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开产前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合集下载

蛋鸡如何做好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如何做好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2021.3作者简介:曹旺(1965.10-),男,内蒙古兴和县人,大学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饲养、饲料营养、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

蛋鸡如何做好开产前的饲养管理曹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013650)摘要:蛋鸡规模化养殖为我国鸡蛋市场消费提供了保证,养殖者除了关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外,开产前的饲养管理也应重视。

育雏阶段要紧抓入雏后的饲料营养调配及疾病免疫防控,同时做好舍内温湿度的管控,通过营养、光照调控使体成熟和性成熟时间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为开产做准备,另外,开产前应重视兽药的科学使用,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蛋鸡;育雏;育成;饲养;管理争斗,在个体地位与从属关系确立后笼养蛋鸡才会停止战斗。

一些存在恐惧感的笼养蛋鸡也会发生互啄,胆子越小的蛋鸡越容易被其他蛋鸡欺负,严重影响笼养蛋鸡的生长发育。

除此之外,鸡舍环境条件也会引发笼养蛋鸡互啄,如鸡舍空间有限,笼养蛋鸡之间密度过大,相互拥挤中会产生鸡啄。

鸡舍通风不良、光照过强、鸡舍为卫生差,以及蛋鸡过于肥胖等都会引发笼养蛋鸡互啄。

再者,由于霉菌病肠炎引起的笼养蛋鸡营养不养,蛋鸡体内存有羽螨等也会造成笼养蛋鸡互啄。

3.2鸡啄癖防治措施饲养员要尽快查明啄癖原因,并做好应对措施。

如加强鸡舍光照管理,合理控制笼养蛋鸡饲养密度,科学供给笼养蛋鸡饲料,及时给笼养蛋鸡剪喙,给笼养蛋鸡带上小眼镜,以加强控制。

笼养蛋鸡饲养员在日常饲喂上可在鸡饲料中添加1.1%~2.1%的石膏粉,连续饲养15d 可有效预防笼养蛋鸡啄癖。

在笼养蛋鸡饲料中混合0.3%~0.5%的食用盐也可预防笼养蛋鸡产生脱水的现象,进而降低笼养蛋鸡互啄概率。

与此同时,饲养员还可配合使用啄毛灵等药物治疗啄癖。

当笼养蛋鸡因体外存有寄生虫而发生互啄时,饲养员可使用一定剂量的药物消灭体外寄生虫,如杀螨1号,缓解笼养蛋鸡互啄情况。

此外,对鸡群发生互啄情况,蛋鸡饲养员可在鸡舍上方悬吊一些蛋鸡喜欢食用的蔬菜或青草供其啄食,以转移笼养蛋鸡的注意力,不断降低笼养蛋鸡的互啄概率,保证笼养蛋鸡的存活率。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工作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 养鸡技术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工作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 养鸡技术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工作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养鸡技术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对开产后产蛋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

要提供适宜的营养,加强日常的管理,做好育成鸡开产前的转群上笼工作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

现对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工作以及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给大家!1、做好转群上笼工作蛋鸡在开产前要经过从育成鸡转群上笼。

为了使育成鸡提前适应新的环境,要提前将育成鸡转群上笼,这样对蛋鸡开产后产蛋率的上升有利。

转群上笼的时间要根据饲养的品种以及鸡的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一般白壳蛋鸡品系要早于褐壳蛋鸡品系,通常在17 -18周龄时转群上笼,最晚不超过22周龄。

做好转群上笼前的准备工作。

在转群前要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以及笼内的其他设施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

对鸡舍以及舍内的工具、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提前将饲料、用具、药品以及器械等准备好,并安排好固定的工作人员。

上笼前的挑鸡工作。

母鸡在上笼前要对群体内的育成鸡进行调整,挑出健康状况良好的母鸡。

对于精神状态不佳、患病的鸡要隔离治疗,失去治疗价值的病弱鸡则要及时的淘汰。

对于体重偏低、生长缓慢的鸡要加强营养,单独饲养,使体重尽快达到标准。

转群上笼时要选择在气候较为适宜的时间,夏季避免在温度较高的时段转群,应选择在较为凉爽的清晨或者晚上进行,冬季则要在中午较为暖和时进行。

在转群抓鸡时动作要尽量的轻,避免粗暴,防止出现应激。

上笼时舍内的光线要暗一些,减少惊群。

2、加强日常的管理创造适宜的环境。

鸡舍的最适温度要保持在15-25℃,相对温度保持在60%-65%之间,温度和相对湿度不适宜会影响产蛋率。

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做好舍温的调控工作,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冬季则要加强保暖。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防止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一般保持每只鸡有10 cm 左右的槽位即可。

