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第一章:《草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草原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草原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草原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3.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草原美景的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liu 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瞧破裂河汉宫殿珍珠羡慕”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会写“珍珠项链补上”等13个字,能读写“晶莹发亮”等词语。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玻璃的喜爱之情,感受玻璃的美丽和用处。
【教学重点】1. 能读写“晶莹发亮”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玻璃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玻璃的美丽和用处。
2. 想象写话,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1. 创设情境:夜晚,满天繁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星星。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星星有关的课文——。
二、听读课文(5分钟)六、课堂活动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写话,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续写。
七、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本文记叙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父亲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决心完成父亲为完成的事业,一起看看小学五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欢送查阅! 小学五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回眸、殉难、继承、雷棣、泣不成声、了如指掌。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3.深入理解雷棣自强部新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2.深入理解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鼓励质疑,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2.你们知道课题中的“企盼〞是什么意思吗3.围绕着课题,你有什么想提的问题吗(板书问题)4.唯学患无疑,疑那么进也。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2.同学们,读书要注意积累,老师这儿有几个词语想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3.指名读、齐读。
4.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再读课文,理解品味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既读准了字音,又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刚刚同学们提出了“雷棣为什么要企盼世界和平〞这一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谁能来说一说,雷棣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1)维护和平是爸爸生前的理想。
(“记住,孩子,你爸爸是为维护和平牺牲的。
〞)(2)维护和平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
(“孩子,登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4.小结:是呀,正像同学们刚刚所说的那样,维护世界和平既是爸爸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雷棣怎么也忘不了爸爸那亲切的音容笑貌;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他和妈妈说的话;更忘不了他与爸爸之间的约定,可是现在,蓝盔回来了,爸爸却牺牲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雷棣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对爸爸的思念,对和平的企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S版》教材中的课文内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通过课文阅读,了解文章的主题、情节和人物。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教学准备:1.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通过课件展示课文的标题和作者,并进行简要介绍。
2.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
3.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课文学习(20分钟)1.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地方。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进行课文理解训练,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四、拓展活动(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主题或情节展开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
2.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班级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文相关的练习,包括词汇填空、句子翻译等。
2.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解答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文默写、写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等。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完成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完成。
教学反思:教案中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与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要求相符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找中心、抓重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所选课文。
2. 生字词:每课后的生字词。
3. 语法知识:根据课文内容,适当拓展语法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教学难点:语法知识的拓展,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实物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
2. 教师评价: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同行评价等。
第二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尊敬师长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
2. 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教学难点:朗读技巧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讲解。
3.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生字词抄写。
2. 课文朗读并家长签字。
3.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科任教师:梁利桥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二、教材分析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策略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语文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s版五班级上册教案让同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受到宠爱大自然与宠爱生活的教育。
一起看看语文s版五班级上册教案!欢送查阅!语文s版五班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根底上领悟“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2、学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同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受到宠爱大自然与宠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习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
教具预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走进威尼斯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理解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对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2、观赏动画,感受威尼斯。
(课件展__尼斯的图片。
)(1)、要求同学边听边想,哪些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同学沟通(河道多、桥梁多、名胜多、岛屿多、小艇多)小结:这就是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
它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四周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17条纵横交叉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
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
这儿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有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有名全球的旅游胜地。
威尼斯城吵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同样有名于世。
3、学习词语威尼斯小艇矗立、桥梁、清寂、雇定、祷告、保姆、分散、纵横交叉轻快机敏操纵自如、手忙脚乱(1)出示词语、指名读。
(2)指名用词语说话,肯定用上“威尼斯或小艇〞4、师:为了能让同学把句子说得更好,先自由放声读课文,看看词语在句子的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话来说。
并比一比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5、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请文章的表达挨次。
