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最新)
多地提醒第二波感染小高峰在这几天在哪几天
多地提醒第二波感染小高峰在这几天在哪几天多地提醒第二波感染小高峰在这几天在哪几天?据绍兴发布消息,近期,绍兴市多地发出倡议:科学安排出行,尽量压缩红白事规模。
绍兴发布在提醒中表示,目前绍兴新冠病毒感染曲线已呈下降状态,但随着假期到来,人员流动会比较密集,农村地区迎来人员返乡潮,春节前后可能还会出现一波感染小高峰。
鉴于此,绍兴多地发出疫情防控倡议书。
柯桥区在倡议书中提到,春节将至,大家要尽量减少非必要外出旅行,老年人、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量避免出行。
上虞区和诸暨市也发出倡议,白事能简则简、红事能缓则缓,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员和孕妇、儿童等脆弱群体要避免参加红白事等集聚性活动,努力降低感染风险。
坚持非必要不去医院、庙会、灯会、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前往的,要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有发热等相关症状人员自觉遵守居家健康管理要求,尽量避免将病毒传播给老人、儿童和其他人员。
“阳康”人员切忌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步恢复到以前的活动量。
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等习惯,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假期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倡导科学就医。
”绍兴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士说,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可在7-10天内恢复,无症状、轻症阳性人员可居家观察,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
无症状预防性服药、过量服药都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伤,需慎重用药。
除了防范新冠病毒感染,市民还要注意防范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两地公布第二波小高峰时间1月5日上午,福建省漳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蔡茂荣表示,根据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漳州在去年12月29日迎来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此后全市感染曲线成下降态势。
在第一波感染高峰之后的一周时间,全市各急诊迎来了重症高峰,预计春节前全市或迎来第二波感染小高峰。
山东省新冠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济南市新冠防控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医学中心主任王春亭教授表示,第二波感染高峰将在1月10日春运开始后,到春节期间发生。
2024年还存在疫情吗
2024年还存在疫情吗2024年还会有疫情吗据有关消息称2024年不会再有疫情。
美国药厂辉瑞预测新冠病毒正常将在2024年结束,但是具体的取决于疾病演变、治疗效率、疫苗部署等,但是非正常情况,例如再出现新的变异病毒株,这更可能会影响全球疫情结束时间。
新冠病毒初期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干咳、反复发烧、乏力等症状。
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为急性肝炎,早期的主要症状是肌肉酸痛、疲劳等。
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
大多数患者的体温高于37.3℃,此时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干咳、鼻塞、流鼻涕、喉咙痛和腹泻等,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恐慌,甚至呼吸窘迫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时刻注意在外出场合佩戴好口罩,减少去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如果不得已请佩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注意卫生,触碰了不干净的东西要勤洗手,外出拿快递也要对快递进行消毒之后再带回家在家要注意尽量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如果当地已经有疫苗可以接种,请及时佩戴好口罩前去接种疫苗平时要注意多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不要挑食和偏食,提高抵抗力。
重创全球的新冠病毒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传播?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将随着季节变化卷土重来。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以数学模型模拟新冠病毒的传播,结果显示,在最初最严重的大流行之后,新冠疫情可能会反复出现冬季的暴发。
这一研究已于2020年4月14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Science)。
该研究还指出,为了避免新冠肺炎重症护理资源的过载,直到2022年,都有必要长期或间歇性的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哈佛学者提醒,即使在疫情明显消除的情况下,也应保持对新冠病毒的监测,因为病毒传染、疫情复发到2024年都有可能再度发生。
此外,按照模型的预测,新冠疫情的冬季高峰可能与流感高峰同时发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更多压力。
不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徐小元告诉《财经》记者,这些模型作为预测来说有可取之处,同时缺点就是外界的干预是无法预测出来的,比如不知道各国的具体干预措施,就会使预测出现误差。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一、引言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腹泻、呕吐和腹痛。
在某地区发生霍乱暴发疫情后,为了及时控制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霍乱暴发疫情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二、调查目的1. 了解霍乱疫情的暴发情况和传播途径;2. 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和影响;3. 掌握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在疫情暴发后的应对措施;4.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防控疫情。
三、调查方法1. 文献研究:收集相关的科研文献、报告和新闻报道,了解霍乱疫情的历史背景、病原学特点和防控措施等;2. 实地调查:前往霍乱暴发地区,与当地政府、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受感染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3. 数据收集:收集霍乱疫情的相关数据,包括疫情暴发的时间、地点、感染人数、死亡人数等;4. 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清晰的数据图表和报告。
