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4a0e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3.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百合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2.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3.总结百合花的形象,感悟人生的意义,懂得信念对于人生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但是好奇心较强,对新鲜的事物比容易接受,从而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
当然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方面是参差不齐,从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容易出现冷场的场面,对于这一点,老师也应该满怀激情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取得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百合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2、难点:明白寓言的寓意,体会为什么说是心田上的百合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介绍作家。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话说五十来年前,一位少年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挨饿,辛苦地劳作,可是他的心中却有着超越凡人的梦——他想当作家,听了他的想法,他的父亲感到很好笑,告诉他别做梦了。
可是他却坚持信念,从17岁起便发表作品,20岁时便推出自己的第一本书《莲花开落》,在30岁以前他囊括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如今,他已经出版了一百三十多本文集,成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当年的这位少年就是林清玄。
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林清玄是一个怎样的人?2.林清玄的作品在华人阅读圈尤其是青少年中赢得了“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
今天我们就有幸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心田上的百合花》,这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百合花是一种特别美、特别圣洁的花,这个题目也是富含诗意的,想一想,这个题目该怎么读呢?读了课题之后,善于思考的你们一定会有所疑问吧?你有什么疑问?一株小小的百合,演绎出了怎样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二)初读感知1、请根据自学提示要求,自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教学设计与案例分享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教学设计与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0ea7d3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1.png)
作文。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教学设计与案例分享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心田上的百合花》,让学生了解生命和爱情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2.教学重点:理解作品中情感的抒发和生命的意义。
3.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多重意象的寓意和含义。
4.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小组合作,独立思考。
5.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学生对“生命”与“爱情”话题的兴趣。
2)欣赏与思考:听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述。
3)讨论与解析:分析作品中意象的寓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合作探究:小组合作,通过调查了解不同人对“生命”和“爱情”的理解和看法。
5)思考反思:独立思考,写下自己对“生命”和“爱情”的心得体会,并汇报给班级。
6)总结与评价:反思教学过程,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并展望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二、案例分享开展《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爱情的珍贵。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观点和见解。
1.生命:珍贵的恩赐生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它不仅体现在我们的肉体上,更体现在我们的精神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生命,努力提升自身的品质和能力,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2.爱情:珍贵的礼物爱情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最为美好和纯洁的情感。
我们应该珍惜爱情,尊重爱情,为爱情而努力,让它在我们的生命中发光发热。
3.生命与爱情的关系生命和爱情密不可分,它们彼此赋予了价值和意义。
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和美好,它让我们有了体验爱情的机会;而爱情则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和丰富。
4.生命和爱情的启示在《心田上的百合花》中,我们看到了关于生命和爱情的深刻启示。
生命短暂而美好,我们要珍惜它,尽力活得更加充实和精彩;而爱情是无价的,我们要真诚对待它,尽享其中的快乐和幸福。
5.总结通过学习《心田上的百合花》,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生命和爱情的珍贵和意义。
这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命,更加怀抱我们的爱情,也更加积极地面对我们的未来。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3700daf12d2af90342e69b.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3、感悟体会文章深刻的哲理教学准备:1、PPT课件2、百合花3、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手中的百合花是我校花卉折纸兴趣班的作品,你们觉得它漂亮吗?这株洁白,清丽的花让我感到美的存在。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其中也有一株百合花,不知道它能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呢?二、整体感知:1、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这是一株的百合花,因为。
预设:坚强、执着、努力、自信、默默无闻、纯洁、美丽欢喜全心全意令人感动看清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勇敢普通认真过渡:同学们,一株小小的百合在你们的心中开出了如此丰富的答案。
看看这株小小的百合花,它诞生在悬崖峭壁之上,成长在杂草,蜂蝶的不断的讥讽,嘲笑之中,虽然它最后开出了花成为了崖上最美的风景,但和温室中备受呵护的同类相比,它开的太不易了。
三、朗读:(读透关键句,读懂百合心)花开得过程是如此的艰辛,它却又为何如此执着?(学生能自然找到的)学生: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⑶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杂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⑼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自己知道我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来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⒃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请同学们有感情仔细地朗读这些句子,说说我们该怎样读?为什么?学生活动:朗读品读。
从这些平凡、朴素的字眼儿中,我们读到了开花对于百合来说是唯一,是使命,那么开花之后,百合花的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明确:展示美、贡献美归纳:(象征意义)一株花对己不能绽放自己的美丽,对人不能奉献自己的芬芳,它的生存就毫无意义,花如此,人亦然。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3d2a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2.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全文。
