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书【模板】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书【模板】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书
(适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姓名
学号
入学时间年月
所在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请填写准确的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二○年月日填写
填表说明
一、为了有计划地做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根据教育部规定,各位导师应以本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具体制订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二、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提名,一般不超过二人(原则上需有高级职称),经导师所在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同意并签署意见。

三、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在第一学期取得所规定的课程总学分。

课程安排计划应包括博士生在校全部学习过程中应学完的课程,包括:①公共学位课②专业学位课③专业选修课
四、课题研究应确定科研课题,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应是本学科范围内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课题,“研究进度和具体安排”应力求详尽、具体,明确规定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

五、本计划书以导师为主与研究生共同商讨制订。

于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者,须提交导师,学院负责人签署的证明材料。

但最迟上交时间不得超过第二学期三月底。

六、培养计划书一式三份,于第一学期期末提交至学院教学秘书处,经所在学院批准签章后,研究生、导师、学院各留一份,由研究生本人保存的原件至毕业时须存档。

七、培养计划书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随意改动,如因课题有较大改动,必须及时更改培养计划书。

研究生签名:。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评估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 包括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 与科研项目等方面,反映学生 在学术研究上的能力和贡献。
综合素质评估
考察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团 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了 解学生在多个领域的能力和表 现。
培养过程评估
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 评估,包括导师指导、课程设 置、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方 面,了解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推断性统计分析
掌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用于解释 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描述性统计分析
掌握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等统计指标的计算和 分析方法。
数据可视化
运用图表、图像等形式呈现数据分析结果,提高 研究报告的可读性。
建模与仿真技能
数学建模
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技 能,如微分方程、线性规划
等。
1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培养方案改进与优化
方案调整与完善
根据培养质量评估和学生满 优化培养环节和内容,提
高培养质量和满意度。
导师培训与指导
加强导师的培训和指导,提 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 力,确保学生得到高质量的
指导和培养。
学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和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学生 的学术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 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 国际视野。
95% 85% 75% 50% 45%
0
10 工商管理
20 战略管理
30 组织行为学
40 市场营销
5
会计与财务管理
学科方向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 数据科学
信息组织与检索 电子商务
核心课程设置
02
01
03

武汉大学经管院市场营销硕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经管院市场营销硕士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市场营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的是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职业道德与责任感,愿意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力量,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较强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

学生应掌握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知识,了解国内外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领域的理论发展趋势和掌握营销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从事企业(公司)综合管理,或部门经营管理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言,鼓励学习第二门外国语(达到初级以上水平)。

二、研究方向1、组织市场营销:主要研究企业间的营销管理活动。

2、消费者市场营销:主要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企业营销策略。

3、网络营销: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基于网络的营销创新。

4、营销战略: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进行营销战略选择和管理。

5、品牌管理:主要研究品牌的内涵与资产管理以及品牌营销策略。

6、渠道管理:主要研究营销管理中的渠道模式与管理策略7、服务营销:主要研究服务产品营销和服务营销模式。

8、广告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的营销传播策略与广告模式。

9、市场调查与分析:主要研究市场营销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方法。

三、学习年限1、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其中课程学习 1.5年。

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参与课题研究为主,第五、六学期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第三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应修满42学分的课程(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一级学科共同必修课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0-2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方案 研究生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方案 研究生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生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与技术、能够进行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国内外市场发展动态,掌握市场环境分析和市场预测方法,形成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敏锐感知和深刻认识。

2.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策略和营销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营销
与其他管理领域的交叉融合,能够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实施方案。

3.掌握市场调研和营销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利用各种
调查方法和技术,进行市场营销的数据分析、预测和决策,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4.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实践能力,具备市场调查、计划编制、
产品推广、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实操能力和经验。

5.具有扎实的管理、经济、法律等基础知识,能够全面了解企
业的经营管理及其与市场营销策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6.有较强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与企业和社会各界保持
紧密联系,配合各种活动和项目开展,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服务。

7.有一定的国际市场营销的视野和开拓能力,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现状、模式、趋势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承担跨国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