四、调查结果1. 霍乱疫情暴发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霍乱疫情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区暴发,暴发初期感染人数迅速增加,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2. 霍乱病原学特点:霍乱的病原菌为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水源或食物传播。
病原菌一旦进入人体,会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引起急性腹泻、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3. 疫情暴发原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霍乱疫情暴发的原因可能与当地饮用水污染、卫生设施不完善和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
4. 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对措施:在疫情暴发后,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控制和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加强卫生宣传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缓了疫情的蔓延速度。
5. 建议:针对霍乱疫情的暴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饮用水源的监测和处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完善卫生设施,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医院感染暴发制度报告范围
医院感染暴发制度报告范围背景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医疗卫生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医院感染的发生除了会导致病人受到二次伤害外,还会引发医疗纠纷风险,给医疗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
对于医院,及时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对医院来说,制定医院感染暴发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制度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但是许多医院对于制度的范围并不明确,不清楚哪些感染事件应该报告,这可能会导致重要的报告遗漏,进而影响到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
制度报告范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一套标准的制度报告范围,根据WHO建议,医院感染暴发制度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感染:指与诊断过程或治疗过程相关的感染,例如:设备相关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等。
这些感染通常会发生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场所。
此类感染通常会造成长期的病痛甚至生命危险。
2.院内传染的疾病:包括了众所周知的传染病,例如:结核病、麻疹、流感等等。
这些疾病造成的感染通常会造成更为广泛的传染。
3.具有特殊传染性的病毒:包括了被列入国内传染病疫情暴发紧急处理的感染疾病,例如: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等。
此类疾病通常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害性。
4.疑似医院感染事件:指没有确定诊断的医疗相关感染事件,例如: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
此类情况需要及时识别和作出处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报告方式制定好制度报告范围后,医院应该制定规范的报告方式。
以下是建议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规范:1.暴发疾病名称: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需要首先确定暴发病的名称,例如:流感、结核病等。
2.暴发疾病的诊断方法:根据不同的疾病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并在报告中进行详细说明。
3.病例诊断报告:对于明确的医院感染病例,请将其确诊报告,并记录病例的基本情况,例如:年龄、性别、诊断记录等。
4.联络联系人及电话:在报告中明确负责联系医生和联系电话。
5.处理流程:对于诊断成功的病例,请详细记录医院针对该病例进行的治疗和管理过程。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目录一、传染病基础知识 (3)1.1 传染病的定义与病因 (4)1.1.1 传染病分类与传播途径 (5)1.1.2 病原体介绍 (5)1.2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7)1.2.1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8)1.2.2 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 (9)1.3 免疫反应与疫苗接种 (10)1.3.1 免疫系统功能介绍 (11)1.3.2 疫苗的发展与分类 (12)1.3.3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与推荐程序 (14)二、传染病防控措施 (15)2.1 个人防护与卫生习惯 (16)2.1.1 日常生活中的防护措施 (16)2.1.2 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17)2.2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18)2.2.1 学校卫生标准与措施 (19)2.2.2 医院等场所的感染管理与预防 (20)2.3 政府与社区的角色 (22)2.3.1 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23)2.3.2 社区层面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24)三、特定传染病的防治 (26)四、疫情监测与应对 (27)4.1 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 (29)4.1.1 全球与区域性的疫情监测机构 (30)4.1.2 监测技术与方法 (31)4.2 传染病的应急处理 (32)4.2.1 疫情的早期识别与报告 (34)4.2.2 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体系 (35)4.2.3 疫情管控与隔离措施 (37)五、专题讨论 (38)5.1 抗性病原体与抗生素耐药性 (39)5.1.1 抗性病原体的形成与传播 (40)5.1.2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替代疗法 (42)5.2 全球健康与传染病防治的挑战 (43)5.2.1 国际合作与公共卫生 (44)5.2.2 贫困与传染病之间的关系 (46)5.3 未来的科学与技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48)5.3.1 现代生物技术与治疗方法 (48)5.3.2 信息技术与疾控系统集成 (49)一、传染病基础知识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直接或间接从患者或带菌者传播给健康人口的病症。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根据202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三章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第四章疫情控制第五章医疗救治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第四条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拉美新“粉红浪潮”的成因、特点及前景