3.2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学习。
4.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方式,创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6.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6.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7.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7.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八、教学拓展8.1 相关阅读:推荐与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a91b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2.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b.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c.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b.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b. 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c.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2. 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百合花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百合花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方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共同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验角色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5f6585c281e53a5802ffa2.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朗读为主线、自主探究为主法,将朗读训练、口语训练、思维训练、情感熏陶和习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林清玄式语言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走出文本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材简析】受世俗的束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生命才更完满,这就是《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个优美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课主要讲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断崖边上,长在杂草丛中的一株百合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不顾身旁杂草的冷嘲热讽,努力释放内心的能量,终于绽放出花朵,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山谷里成片的百合花吸引着百里外的城市、乡村的人们赶来欣赏,博得了人们无数的赞美。
课文通过拟人的手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赞扬了百合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迈进的精神。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鄙夷、千里迢迢、谨记、偏僻”等词的读音、词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味本文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读懂百合花形象,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意。
3.引导学生确立像百合一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设计意图:以上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百合花形象,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教学课件。
【教法学法】1、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结合本文特点,根据课标要求,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2、读书指导法。
(根据本文语言特点,采用读书指导法.)3、问题讨论法。
(通过问题讨论法,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百合花开在心田上”。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1.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见过百合花吗在你的心目中百合应该长在什么地方可有一株百合却长在人的心田上,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11777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b.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自我成长的主题。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百合花的成长过程。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全文。
2. 相关图片或课件。
3. 学生朗读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百合花。
b. 板书课题,简介课文作者。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3. 精讲细读a.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b. 分析主人公百合花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c. 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4. 朗读体会a.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b.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作品进行展示,点评并指导。
5. 拓展延伸a. 学生发挥想象,绘制自己心中的百合花。
b. 学生分享画作,教师点评并引导。
6. 小结课堂b. 学生课后阅读其他相关作品,拓展阅读视野。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朗读比赛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课文理解、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
3. 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为百合花设计一个生活场景,要求用文字描述。
2. 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花朵,写一篇关于它的观察日记。
八、课程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满意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花卉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花朵的美。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8心田上的百合花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8心田上的百合花](https://img.taocdn.com/s3/m/a7e180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2.png)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百合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对百合花的描写,帮助学生培养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百合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百合花的描写,培养学生的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种植百合花的观察记录表、白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并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花,为什么这样猜?引导学生讨论百合花的特点和名称。
