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与思考措施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与思考措施作者:胡杨来源:《商情》2018年第05期[摘要]随着国家统计法制化建设进程有序推进,加上国家统计四大工程全面铺开,对于各层级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形势下统计信息更加复杂,统计难度进一步加大,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只有不断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源头上不断务实统计基础,进而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更好地为决策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对当前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统计工作数据统计质量现状因素措施统计数据质量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重要决定因素,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统计工作中,更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统计数据质量包括多个评价指标,比如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及时性等,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出统计数据质量较差的原因,严格遵守统计工作原则,才能不断夯实统计工作基础,更好地维护统计工作的权威性。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当前随着大数据时代全面来临,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引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各类信息日益庞杂,给政府统计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统计数据质量相对较差,整体推进效率较低,加上受到统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影响,导致统计数据质量和实际标准要求相差很多,急需要引导高度重视。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统计数据质量水平影响整个统计工作质量,国家统计部门为了全面提高统计水平,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规范和提高统计管理水平,以期通过开展统计管理,从而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通过统计报表等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但是当前统计数据质量仍然相对较差,个别部门统计数据失真问题依然存在。
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和排查。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总体可以归结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方面。
关于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促进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关于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促进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统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新时期,应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以大数据思维方式,来引领新时期统计工作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大数据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促进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文主要对大数据时代下促进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前言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统计工作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大数据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统计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数据,让统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促进了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统计工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一、大数据对统计工作的挑战(一)传统统计方式与大数据之间的矛盾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传统的统计数据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要求,其需要的是更全面、更准确、更及时的数据,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统计方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取有用信息。
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发现规律,发现问题。
同时,大数据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挖掘和应用。
然而,这种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统计方式对传统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统计制度与大数据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社会各领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样一种新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这就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制度。
但是目前我国统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统计数据能否取信于社会、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关键取决于数据质量。
从总体上看,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主要宏观统计数据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但是,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统计数据不实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有的甚至与实际情况还相差很远,导致社会各界包括国际上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看法比较多。
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不许作为统计部门来说责无旁贷,但究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统计方法制度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要彻底根治,必须从制度着手,从源头抓起。
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是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近年来,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统计地位不断提高,统计方法技术日益先进,统计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各级统计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再加之体制转化过程中经济秩序混乱,人为干扰增多,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制观念淡泊,统计执法不严、部份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统计数据失真的潜在危(wei)险性已逐渐暴露,并日渐严重。
现行的统计制度、传统的统计方式与日益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已经成为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
在一些企业、部门、基层单位还存在虚报、瞒报,甚至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违法行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处理,尽量减少和避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净化统计环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2023-11-10目录•基层统计数据现状及问题•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必要性•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效果及展望•结论与建议基层统计数据现状及问题01准确性不高基层统计数据存在误差和错误,导致数据不准确。
02完整性不足基层统计数据缺乏全面和细致的收集,导致数据不完整。
03时效性不强基层统计数据的发布和更新不及时,导致数据不具有时效性。
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时效性不强缺乏快速反应机制01基层统计数据收集和发布缺乏快速反应机制,导致数据时效性不强。
技术手段落后02基层统计数据收集和发布采用的技术手段落后,影响数据时效性。
数据更新不及时03基层统计数据没有及时更新,影响数据的时效性。
基层统计数据存在人为干扰和舞弊现象,导致数据真实性受到质疑。
数据真实性存疑数据可靠性不足数据公信力低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数据可靠性不足。
基层统计数据的发布和使用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导致数据公信力低。
03数据可信度不足0201要性数据质量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都会直接影响到政策实施的效果,如果数据不准确或不全,政策就可能偏离正确方向。