拉美新“粉红浪潮”的成因、特点及前景作者:周志伟来源:《当代世界》2022年第08期进入21世纪以来,左翼一直在拉美政治生态中占据主导地位。
1998年底,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拉美左翼由此开启“粉红浪潮”周期并持续到2016年前后。
此后,拉美地区出现了“左退右进”的态势,但仅维持了3年左右时间。
2018年,墨西哥左翼政党国家复兴运动在大选中获胜,次年阿根廷左翼联盟“全民阵线”候选人费尔南德斯当选总统,拉美政治生态呈现明显的“向左回摆”态势。
2020—2022年,左翼政党相继在玻利维亚、秘鲁、尼加拉瓜、洪都拉斯、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大选中获胜,拉美地区重新回归到左翼执政占多数的局面,这也被外界解读为新“粉红浪潮”。
自20世纪70年代民主化浪潮以来,拉美政治生态的大调整通常与地区系统性危机密切关联。
21世纪初拉美“粉红浪潮”体现的是对新自由主义弊端的反思与批判,彼时拉美左翼政府或从意识形态层面或从政策层面,针对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替代方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相较而言,本轮新“粉红浪潮”的出现更多折射出地区国家政府治理低效问题,尤其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的集体失效。
具体而言,拉美新“粉红浪潮”的形成缘由可从以下层面进行考察。
第一,治理低效、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右翼主政的“短命”周期。
21世紀的第二个十年被认为是拉美经历的又一个“失去的十年”,尤其是在2014—2019年间地区年均GDP增长率仅为0.4%,甚至不及上一个“失去的十年”(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时期的均值(0.5%)。
拉美在过去10年很明显出现了严峻的治理困局。
这种局面导致“粉红浪潮”逐渐退潮:2015年,阿根廷结束了12年的左翼执政周期,委内瑞拉反对党联盟赢得议会选举的多数;2016年,巴西劳工党也结束了将近14年的执政周期。
此后3年间,在主要拉美国家中,左翼执政的仅剩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等少数国家。
然而,治理问题对主政的右翼政府同样是考验,而右翼政府的表现同样不如人意。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多选题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多选题1.流行曲线有几种典型的图形,包括()A.点源型(正确答案)B.持续同源型(正确答案)C.增殖型(正确答案)D.环境型(正确答案)2.早于其他病例发病的特殊病例发病的原因可能为()A.与本次暴发无关,为该疾病的基线发生的病例(正确答案)B.是本次暴发的传染源(正确答案)C.暴露时间早于其他病例或暴露剂量较大(正确答案)D.发病时间不准确或数据录入错误(正确答案)3.晚于其他病例发病的特殊病例发病的原因可能为()A.与本次暴发无关,为基线病例(正确答案)B.暴露时间晚于其他病例的人(正确答案)C.潜伏期长的病例(正确答案)D.发生人传人后的二代病例(正确答案)4.假设中应该包括的内容有()A.传染来源(正确答案)B•传播方式(正确答案)C.暴露因素(正确答案)D.高危人群(正确答案)5.调查人员在对某疾病临床背景不了解的情况下,在调查的早期为什么要先对一个或两个病例进行访谈呢?()A.了解病人常见的危险因素和一般病程,然后将这些资料作为适当的参考材料B.为了建立病因假设(正确答案)C.为了更多地了解该疾病的临床情况(正确答案)D.将临床诊断作为核实诊断的一部分6.暴发调查过程中应该明确病例的定义?()A.临床特征(正确答案)B.时间(正确答案)C.地点(正确答案)D.人群(正确答案)7.在暴发调查过程中,为发现更多病例(扩大监测范围)常用方法有:()A.告知市民通过报纸,电视,电台,及卫生部门的网站,联络当地卫生部门(正确答案)B.询问患者当时的暴露情况(如果他们知道的话)(正确答案)C.给卫生服务提供者发一份传真(正确答案)D.打电话给在当地医院感染控制科医生(正确答案)8.一份个案调查报告表通常包括下列哪些类型的信息?()A.确认信息(正确答案)B.人口统计学信息(正确答案)C.临床相关信息(正确答案)D.危险因素信息(正确答案)9.能解释在暴发后有大量的病例发生的原因有:()A.类似而不相关的疾病(正确答案)B.续发病例(正确答案)C.病例的潜伏期异常(正确答案)D.比其他暴露时间要迟(正确答案)E.日期纪录错误(正确答案)10.病例分布地图对显示()分布特别有用()A.每个病例的暴露地理位置(正确答案)B.每个病例的住址(正确答案)C.区域的发病率D.区域的患病率11.下列哪些对暴发过程中建立假设有用?()A.查阅文献(正确答案)B.参考描述性流行学(正确答案)C.参考极端值(正确答案)D.与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沟通(正确答案)E.对一些病例进行访谈(正确答案)F.与论题专家进行交流(正确答案)12.干预组与非干预组评价指标的比较可采用()A.空白对照B.非随机同期对照(正确答案)C.随机同期对照(正确答案)D.自身前后对照(正确答案)13.现场调查确定暴发和流行的方法有()A.实验室检测结果(正确答案)B.现场核实报告信息C•疾病的人口学分布特征(正确答案)D.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正确答案)14.查找历史基线水平的方法有()A.学校和工厂的缺勤记录(正确答案)B.实验室检测记录(正确答案)C.医院门诊和住院记录(正确答案)D.死亡统计、癌症登记(正确答案)15.没有现成资料统计所发生疾病的历史基线水平时,还可以()A.向临床医生了解(正确答案)B•咨询专家(正确答案)C.查阅文献(正确答案)D.参考媒体信息16.搜索病例方法有()A.利用已有的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正确答案)B.至各级医疗部门搜索病例(正确答案)C.查阅学校和工厂的缺勤记录(正确答案)D.媒体宣传(正确答案)17.下列哪些因素是引起监测数据变化的报告效应()A.周末效应(或称节假期效应)(正确答案)B.发现病例的力度增大而导致的报告增多(正确答案)C.报告标准改变(正确答案)D.报告流程改变(正确答案)E.病例定义改变(正确答案)F.季节改变G.时间改变18.疾病控制措施可针对:()A.病原体(正确答案)B.传染源(正确答案)C.传播方式(正确答案)D.侵入门户(正确答案)E.宿主的易感性(正确答案)19.疾病季节性的影响规律包括()A.病原体生长繁殖规律。
2024年医院感控工作总结(7篇)
2024年医院感控工作总结在我院上级卫生部门的领导和深切关怀下,我们始终秉持严谨态度,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据此制定了详尽的医院感染控制计划,通过精心组织与实施,成功地将我院院感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本年度内未发生任何院内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现将本年度院内感染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完善管理体系,强化体系效能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明确职责分工,本年度我院对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调整与充实,由院长亲自挂帅,并配备了专业的预防保健人员,明确了各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科室院感管理制度,并定期召开医院管理会议,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针对各部门的反馈意见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与处理。