然后,教师出示百合花的种植观察记录表,让学生了解百合花的生长环境。
二、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心田上的百合花》,然后让学生跟读。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和描写的方法。
三、形象描写(20分钟)教师放映一段关于百合花的录像,让学生观察百合花的外形、颜色、花瓣等特点,并用五官感受百合花的美。
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按照观察到的特点和感受,用形容词和名词描写百合花的形象。
教师板书学生提到的描写词语。
四、情感描写(20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百合花的图片,并让学生想象自己走进百合花的心田中,感受百合花散发的香气,看见花心里装满了爱。
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是百合花,用第一人称写下百合花心中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朗读给同学听。
五、整理思路(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有关百合花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整理所学知识。
如:百合花有哪些特点?它的生长环境和需求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百合花?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百合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将学生的作文集结成小册子,展示给其他年级的同学欣赏。
学生可以在小册子中添加一些插图,使作品更生动。
反思:本节课主要以百合花为主题,通过对百合花的外形特点和情感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72f9a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9.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持信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
难点: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持信念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组词,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体会百合花的成长过程。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课文中所体现的正能量,学生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百合花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
3.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信念和勇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在生活中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信念和勇气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给家人或朋友讲一讲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故事,体会其中的道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心田上百合花(教学的设计)
![心田上百合花(教学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44122abb68a98271fefadc.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2、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感悟百合花对生命的思考,明白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创造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带来一束洁白美丽的百合花。
百合花曾经盛开在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心田上,也曾经盛开在无数人的心田上。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开展一次品赏百合花的语文活动。
齐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二、倾听花开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说)课文主要讲了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一株百合在野草的讥讽和蜂蝶的鄙夷劝导下努力开出美丽花朵证明自己的故事。
(指导学生)师:说得真好,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说清楚地点,谁,干什么,这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好办法。
力求言简意丰,不能走向两个极端:过于全面,或过于简单。
三、感悟花语1、(过渡:我们了解了文章的故事,那现在谁又来说说那株百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呢?生说:顽强、自信、坚韧、执著……2、师:大家说的很细致,也很深刻。
接下里请大家再一次静静地走进字里行间,去品读百合花的精神。
圈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出百合花品质的词语和句子,并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做上批注,也就是写一写你自己的理解。
屏幕提示:赏析的角度①这个句子体现了百合花的什么品质?②句中的哪些词语值得品析?③如何朗读(重音、语气、语速)?④有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修辞的效果如何?师:也可与自己的同桌合作,交换看法,听听同桌给你的好建议。
3、师:全班交流,相机引导:先读出你圈划的句子,再谈谈你的理解,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赏析角度来淡。
(看屏幕提示)4、师说:同学们的句子找得真好,下面我把它一一展示出来,请看大屏幕。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c05750b307e87101f696f2.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和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欣赏百合,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花吗?你们知道百合花生长在哪里吗?可今天,老师要让你们认识一株生长在特殊地方的百合花。
齐读课题:心田上的百合花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二、出示要求,小组合作自读。
1、读书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
同学们,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同样一株百合花感觉是不一样的。
在作家林清玄的眼里,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花呢?请你仔细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再有感情地朗读。
然后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出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
温馨提示:要用上“这是一株-----------的百合花,是因为-----------”的这样的句式。
板书:这是一株()的百合”]特别要注意课文中描述百合的词语、句子、段落,一定要注意从这些语言当中你要读出一个百合的形象来,并且你能否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读到这个地方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
用一些恰当的词语把它概括出来,写在边上,明白吗?好,开始三、集体反馈,合作探究。
师:每个同学从课文当中都读到了你所发现的百合的形象,那是不是作家林清玄心田上的那株百合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些,分享你读到的百合的形象,好吗?交流的时候要用上“这是一株-----------的百合花,是因为-----------”的这样的句式。