准确的数据是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政府需要根据基层统计数据来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对于政府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至关重要。
政府决策需要企业需要了解市场、竞争对手和自身情况,只有基于准确、及时的基层统计数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市场分析和经营决策。
基层统计数据不准确可能导致企业判断失误,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准确的数据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数据质量影响企业竞争力企业发展需要基层统计数据是社会监督的重要依据社会公众和媒体需要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基层统计数据是他们进行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依据。
数据质量影响公众判断和舆论监督效果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判断和社会舆论监督的效果。
对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三)
对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开展,人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统计数据质量却难以提高。
如何适应时代开展,不断改进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是摆在每一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分析1、管理体制滞后,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方案经济时期的产物,管理层级过多,行政干扰过大,独立统计的地位难以实现,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腐败现象,对数据的真实性影响较大。
2、统计法制不健全,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现行统计法于1983年公布,1996年修改,最后一次修改也距今有十来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统计环境和统计对象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统计法在调整新时期的统计关系,标准统计行为等方面有明显滞后之处。
一是处分力度太小。
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最高处分额只有5万元,对有的单位来说,其违法本钱小于守法本钱,为逃避有关费用,他们宁愿支付罚款也不愿因守法而承担更多的费用支出。
二是对违法主体的责任追究有失公平。
统计法对企事业单位的违法主体有处分权,对行政单位却没有处分权,致使行政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因缺乏有力的惩罚措施而无法有效遏制。
三是对局部统计管理领域的标准不完善,如统计资料的公布、使用等没有规定相应的违法责任,对网络平台上的统计行为也缺乏相第 1 页共7 页应的法律条文等。
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使统计监管乏力,难以树立政府统计的权威。
3、基层根底薄弱,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一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在客观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现在,各项调查和普查接连不断,各专业统计报表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都纷纷向基层加压,加上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有限,大局部基层统计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致使敷衍了事、闭门造车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是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在主体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对提高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要转变统计执法 观念 , 讲求执法检查 的规范性和 国家 的政 策 、统计法律法规处 理好统计关 系和统计 矛 查处 。 盾外 , 还必须要依靠 统计 职业道德来调节 、 理顺 。因此 , 科 学性 , 注重事前预 防 、 事 中检查 和事后整 改的结合运 统计 人员恪守职业道德 , 操 守职业品行 , 强化统计责 任 用 , 并把教育 、 管理 和服务与统计执法融合并进 。
4 . 加强学习, 提高统计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
和法规制度还 不够完善 , 现行 “ 统一 领导 , 分级 负责 ” 的 利 用各类培训平 台加 强对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 统计人员 管理体制影 响统计 的独立性 、 超脱性 和抗 干扰能力 。加 的业务培训 和指 导 , 尤其对新增 的规模 以上企业 , 要尽 之统计部 门的干部任用和统计 工作 的保 障都要依赖 当 量采取一对一 、 面对面的培训指导 , 就如何建立 工业 统 地政府 , 从而导致人为干扰统计数据 的情况发生。
一
是判断工业经济走势的重要风 事 不如少一事 的想 法 , 想方设法 隐瞒收入 , 使得 规模 了工业经济 的增减趋势 , 以上企业人 为地变成规模 以下企 业 ,从而 达到躲避 常 向标。因此 , 在审核工业 发展趋势时 , 应结合工业用 电量
规统计报表 “ 监管” 的 目的, 直接造成统计数据 的失真 。 的增减情况来分析评估 , 使 工业增速与 电力消费 隋况相 协调一致 。二是正确把握工业生产增长与主营 人为干扰统计数据质量 。 随着工业 主导地位的 日益 互 衔接 , 突出 , 工业 统计数据作为 目前许多地方 “ 目标责任制 ” 考 业务收入 、 产 品销售率 、 库存 变动 、 能耗等统计指标的衔 确保工业统计数据客观真实。 核工作 中政绩 考核的重要依据 , 直 接和奖惩 纳税 、 政绩 接关系 , 升迁乃至地方的经济利益等相联系。 加之统计管理体制
浅谈当前全县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思考
浅谈当前全县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思考统计计执法对于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县级统计机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措施和制度还不完善,统计工作与统计数据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让统计执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青原区统计执法工作实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统计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统计执法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不够。
有的企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统计法》知之甚少,不了解统计法的管辖范围,对统计部门的执法检查有抵触情绪,有的拒绝检查,有的只提供统计报表不提供相关的财务报表,有的明确说:财政税务审计司法部门可以检查我们,统计部门不可以检查我们,有的个体工商户认为只有工商税务环保卫生部门才可以检查,此类现象普遍存在。
2.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对统计执法工作信心不足。
有些部门的同志认为统计工作只要搞好汇总上报即可,统计数据质量不是我们搞统计的所能左右的,有的在统计执法中受到挫折就放弃了统计执法工作,对上级布置的统计执法大检查也只是被动地应付,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3.缺乏统计执法检查的配套知识,查到问题不知从何下手。
由于县级统计机构没有专门的统计执法队伍,执法人员也大多为各统计业务人员,而且统计执法培训较少,大部分统计执法人员只是尽力查出问题,做个笔录,掌握了一部分证据,但对统计法以外的《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不甚了解,致使后面的工作无从下手。
统计执法流程与证据收集等工作心中没底,造成执法过程不顺畅。
4.满足于一年一度的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统计执法没有成为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
县级统计机构及乡镇统计人员认为平时工作主要是搞好统计业务,没有把统计执法工作放在议事日程,不认为统计执法是统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时不注意收集整理保存基层单位的违法证据,执法检查时空口无凭,力度不够。
等到省市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总认为没有准备,甚至连执法的程序等都不清楚。
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途径的几点思考
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途径的几点思考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畜牧业统计数据对于政府制定政策、科学决策、市场监测以及农户生产经营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畜牧业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导致了统计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及时。
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对于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思考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加强基础统计工作加强基础统计工作是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畜牧业统计档案资料库,对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登记备案。
这样一来,就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信息,为后续的统计工作奠定基础。
需要加强对畜牧业统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统计素养和专业水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还需要加强对畜牧业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抽样调查工作,及时获取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和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二、采用先进的统计调查技术采用先进的统计调查技术是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传统的统计调查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存在调查成本高、调查周期长、数据容易造假等问题。
