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驳论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作者是谁?(鲁迅)。

课题加了问号是什么句式?(反问)。

表示作者什么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要写这篇文章批驳什么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篇文章分两课时教完,请看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大屏幕显示)二、出示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驳论文的方法。

过渡语:同学们按照课文前的预习提示,预习过课文,能认识生字词、会读课文的请举手?好,把手放下。

下面检测。

(一)检查预习效果。

(屏幕出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搽粉(chá)眶骗(kuāng)玄虚(xuán)眶骗(诓)B.脂粉(zhī)脊梁(jǐ)摧残(cuī)C.诬蔑(miè)慨叹(kǎi)省悟(shěng)省悟(xǐng)D.尚若(tǎng)家谱(pǔ)筋骨(jīn)尚若(倘)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他是一个感性的人,常常因些小事而多愁善感、怀古伤今。

B.看到洪水肆虐而来,全村男女老少前仆后继地冲出村庄逃上了堤坝。

C.自欺欺人的人,永远不会明白生命的真理。

D.但凭一面之词,实在不足为据,我们需要用更多的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补充: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上去。

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3、解释词语,并造句。

玄虚诓骗(最差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更正)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说谎话骗人。

过渡语:同学们,大家认识生字词了,接下来比正确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一)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自学指导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读懂课文,概括段意。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1.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和体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方法与工具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杂文,什么是杂文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PPT显示:杂文是直接、迅速针对社会现象发表议论的一种文艺性论文,它既要传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见解,又要通过文学手段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通过这段文字大家能够看到杂文有哪些特点?预设:时效性、议论性、文学性二、观点篇鲁迅先生的杂文被毛主席称为投枪和匕首。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思考在本文中鲁迅先生将投枪和匕首刺向了怎样的观点?鲁迅先生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预设:敌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一)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预设: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信佛PPT显示: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鲁迅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二)反复朗读两个句子,体会两种情感的不同。

(三)本部分小结: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鲁迅先生勇敢站出来,批驳消极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无疑可以起到激浊扬清,提振国民的自信心的作用。

PPT显示:紧贴时代激浊扬清鲁迅先生是怎样批驳敌人论点,树立自己论点的?(一)研读文章3、4、5自然段,分析如何批驳敌人论点。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 指导学生学习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

3. 帮助学生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内涵丰富、富有战斗性的语言。

4. 培养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体会其内涵。

(2)感受鲁迅杂文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自信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却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他是如何批驳这种错误观点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作品众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2. 背景介绍“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于1920年成立,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的国际组织。

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知识方面1.了解这篇杂文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2.体会语言的感_彩3.使学生理解篇杂文驳论方法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能力方面1.能用道理说服别人。

2.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2.难点:为什么本文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3.疑点: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中的“中国人”实质指什么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真正的中国人?4.解决办法可采用列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教案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__(请自填)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1)解释下列词语: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_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

而国民党政府_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中,我国人民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让学生理解自信力的含义,以及它在个人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对相关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坚定信念,做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我国近现代史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自信力的含义及其在个人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2.2 教学难点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培养学生具备自信力。

如何让学生理解,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保持和增强自信力。

三、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近现代史上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自信力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分享交流:各小组展示分析成果,进行全班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2 讨论法:针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学生主导: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见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内容4.1 导入:介绍教案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自信力问题。

通过展示我国在各领域的成就,引出自信力的重要性。

4.2 我国近现代史上的成就:分析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成就。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4.3 自信力的含义及其作用:讲解自信力的概念,阐述它在个人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信力是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基石。

4.4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培养自信力:探讨在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培养和增强自信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4.5 做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总结教案内容,强调学生应具备自信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

《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的方法。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鲁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驳论文的批驳思路和方法。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理解,以及如何将文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些人却散布悲观论调,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他是如何批驳这种错误观点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本文的论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三)精读课文,探究驳论方法1、作者是如何提出对方的错误论点和论据的?明确:对方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是“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作者是怎样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的?明确:作者指出对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因为“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都不是“自信”。

3、作者又是如何间接批驳的?明确: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了从古至今“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等,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证明我们有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从而间接反驳了对方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对比体会,感悟自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给文章和阅读提示中不熟悉和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复习有关议论文知识。

3.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资料。

设题意图: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巩固已有的议论文知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准备。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感悟自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

(见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结果。

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

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

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今天我们许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1.词语解释。

(见多媒体课件)2.检测有关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有作者的正确观点吗?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积累词语,了解“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② 理解本文反驳论证的方法③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其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力和嘲讽意味的艺术特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分析文章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会用道理反驳别人的观点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体现出来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这种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章的驳论方法,并理解其语言特色难点:①理解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别指的是什么人?怎样的中国人才算“中国的脊梁”?②探求为什么文章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明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疏通文义,理解文章内容1、导语设计:(教师板书《我爱这土地》,并请同学朗诵这首诗)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这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教师介绍:这首诗是一位名叫艾青的诗人(蒋海澄)于1938年写下的。