可以吗?生:这是一株意志坚定的百合花,因为野草们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师:面对野草的嘲笑讥讽,也一定要开花,是坚定的。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3517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9.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帮助学生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命和成长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掌握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阅读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注意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讨论分享: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5. 阅读记录:让学生填写阅读记录表,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考。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读后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利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或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第二步: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第三步:合作学习,探讨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第四步:课堂讲解,解答疑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5. 第五步:课堂练习,巩固知识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ed0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a.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勤奋、坚持、自信等品质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领悟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相关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分享预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疑问。
3. 课文讲解:教师带领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解释生字词。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写作实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
学生完成后,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
3. 预习下节课文,准备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包括发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包括拼写、用法等。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5. 学生写作实践的成果,包括内容完整性、表达清晰度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
2.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反应,包括兴趣、参与度等。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fe55f3c281e53a5902ff9b.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的“鄙夷”“秀挺”“扎根”“闻嗅”等词语,并学会运用。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3、理解文句“我们要全心全意……自己的存在”的深刻含义。
4、反复朗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5、感悟文章内容的意蕴。
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6、通过品析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文章中“百合花”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美好人格。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培养感受力,理解力。
2、理解课文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2、讨论点拨法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进行讨论,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把他们表述出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磁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设计1、提问:同学们,喜欢花吗?你喜欢哪种花?请你说出喜欢的原因。
(理由)2、引入百合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落,勾画生字新词。
2、正音,释义(明确答案)3、范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朗读的韵律。
)4、让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三、研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1、研读文章第1—2自然段。
①抽生朗读第1—3段,并适时作朗读指导。
提问:第1—3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②提问:“百合花”在恶劣的环境下,在别人的“嘲笑”中,仍“我要开花”,从中可看出百合花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研读课文第4—6自然段。
①巡查②提问:百合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开出“最美丽的颜色”的花,并得到众人的赏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理解文末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2023年《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a702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5.png)
2023年《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精选3篇)《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口读百合花的形象,感悟人生的意义,懂得信念对于人生的价值。
学问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感受作者情怀。
2、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3、品尝并积累作品中清爽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实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圈点观赏实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品尝并积累作品中清爽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圈点、探讨、沟通教具打算:课件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说几句有关“花”的诗句。
2、老师投影诗:A、接叶有多重,花开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
B、百合长在幽谷间,雨露清风绿叶闲。
万里长空云做伴,千年古月影结缘。
二、整体感知启发思索:本单元的主题是“心灵之声”。
大自然中的某些自然现象时时常会触动作家敏感的心灵。
朗读课文,思索林清玄笔下的百合花有哪些动人之处,本文以“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题有什么意义。
1、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概述课文内容,说说在文中看到了一株什么样的百合花。
(句式:从——句中,我看到了一株——的百合花。
)(自信、坚韧、执著、华蜜、坚忍)3、说说文中百合花有哪些动人之处。
三、赏析品尝1、引导学生找出最观赏的语句,有重点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A、边读边圈画自己观赏的语句。
B、说说你喜爱的理由。
2、小组沟通,并解决问题。
A、百合花的生长环境能说明什么问题?B、结尾说:“我们要一心一意静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四、再读感悟师导:听过雨后的蛙鸣吗?无人指挥,同学们为所欲为地朗读,老师也加入其中。
说一说:本文给你带来怎样的人生感悟。
五、拓展思维小组探讨沟通,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