可以借鉴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对畜牧业生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数据获取。
这样一来,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畜牧业生产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规模,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与畜牧业生产主体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与畜牧业生产主体的沟通和交流是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畜牧业生产主体对于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最为了解,可以通过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获取真实且及时的生产信息和数据。
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畜牧业生产主体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在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统计服务和支持。
四、建立健全的数据监测和审核机制建立健全的数据监测和审核机制是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必要手段。
关于高质量推进全县统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高质量推进全县统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党和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决策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统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出统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我们要提高认识,主动了解统计制度,掌握统计方法,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依法依规抓好统计,提高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当前统计工作的形势当前统计法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提出了2022年统计工作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扎实有序做好普查调查核算;加快推进统计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统计监测分析服务;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持之以恒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全力以赴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坚持不懈创新统计体制机制;积极务实深化统计对外开放。
抓好以上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自觉把统计法治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
要坚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坚决同各种统计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保障统计数据源洁流清。
要坚持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打好打赢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战役。
要坚持协同贯通凝聚合力,推动统计监督与纪律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等统筹衔接,进一步提升统计监督效能。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形势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也是今后抓好统计工作的根本遵循。
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统计力量。
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统计工作,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强化对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统计监测,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提供真实可靠信息依据。
2023年关于高质量推进全县统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23年关于高质量推进全县统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2023年关于高质量推进全县统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工作也逐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决策制定、经济分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全县统计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更加深入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高质量地推进全县统计工作。
在此,我将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全县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加强与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全县各个部门的运作离不开统计数据的支撑,但在很多情况下,各个部门并没有进行有效地信息交流,导致重复收集、数据冗余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了解各部门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统计数据共享机制,避免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统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时效性和实用性,根据各部门的需求,提供及时、准确且有价值的数据支撑。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和深入地分析数据,提高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在统计工作中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使统计分析更加精准、高效、灵活。
三、完善县域经济统计体系县域经济统计是指对县域经济活动的统计分析和评估。
县域经济统计是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把握和指导,对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县域经济统计体系。
在县域经济统计中,我们应该更好地结合实际,将统计分析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合作紧密结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推动全县统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当今时代要求统计工作者不仅能够熟练掌握统计分析方法和技能,还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加强人员培养、职业发展和档案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为实现高质量的统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于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王桂芸 吉林 省通化县运输管理所
【 摘 要】 统计数据质量是 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 统计 方法制度与指标体 系不够科学、 基层统 计人 员的素质 与责任 心等都 是影响基层数据质量的主要 因素。加 强统计基层基础 工作, 高人 员素质 , 提 完善统计调查体 系, 加强法制工作等都是提 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举措。 【 关键词 】 基层统计工作 数据质量 因素 对策
格实施分级负责 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 , 提 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 的综合素质 。 就 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 , 使培训工作 目标化 、 制度化 , 最大 限度地提高基层 统计人员 的业 务 能力 、 理论 水平 、 职业道德 。针对 基层 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 中部分统计人员存 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 、 大 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 , 培训时应注意: 培训对象上 向县 乡两级及基层调查 单位倾斜 ; 培训效果 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 使基层统 计人员能够学 以致用 , 达到预期 的 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 , 乡及基层单位 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 县 专业范围与 自 身水平的限制 , 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