同学们知道1938年中国的土地上正发生着怎样的一场战争,中华民族正经历着怎样的一场浩劫吗?(学生)这个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肆虐。

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都笼罩在了日本侵略者侵略的阴霾之下,所以说这是一片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中华民族发出了悲愤的吼声,并试图用这激怒的吼声冲破这黑暗,迎来无比温柔的黎明。

同学们从这短短数行诗里读到了怎样的感情啊?(学生)对,正是怀着对敌人无比的愤怒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我们的艾青先生发出了这样的呐喊。

其实,不仅仅是1938年,早在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断了沈阳柳条湖的一段南满铁路,然后向沈阳北大营和沈阳城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打响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枪声,所以每年的9月18日成了我国的“国耻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鲁迅先生如何运用比喻、讽刺等手法进行论证。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及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鲁迅先生所用的比喻、讽刺手法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自信。

四、教学过程1.导入(1)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分析论证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用的比喻、讽刺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鲁迅先生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论证的。

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观点是否正确?(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明确民族自信的重要性。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如何增强民族自信。

6.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增强民族自信。

(2)学生举例说明,进行交流分享。

7.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8.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民族自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在分析鲁迅先生论证方法时,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喻、讽刺手法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3.在课后作业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质量,引导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培养具有民族自信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鲁迅先生如何运用比喻、讽刺等手法进行论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和目的。

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不同观点。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相关背景信息。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观点。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

收集学生的观点,用于后续课程的参考。

第二章:理解自信力的概念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自信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自信力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介绍自信力的定义和特征。

分析自信力对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影响。

探讨自信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自信力的概念。

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2.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评估他们对自信力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反馈,用于改进后续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三章:中国人自信力的历史变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自信力的历史变迁。

分析历史事件对中国人自信力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自信力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对中国人自信力的影响。

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自信力的变化和原因。

3.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历史事件和数据,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人自信力的变迁。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对自信力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中国人自信力变迁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分析和建议,用于后续课程的参考。

第四章:当代中国人自信力的现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当前中国人自信力的现状。

分析影响当代中国人自信力的因素。

4.2 教学内容介绍当前中国人自信力的普遍情况和特点。

分析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对当代中国人自信力的影响。

探讨不同群体,如年轻人、中老年人等,在自信力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认识到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的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国家危机时期,作者鲁迅以此为契机,探讨中国人的自信力问题。

2. 文章主要观点:中国人并未失掉自信力,而是在历史长河中,自信力有时强有时弱。

3. 文章论述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分析,阐述中国人自信力的来源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作者的论证方法和观点。

2. 教学难点:分析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中国人的自信力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引发学生对中国人自信力问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角度分析中国人自信力的表现。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具体分析中国人自信力的体现。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讨论成果,强调中国人自信力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 让学生收集相关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自信力表现。

3. 推荐阅读其他有关中国人自信力问题的文章,拓宽学生视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2. 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阅读进行评估。

3.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原文。

2. 历史资料: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论文、图片等。

3. 辅助教材:与中国人自信力问题相关的阅读材料。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章背景、观点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驳论,把握作者观点;2.细读文本,梳理论证思路,明晰“中国脊梁”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细读文本,梳理论证思路,明晰“中国脊梁”的含义思路:结构妙——精神高——题目妙教学过程:一、初看题目1.同学们,从题目看,他们在争论哪件事?明确: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

2.关于这件事他们有几种观点?明确:两种。

中国人已经失掉自信力了和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3.结合课下注释,他们分别指哪些人?明确:中国人已经失掉自信力了——当时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

4.他们当时为何要因“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进行争论?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背景资料:资料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沈阳9月19日占领沈阳,1932年1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三个月,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下。

资料二:①“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

)②“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③1934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头子段棋瑞等,又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保佑”。

④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明确:“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结合种种现实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对待这情况,如何重拾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力呢?明确:驳倒这种歪曲理论。

二、驳倒辩论赛请结合资料和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展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辩论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正方反方中国人已经失掉自信力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论据1: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背景和原因。

引发学生对中国人自信力的思考和讨论。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探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1.4 教学资源PPT课件相关文章或报道1.5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背景和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对中国人的自信力有何看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就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进行讨论。

4. 分享观点:各小组代表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5. 总结: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引发对中国人自信力的深入思考。

第二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原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导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这些原因对中国人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分析导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原因,如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原因对中国人的影响和后果。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原因。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2.4 教学资源PPT课件相关案例或报道2.5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分析导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原因。

2. 案例分析: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原因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这些原因对中国人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就原因对中国人的影响进行讨论。

5. 分享观点:各小组代表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6. 总结: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引发对中国人自信力的深入思考。

