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火车站概况整理

合集下载

古城_古建_古文化_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和保护的探索

古城_古建_古文化_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和保护的探索
(4)在建筑艺术上,济南传统建筑兼具朴实无 华与秀丽多彩双重特色,虽然平面形式上变化很小, 但在细部装修上手法多样,技艺精湛,如多样的门 楼、独特的屋脊、精巧的影壁、精湛的雕刻技艺,无 不显示出济南居于南北方之间独具的地方特色。
(5)社会人文、历史、艺术。济南名胜古迹众 多,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诗中称赞道:“济南潇洒似江 南”。三大名胜(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四大 泉群(趵突泉、五龙潭、珍珠泉、黑虎泉)、八大景 观(明湖泛舟、汇波晚照、鹊华烟雨、锦屏春晓、趵 突腾空、白云雪霁、佛山赏菊、历下秋风)及西河遗 址、城子崖遗址、齐长城、东平陵故城、汉济北王 陵、洛庄汉墓、四门塔、灵岩寺、朱家峪明清历史古 村落等都是珍贵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其中不乏在 全国有着重大影响的精品,如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 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 早的单层石塔。这些历史文化遗存都是济南历史文化 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The Ancient City•The Ancient Architecture•The Ancient Clutur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Jinan
济南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以古城和商埠区为主体的旧城是名城保护 的重点区域。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保护济南市 域范围内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珍贵的文物古迹、优秀 近现代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名城整体和传统风貌特 色、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以继承和发扬济南优 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效的保护,使各类历史文化遗 产得以保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建筑形 态与风貌得以维护和延续,名城整体格局和传统空间 特色得以保持和继承,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得以有效体 现。

大钟残件——老火车站的记忆

大钟残件——老火车站的记忆

大钟残件——老火车站的记忆作者:陈宇舟朱七七来源:《旅游世界》2019年第03期胶济铁路博物馆三楼“走过百年”展区展示的是原济南老火车站拆除下来的钟楼大钟残件和部分配件。

济南老火车站虽然已经拆除,但它的传说一直在流传,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因为其建筑精美,还登上过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

同时它也是当时济南的一座地标性建筑,是几代济南人成长中无法抹去的记忆,也是来往济南旅客心中最美的风景。

1992年7月1日,济南火车站由于车站扩建被拆除后,所有大钟零部件从市里到郊外共搬了3次家,最后在济南西郊一个车间仓库内存放。

沉睡了二十年后,在2012年,济南铁路局着手筹备建设胶济铁路博物馆,工作人员几经辗转周折,终于寻找到四面钟盘的残件和部分配件。

2016年11月18日,扩展后的胶济铁路博物馆开馆了,大钟表盘和残件终于回到了人们的视线。

虽然再也不能一睹“大钟”耸立时的风采,但却让济南人内心深处的那段记忆有了真实的依托和承载。

根据当年大钟的维护人员讲述:济南老火车站钟楼共有九层,最下面一层的底座是售票厅。

最上面的第九层是大钟表盘部分,大钟的主体构造分布在第二至八层。

大钟表盘直径130厘米,时针长64厘米,分针长80厘米,没有保护层,需要定期维修保养。

大钟有两个各10公斤的铁砣,一周七天每天下降一层楼,每周六9:30正好下降到第二层设定的最低位置。

大钟的维护人员沿着盘旋的木梯,把铁砣从第二层搬到第八层,放到从底下手摇上来的机芯砣托板上,完成上弦工作。

大钟机芯上有一个漆着金粉的猫头鹰木质钟摆,现已遗失,已无法想象它的“真容”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四面大钟表盘时间都是8点05分,是当年这座大钟停摆的时间,代表一段历史的节点,也正在见证了两座济南老火车站新的起点。

1898年的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其中“铁路矿务等事”第一款规定:“中国国家允准德国在山东省盖造铁路二道:其一由胶澳经过潍县、青州、博山、淄川、邹平等处往济南及山东界;其二由胶澳往沂州及由此处经过莱芜县至济南府。

济南两座老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济南两座老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文丨陈宇舟 刘翠霞百年守望济南两座老火车站的前世今生提起济南的老火车站,老济南人一定会如数家珍的说出济南、北关、黄台等老车站。

但如果再问胶济铁路济南站和津浦铁路济南站分别在哪里,估计会有不少人一头雾水了。

其实在老济南,曾经有两座老火车站,一座是津浦铁路济南站,已于1992年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新火车站。

另一座是胶济铁路济南站,在津浦铁路济南站以南200多米处,经一路纬三路路口北侧。

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火车站至今保存完好,像一位耄耋老人守望着一座城市的风雨变迁。

胶济铁路·城事老济南两座对立的火车站,是中德双方相互较劲的产物1904年举行胶济铁路通车典礼的济南东站,并不是现在的大明湖站,而是1917年更名的黄台站。

而与之对应的济南西站,是一座低矮的平房,位于纬七路北口,规模较小,只有几间朴素低矮的平房。

德国山东铁路公司之所以最初没有在济南建设一座像青岛站那样规模的大型车站,是计划未来胶济线与津浦线在济南共建一座中央车站,并为此购买了一处长1850米、宽300米的大面积土地。

1908年,由中国清政府出资建设的津浦铁路正式开工,而且包括济南在内的北段建设,聘请的正是德国方面的铁路工程人员,中德共用的大型济南火车站呼之欲出。

但是,津浦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民众维护路权的呼声高涨,中方为了有效控制路权,毅然放弃了共建车站这一节省费用的方案,坚持在济南另行修建了津浦铁路济南站,在中国政府看来政治目的要远远大于经济利益。

1911年,津浦铁路济南站建成,气势宏伟,造型精美,一下成为济南的新地标,让胶济铁路济南站相形见绌。

这座津浦铁路济南站,就是被大家熟知的济南老火车站,站房是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典型德式车站建筑,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登上过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

为了与中方抗衡,德方决定扩建胶济铁路济南西站。

济南老火车站被拆写作文

济南老火车站被拆写作文

济南老火车站被拆写作文1989年,在对济南老火车站是保留老站进行改造,还是彻底推倒另起炉灶的问题上,高层人士和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992年3月方案最终敲定。

当年7月1日8时5分,老站钟楼上精准的机械钟永远停止了转动,伴随着济南人走过80个春秋的老车站退出了历史舞台。

钟楼上那口大钟,已被有关部门作为文物收藏。

(一说,是谢玉堂主持拆除的)主持拆除的谢玉堂这样说道:“看到它(济南老火车站)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

