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
[2011]182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
![[2011]182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5f012c25fbfc77da269b121.png)
国际能源局文件国能新能【2011】182号国际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电集团公司、中电投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公司、中广核集团公司、中节能集团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华锐风电科技公司、金风科技公司、东方汽轮机公司、湘电集团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今年以来,我国发生多起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对电网运行安全和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现就加强风电并网运行管理通知如下:一、加强风电场建设施工管理。
各开发企业应加强对参与风电场建设的施工企业与人员资质的管理和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验收。
各风电场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试验和投产验收,要针对风电场内电缆头、电压互感器等设备故障频发问题开展专项隐患排查。
因设备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引发大范围事故的风电场,要立即检查评估和整改,再经测试和验收后,方可并网运行。
二、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
风电开发企业应规范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管理,按照要求配备无功补偿和调节装置并保障正常运转确保所属各风电场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并网运作,并具备承受一定的过电压的能力,要深入研究和完善改造场内升压站,实现风电场汇集线单向故障的快速切除、避免故障扩大。
三、提高并网运行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新核准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应严格按照《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机组和风电场,开发企业应会同设备制造企业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在一年内完成设备或风电场的改造,使其符合并网运行要求。
未按规定完成改造的风电机组和风电场,不得并网运行。
四、加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电网企业应根据风电并网运行特点和电网安全运行的有关要求,制定合理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加强对风电好接入方案的审查和并网验收。
各级电网调度机构要加强即时监控,优化电网运行管理,同时制定有效的反事故预案,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三)——部件质量所引发的事故

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三)——部件质量所引发的事故(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汇报体会、策划方案、事迹材料、申请书、演讲稿、主持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report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deeds material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hosting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三)——部件质量所引发的事故本店铺为你整理了多篇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三)——部件质量所引发的事故,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店铺找到更多相关《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三)——部件质量所引发的事故》范文。
风电标准

1.4.1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2014年12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2009年8月27日起修正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2009年8月27日起修正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88号(2009年8月27日起修正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6号(2011年7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7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主席令[1999]第23号(2000年1月1日起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7号(2011年5月1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2009年修正)1.4.2 国家法规1)《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39号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5)《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6)《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7)《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432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86号1.4.3 地方法规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2008年1月1日实施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2010年7月1日实施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2011年6月1日实施4)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新政办发【2012】40号5)《新疆自治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新安监行管字【2012】11号6)《新疆防震减灾实施办法》(2013年3月1日实施)1.4.4 政府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2005年第1号令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第3号令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第17号令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0年第36号令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30号令6)《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38号7)《发电机组并网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45号8)《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22号9)《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号10)《国家电监会关于印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19号11)《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12)《国家电监会关于印发<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23号13)《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监会令第1号14)《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电监会令第2号15)《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会24号令16)《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令第5号17)《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电监会令第9号18)《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电监会令第15号令19)《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2号20)《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遏制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电监会(办安全[2011]26号)21)《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电监会2012【16】号文22)《风力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规范》办安全[2011]79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24)《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8]20号25)《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26)《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27)《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28)《全国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4]865号29)《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899号)30)《关于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电监会特急发改能源[2005]1690号31)《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0]433号32)《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77号33)《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82号34)《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285号35)《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国家电网调[2011]第974号3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号37)《关于印发<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建办[2005]89号38)《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质检总局令[2006]第92号39)《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40)《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2011年第21号)41)《风电并网运行控制技术规定(试行)》201号国家电网调【2010】4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43)《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定》水电规安办【2007】0006号44)《风电并网运行控制技术规定和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国网调【2010】201号)45)《防止风电大规模脱网重点措施》(西电调【2001】59号)46)《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国网调【2011】974号)47)《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网生【2012】352号)48)《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1.4.5 