第三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所带来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这些影响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所带来的影响,如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社会进步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影响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后果。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概括文本内容,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论证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辨识和批判性思考文本中的观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理解文本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反驳论点。

•分析文本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资源•教材《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生平及时代背景介绍资料•多媒体课件(含文本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鲁迅及其作品背景。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本中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朗读法:通过朗读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和语气。

•情境模拟法:模拟辩论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辩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这一问题。

•引入课题: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新课教学1.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标注生字词,概括文章大意。

•教师提问: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作者针对什么观点进行了反驳?2.精读分析•分析论点与论据: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论点和论据,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论据来支持论点的。

•探讨论证方法:分析文本中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体会其效果。

•品味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品味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如犀利、幽默、深刻等。

3.深度解读•历史背景与写作意图:结合鲁迅生平及时代背景,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驳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了解鲁迅杂文的独特风格,包括语言特点、论证方式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点,理解作者的论证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的驳论方式,掌握驳论文的写作方法。

难点: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鲁迅杂文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背景资料、鲁迅作品选集。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风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忘记历史?进而引出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主要成就及代表作品。

2.写作背景:介绍“九一八”事变及其后中国的社会现状,特别是国民党政府的无能和民众的悲观情绪,为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词难句。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精读课文,深入分析1.分析对方论点和论据:提问:文章开篇摆出了哪些对方的论点和论据?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2.批驳对方论证:提问:作者是如何批驳对方论证的?有哪些具体的论证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补充。

3.提出己方观点:提问:作者提出了哪些正面观点来反驳对方的论点?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含义。

(五)品味语言,体会特色1.语言特点:引导学生体会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带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分析文中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感受其表达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论述层次。

2、学习品味内涵丰富的杂文语言。

能力目标1、会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究作品的思想意义。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运用犀利、讽刺的语言所表达的爱憎情感和严正立场。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作品犀利、辛辣、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和有关本篇文章的资料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相结合,激发学生理解课文,走进鲁迅的兴趣和热情。

3、拟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

4、课型:品读鉴赏课重难点简析:1、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缜密。

先驳后立,明确、有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2、作者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

从理解文章,理解鲁迅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品味杂文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探究作品思想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1934年,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着侵略中国的步伐。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而作为有良知、不自欺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鲁迅先生针对上述情况,颇有感触,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有机会走近它。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重点)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难点)3.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

2. 教学难点:学习驳论文的论证方式,理解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知导入1. 讲述背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引出鲁迅的回应: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二)作者及文体介绍1.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2.文体知识: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它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文体。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共分三集,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

这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

于是他取“租"的右半部和“界”字的下半部,再与“亭子间"的“亭”, 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为“半租界的亭子间”。

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

(三)预习测评1. 字音检测:玄虚(xuán) 证骗(kuāng) 省悟(xǐng) 脊梁(jǐ) 慨叹(kǎi) 诬蔑(miè)渺茫(miǎo) 抹杀(mǒ) 宰相(zǎi)摧残(cuī) 倘若(tǎng) 搽粉(chá) 前仆后继(pū)2. 词语解释:怀古伤今:怀念古代,哀叹现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课时教学步骤:、导入: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幸福,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富裕了。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切,次次振臂呐喊,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本文是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授新:1、掌握字词。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诓骗(kuāng)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如“玄虚”“诓骗”等,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明白在困境中应保持坚定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驳论结构,明确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2.分析文章中所运用的反驳论证方法,如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2.教学难点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理解文中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如“中国的脊梁”。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一些与民族自信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成就、民族英雄的事迹等,引出关于民族自信的话题。

2.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即“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上出现的悲观论调,以及鲁迅写作此文的目的。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标记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教师范读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的朗读语气。

3.学生再次朗读,思考文章的论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初步梳理文章的结构。

3.研读课文,分析论证(20分钟)1.分析文章的驳论结构1.引导学生明确文章是一篇驳论文,指出敌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

2.讲解作者是如何直接反驳敌方论点的,通过剖析“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等词语,揭示敌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逻辑上的错误。

3.分析作者的间接反驳,提出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阐述论据(从古至今的“中国的脊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

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

文章短小精悍,写法灵动,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教学本文,可从写法和语言两方面突破。

首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驳论文的思维流程,深层探讨课文的意蕴,体会这篇驳论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其次应
组织学生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课堂教学可采用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用心感知,深入体验,反复品味,深入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能力目标:
⑴ 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

⑵ 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3、德育目标: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教学重点】
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感知,增强感悟。

2、品读法:
品读课文,理解其写法和思想内涵。

3、讨论探究法:
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对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4、比较阅读法:
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理清驳论文的思维流程,理解课文的深层含意,体会这篇驳论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设计一:
学习立论文之后,我们会遇到新问题:有时候说服自己并不困难,可说服别人真的好难!这就需要另一种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驳论。

让我们先向鲁迅先生学一学这一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