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维电泳技术介绍.ppt
合集下载
《双向电泳技术》课件
![《双向电泳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bc8e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e.png)
高通量
该技术可以同时分离大量蛋白质,提高了实 验的通量。
高稳定性
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实验结果重复性 好。
缺点
实验周期长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周期较长 ,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
对样品要求高
该技术需要大量的起始样品, 并且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
对实验条件要求严格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条件较为 苛刻,需要精确控制实验参数 。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总结词
双向电泳技术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高通量和高效率的蛋白质分离手段,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筛 选候选药物。
详细描述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双向电泳技术可用于分析药物对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从而发现药物作用的靶点 。此外,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或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和候选药物。
应用领域的拓展
疾病诊断与治疗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疾病相关蛋白质,为疾病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药物研发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筛选药物作用靶点,加速新药研发 进程。
生物工程与农业
在生物工程和农业领域中应用双向电泳技术,优化生 物过程和育种。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双向电泳技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CHAPTER 02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流程
样本制备
01
02
03
样本选择与处理
选择适当的组织或细胞样 本,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 取蛋白质。
蛋白提取
使用适当的缓冲液和试剂 ,从样本中提取蛋白质。
蛋白定量
使用蛋白质定量方法,确 定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提取
溶解蛋白质
二维电泳_PPT幻灯片
![二维电泳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52d9e68960590c69ec376d0.png)
尽可能提高样品溶解度,减少样品蛋白质的损失 解除蛋白质之间以及与其它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使蛋白质完全处于变性状态和还原状态 减少对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组的人为修饰 完全去除样品中的核酸和某些干扰因素 总之:尽可能简化步骤
细胞裂解
温和裂解法
冻融法:细菌、组培细胞 去污剂裂解法:组培
▪ 1.菌液培养,收集菌体(5000×g,5min ); ▪ 2.使用PBS洗菌体两次(5000×g,5min),悬于3ml
裂解buffer(7M urea,2M thiourea,4%CHAPS) 加1mM PMSF;
▪ 3.冰水浴超声破碎,400W,5s/14s,40次; ▪ 4.加RNase,DNase,16℃处理1h; ▪ 5.Bradford法测浓度; ▪ 6.-70 ℃冻存。
3. Running IPG strips
IPG胶条的蛋白质大约载样量
IPG Strip length
7cm
Analytical Load (silver staining) 10~100 g /125 l
Preparative Load (Coom staining) 200~500ug/125 l
▪还原剂:在变性剂和表面活性剂联用条件下,加用还 原剂可使已变性的蛋白质展开更完全,溶解更彻底。 常用含自由巯基的DTT或-巯基乙醇,以及不带电荷 的三丁基膦(TBP)进行还原。
▪起载体作用的两性电解质( Carrier ampholytes ): 即便在变性剂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某些蛋白
质也需要在盐离子的作用下才能保持其处于溶解状态, 否则这些蛋白质在其处于PI点时会发生沉淀。两性电 解质的作用在于捕获样品中的少量盐分,从而保证蛋 白质的溶解性。应用时,两性电解质的浓度应小于0.2 %(w/v)。浓度过高会使IEF的速度降低。另外,为 了保证实验的精确性,在选择不同pH范围的IPG胶条 时,也应使两性电解质的pH值与之相符合。
细胞裂解
温和裂解法
冻融法:细菌、组培细胞 去污剂裂解法:组培
▪ 1.菌液培养,收集菌体(5000×g,5min ); ▪ 2.使用PBS洗菌体两次(5000×g,5min),悬于3ml
裂解buffer(7M urea,2M thiourea,4%CHAPS) 加1mM PMSF;
▪ 3.冰水浴超声破碎,400W,5s/14s,40次; ▪ 4.加RNase,DNase,16℃处理1h; ▪ 5.Bradford法测浓度; ▪ 6.-70 ℃冻存。
3. Running IPG strips
IPG胶条的蛋白质大约载样量
IPG Strip length
7cm
Analytical Load (silver staining) 10~100 g /125 l
Preparative Load (Coom staining) 200~500ug/125 l
▪还原剂:在变性剂和表面活性剂联用条件下,加用还 原剂可使已变性的蛋白质展开更完全,溶解更彻底。 常用含自由巯基的DTT或-巯基乙醇,以及不带电荷 的三丁基膦(TBP)进行还原。