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对提高舍内的新鲜度,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重要。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是指蛋鸡到达开产期并开始产蛋的阶段。

蛋鸡的产蛋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环境、饲料、饮水、疫病控制等方面。

在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也非常重要,能够为蛋鸡产蛋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健康生长。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蛋鸡开
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营养是影响蛋鸡产蛋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充足、均衡的营养能够促进蛋鸡的生长发育,维持它们正常的新陈代谢,并提供产蛋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蛋鸡在开始产蛋前的
几周内应当逐渐增加饲喂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饲料,以满足它们产蛋时的能量需求。

环境条件也对蛋鸡的产蛋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蛋鸡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来
保持身体健康和产蛋水平。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蛋鸡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响产蛋。

饲舍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也是非常重要的,过高浓度的氨气会对蛋鸡的健康产生
负面影响。

在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也非常关键。

在这个阶段,应当给予蛋鸡一段充分的休养期,使其身体恢复和适应产蛋的过程。

需要加强疫病预防控制,确保蛋鸡的健康状态。

饲养管
理人员对蛋鸡的观察也变得尤为重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蛋鸡的产
蛋水平。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蛋鸡的开产是指蛋鸡进入产蛋期,开始产蛋的过程。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年龄、性别、环境、饲养管理等。

开产前的饲养管理是确保蛋鸡顺利开产的关键,具体包括饲养环境的准备、饲养管理的调整、营养管理的优化等方面。

1. 品种:不同品种的蛋鸡开产时间和产蛋率有差异。

某些种蛋鸡品种的早熟性较好,一般在20-22周龄即可开始开产;而某些其他种蛋鸡品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开始产蛋。

2. 年龄:蛋鸡的开产与其年龄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蛋鸡的性成熟期为20-24周龄,当蛋鸡达到一定年龄后,就会进入产蛋期。

年龄过小或过大都可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因此需要在饲养管理中掌握好合适的开产时间。

3. 性别:蛋鸡的性别对其开产有着重要影响。

母蛋鸡是能够产蛋的,而公蛋鸡不具备产蛋能力。

在蛋鸡的选育和饲养中,必须精确区分公母,将公蛋鸡剔除。

4. 环境因素:蛋鸡的生长环境对其开产也有一定影响。

合理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利于蛋鸡的正常生长和开产。

特别是光照对蛋鸡开产的影响较大,光照不足会延缓蛋鸡的开产时间,而过长的光照时间则可能导致蛋鸡开产太早而产蛋率低下。

5. 饲养管理:蛋鸡饲养管理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到蛋鸡的开产效果。

饲养管理包括饲养环境的准备、饲料的选择和供应、养殖标准的落实等方面。

开产前的饲养管理:1. 饲养环境准备:要确保蛋鸡的饲养环境整洁、卫生,养殖场内外的消毒工作要做到位。

要保持鸡舍内的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蛋鸡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

2. 饲料管理:开产前适当调整蛋鸡的饲料配方,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满足蛋鸡开产期的营养需求。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的新鲜和正确存放方式。

3. 光照管理:通过合理的光照管理,控制蛋鸡的开产时间。

一般来说,在蛋鸡即将开产前的1-2周,逐渐增加光照时间,目的是提前刺激蛋鸡的性成熟和产蛋。

4. 健康管理:在开产前,要加强蛋鸡的健康管理工作,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控制鸡病。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要点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要点

四 、减 少应 激
1合理 安排工 作 时间 ,减少应 激 . 现 代 高 产蛋 鸡 要求 生 长发 育 良好 ,均 匀 争气 。如果 参 转 群 上 笼和免 疫 接 种 时 间最 好安 排 在 晚上 ,捉 鸡 、运 差 不齐 会 严重 影 响生 产性 能 。入 笼 是要 按 照 品种 要 求剔 除 体 型小 、瘦弱 鸡和 无 饲 养价 值 的残 鸡 ,选 留精 神 活 泼 、体 鸡 和入 笼 动作 要轻 。入 笼 前在 鸡舍 料 槽 中加 上料 ,水 槽 中 注入 水 ,并保持 适宜 光照 强度 。 质健 壮 、体 重适 宜 的优质 鸡 。 2使用抗 应激 添加 剂 . 3分类 入笼 . 开 产 前应 激 因素 多 ,可 在 饲料 或 因水 中加入 抗 应激 剂 由于 遗 传和 饲 养管 理 因素 ,鸡群 中仍 会有 一 些较 小 鸡 以缓 解 应 激 。常用 的有 维 生素 C、速 溶 多维 、延 胡 索酸 和 和较 大 鸡 ,所 以上 笼 时把 较 小 的和较 大 的 鸡分 别 装 在不 同 的 笼 内 ,采 取 特殊 措 施加 强 管理 ,促 使 其 均 匀整 齐 。按 鸡 镇静 剂氯 丙嗪 。 笼容 纳 的鸡 数 ,每个 单笼 一 次入 够数 量 ,避免 先 入 笼的 欺 负后入 笼 的 。
五 、光 照
光 照对 鸡 的繁 殖 机 能影 响 极大 ,增加 光 照能 刺 激性 激
素 分泌 而促 进产 蛋 ,缩 短光 照 则会 抑 制激 素 分泌 ,因而 也 开 产 前要 进 行免 疫 接种 ,这 对 防止 产 蛋期 疫 病发 生 至 就 抑制 排 卵和 产蛋 。通 过 对产 蛋鸡 的 光照 控 制 ,以刺激 和 关 重要 。要 求 做到 免 疫程 序 合理 、疫 苗 来 源可 靠 、接 种 途 维持 产 蛋平 衡 。此 外 ,光 照可 调节 后 备鸡 的性 成 熟和 使 母 鸡开产 整齐 ,所 以开产 前后 的光 照控制 非常关 键 。 径适 当 、操作 正确 、计 量准确 。 1免疫 程序 . 六 、 卫生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要点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要点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要点作者:张晓明韩军定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6期摘要: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不仅要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不仅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