”[1] 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但未果。

(二说,是翟永浡主持拆除的)[2] [3]同时遭拆除的包括一直被当作殖民记号的日本宪兵本部大楼,德国电报大楼,瑞蚨祥老店甚至万竹园前园等。

济南市原市长谢玉堂。

1992年,济南铁路局为了扩大站场,不顾专家和学者的反对,将德国人于1904年修建的济南火车站拆除。

目前,复建规划尚未完成,济南官方称复建后的济南老火车站将“原汁原味”展现在市民面前。

济南老火车站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建筑本身,它影响了济南城市的发展。

”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建筑的灵魂最核心的因素是历史载体。

济南老火车站见证了清政府的灭亡到民国的转变、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军管铁路,再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这段历史,它是一段可以触摸的‘立体的历史’。

扩展资料: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8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它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有着德式建筑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传递给旅人一种笃实、稳重的良好感觉。

钟楼立面的螺旋排列的长窗、售票厅门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顶瓦面下檐开出的三角形和半圆形上下交错的小天窗等,既为建筑物增添了曲线美,又增加了室内的光亮度。

墙角参差的方形花岗岩石块、门外高高的基座台阶、窗前种植的墨绿松柏、棕褐围栏都使这座不大也不算太小的洋式老车站既有玲珑剔透感,又有厚重坚实的恒久性。

胶济线上老车站的那些事儿

胶济线上老车站的那些事儿

胶济线上老车站的那些事儿作者:聂惠哲田可可来源:《旅游世界》2019年第01期老济南春运据记载,至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建成之时,铁路沿线已建有车站56座。

如果说胶济铁路是一条连贯济南和青岛的运输线,那么路边的这些车站无疑就是一座座驿站和加油站。

没有这些车站,胶济铁路的运行将无从谈起。

如今,有的车站依旧被使用,比如青岛站、潍坊站、淄博站;有的车站已被停用,但依然有站牌和铁路工作人员驻守,比如沧口站;有的车站已被撤站,但却保留了德国人留下的车站历史构筑物,比如一七三公里站……老火车站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

尽管铁路沿线大部分建筑遗产已不复存在,但仍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记录拂去历史灰尘。

濰坊旅游摄影协会供图胶济铁路沿线的车站建筑自设计之初,就按照德国柏林管理层的指示,力求经济简洁。

1899年,铁路公司柏林管理层在致德国海军部国务秘书蒂尔匹茨的信中写道:“车站建筑的设计要符合现实条件,对于小城市,铁路在初期无法负担昂贵的车站大楼,青岛多年来最多也只居住了1万居民,庞大的接待大楼只是徒劳无益的摆设,从总督府和我们公司的利益出发,都应该避免。

”基于这种思路,山东铁路公司“计划只在铁路的起点和终点——青岛和济南府的车站建筑上要更加有些特色,更为雄伟一些”。

其余的中小车站均据其等级,采用了按定制标准的图纸建设,但实际上,中小车站也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产物。

简洁实用甚至带有临时色彩的风格,主导了胶济铁路沿线车站的设计。

尽管如此,各个车站站房和几乎所有地上建筑均为砖石结构,有坚固的屋顶。

所有小站均在侧山墙、转角、窗套等部分用砖砌、嵌石等方式进行简单装饰,外立面也基本采用清水墙和抹灰拉毛墙两种。

胶州、高密、潍县、青州府和周村等大站还建有员工宿舍、行李区、宿舍区和几个候车区。

虽然最小的车站,如早期的大港、女姑口等站只有一个售票口,一个值班宿舍和一个候车区,但所有车站均配建了厕所。

显然,这条德国在华修筑的铁路是按照德国标准进行建设和配置的。

济南火车站

济南火车站

济南火车站铁路出行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每个车站的建设规模和建筑特点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带来关于我国火车站、动车站和高铁站的详细介绍。

济南火车站,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隶属济南铁路局管辖,现为特等站。

济南站地处京沪铁路、胶济铁路两大干线交汇处,是全路较大的客运中心站之一。

济南火车站始建于1904年,原为德国哥特式建筑。

下辖济南东站。

1992年7月1日车站进行了改扩重建,并于1995年6月8日正式启用;2005年10月10日至2006年8月20日,车站又进行了无柱风雨棚的改造。

2012年7月26日开始,车站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既有站的更新改造。

售票综合楼和主站房外立面的改造已经于2013年10月全部完成。

此外,火车站北场站已于2013年8月1日开工建设,建成后会使得站场腹地和车站运营能力进一步扩大。

新济南火车站建筑结构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

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日耳曼风格的哥特建筑群。

建筑师按照使用功能组织空间,主次分明:形象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即使同过去的北京前门老火车站或上海老火车站相比,济南老火车站在外貌上也要略胜一筹。

车站以南立面为正面,入口砌以宽大的石台阶,与门前孔武有力的柱廊形成了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传递给旅人一种笃实、稳重的良好感觉。

入门后为候车大厅,平面方形,拱顶高约13米,上覆双坡瓦屋面。

南北两墙上嵌以宽大的拱形高窗,镶彩色玻璃。

在候车大厅之东突出一个低矮的绿色球型穹顶,是当年的售票室所在。

火车站的西部是一排三层的辅助用房,阁楼山墙舒缓的曲形线条连绵起伏,与候车大厅的穹顶和拱窗互为呼应,从整体上散发出一种稳重而流畅的气息。

立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候车大厅与辅助用房之间高高耸起的一座高达32米的圆柱形钟楼,是济南老火车站的构图中心,堪称为全部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如果说济南老火车站是世间汪洋人海中的一座小岛,那么这坚实而高耸的钟楼就宛若指引一叶叶小舟的灯塔了。

济南老火车站重建调查

济南老火车站重建调查

济南老火车站重建调查作者:刘佳胡晓英来源:《决策探索》2013年第21期眼下,山东济南正在重建此前被拆除的老火车站。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被二战后联邦德国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最值得一看的第一站,也是当时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更是济南的标志性建筑。

济南老火车站于1912年建成,1992年被拆除。

2012年,济南市正式确认重建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市政府称将“原汁原味”地复建21年前拆掉的济南老火车站及行包房。

有接近济南市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火车站设计者费舍尔的孙女访华,或成为重建的间接导火索,从得知到决定重建不过匆匆几天时间。

在城镇化、工业化大潮中,拆旧建新成为避不开的话题,不少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近年来,古建筑修复或重建常常引起争议,珍贵的历史文物古建一旦拆除,就会永久失去生命,无法复原。

从济南老火车站重建提出之日起,舆论的争议声不断,这让在历次学术会议中饱受指责、想要通过复建翻身的济南进退两难。

真的只有重建这一条道路吗?重建究竟是恢复了真文物,还是假古董?近日记者对济南老火车站进行走访调查,还原其拆除与重建的脉络。

济南重建老火车站引发质疑今年8月1日,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对外公布,将投资15亿元修建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其中包括复建21年前拆除的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