▪起载体作用的两性电解质( Carrier ampholytes ): 即便在变性剂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某些蛋白
质也需要在盐离子的作用下才能保持其处于溶解状态, 否则这些蛋白质在其处于PI点时会发生沉淀。两性电 解质的作用在于捕获样品中的少量盐分,从而保证蛋 白质的溶解性。应用时,两性电解质的浓度应小于0.2 %(w/v)。浓度过高会使IEF的速度降低。另外,为 了保证实验的精确性,在选择不同pH范围的IPG胶条 时,也应使两性电解质的pH值与之相符合。
电泳技术参考课件_PPT幻灯片
![电泳技术参考课件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c09b64ef87c24028915fc3f1.png)
1983年,Schwartz等人根据DNA分子弹性弛豫时间(外推为零的滞 留时间)与DNA分子大小有关的特性,设计了脉冲电场梯度凝胶,交替 采用两个垂直方向的不均匀电场,使DNA分子在凝胶中不断改变方向, 从而使DNA按分子大小分开。后来,Carle等改进了电泳技术,并发现 周期性的反转换电场(periodic invers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亦能使大分子DNA通过电泳分开。电泳系统是由一个水平式电泳槽和两 组独立,彼此垂直的电极组成,一组电极负极为N,正极为S;另一组 负极为W,正极为E 。
目前多用琼脂糖为电泳支持物 (1)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样品不需事先处理就可
(2)琼脂糖凝胶结构均匀,含水量大(约占98-99%),近似自由电泳, 样品扩散度较自由电泳 小,对样品吸附极微,因此电泳图谱清晰,分辨
(3)琼脂糖透明无紫外吸收,电泳过程和结果可直接用紫外光灯监测
(4)电泳后区带易染色,样品易洗脱,便于定量测定。制成干膜可长
由于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操作简单、快速、价廉。目前已广泛用于分析 检测血浆蛋白、脂蛋 白、糖蛋白、胎儿甲种球蛋白、酶、多肽、核酸及其 他生物大分子。
第三节 琼脂糖凝胶电泳
天然琼脂(agar)是一种多聚糖,主要由琼脂糖 (agarose,约占80%)及琼脂胶(agaropectin)组成。 琼脂糖是由半乳糖及其衍生物构成的中性物质,不 带电荷。而琼脂胶是一种含硫酸根和 羧基的强酸性 多糖,由于这些基团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能产 生较强的电渗现象,加之硫 酸根可与某些蛋白质作 用而影响电泳速度及分离效果。
的泳动度。
泳动度与带电颗粒所带净电荷的数量,颗粒大小和形状有关。一般说,
净电荷数量愈多,颗粒愈小,愈接近球形,泳动度愈大。被分离的球形分子
目前多用琼脂糖为电泳支持物 (1)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样品不需事先处理就可
(2)琼脂糖凝胶结构均匀,含水量大(约占98-99%),近似自由电泳, 样品扩散度较自由电泳 小,对样品吸附极微,因此电泳图谱清晰,分辨
(3)琼脂糖透明无紫外吸收,电泳过程和结果可直接用紫外光灯监测
(4)电泳后区带易染色,样品易洗脱,便于定量测定。制成干膜可长
由于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操作简单、快速、价廉。目前已广泛用于分析 检测血浆蛋白、脂蛋 白、糖蛋白、胎儿甲种球蛋白、酶、多肽、核酸及其 他生物大分子。
第三节 琼脂糖凝胶电泳
天然琼脂(agar)是一种多聚糖,主要由琼脂糖 (agarose,约占80%)及琼脂胶(agaropectin)组成。 琼脂糖是由半乳糖及其衍生物构成的中性物质,不 带电荷。而琼脂胶是一种含硫酸根和 羧基的强酸性 多糖,由于这些基团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能产 生较强的电渗现象,加之硫 酸根可与某些蛋白质作 用而影响电泳速度及分离效果。
的泳动度。
泳动度与带电颗粒所带净电荷的数量,颗粒大小和形状有关。一般说,
净电荷数量愈多,颗粒愈小,愈接近球形,泳动度愈大。被分离的球形分子
电泳基础说明(共50张PPT)
![电泳基础说明(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dcf82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e.png)
另外、pH和比电导度特性值虽然不能直接控制、但是也需考虑以下原因。 异常值出现时需再测定、同时与涂料厂家联络。
No. 管理項目 9. pH値
10. 比電導度
管理範囲 5.8 ~ 6.4
1200-1800
原因预测系统
↑ MEQ低下;UF 透过量、2次流挂低下 涂料稳定性低下
滤液废弃(漏)导致酸量下降 隔膜电导度低下导致酸量下降 杂质离子混入导致碱性上升 细菌繁殖导致酸量下降
↑
OH-
H2↑
R-NH3+ + OH- ---» R-NH2 + H2O
H+
R-NH2
阳极的化学反应 : 氧化反应 (R: 树脂)
–
(在电极表面)
2 H2O ---» 4H+ + O2 + 4e-
3. 一般的电泳涂装工序
温水洗、脱脂
空气 吹净
DIW
工水、RO 水洗工序
水洗
表面调整 皮膜化成处理
W0 : 皿重量
W1 : 样品重量 W2 : 烘烤后重量
R0 --- 皿重量
R1 --- 样品重量
R2 --- 烘烤后重量
C.) MEQ (酸含量)
MEQ = 100g 样品固体份 中的酸重量 (mg) ×100 酸的分子量
适用例 : 假定 ED槽的大小 = 約8 m3 (浴特性为NV=17% ; ASH=11 %的时候)
※ 洗浄
D.) 詳細説明
; 比电导度
涂膜性能FILM PROPERTIES MEQ每上升 1 个点
发生部位是局部、所以使容用易电判断传。导度测定装置测定。此时的涂料温度应为28℃。
②磷化处理后水洗不充分。
《电泳技术和电泳仪》课件
![《电泳技术和电泳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5e0a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b.png)
• Zhang B, et al. (2018). Advances in 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ies for DNA analysis. J Forensic Sci, 63(2): 297-305.
• Li C, et al. (2019). Future perspectives of electrophoresis in proteomics. Expert Rev Proteomics, 16(6): 449-459.