业、 私营、 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 , 基层统计 人员 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 位, 往往凭 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 , 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 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 、 代表性难 以保证 , 响 了调查样本数据 的准确性 , 影 扩大 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 在第 一、 二产业品种繁多 , 而满足 国民经济核算需要 的第三产 业报表资料 相对较少 , 影响统计数 据质量。 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 。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 G P已经建立 D 数据联审评估制度, 但统计数据评 审制度 还存 在与 GD P相关主要数据评 估不够配套、 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 3 基层统计人员工作 积极性 不高 , 统计 数据来 源把关 不严。首 . 对 先, 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 、 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 , 基层统计人员积极 性不 高, 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 , 任务重 , 日 埘 常的统计_ 作基本上是 』 : 疲于应付 , 统计数据质量难 以得到保证 ; , 其次 县级统计人员存 在对统计 数据 的来源把关 不严 。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 二无钱、 求人 的事情 多、 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 的影 响, 对基层上报数 据缺 乏严格要求 ,
提高民政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与思考
提高民政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与思考民政统计数据是反映社会各方面民政工作运行状况、政策实施效果、服务群众需求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而目前我国在民政统计数据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数据不准确、数据间存在矛盾、数据缺失等。
为了提高民政统计数据质量,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加强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是民政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只有采集出准确的数据才有可能得到准确的结论。
因此,加强数据采集技术是很重要的。
首先,需要提高调查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调查方法和技术;其次,要不断研究新的数据采集技术,如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数据采集,增加调查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二、完善监督和审核机制在民政统计数据采集时,应建立责任制和审核制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方面,加强监督,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发布过程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偏差;另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审核机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比对,尽可能避免数据出现矛盾和错误。
三、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民政统计数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应在不泄露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促进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为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为此,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建立起互通互联的数据库和共享平台。
四、提高数据处理技术和分析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发掘数据价值的关键环节,只有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才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要提高数据处理的技术和分析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特点,提高数据的分析精度和可靠度。
总之,提高民政统计数据质量需要各方面协同配合,采取多种手段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技术和能力,将民政统计数据真正变为一种有价值的、可靠的、应用广泛的资源。
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途径的几点思考
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途径的几点思考畜牧业统计数据是指对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效益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从而提供政府决策、数据服务、科研和社会公众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由于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畜牧业统计数据的质量对实现生产管理、决策分析和信息服务等多种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从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思考出发,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一、提高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数据的来源质量和准确性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数据采集时应注意来源的可靠性。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信度,需要对数据来源进行仔细论证和筛选,充分考虑数据得到的环节、数据来源的勾稽性及数据的真实性等方面因素。
同时,还应在数据搜集过程中开展数据质量控制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错误,避免数据偏差和误导分析的问题。
二、引入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措施。
不同的统计数据在分类、单位、统计口径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同,这就要求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
比如,对于畜牧业中的生产和商品交易数据,可以根据国家统计标准进行统一分类和计量,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规范和术语体系,避免数据定义和解读不一致导致的数据混淆和错误。
三、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
数据是实现畜牧业科学管理和决策分析的基础,其有用价值还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来实现。
为了提高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需要加强畜牧业统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平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同时,还需要深化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和探索,揭示数据间的关联和协同效应,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四、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
畜牧业生产经营面向广泛,涉及的人员和机构也很多,因此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促进畜牧业统计数据的共享,应建立畜牧业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汇聚畜牧业相关的数据资源和信息,提供全面、高效的数据服务。
同时,还应加强与畜牧业相关的政府和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数据交流与协作,实现数据的多元共享和协作利用。
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途径的几点思考
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途径的几点思考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的统计数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畜牧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影响畜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
因此,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下面提出几点思考,以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
1. 建立准确的畜牧品种分类标准畜牧品种分类标准是畜牧业统计数据的基础。
建立准确的畜牧品种分类标准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
标准的制定要严谨、细致,应覆盖全国范围内畜牧品种,且要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同时,还应对地域和物种的差异进行分类,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统计数据的一致性。
2. 建立高效的数据收集、分析体系高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是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
要建立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以确保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
应加强数据管理、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等环节的监管,完善监测和即时反馈机制,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和完整。