济南市官方称复建后的济南老火车站将“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市民面前。

根据济南市的规划,火车站北广场周边的建筑将做调整,使临近北广场的建筑层高度降低,突出老建筑的位置。

济南市天桥区委书记毕筱奇曾对媒体公开表示,未来,火车站北广场将和济南西站一样,采取双层的立体式广场模式。

这样不仅能让老火车站更凸显、更美观,双层立体广场,下面走出租车,上面走行人,也更加方便。

一位济南市政协委员曾表示,老火车站的重建对于大力推进济南旅游文化内涵和观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济南老火车站的最新消息,仍然停留在今年8月,复建的消息引起了大量质疑声,济南市规划局的一名官员回复称,该复建的图纸设计还没有完成,正在完善规划方案。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基地..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中对城市性质的定位是“山东省省会;着名的泉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和企业一样相互间既存在合作也存在竞争..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有助于明确城市的战略定位;提高城市竞争力;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优势Strengths济南是山东省政治中心;几乎所有的省直机关和大多数中央驻鲁机构都设在济南;是全省的决策中心..其省会城市的地位具有省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济南市是区域性宏观经济调控中心;除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多在济南外;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中国证监会济南分会、中国宝监会济南分会等代表中央政府监管黄淮海地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业的派出机构都在济南设立区域性总部..济南是山东省的科教文化中心;教育基地的地位也十分显着;济南市区高校云集;有各类高校40余所;在校生达数十万人;这在山东省内也是独一无二的..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和省级科研机构密集..济南在晶体材料、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等高科技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齐鲁软件园被命名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软件园;是全国4家国家级软件园之一..济南的工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形成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机械装备、石化化纤、食品药品等六大优势产业;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泉城”;72名泉与大明湖构成了独特的泉城风貌..历代帝王达官;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无数咏泉的诗篇..千百年来;人们围绕泉水展开的民俗活动成为今天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济南古城的整体景观特色;这是古人留给济南的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世纪初济南古城西部建成的经纬路分明的商埠区;又是前人留给济南保护古代泉城生态、建设新城商埠经济的成功典例..直到今天;济南古城区和商埠区仍然是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和旅游区..济南的三大名胜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每年吸引这大量的游人..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较大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济南综合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例;加快城市转型..山东是华东地区经济大省;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地处中心位置;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济南是联系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居于南北交流、东西交流双重枢纽地位;区位优势明显..济南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枢纽..济南国际机场与国内外40多个大城市相连;经营客货运输和通用航空的业务..传统的胶济铁路、京沪铁路在此交汇;通往全国各个城市..随着以济南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和京沪高速铁路、太青高速铁路、济莱、青银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民航事业的发展;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加强..2.劣势Weakness济南市规模偏小;影响着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迈进..深入分析山东省内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不可否认与省会城市的“弱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城市发展空间小且结构不合理;弱化了省会城市功能..受制于城市发展载体规模偏小且空间结构不合理;导致济南经济建设投资规模长期偏小;工业经济规模不能有效地膨胀;也制约了城市对资本和人口的聚集能力..济南辖区版图结构失衡;制约了辖区发展的活力..济南辖区版图形态为“西南—东北”的带状失衡型结构..因受辖区版图结构的限制;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的扩张;丧失了城市发展的最佳机遇期..食、购、娱建设明显滞后;反映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匮乏;各地旅游商品开发严重趋同..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思想转变慢;较少考虑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快节奏的生活习惯;缺乏参与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文化表现形式;不能真正表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济南虽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对于古建筑、古街区的保护以及风景名胜的保护并不是很好..济南的商埠区已经大部分被破坏在1992年;在济南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建筑的济南老火车站;在济南新火车站的规划建设中被拆除重建没有像天津的五大道;广州的沙面那样被很好的保护;形成自己的特色..大明湖周围的建筑高度也没有很好的控制;泉水旅游资源也在工业化进程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各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协调;无法发挥各景点的整合优势;三大名胜一直未形成营销整体..济南市没有鲜明的旅游形象;对外宣传没有响亮的旅游口号;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这都不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提高..综合济南的经济发展状况;济南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地位较为落后..即便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比较中;部分指标也相对滞后;这与其九千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地位十分不相称..产业集群不明显;无产业优势;无行业领袖;自然资源不足..产业结构的状况代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济南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省内其他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第二产业都在50%以上..产业结构的层次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提高..此外;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目前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具有吸引力的出口创汇项目;因此这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距..济南路网系统不很健全;城市干道网密度偏低;影响了城市道路系统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交通效率低..特别是城市东西向交通受阻;是济南市交通的最大症结之一..交通设施容量的扩充;完全被车辆的高速增长所抵消..单纯的道路交通建设;已难以全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道路拥堵现象常有发生..停车场所匮乏;造成乱停乱放现象..3.机遇Opportunities我国的对外开放进程是自南向北逐步推进的;继珠三角、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率先得到发展之后;按照规律性的判断;环黄渤海地区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山东半岛在中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分工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机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宏观区位处在我国北方海岸线的中偏南段;是中国大陆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从国内区位看;山东半岛处在南方发达地区长三角和北方发达地区京津、辽中南之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出海门户;区位条件很好..山东的区位优势远未得到发挥;总体上还属于沿海外向型经济起步滞后的地区..以奥运、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形成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是类似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又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地处该经济区南翼;黄河下游南岸;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济南都市圈的提出;为济南发展提供了机遇..济南都市圈将建设成为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联结长江三角洲地区、面向中原腹地的枢纽型都市圈;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强势龙头;环渤海南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作为济南都市圈中心城市;济南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全运会的举办都济南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形象;同时提供了一个让全国人民了解济南、展现济南特色的平台;将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来济南;促进济南的发展..济南作为京沪高铁五个始发站之一;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为济南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济南城市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产生深远影响..济南与京沪时空距离的改变;加强了济南与沿线城市特别是与两大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承接京沪两大城市圈产业转移步伐;为济南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有利于济南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空间结构的重构;推动济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济南市民的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4.威胁Threats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山东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多年来主要经济总量指标一直居全国前列;但是人均指标相对落后;表明山东还不是“经济强省”..城市化率较低;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相比差距更大..同时在省会城市中;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较弱的综合实力;都会对济南产生威胁..在长三角和京津冀的南北夹击下;山东存在成为“经济洼地”的可能..如果不注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为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创造好的软环境;就必定会被边缘化;处于劣势地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差距显着..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无可取代..同样;广州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领先于珠三角其它城市..产业发展、奥运契机使青岛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济南却没有形成显着的影响力优势..以各种类型的国家级开发区、试验区为标志的新一轮中心城市建设高潮中;济南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2006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开发区、试验区、经济区25处..由此产生的区域竞争格局;已在深层次上对山东的发展、尤其是对济南的发展构成了挑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项国家战略的批复;对山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这两项国家战略都位于山东的沿海地区;对于山东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省会城市济南将会带来威胁..综合分析纵观济南的概况;不难看出;济南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可利用优势和潜力;也存在许多的威胁和挑战..比如技术不够先进、完备;大部分的工业都属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生产组织也较落后;产前产后的联系地较为松散;土地管理上存在若干问题:如:土地资源匮乏;耕地减少;政治理念体系目前也比较落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占据主流;不够重视科技;尊重人才;这些都影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对连接中国东部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济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济南市应该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把济南市建设成全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科研和生产基地..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步伐;把济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软件基地;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型第二产业..通过山东省创建文化科技强省的契机;发展知识型、创新型、高科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型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新型高附加值知识型龙头城市..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把济南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全省的文化旅游资源..济南城市的空间布局应以东西方向发展为主..按照美学原则;以广州、青岛、厦门、上海浦东等为榜样;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成为具有一定风格和艺术价值的协调美的景观整体..建设具有较高景观价值的景点、建筑;同时精心保护文物古迹..济南应该抓住机遇;规避威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发展壮大;使自身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省会城市;成为环渤海经济区中重要的一级..。