总之,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旨在打造融合理论和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市场营销服务。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企业财务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暂设五个方向。

1.市场营销管理研究微观营销与宏观营销理论、应用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营销手段与方法。

2.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企业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3.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发展,尤其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理论和实践,以及探究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

4.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理论与金融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金融管理手段和方法。

5.企业发展环境研究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决策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

230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五、综合考试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

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博与精深。

考试前应组织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五名专家组成,并报院系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综合考试一般考二至三门课程,主要采用口试方法。

综合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方能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工作。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Z2 授管理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成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纪,拥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拥有优异的道德质量和学术修养,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要求掌握牢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拥有深邃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营销管理手段和方法,认识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向,培养拥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授课和管理工作的高级特地人才。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件资料,并拥有必然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4.要求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向1.营销战略方向以营销战略为对象,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使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等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营销战略的基本理论、营销战略行为、营销战略绩效、营销战略创新,以及新的营销战略研究方法,以达到丰富和发展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的目的。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2.组织市场营销方向以组织间的营销活动为背景,基于经济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使用理论建模、数学建模、实证解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组织市场的花销行为模式的演变、组织间的治理策略、组织市场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以及组织市场下新的市场研究方法,以达到丰富和发展组织市场营销理论的目的。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3.花销者市场营销方向以花销者市场营销为研究对象,基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利用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商议花销者市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模式、中国当地花销者特色、品牌战略与策略的创新、花销者市场研究的新方法。

