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混凝土工作流程和工艺

混凝土工作流程和工艺

混凝土工作流程和工艺一、施工工艺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泵送→基础底板/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钢筋工程隐检完毕,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项目质量检查员进行钢筋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经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填写预检记录,经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水、电等专业技术质量人员对现场专业施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完毕,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后,填写混凝土浇筑会签单。

现场水、电、保温养护等措施准备到位,劳力(模板看护人员、钢筋看护人员、水电看护人员等)组织配备齐全。

现场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交底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交底,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使操作人员熟悉掌握操作规程。

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汽车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仔细检查泵管加固情况。

填写浇灌申请,并经批准。

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等各种技术资料齐备,并做好开盘鉴定工作。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预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提前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现场总工程师审核,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准使用。

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和种类应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准使用。

外加剂、掺合料由试验确定,不得使用具有早强性能的减水剂。

混凝土送到浇筑地点后,抽检每个台班不少于两次,或对混凝土质量产生怀疑的罐车进行坍落度试验并做好记录,不满足要求予以退还。

现场严禁加水。

2、作业条件⑴地基土质情况、地基处理、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情况等均经过勘察、设计、监理单位验收,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⑵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要求混凝土拌合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校核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对于工程质量和工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一、混凝土施工方法1.浇筑法浇筑法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清理施工现场,搭建脚手架和模板,安装钢筋骨架。

(2)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从搅拌车中运输到施工现场,倒入模板中,用振动棒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3)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龟裂。

2.喷射法喷射法是将混凝土通过喷射机喷射到施工现场,其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清理施工现场,搭建脚手架和模板,安装钢筋骨架。

(2)喷射混凝土:将混凝土从搅拌车中运输到喷射机中,通过高压喷射将混凝土喷射到模板上,用振动棒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3)养护:在混凝土喷射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龟裂。

二、混凝土工艺流程1.搅拌混凝土混凝土的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的第一步,其步骤如下:(1)准备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准备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等原材料。

(2)搅拌混凝土:将原材料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至混凝土均匀。

2.运输混凝土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其步骤如下:(1)准备运输工具: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搅拌车等。

(2)运输混凝土:将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倒入运输工具中,运输至施工现场。

3.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需要进行浇筑,其步骤如下:(1)准备施工现场:清理施工现场,搭建脚手架和模板,安装钢筋骨架。

(2)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从运输工具中倒入模板中,用振动棒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4.养护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其步骤如下:(1)覆盖保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护层,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龟裂。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混凝土表面情况,及时进行维护。

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对于工程质量和工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屋面混凝土工艺流程

屋面混凝土工艺流程

屋面混凝土工艺流程一、施工前的准备。

1. 材料准备。

咱先说这材料哈,混凝土的材料那可得精挑细选。

水泥得是质量靠谱的,就像找对象得找个靠谱的一样。

砂石呢,砂要干净,不能有太多杂质,石子的粒径也得合适,太大太小都不行,就像做菜,食材得选对喽。

水呢,可不能是脏水,得是干净能喝的水(当然不是真喝啦,就是强调干净)。

这些材料都准备好了,就像士兵准备好了武器,才能上战场。

2. 机械设备准备。

搅拌机得检查好,这就好比汽车要上路得先检查一下有没有毛病。

振捣器也得准备好,那可是让混凝土密实的神器。

还有运输车辆,要保证能把混凝土顺利运到屋面上去,可不能在半路上掉链子。

3. 屋面基层处理。

屋面基层就像房子的地基,得处理好。

要把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啥的都清理干净,要是不干净,混凝土就像在脏桌子上画画,怎么能画得好呢。

如果基层有不平的地方,还得修补平整,这样混凝土才能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

二、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搅拌可是个技术活。

要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来搅拌,这个配合比就像菜谱一样,各种材料的比例得刚刚好。