3 等电聚焦电泳
根据物质的等电点将蛋白质等分离成不同电荷的区域。
电泳仪的组成和型号
电力来源
电泳仪使用专用电源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
检测和记录系统
可以观察和记录电泳结果的设备和软件。
电解槽
容纳电解液的结构,其中电泳过程发生。
常见型号
常见电泳仪包括平板电泳仪、毛细管电泳仪和 聚合酰胺凝胶电泳系统。
电泳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微流控电泳
利用微小管道和微流控芯片实现小体积样品 的高通量电泳分离。
3 多维电泳
将不同的电泳技术结合,提高分离能力和分 析维度。
4 新型凝胶材料
研发更先进的凝胶材料,提供更高分辨率和 更快速的电泳分离。
参考文献
• Smith A, et al. (2020).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phoresis. J Biol Chem, 295(14): 4563-4579.
常用电泳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核酸分析
通过凝胶电泳分析DNA、RNA的 大小、纯度和序列。
蛋白质分析
法医学应用
通过凝胶电泳分析蛋白质的大小、 纯度和相对含量。
• Li C, et al. (2019). Future perspectives of electrophoresis in proteomics. Expert Rev Proteomics, 16(6): 449-459.
3 等电聚焦电泳
根据物质的等电点将蛋白质等分离成不同电荷的区域。
电泳仪的组成和型号
电力来源
电泳仪使用专用电源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
检测和记录系统
可以观察和记录电泳结果的设备和软件。
电解槽
容纳电解液的结构,其中电泳过程发生。
常见型号
常见电泳仪包括平板电泳仪、毛细管电泳仪和 聚合酰胺凝胶电泳系统。
电泳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微流控电泳
利用微小管道和微流控芯片实现小体积样品 的高通量电泳分离。
3 多维电泳
将不同的电泳技术结合,提高分离能力和分 析维度。
4 新型凝胶材料
研发更先进的凝胶材料,提供更高分辨率和 更快速的电泳分离。
参考文献
• Smith A, et al. (2020).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phoresis. J Biol Chem, 295(14): 4563-4579.
常用电泳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核酸分析
通过凝胶电泳分析DNA、RNA的 大小、纯度和序列。
蛋白质分析
法医学应用
通过凝胶电泳分析蛋白质的大小、 纯度和相对含量。
电泳技术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电泳技术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30a194f1eb91a37f1115c6e.png)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电泳技术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一、基本原理
电泳:在溶液中,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
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电泳分离方法主要就是根据大分子的分子量及
电性差异将大分子在电场中彼此分来的。简单
电流强度应该是每块胶板30mA左右。
2018/11/30
(二)琼脂糖凝胶电泳
1、概述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于分离生物大分子具 有较高的分辨率,但由于核酸分子比蛋白质分子大 得多,只能采用有较大孔径的琼脂糖凝胶来分离核
酸。由于核酸分子本身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所以
核酸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会向正极移动。
中的甘油使样品溶液的密度变 大,避免加样后样品上漂; 2-巯基乙醇使蛋白质中的二硫键断裂,并不再形成新的二 硫键,溴酚蓝是指示剂,显示电泳前沿线的位置。将制胶 板中的密封教条除去,装入电泳槽,在正负极水槽中加入
电极缓冲液,将预处理后的蛋白质样品加入对应的梳空,
装好电泳槽,接好电源,开始电泳。施加在每块胶板上的
在浓缩胶中受到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的影响,可被浓缩成一条极为狭窄的条带,因此当 蛋白质样品进入分离胶时就形成了彼此分离的清晰 条带,大大提高了分辨率。
2018/11/30
2、试剂 丙稀酰胺溶液中含有甲叉双丙稀酰胺 过硫酸铵(聚合的引发剂) 四甲基乙二胺是加速剂,可加快聚合的速度
2018/11/30
2018/11/30
1)打开电源 插上电泳仪电源,打开右侧面后部开关。主面板指示灯亮。 2)参数设置 电泳仪技术参数如下,在电泳仪使用时不要超过额定值。 最大电压:300 V 最大电流:400 mA 最大功率:75 W 最大时间:999 min 按下电泳仪主面板上“V/A Constant”按纽,进行恒压或恒流模式选择, “V”和 “A”上的指示灯来回切换,同时数显面板左方的“V”“mA”灯也 跟着切换。 恒压模式时,切换到“V”灯亮后,通过“+”和“-”进行调节电压数值 到 需要值。 恒流模式时与上一致。切换到“A”灯亮,设置所需电流值。 按下数显面板左方的“V/mA/时钟”按纽到时钟旁灯亮,可通过“+”“-” 调节设置时间值。 3)接上电泳槽电源线。意红色线插红色接口,黑色线插黑色接口。 4)按下“run/pause”按纽,“run”上的灯亮时开始电泳。 5)电泳过程中按下“V/mA/时钟”按纽可以当前运行电流电压和时间参数。 6)电泳过程中,可以按下“ run/pause”按纽暂停电泳和继续电泳。 2018/11/30 7)电泳完成后,按下“stop”按纽停止电泳。
