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3 题型3 仿用句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题型3 仿用句式
语文
01
题型突破 1
02
题型突破 2
03
专题强化训练
前几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的第一部分是 7 个小题,2017 年以后变成了 6 个小题。 字音、字形、词语、病句这 4 个考点基本不变,后面的小题的考点基本每年都变。2017 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第 5 小题考的是仿写,并且加入了逻辑知识,比 2014 年和 2015 年分 别以哲理小诗、给“人名取字”的方式考查仿写增加了难度。
1.审主旨内容。任何一句话或一段话都有一个中心,根据例句,审清仿句的内容主 旨,做到内容一致。
2.审句式结构。这种题型大多要求句式一致,那就要看例句是何种句式:是复句还 是单句。如果例句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 应一致;如果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及成分与例 句相一致。
四、推理 1.定义: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2.语言形式 推理的语言形式为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具有因果关系的句群。常用“因为……所 以……”“由于……因而……”“因此”“由此可见”“之所以……是因为它是由普遍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 理等形式。 (2)归纳推理 它是由特殊性前提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的类型有:完全归纳法、不完 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挈合法(求同法)、差异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 法。 (3)类比推理 它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 个对象也可能具有这种属性。
2.概念之间的关系 (1)全同关系 特点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但内涵却不完全相同。 例如:“银川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这两个概念就是全同关系。因为它 们的外延完全重合,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但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强调的是名叫“银川” 的这个城市,后者强调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政治中心。 概念的全同关系参见右图,a、b 表示两个概念。
这道题需要审的有:①审主旨内容:时间。②审句式结构:复句。③审修辞格式: 比喻。
(如仿句的主语、喻体等) 例题所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仿句要求以“时间”为开头,主语已被限定,需要确 定的对象为喻体。可确定的对象有:清风、细雨,清泉、流水,良药、利刃等。
根据审题信息,例句的内容是说“书籍”的作用,而仿句的内容是要描述“时间” 的作用,根据本体和喻体相通这一特点,仿写出的语句有:
最后还要注意避免犯以下错误: 1.只求“形似”,忽略“神似”。 2.不能全面理解命题意图与句子含意,不会仿写。 3.仿写句子生硬造作,干瘪无味。 4.要求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时丢三落四、顾此失彼。
了解一点逻辑知识,为解题打基础
一、逻辑 定义: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 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二、概念 1.定义: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 类的实体。
4.命题与语句 同词项一样,命题也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与词项不同的是命题依存于语句而不是语 词。但不能因此就断定命题就是语句。命题和语句还是有区别的。 第一,命题是描述事件的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属于思维的范畴。而语句则是一 组符号,就只是其表达内容的物质载体。 第二,并非所有语句都直接表达命题。命题是同事件相关的,它具有要么真要么假 的逻辑特征。并不是所有语句都具有这样的功能。例如:
(2)属种关系 特点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外延。 例如:“学生”和“中学生”就是属种关系。“学生”的外延大,“中学 生”的外延小,而且“学生”的外延包含了“中学生”的全部外延。 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参见右图,a 表示外延大的概念,b 表示外延小的概念, a 包含了 b。
(3)种属关系 特点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之中。 例如:“中学生”与“学生”就是种属关系。“中学生”的外延小,“学生”的外延 大,而且“中学生”的全部外延都包含在“学生”之中。 概念间的种属关系参见右图,a 表示外延小的概念,b 表示外延大的概念, a 包含在 b 中。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 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为逆否命题,其一叫作原命题,另一就叫作原命题 的逆否命题。
3.命题间的关系 (1)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原命题与逆命题互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互否,原命题与逆否 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否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否,逆否命题与否命题 互逆。 (2)命题间的真假关系: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②两个命 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4)交叉关系 特点是: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 例如:“学生”和“共青团员”这两个概念就是交叉关系。“学生”中有一部分人 是共青团员;“共青团员”中有一部分人是学生。它们的外延部分重合。 概念的交叉关系参见右图,a、b 两个概念部分重合(阴影部分)。
(5)全异关系 特点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各是各的,没有重合的部分。 例如:“鸟”与“兽”,“正义”与“非正义”,“教师”与“学生”等都是全异关 系。 概念间的全异关系参见右图,a、b 两个概念的外延各不相同。 在全异关系中,有两种情形需进一步分析: ①矛盾关系 特点是:两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属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是排斥的,它们的外延加 起来等于属概念的外延。
(1)地球是行星。 (2)地球是行星吗? (3)啊!地球! (4)要爱护保护地球! 这里的语句(2)是疑问句,它仅仅提出问题。语句(3)是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语 句(4)是祈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件,这也就无所 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语句(1)则不同,它作为陈述句,描述了地球是行星的客 观情况。这是真的,因此它表达了命题。 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才直接表达命题。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运用修辞,仿写句式,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 体的能力。注意所选名人、文人应为古代的,同时要结合其思想和作品来写。