水泥、砂石、水按照比例放进搅拌机里,然后就开始搅拌啦。

搅拌机呼呼地转着,就像在跳一场欢快的舞蹈。

搅拌的时候要注意搅拌均匀,不能有的地方水泥多,有的地方水泥少,那样混凝土的质量就没保证啦。

三、混凝土的运输。

搅拌好的混凝土得运到屋面上去。

运输的时候要快,但是也不能太颠簸,要是太颠簸了,混凝土就像晕车的人一样,会吐得到处都是(这里吐就是指混凝土会分离啦)。

如果是用泵送混凝土,那泵车也要调整好,压力要合适,就像给人打针,压力太大或者太小都不行。

四、混凝土的浇筑。

1. 浇筑顺序。

浇筑的时候得有个顺序。

一般是从屋面的一端开始,慢慢向另一端推进。

就像排队一样,一个一个来,不能乱了阵脚。

2. 浇筑厚度。

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也很重要。

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了可能会振捣不实,太薄了又达不到设计要求。

每次浇筑的厚度要控制好,就像女孩子涂面霜,涂得薄厚要合适。

混凝土预拌生产工艺流程

混凝土预拌生产工艺流程

混凝土预拌生产工艺流程一、概述混凝土预拌生产是在预先设计好的混凝土搅拌站内,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来生产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

这样的生产模式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预拌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搅拌配料、搅拌生产、输送浇筑等环节。

二、原材料准备1. 水:水是混凝土的重要成分,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水的掺合量要根据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来确定。

2.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水泥。

水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使用时应按照要求测量计量。

3.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助石料,主要由碎石和人工砂组成。

骨料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要经过筛分、洗净等处理。

4. 外加剂:外加剂是混凝土中的辅助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

外加剂包括增塑剂、减水剂、防冻剂等,根据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来选择。

5. 控制性:掺合掺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掺物有粉煤灰、粉砂、粉剂等。

他们的作用是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6. 配方设计:根据混凝土施工要求和环境条件,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注意考虑骨料的种类和掺合物的掺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

三、搅拌配料1. 合理配料:根据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将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物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料。

要严格控制配料的准确性,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 搅拌时间:将水泥和骨料等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搅拌。

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

3. 搅拌速度:在搅拌过程中,要控制搅拌机的转速,确保混凝土充分搅拌,杜绝料浆分层现象。

4. 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水泥浆块或骨料未完全搅拌的情况。

四、搅拌生产1. 搅拌机:选择适合的搅拌机器,确保其性能稳定,搅拌效果好。

搅拌机器要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2. 搅拌站:在搅拌站内设置多台搅拌机器,同时进行搅拌生产。

可以根据工地需要的混凝土量来确定搅拌机器数量和排列。

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是指将混凝土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方法和程序进行施工的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文件,先将模板按照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安装,然后调整并固定好。

2. 钢筋布置:根据结构设计和图纸要求,在模板内进行钢筋的布置。

钢筋的正确布置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3. 浇筑混凝土:将预先准备好的混凝土倒入到模板内,然后利用振动器等设备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并排出空气,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4. 表面处理: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成后,可以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拓摩、抹灰、刮毛等方法,以提高混凝土的平整度和
美观度。

5. 养护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
养护处理,包括覆盖保温、喷水养护等方法,以保证混凝
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上就是混凝土施工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的施工工艺还
需根据具体情况和项目要求进行调整。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详细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详细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详细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设、桥梁工程、道路修建等领域。

混凝土的制作过程涉及多道工艺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

2. 原材料准备在混凝土生产工艺中,需要准备以下原材料: - 水:用于混合水泥和骨料,形成石灰浆。

-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

- 骨料:通常使用砂、石子等颗粒状物质作为骨料。

- 控制和调整材料:例如添加剂(用于改变混凝土的性能)、沥青(用于改变混凝土的耐久性)等。

3. 混合工艺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包括: - 混料:将水泥、骨料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凝土浆料。

- 调整:根据需要,可以在混合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控制和调整材料,以改变混凝土的特性。