1、百合开出了漂亮的花朵,并且开遍了山谷,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孩童与情侣们在百合花前的表现?2、探讨衬托描写的作用。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e7c8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0.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欣赏《心田上的百合花》的故事背景。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介绍作家和故事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意见。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角色性格。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角色关系。
探讨故事中的象征元素,如百合花的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对故事情节的把握。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意见。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探讨角色的动机和内心世界。
3.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动机和性格特点。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和对角色性格的分析。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意见。
第四章:象征意义探讨4.1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中的象征元素及其意义。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象征元素,如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探讨象征元素与故事主题之间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象征意义。
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运用象征元素创作自己的故事。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和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和提问意见。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和生命意义。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和生命意义。
心田上的百合花五上
![心田上的百合花五上](https://img.taocdn.com/s3/m/188be9c9e009581b6bd9ebf5.png)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因此,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帮助学生打开进入作者心灵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思想碰撞,并在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品味、理解关键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读带析,充分领会文章语言的精美,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欣赏到的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生意义,懂得美好品质对于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并积累文章清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2、领会文章在清新的文字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流程:一、学词语,感受美二、品佳句,悟形象三、解题意,悟花魂四、连内外,展延伸一、学词语,感受美1、出示文中词语:1、偏僻、遥远的山谷、高达数千尺的断崖2、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3、洁白的颜色、秀挺的风姿2、根据词语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主要讲了一株开在悬崖边上的野百合不顾旁人的嘲笑与劝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心中的理想,最终实现愿望的事。
二、品佳句,悟形象1、过渡:悬崖边上的这一株百合花,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划出相关的词句,要从这些词句中读出百合的形象,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写在边上。
出示阅读提示: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百合品质的语句,想象语言背后百合的形象,并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这是怎样的百合。
交流过渡:很多同学都划到了这句,(课件出示本句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师准备好朗读材料,查阅好有关百合花的图片和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你最喜欢什么花?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谈论回答)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株花——百合花,出示图片,你见过百合花吗?了解它吗?请说说。
(学生谈论回答)2、教师结合学生的了解介绍百合花的有关知识:出示图片及文字资料:百合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百合鳞茎由许多鳞片抱合而成,故名百合。
产地及分布: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等温带地区。
百合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
百合花种类繁多,花色艳丽丰富,花形典雅大方,姿态娇艳,花朵皎洁晶莹雅致、清香宜人;百合花既宜盆栽和插花,又是常见的庭院花卉。
是世界著名的鲜花。
【来源:21·世纪·教育·网】3、录音朗读课文,整体感悟现在百合花已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温馨的祝福,那么你们知道百合花生长在哪里吗?今天,老师要让你们认识一株生长在特殊地方的百合花。
我们一起来欣赏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也许她会给我们新的感悟。
齐读课题:心田上的百合花。
4.简介作者及推荐其作品(出示课件)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
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
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听课文朗读,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学生回答明确:一株长在断崖上的百合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开出了洁白的花,并形成了一个“百花谷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敬仰。
)4、研读赏析,品味课文语言感悟百合精神师:一株长在断崖上的看似野草的百合,又是经过怎样的努力而获成功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划出自己有触动感悟的语句,并写上自己的评析,然后谈自己的感受。
以“我认为这是一株的百合花因为”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理解。
出示课文重点句子:齐读:“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这里百合说了几次我要开花?(三次。
)这是一组排比句,排比的句式要读出气势。
练习朗读。
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花?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小结:这是一株坚定的百合、顽强的百合花、不向命运低头的百合花、坚持不懈的百合花,这是一株自信的百合花、纯洁美丽的百合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百合花、名副其实的百合花。
这是一株近乎完美的百合花。
5、探究问题师:这株百合以她坚定的信念,以她执著的精神,以她的不断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一株执著坚韧智慧的百合花,是一株让人感动,令人敬仰的百合。
(1)如果你是野草,你会怎样做?为什么?(2)如果你是百合花,又会怎样做?为什么?(人的价值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或在逆境中要百折不挠)(3)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困难和别人的嘲讽呢?师: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
她,的确不是一株野草,,而是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
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