在蛋鸡开产前要注意很多问题,从进鸡苗开始,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上笼、免疫接种、驱虫、光照、饲养、卫生、减少应激、加强观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对待。

关键词:蛋鸡产前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近年来,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疾病种类越来越多,疾病诊治越来越复杂,疫苗、药品的费用也不断上升。

在蛋鸡养殖这样一个微利时期,如何通过加强管理应对养殖风险,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成了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

一、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都有较大影响。

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排水、笼架等设备,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饲料等。

二、转群上笼1.入笼日龄现代高产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产蛋,让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序,并有重组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

2.选留淘汰现代高产蛋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争气。

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入笼是要按照品种要求剔除体型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3.分类入笼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

按鸡笼容纳的鸡数,每个单笼一次入够数量,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

三、免疫接种开产前要进行免疫接种,这对防止产蛋期疫病发生至关重要。

产蛋鸡的饲养技术有哪些

产蛋鸡的饲养技术有哪些

产蛋鸡的饲养技术有哪些(1)饲养方式:采用三层阶梯式笼养,自由饮水、人工给料的方式。

(2)进鸡前的准备。

设备要维修、调试完好,用具齐全。

进鸡前3天监测鸡舍、设备及用具的消毒效果。

进鸡当天给料槽上料、水槽放水。

(3)产蛋鸡舍环境的控制。

根据表中的技术指标控制产蛋鸡舍的环境。

(4)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

①根据新产母鸡的生理特点,在鸡群开始产蛋之时起,应让母鸡自由采食,直至产蛋高峰过后两周为止。

②检测鸡群体重并与鸡种体重标准对照。

如18周龄时达不到体重标准,对原为限制饲养的转为自由采食,自由采食应提高饲粮的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

并推迟1周延长光照时间。

③开产前增加光照时间1周后(或达5%产蛋率)将生长饲粮改换为产蛋饲粮。

改换饲粮前为给开产前的鸡补钙,可在生长饲粮中加一些贝壳粉,任其自由采食。

(5)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①根据不同产蛋期的蛋白质需要量采取三段饲养法,在产蛋率80%以上、80%-65%、65%以下三个不同时期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饲粮,采购商品料时应选择相应的料号。

②经常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倾听鸡只呼吸有无异常音;检查设备;及时观察淘汰不合格蛋鸡。

③保持良好而稳定的环境,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减少突发事故。

④注意保持舍内环境卫生,要经常洗刷饲喂用具,并定期消毒。

⑤产蛋鸡每天喂料4次,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浪费。

每天料量控制在120-130克之间。

⑥全天供应干净、清洁饮水。

饮水系统不能漏水,每天清洗水槽。

⑦鸡蛋收集及包装运输:每天收蛋3次,盛放鸡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集蛋人员集蛋前要洗手消毒。

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畸形蛋单独存放,不作为鲜蛋销售,可用于蛋品加工。

纸蛋托盛放鸡蛋应用纸箱包装,每箱10-12盘,纸箱可重复使用,使用前要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运送鸡蛋的车辆应使用封闭货车或集装箱,不得让鸡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进行运输,车辆事先要彻底消毒。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蛋鸡开产是指蛋鸡开始进入生产阶段,开始产蛋。

蛋鸡开产的时间和产蛋率是影响蛋鸡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在蛋鸡开产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饲养管理措施,以促使蛋鸡顺利进入生产期。

