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汇编

合集下载

【古诗文】沪教版九年级上古诗汇总及译文

【古诗文】沪教版九年级上古诗汇总及译文

【古诗文】沪教版九年级上古诗汇总及译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来自魔都语文园地00:0004:081《咏绣障》唐·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译文】傍晚时分,堂屋前面的花朵开放得鲜艳美丽,女工们拿着描花的彩笔,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绷着绣布的绣架上。

绣成的屏风摆放在春天的花园里,因绣得精巧逼真,竟引逗得黄莺飞下柳条,向着绣障中的花间飞来。

2《春日偶吟》清·袁枚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举时。

非常欢喜非常恼,不看棋人总不知。

【译文】拢起袖子静静地观看别人下棋若有所思,下棋的双方分明就是楚汉两军对峙。

这其中真正的高兴与苦恼,不是棋迷是体会不到的。

3《沈园二首》其一南宋·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译文】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4《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5《自题小像》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译文】我的心无法逃避爱神射来的神箭,我炽爱着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家园。

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6《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译文】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

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_沪教版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_沪教版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_沪教版初一上册语文古诗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是文学与艺术的源头。

古诗词教学是初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学习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高自身的欣赏品味和审美层次的重要课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一上册语文古诗沪教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沪教版初一上语文古诗(一)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三)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又呈吴郎唐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六)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一)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沪教版——初中30篇古文简表

沪教版——初中30篇古文简表
《公输》
墨子
春秋战国
《墨子》
《曹刿论战》
左丘明
春秋
《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
西汉刘向编《战国策》
《孔孟论学》
孔、孟
春秋
至圣、亚圣
《论语》《孟子》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郑燮

扬州八怪之一
《板桥家书》
《黄生借书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袁枚

《小仓山房文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
《陈涉世家》
司马迁

《史记》
《桃花源记》
孟子
战国
亚圣
《孟子》
《卖油翁》《醉翁亭记》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
《欧阳文忠公文集》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末
清朝张潮编《虞初新志》
《口技》
林嗣环

同上
《愚公移山》
列子
战国
《列子》
《黔之驴》《小石潭记》
《捕蛇者说》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
《柳河东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唐宋八大家
《东坡志林》
《狼》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课内30篇古文常识简表
课内古文常识简表
文章
作者
朝代
称号
选自
《为学》
彭端淑

《白鹤堂集》
《陋室铭》
刘禹锡

《全唐文》
《爱莲说》
周敦颐

《周元公集》
《橘逾淮为枳》
晏婴
春秋
《晏子春秋》
《伤仲永》

【古诗词】沪教版八年级上古诗词汇总及译文

【古诗词】沪教版八年级上古诗词汇总及译文

【古诗词】沪教版八年级上古诗词汇总及译文九儿(红高粱)来自魔都语文园地00:0002:301《春日五首》其二宋·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差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一声轻雷过后,顷刻落下了如丝般的春雨,雨过天晴后屋顶上的琉璃瓦如碧玉般浮光闪闪。

雨后的芍药如惆怅的女子含着点点泪珠,雨打后的蔷薇,也似乎绵软无力,其实枝条正悄悄攀枝蔓延着。

2《三衢道中》宋·曾幾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4《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燮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译文】我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回家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5《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上海沪教版八上古诗词

上海沪教版八上古诗词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春日五首》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 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 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 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 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 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 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 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三衢(q U )道中曾機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郑燮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 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 看斜阳,放起鳞鳞细 浪。

明日风回更好, 今宵露宿何妨? 水 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 上。

辛弃疾词二首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 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 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 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只有香如故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 晨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 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 , 夕露沾我衣 .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 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1. 沪教版初中古诗文汇总(预备—初三)中考古诗词(初中1—6册91首)李白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 1、《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一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招手问问题。

他们太害怕了,不敢回应别人。

二小松唐独勋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三首杂诗唐王维如果你来自你的家乡,你应该了解你的家乡。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洛杉矶的四个春夜唐李白他的玉笛在黑暗中飞舞,散落在整个洛杉矶的春风中。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吴有成五郎唐杜甫大厅前飘动的枣树是西邻居,没有食物,没有孩子,一个女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这就是说,尽管有很多东西是为远方的游客准备的,但插入稀疏的栅栏是非常正确的。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柳登岳阳大厦杜甫我以前听说过洞庭水,但现在我去了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友无话可说,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个词,五首歌,三首歌唐白居易给你一个不用钻海龟和黄檀就能解决疑问的方法。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害怕谣言,王莽很谦虚,没有篡夺它。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八赏乐天扬州首宴再见唐刘禹锡巴山楚水荒芜之地,荒废了23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成千上万的帆从沉船的旁边经过,成千上万的树在患病的树前生长。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梯寺后禅寺唐常建清晨走进古庙,晨曦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宜人,池影空旷。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个无标题唐李商隐见面很难,离开也很难。

东风微弱,百花齐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黎明的镜子担心云神庙的变化,夜吟应该感受到寒冷的月光。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在十一月的晚上想起我哥哥杜甫驻军的鼓声打破了人们的视线,秋天的雁鸣声打破了人们的视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所有的兄弟都是分散的,没有家可以要求死亡和生命。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二.送走古草唐白居易从平原上一年茂盛的草丛中,每年都会凋零一次。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沪教版八下语文古诗