电泳技术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一、基本原理
电泳:在溶液中,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
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电泳分离方法主要就是根据大分子的分子量及
电性差异将大分子在电场中彼此分来的。简单
电流强度应该是每块胶板30mA左右。
2018/11/30
(二)琼脂糖凝胶电泳
1、概述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于分离生物大分子具 有较高的分辨率,但由于核酸分子比蛋白质分子大 得多,只能采用有较大孔径的琼脂糖凝胶来分离核
酸。由于核酸分子本身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所以
核酸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会向正极移动。
中的甘油使样品溶液的密度变 大,避免加样后样品上漂; 2-巯基乙醇使蛋白质中的二硫键断裂,并不再形成新的二 硫键,溴酚蓝是指示剂,显示电泳前沿线的位置。将制胶 板中的密封教条除去,装入电泳槽,在正负极水槽中加入
电极缓冲液,将预处理后的蛋白质样品加入对应的梳空,
装好电泳槽,接好电源,开始电泳。施加在每块胶板上的
在浓缩胶中受到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的影响,可被浓缩成一条极为狭窄的条带,因此当 蛋白质样品进入分离胶时就形成了彼此分离的清晰 条带,大大提高了分辨率。
2018/11/30
2、试剂 丙稀酰胺溶液中含有甲叉双丙稀酰胺 过硫酸铵(聚合的引发剂) 四甲基乙二胺是加速剂,可加快聚合的速度
2018/11/30
2018/11/30
1)打开电源 插上电泳仪电源,打开右侧面后部开关。主面板指示灯亮。 2)参数设置 电泳仪技术参数如下,在电泳仪使用时不要超过额定值。 最大电压:300 V 最大电流:400 mA 最大功率:75 W 最大时间:999 min 按下电泳仪主面板上“V/A Constant”按纽,进行恒压或恒流模式选择, “V”和 “A”上的指示灯来回切换,同时数显面板左方的“V”“mA”灯也 跟着切换。 恒压模式时,切换到“V”灯亮后,通过“+”和“-”进行调节电压数值 到 需要值。 恒流模式时与上一致。切换到“A”灯亮,设置所需电流值。 按下数显面板左方的“V/mA/时钟”按纽到时钟旁灯亮,可通过“+”“-” 调节设置时间值。 3)接上电泳槽电源线。意红色线插红色接口,黑色线插黑色接口。 4)按下“run/pause”按纽,“run”上的灯亮时开始电泳。 5)电泳过程中按下“V/mA/时钟”按纽可以当前运行电流电压和时间参数。 6)电泳过程中,可以按下“ run/pause”按纽暂停电泳和继续电泳。 2018/11/30 7)电泳完成后,按下“stop”按纽停止电泳。
《蛋白组学二维电泳》课件
![《蛋白组学二维电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50e2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8.png)
A
电泳条带异常
可能是由于电压、电流或电泳时间不当所致, 需调整电泳参数。
样品弥散
可能是由于样品溶解不佳或电泳缓冲液不 合适,需更换缓冲液或优化样品溶解条件 。
B
C
背景高噪声
可能是由于电极或溶液污染,需更换电极或 清洗溶液。
蛋白质丢失
可能是由于样品处理不当或电泳过程中操作 失误,需优化样品处理和操作流程。
03
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科研人员对蛋白质研究的深入,二维电泳技术不断 得到改进和完善。
技术原理
依据电荷和分子量的差异
通过两次不同pH值的电泳分离蛋白质 ,利用电荷和分子量的差异将蛋白质 分离。
等电聚焦电泳
双向凝胶电泳
第二维电泳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根据 蛋白质的分子量进行分离。
第一维电泳采用等电聚焦电泳,根据 蛋白质的等电点进行分离。
技术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
二维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重要的分离手段,用于分离和
鉴定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
疾病研究
在疾病研究中,二维电泳技术可用 于比较正常和病变组织中蛋白质的 表达差异,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药物研发
在药物研发中,二维电泳技术可用 于筛选和鉴定与药物作用相关的蛋 白质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支持。
谢谢聆听
02 实验操作流程
样品制备
01
02
03
细胞或组织破碎
使用超声破碎仪或匀浆器 将细胞或组织破碎,释放 出蛋白质。
蛋白质提取
使用化学试剂从破碎的细 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
蛋白质定量
使用BCA等蛋白定量试剂 盒对提取的蛋白质进行定 量。
胶体制作
胶体制备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胶体配 方,按照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ppt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db382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8.png)
生物学问题的解释
双向电泳(2DE/DIGE)
目前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最常规实验技术
能实现多达10000种不同蛋白质进行分离分 析
双向电泳(2DE)示意图
等电聚焦,实现蛋白质按等电点进行分离
提取的总蛋 白溶液
大 分子量
SDS-PAGE 分离,使得 蛋白质按分 子量大小排 序