影响蛋鸡开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在开产时间和产蛋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合理选择适合当地养殖条件的蛋鸡品种,有利于提高蛋鸡开产效果。

2. 年龄和体重:蛋鸡的开产时间和产蛋率与其年龄和体重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蛋鸡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和体重后,亲巢行为减少,产蛋率上升,可以进入开产期。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品种和发育情况,合理确定蛋鸡的开产时间。

3. 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对蛋鸡的开产效果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可以提高蛋鸡的舒适度,促进其生长发育和产蛋能力。

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减少蛋鸡的疾病发生率。

4. 饲料供应:蛋鸡的饲料营养水平和供应量对其开产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蛋鸡在开产前需要适量供应高质量、高营养的饲料,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促进其体内脂肪的积累和卵泡的发育。

供应的饲料要保持持续和稳定,以免造成蛋鸡的压力和生长不良。

在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蛋鸡疫病防治:开产前要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蛋鸡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要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饲料管理:提前一个月开始调整饲料配方,逐渐增加能量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干燥程度,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3.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及时更换饮水,确保蛋鸡有充足的饮水量。

4. 环境控制:调整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确保蛋鸡的舒适度。

5. 疾病监测:定期观察蛋鸡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选择、年龄和体重、饲养环境和饲料供应等。

在开产前的饲养管理中,需要加强疫病防治、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保障充足的饮水和控制饲养环境,以促进蛋鸡顺利进入生产期,提高产蛋率,保证养殖效益。

土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土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悉 产 蛋 箱 内 的 环 境 。产 蛋 箱 应 背 光 放 置 或 遮 暗 , 保
生 产性 能 。 要 按 品种要 求 剔除体 型 过小 、 瘦 弱 鸡 和 无 饲 养价 值 的 残 鸡 , 选 留精 神活 泼 、 体质健壮 、 体
重适 宜 的优 质鸡 . 留作 产 蛋 用 . .
持产 蛋箱 处安 静 无干 扰 , 产 蛋箱 要 足够 , 一 般 要 按 照 5只 母 鸡 一 个 产 蛋 窝 。 产 蛋 箱 内应 铺 清 洁 干 燥
么地方 , 以后 仍到 这个 地 方产 蛋 , 如果 这个 地方 被 别 的鸡 占用 .宁 可在巢 门 口等候 而不 愿 进 入旁 边
的 空 巢 ,在 等 不 及 时 往 往 几 只 鸡 同 时 挤 在 一 个 巢 箱 中 产 蛋 ,尽 管 受 到 正 在 产 蛋 母 鸡 的 竭 力 排 斥 与 驱 逐也 毫不 在乎 。 [ 大 J 此, 开 产 前 的调教 , 极 为重 要 。 开 产前 一 周左 右 , 应 准备 并 放置 好产 蛋 箱 , 让 鸡 熟
l 产 蛋 前 的 准 备
测 . 确 保 免疫 接 种效 果 , 使 鸡 群 有 足 够 的 抗 体 水 平 来 防御疾 病发 生 。 1 . 4 驱虫 开 产前 要 做好 驱虫 工 作 。 1 2 0 ~ 1 3 0日 龄 的鸡用 驱虫 药 , 早 上 拌料 集 中饲 喂 , 一 周 后 重 复
在 5 %时 , 开始喂蛋鸡料 , 一般 过渡期为 6 d , 在 精
在 产 蛋 窝 内 过 夜 。实 践 中 也 有 狗 领 捡 蛋 法 , 狗 从 小
料 中每 2 d换 1 / 3 , 最 后 完全 变 为蛋 鸡料 。 参 考 配方 为 : 玉米 6 0 %、 豆粕 l 8 %、 花 生仁 饼 6 %、 鱼粉 3 %、 贝壳 粉 8 %、 骨粉 1 . 8 %、 植物油 1 . 9 %、 油脂 1 %、 食

产蛋鸡开产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鸡开产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鸡开产期的饲养管理产蛋鸡开产期饲养管理原则:开产前做好蛋鸡的全部基础免疫工作,并同时做好驱虫,为进入产蛋期保持好的体况、较高的抗体水平和机体抵抗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做好充分准备;做好饲料营养的调整和光照管理,以满足产蛋鸡生产的需要。

1.饲料营养要从育成料过渡到产蛋料,但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育成期向产蛋期的科学过渡。

方法是:2/3的育成日粮+1/3的产蛋期日粮饲喂两天,1/2的育成日粮+1/2的产蛋期日粮再喂两天,1/3的育成日粮+2/3的产蛋期日粮再喂两天,以后改成产蛋期日粮,整个过渡期约一周完成。

