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第五章 工业防毒技术

(2) 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毒性的影响: a、可流性:毒物(如在体液中)的可流性越大, 其毒性作用越大。 体液:血清、血液、汗液、骨液、脂肪、呼吸道 黏液 b、挥发性:越大,毒作用越大。 c、 分散度:颗粒越小,化学活性越大,其毒 性作用越大。
(3)毒物的联合作用:
环境中几种毒物都存在,起综合毒性作用 a. 相加作用。 b. 相亲作用。 C.化合物等。 d. 颉抗作用:综合作用于单个毒性:如氮和氨 联合 日常生活中注意:酒精可增加铅、汞、砷、 四氯化碳、甲苯、二甲苯、氨基、硝基苯、硝 化甘油、氮氧化物以及硝基氯苯等毒物的吸附 能力,故接触这类物质后不宜饮酒。
第二节:工业毒物的危害
一、 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有三种: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其中:最重要是呼吸道,其次是皮肤,经 过消化道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有些毒物,如三硝基甲苯、农药等,主要 经皮肤吸收。生产条件下,经消化道引起的中 毒较少,一般是由于意外事故如经口吸入或用 被污染手拿取食物和吸烟造成的 。
(4) 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中全部存活的最大 剂量或浓度。 上述剂量用 表示: mg/kg. mg/m3. g/m3 mg/l mg—毒物的毫克数 kg—动物的体重 m3 —空气体积 一般毒物的急性毒性都用LD50来分级
3、影响毒性的因素:
工业毒物的毒性大小或作用特点常因其本身 的理化特性、毒物间联合作用,环境条件及个 体的差异等许多因素而异。 (1) 物质的化学结构对毒性影响: 各种毒物的毒性之间的存在差异,主要是基于 其分子化学结构不同。 如碳氧化合物中有如下规律: a在脂肪族烃类化合物中,其麻醉作用随分子 中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1994年初东莞一鞋厂发现7名女工得了“怪病”,病人周 围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破损害,被误为风湿病。后 经省职防院诊断,是正己烷中毒。 1996年8月深圳辉开电子厂发现76名工人双下肢无 力,部分工人不会走路,原因是该厂使用白电油作清 洁剂,这种清洁剂含有大量正己烷。企业和工人都不 知道白电油的成分,疏于防范,有的甚至用来洗手。 2000年9月东莞冠泰花纸有限公司印刷车间的8名 员工均出现了手脚麻木、四肢乏力的症状,很快就不 能行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 他们患的是“慢性正己烷中毒”。 2001年7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新日东电工厂26 名打工妹发现正己烷中毒,另有约200余名员工存在中 毒隐患。
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培训资料

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培训资料一、工业毒物概述工业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有机气体等。
这些毒物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等。
工业生产中接触到毒物的工作者需要有相应的防护意识和技术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二、常见工业毒物及其特性1.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易燃性和毒性,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2.重金属:具有毒性和蓄积性,如铅、镉、汞等。
3.有机气体:易燃易爆、对呼吸道刺激和中毒作用明显,如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
三、防毒技术培训内容1.毒物的识别和分类:通过外观、气味、特性等方式识别常见工业毒物。
2.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佩戴:包括呼吸器、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的选择和正确佩戴方法。
3.急救处理:应急情况下的毒物接触处理方法和急救措施。
4.工作环境监测:学习使用监测设备对工作环境中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5.个人卫生: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四、防毒技术的重要性工业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防护意识和技术是保障工作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防毒技术培训,工作者能够提高对工业毒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五、结语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培训资料的编写旨在提升工作者对工业毒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工作者们能够重视防毒技术培训,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以上是针对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培训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工作顺利,安全第一!。
精选工业毒物和职业中毒

接触锰的机会: (1)冶金工业。锰矿石经开采、运输、加工后主要用于冶金方面,如制造锰铁等。 (2)电焊条的制造与使用。电焊条的药皮中含锰可达5%~50%。 (3)制造干电池、染料工业、制造陶瓷等用二氧化锰、铬酸锰、硅酸锰等;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消毒剂等用于医药等许多方面。
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吸入锰烟和锰尘。锰中毒表现:急性锰中毒十分少见。慢性锰中毒早期可出现四肢麻木或疼痛、夜间肠肌痉挛、两腿无力、随后出现肌张力增高,手指明显震颤,四肢僵硬,动作迟缓笨拙,语言含糊不清,走路身体向前冲,足尖先着地,上肢摆动不协调,后退极易跌倒,坐下时有顿坐现象。书写下笔迟疑,写字困难,患小书写症,越写越小。
常见的职业中毒有以下七类:(一)金属和类金属中毒;(二)刺激性气体中毒;(三)窒息性气体中毒;(四)有机溶剂中毒;(五)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六)高分子化合物单体中毒;(七)农药中毒
九、常见金属和类金属中毒
(一)金属中毒最常见的是铅中毒、汞中毒和锰中毒1.铅中毒:铅为银白色金属,熔点327.5℃ ,400℃以上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铅有很多化合物,其中四乙基铅毒性很大。在56种职业中毒中,除了铅中毒以外,还有四乙基铅中毒。四乙基铅过去做汽油防爆剂,现在已经由新的防爆剂代替。
职业接触:铅矿开采(硫化铅矿)。铅冶炼。熔铅、铸铅、制铅及生产和修理蓄电池。铅化合物多具有特殊颜色,常用于油漆工业。铅油漆在砂磨、刮铲、焊接、熔割时,可产生铅烟、铅尘。塑料、陶瓷、玻璃、景泰蓝、搪瓷、农药、锡焊等工业生产也可接触铅烟、铅尘。日常生活中,报纸、书籍、以及陶瓷作的盘和碗的釉中都含有铅。
三、工业毒物以何种状态存在?