国家标准1)《安全色》GB2893-2008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2010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0)《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18451.1-201211)《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18710-2002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1)《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2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25)《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2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2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28)《防洪标准》GB50201-19942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3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1)《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32)《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GB/T2893.1-20043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GB/T2900.53-200134)《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35)《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19893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37)《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38)《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3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40)《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GB/T19069-200341)《风力发电机组塔架》GB/T19072-201042)《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GB/T19568-200443)《风力发电机组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19960.1-200544)《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GB/T25383-201045)《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全尺寸结构试验》GB/T25384-201046)《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 GB/T25385-201047)《风力发电机组变速恒频控制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5386.1-201048)《风力发电机组变速恒频控制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25386.2-201049)《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5387.1-201050)《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5387.2-201051)《风力发电机组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5389.1-20105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3)《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GB/Z25427-20105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55)《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201156)《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T50059-20115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58)《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5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6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 200261)《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T8905-2012)62)《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18451.1-2012)63)《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GB/Z 25427-2010)6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4.6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4.7 风力发电行业标准、规范1)《风电场工程可行性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FD001-2007)2)《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FD002-2007)3)《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4)《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FD004-2007)1.4.8 电力行业标准、规范1)《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796-20122)《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5027-19933)《电力工程气象勘察技术规程》(DL/T 5158-2012)4)《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5)《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DL/T537-20026)《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7)《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20088)《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574-20109)《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587-20071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1997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DL/T639-199713)《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666-201214)《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DL/T797-201215)《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16)《电力系统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T5025-200517)《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18)《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19)《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20)《电力大件运输规范》DL/T1071-200721)《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1022)《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程》DL/T5383-20071.4.9 其他标准、规范1)《风涡轮发电机组.第1部分:设计要求》IEC61400-1-20052)《风涡轮发电机组.第12部分:风涡轮机动力特性试验》IEC 61400-123)《风能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IEC 61400-20:20014)《转动叶片的实物结构试验》IEC TS 61400-23-20025)《风力涡轮发电机组第24部分:雷电防护》IEC61400-2420026)《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JB/T10194-20007)《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JB/T10300-20018)《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JB/T10427-2004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10)《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11)《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200212)《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50.1-201113)《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201114)《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115)《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NB/T 31011-201116)《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程》NB/T 31028-201217)《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定》Q/GDW432-201018)《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392-200919)。
风电场安全生产监督规定(3篇)

风电场安全生产监督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风电场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参照《江西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监督规定》【____】____号文,结合风电场(以下简称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结构和组织形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的重点是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实现安全监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第三条建立自上而下的完整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的有效监督,促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风电场运行、检修维护和场内安装施工、调试、试验的各相关单位和部门。
第二章安全监督体系第五条风电公司实行三级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一)江西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对风电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二)风电场对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三)班组对本班值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
第三章安全监督重点工作第六条安全监督体系要依法监督,严格监督,监督有据,要通过安全监督体系的监督,促进保证体系正常运做,保证有力,实现安全生产,其重点工作如下:(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监督:组织建立健全以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并监督落实。
(二)安全目标:依据公司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风电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由风电场安全生产委员会审议通过。
监督逐级分解安全目标,监督各级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措施的落实。