此举显著增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预见性,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深入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机制我们组织全院职工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及《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了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我们严格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进行电子网络报告。
本年度内,我们共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
三、强化消毒灭菌意识,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我们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深入学习了新修订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并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
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等器皿均做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即时销毁并详细记录,有效杜绝了重复使用的隐患。
我们对所购进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实行了严格的备案制度。
科室内的所有诊疗器皿均明确标注了消毒更换日期及详细记录。
我们还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文旨在对霍乱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本次调查的目标是了解疫情的起因、传播途径、感染人群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二、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疫情报告、医疗机构的病例记录以及相关研究文献,收集了大量的疫情数据和信息。
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以了解疫情的特征和趋势。
三、调查结果1. 疫情起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霍乱暴发疫情的起因是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引起的。
在调查期间,发现了多个饮用水源受到霍乱弧菌污染的案例。
2. 传播途径霍乱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此外,近距离接触感染者或携带者也可能导致传播。
3. 感染人群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霍乱疫情主要影响低收入社区和人口密集地区。
由于生活条件恶劣和卫生设施不完善,这些地区的居民更容易受到感染。
4. 控制措施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卫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 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提供免费的消毒水和水质检测工具,鼓励居民自行消毒饮用水;- 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加强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
四、讨论1. 疫情防控效果分析通过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疫情的效果。
疫情的传播速度有所减缓,感染人数也有所下降。
2. 推广经验总结本次疫情调查为今后类似疫情的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和检测、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加强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等都是有效的措施。
五、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霍乱暴发疫情的起因是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引起的。
通过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以及加强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等措施,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流行病学—暴发调查
接触时是否在传染期内。
①确定传播途径,推算暴露时间,判定传播
共同暴
露时间
病 例 数
a
b
m1
m0
m2
x
图 1 一次暴露发病时间示意图
资料分析
(一) 确定诊断
依据:临床特点:潜伏期、症状体征、病程 流行特征(三间分布) 检验结果
(二) 推断爆发性质和类型
1.同源爆发:包括共同传播媒介和共同暴露
可有一次暴露,也可多次暴露。
2.非同源爆发:病原体在外环境中不断转移宿 主所致。爆发时流行曲线可单峰(峰宽),也可 多峰,病例在单位内分布不均匀,有家庭或班组 聚集性,呈辐射状分布等。 3.混合传播:即同源和非同源均存在。往往在 同源爆发后有发生非同源爆发。
爆发调查 (Outbreak Investigation)
爆发调查的概念
爆发调查(outbreak investigation)是 指对集体单位或某一地区在较短时 间内集中发生许多同类病人时所进 行的调查。
疾病爆发的特点
⑴时间较短 ⑵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
中
⑶病人相对较多 ⑷症状相似 ⑸病人的菌型一致
深入调查
1.病例调查:不要漏诊,不可误诊 2.非病例调查: 3.人口调查:总人数 4.流行因素调查: 5.实验室检查:
调 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
查 病例-对照研究:
方 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 特殊病例调查:
资料整理
临床表现统计:各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的百分比 流行特征:三间分布的统计和描述。
–时间分布:绘制疾病爆发的时间分布图(线图 或直方图),表示爆发的开始、高峰、终止的 整个时间动态过程。
– 单位分布:按病例的不同单位进行统计,计算 罹患率。也可绘制标点地图。
中国第二次封城名单
中国第二次封城名单简介2021年,新冠疫情再度在中国多个地方出现爆发,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中国政府决定实施第二次封城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第二次封城的名单,列出受到封城措施影响的城市和地区。
第二次封城名单以下是中国第二次封城的城市和地区名单:1.北京市2.上海市3.广州市4.深圳市5.杭州市6.成都市7.武汉市8.重庆市9.天津市10.南京市11.昆明市12.西安市13.青岛市14.大连市封城措施针对封城地区的措施如下:1.人员管控:进出封城地区的人员需进行身份识别和健康码检测,必要时进行核酸检测。