工业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其形态可以固体、液体、气体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一)气体。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氯、溴、氨、一氧化碳、甲烷等。 (二) 蒸气。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蒸气,如水银蒸气、苯蒸气等。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摘要:一、工业有害物质的定义和种类二、工业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三、工业有害物质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四、工业有害物质的防治措施正文:一、工业有害物质的定义和种类工业有害物质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危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危害特点,工业有害物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金属毒物:如有甲基汞、镉、铅、砷等。
2.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酸盐、亚硝胺等。
3.多环芳族化合物:如苯、芘、蒽等。
4.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5.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6.蒸汽:如氨气、硫化氢等。
7.余热、余湿:如高温废水、废气等。
二、工业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工业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程度因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暴露时间、接触途径等因素而异。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环境的危害:工业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水体、土壤中,会导致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平衡,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2.对人体的危害:人体接触工业有害物质,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例如,铅中毒会导致贫血、肝损伤等;镉中毒会引起肾脏病变、骨折等。
三、工业有害物质的来源和传播途径1.来源:工业有害物质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包括冶金、化工、石油、建材、纺织等行业。
2.传播途径:工业有害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和人体。
例如,废气、废水排放;原料、产品运输;设备、工具污染;环境污染等。
四、工业有害物质的防治措施针对工业有害物质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立法和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有害物质的产生、排放、监测、治理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
2.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有害物质的产生。
3.采用末端治理技术,如废气净化、废水处理等,降低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
4.强化企业自律,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工业毒物毒性的分级标准

工业毒物毒性的分级标准工业毒物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其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对工业毒物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需要对其毒性进行分级标准。
毒性的分级标准是根据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定,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一般来说,工业毒物的毒性分级标准主要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个方面。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在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通常以LD50(半数致死量)来表示。
LD50越小,毒性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
慢性毒性是指毒物在长期接触下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通常以NOAEL(无观察到不适效应水平)和LOAEL(最低观察到不适效应水平)来评价。
NOAEL和LOAEL越小,毒性越大,对人体的慢性危害越严重。
根据毒物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工业毒物可以分为四个等级,A级、B级、C级和D级。
A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都非常强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
这类毒物通常具有极低的LD50和NOAEL/LOAEL值,甚至在极小的剂量下就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氰化物、砒霜等。
B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较强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
这类毒物具有较低的LD50和NOAEL/LOAEL值,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某些有机溶剂、重金属化合物等。
C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一般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这类毒物具有中等的LD50和NOAEL/LOAEL值,需要一定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某些农药、染料等。
D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较弱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这类毒物具有较高的LD50和NOAEL/LOAEL值,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例如,某些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
在实际工业生产和使用中,对工业毒物的分级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对于不同等级的工业毒物,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化工HSE与清洁生产》课件——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

二、危险源的危险等级的评价 (LEC法)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分数值