(三)安全培训:以知法懂法为重点强化对各级人员的安全培训;以应知应会为重点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养成安全习惯,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四)重大危险源监督:监督本风电场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检测评估及隐患整改,每年完成一次重大危险源监督报告。
(五)危急事件管理:组织制定本风电场安全生产危急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每年的应急演练计划,并监督计划执行。
风电知识题库部分

第五章风电分部一、单选题(共150题)1.依据《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1177号),经电网调度机构()的运行时段,不对风电场预测预报进行考核。
(A)备案(B)批复(C)发布指令(D)修改调整答案:D2.根据Q/GDW588-2011《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风功率预测系统中数据的存储求所有数据至少保存()年。
(A)20(B)5(C)IO(D)IS答案:C3.根据GB/T19963-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电机组及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
风电场安装的风电机组应满足功率因数在0的范围内动态可调。
(A)超前0.85~滞后0.85⑻超前0.95~滞后0.95(C)超前0.9~滞后0.9(D)超前0.97~滞后0.97答案:B4.根据《风电场功率调节能力和电能质量测试规程》(Q/GDW630-2011)风电场停运时测量并网点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各次谐波电压和间谐波电压,测试周期为()小时。
(A)48(B)12(C)6(D)24答案:D5.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国家电网调(2011)974号),对己并网但不具备合格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容量为OMW及以上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应在一年内完成改造和现场检测,并提交检测验证合格报告。
(A)I(B)0.75(C)0.5(D)1.5答案:A6.根据《风电并网运行服务指南》(调水(2012)297号),风电场并网应提前()个月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交并网申请书,,同时提交风电场相关的详细资料。
(A)3(B)2(C)5(D)4答案:A7.根据Q/GDW630-2011《风电场功率调节能力和电能质量测试规程》,风电场产生的闪变测试方法是当风电场正常运行时,以不低于OkHz的须率米集并网成电压和电动序列。
(A)3答案:C(B)2(C)5(D)48.依据Q/GDW588-2011《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单个风电场功率的短期预测月均方根误差应小于(A)0.1(B)0.15(C)0.25(D)0.2答案:D9.根据Q/GDW588-2011《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调度端和场站端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均应运行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区。
新能源政策法规目录汇编

新能源政策法规目录汇编一、综合类1.1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1年7月23日发布发改高技【2011】1592号)1.2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修订)(国际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外交部财政部2011年8月3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外交部财政部令第11号)1.3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5日发布发改高技【2011】1675号)1.4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2011年9月8日发布商产发【2011】310号)1.5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11年11月29日发布财综【2011】115号)1.6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国家能源局2011年12月5日发布国能科技【2011】395号)1.7外商投资产为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011年12月24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令第12号)1.8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国家海洋局2012年2月发布)1.9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3月7日发布财关税【2012】14号)1.10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12年3月14日发布财建【2012】102号)1.11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能源技术装备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4月14日发布国能科技【2012】121号)1.12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2012年4月19日发布国能科技【2012】130号)1.13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4月27日发布财建【2012】167号)1.14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2012年4月30日发布国发【2012】15号)1.15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5月7日发布)1.16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电力的实施意见(国家电监会2012年6月14日发布)1.17国家能源局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国家能源局2012年6月18日发布国能规划【2012】179号)1.1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7月6日发布发改能源【2012】1207号)二、风电2.1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5月3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136号)2.2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6月9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177号)2.3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6月11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182号)2.4 国家能源局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7月1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00号)2.5 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2011年7月6日发布)2.6 国家能源局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7月12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26号)2.7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25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85号)2.8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安全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10月16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373号)2.9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11月1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374号)2.10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功率预报与电网协调运行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1月13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12号)2.11 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2月16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47号)2.12 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电监会办公厅2012年3月1日发布电监安全【2012】16号)2.13 国家能源局关于“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3月19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82号)2.14 关于印发风电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科技部2012年3月27日发布国科发计【2012】197号)2.15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4月24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135号)2.16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7月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195号)三、三.太阳能3.1 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11年12月16日发布财办建【2011】187号)3.2 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2012年1月18日发布财建【2012】21号)3.3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2月24日发布)3.4 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科技部2012年3月27日发布国科发计【2012】198号)3.5 关于公布2012年金太阳示范项目目录的通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2012年4月28日发布财建【2012】177号)3.6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7月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194号)3.7 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9月14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298号)3.8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10月29日发布)3.9 关于组织申报金太阳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12年11月7日发布财办建【2012】148号)四、水电4.1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工程概算调整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3月16日发布)4.2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5月1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156号)4.3 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7月31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42号)4.4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13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63号)4.5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2011年10月18日发布发改新能【2011】2242号)4.6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和水电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11月3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361号)4.7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7月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200号)五、核电5.1 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布《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项目表》和《核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09年10月12日发布国能科技【2009】274号)5.2 关于调整三代核电机组等重大技术设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7月5日发布财关税【2011】45号)5.3 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2011年10月20日发布)5.4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务院2011年12月15日发布国发【2011】42号)5.5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11年12月2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2号)5.6 关于印发《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国家核安全局2012年6月12日发布国核安发【2012】98号)5.7 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印发与核安全相关的能源行业核电标准管理和认可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2012年7月25日发布国能科技【2012】226号)5.8 国务院批复《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保护部2012年10月10日发布)六、生物质6.