2.交通管制:封城地区内部交通大幅减少,仅限于必要的物资运输和应急车辆。
3.商业停运:除了医疗、食品等必要行业外,封城地区的商业、娱乐场所、餐饮业等停业关闭。
4.居民居家:居民需居家待命,不得随意外出,可通过线上购物或配送方式满足日常需求。
疫情防控措施在封城措施之外,政府还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加强疫情的防控:1.检测和隔离:对疫情高风险区域的人员进行全面检测,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阻断病毒传播链。
2.疫苗接种:加快疫苗接种进度,提高群体免疫力,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
3.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和教育,提醒民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补贴政策:针对受到疫情封城影响的企业和个人,政府将出台一系列的补贴政策,缓解经济困难。
结语封城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它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
希望通过全面的封城和疫情防控措施,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控制,人们的生活能够早日恢复正常。
大家也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疫情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的原因
疫情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的原因因为新冠病毒的不断蔓延,不少国家经历了多轮疫情袭击,打乱了他们自身的经济发展计划。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疫情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希望大家喜欢!疫情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之所以会出现反弹,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国家无法掌控疫情的发展形势。
当国家的疫情还未完全得到控制时,就过早的解封疫情的防控措施,导致新冠病毒再度找到了突破口,抓住这个机会再度的蔓延开来,从而引发新一波的疫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疫苗的人群身体内的抗体水平开始降低,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补针,只有如此才可以让身体达到之前的抗体水平的标准,甚至是更高。
还有一个原因同样很关键,各国研发疫苗和药物的过程中,病毒同样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病毒的感染性和毒性变得更强,导致疫苗的效用降低,自然就出现了反弹。
实际上许多国家本身可以一鼓作气彻底的将疫情控制住后,然后再逐步的放开疫情的防控措施,而不是一下撕开一个大缺口,这样反而是再坑害自己,无法把控力度将导致疫情直接失控,等于是将此前的一切努力全部都付诸东流。
有些国家之所以那么着急解除封锁,就是为了尽快的恢复经济的发展,只不过他们却因为太过的轻视新冠病毒,导致自身再度陷入危机,从而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疫情风暴,如果这些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对疫情采取清零政策,也不至于频繁出现反弹。
除此之外,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了一些确诊者,因为一些确诊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不断的出入一些比较人群密集的场所,从而导致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密切接触者,例如此前哈尔滨的疫情,就因为一个确诊者经常去光顾剧本杀店,从而引发了网友们的指责和谩骂。
甚至有人开始对他进行“人肉搜索”,不断地曝出疑似他的相关资料,其中就包含了他的姓名、照片以及年龄等信息。
疫情为什么冬天比夏天严重新冠肺炎一般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通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冬天严重,冬天感染的几率会明显升高。
具体分析如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通常是感染了2021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解读PPT课件(喜迎全国两会)
大国外交 疫情防控 社会治理 科技强国 依法治国
住房保障 社会保障 收入水平 教育公平
知识产权 乡村振兴 生态环保 减税降费
营商环境 就业保障 强军兴军 正风反腐
公共卫生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
“十四五”规划的方向
05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酝 酿之年,估计在两会期间的政策讨论也会涉及到“十四五”规划的制 定。
我们估计“十四五”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既有一定的延续性,
如进一步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生态环保等方向;
又需要针对新的内外部环境作出调整。如,如何在新的内外形势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的统称。
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 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 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 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举措促创新与升级
04
提高发展质量、外围环境变化都在紧逼中国加快产业
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近年在资本市场、教育体系等领域做出改
革:
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
鼓励长期资本的形成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升级
• 如科创板的设立及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不动产
信托基金的引入、高考制度的改革等等。
结合当前特殊的外部环境,鼓励促 进创新、加快产业升级仍是两会值得关注 的核心话题。
2024年还存在疫情吗
2024年还存在疫情吗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冠病毒已经被有效控制,但是否仍然存在疫情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2024年是否还存在疫情的可能性。
1.全球疫苗普及情况疫情最终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取决于全球范围内疫苗的普及程度。
截至目前,许多国家已加大了疫苗接种的力度,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如果疫苗接种持续推进,那么2024年疫情得到控制的可能性将会更高。
2.新冠病毒的变异然而,新冠病毒的变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新冠病毒发生了多次变异,其中一些变异株对疫苗的保护作用可能有所降低。