丰富和发展花销者市场研究理论和方法。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2011-2015年中国铁矿石市场竞争力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报告目录第一篇行业世界发展篇第一章2009-2010年全球铁矿石市场现状分析第一节2009-2010年全球铁矿石供需分析一、全球铁矿石供需情况分析二、铁矿石贸易供需格局及其影响第二节2009-2010年全球铁矿石成本分析第三节2009-2010年全球铁矿石价格走势分析一、影响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因素分析二、国际铁矿价格分析第二章2009-2010年国际铁矿石生产状况分析第一节世界铁矿石生产现状分析第二节2009-2010年俄罗斯铁矿石生产现状及发展预测第三节2009-2010年印度铁矿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一、印度铁矿石资源概况二、铁矿石生产设备概况三、印度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四、印度铁矿石产量一按品种分五、产能扩建计划六、印度采矿工业发展面临的限制第四节2009-2010年埃及铁矿石资源分析与合作建议一、埃及铁矿石分布情况二、埃及铁矿品位和储量三、开发条件四、市场准入五、市场壁垒六、合作建议第三章2009-2010年国外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分析第一节力拓一、公司基本概况二、2009-2010年公司经营及销售情况分析三、2009-2010年公司竞争力分析四、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第二节BHP一、公司基本概况二、2009-2010年公司经营及销售情况分析三、2009-2010年公司竞争力分析四、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第三节CVRD一、公司基本概况二、2009-2010年公司经营及销售情况分析三、2009-2010年公司竞争力分析四、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第四节南非KUMBA公司一、公司基本概况二、2009-2010年公司经营及销售情况分析三、2009-2010年公司竞争力分析四、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第五节澳洲PORTMAN公司一、公司基本概况二、2009-2010年公司经营及销售情况分析三、2009-2010年公司竞争力分析四、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第六节非洲SNIM公司一、公司基本概况二、2009-2010年公司经营及销售情况分析三、2009-2010年公司竞争力分析四、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第二篇行业中国发展篇第四章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中国GDP分析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相关产业政策影响及分析一、铁矿石行业贸易政策分析二、出口退税率调整影响分析三、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主要政策措施四、铁矿石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第三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一、人口环境分析二、教育环境分析三、文化环境分析四、生态环境分析第五章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发展形势分析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运行分析一、中国铁矿石大事回顾二、中国铁矿石生产情况三、中国铁矿石进出口情况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价格研究分析一、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因素分析二、铁矿石涨价对钢铁业及上下游产业影响三、中国铁矿石价格走势分析第三节2009-2010年中国应对铁矿石涨价的政策和政策趋势分析一、加强铁矿石进口协调管理二、鼓励中国钢铁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和国外两个资源三、控制钢铁产品出口四、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六章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行业市场动态分析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市场现状分析一、中国铁矿石市场结构二、中国铁矿石供需形势分析三、铁矿石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四、2009-2010年铁矿石发展变化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市场发展对策分析一、中国铁矿石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二、中国铁矿石市场发展对策分析第七章2006-2010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分析第一节2006-2009年全国铁矿石原矿产量分析第二节2010年1-5月全国及主要省份铁矿石原矿产量分析第三节2010年1-5月铁矿石原矿产量集中度分析第八章2006-2010年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第一节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规模分析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第二节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结构分析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1、不同类型分析2、不同所有制分析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1、不同类型分析2、不同所有制分析第三节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产值分析一、产成品增长分析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三、出口交货值分析第四节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成本费用分析一、销售成本分析二、费用分析第五节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第九章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2601)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第一节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进口数据分析一、进口数量分析二、进口金额分析第二节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出口数据分析一、出口数量分析二、出口金额分析第三节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进出口平均单价分析第四节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一、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二、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第三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篇第十章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市场竞争能力分析一、资源方面二、开发利用比较三、技术装备水平四、品种质量五、成本价格比较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一、中国钢企竞争对手分析二、关税调整后的印度矿加剧中国市场的竞争三、铁矿石三大巨头竞争格局分析第三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行业竞争策略分析第十一章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第一节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二节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三节山东北金集团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四节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五节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六节福建省安溪集荣矿业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七节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八节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九节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十节承德承钢天宝矿业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十一节略…………第四篇相关行业发展篇第十二章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资源情况分析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资源特点一、我国铁矿石矿石储量居世界第四位二、铁矿石矿石资源分布集中又分散三、我国铁矿石矿床类型多而复杂四、贫矿占绝大多数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一、已被利用铁矿资源储量二、可供选择利用的矿山三、分散中小矿及较难利用的资源第三节2009-2010年全国大中型铁矿区概况一、鞍本矿区二、河北铁矿区三、白云鄂博矿区四、攀西钒钛磁铁矿区五、宁芜矿区六、中南矿区七、五台-岚县铁矿区八、霍邱矿区九、酒泉镜铁山矿区十、新疆矿区第十三章下游产业链分析:中国钢铁工业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综述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变化综述二、中国引领世界钢铁业发展三、中国钢铁业对全球供需平衡不构成威胁四、中国钢铁出口的激增对其他国家不构成威胁五、发达国家要客观看待中国钢铁产业的激增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钢铁出口政策调整及其影响一、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钢铁业的影响二、浅析国家取消部分钢材出口关税政策三、钢材出口关税调整对国内钢铁业的影响第三节2009-2010年中国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我国钢铁行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二、国内钢铁业节能减排任务依旧艰巨三、钢铁国企并购面临的困境四、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的不利影响第四节2009-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策分析一、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五大策略二、钢铁工业主要节能措施三、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三大战略第十四章2009-2010年中国铁矿石运输态势分析分析第一节海运价格走势对铁矿石进口的影响一、2009-2010年铁矿石海运费价格走势图二、对铁矿石影响分析第二节2009-2010年中外海运市场分析一、国际铁矿石海运市场回顾二、世界铁矿石海运现状二、中国铁矿石海运市场情况第三节2009-2010年中国钢企应对海运费暴涨的途径一、应对途径二、应对措施第五篇铁矿石未来发展战略与投资篇第十五章2011-2015年中国铁矿石发展战略分析第一节中国铁矿石困局分析一、中印铁矿石争端二、中国钢铁业受制于进口铁矿石分析三、日本应付铁矿石涨价的经验借鉴分析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铁矿石战略分析一、中国钢铁企业必须合理掌控铁矿石资源二、资源开发范围不应受地域限制,须紧盯海外资源三、矿业项目开发多元化,中国铁矿石资源开发机制亟待放活四、中国钢铁企业要重视资源投资价值,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五、改建和新建深水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六、联合采购,减少现货贸易比重,增加长期合同第十六章中国铁矿石价格谈判分析第一节铁矿石谈判分析一、铁矿石谈判格局分析二、中国铁矿石谈判不利因素分析三、铁矿石谈判存在的变数分析四、从铁矿石谈判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第二节铁矿石价格谈判特点及形势一、铁矿石价格谈判特点二、近年来谈判形势变化第三节中国应对铁矿石涨价策略一、投资海外矿山二、切断涨价恶性循环链条三、铁矿勘探需高屋建瓴四、产业集中度提高远水难解近渴五、金融工具“多管齐下”对冲矿价上涨第十七章2011-2015年中国铁矿石行业投资价值与风险分析第一节2011-2015年中国铁矿石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铁矿石行业行业风险分析一、市场风险二、资源供应风险三、运输成本风险四、政策性风险五、民营企业风险突显六、进出口贸易风险第三节专家建议图表目录:(部分)图表:2006-2009年全国铁矿石原矿产量分析图表:2010年1-5月全国及主要省份铁矿石原矿产量分析图表:2010年1-5月铁矿石原矿产量集中度分析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企业数量及增长率分析单位:个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及增长率分析单位:个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从业人数及同比增长分析单位:个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企业总资产分析单位:亿元图表:2010年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数量单位:个图表:2010年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单位:个图表:2010年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不同类型销售收入单位:千元图表:2010年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不同所有制销售收入单位:千元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产成品及增长分析单位:亿元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工业销售产值分析单位:亿元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出口交货值分析单位:亿元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销售成本分析单位:亿元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费用分析单位:亿元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主要盈利指标分析单位:亿元图表:2006-2010年5月中国铁矿采选行业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图表: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进口数量分析图表: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进口金额分析图表: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出口数量分析图表: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出口金额分析图表: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进出口平均单价分析图表: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图表:2006-2009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图表: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负债情况图图表: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山东北金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山东北金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山东北金集团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山东北金集团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山东北金集团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山东北金集团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山东北金集团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福建省安溪集荣矿业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福建省安溪集荣矿业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福建省安溪集荣矿业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福建省安溪集荣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福建省安溪集荣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福建省安溪集荣矿业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福建省安溪集荣矿业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承德承钢天宝矿业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图表:承德承钢天宝矿业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图表:承德承钢天宝矿业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图表:承德承钢天宝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图表:承德承钢天宝矿业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图表:承德承钢天宝矿业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承德承钢天宝矿业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图表:略…………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研究生招生1.1招生指标:根据学校和学院的招生计划,结合企业管理专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确定每年的招生指标。