6、归纳写作手法师:本文既然在写第一株百合的成长经过,那么文章的题目可以换成“百合花的传说”你认为可不可以?为什么?(本文通过描写一株百合的成长经过,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同时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面对困境要百折不挠只有这样才会成功)师:你知道这种叫什么写法吗?除了这种写法还运用了什么手法?(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还运用了拟人、衬托等)7、课外延伸师:百合花以她淡淡的清香,秀美的风姿得到了我们的喜爱,以她的药用价值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健康,更以她的纯洁执著真情赢得了我们的赞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来尽情地描绘她,赞美她。
请欣赏后梁梁宣帝南宋陆游的诗及席慕蓉的诗(出示幻灯片)百合萧察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陆游)山百合席慕容与人无争静静地开放一朵芬芳的山百合静静地开放在我的心里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它的洁白只有我的流浪者在孤独的路途上时时微笑地想起它来如今的百合花们继承了第一株百合花的精神,经过她们一代一代不懈的努力,她们的家族更加繁荣昌盛,百合花的含义也更广。
(出示百合花语)百合(所有的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香水百合:纯洁、婚礼的祝福、高贵白百合:纯洁、庄严葵百合:胜利、荣誉、富贵姬百合:财富、荣誉、清纯、高雅野百合:永远幸福狐尾百合:尊贵、欣欣向荣、杰出玉米百合:执著的爱、勇敢编笠百合:才能、威严、杰出圣诞百合:喜洋洋、庆祝、真情水仙百合:喜悦、期待相逢8、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这一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的百合花,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困境、遇到挫折时我们一定会乐观豁达,挺胸走过,因为我相信这一株坚韧智慧的百合花,已经长在了我们的心田里。
愿我们以心里的百合花来影响他人,使我们人世间成为一片圣洁的“百合谷地”。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piān pìbǐyíshìfànɡbúxièjǐn jì()()()()()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泪滴()的花朵()的念头( )的山谷()的水珠()的风姿三、近义词找朋友。
偏僻—( ) 洁白—( ) 嘲笑—( )高兴—( ) 证明—( ) 欣赏—( )【参考答案】一、偏僻鄙夷释放不屑谨记二、激动美丽纯洁遥远晶莹秀挺三、偏远洁净讥笑欢乐证实观赏【板书设计】28.心田上的百合花坚定顽强不向命运低头坚持不懈自信纯洁以花证明名副其实近乎完美【课后反思】《心田上的百合花》是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8课,它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拟人化的哲理性散文,笔触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文中主要讲了在一个偏僻的山谷断崖边上,一株百合长在杂草丛中,它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实现自己作为花的价值,不顾身旁杂草的冷嘲热讽,努力释放内心的能量,最后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而真正打动作者心灵的是在此种环境下的淡泊、执着与坚定的品质,它带给了作者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
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品质的百合花不仅仅是开在断崖之上,也开在了作者的心田上,更开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田上。
“百合谷地”,让我们感动地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让我们的心在颤动,百合花不仅触动了我们的眼睛,更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三维目标。
本课教学,我主要让学生敞开心扉去触摸语言,去感受语言,去体味语言,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字里行间感受百合花那种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提问让学生交流,整体感知百合花留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重点注意描写百合花的词语、句子、段落,接着全班交流:“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让学生自己用一个词把百合的形象概括出来,以加深对百合的精神,品性的了解,并勾画出对他们有所触动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最后,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并抽生说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接下来,品读语言,走进百合。
为了读懂百合,我主要抓住百合心中始终有一个纯洁的念头,引读百合说出的三句话。
让学生以读为主,从读中悟,读中品,以读促思,以情促读,去感悟百合花的坚强、自信、执着、美丽、纯洁、百折不挠的精神。
然后创设问题,让学生思考:百合花最终能开出美丽的花朵,除了心中有纯洁的信念,还有什么力量促使它开花的?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去体会百合心中除了有坚定的信念,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开出美丽的花。
同时,让学生领悟到,小小的一株百合,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执着、坚强地与困难作斗争,它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它承受了鄙夷和嘲笑,终于以花来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以花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花是如此,人也一样。
最后,通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一株杂草,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一株百合你又会怎么做?让学生在百合花的精神中去感悟到:人的价值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哪怕是在逆境中也要百折不挠。
最后提问点题:为什么开在山谷里的百合花,作者要说是《心田上的百合花》,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1.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
整个课堂流程:预习导学—展示点拨—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与文本进行一次次亲密的接触,圈点批注他们喜欢的语句,为展示做充分准备。
展示环节,学生踊跃发言,并且感悟深刻,表达富有文彩,无不让教师感到意外。
教师点拨深化学生的认识,在师生互动中,百合的形象逐渐丰满;文本深刻的内蕴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时,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热烈,并把本组讨论的要点条分理析,经过谈论,基本读懂每一篇文章后面都站着一个血肉丰满的作者。
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为百合花写一首小诗,孩子们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也看出百合真正开在了每个人的心田上。
2.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小组的每个成员轮流发言,学生都很自信的阐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同时本组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得本组成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然后,由一同学代表本组参与全班交流,在交流时当本组的意见与其他小组有不同,可随时起来发言,通过辩论的方式使学生的思想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3.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我要求学生把语句流畅、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读完之后,教师给予及时的点评与指导,让学生不仅是在朗读方面有所提升,同时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语感养成创造了条件。
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注重关注学生的自我阅读,而这种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