如果在2024年出现了更具传染性或抗药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种,那么疫情可能再次出现。
3.国际疫情防控合作国际合作是有效控制全球疫情的关键。
在2024年,各国之间是否能够保持紧密的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将会对疫情的存在与否产生重要影响。
只有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摆脱疫情困扰。
4.社会公众意识和卫生习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社会公众的意识和卫生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2024年人们能够保持高度警惕,并积极遵守卫生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那么疫情的传播可能会得到遏制,减少疫情爆发的风险。
5.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疫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医学研究人员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更加深入,检测和治疗手段也不断完善。
如果科学技术能够在2024年继续取得突破,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的存在可能性将进一步降低。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疫情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无法预测未来的具体情况。
本文仅根据当前信息和趋势进行推测,并不代表最终的结果。
在未来的数年间,我们需要继续保持对疫情的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以保障全球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综上所述,2024年是否还存在疫情的答案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疫苗普及情况、新冠病毒的变异、国际疫情防控合作、社会公众意识和卫生习惯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共同决定疫情的发展趋势。
2023年病毒会爆发吗
2023年病毒会爆发吗2023年病毒会爆发吗爆发的可能性比较小。
近期,全国疫情日趋平稳,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目前监测未发现病毒变异株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力明显增强的情况。
我国刚刚经历过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数人已康复,部分人还在康复中。
人群的总体免疫力处在较高时期。
1、近几个月内,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比较小。
2、今后再出现类似于我国这次大规模新冠疫情流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3、随着我国优化防控策略,新冠疫情在未来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中发生,出现全国范围内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的大规模流行的可能非常小。
全球疫苗接种情况在新冠疫情期间,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全球抗击疫情的重点。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计划,不同品牌的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事实上,疫苗接种率的高低是判断新一轮病毒来袭是否真实的重要因素之一。
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降低人群中新冠病毒的传播,减缓疫情反弹的风险。
因此,全球疫苗接种情况牵涉到全球疫情的走向和疫情持续期的长短,也将对新一轮病毒来袭说法的可信度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预防和应对措施政府在疫情期间作出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决定了疫情发展的趋势、进展的速度和疫情规模的大小。
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各国政府对疫情的反应不一,有的国家对疫情反应及时,迅速采取了有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也有的国家对疫情反应迟缓,导致疫情严重扩散。
因此,在新一轮病毒来袭中,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防控能力和反应速度也将成为判断疫情是否真实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总结:新一轮病毒来袭是否真实,需要从病毒传染规律、病毒变异情况、全球疫苗接种情况和政府预防和应对措施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量。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确定的措施和有效的防控能力,才能够有效控制新一轮疫情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老年人有基础病得了新冠到底怎么办?老年人有基础病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需要居家隔离、加强营养、药物治疗等。
新冠肺炎的复发与再感染
新冠肺炎的复发与再感染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自2020年爆发以来,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虽然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复发与再感染仍然是疫情防控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冠肺炎的复发与再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和防范措施。
一、复发与再感染的定义和区别复发是指已经康复或症状缓解的患者,在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症状或呈阳性反应。
再感染则是指康复或痊愈的患者再次感染了新冠病毒,并出现相关症状。
简单来说,复发是指同一感染导致的症状再次出现,而再感染则是指重新感染了新冠病毒。
二、复发与再感染的原因复发和再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病毒变异、免疫系统反应和个体差异等。
1. 病毒变异: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基因突变较为常见。
一些突变可能导致病毒传播性或致病性的改变,增加了患者复发和再感染的可能性。
2. 免疫系统反应: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然而,个体之间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免疫力较弱,导致病毒再次侵袭。
3. 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在面对病毒感染时,由于基因、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差异,其抵抗力和免疫反应差异较大,从而影响了复发和再感染的风险。
三、复发与再感染的防范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的复发与再感染,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措施应被重点关注。