- 浇注: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或施工场地,进行浇注。

- 紧实:使用振动器或压实机对混凝土进行紧实,以去除空隙和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4. 养护工艺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使混凝土逐渐获得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工艺包括: - 保湿:覆盖混凝土表面,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 温度控制:通过控制环境温度,使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下逐渐养护。

- 时间控制:养护过程的时间通常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要求来确定,一般需要进行数天至数周的养护。

5. 质量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 原材料检测: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检测。

- 混合搅拌检测:在混合过程中进行取样,分析混合物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 强度检测: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

- 外观检测:观察混凝土的表面是否有裂缝、起泡等缺陷。

6. 环保与可持续性在混凝土生产工艺中,环保和可持续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回收利用:将废弃的混凝土碎片进行再利用,作为粗骨料或填充材料。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经过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浇筑和养护等过程,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1.原材料准备: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砂、骨料和水。

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然后,要进行原材料的贮存和搬运工作,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充足并避免污染。

2.混合:将经过质量检验的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搅拌机应具备良好的搅拌效果,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

3.浇筑:混凝土混合后,需要通过输送设备将其输送到施工现场。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保证混凝土能顺利地填充模板中。

4.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的措施包括覆盖保湿料、喷洒水和遮阳等,以控制混凝土的水分散失,促进水泥的水化硬化反应。

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1.原材料控制: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并严格按照配制比例进行取样和称量。

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级别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注意检查砂、骨料和掺合料等原材料的质量和含水率。

2.水泥和骨料的搅拌控制:在搅拌过程中,要保证搅拌机的转速和时间符合要求,确保水泥和骨料充分混合。

搅拌机设备应具备合适的搅拌效果,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浇筑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均匀地覆盖模板,确保混凝土与模板间的黏附强度。

同时要注意浇筑的速度和层数,以避免产生空鼓和裂缝。

4.养护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进行覆盖保湿料、喷洒水和遮阳等养护措施。

浇筑后24小时内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并保持良好的养护条件。

此外,还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检验。

常用的监控指标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等。

通过对混凝土的抽样检验和实验室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常常被用作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它的使用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房屋建设、桥梁建设、道路建设等。

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的多个方面。

一、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确定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置位置。

需要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水等。

要组织好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2. 搅拌混凝土混凝土的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环节之一。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骨料、砂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的混合。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合的时间和速度,确保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为了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定的外加剂。

3. 运输混凝土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立即进行运输,以避免混凝土在搅拌机内硬化。

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可以使用混凝土泵车、罐车等不同的运输设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4. 浇筑混凝土在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混凝土需要立即进行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选择适当的浇筑方法,包括自流坍落、抹平、振捣等。

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以确保浇筑质量。

5. 养护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包括湿养护和干养护两种方式。

湿养护可以通过覆盖湿润的麻袋或喷水等方式进行,干养护则需要采取遮阳、减少水分蒸发等措施。

二、质量控制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从原材料入手。

需要对水泥、骨料、砂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湿度和防止外界污染。

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比例关系。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操作。

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1.清理施工现场,移除杂物和污物,确保地面平整。

2.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施工区域大小和高度,确定浇筑对象。

3.准备好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如水泥、砂子、砾石、型材、模板等。

二、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安装好木质或金属模板,并固定好,确保模板的牢固和垂直度。

2.在模板上做好标记,以便于后续操作定位。

三、钢筋布置:1.根据设计图纸,将钢筋按照要求进行剪断和弯曲加工,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和绑扎。

2.确保钢筋与模板之间的间隙,以免钢筋与模板直接接触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四、混凝土搅拌: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2.将水泥、砂子、砾石和适量的水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

五、浇注:1.开始浇注前,先将混凝土的浇注位置进行湿润处理,以免混凝土吸水过快。

2.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内,用振动棒进行振动,以排除空气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

六、养护:1.浇注完混凝土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避免在早期干燥过快而出现裂缝。