济南西客站介绍.

济南西客站介绍.

济南西站济南西站是京沪高速铁路五个始发站点之一。

济南西站停靠的动车达 150趟,其中至北京、上海分别多达 62趟(51趟 G 字头、 11趟 D 字头和 63趟(56趟 G 字头、 7趟 D 字头。

济南赴京的时速 250公里的二等座高铁票价比现行动车组列车二等座要便宜 28元。

人性化设计成为济南西站一大特色。

目前济南西站的站房主体工程已竣工验收,旅客疏运通道已经打通,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正在紧张进行。

西站主站房分为三层。

目前已建成的人工售票窗口共有 46个, 加上 48台自动售票机, 共有 94个售票点。

于 2011年 6月 30日首发, 7月 1日正式通车投入使用。

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片区据西客站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 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的站房工程,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站房、高架候车厅、地下通廊及无站台柱雨棚等。

其中,西客站主站房总建筑面积约 10万平方米,无柱风雨棚面积 6.5万平方米。

主站房地面以上部分整体三层、局部四层,地下整体二层、局部三层。

地下三层为地铁 6号线站台及预留通道;地下二层为地铁 1号线站台及预留通道;地下一层为换乘空间和设备用房;地上一层主要为出站厅、售票用房及其他用房;地上二层主要为进展厅、贵宾室、售票用房及其他用房;地上三层主要为候车室、附属用房及部分商业用房。

设计日发送旅客 10万人次, 2030年日均达 30万人次。

在高铁站西侧规划公交线路 15条,其中 BRT 线路 4条,常规公交线路 11条。

地铁 1号线及 6号线在此垂直相交,利用地下交通换乘大厅,可以实现与高铁站和公交站的近距离换乘。

规划方案在高铁枢纽以及位于腊山河路、腊山北路和机场路的三组高层建筑群设置地铁站点。

2011年 6月 30日京沪高铁首发日。

7月 1日正式通车。

规划理念综合定位——提成能级,功能多元交通优先——梳理交通,高效集约和谐生长—— tod 开发,有序推进弹性用地——混合利用,激发活力文脉延续——沟通山水,凸现特色确定西客站片区核心区由交通枢纽、商务会展、商业商贸、文娱旅游、居住、预留用地六大功能板块构成。

济南东站

济南东站
2020年8月7日,济南市政交通规划处对《济南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北广场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工程》进 行了规划许可批前公示 。
2022年9月7日,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济莱高铁济南东站续建工程接触冷滑试验圆满完成,标志着济莱高铁全线 冷滑试验全面启动,距离开通运营又近一步。 9月15日,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全线正式进入联调联试动态检测 阶段。 9月30日,济南至滨州高铁项目(天津至潍坊高铁济南联络线)建设进入全面施工的新阶段,全线包含 济南东站共6座车站。 11月16日,胶济铁路至济青高铁联络线(黄东联络线)正式通车运营。 12月30日,济 南至莱芜高速铁路(济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感谢观看
济南东站站房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整体布局
车站主体建筑上悬挂着“济南东站”四个鲜红大字,主站房的造型像太阳,裙房像浪花,造型象征“日出东 方”。 济南东站设计图
截至2018年4月,济南东站的总规模为17.48万平方米,包括乘客站房建筑面积7.99万平方米、站台雨棚投影 面积9.49万平方米、地下通廊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地铁下穿地铁R3线建筑面积9750平方米;设计日最高聚集 人数5500人。
济南东站枢纽优化提升工程
2022年3月28日23:36,随着中铁十局现场指挥的一声令下,一孔31.5米长单线箱梁在济莱济滨下行联络线特 大桥0-1号墩准确落位,这标志着济南东站枢纽优化提升相关工程正式拉开了线上工程的序幕。
建设意义
济南东站建成后将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成为服务省会城市 群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东站片区形成以交通枢纽功能为先导,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 活居住为主导,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城际新门户、产业新高地、城市副中心、枢纽新城区 。(人民铁道评)济 南东站南广场

城市建设史——济南城市的变迁

城市建设史——济南城市的变迁

二.济南古城的变迁

济南作为一座具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古城,其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痕 迹已经淡没在时间的风雨之中。通过一些考古及文献的记载,我们仍 然可以对济南的发展作一个大致的概括。

济南古城经历了历下古城、秦汉历城县城、 魏晋南北朝的“双子城”、齐州州城(母子 城)和济南府城的演变过程。在漫长的历史 演变过程中,济南古城虽几经兴废,却从 未消失过,而是以老城区为核心向四周逐 渐地辐射扩展。
古城墙老照片
1950年2月28日,济南市政府下令拆除老城墙,建起了环 城路。据记载,当时只保留了城东南隅一段(原东南角 楼——九女楼地址),后在其上建解放阁,也就是说如今 解放阁的地基是原来的济南府城墙。
2007年市考古研究所曾在趵突泉北路对发现 的一段残存古城墙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 掘完毕后,此地盖起了高楼。这一角城墙高 约三米,古砖斑驳,守望岁月沧桑。
2、司里街与所里街片区