3. 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是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良好途径。
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加强与畜牧业相关专业机构、学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及时共享数据、方法和经验,建立畜牧业行业知识库,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
4. 加强监管和评估要加强监管和评估,对畜牧业统计数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核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促进畜牧业的科学发展。
5. 提高专业水平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相关从业人员应接受系统、专业和全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掌握相关的统计方法和技术,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建立标准、完善体系、加强监管和评估、提高专业水平是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必要途径。
提高民政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与思考
提高民政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与思考引言民政统计数据是国家和社会各界了解社会民生状况、制定政策和规划发展的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民政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给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提高民政统计数据的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一、民政统计数据的现状分析1. 数据收集方式不完善。
目前,民政统计数据的收集主要依赖于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和统计,但是受限于人力、物力和技术等因素,许多地区和领域的数据采集工作并不完善,甚至存在造假等行为。
2.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在数据收集和录入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许多数据存在质量问题,如数据缺失、错误录入等,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利用率较低。
目前的民政统计数据大部分仍停留在政府部门内部,少有向社会公开和共享的情况,导致数据的利用率较低。
二、提高民政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思考1. 完善数据收集方式。
应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如加强基层统计机构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利用新技术手段等,以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2. 强化数据质量管理。
要加强对数据录入、审核、监测等环节的管理,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
应改变目前数据封闭的状态,推动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与社会公开共享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4. 提高数据统计人员素质。
应加强对统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 加强数据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数据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数据采集和利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结语提高民政统计数据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不断完善民政统计数据的质量,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对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影响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金融机构在采集数据时,由于人为因素或系统原因,可能导致数据不准确。
数据采集不准确
数据处理不当
数据报送不及时
数据监管不到位
数据处理过程中,如数据清洗、整理和转换等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数据质量。
金融统计数据的报送时间要求严格,如不能及时报送,将导致数据失真。
金融统计数据的监管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也是影响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危害
不良金融统计数据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市场波动、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这些问题也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经济损失,损害市场公平性和透明度。
不良金融统计数据的定义和危害
03
提高监管透明度
加强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及时公布监管标准和要求,增强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和预期。
加强不良金融统计数据的监管力度
对不良金融统计数据进行严肃处理和惩罚
实行惩罚制度
02
建立惩罚制度,对存在不良金融统计数据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实行严格的惩罚措施,包括罚款、限制业务发展等,以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加强社会监督
03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金融统计数据的监督,举报不良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局面。
结论与展望
05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金融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01
完善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的金融统计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和责任,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确保金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02
加强监管力度
加大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不良金融统计数据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严格落实监管要求。
建立不良金融统计数据的预警机制
对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建立数据处理流程
制定清晰的数据处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强化数据清洗和校验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实施数据分类和归档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归档,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加强数据传输安全保障
建立数据传输安全机制
01
采用加密技术和安全通道,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
融服务水平。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金融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适应金融创新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金融统计数据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需要不断更新和完 善统计方法和指标。
跨部门合作
金融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需要跨部门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数据质量。
02
影响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数据采集不准确
1 2
采集方法不科学
采集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数据质量有着直接的 影响。如果采集方法不科学,可能会导致数据失 真或遗漏。
采集渠道不畅通
数据采集的渠道如果不够畅通,可能会导致数据 采集不及时或不全面,从而影响数据质量。
3
采集人员素质不高
采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数据质量也有着 重要的影响。如果采集人员素质不高,可能会导 致数据采集不准确或遗漏。
数据处理不规范
01
02
03
数据清洗不彻底
数据清洗是数据处理的重 要环节,如果数据清洗不 彻底,可能会导致数据中 存在异常值或错误值。
数据转换不准确
数据转换是数据处理的重 要环节,如果数据转换不 准确,可能会导致数据失 真或错误。
数据计算不准确
数据计算是数据处理的重 要环节,如果数据计算不 准确,可能会导致数据失 真或错误。
数据统计心得(优秀5篇)
数据统计心得(优秀5篇)数据统计心得篇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统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论是在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还是在进行经济分析、市场研究、科学探索,都需要进行数据统计。
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我有许多关于数据统计的心得,希望通过这篇*分享出来。
首先,我认为数据统计的精髓在于理解和应用统计原理。
我们要熟悉诸如均值、标准差、概率分布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平均数和众数来描述数据的中心趋势,通过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其次,数据统计需要我们学会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