1.2招生条件:招收具有相关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实务经验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潜力。

1.3考试科目:招生考试主要包括综合能力测试、专业课测试和面试。

1.4导师选拔:招生后,根据学生成绩和面试表现,由导师进行选题和指导老师的分配。

2.培养目标2.1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2.2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使其具备发现、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2.3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使其具备企业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4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具备在国际化企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3.培养过程3.1课程学习3.1.1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考试,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

3.1.2课程设置包括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方法、企业战略、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

3.2科研训练3.2.1学生必须参与科研项目,并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

3.2.2学生每学期需要参加学术研讨会,并交流专业研究成果。

3.2.3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实践环节,比如实习,与企业合作研究等,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3学位论文3.3.1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并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

3.3.2学生需经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写作等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最终获得学位论文答辩合格。

4.培养要求4.1学术道德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认真尊重导师的指导和学术规范,并不得有任何学术不端行为。

4.2学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和科研任务,并取得相应成绩。

4.3学位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最终获得博士学位。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本专业的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营销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企业营销战略2.品牌管理3.旅游市场营销4.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5.消费者行为6.组织市场营销三、本专业的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从第三学期开始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为主。

本专业允许成绩优秀的博士研究生,经导师和院主管领导同意并报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学分1.课程设置原则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整体性功能,应将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有机结合。

要处理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特别要注重通过课程教学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

2.课程分类(具体见附表)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研究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等。