司所二街位于黑虎泉泉群的南侧,明清时期曾是“整洁 静谧的住宅区”,街的两侧座落着风格各异的四合院,一 般都是二进院落,也有几户三进院或东西跨院的.司里街 长520米,宽5米,是官绅聚居之地.司里街地处南门外, 交通方便,北面又濒临黑虎泉,涛声震响,南护城河水清 见底,水草摇曳,岸边垂柳依依,风景宜人.所以历代官 员争相在此建造府第,终日应酬往来,热闹非凡,固有 “司里街看上任的”之说。所里街长580米,宽5米,在此 居住的多为殷实商贾之家。过去,济南的一些达官贵人死 后,因南围子墙岱安门外是千佛山风景区,不宜选作茔地, 多选在距城较近、地势平坦的马家庄、窑头庄一带,所里 街是南通围子墙永固门的大道,且又平坦、笔直,因此, 居住城关的官绅人家发丧时,必走岳庙后街,所里街,棋 幡楼轿,鼓乐喧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热闹,形 成了与司里街相对应的“所里街看出殡的”的一道风景。

济南近代建筑小览

济南近代建筑小览
位于经四路纬六路路北。1924年始建,1926年落成,称 年始建, 年落成, 年始建 年落成 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礼拜堂, 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礼拜堂,是济南商埠地区最大的宗 教建筑。李洪根牧师设计,桓台籍建筑商杨长利、 教建筑。李洪根牧师设计,桓台籍建筑商杨长利、杨长贞 负责施工建造。是完全由中国人投资、设计、 负责施工建造。是完全由中国人投资、设计、建造的基督 教建筑,至今仍作为基督教教堂使用。 教建筑,至今仍作为基督教教堂使用。
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于1926年,是当时我国著名建筑 设计师庄俊设计的,风格基本上为早期美国仿希腊古典复 兴式。日伪时期该银行改为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抗日战争 胜利以后又先后改为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北海银行。 建筑正面有6根高大的立柱,爱奥尼克柱头,显得整个建筑 恢宏大气,现在是山东省银监局办公地点。
这是济南早期的德式建筑,建于1901年,最初为,它是济南的第一家外商银行。 在它之后,先后有日本的朝鲜银行、横滨正金银行、法国与比利时 合办的义品放款银行等纷纷登陆济南。这些银行的出现使古老的济 南也感受到了世界经济的脉搏,学习到了现代金融理念。 这里现在是济南人民银行办公楼
坐落在济南老商埠经二路162号的济南市邮政局大楼,就是原山东邮政管 理局的办公地。它是当时济南老商埠区最高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大楼 的诞生与济南开埠有着重要的关系,1904年济南开埠后,外国人开始在济 南兴办邮政业务;1918年7月,由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查理与康文 赛设计,瑞典人纳自敦在商埠经二路主建,1919年竣工;1920年2月,大 楼开始营业;1922年,大楼三层毁于大火;1924年修复为两层
1902年清政府议准德国在济南设立商办处,1903年允准其改设 领事馆,这是外国在济南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馆址在经二纬二 的西北角。该建筑也是典型的德式风格,由东西两座楼组成,东 楼为办公楼兼宿舍,西楼为领事馆办公室与府邸,两楼之间有花 园相连,建筑庄重大气。现在为济南市政府的办公用房。

那些曾经让济南感到自豪的——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建筑

那些曾经让济南感到自豪的——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建筑

胶济铁路济南站
胶济铁路济南站
原津浦铁道公司是由华人经营的公司,但公司的高层次管理人 员和技术人员绝大多数是外聘的外国专家。为了满足他们的生活需 求,公司在津浦铁路济南站东侧建设了成片的别墅区供其他们居住。 现济南站广场东侧还保存有两座漂亮的德式风格别墅。两座建筑均 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黄色拉毛墙面,以粗糙的石块装饰立面,运 用灵活,高低不一。 建筑在西南角设主入口,有两座巨大的山墙,其中南侧的山墙 高度达到了一层,下方有两个连选的拱券,不过现已填堵上作为房 屋,顶部开有一个十字花样式的阁窗,很有特点。西侧立面的屋顶 上依斜坡开老虎窗。建筑的每个立面都有区别,无一雷同。建筑内 部底层是客厅、起居室、卧室、餐厅、厨房、佣人房,二层是卧室 和书房,还设有阳台和露台。室内的木制楼梯和地板选料考究,保 存完好。两座建筑原来基本相同,不过现在的使用单位对外立面重 新进行了修缮,并略微进行了改动,使两座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外 观。这两座建筑是曾经充满德式风格的济南火车站广场上唯一的遗 存,那大坡度的屋顶依稀让人们想起了曾经那座独一无二的车站。
昔日的德国山东铁道公司
位于经一纬三路的原济南电报收发局,建成于1904年,是胶济铁路济南站的配套 设施。为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2004年经一路拓宽改造时采用“瘦身”、平移法加 以部分保留,南北跨度缩短了13米,颜色也由红色改为黄色,虽然外观还保留着旧时 模样,但已经是非原有建筑了。
重建前的济南电报收发局
那些曾经让济南感到自豪的——
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建筑
1904年,德国人将胶济铁路自东向西铺到济南。 不久,由英、德两国出借款项建造的津浦铁路也修到 济南。由此,济南建起了两座火车站,随之,周围出 现了一批铁路建筑。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两座火车 站同时使用,坐哪条线的火车就在哪座车站购票候车。 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济南,为了配合自己的分区 管理,将原来的两座车站进行改造和扩建,于1938年 将胶济铁路济南站并入津浦铁路济南站,至此,济南 人心里就只存在一座火车站了——— 济南老火车站。 今天,我们就去寻找、记录下现存的这些铁路建 筑。

济南老火车站概况整理

济南老火车站概况整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德国无暇顾及远东,便占领了胶济铁路。

1919年,巴黎和会擅自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了胶济铁路主权。

这里遂成为两大铁路干线统一使用的大型车站。

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两座火车站同时使用,坐哪条线的火车就在哪座车站购票候车。

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济南,为了配合自己的分区管理,将原来的两座车站进行改造和扩建,于1938年将胶济铁路济南站并入津浦铁路济南站,所以,原来的铁路济南站,自此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济南老火车站了。

这座造型别致的火车站刚一建成,便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家和百姓们的广泛赞誉,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

二战后,德国人编制的旅行手册上就建议,“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就是济南火车站。

它还成为当时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

电影《大浪淘沙》也拍摄于此。

1958年,为增加容量,铁路部门对老火车站进行了部分改造,在西面建起了两层候车室和三座站台天桥。

1972年为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济南,车站新建了从站台直通站前广场的出口,当时称迎宾门。