完全被 预测到
分数值 10
相当可能
不经常但可 能
完全意外可 能性小
只是设不可 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 不可能
6
3
1
0.5
0.2
0.1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的分数值
在危险环 境中的频 率
分数值
连续在危险 中
10
每天在危 险中
噪声
生产装置中的压缩机、泵、 喷射泵等设备,会产生较高的 噪声。高压蒸汽的气体放空、 管道振动等将产生额外的噪声 危害。
高处坠落
有时需要在各种塔、炉、高 位槽等高处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 如不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到 位,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南通江山农药股份公司——以生产 经营农药、树脂、氯碱及精细 化 工产品为主的企业
第一节 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一、工业毒物及其分类 1.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
工业生产中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是化学物 质,称为工业毒物或生产性毒物。在生 产过程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而引起的中 毒称为职业中毒。
2.工业毒物的分类 (1)粉尘: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2)烟尘:烟雾或烟气 (3)雾: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 (4)蒸气:液体蒸发或固体物料升华而形成 (5)气体:生产场所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
的
表5:风险控制措施
措施
不需要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加的解决方案或不 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 持。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 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 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 的控制措施。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1.重铬酸钾是一种含六价铬的有毒产品2.高锰酸钾有毒,且有一定的腐蚀性,用作消毒剂、除臭剂、水质净化剂,锰是有毒的元素。
4.1依据本分级标准,对我国接触的56种常见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见表2。
表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级别毒物名称行业举例I级(极度危害)汞及其化合物汞冶炼、汞齐法生产氯碱苯含苯粘合剂的生产和使用(制皮鞋)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非致癌的无机砷化合物除外。
)砷矿开采和冶炼、含砷金属矿(铜、锡)的开采和冶炼氯乙烯聚氯乙烯树脂生产铬酸盐、重铬酸盐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生产黄磷黄磷生产铍及其化合物铍冶炼、铍化合物的制造对硫磷生产及贮运羰基镍羰基镍制造八氟异丁烯二氟一氯甲烷裂解及其残液处理氯甲醚双氯甲醚、一氯甲醚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制造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锰矿开采和冶炼、锰铁和锰钢冶炼、高锰焊条制造氰化物氰化钠制造、有机玻璃制造三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制造和军火加工生产铅及其化合物铅的冶炼、蓄电池的制造二硫化碳二硫化碳制造、粘胶纤维制造氯液氯烧碱生产、食盐电解丙烯腈丙烯腈制造、聚丙烯腈制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制造硫化氢硫化染料的制造甲醛酚醛和尿醛树脂生产苯胺苯胺生产氟化氢电解铝、氢氟酸制造五氯酚及其钠盐五氯酚、五氯酚钠生产镉及其化合物镉冶炼、镉化合物的生产敌百虫敌百虫生产、贮运氯丙烯环氧氯丙烷制造、丙烯磺酸钠生产钒及其化合物钒铁矿开采和冶炼溴甲烷溴甲烷制造硫酸二甲酯硫酸二甲酯的制造、贮运金属镍镍矿的开采和冶炼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氨酯塑料生产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丙烷生产砷化氢含砷有色金属矿的冶炼敌敌畏敌敌畏生产、贮运光气光气制造氯丁二烯氯丁二烯制造、聚合一氧化碳煤气制造、高炉炼铁、炼焦硝基苯硝基苯生产苯乙烯苯乙烯制造、玻璃钢制造甲醇甲醇生产硝酸硝酸制造、贮运硫酸硫酸制造、贮运盐酸盐酸制造、贮运甲苯甲苯制造二甲苯喷漆三氯乙烯三氯乙烯制造、金属清洗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制造、顺丁橡胶的合成六氟丙烯六氟丙烯制造苯酚酚醛树酯生产、苯酚生产氮氧化物硝酸制造Ⅳ级(轻度危害)溶剂汽油橡胶制品(轮胎、胶鞋等)生产丙酮丙酮生产氢氧化钠烧碱生产、造纸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生产氨氨制造、氮肥生产。
工业毒物的为及防护

第一节 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评价
一﹑工业毒物的分类
工业毒物以不同的物理状态存在, 具体分为气体、雾和粉尘三种。在其 中粉尘可分为粗尘、飘尘、烟尘等, 如右图所示 工业毒物按其损害人体器官或系统 可分为:神经毒性、血液毒性、肝毒 性、肾毒性、呼吸道毒性和全身毒性 等。 名 称
粗 尘 飘 尘 烟 尘 粒径 /微 米 ﹥10
二、防尘技术措施 1、防尘的技术措施(1~7)
~
2、除尘措施 (1)排尘 (2)除尘
三、空气中毒物最高允许浓度
概念: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在长期分次的有代表性
的采样测定中,均不应超过的数值,以保证工人在生产劳动 中不致发生职业性危害,从而保证工人的健康。
浓度评价:两种以上毒物同时存在时会发生作用
C1/M1+C2/M2+…+Cn/Mn≦1 式中:C1、C2、Cn—为各物质的实际浓度 M1、M2、Mn—为各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计算结果等于1时,为共存物质所允许达到的浓度,大于1或 小于1时,为超过或低于最高允许浓度。
第四节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应遵循下列原则: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2、切断毒物源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3)对血液系统的危害有以下几种: ①白细胞数变化 ②血红蛋白变性 ③溶血性贫血
(4)对泌尿系统的危害 : (5)对循环系统的危害: (6)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2、3、工业毒物对皮肤眼部的危害: 4、工业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5、工业毒物与致癌致变性
第三节 防毒、防尘技术措施
一、防毒技术措施
1、生产装置的防毒技术措施:(1、2、3、4、5) 2、个人防护措施 (1)皮肤防护(2)呼吸防护:可用各种防毒面具和防毒口 罩.(具体参照课本P197~P198)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