2.可以使用喷水将混凝土表面湿润,或者利用湿布覆盖混凝土,以保持水分。

七、拆模:1.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以进行拆模操作。

2.先拆除模板的侧板,然后是顶部板和底部板,确保拆除时不破坏混凝土结构。

八、养护:1.拆模后,对刚拆卸下来的混凝土进行养护,防止过早失去水分而影响强度和质量。

2.可以继续进行喷水或湿布覆盖等养护操作,直到混凝土的干燥和强度发展到预期值。

以上便是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的详细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质量。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1.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平整,设置临时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2.施工机具准备:准备好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车、输送泵、浇筑车等必需的施工机具。

二、材料准备1.混凝土材料:根据混凝土设计配合比,选择优质水泥、骨料、细集料和掺合料等材料,并进行验收。

2.钢筋材料: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材料,并进行验收。

3.模板材料: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模板材料,并进行验收。

三、基础处理1.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的基坑尺寸和土质情况,进行基坑开挖,确保基坑稳定和坑底水平。

同时,加固处理水平力和垂直力的支护体系。

2.基础清理: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并进行清水冲洗,确保基坑内的环境整洁。

四、钢筋加工及安装1.钢筋加工:根据结构设计图纸要求,将钢筋按照尺寸加工成相应的形状和长度。

2.钢筋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基础、柱、梁、板等构件的预留孔洞中进行钢筋的安装,同时按照钢筋连接的要求进行绑扎。

五、模板安装1.模板准备:将模板材料按照结构图纸要求进行加工、测量和处理,并设置保护层。

2.模板安装:根据施工顺序,按照结构图纸要求和施工方案,在钢筋上安装好模板,并确保模板的平整、牢固。

六、混凝土搅拌和运输1.搅拌机准备:检查搅拌机的工作状态和清洁程度,确保搅拌机可以正常工作。

2.搅拌混凝土:根据施工需要,按照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将水泥、骨料、细集料和掺合料等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得到均匀的混凝土。

七、混凝土浇筑和养护1.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搅拌车中,并使用浇筑车将混凝土从搅拌车运送到相应位置的模板内进行浇筑。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密性。

2.混凝土养护:浇筑后的混凝土需要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开裂。

采取覆盖保湿、喷水养护等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八、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1.施工质量检查: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浇筑质量、模板安装质量、脱模质量、养护质量等。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学习混凝土工程施工这么久了,今天来说说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首先呢,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先是混凝土的制备,这就像我们做菜要先准备食材一样,要根据工程的要求,把水泥、砂石、水还有可能有的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

我理解这是个很关键的开始,要是比例不对,后面可就全乱套了。

比如有些高强混凝土,水泥量给少了,那强度肯定达不到要求。

然后是混凝土的运输,这个可讲究了,你得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会离析,也不能让它初凝了。

就好比我们送外卖,外卖要是洒了或者变质了肯定不行。

我之前就很困惑,怎么才能知道在运输时间长的情况下还能不能用呢。

后来我总结啊,这就得计算时间,结合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来确定运输的最长时间限制。

接下来就是混凝土的浇筑了。

浇筑之前要对模板和钢筋进行检查,确保没问题了再浇筑。

这个过程就像是盖房子要先搭好架子一样重要。

我还想起个要点啊,浇筑的时候要分层进行,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

比如说浇筑柱子的时候,如果一下子全倒进去,里面肯定到处是空洞。

这就像往瓶子里装沙子,你一下全倒进去,中间肯定空好多地方。

在振捣这个环节,我理解就是为了让混凝土更加密实。

可刚开始我就想不明白,振捣过度和振捣不足到底怎么区分呢。

后来查资料加上自己试验我总结出来了,振捣过度混凝土会出现泌水现象,而振捣不足就像一块蛋糕没烤熟一样,里面很多蜂窝状的孔洞。

还有个要点啊,混凝土的养护很关键。

这就好比病人手术后需要好好调养一样。

养护的时间和湿度温度都有要求,如果养护不当,混凝土的强度也达不到设计要求。

像在夏天,水分蒸发太快,就要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关于这方面的学习资料我觉得《建筑施工技术》这书就很不错,里面有详细的理论解释。