3.学分和学时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修满总学分为15 学分以上的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学科通开课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专业选修课学分。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知识、扎实的学术研究素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才能的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二、培养方式和时间安排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周期为3-5年,采用全日制培养模式。

研究生在第一学期进行科研基础课程的选修和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第二学期开始进行科研方向的讨论和选择。

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进行科研工作,包括文献综述、课题研究、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

第五年为论文撰写、答辩和毕业论文的修改。

三、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企业管理理论(2)战略管理(3)组织行为学(4)市场营销理论(5)财务管理(6)创新与创业管理(7)供应链与物流管理(8)人力资源管理(9)博士研究方法2.选修课程(1)高级统计学(2)数据分析与预测(3)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4)国际商务管理(5)战略人力资源管理(6)企业文化建设四、科研指导和项目设置1.科研指导学生在第一学年选择导师,并确定研究方向。

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帮助学生制定科研计划、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科研项目设置根据研究生课题的要求,学生可以选择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或应用实践研究。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实际项目也可以作为科研项目进行申报和实施。

学生需在第三学年前完成科研项目的立项和中期报告,并在第四学年提交成果报告。

五、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要求1.科研成果学生需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完成学术论文的发表和撰写工作。

研究生在培养期限内需发表至少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需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具有独立撰写的能力,内容应体现对其中一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并有一定的创新性。

学位论文答辩须通过,且答辩成绩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方能顺利完成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

市场营销专业 研究生 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专业 研究生 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与商业紧密相关的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术研究等方面介绍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调研与分析、品牌管理、营销策划与实施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如数字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等,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能力。

二、实践环节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企业项目和实际情景模拟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市场营销的实际运作,提升实践能力;企业项目则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情景模拟则通过模拟真实市场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市场营销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学术研究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还注重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

学术研究包括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和学术交流等。

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深入研究市场营销领域的前沿课题;学术论文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学术交流则提供了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和与学术界交流的机会,提升学术影响力。

总结起来,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系统学习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术研究,学生可以深入研究市场营销领域的前沿课题并提升学术影响力。

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市场营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 必选 任选 任选
备注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方法论课程 硕士至少需 修 3 学 分 ;博 士至少需修 5
学分。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研讨类
其他要求
Marketing
Seminar in Marketing 060926011 Strategy
2
Theory Construction in Marketing
and Heffring
告进行
Curtis P. Haugtvedt, 结合 开题 报
3
Handbook of Consumer Psychology
Paul M. Herr, Frank 告进行
R. Kardes
4
Journal of Marketing
课程类别 公共课: 硕士 4 学分 博士 2 学分
学院公共课 硕士≥ 9 学分 博士≥ 13 学分
必修课: 硕士≥ 6 学分
选修课: 硕士≥ 5 学分 博士≥ 4 学分
课程 编号 000010101
000010201 000010102 000010103 060011001 060011002 060011003 060011004 060011005 060011007 060011008 060011009 060011010 060011011 060926001 060926002 060926003 060926004 060926005 060926006 060926007 060926008 060926009 060926010
术道德。具有坚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和应变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能从事本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博 士 :崇 尚 科 学 ,热 爱 学 术 研 究 ,谨 守 学 术 道 德 。具 有 扎 实 的 基 础 理 论 、精 深 的 专 业 知 识、宽广的研究视野、敏锐的科研思维、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研作风,能够独立地 进行科学研究,掌握本学科主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能 熟练地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 三、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规定,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 规定》执行。

武汉大学经管院市场营销硕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经管院市场营销硕士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市场营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的是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职业道德与责任感,愿意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力量,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较强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

学生应掌握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知识,了解国内外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领域的理论发展趋势和掌握营销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从事企业(公司)综合管理,或部门经营管理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言,鼓励学习第二门外国语(达到初级以上水平)。