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3月28日发布发改价格【2012】801号)七、部分地区7.1 安徽省“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3月9日发布建科函【2011】204号)7.2 山东省“十二五”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2011年9月23日发布鲁经信资字【2011】526号)7.3 上海市新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年12月5日发布沪府发【2011】90号)7.4 天津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12月6日发布津发改规划【2011】1490号)7.5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12月26日发布京发改【2011】2287号)7.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3月16日发布新政办发【2012】31号)。
风电场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风电场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1. 风电场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2. 风电场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3. 风电场必须组织全员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他们具备履行安全操作职责的能力。
4. 风电场必须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5. 风电场必须制定灾害防范和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6. 风电场必须加强现场巡查和监控,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7. 风电场必须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风电场必须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事故风险。
9. 风电场必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感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10. 风电场必须建立健全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及时统计和分析各类事故数据,以便进行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决策。
风电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5篇)

风电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一章总第一条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是具有否决性的重要指标,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必须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为了规范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总经理是本公司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的领导责任。
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是自己分管工作范围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三条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全公司各级人员都应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和上级公司有关规定。
对安全工作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简称“五同时”)。
第四条公司各级领导人员和各部门除应认真履行本规定中所列的安全职责外,还应完成上级或主管领导临时交办的安全工作任务,并对所属部门人员履行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对公司各级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安全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监察。
对安全职责履行好的应予以表彰奖励,对不负责任,失职造成事故的,按本规定分清责任,进行追究。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晋能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各级人员第二章第六条1.总经理是本公司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和本规定的执行、以及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与贯彻落实,负全面的领导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公司有关规定,亲自批阅和传达安全生产文件、指令和通报,提出具体贯彻意见,并____落实。
3.掌握和____制定有关的安全规程、制度、操作规程,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各项现场制度,抓好规程、制度的贯彻。
4.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发生因“短期行为”而损害企业的安全基础的行为,保证生产一线职工思想稳定。
风电场运行管理安全规定(3篇)

风电场运行管理安全规定第一章职责第一条风电场场长:(一)对运行的技术管理全面负责。
(二)负责审批主要系统设备的运行方式,现场运行规程及全厂性系统图和各种技术文件。
(三)负责审批各级运行人员技术培训计划,领导全厂性的反事故演习工作,组织特殊性的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四)每天了解负荷曲线,检查运行方式和有关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异常情况处理和设备启停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巡检主要设备,重点检查关键岗位及主要设备缺陷。
(五)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运行分析会议,听取汇报,检查和布置有关安全、培训、运行指标分析等工作,并组织评比。
(六)负责审批重大特殊试验的计划和技术措施并主持试验工作。
第二条安全监管员(一)在风电场场长领导下,负责安全监察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二)监督检查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工作、运行反事故措施和劳动保护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参加运行事故分析、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确定责任人,督促制定与落实防范措施。
(四)负责工作票、操作票的统计评价工作。
(五)负责现场运行参数、文明生产监督和考核工作。
第三条风电场场长助理(一)在风电场场长领导下,负责运行技术的管理工作。
(二)负责对现场运行日志,各种报表记录、参数及有关系统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制定并下达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负责运行规程修改和技术分析会议。
(三)负责审核全厂性电气、机械等主系统的图纸、各种运行报表及各种运行专题总结。
(四)负责组织修编并审核各专业的运行试验方案和措施。
(五)组织制定全厂性各种运行技术管理标准,督促现场严格执行。
(六)组织编制全厂性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特殊运行方式和调整方案和措施。
(七)负责运行小指标竞赛工作,对各值经济技术指标进行评价和考核工作。
(八)组织审核现场运行规程和有关管理制度,定期总结执行规程、制度的经验。
(九)风电场场长是设备停、复役工作的具体执行人,根据设备停、复役工作的实际及时与调度联系,落实设备能及时的投入或退出系统。
风电项目安全管理制度(5篇)

风电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障风电项目的安全生产,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风电项目工作流程,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风电项目的工作人员,包括风电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维护工人等。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风电项目的安全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管理。
第四条安全管理目标风电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是实现零事故、零伤亡、零损失。
第五条安全管理责任(一)公司风电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最高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风电项目的安全工作。
(二)风电项目经理下设项目安全管理组,负责制订和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协助风电项目经理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六条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一)公司风电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安全特点确定安全生产岗位,并明确岗位责任。
(二)岗位责任人应熟悉安全生产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做到安全、稳定、高效进行工作。
(三)岗位责任人应定期检查岗位安全设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四)岗位责任人应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七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一)公司风电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二)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基本的安全教育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培训,包括安全规程、安全操作、应急救援等内容。
第八条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一)公司风电项目经理应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各岗位责任人应掌握应急处理方法,能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控制。