老火车站的残迹2013年8月15日-中午时刻,出济南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

脚手架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汗流浃背,2013年8月4日济南站的室外温度超过35℃[1]。

站在火车站南广场向四周望去,几乎找不到济南老火车站的踪迹,火车站南面的大楼阻碍了视线。

与其他城市一样,火车站广场两边,一群老人手拿着牌子招呼着来往行人,“临时休息,宾馆内有空调。

”沿着站前街往南走到第一个路口左拐,是一栋老房子:尖顶、红瓦、巨大的柱子、几个壁炉烟囱、墙体上爬满墨绿的爬山虎……墙体上,黑色的铭牌有中英文两种解说:济南铁路局实业发展公司,两侧的欧式古典建筑始建于1904年9月,属胶济、津浦线济南站区附属建筑物……距今已经有100多年,被列入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多少路人留意铭牌上的文字,行色匆匆。

商埠区资料

商埠区资料

济南是美丽的。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济南潇洒似江南”,所以“羡杀济南好山水,有心常做济南人”。

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舜文化、泉文化、名士文化和诗文化(注1)。

我觉得近代的济南也是很值得称颂:这就是济南的自开商埠和商埠区的建设。

随着胶济铁路的建成,济南商贾云集,商业很快发展繁荣起来。

1904年,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山东巡抚报请朝廷要求自开通商口岸。

在近代历史上,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不惜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在近代的条约中,几乎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英南京条约》,首批开放的有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中,就有天津、营口,从南到北中国的沿海全面开放。

以后,随着侵略的深入,开放的城市又逐渐延伸到内地。

这些开放的城市被称为“约开商埠”,是被迫开放的。

济南则不同了,没有人强迫是“自开”的。

这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心胸和眼光,门既然已经打开,何不再开的大一些,因为这时已经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

1904年5月1日,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上奏清朝政府,拟请在山东内地自开商埠。

奏折中称:在济南城外自开通商口岸,以期中外咸受利益,拟将潍县、周村一并开作商埠,清朝政府批准了奏章,山东三处自开商埠。

当时商埠的范围:东起济南老城之西(今纬一路),西至北大槐树(今纬十路),南沿赴长清大道(今经七路),北以胶济铁路为限(今经一路),计东西长约五里、南北约二里的区域划作商埠,用以商货转输、发展商业。

自开商埠有利于城市的管理和维护城市的权益。

在城市的建设中,为了扩大城市的规模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摊煎饼的做法;二是在老城之外另建新城。

北京就是采取了摊煎饼的做法,如:三环、四环、五环,一圈圈地向外扩大。

济南开埠后,是在老城之外另建新城。

这样既很好地保存了老城的历史风貌,又兼顾了城市的发展。

商埠就是在老城之西新建的商业区。

济南城市设计规划格局分析 古代到现代

济南城市设计规划格局分析 古代到现代

综上所述,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化轨迹可归 纳为: • 自清代以来,城市要素开始从府城中“溢 出”,至 19 世纪下半叶关厢地区基本形成, 城市形态呈“蔓延式”扩展; • 1875 年山东机器局设立,城市形态扩展上 出现了一块“飞地”; • 清末新政时期,济南沿胶济铁路在西关自 开商埠,城市形态出现“跳跃式”发展; • 民国时期,一方面商埠区快速成长,“跳 跃式”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另一方面商埠 区和古城区沿胶济铁路开始相向发展,城 市逐步连片生长成带状; • 日伪统治至解放前,在日本制定的南郊新 市区和东西部工业区规划的引导下,城市 形态进一步向南(四里山)、向北(胶济铁路 以北)继续扩展。 • 所以,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扩展最大特点 是:跳跃式发展。
其次,民国以来,济南工业“勃 兴之程度,实出常人意料之外”, 1912~1927 年间,济南历年创设 资本额在 5 千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有 66 家,资本总额约为 1643 万 元。 民国中期,在成通棉纺厂(今国棉 四厂)、仁丰棉纺厂(今国棉三厂)、 利民机器染厂(今济南毛巾总厂) 等工业的促动下,胶济铁路以北 成丰桥地区开始迅速发展,城市 形态向北逐步扩展。 另外,商埠开办后,胶济铁路以 北在通往洛口(位于黄河口,为济 南水运出入口)的道路两旁自然形 成了许多小型工商业店铺,城市 初显了一种交通指向型的发展势 头。
近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的功能特征
清末新政改革自开商埠后,济南一跃而成为山东省内陆第一大商埠中心,这种功能的变化引起了商贸 用地的迅速扩展及其他用地的相应增长。民国前中期,随着商业的繁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功 能转向以商贸和工业并重发展为主,表现在空间形态扩展上是商埠展界,工业用地逐步增加,城市内 部结构演变为古城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埠区商贸交通中心并置的“双核心”格局。日伪统治至解放前, 济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城市功能主要为日本的“以战养战”的殖民服务,导致城市形态上的变化是: 南郊日本人聚居生活区及胶济铁路以北的北郊工业区的建设。

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与分析--以济南火车站为例

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与分析--以济南火车站为例

设计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Art107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与分析——以济南火车站为例张曼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摘要:本次对济南火车站前北广场进行设计分析改造,对该地块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通过挖掘和借鉴现代广场设计中优秀的营造手法,同时依据以人为本的改造设计理念,有机地组合景物,丰富景观层次及内容,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的现代广场景观,为乘客及居民提供良好生活、出行环境。

关键词:站前广场;公园;交流;文化一、研究目的及意义(一)研究目的火车的作用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是我国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火车不仅使乘客居民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带动了经济方面的稳步提升。

作为城市交通与铁路之间的纽带,站前广场为了美化凸显城市的形象,同时展现城市的区域文化,在设计中需要着重注意对动线与流线的处理方式。

在目前现存济南火车站北广场的设计中,整体的规划与现代空间缺少联系,区域文化的特点表现不足,形象的塑造和景观的设计不够人性化。

(二)研究意义站前广场是乘客及居民的集散地、火车站的进出站附属设施,承担着重要的职能。

现存济南火车站站前北广场的设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广场在周边环境与建筑中,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因素,同时在满足乘客居民的需求中存在功能上的缺失。

在设计中,通过对城市的规划权衡、构思创新等方式,对济南站北广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全面的创新升级,在满足乘客居民的需求同时,提升城市的动态活力,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广场功能分区设计(一)集散中心广场作为主要的集散中心,必须遵循作为集散广场的特殊属性,包括对人群的疏散与集结等,在设计中,营造了一片式的平台广场,在保留它开阔、平坦的特点与遵守疏散原则的同时,穿插部分景观的设计元素,在以安全作为准则的同时兼顾疏散集合功能,并为中心广场增添创新色彩。