【答案】 (示例)与岑参同赏“梨花” 与柳永泛舟钱塘
无论哪种仿写题型,句式仿写的方法基本是相通的,仿写的最高境界是形神毕肖。 为达到这一目的,大家要掌握以下技巧,避免失误。
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这两个概念就是反对关系。这两个概念 的外延有一个共同的属概念——“国家”,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加起 来小于“国家”这个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参见右图,c 表示属概念,a、b 表示包含于 c 中具有 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
三、命题 1.定义:命题是指一个判断(陈述)的语义(实际表达的概念)。 2.三种命题 (1)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 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逆命题,其一叫作原命题,另一就叫作原命题的逆命题。 (2)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 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否命题,其一叫作原命题,另一就叫作原命题的否 命题。
【答案】 (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 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二、续写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提供材料的中间或末尾,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 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与前面或后面相同。
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欢喜。 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3.审逻辑、修辞。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逻辑、修辞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对常用的逻 辑、修辞知识能熟练运用,仿句要与之相同。
如:依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 过 60 字)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 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概念就是矛盾关系。这两个概 念有一个共同的属概念——“国家”,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加起来等 于“国家”这个属概念的外延。
矛盾关系参见右图,c 表示属概念,a、b 表示包含于 c 中具有矛盾关系 的两个概念。
②反对关系 特点是:两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属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是排斥的,它们的外延加 起来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2017·高考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 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
【解析】 题干要求非常明确,即用归谬法仿照示例写一句话来反驳生活中的错误看 法或观点。解答时需先假设生活中人们常提到的某一错误观点,然后依据此观点推导出 一个荒谬的结论即可。句式上可采用“如果……那么……”的模式。
仿写题涉及语法结构、逻辑修辞、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二轮复 习中,应注意这种题型的复习训练。
仿用句式常见的两种类型
一、仿写式 仿用句式是指依照某一种句式,再写出一两个或多个与其句式相同的句子。所要仿 写的句子涉及句子内容、句式、逻辑、修辞、衔接、照应和字数等多方面的要求,其核 心要求是句子内容和句式特点。
(4)综合归纳法 以大量个别知识为前提概括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5)归谬反驳法 从一个命题的荒谬结论,论证其不能成立的思维方法。分为:硬汉派、社会派、悬 疑派、本格派、变革派。
4.具体方法 (1)三段演绎法 由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 方法。 (2)联言分解法 由联言判断的真,推出一个肢判断真的联言推理形式的一种思维推理方法。 (3)连锁推导法 在一个证明过程或比较复杂的推理过程中,将前一个推理的结论作为后一个推理的 前提,一步接一步地推导,直到把需要的结论推出来。
清风能吹散愁云,细雨能洗去杂质;清泉能洗涤污垢,流水能冲走痛苦的回忆;良 药能减轻伤痛,利刃能切除毒瘤……
根据句式一致的要求,把以上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一致的几句话。仿写出的语句 有:
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 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
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的污垢;时间如同一股流水,它能协助 我们冲淡心灵痛苦的回忆。
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的伤痛;时间如同一把利刃,它能协助 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审视所仿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主旨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
在考试中,如果能做到审题、解题、验证三者相结合,那么“句式仿写”这种题的 解答就能得心应手了。
第三,即使是陈述句,它与命题之间也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首先,同一个命题可 以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这表现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对同一个命题的表达是不同的,并 且在同一民族语言中对同一命题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其次,同一个语句还可以表 达不同的命题。例如“漫山遍野都是杜鹃”,这个语句既可以看作对花的描述,也可以看 作对鸟的描述。这是由语言的多义性导致的。又如“一个学生画展开幕了”既可表达以 某特定学生为作者的画展开幕的命题,又可表达某个以学生(不止一位)为作者的画展开幕 了的命题。这是由语句结构的歧义性导致的。
此外,还应注意: 1.仿写题往往与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极具文学色彩和文化色彩。仿写的审题在所 有的语言表达题里是最重要的,不仅要审题干及例句里的显性要求,更要审出隐性要求。
2.做仿写题时要用相近或相似联想打开思路,搭好架子。例句中给的事物是“雨”, 就要联想到“风”“云”“雷”“电”等。架子大致搭好后,接下来就是在框架内发挥联 想、想象,填充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