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数据统计的关键。
再者,数据统计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评估,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这包括数据的收集、清理、处理和解读等步骤。
最后,我认为数据统计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我们需要持续学习新的统计方法和理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数据环境。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以更好地处理数据。
总的来说,数据统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数据,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数据统计心得篇2以下是一份数据统计心得,供您参考:1.理解统计概念:在进行数据统计时,首先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这些概念是数据统计的基础,只有理解清楚这些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
2.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在数据统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例如,如果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使用卡方检验、独立性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不同的统计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问题,因此需要认真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3.注意数据质量:在进行数据统计时,需要确保数据的质量。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作者:张兴民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20年第04期摘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对统计数据的质量也提出了比以往要求更高的标准。
因此,作为统计工作者,要对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进行深入的思考,并采取合适的方式促进统计数据质量提升,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精准的统计数据。
本文就当前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进行总结探讨,以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關键词:统计 ;数据 ;质量 ;方法一、新形势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领导者做出决策的质量,只有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客观、准确,才能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更加充分、可靠的信息数据支持,才能为决策的正确性、针对性提供有力的支持。
随着统计制度的改革以及统计数据处理方式的改进,新形势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蕴含了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意义和要求。
因此,作为统计工作者,要重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为更好地实现计工作高质量推进提供充分的保证。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既需要人员素质的提高,同时也需要相应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
深入推进统计工作改革,使统计工作体制机制更加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改革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作为统计工作来讲,要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相关制度改革的进程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改革工作,逐步完善统计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相配套的工作防范,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有效性。
要着力提高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逐级建立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统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通过制度的完善来降低外界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对统计工作的影响,切实保证统计工作的客观性。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基础保障。
人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因此,要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统计人员队伍的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统计数据质量却难以提高。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改进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是摆在每一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分析1、管理体制滞后,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管理层级过多,行政干扰过大,独立统计的地位难以实现,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腐败现象,对数据的真实性影响较大。
2、统计法制不健全,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现行统计法于1983年颁布,1996年修改,最后一次修改也距今有十来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统计环境和统计对象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统计法在调整新时期的统计关系,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有明显滞后之处。
一是处罚力度太小。
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最高处罚额只有5万元,对有的单位来说,其违法成本小于守法成本,为逃避有关费用,他们宁愿支付罚款也不愿因守法而承担更多的费用支出。
二是对违法主体的责任追究有失公平。
统计法对企事业单位的违法主体有处罚权,对行政单位却没有处罚权,致使行政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因缺乏有力的惩处措施而无法有效遏制。
三是对部分统计管理领域的规范不完善,如统计资料的公布、使用等没有规定相应的违法责任,对网络平台上的统计行为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文等。
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使统计监管乏力,难以树立政府统计的权威。
3、基层基础薄弱,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一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在客观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现在,各项调查和普查接连不断,各专业统计报表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都纷纷向基层加压,加上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有限,大部分基层统计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致使敷衍了事、闭门造车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是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在主体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正是因为基层统计工作的弱势性,很多同志不愿从事该工作,致使统计人员更换频繁,这既影响了基层数据的连贯性又不利于统计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是部分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在领导力量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他们认为统计工作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会给当地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所以无关紧要,随便应付就行。
笔者曾对基层基础工作作过调研,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对此直言不讳,他说,他在乡镇领导岗位上干了多年,也曾在多个地方工作,没有一个地方是把统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的,都是当作一个“搭头”来对待。
事实上,基层领导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的重视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动力,否则就会成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
4、报表报送渠道不畅,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报表报送渠道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调查对象不配合。
当前,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主普遍存在怕露富、怕麻烦、不信任统计部门等思想,对待统计调查的态度十分消极,有的甚至有比较强的抵触情绪,使统计原始资料的取得越来越难。
二是基层统计机构不得力。
部份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不能及时主动地报送各种报表,往往要反复催收,使收集报表比处理报表更难。
据一位从事工业统计的同志反映,迟报工业月报的企业多达80%,有的单位甚至故意推托,直到统计执法人员上门,他们才肯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统计信息的及时披露。