第九条违章违规惩处制度(一)对于违章违规行为,公司风电项目经理有权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二)对于严重违章违规行为,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十条安全与技术管理制度(一)公司风电项目经理应制定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施工与维护工作的安全性。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4.03.18•【文号】国能发规划〔2024〕22号•【施行日期】2024.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能发规划〔2024〕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派出机构,中核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投、华润集团、中煤集团、中广核: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4年能源工作,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我局研究制定了《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开展工作,并将落实情况于2024年12月底前函告我局(发展规划司)。
国家能源局2024年3月18日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能源工作十分重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着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深化能源改革创新,着力提高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风电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风电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风电场的安全运行,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风电场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安全生产基本要求第二条风电场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生产纳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风电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风电场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
第三条风电场内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严禁任何未经培训的人员随意进入场内进行工作。
第四条风电场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提高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五条风电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该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身上。
各级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职责,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其顺利实施。
第六条风电场的安全生产责任由风电场负责人统筹协调,具体分工由各级管理人员负责。
第七条各级管理人员应做到严格要求、亲身示范、及时掌握情况、妥善处置。
并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安全操作规范第八条风电场内的工作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任何情况下均不能擅自变更操作方式。
对于安全操作规范不熟悉的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后方可操作。
第九条风电场内的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任何维修和检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
第十条风电场内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入现场。
第五章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第十一条风电场必须落实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
对于工作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职业病危害,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防护。
第十二条风电场内的操作人员必须经常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的检测评估。
第六章火灾防控与应急预案第十三条风电场必须建立完善的火灾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
对于消防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保养必须落实到位。
第十四条风电场内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火灾安全规定,不得在场内吸烟、乱丢烟蒂等行为。
第七章事故处理与调查第十五条风电场内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抓好风电场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

抓好风电场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文/海南国信能源公司 海南东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钱启良安全生产安全第一 ,安全问题具有一票否决权,这是我们国家对待安全生产工作的一贯政策,风电行业也不例外。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风电产业装机、并网容量的迅猛增长,风电场的数量也由2005年前的20余家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家,风电场的安全工作凸显。
今年三月一日国家电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该《意见》从风电场设计、建设、并网、运行、调度、监管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地要求,这说明了国家对风电场的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表明风电场的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从源头上抓起,并把好每一个环节关,风电场的安全工作业内人员人人有责,加强风电场并网前的安全评价工作确保电网及风电场的安全必不可少。
风电场建设阶段的安全工作1.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工作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包括调研、选择设计单位、设计、设备选型、订货等。
风电场的前期工作是风电场安全工作的源头,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调研工作,在调研中结合本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等自然条件,选择委托资质好、技术力量强、业绩好,就本地区自然、电网条件等情况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勘探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满足国家、行业有关技术设计规范及标准要求。
风电场的输、变电部分的设计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编写的“风电场电气系统典型设计”执行,但是为了减少电缆头故障给安全带来的影响,在有条件的地区场区集电线路尽量采用架空线路。
如果设计单位是两家以上,业主应该做好设计联络工作,以防他们之间相互衔接部位有误留下安全隐患;风机设备一定选择发电量好成熟的机型,并满足当地自然条件要求,具有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能力,具有动态有功及无功功率控制能力,电压和频率适应能力,合格的电能质量,友好的监控和通信系统,精确的电气仿真模型等与电网友好型机组;输变电设备、材料选择在国内排名为前几名的厂家,并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产品,这些产品应该有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对某一电气产品有检测资格的单位,例如:西高所、武高所等所出具的检测合格证书,同时与电监会住本省办事处沟通,了解在当地有劣迹的电气设备、材料生产厂家,将他们拒之门外;无论是风电机组还是输变电材料、设备在招标时都不能以最低价取胜,人们常讲的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任何一个商家都不会做亏本的生意,价格低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所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肯定难以保证,在以后的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将出现安全隐患。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策法规目录(1997-2013)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策法规目录(1997-2013)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策法规目录1997年新能源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暂行规定1999年1、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2、关于进一步促进风力发电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0年1、关于加快风力发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指导意见;2、“国债风电”项目实施方案;2001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03年1、关于开展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2、关于印发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2004年1、关于风电前期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2、关于印发《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的通知; 2005年1、可再生能源法;2、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3、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4、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5、关于加快风电设备本地化有关意见的通知;6、关于印发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2006年1、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2、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3、财政部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7年1、节约资源法;2、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3、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4、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的通知;2008年1、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定额和造价工作管理办法;3、关于调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4、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1、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2、关于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的通知;3、关于规范风电建设和市场秩序的通知;4、关于落实风电发展政策有关要求的通知;5、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6、于取消风电工程项目采购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通知;