以后饲料营养的增加要随着产蛋率的递增而逐渐增加,切忌增加太猛。

蛋白增加过量会因蛋体太大增加难产、脱肛几率,而且一旦不能及时发觉会因严重啄肛致死。

贝壳或石粉加入太猛、过量,蛋鸡吸收不了,只能通过增加饮水、加强体循环促进排泄多余的矿物质来保持平衡,不但增加了肝、肾功能负担,而且往往容易导致腹泻的发生,因此,豆粕、贝壳的增加量每次调整1%——2%为宜。

2.开产前两周可在饲料中加入2%贝壳或石粉,以促进钙、磷的储备。

3.要注意的是饲料日粮的平衡供给。

特别要考虑能量与蛋白比、钙、磷比以及钙与钠之间的协同性以及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协调、平衡等细节。

通常蛋鸡料能量与蛋白比以17:1为宜。

4.适时开产。

蛋鸡能否开产很重要的评判依据是:体重和胫长(高),体重过轻或者胫长(高)不够即行开产,容易导致蛋体小、高峰持续期短、产蛋总量低,严重的会因难产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开产时机的把握要根据其品种要求,待达到体重和胫长(高)标准,确认鸡群达性成熟和体成熟时方可开产。

5.补光与换料须同步进行。

待育成蛋鸡达品种开产体重和胫长(高)标准即可转入产蛋期管理,第一周先补光0.5小时——1小时,以后每周增加0.5小时——1小时,直至日照时长达16小时保持恒定。

17蛋鸡开产前的准备工作

17蛋鸡开产前的准备工作

17蛋鸡开产前的准备工作作者:李静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期1 做好转群上笼工作蛋鸡在预产期就要进行转群上笼,以使其适应新的环境,在转群上笼前要对鸡舍及设备进行检修。

查看喂料、饮水、供电照明、排水、通风换气等系统以及舍内的设备是否有异常,如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处理。

在转群上笼前要将鸡舍以及工具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洗和消毒。

在清扫时要注意将上一批鸡群留下的粪便、灰尘等污物彻底的清理干净,然后冲洗,待干燥后再进行消毒。

另外,还要将舍内的工具、器械、药品、饲料以及一些工作记录准备好,并安排好饲养人员。

确定好蛋鸡转群上笼的日龄,注意上笼时间不宜过晚,否则会使开产时间推迟,影响产蛋率。

已开产的母鸡在经过转群后还会产生极大的应激,极易导致蛋鸡停产,增加死淘率。

因此,在产蛋前就要安排蛋鸡上笼,好让产蛋鸡有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在转群上笼工作进行时,为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要对鸡群进行一次选留淘汰,将生长发育良好、精神状态良好、体质健壮、体重达到标准的蛋鸡留下,将那些体型较小、体质较弱、无饲养价值的蛋鸡进行淘汰。

对于一些较小或较大的鸡,如果体质较好,只是体重不达标准,则可以不淘汰,以免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可将其单独饲养,调整营养以及饲喂方式,使其生长均匀整齐。

2做好驱虫和免疫工作蛋鸡开产前要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可以有效防止蛋鸡在产蛋期患传染病。

要结合本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度,并严格按照程度来执行,疫苗要购自正规的厂家,并且要按照说明妥善保存,以保证质量。

选择适当的接种方法,并正确操作,注意接种的剂量要准确。

接种后要进行抗体检测来检查接种效果,以便及时进行补免,防止漏免现象的发生,使蛋鸡有着足够的抗体水平抵抗疾病。

开产前还要对鸡群进行驱虫处理,可以在饲料中拌人驱虫药,也可在饮水中添加驱虫的药剂,每天1次,连用2天。

当球虫污染严重时,可在蛋鸡上笼后继续使用1周左右的抗球虫的药。

3 做好光照管理工作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较大,会对蛋鸡的产蛋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蛋鸡产前的饲养管理(接上期)五、创造适宜环境产蛋鸡鸡舍的最佳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60%~65%。

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率的提高。

日温差较大时,白天要注意降温,夜间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还要做好清扫粪便、通风换气等工作。

六、重视光照控制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极大。

一般来说,对于体重符合要求或稍高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可在其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20分钟,直至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对于体重偏低的鸡群,则应在其18~20周龄时开始进行光照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光照时数应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加长,否则易引发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过弱,过强易引发啄癖,过弱则无法起到刺激作用。

对于在密封舍育成的后备母鸡,由于育成期光照强度较弱,因而其开产前后的光照强度以10~15勒克斯为宜;对于在开放舍育成的后备母鸡,由于育成期光照较强,故其开产前后的光强度要保持在15~20勒克斯,否则刺激效果较差。