我自己的学习技巧呢,就是多去现场看,光看书本知识有些地方真的很难理解,现场看过之后一下就明白了。

还有就是自己做些小的模型实验,这样能更直观地记住各个环节的要点了。

混凝土工艺流程范文

混凝土工艺流程范文

混凝土工艺流程范文1.工程准备阶段:在混凝土工程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工程准备。

包括施工图纸的阅读、施工方案的制定、人员和设备的准备以及施工现场的清理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2.基础土方的开挖与处理:在准备好施工现场后,需要对基础土方进行开挖与处理。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基础土方开挖到要求的尺寸和深度。

然后进行土方处理,包括拆除不符合要求的土方、加填石子或砂子等材料以提高土方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调配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调配。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粉煤灰、矿粉、外加剂和水等组成。

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这些材料进行称量和搅拌,制成合适的混凝土。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调配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模板、编织钢筋和支撑等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然后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至施工现场,并由混凝土泵或人工进行浇筑。

浇筑时需注意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堆积或空洞现象的发生。

5.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

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早期强度的发展。

养护可采用覆盖混凝土表面、喷水养护或涂抹养护剂等方法。

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以上,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具体情况可进行适当延长。

6.混凝土的硬化:在养护期结束后,混凝土会逐渐硬化并达到设计强度。

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需要提前使用的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加快硬化的方法,如采用外加剂或加热等。

7.混凝土的验收与保养:混凝土硬化后,需要进行验收和保养工作。

验收主要包括对混凝土强度、表面平整度、尺寸、比重等进行检查和测试,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结构,需要进行处理或重新施工。

保养工作包括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喷水养护、防渗和修复等,以保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以上就是混凝土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混凝土现浇工艺流程

混凝土现浇工艺流程

混凝土现浇工艺流程
《混凝土现浇工艺流程》
混凝土现浇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方式,其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地基处理:在进行混凝土现浇之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包括挖掘、填实和夯实等工序,确保地基的坚固和平整。

2. 模板搭设:在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搭建混凝土现浇的模板,模板的质量和准确度直接影响到最终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3. 钢筋加工和安装:在模板搭设完成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包括剪裁、弯曲等工序,然后将钢筋安装到模板内,构成混凝土构件的骨架。

4. 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和钢筋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养护,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上便是混凝土现浇工艺的一般流程,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混凝土现浇构件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形状和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四大工艺流程

混凝土四大工艺流程

混凝土四大工艺流程英文回答:The four major processes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are mixing, placing, compacting, and curing. These processesare essential in ensuring the strength, dur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1. Mixing:The mixing process involves combining cement,aggregates (such as sand and gravel), water, and sometimes additives to create a uniform and workable concrete mixture. This is typically done using a concrete mixer, which can be a stationary drum mixer or a truck-mounted mixer. Thecorrect ratio of ingredients and thorough mixing arecrucial to achieve a consistent and strong concrete mix.For example, when I was working on a construction project, we used a truck-mounted mixer to mix the concreteon-site. We added the cement, aggregates, and water into the mixer and let it rotate for a specific duration. This ensured that the ingredients were well-blended and formed a homogeneous mixture.2. Placing:Once the concrete mix is ready, it needs to be placed in its final position. This can be done using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pouring, pumping, or conveying. The concrete must be placed carefully to avoid segregation or displacement of the aggregates. Proper placement techniques also help in achieving the desired shape and finish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For instance, when we were constructing a foundationfor a building, we used a concrete pump to place the concrete. The pump allowed us to direct the flow of concrete into the formwork accurately, ensuring that the entire area was filled evenly.3. Compacting:After the concrete is placed, it needs to be compacted to remove air voids and achieve maximum density. This is typically done using vibrating equipment, such as a concrete vibrator or a vibrating screed. Compaction helps in improving th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the concrete by eliminating any potential weak spots or voids.During a road construction project, we used a vibrating screed to compact the freshly placed concrete. The screed was moved back and forth over the surface, causing the concrete to settle and fill any voids. This ensured that the road surface was smooth and free from any air pockets.4. Curing:Curing is the process of maintaining the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of the concrete for a specific period. This allows the concrete to gain strength and develop its desired properties. Proper curing is essential to prevent cracking, shrinkage, and other potential defects in the concrete.For example, when we finished pouring a concrete slab, we covered it with plastic sheets and sprayed it with water regularly to keep it moist. This ensured that the concrete cured properly and achieved its full strength over time.中文回答:混凝土施工的四个主要工艺流程是搅拌、浇筑、压实和养护。