7、关于印发《海上风电开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8、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9、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0、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11、关于做好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2010年1、关于加强风电开发与电网接入和运行管理协调工作的通知;2、关于印发《风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风电标准体系框架》的通知;3、关于印发《能源行业风电标准体系项目表》的通知;4、关于印发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5、关于印发促进风电装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6、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7、关于加强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8、关于做好2010年金太阳集中应用示范工作的通知;9、关于组织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示范的通知;10、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11、关于加强金太阳示范项目并网管理的通知;12、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3、2010年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申请指南;2011年1、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遏制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2、关于印发风电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3、关于印发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5、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6、关于印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7、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8、关于印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9、关于加强风电场安全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10、关于印发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11、关于印发启动西北地区风电和水电协调运行机制研究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12、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13、关于做好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14、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15、2011年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12年1、“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3、“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4、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5、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6、关于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及调整资金分配管理方式的通知;7、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及调整资金分配管理方式的通知;8、关于印发《风电功率预报与电网协调运行实施细则(实行)》的通知;9、关于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10、关于印发“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11、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12、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13、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14、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15、关于增补云南省“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16、关于印发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17、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和风电场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8、关于增补部分省、自治区“十二五”风电核准计划项目的通知;19、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21、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通知;22、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23、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项目审核确认管理暂行办法;24、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5、关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26、关于预拨201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通知;27、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有关会计处理规定;28、2012年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9、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30、关于下达首批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的通知;31、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年1、关于做好近期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2、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3、关于做好2013奶奶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4、关于印发“十二五”第三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5、关于做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资料共享使用的通知;6、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7、关于加强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的通知;8、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9、关于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0、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11、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12、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13、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14、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15、2013年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16、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17、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18、关于印发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19、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20、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若干意见的通知;21、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2、光伏发电运营监管办法。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完全版)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十月前言为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规范电网企业(本规范所指的电网企业是指从事输电、供电业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监管局组织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编制,考虑到电力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伴随新技术应用而出现的新课题,提出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项目,规定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以及绩效考评和持续改进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规范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监会安全监管局。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电监办、山东电监办、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
目次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7)4 基本要求 (8)5 核心要求(评分项目) (9)附录A (49)附录B (51)附录C (55)附录D (59)附录E (65)※符号位选择项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输电、供电业务的企业,其中供电业务包括配电业务和售电业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本规范应取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6号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7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1号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140号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1号电力安全生产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15号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2号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4号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7号供电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8号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1号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1999〕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安委〔2011〕4号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模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06〕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07〕11号关于深入推进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电监安全〔2007〕45号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8〕43号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9〕61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12〕11号关于印发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电监安全〔2012〕16号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办安全〔2010〕88号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定(试行)办安全〔2012〕11号关于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能源电〔1993〕45号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 