实事求是:“唐虞以上,不可记已。”“神农以前吾不知
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是司马迁所赞颂并以 此自励的。 ①司马迁曾举“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等事例,激励 自己在受刑后极端痛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发愤著作, 终成《史记》巨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