小
通过双向电泳使得不同等电点和分子量的 蛋白质根据其自身特性分布到凝胶的不同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概念:是从整体角度分析生物体蛋白质组动 态变化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蛋白质的识别、定量;蛋白质的 定位、修饰;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根据 这些研究最终确定它们的功能
技术流程
提出 生物学问题
实验组和对照组 样品制备
双向电泳(2DE/DIGE)
凝胶图像分析
差异蛋白点选取 蛋白酶解及质谱分析 差异蛋白点的成功鉴定
位置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双向分离
2DE图谱
硝酸银染色图谱
考马斯亮蓝染色图谱
双向电泳(DIGE)示意图
样品1: Cy3标记
将标记的 样品混合
双向电泳分离
样品2: Cy5标记
荧光扫描仪扫描
图像重叠分析
DIGE图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样品制备
双向电泳的最关键步骤之一
制备原则:尽可能多地提取出总蛋白质, 尽可能简单的操作步骤,注意防止样品 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化学修饰,去除样品 中核酸、盐离子等干扰物质。
胶条平衡
等电聚焦结束后进行SDS-PAGE电泳 之前需进行胶条平衡,以便于被分离 的蛋白质与SDS充分结合,保证SDSPAGE电泳的顺利进行
步骤:一般采用两步平衡法,用含 SDS、DTT、尿素和甘油等的缓冲液 先平衡一次,再用碘乙酰胺取代DTT 后再平衡一次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https://img.taocdn.com/s3/m/4fa64c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9.png)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
分离和分析技术。
该技术基于蛋白质的等电点电泳和SDS-PAGE两个步骤,可
以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在二维空间中进行高效分离。
在第一个维度的等电点电泳中,蛋白质根据其等电点的不同而在电场中移动,直到达到等电点停止运动。
在第二个维度的SDS-PAGE中,将蛋白质根据其分子量的大
小进行分离,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孔隙网络进行阻滞和过滤。
最终,结果可以通过染色或质谱分析来可视化和识别不同蛋白质的分离。
通过2D-PAGE技术,可以同时考察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从而实现高分辨率的蛋白质组分析。
这项技术在生物学、药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寻找生物标志物、分析蛋白质相对丰度、比较样品间的差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到的结果,其内容包括蛋白质鉴定、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功能确定与 疾病的关系。
2、意义 蛋白质组学是连接基因、蛋白质和疾病的纽 带,对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或差异的分析将具有 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医学应用价值,为阐明生 命现象的本质奠定基础。
蛋白质组学研究所面临的困难 之一
1、细胞种类的多样性 2、细胞的生命周期 3、蛋白质生成的时效性(30万-300万种) 4、蛋白质的结构与变异 5、研究方法
8. 0.5M Tris —HCl pH 6.8储液 6.1g Tris先用30ml超纯水溶解,再用46ml, 3M HCl调pH6.8,再加水定容至100ml 9. 平衡液储液 脲(即尿素) 36g 甘油 30% 30ml SDS 1% 1g 0.5M Tris—HCl pH6.8 10ml 超纯水定容至 100ml
2D-电泳实验步骤:
1. 样品的溶解 取纯化后的晶体蛋白3.0mg,加入300ul 裂解液(1mg蛋白:100ul裂解液)振荡器上 振荡10min左右,共处理一个小时。其中 每隔10~15分钟振荡一次,然后 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分 装,每管70ul,—80℃保存。
2D-电泳实验步骤: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2. 裂解液 尿素 8M 硫脲 2M CHAPS 4% DTT 60 mM Tris—base 40 mM(如果有条件可以添 加PMSF 0.5mM和5%的Pharmalate)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3. 水化液储液 尿素 8M 硫脲 2M CHAPS 4% Tris—base 40 mM
生物学问题 的提出
实验模型 的设计 感兴趣 蛋白点 的切取
实验组和对照组 样品的制备
蛋白样品的IEF和PAGE电泳分离 图像扫描和初步分析
胰酶对脱色后蛋白质的消化 质谱的多肽指纹图、微测序分析 质谱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对 新蛋白质的发现
蛋白信息的 初步获得
其它实验 的进一步 验证
蛋白质组研究平台
2D-电泳实验步骤:
3.2 点样,上胶 分两次吸取样品,每次170ul, 按从正极到负极 的顺序加入点样槽两侧,再用镊子拨开 Immobiline DryStrip gels (18cm,pH 3—10) 胶条,从正极到负极将胶条压入槽中,胶面接触 加入的样品。注意:胶条使用前,要在室温中 平衡30分钟;加样时,正极要多加样,以防气 泡的产生;压胶时不能产生气泡;酸性端对应 正极,碱性端对应负极;样品加好后,加同样 多的覆盖油(Bio-Rad),两个上样槽必须与底线 齐平。