4053-2009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6095-2009 安全带GB/T 6096-2009 安全带检验方法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2011-2009 足部防护电绝缘鞋GB 17622-2008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设计规范GB 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6178-1996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10963.2-2008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2 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GB 16847-199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GB 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T 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GB/T 8349-2000 金属封闭母线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 I-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风力发电场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操作指导意见

新能源公司风力发电场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操作指导意见一、编制依据:为了规范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风力发电场安全生产运行,根据国家《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及《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规定,结合风电场运行实际情况,制定本操作指导意见。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区域管理机构、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管辖的风力发电场项目。
三、指导内容:1.风电场工作人员基本要求1.1生产运行人员应认真学习风力发电技术,提高专业水平。
风电场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员工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
每年度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考试,合格者继续上岗。
1.2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临时参加劳动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核方可随同参加指定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新聘人员应有3个月实习期,实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实习期内不得独立工作。
1.3所有生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所有职工必须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2.对个人的安全措施2.1任何人员进入风电场,必须配戴安全帽。
2.2在风力发电机上工作时必须要穿戴工作服、安全带(全身式),安全帽和手套。
2.3在使用一些材料如油或脂时要仔细查看其使用的安全数据表并配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具。
2.4只有当风机停机后才允许从机舱后部(发电机上部)的出入口爬到机舱顶部工作,从机舱前部可以进入轮毂,检查叶轮。
2.5在轮毂,传动轴或叶轮上进行维护工作时必须要锁定叶轮,刹车在制动状态。
当风速低于18米/秒时,且叶轮在锁定状态,工作人员可以逗留在机舱内。
2.6任何时候攀爬塔架,一定要穿戴安全用具,如:全身安全带,减震器和防滑锁扣等。
2.7在攀爬之前,必须非常熟悉运行指南和上述的安全设备,遵守安全设备的指南,并留意其失效日期。
安全带在使用前必须要进行安全检测,并正确穿戴安全带;防滑锁扣也必须能正确实现其功能,在靠近地面位置进行悬挂试验。
2.8攀爬风机塔架时,一次只允许一个人攀爬安全梯,另一个人须等第一个人爬到平台并盖上盖板后攀爬。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依据-法律法规部分

(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 (安监总局47号令) (安监总局48号令) (安监总局 1号令)
大危险源监控)
(安监总局令第16号) (电监安全[2013]5号文) (安监总局40号令)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法规名称
(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
(生产设备设施)
1 2 3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电网运行规则(试行)》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依据-法律法规部分(共82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意见的通知》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加强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指导意见 》 《国家能源局关于防范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 《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意见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关于防范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的指导意见》 《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电力(业)安全工作规程》的通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电力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发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培训教师培训大纲和考核要求》 《电力行业安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篇)

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风电场的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适用于风电场内职工、访客和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连续改进”。
第四条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风电场的生产过程安全、设备设施安全、作业人员安全。
第五条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并不断进行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
第六条风电场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七条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应与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管理相结合,形成综合管理体系。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八条风电场安全生产的最高决策者应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安全生产政策和目标,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风电场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十条风电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风电场领导干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确保安全生产政策和目标的落实。
第十二条风电场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十三条风电场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应定期进行,对不按要求履行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罚。
第三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十四条风电场应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十五条风电场应制定和实施风险评估制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第十六条风电场应制定和实施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七条风电场应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十八条风电场应建立和实施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重大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第四章作业安全第十九条风电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和知识。
第二十条风电场应对作业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风电场应保障作业人员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工具和防护用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规范风电安全工作,强化风电设计、建设、并网、运行和调度等全过程安全管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的可靠供应,促进风电安全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风电场设计与设备选型管理(一)设计(咨询)单位要严格设计流程、加强设计管理。
对于符合国家规划的新建风电场,要加强对风资源、建场条件的论证,预可研、可研、施工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方案要满足相关设计深度要求并通过设计审查。
项目设计方案如有重大变更,应组织开展论证,必要时要重新开展该阶段勘察设计与审查工作。
(二)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要对可能引起的系统电压稳定问题进行研究,优先考虑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合理确定风电场升压站动态无功补偿方案。
电力调度机构应参与接入系统的设计审查,根据电网运行情况,提出具体审查意见。
(三)分散式风电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电网一次和二次设备状况,对风电机组选型和电网改造提出明确要求,满足电网的调压需要。
(四)风电场二次系统设计要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并应征求电力调度机构意见。
风电场监控系统设计要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相关规定,实现风电场运行信息和测风信息上传电力调度机构,满足风电场有功功率、无功电压自动调节远方控制的要求,并设置统一的时钟系统。
禁止通过公共互联网络直接对风电机组进行远程监测、控制和维护。
(五)设计单位要优化风电场集电系统设计,应优先选用上出线机端升压变压器,以减少电缆终端使用数量;集电系统电缆终端应选用冷缩型或预制型,适当提高电缆终端交流耐压和雷电冲击耐压水平。
集电系统应综合考虑系统可靠性、保护灵敏度及短路电流状况选择合理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实现集电系统永久接地故障的可靠快速切除。