第一节 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二、工业毒物的毒性 1、毒性及其评价指标 (1)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 剂量或浓度。 (2)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 浓度。是将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的。 (3)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的 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 浓度。 上述各种“剂量”通常是用毒物的毫克数与动物的每千克体重之比(即 mg/kg)来表示。“浓度”常用每立方米(或升)空气中所含毒物的毫克或 克数(即mg/m3、g/m3、mg/L)来表示。 除了上述的毒性评价指标外,下面的指标也反映了物质毒性的某些特点。如: (1)慢性阈剂量(或浓度):是指多次、小剂量染毒而导致慢性中毒的最小剂量 (或浓度)。 (2)急性阈剂量(或浓度):是指一次染毒而导致急性中毒的最小剂量(或浓 度)。 (3)毒作用带:是指从生理反应阈剂量到致死剂量的剂量范围。
(3)毒物的联合作用 ①相加作用 ②相乘作用 ③撷抗作用 (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如高温条件可促进毒物的挥发,使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增加;环境中较高的湿度,也会增加 某些毒物的毒性 劳动强度大,则呼吸量也大,能促进皮肤充血,排汗量增多,吸
。 收毒物的速度加快 。
(5)个体因素
人体对毒物的耐受性不同 。未成年人由于各器官尚处于发育阶段,抵抗力弱,故不应参加 有毒作业;妇女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对某些毒物的敏感性增强。 按职业禁忌症的要求分配工作。
第二节 工业毒物的危害
三、职业中毒对人体系统及器官的损害 1、神经系统 (1)神经衰弱症候群 (2)神经症状 2、血液和造血系统 (1)血细胞减少 (2)血红蛋白变性 (3)溶血性贫血 3、呼吸系统 (1)窒息 (2)中毒性水肿(3)中毒性支气管炎、肺炎 (4)支气管 哮喘 (5)肺纤维化 4、消化系统 经消化系统进入人体的毒物可直接刺激、腐蚀胃粘膜产生绞 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5、肾脏 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等症状 6、皮肤 皮肤接触毒物后,由于刺激和变态反应可发生瘙痒、刺痛、 潮红、癍丘疹等各种皮炎和湿疹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毒物也日益增多,它们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了解这些常见的工业毒物及其危害,对我们的健康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一、铅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的各种物质中,如油漆、汽油、电池、水管、建筑材料等。
当人暴露在铅中时,它会进入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及血液系统等造成损害。
长期的铅中毒可以导致贫血、神经功能障碍、智力低下和行为异常等病症。
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最为严重,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脑发育还未成熟,铅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和神经发育。
二、汞汞是一种重金属,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如水银温度计、灯泡、电池等。
汞的毒性很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或吸入,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长期的汞中毒可以导致头痛、口干、头昏、记忆力减退、手颤等症状。
特别是孕妇,如果遭受汞中毒,会对胎儿造成极大的危害,如胎儿畸形或智力发育异常等。
三、苯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中的有机化合物。
工业中广泛使用苯类化合物,如染料、塑料、橡胶等,它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通过吸入和皮肤接触。
长期暴露于苯中,会影响血液系统、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会产生疲劳、失眠和胸口紧缩等多种症状。
长期接触苯还会增加患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癌症的风险。
四、氯化氢氯化氢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主要用于生产氯化铵、氯化钠等化学品。
暴露在氯化氢中会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呼吸道的痉挛和肺水肿。
长期暴露在氯化氢中,还会导致消化系统和肝脏的损害,引发口干、腹泻和恶心等症状。
氯化氢还可以与水蒸气形成强酸性气体,造成严重的酸雾污染。
五、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常用于生产工艺中,如木板、家具、建筑材料等。
长期暴露在甲醛中,会对呼吸系统、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损伤。
暴露在甲醛中,容易引起头痛、眼痛、鼻炎等症状。
长期暴露还可致使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癌症的风险增加。
以上这些工业毒物只是众多工业毒物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提高警觉,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毒物的毒性评价与分级

3级 中度危害
LC50<2000
LD50<500
LD50<500
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 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 氮氧化物
4级
LC50>2000 LD50>500 LD50>500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轻度危害
9
3. 影响毒性的因素
物质的化学结构:碳原子数、不饱和键数、 对称性、链的结构、某些基团的数目。
2级
LC50>500
高度危害
LD50>100 LD50>25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丙烯腈、 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 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钒及其化 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 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 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浓度单位常用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毒物的毫克数或克数表示
(mg/m3,g/m3).