二、研究方向1、组织市场营销:主要研究企业间的营销管理活动。

2、消费者市场营销:主要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企业营销策略。

3、网络营销: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基于网络的营销创新。

4、营销战略: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进行营销战略选择和管理。

5、品牌管理:主要研究品牌的内涵与资产管理以及品牌营销策略。

6、渠道管理:主要研究营销管理中的渠道模式与管理策略7、服务营销:主要研究服务产品营销和服务营销模式。

8、广告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的营销传播策略与广告模式。

9、市场调查与分析:主要研究市场营销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方法。

三、学习年限1、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其中课程学习 1.5年。

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参与课题研究为主,第五、六学期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第三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应修满42学分的课程(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一级学科共同必修课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0-2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本专业的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营销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企业营销战略2.品牌管理3.旅游市场营销4.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5.消费者行为6.组织市场营销三、本专业的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从第三学期开始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为主。

本专业允许成绩优秀的博士研究生,经导师和院主管领导同意并报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学分1.课程设置原则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整体性功能,应将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有机结合。

要处理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特别要注重通过课程教学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

2.课程分类(具体见附表)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研究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等。

3.学分和学时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修满总学分为15 学分以上的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学科通开课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专业选修课学分。

一般每1学分按18学时设置。

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2,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4.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企业战略管理2.市场营销管理3.人力资源管理4.财务与金融管理5.会计理论与方法6.企业税收决策与财政管理7.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8.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

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31学分(非定向≥36)。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60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注:若是全英课程或和国际一流课程,请在课程名称后注明。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工商管理学科外的研究生(博士或硕士)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或相近。

3.专业课程说明专业课程6学分,具体分配为:《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2学分、专业方向前沿课程2学分、Seminar研讨课2学分。

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选修专业方向前沿课程。

Seminar研讨课要求至少参加八次学院和系组织的学术讲座,并提交总结报告;以及要参加导师组织的学术研讨,提交研讨报告,方可取得学分。

4.博士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综合考试从2009级开始非定向博士生必修从高级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高级统计学、随机过程、现代管理理论中,选修其中的二门,并于第二学期期末或第三学期期初参加综合考试。

企业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要求硕博连读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良好的品德和科学素养,在本门学科领域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管理学、经济学、行为学专门知识以及管理研究方法,掌握国际上与本门学科有关的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成为积极为祖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并在企业管理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研和教学人才。

二、研究方向1、国际企业管理2、营销管理3、战略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5、生产运作管理6、第三产业经济管理7、服务性企业管理8、体育产业与管理(硕士二年制)三、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要求说明:1、管理研究方法(I):主要讲授管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和定量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统计方法)。

2、管理研究方法(II):主要讲授管理研究中的高级定量分析方法。

此门课同时作为三年制博士生的必修课。

3、任意选修课:要求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4、方向选修课:同时作为三年制博士生的专业必修课。

5、前沿专题讲座:主要介绍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动态,由企业管理专业各方向导师共同承担。

前沿专题讲座同时作为三年制博士生的专业必修课。

6、教学实践:要求协助导师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专业课程,包括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等。

可视工作量情况计算1至2个学分。

可安排在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进行。

五、考核方式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要求六、学位论文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要求七、必读和选读书目1.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3.Journal of Marketing4.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5.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y6.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7.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8.Harvard Business Review9.Sloan Management Review10.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1.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12.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3.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4.Journal of Management15.中国社会科学16.经济研究17.管理世界18.管理科学学报19.Snmantra Ghoshal and D. Eleamor Westney,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320.Oliver E. Williamson and Sidney , G. Winter, The nature of the firm: Origin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21.Christopher H. Lovelock, Managing sevices: Marketing, operations and human resources, Second Edition, Eagewood, NJ: Prentice Hall, 199222.毛蕴诗主编《公司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3.毛蕴诗著:《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24.毛蕴诗、施卓敏著:《公司重构与竞争优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25.毛蕴诗、李新家、彭清华著:《企业集团——扩展动因、模式与案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26.[美]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英]休曼特拉·戈歇尔著,赵曙明主译:《跨国管理-教程、案例和阅读材料》(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02 授管理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具有国际思维和创新能力,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

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承担企业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管理学基础理论主要研究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和前沿动态。