1. 加强疫情监测:全面的病毒监测和溯源工作对于早期发现病例、尽早切断传播链条至关重要。
各国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毒变异和感染情况。
2. 推进疫苗接种:疫苗的接种是防范复发与再感染的重要手段。
各国要加快疫苗研发和生产,推进全民接种。
3. 强化个人防护:口罩佩戴、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基本防护措施要做到位,以减少感染风险。
4.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
5. 加强科学宣传:定期发布权威信息和指导意见,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复发与再感染的风险,并遵守相关防控措施。
2023上海疫情总结图
2023上海疫情总结图1. 引言自2020年底以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COVID-19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地,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时间。
2023年作为对前两年疫情的总结和回顾,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呈现上海疫情的发展情况和应对措施。
2. 疫情发展趋势从2020年初一直到2022年底,上海疫情的发展呈现了以下几个阶段:2.1 首次爆发阶段2020年初,上海出现了首次COVID-19感染病例。
随着病例数量的逐渐增加,疫情在上海迅速蔓延,社区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2.2 控制和封锁阶段为了遏制疫情的扩散,上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控制措施。
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暂停运营,居民被要求尽量减少外出。
同时,上海实施了严格的封锁措施,对疫情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封控。
2.3 疫情缓解和恢复阶段随着控制措施的逐步落地和居民的自觉配合,上海的疫情逐渐得到缓解。
政府开始逐步放宽限制,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恢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3. 应对措施上海政府为了应对疫情的蔓延和减少病例数量,采取了多种措施:3.1 加强防控措施上海政府加强了对入境人员的管控,实施了严格的检疫措施。
同时,对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进行了消毒和清洁。
3.2 提高公众意识和宣传政府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向公众传达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措施。
通过宣传,增强了公众对疫情的认识和意识,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
3.3 采取在线工作和教育模式为了减少人群聚集,上海政府推行了在线工作和教育模式。
许多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实施了远程办公和在线教学,减少了人员流动和接触。
3.4 激励疫苗接种上海政府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工作,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接种渠道和服务。
通过鼓励居民接种疫苗,提高了群体免疫水平。
4. 结论通过上述的总结和图表,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在2020年至2022年的疫情期间经历了艰难的时刻。
通过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2023年病毒会大爆发吗
2023年病毒会大爆发吗摘要: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对于病毒的关注度明显提高。
人们更加关注是否会出现类似的大规模病毒爆发。
本文将探讨2023年病毒可能出现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并从病毒传播途径、疫苗研发及卫生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引言: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们对于病毒的恐惧和关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开始猜测,2023年是否会出现新的病毒大规模爆发。
本文将探讨这种可能性,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病毒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是造成疾病暴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3年是否会出现病毒大规模爆发,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病毒的传播途径。
如果某种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并且传播途径广泛,那么出现爆发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例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是常见的病毒传播途径,如果某种病毒具有这些传播途径中的一种或多种,那么它的传播范围将会更广,造成爆发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二、疫苗研发疫苗研发对于控制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
如果在2023年出现了病毒大规模爆发的迹象,那么疫苗研发与推广将是关键。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正在努力研发新的疫苗以应对新的病毒威胁。
然而,疫苗的研发通常需要时间,并且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如果在2023年出现新的病毒爆发,疫苗可能尚未完全推出,并且会对抗病毒带来额外的挑战。
三、卫生制度卫生制度对于防控疫情同样至关重要。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各个国家都对自身的卫生制度进行了反思和改善。
然而,不同国家之间的卫生系统仍然存在着差异。
如果在2023年出现了病毒大规模爆发的迹象,卫生制度的韧性和效能将被再次检验。
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在预测病毒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时,需要考虑全球范围内卫生制度的差异。
结论:综上所述,在预测2023年病毒大爆发的可能性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是否有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性?4月7日上午,深圳市委卫生工委书记、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罗乐宣做客深圳电台先锋898“民心桥”节目直播间。
他表示深圳的整体防控效果比较好,以湖北输入为主的第一波疫情已基本平息,现在主要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目前暂未出现本地社区传播的情况,没有大的疫情反复。