(二)休憩绿化区在站前广场的西侧,设置了绿地公园,绿地公园的营造与中心广场的景观规划在方式方法中存在一些差异,绿地公园的绿地效果紧密而浓郁,中心广场的绿地效果相对稀疏,二者产生强烈的对比。

百年济南火车站拆除又复建

百年济南火车站拆除又复建

百年济南火车站拆除又复建
作者: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7年第08期
不久前,山东省济南张庄路上一处建筑工地上伫立起一座红房子,一些老济南人路过时惊奇地发现,这不就是1992年被拆除的济南老火车站吗?原来,这座复原版的“远东第一站”是一个开发商的售楼处,目前该建筑似乎没有完全完工,三面被围遮挡着。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被誉为“当时中国可与欧洲著名火车站相媲美的建筑作品”。

1992年,在一片反对声中,这座老火车站被拆除。

2013年,济南市政府又宣布“复建”老火车站,其后不到一年又宣布停建。

而就在前不久,一场关于重建济南老火车站的投票也在当地媒体展开。

然而,复建真的有必要吗?(资料来源:人民网、澎湃新闻)
■微言大义:想复建出于怀旧也好,出于纪念也罢,这种情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历史建筑其实不可再生。

对历史文物本身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更不可或缺的,是对先人曾经走过的那段历史心存敬畏。

■适用话题:保护文物;最好的纪念;敬畏历史……。

济南老建筑、老字号

济南老建筑、老字号

旧时八卦楼市济南的烟花超市
民国初年八卦楼
济南老建筑部分
5、纬二路街景 民国初年纬二路由北向南远眺。纬二路1904年始建,1921年拓宽,北起经一路,南至经七
路,路宽12米。1939年向南又延伸至市区南部,一度改称新民大路。1945年抗战胜利后统
称纬二路。纬二路北通火车站和黄河泺口码头,南抵市南新区,是济南重要的南北干道。
但也留下古城最终被毁的祸根。但跟后来的姜春云、谢玉堂比起来韩复榘简直就是山东省 十大杰出青年!
1932年老济南环城道路
济南老建筑部分
3、商埠街景 民国初年济南商埠街景。鸦片战争后,1904年济南被迫开辟商埠"准备洋商并华商于划定 界内租地贸易"。1906年商埠东起济南西关的十王殿,北至胶济路,南沿长清大道,西至
化局用房。建筑上繁下简,以竖向手 法为主,挺拔有力;北立面六根带有 爱奥尼克柱头的方形巨柱。顶承三角 济南市京剧院
形大山花,庄重华丽。
济南老建筑部分
3、济南金库 国家金库济南中心支库 原胶济铁路德国总工程师办公处,建于1901年,1906年成为德华银行 济南分行。德华银行总部在柏林,是第一个驻济南的外国银行,也是济南现存的形制上最为 完整的近代建筑。银行路西对面则是1903年第一个在济南设立领事馆的德国领事馆,现位于 济南市政府内,这两座房舍的历史都长于商埠。
老茂生糖果庄
济南老字号部分
皇宫照相馆
济南老字号部分
亨达利钟表
济南老字号部分
聚丰德
济南老字号部分
汇泉楼
济南老建筑部分
(三)、其他济南老建筑
济南大观园
济南老建筑部分
北洋大剧院
济南老建筑部分
济南宏济堂
济南老建筑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老火车站概况整理济南老火车站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

当年它和德国人二十世纪初设计的胶济铁路火车站(现为济南铁路局公用建筑)相距仅数百米。

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近距离并存,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极为罕见。

1992年3月起,虽受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山东省济南市和铁路部门仍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

建筑简介全景(时间约为20世纪80-90年代)它曾是世界上唯一的[1]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它曾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

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是我国一处享誉世界的著名地标。

[2]济南老火车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

法国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发源地。

那伸向蓝天的高大钟楼便体现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理念,但设计者又把与他们信仰中的上帝相衔接的尖顶改换成了罗马式的圆顶,并把圆顶下的墙面装饰上四个圆形大时钟,用以替代只可用听觉感知的教堂钟声,既增添了视觉观赏性,又为旅客提供了方便。

欧洲历史上流行最广、民国初年津浦路济南火车站远眺最具民俗性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在济南老火车站这座小小建筑中也有多处体现:钟楼立面的螺旋长窗、售票厅门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顶瓦面下檐开出的三角形和半圆形上下交错的小天窗等,既为建筑物增添了曲线美,又增加了室内的光亮度。

墙角参差的方形花岗岩石块、门外高高的基座台阶、窗前种植的墨绿松柏、棕褐围栏都使这座不大也不算太小的洋式老车站既有玲珑剔透感,又有厚重坚实的恒久性。

在建筑界,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没有人不晓得济南站。

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历史上曾有两个[3]济南站:一个是1904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另一个是1911年建成的津浦铁路济南站。

它们共同见证了济南这座享誉中外的“泉城”在中国近代史中的沧桑岁月。

2背景历史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

1904年,德国人将胶济铁路自东向西铺到济南,不久,由英、德两国出借款项建造的津浦铁路也修到济南。

当时因两条铁路的统辖权不同,津浦铁路济南站独立设置在今济南站的位置。

相距数百米,有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这在中国其他城市中极为罕见。

美丽的火车站钟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德国无暇顾及远东,便占领了胶济铁路。

1919年,巴黎和会擅自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了胶济铁路主权。

这里遂成为两大铁路干线统一使用的大型车站。

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两座火车站同时使用,坐哪条线的火车就在哪座车站购票候车。

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济南,为了配合自己的分区管理,将原来的两座车站进行改造和扩建,于1938年将胶济铁路济南站并入津浦铁路济南站,所以,原来的铁路济南站,自此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济南老火车站了。

这座造型别致的火车站刚一建成,便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家和百姓们的广泛赞誉,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

二战后,德国人编制的旅行手册上就建议,“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就是济南火车站。

它还成为当时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

电影《大浪淘沙》也拍摄于此。

1958年,为增加容量,铁路部门对老火车站进行了部分改造,在西面建起了两层候车室和三座站台天桥。

1972年为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济南,车站新建了从站台直通站前广场的出口,当时称迎宾门。

老火车站的残迹2013年8月15日-中午时刻,出济南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

脚手架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汗流浃背,2013年8月4日济南站的室外温度超过35℃[1]。