(六)设计单位应根据风电场所在地区合理确定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等级及保护接线,多雷区风电场应适当提高设备防雷设计等级,防雷引线选型和风电场接地电阻应满足相关防雷标准要求,机组叶片引雷线及防雷引下线应优先采用铜质导线。
海上、海岛、沿海地区风电场应注重差异化设计,提高风电机组的防台风、防腐蚀能力。
风电机组机舱内设备及动力电缆应采用防火设计,采用阻燃材料,提高风电机组的防火能力。
(七)风电企业要加强设计(咨询)单位和风电设备的招标管理,严格设计审查,防止因低价中标导致设备质量下降。
风电企业与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签订的设备采购合同应明确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对制造原因引起的设备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治;提供风电机组保护设置参数和电气仿真模型等资料;开放涉网保护参数的设置权限。
(八)风电企业应选择经挂网试运行且检测合格的风电机型。
并网风电机组应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过电压能力。
规划总装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基地,各风电场应具备一定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
二、风电场建设安全管理(九)风电建设项目单位要对风电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负全面管理责任,履行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组织、协调、监督职责,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落实参建各方职责,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开工15个工作日内,将风电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向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备案。
(十)风电建设项目单位要加强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建立和完善设计、监理、施工、调试、设备制造企业等单位的安全资质审查制度。
参建单位应取得相应的资质,不得超越资质承揽工程,严禁工程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十一)风电建设项目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加强对风电机组吊装、工程爆破施工等重大特殊施工作业方案的审查工作。
工程使用的特种设备、燃爆器材、危险化学品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加强运输、储存、使用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工作。
监理单位要审查施工各项准备措施和方案,对吊装作业、工程爆破、隐蔽工程等重要施工作业实行旁站监理。
(十二)风电建设项目单位要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和组织机构,明确参建各方职责,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加强风电机组吊装、电缆终端、电力二次接线、接地网等各环节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防止由于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安全隐患。
参建各方要重视质量缺陷管理,强化防治措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
(十三)风电建设项目单位要建立主要设备监造管理机制,对于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的选择要进行鉴证。
必要时,对于关键质量环节应旁站监督,保证风电设备制造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十四)风电企业要加强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立和完善验收管理制度。
强化资料验收移交工作,风电工程各阶段验收及各项试验资料应数据齐全,结论明确,手续完备。
工程档案应与工程建设同步,强化对图纸、照片、电子文档载体及技术档案等资料管理。
(十五)电网企业要加强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做好风电场接入系统和送出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对于已审查通过的接入系统审查意见,不得擅自变更,努力实现接入工程的同步建设和同步投产,不得以技术和其他理由拖延风电项目接入。
三、风电并网安全管理(十六)风电企业要加强风电场并网管理,组织开展新建风电场机组并网检测工作;按照《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并网安全性评价。
(十七)风电并网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检测机构应规范检测程序,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对于风电场内抽检测试未通过的机型和抽检合格批次产品中因更换主要部件导致风电机组性能不满足并网技术要求的机型,检测机构应及时报告电力监管机构和电力调度机构,并于每月底前将通过检测的风电机组型号及检测汇总报告报送电力监管机构备案,并同时抄送当地电力调度机构和风电企业。
(十八)电力调度机构要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配合开展风电场并网检测工作,参与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对风电场涉网资料、技术条件、并网测试等方面内容进行严格核查。
四、风电场运行管理(十九)风电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
配置专(兼)职安全员和技术人员,履行安全职责,强化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二十)风电企业要加强安全、运行、检修等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按有关规程要求对输变电设备开展预防性试验和运行维护工作。
电场运行规程应报当地电力调度机构备案。
(二十一)风电企业运行人员应熟悉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规程和相关规定,严格遵守调度纪律,及时准确向电力调度机构汇报事故和故障情况。
记录保存故障期间的有关运行信息,配合开展调查分析。
风电场因继电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导致风电机组脱网时,应及时报告电力调度机构,未经电力调度机构同意,禁止自行并网。
(二十二)风电企业要加强电力二次系统管理,开展二次系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规范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审核、批准制度,建立和完善继电保护运行管理规程;相关涉网二次系统及设备定值应报电力调度机构审核和备案;每年应根据系统参数变化等情况进行继电保护定值复核,保证电力二次设备安全运行。
(二十三)风电企业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机制,定期开展风电机组、集电系统、变电设备和无功补偿装置等电气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对于低电压穿越能力、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无功配置和调节性能不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风电场,应制定专项整改计划,及时落实整改。
已投运风电场应采取措施,实现集电系统永久接地故障的可靠快速切除。
(二十四)风电企业要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重点编制自然灾害、火灾、人身伤亡、风机大规模脱网等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按照相关规定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开展应急演练。
风电企业要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高风电场应急处置能力。
(二十五)风电企业要组织开展风电场技术监督工作。
加强风电场绝缘、金属、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电能质量等方面技术监督工作,及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
(二十六)风电企业要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风电企业有调度受令业务的运行值班人员应经过电力调度机构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二十七)风电企业要加强风电可靠性管理,建立可靠性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可靠性管理岗位责任,准确、及时、完整报送信息。
(二十八)电网企业要加强对大规模风电并网产生的电力系统安全风险的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系统反事故措施和专项应急预案,及时制定并落实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措施。
要加强电网薄弱环节的建设改造,为风电接入创造条件;要加强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保证风电并网运行安全。
五、风电调度管理(二十九)电力调度机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风电调度管理,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
风电企业要严格遵守调度纪律,加强与电力调度机构的协作配合。
(三十)电力调度机构要加强对系统风电接纳能力的评估,将风电纳入月度电力电量平衡和日前调度计划管理,统筹安排运行方式。
逐步开展风电场综合性能排序调度工作。
直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的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原则上应设立风电(可再生能源)调度管理专职人员。
(三十一)电力调度机构要督促风电企业对已投运风电场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开展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按照电监会《关于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中有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处理意见的通知》要求,进行整改。
(三十二)电力调度机构要加强调管范围内二次专业管理,督促风电场开展二次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指导风电场进行涉网保护整定,做好涉网保护定值审核和备案。
组织风电场开展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
(三十三)电力调度机构要逐步建立以省级和区域电力调度机构为平台的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体系,开展覆盖调管范围的中长期、短期、超短期风电发电预报工作。
风电场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建立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集中接入的风电场要按风电发电计划申报要求向电力调度机构上报发电计划。
(三十四)电力调度机构和风电企业要充分利用厂网联席会议等信息交流平台,按照有关规定披露风电运行信息,协商解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重大事项,促进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
(三十五)风电企业要向电力调度机构提供风电设备的电气仿真模型和相关参数,配合电力调度机构开展对大型风电场接入系统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情况的研究工作,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六、风电安全监管(三十六)电力监管机构要加强风电安全监督管理,强化风电建设、并网、运行和调度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
要组织开展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制度,定期进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教育培训和技术交流,促进风电安全健康发展。
(三十七)电力监管机构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要求,开展风电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严肃责任追究。
对发生风电安全事故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要及时进行通报,并督促企业及时落实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