罗乐宣认为深圳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与市民的高度社会责任、防护意识是密切相关的。
他强调个人的防护意识不能放松、不要麻痹,应该继续坚持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风等,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健康管理。
同时罗乐宣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是近期防控工作的重点。
“这一块是我们正在关注的,包括复阳的患者,正在进行研究。
”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目前的基本观点是:
1、有传染性
2、从现有情况看,传染性不是很强
3、一旦发现,所有流程按照确诊病人管理,收治在深圳三院
同时,深圳也在通过核酸检测,尽早发现潜在的患者,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以减少其密切接触者以及在社区暴露的时间。
4月5日,广东卫健委发布最新版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名单,宝安区成为中风险地区。
罗乐宣解释,按照现有规定14天内出现本地病例就是中风险地区,同时国内的输入性病例也算本地病例。
因此宝安此前出现的1例确诊病例算作本地病例,成为中风险地区。
“目前深圳的管控措施没有放松,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也在加强防控。
”
对于外地返深人员,14天内没有做过核酸检测,都建议要做。
罗乐宣表示将从企业角度引导,“企业主体责任要承担起来,每个复工企业要有健康管理员,此前基本的流程不变,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管理。
”据介绍,从4月8日0点开始,从武汉持绿码回深的人员无需隔离,但需要做2次核酸检测,首次在武汉,7天之后在深圳再测一次,武汉以外地区暂无此要求。
对于中小学何时开学,罗乐宣介绍将根据整体疫情情况,由省里统一部署,但是建议各学校要提前做好防疫准备。
“境外输入目前来看,主要是零星病人的进入,没有出现社区传播的情况。
从专业角度,2个潜伏期之后都没有出现,可以考虑做相应安排。
”同时,从外地回深的师生14天内没有做过核酸检测的,罗乐宣认为还是有必要做的。
他表示,今后深圳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市区联动,同时提升应急物资储备能力。
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诊疗的相关情况进行交流研讨。
视频连线后,记者对钟南山进行独家专访。
国内疫情会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全球疫情控制何时见效?钟南山回应疫情热点问题。
国内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
钟南山表示,国内疫情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
前提是要积极防控,保持警惕。
按照现有群防群控机制,目前重点放在防控外来输入者。
首先,对其积极进行诊断;其次,在固定的医院或酒店进行隔离。
目前,外来输入者中产生传染的可能性极大。
疫情控制何时能见效?
钟南山表示,这个问题有赖于西方主要国家。
他们的政策天天都在变,而且越来越接近。
现在很多国家的城市采取“封城”举措解决问题,但是“封城”后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原则上,钟南山说:“我估计欧洲确诊病例未来一周会达到高峰,之后应是往下走,但美国很难说。
现在各国政策不太一样,要是都能采取比较积极的政策,病例数应该在4月份就能下来。
”
钟南山:疫情“震中”可能转移至美国
钟南山表示,目前,其他国家采取行动已经三周。
除少数国家新增病例数有些下降外,其他国家还在上升,特别是美国。
现在,美国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中国,“震中”可能会转移到美国。
钟南山分享中国快速控制疫情经验
近日,钟南山多次与美国有关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经验和诊疗情况进行合作研讨。
对于美国专家特别关心的如何快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表示,控制疫情有两个战略,一个是压制、一个是延缓。
中国选择的是压制战略,在短期控制
疫情。
中国社区也具有强有力的群防群控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四个“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钟南山:必须重视无症状密切接触者
对于如何控制疫情,钟南山特别强调,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这一点中国非常重视。
北京时间3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诊疗的相关情况进行交流研讨。
视频连线后,央视新闻对钟南山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据钟南山介绍,美国专家对病例诊断方面尤为关注,在得知他要介绍中国抗击疫情的情况时,上百名医生都想参与连线。
此前,他的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攻坚小组,就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
这次是他第五次与美国方面连线交流。
钟南山分享中国快速控制疫情经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于美国专家特别关心的如何快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表示,控制疫情有两个战略,一个是压制、一个是延缓。
中国选择的是压制的战略,在短期控制疫情。
大家可以看到,两周期间患者还在增加,但两周内也达到了高峰,两周后就恢复到了原来的情况。
中国社区也具有强有力的群防群控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四个“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钟南山:疫情“震中”可能转移到美国了
钟南山说,一些国家得知后,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措施,现在意大利、德国疫情的感染人数已经在下降,但其他地区还在增长,特别是在美国上升得非常快。
现在美国确诊新冠肺炎人数已经超过了中国,达到82000多例。
有可能“震中” 已经转移到美国了。
钟南山:要特别重视无症状的密切接触者
对于如何控制疫情,钟南山特别强调,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这一点中国非常重视。
钟南山:估计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高峰
钟南山还表示,估计不会出现第二波的高峰,因为现在群防群控措施下,很难再有大的暴发,前提是要积极防控,保持警惕。
按照群防群控的机制,现在防控重点,外来输入者已达上百例,尤其是外来输入者是从“第一波发生疫情的国家”过来,传染性是很强的,所以积极诊断隔离这种做法是非常对的。
钟南山:若全球积极应对预计4月份显成效
对于国外一些地区现在的“封城”措施,钟南山回应,“封城”不等于解决问题,封城后,城内也要有很好的个人防护,大家也要遵从防护原则,如果可以严格实施措施,未来一周欧洲病例将有望达到高峰,4月份全球疫情有望见成效。
钟南山:中国正在对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
此外,针对药物治疗问题,钟南山表示,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特效药。
我国已经开始对中药、西药;氯喹、恢复期血浆、氢气与氧气混合气的吸入等,进行最后的总结,相信通过经验和总结,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分享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