混凝土工艺流程

混凝土工艺流程

混凝土工艺流程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搅拌、浇筑和养护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原材料准备是混凝土制作的第一步。

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之前,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和配比。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砂和骨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而掺合料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在原材料准备环节,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配比计算,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接下来是混凝土搅拌环节。

搅拌是混凝土制作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将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达到一定的均匀程度。

搅拌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随后是混凝土的浇筑环节。

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将混凝土倒入模具或施工现场进行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确保混凝土能够填满模具并尽可能减少气泡和空隙的产生。

此外,还需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压实度,以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裂缝现象。

最后是混凝土的养护环节。

养护是混凝土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阶段能够获得充分的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包括湿润养护和温度控制。

在湿润养护环节,需要使用覆盖物或喷水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以促进水化反应的进行;在温度控制环节,需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外部环境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混凝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混凝土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搅拌、浇筑和养护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对混凝土工作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

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

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而混凝土的拌合工艺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的准备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在使用前,应检查水泥的生产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并对其强度、安定性等性能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通常为碎石或卵石,其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指标应符合要求。

细骨料一般为中砂或细砂,其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也需进行检测。

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堆放和储存,避免混入杂质和受到污染。

3、水拌合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一般来说,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混凝土拌合,若使用其他水源,则需要进行水质检测。

4、外加剂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等。

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

二、设备的选择和调试1、拌合设备常见的混凝土拌合设备有自落式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

自落式搅拌机适用于拌合塑性混凝土和低流动性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则适用于拌合干硬性混凝土和高强度混凝土。

在选择拌合设备时,应根据工程规模、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计量设备为了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需要配备精确的计量设备,如电子秤、流量计等。

计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其精度符合要求。

3、运输设备混凝土在拌合完成后,需要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

运输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自卸车等。

运输设备应保持清洁,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和泌水现象。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和试运行,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计量精度和搅拌效果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下面就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流程。

1. 基础准备: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确保基础已经准备好,包括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污物,确保基础坚固和平整。

2. 模板安装:根据图纸要求,安装好模板,确保模板的合理性和平整度,以确保浇筑出的混凝土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3. 配制混凝土: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规定,配制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4. 搅拌运输:将配制好的混凝土通过搅拌车运送至浇筑现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搅拌均匀。

5. 浇筑施工: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要求浇筑速度适中,均匀浇筑,避免出现空鼓。

6. 表面处理: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抹平、压实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和结实。

7. 棚布覆盖:在养护期间,需使用棚布覆盖混凝土新浇筑面,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8. 养护处理:养护周期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候条件而定,要求养护期间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干裂和塑性收缩。

9. 模板拆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拆除模板,进行验收和验收。

如果需要修补,及时进行修补。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流程包括基础准备、模板安装、配制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施工、表面处理、棚布覆盖、养护处理等步骤,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日成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生产工艺管理操作规程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日一、原材料准备1.1 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1.1.1 原材料进站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首先从原材料的控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做到比质比价,质量第一,品质证明与实物相符。

原材料进入搅拌站后,必须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①材料员及称房当班人员对送货车辆车过秤计量,通过电脑程序记录台帐。