5
2. 毒性分级:
剧毒 高毒 中等毒 低毒 微毒
6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第四章 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
11有机 陈远滨 11号
1
第一节 毒物的毒性评价与分级
一、毒物性质概述 二、毒性评价与分级 三、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
2
第一节 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一、毒性物质概述 1.毒物:
当有些物质进入机体并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与机体组 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 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 甚至危及生命,这些物质称为毒性物质。
工业毒物存在着哪些危害性?又有哪些防治措施?

工业毒物存在着哪些危害性?又有哪些防治措施?工业毒物正在危害着我们社会群体以及生长生活环境,我们要辨识工业毒物,以及控制毒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目前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
化学品的广泛应用,人类生活已离不开化学品,同时人类受到化学品损害的危险也在增加。
我们应该怎样区别毒物,以及控制毒物,避免毒物对人体,对环境造成危害是重中之重。
一. 毒物与工业毒物的概念及分类:1基本概念1).毒物:(1)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2)通常是指在小剂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条件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有毒与无毒意义上是相对的:(1)毒物只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人体才具与毒性(2)任何物质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能出现毒害作用“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使其成为毒物”(德国医生帕拉塞尔士)2).生产性毒物(工业毒物):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作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
工业毒物常以气体、蒸汽、烟、尘、雾等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
中毒: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
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急性职业中毒:工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
2.毒物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原料、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辅助原料。
2)按按化学结构分类:无机化合物一般按其理化特性来分类,有机化合物则按其结构式或官能团来分类。
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在某些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3)按生物作用性质分类: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麻醉性气体、溶血性气体、致敏性毒物。
4)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分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脏、肾脏二.毒物的危害1.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的。
工业防毒技术

15
• c.铬(Cr) • 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 7.20 ,熔点 1900℃。氧化缓慢,耐腐蚀。溶于盐酸、热硫 酸。铬化合物中六价铬毒性最大。化肥工业催化 剂主要原料三氧化铬,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 常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厂房空气中。
•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汞 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 14 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 b.铅(Pb)
• 银灰色软金属,延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 327℃。加热至 400 ~ 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 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 成烟尘。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 机酸和碱液。
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这类毒物还能
导致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性贫血,也可直接引起肝、 肾和膀胱等脏器的损害。
18
• c.有机氟化合物
• 有机氟化合物主要包括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六 氟丙烯、八氟异丁烯等。这些化合物都是无色、无臭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沸点低。有机氟化合物的中毒 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毒气被吸入后,作用于肺脏引起 肺炎、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并能作用于心脏引起 中毒性心肌炎。 • d.有机磷农药