沪教版八下语文古诗

八年级下古诗【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夜阑(lan)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字词注释⑴僵卧:指诗人卧病在床。

⑵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⑶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⑷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⑸思:想着,想到。

⑹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⑺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

戍(shù),守卫。

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在新疆轮台县。

这里泛指边塞。

⑻夜阑:夜将尽。

⑽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⑾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⑿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2]。

【赏析】:陆游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

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jī)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解释三年来我奔走四海,今天却又成为了俘虏。

我为了这河山流了多少泪,谁又说天地宽广四海为家?我已经知道自己的长辞之日不远了,想要与故乡诀别却又难舍。

待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拭目以待抗清的义旗在空中飘扬【赏析】:《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华亭时所作。

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

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七年级(下):(一)春寒宋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二)宿甘露寺僧舍宋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三)偶题朱熹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四)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五)春晚二首北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六)浪淘沙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至节即事元·马臻天街晓色瑞烟浓, 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 呼卢笑语自从容.(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九)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二)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十三)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四)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五)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最新沪教版八年级上古诗词(完整版)

最新沪教版八年级上古诗词(完整版)

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完整版)致建平中学西校初一13 14班全体同学以下内容由初一13班施启翔编辑、整理绝对正确《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三衢(qú)道中曾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郑燮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辛弃疾词二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沪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词根据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和背诵: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理解其内涵和韵味。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答谢中书书陶景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沪教版初中古诗词 - 唐

沪教版初中古诗词 - 唐

唐朝客中作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上李邕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上海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上海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上海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上海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篇目,供学生学习和背诵: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0.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11. 《醉翁亭记》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2. 《赤壁赋》 - 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是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材料。

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沪教版初中古诗词 (除唐宋诗词外的古代诗词)

沪教版初中古诗词 (除唐宋诗词外的古代诗词)

秦风·无衣先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伐檀先秦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硕鼠先秦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迢迢牵牛星两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读山海经·其十晋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沉醉东风·渔夫元白朴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寿阳曲·远浦帆归元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

七年级上古词文整理1、伤仲永[宋]王安石选自《临川先生文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yì]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ǐn]然众人矣”。

【词释】①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民:平民百姓。

世:世代。

隶:属于。

②耕:耕田。

生:生长到。

年:岁。

未:不;没有. 尝:曾经。

识:认识。

③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忽:忽然。

啼:出声地哭。

求:要。

④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焉:他,代指仲永。

借旁近:就近借来。

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⑤与:给. 即:立即,立刻。

书:书写,写. 并:并且。

自:自己. 为:题写。

名:名字.⑥其:这。

以:把.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

收:聚,团结。

为:当做,作为。

⑦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传:传送。

一:全。

观:观看。

自:从。

是:此。

⑧指:指定。

作:写作。

立:立刻。

就:完成。

其:代词,代指这首诗。

文:文采.⑨理:道理。

皆:都。

可:值得.观:观赏。

者:……的地方(方面).邑人:同(乡)县的人.⑩奇:对……感到惊奇(奇怪)(意动用法)。

之:代指仲永的才华。

稍稍:渐渐。

11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名词作动词).12其:他的,代仲永的。

或:有的人。

以:用。

乞:求取.之:它,代仲永的诗.13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

利,认为……有利可图。

其,这。

然,这样。

日:每天。

14扳:通“攀”,牵引,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

环:四处,到处。

谒[yè]:拜访。

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完整版)(1)

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完整版)(1)

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完整版)致建平中学西校初一13???14班全体同学以下内容由初一13班施启翔编辑、整理绝对正确红色字体为宋词或古文《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三衢(qú)道中?????曾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郑燮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辛弃疾词二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沪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汇编

沪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汇编

六年级(上)一、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二、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三、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菩萨蛮五代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六、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文: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七、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八、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十、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十一、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十二、牧童词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十三、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十四、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十五、赠外孙王安石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十六、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十七、水口行舟朱熹昨日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六年级(下)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一、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二、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三、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菩萨蛮五代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六、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文: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七、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八、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十、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十一、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十二、牧童词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十三、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十四、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十五、赠外孙王安石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十六、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十七、水口行舟朱熹昨日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六年级(下)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二、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绝句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四、题弟侄书堂(晚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五、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六、对酒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七、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八、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九、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十、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十一、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十二、客中作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十三、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十四、丰乐亭游春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十五、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纪昀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十六、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十七、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十八、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杨万里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十九、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二十、过吴松江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七年级(上)一、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晚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三、杂诗(其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无。

四、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六、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七、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八、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赠君一言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九、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清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一、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十二、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十三、梅岭三章陈毅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十四、红梅王十朋(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霜雪态,未肯十分红。

十五、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十六、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

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十七、草书屏风(晚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卦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十八、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九、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二十、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七年级(第二学期)一、春寒(宋)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二、宿甘露寺僧舍(宋)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送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二、偶题(其一)朱熹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三、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四、春晚二首(选一)(北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五、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六、至节即事(元)马臻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七、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八、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九、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浣溪沙苏轼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十一、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二、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十三、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十四、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十五、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十六、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十七、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十八、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