②卸车后要车车回皮,要做回皮记录。

③不合格原材料退货后做销账记录。

④原材料到达检测批量后,物检员做好材料的试验检测记录。

⑤交接班时做交接记录。

⑥材料部、生产部、试验室联合每月对地秤进行检定,材料部负责保存地秤外检证书和内部校称记录,保证地秤的计量精度。

⑦试验室负责抽查该环节运行情况。

1.1.2 水泥进场验收(1)混凝土优先选用符合GB175-2007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符合GB1344-1999标准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符合GB2000-2003的中低热水泥(大体积混凝土)。

(2)所使用水泥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有复试报告。

水泥质量证明必须注明该批水泥品种、标号、厂别、生产和出厂日期以存档备查。

(3)对相同厂家的品种,同标号水泥每500t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

(4)进厂水泥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取样复试,不合格水泥不得进厂或执行退货处理。

(5)进厂水泥必须按期、按批量索取本批水泥的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以存档备查。

(6)散装水泥进厂时,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别装入指定筒仓,并挂牌标识,严禁混杂贮存,对超期水泥,经过复试后,按技术部门审定意见使用。

1.1.3 砂、石进场验收收料人员把好材料的进场关,对于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砂、石料禁止入场。

合格标准:(1)砂子中无明显的泥块,无碎屑杂物。

(2)砂子级配基本符合使用要求。

(3)新进厂砂子用手攥时,以放开手后手掌上无泥的痕迹为宜。

(4)砂子中无明显泥块,石子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泥土。

(5)无风化物颗粒。

(6)石子级配应符合要求,针片状不能过多,石子粒径不宜普遍过大或过小。

(7)不合格砂石退货后要做退货记录(包括车号、厂家、退货原因等内容)。

(8)试验室每1000t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

合格后方能使用,检验资料存档备查。

1.1.4 拌合水宜选用饮用水,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规定,方可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使用。

1.1.5 粉煤灰、外加剂进场验收(1)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粉煤灰进场后试验室要车车抽检细度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上要有车号、等级、数量、厂家、检测结果、处理结果),合格后,放入专用仓内。

若不合格,通知质检部开具不合格通知单退货,做好退货记录。

(3)对相同厂家品种外加剂,每50吨应抽检一次进行复试,对其密度、固含量、减水率、净浆流动度及经时损失、缓凝性、及净浆凝结时间等进行检测,复检其质量情况并积累资料。

1.1.6 原材料入仓(1)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膨胀剂应按照不同品种分别储存在防潮筒仓中、专仓专用,不得混仓,筒仓更换品种时,必须协同试验室做清仓鉴定。

(2)经检测合格的砂石应存储在同规格品种的料仓内,不得与其他品种砂石混料。

(3)袋料原材要进库保管,露天存放时必须离地面400cm以上码放,并加盖苫布。

(4)试验室随时检查原材料的仓储及标识情况。

(5)所有材料符合入库标准后,需库管开具入库证明留底待查。

1.1.7 其他注意事项(1)原材料达到检测批量时,试验室需在材料部协助下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并进行试验。

(2)试验室随时检查送检批量是否符合要求。

(3)试验室取样后及时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做试验,并做好相应的试验记录。

(5)在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或出现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对所有外加剂进行重新试验。

(6)每月要对原材料检测结果按厂家、品种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1.8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混凝土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 5094-1997标准的规定。

应定期通过混凝土的均质性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叶片磨损情况。

(3)搅拌运输车出车前,须清洗接料斗和车身,避免污染环境,工作完毕后应将所有接触混凝土的机械设备彻底清洗干净。

(4)混凝土交棒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

1.1.9 材料贮存(1)各种材料必须分仓贮存,并有明显的标识。

(2)水泥按生产厂家、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分别贮存,同时应防止水泥受潮及污染。

(3)骨料的贮存应保证骨料的均匀性,不使大小颗粒分离,同时应保证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分别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骨料贮存的地面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