师随机板书:小艇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用途。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根底知识、根本能力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一起看看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欢送查阅!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根底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设计理念: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根底知识、根本能力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根底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
教学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气氛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4、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①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
然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②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③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__,百姓民不聊生。
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出示第一自然段。
天已经蒙蒙亮了,可鸟国的王宫大厅里依旧静悄悄的。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①重点体会: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②如果让你给乌鸦不声不响劳动这幅图画起个名字,你又会叫它什么?(默默奉献、辛勤劳动……)
B对环境贡献大。
出示第二十四自然段。
读出乌鸦和群鸟的迥然不同。
(3)小结:你能概括说说为什么金奖章给了乌鸦?(教师适时总结思考方法:思考问题应从乌鸦和群鸟两个角度谈出在荣誉面前,乌鸦和群鸟的不同。)
2.分析重点词句,学习15——25自然段。
(1)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
(注意从两个角度思考、汇报)
①群鸟:15——21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自主说一说怎样对待荣誉
检查自学效果
5
10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时间分配
四、整体把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
五、全课小结
一、导入
二、品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读词语:
王宫、荣获、盒子、残渣碎屑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时间分配
(一)导入:
(二)新课: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荣誉面前,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见荣誉就争,有的为大家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要怎样对待荣誉呢,今天,我们来读一读《金奖章》这篇童话,看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小麻雀》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
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二)新课: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重点指导:蹈。
(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ǎo)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
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
韵母是an)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3)词语:区分恼脑恼:生气、使生气。
烦闷脑:头。
脑筋……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懊()、大()、()袋、烦()、()人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5、作业:书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
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
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二)新课: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①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
生怕孩子有危险。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
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
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
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
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
①15自然段A对比读:出示15自然段:妈妈从树上扑下来。
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
一副凶猛的样子。
花猫。
麻雀妈妈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朗读。
B展开想象。
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b出示书中的图。
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
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朗读。
②16自然段: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出示16自然段: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
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谈感受,朗读③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
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
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19自然段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一方面感受妈妈的爱。
一方面请妈妈不要唠叨,应该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领。
3、拓展延伸,检验成长。
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
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
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金奖章》一、教学要求:1.初步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宫、渣、仆、彬、耿、荐、怦、蔓”;会写“宫、渣、沾、仆、鹊、获、配、嚷、彬、忠、耿、盒、荐、怦、颈、腐”等。
掌握“残渣碎屑、风尘仆仆、荣获、彬彬有礼、忠心耿耿、盒子、推荐、怦怦乱跳、脖颈、腐烂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能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享有荣誉,最受人尊敬。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荣誉面前,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
有的见荣誉就争,有的为大家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
我们要怎样对待荣誉呢,今天,我们来读一读《金奖章》这篇童话,看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二)新课: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读词语:王宫、荣获、盒子、残渣碎屑蔓延注意读音màn这个字还念wàn,你能组词语吗?脖颈:分别查查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脖、颈这两个字意思相同。
)在本课词语中,你还发现有这样的词语吗?(腐烂、推荐)想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彬彬有礼:什么意思?怦怦乱跳: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之处?AABC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忠心耿耿:什么意思?在构词上有什么特点?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风尘仆仆、金光闪闪)你还知道有哪些词语是这种构词形式?3、整体把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1——14,15——25。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老师为什么让同学这样读?引导学生认识到:1——14当听到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来鸟国颁发金奖章时,群鸟纷纷争着说奖章应该归自己。
乌鸦在一旁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15——25使者代表地球环境保护组织把金奖章颁给乌鸦。
乌鸦受到大家的尊重。
(2)你能照着板书,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
看谁能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主要问题。
梳理学生问题,提出探究专题——群鸟为什么开始争奖章,最后都十分尊敬乌鸦?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5、作业:书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奖章》。
回忆课文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1.以读代讲,学习1——14自然段。
群鸟开始怎么争奖章,乌鸦为什么受到群鸟的尊敬得到金奖章呢?默读课文,在金奖章面前,乌鸦与群鸟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1)群鸟:群鸟围绕奖章给谁而争论不休。
①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他们在得知有金奖章后争论。
注意按提示语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②指名读。
③评读。
谁读得好,通过他的读,你知道了什么?(黄莺、百灵以自己唱歌好争;喜鹊以自己给人报喜争;老鹰凭自己有力气抢;喜鹊为争到荣誉讨好鸟王……)④小结:群鸟们就是这样一扫平日彬彬有理的斯文样子,吵吵闹闹,吹胡子瞪眼,更有像喜鹊这样借机溜须拍马的,如果让你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群鸟争章、争论不休……)(2)乌鸦:出示第一自然段。
天已经蒙蒙亮了,可鸟国的王宫大厅里依旧静悄悄的。
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①重点体会: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对比: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体会到什么?(体会乌鸦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
)②如果让你给乌鸦不声不响劳动这幅图画起个名字,你又会叫它什么?(默默奉献、辛勤劳动……)读出乌鸦和群鸟的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