5
3. 常见的工业毒物
• A:刺激性气体
• a.氯气(Cl2) • 黄绿色气体,密度为空气的 2.45倍,沸点- 34.6℃。易 溶于水、碱溶液、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高压下液氯 为深黄色,密度为1.56。化学性质活泼,与一氧化碳作
用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 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产生局部刺激。主要损害 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引起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 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 • 吸入浓度为2.5mg/m3时,致死。
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毒物, 毒性, 工业, 分类一、工业毒物及其分类1、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有些物质进入机体并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会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这些物质称为毒性物质。
由毒物侵入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称为中毒。
工业生产中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是化学物质,称为工业毒物或生产性毒物。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在化学工业中,毒性物质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有的作为原料,如制造硫酸二甲酯的甲醇和硫酸;有的作为中间体或副产物,如苯制造苯胺的中间产物以及苯生产二硝基苯的副产物硝基苯;有的作为成品,如化肥厂的产品氨、农药厂的产品有机磷;有的作为催化剂,如生产氯乙烯的催化剂氯化汞;有的作为溶剂,如生产胶鞋用的溶剂汽油;有的作为夹杂物,如电石中的砷和磷以及乙炔中的砷化氢和磷化氢;还有,如氯碱厂水银电解法的阴极用汞,以及氩弧焊作业中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等,多数都是毒性物质。
另外,塑料工业、橡胶工业中所用的增塑剂、防老剂、润滑剂、稳定剂、填料等,以及化学工业的废气、废液、废渣等排放物均属于工业毒性物质。
对于毒物的来源作全面调查,明确主要毒物,有利于解决毒性物质的污染和确定防毒措施,也有利于职业中毒的诊断。
毒性物质的毒害作用是有条件的。
它涉及毒性物质的数量、存在形态以及作用条件。
例如氯化钠作为普通食用盐,被认为无毒,但是如果溅到鼻黏膜上就会引起溃疡,甚至使鼻中隔穿孔。
如果一次服用200~250g,就会使人致死。
这就是说,一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以成为毒物。
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以及所进行的加工过程,例如加热、加压、破碎、粉碎、筛分、溶解等操作,使工业毒物常呈气体、蒸气、烟雾、烟尘、粉尘等形式存在。
毒物存在的形式直接关系到接触时中毒的危险性,影响到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和病因。
2、工业毒物的分类在一般条件下工业毒物,常以一定的物理形态(固体、液体或气体)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挥发性
毒物的挥发性越大,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越大,进入人体的量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③分散度
粉尘、烟、雾等状态物质,其毒性与分散度有关。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分散度还与颗粒在呼吸道的阻留有关。
大于10μm颗粒在上呼吸道被阻,
5μm以下的颗粒可达呼吸道深部,
③拮抗作用:综合毒性低于几种毒物毒性的总和。如氨与氯的联合作用。
(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与毒性的关系
生产环境中毒物的存在状态、浓度,人与毒物的接触机会是与生产工艺直接相关的。环境中的物理因素与毒物也有联合作用。
劳动强度对毒物吸收、分布、排泄都有明显影响。劳动强度大,呼吸量大,空气中有毒物吸入的量也随之增多。同时汗量增多,代谢和吸收毒物速度加快,耗氧量增加,使人对一些导致缺氧的毒物更敏感。
5×2min
10×2min
12min
30min
60min
40min
4×2 min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检查校卡、仪容和有无穿拖鞋等违反上课纪律的现象。
3、根据本节新课内容,提出教学任务。
二、教学引入
新课引入:
大家对工业毒物有哪些认识?能不能举例来说明?
三、教学过程(结合PPT教学)
(6)剂量、浓度、作用时间
毒物进入人体内的剂量是引起中毒的决定因素,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毒物的浓度愈高,接触时间愈长,则进入人体内的总量愈大,危害后果出现越快,健康损害越严重。降低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减少接触毒物的时间,减少进入人体内毒物.
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
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半数(50%)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3)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是指全组染毒动物中只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是指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五、作业布置
1、什么是职业中毒?
2、工业毒物按毒作用性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3、常用的工业毒物毒性评价指标有哪些?