七、强化饲养管理1.适时更换饲料。

为获得高产,一般从17周龄起把后备母鸡日粮中的钙含量由0.9%提高到2.5%,在鸡群产蛋率达20%~30%时换喂钙含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2.保证采食量。

开产前应让鸡群自由采食,使其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

一般每100只鸡每周补喂砂粒500~1000克。

3.保证饮水。

开产时,鸡只的需水量会增大,要保证充足饮水。

饮水不足不仅会影响产蛋率的上升,还会引发脱肛。

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秋初饮凉水,秋末饮温水。

4.密度适度。

养殖密度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10厘米左右的槽位。

八、尽量减少应激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应激。

转群上笼和免疫接种最好在晚上进行,捉鸡、运鸡和入笼动作要轻。

入笼前,要先在料槽中加上料,在水槽中注入水,并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

注意保持工作程序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

2.使用抗应激添加剂。

开产前应激因素较多,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缓解应激,常用的抗应激添加剂有维生素C 、速溶多维、延胡索酸等。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健康管理
- 减少应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应激因素,如转群和免疫接种时间安排在晚上
- 抗应激添加剂: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如维生素C、速溶多维等
- 观察:细致观察鸡的采食、呼吸、粪便和产蛋率上升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饲料量:成年鸡每天应喂配合料120克/只左右,开产后每晚补喂颗粒料50克左右
环境管理
- 温度:最佳温度为15~25℃
- 湿度:相对湿度为60~65%
- 通风:保持舍内外通风换气,减少氨味
- 清洁:每天打扫,清除粪便
防疫管理
- 消毒:定期消毒,保持舍内外卫生清洁
- 禁止:禁止场外闲杂人员进入
- 预防用药:使用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病和霉浆体病的发生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饲养管理要点具体内容转群管理- 时间:17~18周龄,最迟不超过19周龄
- 准备工作:确保产蛋鸡舍彻底清洗、修补和消毒
- 转群前准备:充足饮水和饲料,转群前后3天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素
- 操作注意:夜间转群,抓鸡轻缓,避免骨折;做好防疫工作,避免疾病传播
- 转群后观察: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处理突发事件
光照管理
- 时间:第18~20周龄起,每周延长光照0.5~1小时,直至达到16小时后恒定不变(不超过17小时)
- 方式:自然光不足时,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如每15~25平方米舍内安装一盏25瓦白炽灯泡
饲料管理
- 饲料转换:开产前2~3周,喂给青年母鸡营养浓度较高的预产期饲料
- 钙含量调整:饲料中钙含量逐渐增加到2%,20周龄时提高到3.5%

蛋鸡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措施开产前后是指开产的前几周到约有80%的鸡开产这段时间。

小母鸡在开产前后生理变化很大。

这种变化除了来源于外界转群、饲养环境与饲养方式的改变而造成的应激外,还来源于自身的生理刺激,主要有生殖系统的发育、性激素的刺激、体内肝脏的增大和髓骨的形成等。

为了适应鸡体的生理性变化,配合鸡群向产蛋期转换,为以后的高产稳产做好准备,应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一、做好开产前的准备工作1.产蛋鸡舍的整理与消毒当小母鸡即将达到性成熟而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时,事先必须对产蛋鸡舍及设备按如下程序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即喷洒消毒(用百毒杀、1210或过氧乙酸等普通消毒剂对舍内进行喷雾预备消毒)--清理设备(移出用具并在舍外指定地点进行冲刷、晾晒、消毒)一鸡舍清扫--用水冲洗--火焰消毒--设备复位--喷洒消毒(封闭门窗及通风孔,选用2%~3%的火碱水或10%的石灰水等烈性消毒药品按地面--顶棚--墙壁--鸡笼及设备--地面的顺序进行喷洒)--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21克高锰酸钾密闭熏蒸24小时,待进鸡前3天打开门窗散发气味)。

2.整顿鸡群鸡群在转群上笼或转入其它饲养方式的产蛋鸡舍之前要进行整顿,严格淘汰病、残、弱、瘦、小的不良个体,并对全群鸡只进行驱虫,主要驱除肠道线虫。

针对育成鸡的发病历史,全群投药1~2次,疗程3~5天。

3.适时转群转群时间一般在17~18周龄,最迟不要超过20周龄。

具体时间要避开阴雨天气,选择气温适宜的夜间进行转群,以减少应激。

在转群前两天内,为加强鸡体的抗应激能力,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双倍的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如维生素C、速补-14等。

转群后要立即使鸡群饮水、采食,饲料或水中添加倍量的多种维生素和适当的抗生素2~3天。

4.药物净化鸡只转群后,在开产之前必须经过1~2次药物净化,使开产鸡群健康无病。

若出现新城疫抗体效价不高或不均匀现象时,应立即注射一次新城疫油剂灭活疫苗或饮一次弱毒疫苗,也可肌注新城疫一减蛋综合症一肾型传支三联灭活疫苗。

蛋鸡开产6要点!