站在火车站南广场向四周望去,几乎找不到济南老火车站的踪迹,火车站南面的大楼阻碍了视线。

与其他城市一样,火车站广场两边,一群老人手拿着牌子招呼着来往行人,“临时休息,宾馆内有空调。

”沿着站前街往南走到第一个路口左拐,是一栋老房子:尖顶、红瓦、巨大的柱子、几个壁炉烟囱、墙体上爬满墨绿的爬山虎……墙体上,黑色的铭牌有中英文两种解说:济南铁路局实业发展公司,两侧的欧式古典建筑始建于1904年9月,属胶济、津浦线济南站区附属建筑物……距今已经有100多年,被列入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多少路人留意铭牌上的文字,行色匆匆。

这个欧式大院里有一个花坛,花坛中央摆放着一块巨大的石头。

门卫阻拦了记者的拍照,“这里是办公大楼,不能拍照。

”经过记者的询问,大院旁卖饮料的小卖部老板娘指着远处的铁路大厦说,“那才是济南老火车站,现在那里实际上是济南站出站的地方[1]。

济南老火车站的真容,只能从画册或者老照片上看到。

铁路与济南济南铁路局史志里,并没有关于赫尔曼·弗舍尔的记载。

这本截止到1985年的史志是这样介绍济南火车站的:位于济南市经一路北侧,是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的交会点,车站东西走向,坐北朝南。

1985年拥有站舍8528平方米,拥有候车大楼,钟表楼、售票处、行李房等。

早报记者查到的档案资料显示,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原本并不交会,胶济铁路先建于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是津浦线上一个站场。

民国时期,日本人接管济南火车站,将两条铁路的火车站合并为一。

接触过赫尔曼·弗舍尔家族后人的济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特约委员雍坚告诉早报记者,“赫尔曼·弗舍尔来到济南的时间是1908年,时年24岁,一个刚从德国希尔德堡豪森大学毕业的建筑师,在德国还没有名气。

”是年,满清政府与英德两国签署了借款合同开始修建津浦铁路,借款500万英镑。

从济南铁路史志里,能够看到德国人参与修建铁路的热情。

可查的档案资料显示,1851年、1864年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运输粮食的需要,曾提出过建设天津至江苏镇江的一条铁路线,但英德两国插手铁路贷款权。

德国人阻止铁路修建,因为这条铁路会影响到“胶济铁路”,所以不允许铁路线经过山东省境,直到清政府同意津浦铁路的建设由德国提供部分贷款和修建。

济南老火车站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并曾被战后联邦德国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

“济南老火车站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建筑本身,它影响了济南城市的发展。

”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建筑的灵魂最核心的因素是历史载体。

济南老火车站见证了清政府的灭亡到民国的转变、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军管铁路,再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这段历史,它是一段可以触摸的‘立体的历史’。

”清朝末年,济南自主开埠,西洋商人和中国人开始并处。

李铭在他的办公室展开了一幅地图。

“从经一路、经二路一直到经十路,都是济南开埠后规划所留下的。

火车站就在经一路上,当年下了火车到开埠区最多有20分钟的行程,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

在经一路、经二路还有后来修建的电报局、银行。

当时的穷人依靠铁路养活,慢慢在铁路以北形成独特的贫民区——官扎营,以及一些方便招工的工厂。

”拆除过程1989年,在对济南老火车站是保留老站进行改造,还是彻底推倒另起炉灶的问题上,高层人士和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992年3月方案最终敲定。

当年7月1日8时5分,老站钟楼上精准的机械钟永远停止了转动,伴随着济南人走过80个春秋的老车站退出了历史舞台。

钟楼上那口大钟,已被有关部门作为文物收藏。

(一说,是谢玉堂主持拆除的)主持拆除的谢玉堂这样说道:“看到它(济南老火车站)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

”[2]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但未果。

(二说,是翟永浡主持拆除的)[4-5]同时遭拆除的包括一直被当作殖民记号的日本宪兵本部大楼,德国电报大楼,瑞蚨祥老店甚至万竹园前园等。

曾经阅尽济南开埠百年的济南老火车站,如今已经铅华落尽。

在争议中被拆除“济南火车站当年每天的客流量达5万人,并且以每年3000人的速度增长。

”济南火车站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快,与民航、公路相比,铁路的运输压力开始增大,当时,包括郑州、西安等在内的铁路枢纽,都开始扩建。

“整个火车站广场都是人,如果到了春运高峰期,广场根本走不动。

”一名自称在济济南老火车站(拍摄时间不详)南火车站摆摊近30年的小贩称。

在这种背景下,1991年底,原铁道部批准了济南新客站的立项。

济南老火车站于1992年7月被拆除。

同年,在原址上开始建造当前的济南火车站。

“在1990年代,追求现代化建设、排斥资本主义是一种严重的思潮,当时执政者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

”一位不愿具名的当年济南火车站扩建专家组成员告诉早报记者,当时,济南一名身居要职的官员称,老火车站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看到它就会回想起中国人民那段受欺压的岁月。

公开的报道称,济南铁路局原副局长、原济南站改造配套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姚广宏,1992年参与了改造工程。

他当时遵照上级指示拆除老火车站时,也听到过一些不同意见。

摄影师荆强当年拍下了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时的瞬间。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过来者,所以感触太深。

历史扭曲了人的灵魂,总有一天会后悔,济南老火车站也一样。

”荆强说,他当年看着工人举起锤子砸向老火车站墙壁时,含着泪按下了快门。

“老火车站修建得非常坚固,又因为距离火车道太近,不能使用大型机械,只能人工拆除,所以用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才拆完。

”姚广宏如此描述当时拆除的场景,“当时老火车站的建筑本身保护得很好,钟楼修建得非常精细而且坚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钟楼内部很多地方不是用的钢筋,而是钢轨,加上石材质量也很好,所以拆起来特别费劲。

”这个说法得到了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证实。

李铭在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曾先后两次对济南市老火车站进行拍照,存档。

“近现代建筑很少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但文保单位也很难挡住市政建设的步伐,一个个文物近些年也消失了。

”李铭从事大半辈子文物保护工作,心中不免伤感。

1995年6月8日14时,国家投资3.9亿元的济南新客站改扩建工程竣工并开始通车。

[6]找回大钟大钟2008年6月原大钟在济南铁路局一仓库内发现[7]。

当时,大钟在仓库内散落着,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

大钟的四个大表盘靠在墙上,每个表盘直径在1.3米左右,表针、齿轮和上弦的摇柄等关键部件都还完整,其他一些较小的零件存放在纸箱内。

但大钟的铸铁底座受了点儿轻伤,有一处断裂了,镶有金属猫头鹰的木质摆杆下落不明。

济南铁路局电务段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大钟是2002年搬家时放在这里的。

当时,他们觉得这个大钟还有价值,就一直存放在这里,该单位的职工真正知道大钟下落的人不超过1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