4、乙酸乙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0mg/m3,劳动者接触状况为200mg/m3浓度,接触3h;180mg/m3,接触2h;220mg/m3浓度,接触2h;300mg/m3浓度,接触1h。是否有超过该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六、教学后记:
巡查
报数
适当提问,引导学生切入新知识
视频播放
教授法
教授法
举例法
提问法
教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提问法
讲授法
提问法
案例法
举例法
练习法
总结法
练习法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最高容许浓度(MAC)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15min的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清远市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
教案用纸(A—8)
学
科
化工安全技术
第四章第一节
授课日期
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课
时
4
班级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讨论练习
教学目的
1、了解工业毒物的分类,学会职业中毒的判断
高容许浓度制定和应用中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重点:工作环境毒物最高容许浓度制定
要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按8h工作日内各个接触持续时间与其相应浓度的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8h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应用
例4-1-4-4
四、总结
1.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
2.工业毒物的分类
3.工业毒物的毒性评价指标
4.工业毒物的急性毒性分级
5.影响工业毒物的毒性因素
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及应用
⑤毒物分子中某些元素或原子团对其毒性大小有影响。
例:烷烃类的氢若为卤族元素取代时其毒性增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CH3Cl<CH2Cl2<CHCl3<CCl4。
(2)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毒性的影响
①溶解度
a、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直接影响毒性的大小,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愈大。
b、影响毒性作用部位:如刺激性气体中在水中易溶解的氟化氢(HF)、氨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而不易溶解的二氧化氮(NO2)则可深入至肺泡,引起肺水肿。
2、应用职业接触限值时的注意事项
(1)在评价工作场所的污染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测定方法和有关采样规范进行检测,在无上述规定时,也可用国内外公认的测定方法,使其全面反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并正确运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应用
4全身性毒物:其中以金属为多,如铅、汞等
二、工业毒物的毒性
1、毒性及其评价指标
毒性是用来表示毒性物质的剂量与毒害作用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
剂量—作用关系是指毒性物质在生物个体内所起作用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
(1)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全部(100%)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防止职业中毒,关键是控制工作场所即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的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
小于0.5μm的颗粒易经呼吸道再排出,
小于0.1μm的颗粒因弥散作用易沉积于肺泡壁。
毒物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其进入呼吸道的深度和溶解度,从而可影响毒性。
④纯度
工业化学物一般会含杂质,杂质可影响毒性,有时还会改变毒作用性质
(3)毒物的联合作用
①相加作用:综合毒性表现为几种毒物作用的总和。
②相乘作用:综合毒性大大超过几种毒物作用的总和,即起增毒作用。
(5)个体因素与毒性的关系
①性别:一般女性比男性敏感,尤其是孕期、哺乳期、经期妇女。
②年龄:胎儿、婴儿、儿童、未成年人、老年人对毒性耐受力差,中毒程度往往较严重。未成年人的器官尚处发育阶段,抵抗力弱,也易中毒。
③身体状态:健康状态欠佳、营养状态不良和高敏感体质也容易发生中毒.
器官功能不良或已有病损,再接触毒物,则更易中毒。肝是毒物在体内转化的主要器官,肾是主要的排毒途径,肝肾功能不良者接触毒物,这两器官更易受损
难点:应用中注意事项
教具准备
教师工作资料、教案、教材、多媒体资料(ppt、视频、图片)
说明
教学内容<课程引入、教学过程、布置作业>
一、组织教学:5×2 min
二、教学引入:10×2 min
三、教学过程:见附页
四、总结:4×2 min
五、作业布置:见附页
六、教学后记:
时间
计划
教学内容和主要概念
教学方
法/设计
(1)按毒作用性质分:
1刺激性毒物:刺激性气体和蒸气尽管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但它们直接作用到组织上时都能引起组织发炎。
2窒息性毒物:可分为物理性窒息及化学窒息性毒物两种前者如氮、氢、氦等,后者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3麻醉性毒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脂肪族硫化物、苯胺、硝基苯及其他化合物均属此类毒物。该类毒物主要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2、毒物的急性毒性分级
3、影响毒性的因素
(1)物质的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①在脂肪族烃类化合物中,其麻醉作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②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增加,如乙烷的毒性<乙烯的毒性<乙炔的毒性;
③一般分子结构对称的化合物,其毒性大于不对称的化合物;
④在碳氢化合物中,一般情况下,直链比支链的毒性大;
中毒:由毒物侵入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称为中毒。
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
职业中毒的三要素:生产过程、工业毒物、中毒。
2、工业毒物的分类
(1)按物理形态分:
①气体②蒸气③烟④雾⑤粉尘
(2)按化学类属分类
1无机毒物主要包括金属与金属盐、酸、碱及其他无机化合物。
2有机毒物主要包括脂肪族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及其他有机物
(5)急性阈剂量或浓度(LMTac),是指一次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6)慢性阈剂量或浓度(LMTcb),是指长期多次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7)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是指在慢性染毒后,试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视频: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第四章工业防毒技术
第一节工业毒物分类及毒性
一、工业毒物及其分类
1、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
毒物:有些物质进入机体并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会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这些物质称为毒性物质。
工业毒物: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生产的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