蛋鸡开产6要点!

蛋鸡达到开产日龄时开始产蛋,叫做适时开产,其好处为:初产蛋重大、产蛋高峰持续期长、产蛋期饲料报酬高、种蛋合格率高、孵化率高、死淘率低等。

但是适时开产并不这么容易,在养殖圈里经常会听见养鸡户们抱怨蛋鸡开产过早或是过晚。

一、饲养密度太大我国蛋鸡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小规模、大群体。

由于受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饲养者片面追求饲养规模,养殖户育雏、育成的密度普遍偏高,第一周的育雏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30只,而实际高一倍者比较普遍,甚至高2-3倍。

有的户从进鸡到转群上笼饲养密度不变,早期不能按时疏散,6周龄的体尺、体重难以达标,直接影响育雏、育成鸡的质量。

在多年的蛋鸡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饲养密度为限制蛋鸡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

二、通风不良育雏早期为了保暖,门窗均封得很严,随着密度的增大,分泌物、排泄物的增多,粉状料的使用,羽毛、皮屑的脱落,舍内的空气极为污浊,雏鸡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流泪、打喷嚏、患关节炎等,处于一种疾病状态,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鸡的质量难以达标。

三、饲槽、饮水器位置饲槽、饮水器有效位置不够,致使鸡群均匀度差由于育雏的有效空间严重不足,早期料桶、饮水器的数量不可能很多。

随着鸡龄的不断增加,鸡只体格的发育,在料桶与饮水器不增加的情况下,鸡只能分若干次轮换采食、饮水,每只鸡采食的数量、质量有所差异,造成鸡群均匀度差。

不同的疫病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是造成整栋鸡舍蛋鸡产蛋不见高峰的原因之一。

四、同一鸡舍进入不同批次的鸡个别养殖场(户),在同一鸡舍装入不同日龄的鸡群,由于不同的饲养管理,不同的疫病的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是造成整栋鸡舍鸡产蛋不见高峰的原因之一。