目前研究现状
在目前情况下,双向凝胶电泳的一块胶板 (16cm×20cm)可分出3~4千个,甚至1万个可检测 的蛋白斑点,这与10万个基因可表达的蛋白数目相比 还是太少了。80年代开始采用固定化pH梯度胶,克服 了载体两性电解质阴极漂移等许多缺点而得以建立非 常稳定的可以随意精确设定的pH梯度。由于可以建立 很窄的pH范围(如0.05U/cm),对特别感兴趣的区域可 在较窄的pH范围内做第二轮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分 辨率。此种胶条已有商品生产,因此基本上解决了双 向凝胶电泳重复性的问题。这是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上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第二向SDS-PAGE有垂直板电 泳和水平超薄胶电泳两种做法,可分离10~100kD分子 量的蛋白质。
2D-电泳实验步骤:
3.4 平衡 用镊子夹出胶条,超纯水冲洗后,在滤纸上吸干(胶面, 即接触样品那一面不能接触滤纸,如果为18cm的胶条 要将两头剪去),再以超纯水冲洗,滤纸吸干(再次 冲洗过程也可省略),然后用镊子夹住胶条以正极端 (即酸性端)向下,负极端(即碱性端)向上,放入 用来平衡的试管中(镊子所夹的是碱性端,酸性端留 有溴酚兰作为标记),用平衡液A,平衡液B先后平衡 15min。 注:平衡时要注意保持胶面始终向上,不能接触 平衡管壁。 平衡第二次时,在沸水中煮Marker 3min,剪两个同样 大小的小纸片,长度与一向胶条的宽度等同,然后吸 取煮好的Marker,转入SDS—PAGE胶面上,保持紧密 贴合;同样在第二次平衡时,煮5%的琼脂糖10ml。
2. Bradford法测蛋白含量
2D-电泳实验步骤:
3. 双向电泳第一向—IEF(双向电泳中一律使 用超纯水) 3.1 水化液的制备 称取2.0mg 的DTT,用700ul水化液储液溶解后, 加入8ul 0.05% 的溴酚兰,3.5ul(0.5%v/v) IPG buffer (pH 3-10)振荡混匀,13200rpm离 心15min 除杂质,取上清。 在含300ug 蛋白(经验值)的样品溶解液中加 入水化液,至终体积为340ul, 振荡器上振荡 混合,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4. 分离胶buffer (pH8.8) 250ml SDS 0.4% 1g Tris—HCl 1.5M 45.4275g 5. 浓缩胶buffer (pH6.8) 100ml SDS 0.4% 0.4g Tris—HCl 0.5M 6.07g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样品制备:
用IEF样品缓冲液提取待分析样品,如其 他缓冲液提取的样品则应透析后,冷冻 干燥、再复溶于IEF样品缓冲液。充分溶 解后,离心去除不溶杂质。
配胶:
胶液组成:6ml胶母液(10%) 6-8%尿素 1ml Ampholine (pH3.5-10) 60-80ul 10%AP 5 ul TEMED 灌胶:配好的胶迅速灌入模具
固定:染色:脱色
固定:取出塑料片,放入固定液中15min 染色:取出塑料片放入染色液中65℃染 色,直至条带出现 可脱色至背景消除后干燥保存。
注意事项
1、 两性电解质是等电聚焦的关键试剂,它的含 量2﹪-3﹪较合适,能形成较好的pH梯度。 2、 丙烯酰胺最好是经过重结晶的。 3、 过硫酸铵一定要新配置。 4、 所有水用重蒸水。 5、 样品必须无离子,否则电泳时样品带可能走 歪,拖带或根本不成带。 6、 平板等电聚焦电泳的胶很薄,当电流稳定在 8mA,电压上升到550V 以上,由于阴极飘移, 造成局部电流过大,胶承受不了而被烧断
分离
①、等电聚焦:电荷 ②、SDS凝胶电泳:分子大小
二维电泳方法与问题
方法的主要步骤:
1、 样品准备 2、第一维:形成pH梯度进行等电聚焦 3、第二维:SDS凝胶电泳 4、染色: 考马氏亮兰或银染 5、图像分析:肉眼或自动扫描
过程演示
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是第一向基于蛋白 质的等电点不同用等电聚焦分离,第二 向则按分子量的不同用SDS-PAGE分离, 把复杂蛋白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在二维平 面上分开。
二维电泳技术介绍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柯德森
主要内容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意义与面临的困难 二、二维电泳及其重要性 三、二维电泳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四、二维电泳的进展 五、展望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
1、定义:
蛋白质组(proteome) :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
所有种):指研究蛋白质组的技术及这些研究所
6. 凝胶储存液(30%的丙烯酰胺) 250ml Acr 29.2% 73g Bis 0.8% 2g 7. 电极缓冲液(跑一次要配制2500ml) 甘氨酸 43.2g 36g Tris 9g 或 7.5g SDS 3g 2.5g 超纯水定容至3000ml 超纯水定容至2500ml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2D-电泳实验步骤:
4. 双向电泳第二向—SDS-PAGE 4.1 配胶(两根胶条所用剂量) 分离胶:(T=8% 80 ml):溶液于真空机中抽气后再 加APS和TEMED 30 % 丙烯酰胺储液 21.28ml 分离胶buffer 20ml 10%APS 220ul TEMED 44 ul 双蒸水 38.72ml 浓缩胶:(T=4.8% 10ml) 30 % 丙烯酰胺储液 1.6ml 浓缩胶buffer 2.5ml 10%APS 30ul TEMED 5ul 双蒸水 5.9ml
2D-电泳实验步骤:
4.3 转移 剪两个小的滤纸片,吸取Marker后,放入 SDS—PAGE胶面的一端。然后,将平衡好的 IPG胶条贴靠在玻璃板上,加少量的5%的琼脂 糖溶液在胶面上(琼脂糖凝胶在转移前十几分 钟的时候配好,水浴加热溶解,并保持烧杯中水 处于沸腾状态,至用之前再拿出来),再将IPG胶 条缓缓加入SDS—PAGE胶面,其中不断补加5% 的琼脂糖溶液,注意不能产生气泡。
电泳:
等胶凝固后,小心揭去上下玻璃板,将 塑料垫片底部擦干,小心放于电泳槽上。 在胶面两边各放一根浸透电极缓冲液的 电极条。在胶面上任意位置上放上小擦 镜纸片,在纸片上加样,盖上盖子,横 功率25W电泳,约10min后,暂停电泳, 取下纸片,继续电泳约30min,待电流达 4mA以下,停止电泳。
蛋白质组研究平台
蛋白组学的发展依赖于双相电泳技 术的发展、电喷雾质谱(ESI-MS) 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技术的发明以及 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和蛋白组信 息学的兴起。
二维电泳及其重要性
1、定义:二维电泳是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按照 等电点和分子量差异进行高分辨率的分离分 析方法。成功的二维电泳可以将2000到3000种蛋白质进行
2D-电泳实验步骤:
3.3 IPG聚焦系统跑胶程序的设定(跑胶温度为 20℃) S1 (30v, 12hr, 360vhs, step) S2 (500v, 1hr, 500vhs, step) S3 (1000v, 1hr, 1000vhs, step) S4 (8000v, 0.5hr, 2250vhs, Grad) S5 (8000v, 5hr, 40000vhs, step) 共计 44110vhs, 19.5小时 其中S1用于泡胀水化胶条,S2和S3用于去小离 子,S4和S5用于聚焦
2、意义 蛋白质组学是连接基因、蛋白质和疾病的纽 带,对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或差异的分析将具有 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医学应用价值,为阐明生 命现象的本质奠定基础。
蛋白质组学研究所面临的困难 之一
1、细胞种类的多样性 2、细胞的生命周期 3、蛋白质生成的时效性(30万-300万种) 4、蛋白质的结构与变异 5、研究方法
8. 0.5M Tris —HCl pH 6.8储液 6.1g Tris先用30ml超纯水溶解,再用46ml, 3M HCl调pH6.8,再加水定容至100ml 9. 平衡液储液 脲(即尿素) 36g 甘油 30% 30ml SDS 1% 1g 0.5M Tris—HCl pH6.8 10ml 超纯水定容至 100ml
2D-电泳实验步骤:
1. 样品的溶解 取纯化后的晶体蛋白3.0mg,加入300ul 裂解液(1mg蛋白:100ul裂解液)振荡器上 振荡10min左右,共处理一个小时。其中 每隔10~15分钟振荡一次,然后 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分 装,每管70ul,—80℃保存。
2D-电泳实验步骤: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2. 裂解液 尿素 8M 硫脲 2M CHAPS 4% DTT 60 mM Tris—base 40 mM(如果有条件可以添 加PMSF 0.5mM和5%的Pharmalate)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3. 水化液储液 尿素 8M 硫脲 2M CHAPS 4% Tris—base 40 mM
生物学问题 的提出
实验模型 的设计 感兴趣 蛋白点 的切取
实验组和对照组 样品的制备
蛋白样品的IEF和PAGE电泳分离 图像扫描和初步分析
胰酶对脱色后蛋白质的消化 质谱的多肽指纹图、微测序分析 质谱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对 新蛋白质的发现
蛋白信息的 初步获得
其它实验 的进一步 验证
蛋白质组研究平台
2D-电泳实验步骤:
3.2 点样,上胶 分两次吸取样品,每次170ul, 按从正极到负极 的顺序加入点样槽两侧,再用镊子拨开 Immobiline DryStrip gels (18cm,pH 3—10) 胶条,从正极到负极将胶条压入槽中,胶面接触 加入的样品。注意:胶条使用前,要在室温中 平衡30分钟;加样时,正极要多加样,以防气 泡的产生;压胶时不能产生气泡;酸性端对应 正极,碱性端对应负极;样品加好后,加同样 多的覆盖油(Bio-Rad),两个上样槽必须与底线 齐平。
目前研究现状
在目前情况下,双向凝胶电泳的一块胶板 (16cm×20cm)可分出3~4千个,甚至1万个可检测 的蛋白斑点,这与10万个基因可表达的蛋白数目相比 还是太少了。80年代开始采用固定化pH梯度胶,克服 了载体两性电解质阴极漂移等许多缺点而得以建立非 常稳定的可以随意精确设定的pH梯度。由于可以建立 很窄的pH范围(如0.05U/cm),对特别感兴趣的区域可 在较窄的pH范围内做第二轮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分 辨率。此种胶条已有商品生产,因此基本上解决了双 向凝胶电泳重复性的问题。这是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上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第二向SDS-PAGE有垂直板电 泳和水平超薄胶电泳两种做法,可分离10~100kD分子 量的蛋白质。
2D-电泳实验步骤:
3.4 平衡 用镊子夹出胶条,超纯水冲洗后,在滤纸上吸干(胶面, 即接触样品那一面不能接触滤纸,如果为18cm的胶条 要将两头剪去),再以超纯水冲洗,滤纸吸干(再次 冲洗过程也可省略),然后用镊子夹住胶条以正极端 (即酸性端)向下,负极端(即碱性端)向上,放入 用来平衡的试管中(镊子所夹的是碱性端,酸性端留 有溴酚兰作为标记),用平衡液A,平衡液B先后平衡 15min。 注:平衡时要注意保持胶面始终向上,不能接触 平衡管壁。 平衡第二次时,在沸水中煮Marker 3min,剪两个同样 大小的小纸片,长度与一向胶条的宽度等同,然后吸 取煮好的Marker,转入SDS—PAGE胶面上,保持紧密 贴合;同样在第二次平衡时,煮5%的琼脂糖10ml。
2. Bradford法测蛋白含量