5、统计制度不完善,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首先是部门统计制度不完善,各部门的统计各自为政,指标口径不统一,数据发布秩序混乱,统计成果和资源不能充分共享,“数出多门,数数不同”的现象严重。
其次是统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如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GDP核算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的统计没有建立完备的抽样调查制度,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充分,这些数据大部分由专业人员凭主观推断,其随意性较大,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认识上抓数据质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统计工作而言,只有提高公众对统计的认知度,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领导不重视、调查对象不配合等问题。
首先,我们要积极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断宣传统计工作,报道统计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让人们了解统计,懂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其次,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在开展各项调查和普查的过程中,抓住与群众接触的机会,积极地宣传统计工作,让人们理解统计,支持统计。
第三是要创新宣传模式,以举办统计知识竞赛,开展统计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让人们深入了解统计,认同统计。
2、改革统计体制,从体制机制上抓数据质量。
既然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已成了制约数据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那么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就应该提上工作日程,我们应积极探索统计的垂直管理,将省、市、县三级统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其人、财、物与地方政府脱钩。
乡镇统计员实行委派制或聘任制,由县(区)统计局直接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避开不正当的行政干扰,实现独立统计,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队伍建设,从人员力量上抓数据质量。
事在人为,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好坏。
我们应当从思想、组织、作风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全面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首先是要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通过政治学习、典型引导等方式,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统计系统内形成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二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组织建设,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配强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力。
第三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抽调基层骨干到上级统计部门跟班学习等形式,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通过组织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及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师资格考试等,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工作实际,促使统计人员岗位成才,在实践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4、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从管理上抓数据质量。
在现有体制和条件下,加强监管,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是提高数据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对此,一是要从组织上加强监管,各级统计部门要成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领导小组,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
二是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全程监控,严格把关,首先要把好数据“收集关”,任何指标的统计都要做到有据可查,杜绝“闭门造车”,对已收集的源头数据也要反复审核,全面评估,只有经过评估认证的原始数据才能进一步使用。
其次,要把好数据“产出关”,对经过统计加工形成的数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层层把关,坚持个人审核与组织联合审核相结合,手工审核与微机审核相结合,逻辑审核与对比审核相结合,堵住虚假、瑕疵数据的产生。
最后,要把好数据的“公布关”,统一公布途径,并逐步实现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以及民间统计的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统计。
三是要切实做好统计巡查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文件精神,组织好对部门和基层的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规范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抓数据质量。
首先要制定一套规范基层基础工作的标准,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其次是要在人员力量上为基层基础建设创造条件,可以通过委派制或聘任制对基层统计实行定编、定人的管理,稳定队伍,同时加大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三是要在物质和技术上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帮助,通过多方集资,为基层配备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逐步实现联网,提高基层统计的工作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典型,逐步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全面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6、探索新方法,从工作方式上抓数据质量。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统计对象和统计工作环境,我们应当积极推动统计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针对统计调查对象急剧增加,全面统计因点多面广难以把握的情况,我们应当在周期性普查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方法;针对调查对象利益多元化,情况复杂化的特点,我们应积极探索统计代理等新的方式和方法,借助民间统计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优势破解统计调查中的难题。
如工业统计,可以将各乡镇企业办定为统计代理机构,将他建成责、权、利明确,管理灵活的统计机构,充分发挥其既熟悉乡镇企业情况,又便于联络的特点,为基层统计服务。
此外,还应积极利用现代发达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大力推进基层报表的联网直报制度,改进报表传送方式,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7、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从法纪层面上抓数据质量。
一是要积极推动统计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使统计法在调整统计关系,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更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特点;二是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扩大影响面。
三是要坚持全面执法与全员执法相结合,拓宽执法检查的范围,壮大执法检查的队伍。
积极组织各专业统计人员参与统计执法检查,在充实执法力量的同时增强专业统计人员依法治统的能力。
三是要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监督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廉洁性。
8、突出统计服务,从提升职能上抓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的实用性也是其质量高低的内涵之一,再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如果没有实用价值,不符合人们的统计需求,也谈不上高质量。
因此,我们应当以社会的各种统计需求为导向,突出统计的服务职能,增强其实用性。
对此,一是要围绕当地的时政热点,积极开展统计分析,为党政领导的决策作参考。
二是要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地方特点的统计指标和统计调查方案,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统计服务。
如安化县统计局在组织统计年报时,曾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茶业、矿产等六大支柱产业设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基层报表,及时统计了县域内六大支柱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信息。
三是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已有的数据,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详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预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