五、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均匀度低于80%,变异系数在10%以上,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下限,见蛋日龄相对偏早,产蛋率攀升的时间很长,表现为产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蛋重轻,死亡淘汰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坚 固的支架 ,在蛋鸡转群到产蛋鸡笼前 ,先将供
水、 供料系统、 灯光和清粪设备等调试好 。
4 上产 蛋鸡笼的时 间和转群上笼 注意事项
据报道 , 1 1 0日龄左右的产蛋鸡笼 比 6 0日龄产
蛋鸡笼的鸡群产蛋率要高 l %~ 5 %, 维持高峰期时间
长1 5 ~ 3 0 天。因为产蛋鸡笼有 8 ~ 1 0 度“ 斜坡”, 如果 过早上笼 ( 6 0 天左右 ) , 鸡长期站在 “ 斜坡” 上, 容易 产生疲劳 , 影 响体质 , 而晚些时间上鸡笼的鸡 , 其育
方法为一手握住鸡翅膀根部 , 一手抱定头部 , 大拇指 放在眼眶下沿 , 食指放在咽下 , 施加适 当压力使舌 回
应用此方法时鸡群健康状况要 良好 , 饮水不能断。
3 产 蛋鸡笼 的安装
在安装产蛋鸡笼时,要依照鸡舍的长轴纵向排
缩, 上下喙闭合整齐 , 将 喙部放在灼红的切片下呈 3 0 度, 从鼻孔的下沿 1 / 3 处断去 , 其他要求与雏鸡一样。 断 喙人员 以 3个 人 为好 , 一人 断 喙 , 两人 抓 鸡 。 注意
畜 禽 饲 养
产 蛋 鸡 开 产 前 应 做 好 的 几 项 工 作
王 国 明 ( 黑龙 江省 林 甸县 宏伟 乡人 民政府 1 6 6 3 0 0 )
1 断 喙
第一次断喙最佳时间是 7 ~ 9日龄 ,此时断喙省 力, 伤 口不易出血 。如有漏切及上下喙不齐等情况 , 可在 1 4 ~ 1 6 周龄时再次进行修剪和补切 。雏鸡 断喙 方法为一手 固定雏鸡躯体 ,另一手大拇指压在雏鸡
右。培育 良好的育成鸡群 , 一般会适时开产并如期达
到产蛋高峰 , 且产蛋持续性好 , 全期产蛋也多 。现代 蛋鸡 一 般均 具 有早 熟 特 点 ,特 别是 轻 型 蛋鸡 更 易 于
过早性成熟 。性早熟 的母鸡开产虽早 , 但蛋小 , 种蛋一 合格率低 , E l 后产蛋持续性差 , 鸡的死亡率也高。 避免过长光照 , 控制母雏性器官的发育。在母雏
用每天限饲或隔天限饲的方法 ,使母雏在 8 - 2 0 周龄 的采食量 , 轻型蛋鸡减少 7 %~ 8 %, 中型蛋鸡减 少1 0 %左右 , 这样不仅节省饲养费用 , 也可防止母雏 体重增长、 发育过快 , 提前开产 。 但饲料营养水平低 ,
鸡群体重达不到标准体重时, 不可限饲 。在 1 2 0 - 1 4 0
器 会 自动将 喙断 掉 。断 喙后 , 鸡 的上 喙应 比下 喙短 , 即上短 下 长 , 要边 切 边 烙 , 便 于止 血 。青 年母 鸡 断 喙
天的可采用 2 次, 但2 次停料不可连续进行 , 而应在
停料 3 天后喂 1 天料 , 再停料 3 天。此项措施对减轻 鸡体重效果好 , 不影响其后代的生产性能 , 也能控制 早熟 , 减少体脂 , 降低开产后 输卵管外脱 的发生率 ,
水。 ③弱鸡补偿培育。 分离羽毛不整、 冠脸苍 白、 喙和 腿颜色不黄以及体形瘦小 、发育不 良的鸡进行单独
饲养 ,喂给 营
皂 ,使 其 尽 快 达 到 标 准 体
生长期间 , 特别是后半期 , 每天的光照时间应少于 1 1
小时 , 使生长期间保持稳定或逐渐缩短的光照时间。
重。④淘汰不
小及残 鸡 隔离
: 以前严格挑选病、 弱、 瘦、
宁 价值的病鸡全部淘汰。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4 . 2
事项为 , 尽量避免在炎热天气断喙 , 夏季应选择在清 晨或傍晚较凉爽时实施。对健康雏鸡群中实施断喙 , 有病鸡群可改期断喙。断喙前后 7 天 内, 不可移动鸡 群, 防止应激。断喙时不可烫伤鸡的舌头和嘴角 , 否 则影响雏鸡发育。断喙后一段时间内, 料槽 内饲料 的 厚 度应 在 5厘 米 以上 , 避 免鸡 喙 和料 盘底 碰 撞 , 不 要 喂颗粒饲料。饮水器水深应保持在 1 厘米以上 , 使雏 鸡便于饮水。 在断喙前 1 天, 在饲料 中添加维生素 K 3 ~ 4天 , 添 加 量 5毫 克 , 千克 , 目的 是 预 防和 减 轻 断 喙出血 。为防止断喙应激 , 可在断喙当天于饮水 中加 入 电解多维等 , 亦可添加预防疾病的药物 , 不能在断 喙期间实施免疫注射 。
成期 在育 成 笼 、 地 面或 网上 饲养 , 没有 “ 斜坡 ”, 并 且
2控 制育成母鸡的性成熟
不 同 品种 与 品系 的母 鸡 性 成 熟期 不 同 。产 蛋 率 达5 0 %时 的 E t 龄 ,早 的 1 5 0天 左右 ,晚 的 1 6 5天 左
活动范 围大 , 鸡得到很好 的锻炼 , 身体素质好 , 为以 后高 产奠 定 了 良好 的基 础 。 转群上笼时应注意 : ①药物净化 。在转群前 , 针 对育成鸡 的发病历史 ,全群投药 1 ~ 2 次 疗程 3 - 5 天 。②减少应激 。上笼前 、 中、 后3 天用 电解多维饮
放, 根据鸡舍宽窄放置单排 、 双排、 多排和单侧鸡笼 ,
要留出相应 的清粪 、 投料 、 收蛋等运输 、 走动的空间。 至于鸡笼的层数应根据鸡舍 的高度空间 、通风条件 等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置 3 层为宜 ,笼具的倾斜在 8 l O 度左右 , 利于蛋的滚下 。 要防止上层的鸡粪排在 下层鸡的身上 , 应该将其位置错开。安装鸡笼一定要
日 龄这段时间, 可采用连续停止喂料 3 天的措施。开
产E l龄在 1 5 0天 的可 采用 1 次, 开产 日龄 在 1 5 5 - 1 6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头顶上部 , 食 指放在其咽下 , 稍施加压力 , 使鸡 的舌
头后缩 , 并使其上下喙闭合整齐 , 然后把雏鸡上下喙
呈3 0 度角放到灼红 的刀片向下切去。使用 电动台式 断 喙器 时 , 可将 雏 鸡 喙放 在 断 喙器前 护 板孔 眼 内 , 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