2D-电泳实验步骤:
3. 双向电泳第一向—IEF(双向电泳中一律使 用超纯水) 3.1 水化液的制备 称取2.0mg 的DTT,用700ul水化液储液溶解后, 加入8ul 0.05% 的溴酚兰,3.5ul(0.5%v/v) IPG buffer (pH 3-10)振荡混匀,13200rpm离 心15min 除杂质,取上清。 在含300ug 蛋白(经验值)的样品溶解液中加 入水化液,至终体积为340ul, 振荡器上振荡 混合,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4. 分离胶buffer (pH8.8) 250ml SDS 0.4% 1g Tris—HCl 1.5M 45.4275g 5. 浓缩胶buffer (pH6.8) 100ml SDS 0.4% 0.4g Tris—HCl 0.5M 6.07g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样品制备:
用IEF样品缓冲液提取待分析样品,如其 他缓冲液提取的样品则应透析后,冷冻 干燥、再复溶于IEF样品缓冲液。充分溶 解后,离心去除不溶杂质。
配胶:
胶液组成:6ml胶母液(10%) 6-8%尿素 1ml Ampholine (pH3.5-10) 60-80ul 10%AP 5 ul TEMED 灌胶:配好的胶迅速灌入模具
固定:染色:脱色
固定:取出塑料片,放入固定液中15min 染色:取出塑料片放入染色液中65℃染 色,直至条带出现 可脱色至背景消除后干燥保存。
注意事项
1、 两性电解质是等电聚焦的关键试剂,它的含 量2﹪-3﹪较合适,能形成较好的pH梯度。 2、 丙烯酰胺最好是经过重结晶的。 3、 过硫酸铵一定要新配置。 4、 所有水用重蒸水。 5、 样品必须无离子,否则电泳时样品带可能走 歪,拖带或根本不成带。 6、 平板等电聚焦电泳的胶很薄,当电流稳定在 8mA,电压上升到550V 以上,由于阴极飘移, 造成局部电流过大,胶承受不了而被烧断
分离
①、等电聚焦:电荷 ②、SDS凝胶电泳:分子大小
二维电泳方法与问题
方法的主要步骤:
1、 样品准备 2、第一维:形成pH梯度进行等电聚焦 3、第二维:SDS凝胶电泳 4、染色: 考马氏亮兰或银染 5、图像分析:肉眼或自动扫描
过程演示
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是第一向基于蛋白 质的等电点不同用等电聚焦分离,第二 向则按分子量的不同用SDS-PAGE分离, 把复杂蛋白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在二维平 面上分开。
二维电泳技术介绍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柯德森
主要内容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意义与面临的困难 二、二维电泳及其重要性 三、二维电泳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四、二维电泳的进展 五、展望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
1、定义:
蛋白质组(proteome) :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
所有种):指研究蛋白质组的技术及这些研究所
6. 凝胶储存液(30%的丙烯酰胺) 250ml Acr 29.2% 73g Bis 0.8% 2g 7. 电极缓冲液(跑一次要配制2500ml) 甘氨酸 43.2g 36g Tris 9g 或 7.5g SDS 3g 2.5g 超纯水定容至3000ml 超纯水定容至2500ml
2D-电泳实验相关试剂:
2D-电泳实验步骤:
4. 双向电泳第二向—SDS-PAGE 4.1 配胶(两根胶条所用剂量) 分离胶:(T=8% 80 ml):溶液于真空机中抽气后再 加APS和TEMED 30 % 丙烯酰胺储液 21.28ml 分离胶buffer 20ml 10%APS 220ul TEMED 44 ul 双蒸水 38.72ml 浓缩胶:(T=4.8% 10ml) 30 % 丙烯酰胺储液 1.6ml 浓缩胶buffer 2.5ml 10%APS 30ul TEMED 5ul 双蒸水 5.9ml
2D-电泳实验步骤:
4.3 转移 剪两个小的滤纸片,吸取Marker后,放入 SDS—PAGE胶面的一端。然后,将平衡好的 IPG胶条贴靠在玻璃板上,加少量的5%的琼脂 糖溶液在胶面上(琼脂糖凝胶在转移前十几分 钟的时候配好,水浴加热溶解,并保持烧杯中水 处于沸腾状态,至用之前再拿出来),再将IPG胶 条缓缓加入SDS—PAGE胶面,其中不断补加5% 的琼脂糖溶液,注意不能产生气泡。
电泳:
等胶凝固后,小心揭去上下玻璃板,将 塑料垫片底部擦干,小心放于电泳槽上。 在胶面两边各放一根浸透电极缓冲液的 电极条。在胶面上任意位置上放上小擦 镜纸片,在纸片上加样,盖上盖子,横 功率25W电泳,约10min后,暂停电泳, 取下纸片,继续电泳约30min,待电流达 4mA以下,停止电泳。
蛋白质组研究平台
蛋白组学的发展依赖于双相电泳技 术的发展、电喷雾质谱(ESI-MS) 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技术的发明以及 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和蛋白组信 息学的兴起。
二维电泳及其重要性
1、定义:二维电泳是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按照 等电点和分子量差异进行高分辨率的分离分 析方法。成功的二维电泳可以将2000到3000种蛋白质进行
2D-电泳实验步骤:
3.3 IPG聚焦系统跑胶程序的设定(跑胶温度为 20℃) S1 (30v, 12hr, 360vhs, step) S2 (500v, 1hr, 500vhs, step) S3 (1000v, 1hr, 1000vhs, step) S4 (8000v, 0.5hr, 2250vhs, Grad) S5 (8000v, 5hr, 40000vhs, step) 共计 44110vhs, 19.5小时 其中S1用于泡胀水化胶条,S2和S3用于去小离 子,S4和S5用于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