(4)外加剂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贮存,并应具有防止其质量发生变化的措施。

(5)矿物掺和料应按品种、级别分别贮存,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料混合。

二、混凝土生产2.1 工艺流程原材料准备→预拌混凝土搅拌→预拌混凝土运输生产工艺流程图2.2 生产前准备(1)如有生产任务,需施工现场提前24小时向销售部发出申请,每批次生产需由业务员将生产任务的基本信息(工地名称、施工单位、施工部位、浇筑方量等)录入ERP系统。

(2)材料室根据库存情况合理安排进料,并及时将备料状态通知生产部和试验室。

(3)质检在得到当班调度员的生产指令后进行核单,距生产前1小时内开具生产配合比给搅拌楼、材料室。

(4)当班调度员接到工地开工指令后将生产信息从ERP发至搅拌楼。

(5)当班操作员在ERP系统上接到调度员的生产指令后,将生产信息填入搅拌楼主机并且打印混凝土送货单。

2.3 混凝土搅拌(1)预拌混凝土应采用符合规定的搅拌楼进行搅拌,并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2)混凝土搅拌楼操作员开盘前,应根据当日生产配合比和任务单,检查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

(3)搅拌楼应实行配合比挂牌制,按工程名称、部位分别注明每盘材料配料重量。

(4)物检员每天班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雨后立即补测,根据砂、石含水率随时调整每盘砂、石及加水量,并做好调整记录。

(5)搅拌楼操作人员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投料顺序先倒砂石,再装水泥,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水搅拌。

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宜滞后于水泥。

(6)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可参照搅拌机使用说明,经试验调整确定。

搅拌时间与搅拌机类型、坍落度大小、斗容量大小有关。

掺入外加剂或掺合料时,搅拌时间还应延长20-30s,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并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小于30s,在制备C50以上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相应增加搅拌时间。

(7)搅拌楼操作员应随时观察搅拌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坍落度的变化情况,坍落度应满足浇筑地点的要求,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当班质检员反映,严禁随意更改配合比。

(8)质检员应抽查每一配合比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

并跟踪抽查原材料、搅拌、运输质量,核查施工现场有关技术文件。

(9)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按标准严格控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搅拌站机房应为封闭性建筑物,所有粉料的运输及称量工序均应在封闭状态进行,并有吸尘装,砂料厂宜采取防尘措施。

(10)搅拌楼应严格控制生产用水的排放,减少污水排放。

(11)搅拌楼应设置专门运输车冲洗设施,运输车出厂前应将车外壁及料斗壁上的混凝土残浆清理干净。

(12)每一个生产任务的第一盘混凝土,当班质检员应取样观察,满足生产条件和施工条件方可继续生产。

2.4 生产后运输(1)预拌混凝土运送应采用标准规定的运输车运送。

(2)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积水排尽。

(3)运输前需对运输车进行全面的检测,无问题才可安排运输任务。

(4)如需要在卸料前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应快速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由试验确定,司机严格执行。

(5)严禁向搅拌运输车内的混凝土加水。

(6)操作员按一车一单填写“混凝土送货单”由搅拌车驾驶员随车交施工方签收。

在交回上一车单据后该车方可继续运送下一车混凝土。

(7)试验室在第一车砼出厂前取样、测试坍塌度、留制试块,并适时调整。

检测结果达到标准后方可发出,其后按规范留制试块。

2.5 生产后注意事项(1)调度室在完成当批生产任务后,应着手后续任务的的开始准备。

(2)砼运输车量回到搅拌站后,应按规范清洗车辆。

(3)生产任务完成后,操作员应整理生产任务中的所有报表,填写材料消耗记录,收取交货验收单和生产记录。

三、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施工单位在签订预拌混凝土技术合同时,应力求详细,全面反映对混凝土的各项指标的要求。

(2)混凝土开盘前,应根据计划混凝土浇筑速度确定混凝土每小时供应量,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供应不足或者供过于求的情况。

(3)应充分考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值,保证混凝土到达浇筑地点后的坍落度。

(4)混凝土在浇筑前严禁向罐车内加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混凝土不满足技术合同要求的应退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