2.战略管理主要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

3.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

4.国际企业管理主要研究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

5.创业管理主要研究创业与企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6.物流管理主要研究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7. 公司治理主要研究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8.国际竞争力主要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与比较问题,重点关注中国及其某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9.服务创新主要研究企业服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0.旅游管理主要研究旅游发展、规划与管理问题。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8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课程设置参见《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企业管理专业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港澳台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学位课程填补。

(二)学分要求本专业博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其他学位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学分为选修课学分。

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学位课不少于22学分。

商科博士研究生学习计划

商科博士研究生学习计划

商科博士研究生学习计划引言商科博士研究生学习计划的编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商科博士研究生学习计划应该综合考虑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根据不同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设计学习和研究计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学术领域具有独到见解。

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28岁专业:商科管理学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文化程度: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138XXXXXX二、学习目标1. 深化对商科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2. 在企业管理领域进行独立研究,形成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3. 培养扎实的学术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备执教和科研能力。

三、学习计划1. 学术课程(1)深入学习商科管理学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2)选修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等;(3)学习量化方法,包括统计学、运营研究、多元统计分析等。

2. 学术研究(1)形成研究兴趣和课题,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2)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3)进行研究方法的学习和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4)开展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5)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和发表。

3. 学术交流(1)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2)邀请导师和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扩大学术视野和深化学术思考;(3)参与学术期刊和学术社群,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

四、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2. 积极思考,多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3. 勤奋好学,注重积累和总结;4. 多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5. 提高写作能力,注意论文规范和逻辑清晰。

五、结业要求1. 须完成学位课程要求,取得学分满足学校规定;2.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取得学位授予资格;3. 具备一定指导学生和科研的能力,能够参与和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

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

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本专业的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营销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企业营销战略2.品牌管理3.旅游市场营销4.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5.消费者行为6.组织市场营销三、本专业的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从第三学期开始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为主。

本专业允许成绩优秀的博士研究生,经导师和院主管领导同意并报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学分1.课程设置原则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整体性功能,应将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有机结合。

要处理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特别要注重通过课程教学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

2.课程分类(具体见附表)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研究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等。

3.学分和学时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修满总学分为15 学分以上的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学科通开课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专业选修课学分。

一般每1学分按18学时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授管理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营销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要求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向
. 营销战略方向
以营销战略为对象,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使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等科学研究方法,探究营销战略的基本理论、营销战略行为、营销战略绩效、营销战略创新,以及新的营销战略研究方法,以达到丰富和发展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的目的。

. 组织市场营销方向
以组织间的营销活动为背景,基于经济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使用理论建模、数学建模、实证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探究组织市场的消费行为模式的演变、组织间的治理策略、组织市场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以及组织市场下新的市场研究方法,以达到丰富和发展组织市场营销理论的目的。

. 消费者市场营销方向
以消费者市场营销为研究对象,基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利用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探讨消费者市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模式、中国本土消费者特征、品牌战略与策略的创新、消费者市场研究的新方法。

丰富和发展消费者市场研究理论和方法。

. 网络市场营销方向
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背景,利用理论建模、实证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探究网络环境下消费行为模式的演变、网络市场下企业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以及网络市场下新的市场研究方法,丰富和发展网络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网络营销理论与方法。

. 旅游市场营销方向
以旅游市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为背景,以旅游市场营销实践发展为依据,利用最新市场营销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跨学科等多样化研究方法,探究和创新旅游营销理论,建构旅游营销理论模式,拓新旅游营销研究方式方法,推动旅游营销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宏观市场营销方向
以社会营销活动为研究对象,利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市场营销活动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营销活动满足社会需要,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福利,实现社会目标。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年,最长学习年限年。

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年,最长学习年限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课程设置
参见《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市场营销管理专业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学分,汉语综合学分。

港澳台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学位课程填补。

非管理学专业硕士生以及管理学专业同等学力考取的博士生,还必须补修市场营销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并参加考试,但是成绩不计入总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其他学位课不少于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学分,学位课不少于学分。

五、其他必修环节及要求
六、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参照《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和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直接攻博、“”硕博连读
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