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语文 1.1《窦娥冤》赏析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如何评价《窦娥冤》中的窦娥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如何评价《窦娥冤》中的窦娥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如何评价窦娥冤中的窦娥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命运,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

《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作者关汉卿塑造了窦娥这一平民妇女的典型形象。

窦娥这个人物在世界文学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代表。

他笔下的窦娥是一个很丰满的形象,不甘屈辱,不畏强暴,善良又质朴对亲人细致体贴;原本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她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她希望能洗清她的清白,支持她对地痞无赖的抗争。

窦娥出身于书香门第,接受儒家的思想和教育,她的父亲窦天章把“三从四德”当作教条来约束窦娥,窦娥善良、温和、守礼节、懂孝道、明事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却遭受了人世间的诸多不幸,直到最终被残暴的恶势所迫害。

窦娥在张驴儿的淫威面前窦娥强烈反抗,誓死不从,张驴儿见要挟窦娥不成功,便转儿诬告窦娥害死张老头。

公堂上,张驴儿用银子疏通贪官,要窦娥用命来偿还父亲的命。

窦娥受尽贪官的拷打,但善良的窦娥,看到一边战战栗栗、不停发抖的蔡婆婆,不由得想到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缺银两,把自己买给蔡婆婆为儿媳,想到自己的先夫,想到和蔡婆婆相依为命,形影不离,由婆婆一手把她拉扯大以及儿时与婆婆玩闹的情景,不由浮现在眼前。

已近六十岁的老人,又如何经受得起这群如狼似虎衙役的拷打?如果,让婆婆受到这般酷刑,我又怎么能对得起我那死去的丈夫!善良的窦娥,自己虽然正在倍受酷刑的折磨,心里还在考虑着她面前唯一的亲人——蔡婆婆。

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拷打,窦娥牙根一咬把毒杀张老头的罪刑揽了下来……。

窦娥表现出了善良、无畏的精神,做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品性进一步得到展现。

窦娥的命运如此悲苦,她遭受了丧母、离父、亡夫的一系列不幸,但她没有任何怨言,认为自己厄运都是因为“前世烧香不到头,今生甘愿受苦罹难”,劝自己,也劝别人“早将来世修”,但是窦娥的思想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即对多舛命运的抗争,当张驴儿父子闯进窦娥家时,她表示了对他们和婆婆的不满,即使婆婆已经允许了,已成了不能改的事实了,但窦娥并不甘心受这种命运的摆布,对蔡婆婆进行了大胆地批判,对张驴儿予以了强烈的怒斥。

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知识点总结《窦娥冤》是明代西厂李时中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明朝明神宗时期卫国公张永杀害妻子窦氏而引发的凄美故事为蓝本,通过包括传说、官场风云、伦理道德在内的多个层面,表现了封建社会下人们的矛盾和不幸。

该小说虽然是小说,但是其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却很是深奥,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窦娥冤》中,除了全篇通读,还需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语言特点《窦娥冤》的语言风格主要是“辞藻华丽”,关注人物内心状况,抒发人物的感情和愁苦。

以形容词、修辞格、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比较多,以韵文为主,头韵、尾韵等运用随处可见,如:“半共腥蒂檵,七摩香齑,踏破寒梅径,行过冷香槐。

寒食花无主,焚香始祭,烟销席上,日转轮台。

翠翘金雀,玉立雕笼,双凤分飞时,翅若倾千仞峰。

”其中,“腥蒂檵”“七摩香齑”等独特的词汇被《窦娥冤》大量采用,其表面上看来十分华美,然而,其中的落脚点和意义却被注重把握点读,能得到更多内涵。

二、细节描写在《窦娥冤》中,作者把问题之点娓娓道来,刻画细致且尤其注重心情的描写。

如小说开始,窦氏进宫中,享受昔日宫闱的豪华。

然而接下来作者却通过对窦氏心情状态的描写,将原本华丽,但又没有那么大意义的房屋和物品,诠释成了窦氏面对前夫的挑衅的倚靠:“旋拾方扇重画狮,围鳌翰墨长松枝。

”三、典故和文化《窦娥冤》中用到了大量的典故和文化,需要学生对当时的时期文化以及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左传·桓公十年》中的“桓公射猎”、《史记》中赵高、胡亥的相扑、《汉书》中蜀王刘备托孤、《庄子》中的钟离权等,都在《窦娥冤》中被援用来强化小说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作用。

四、思想道德《窦娥冤》的主题是“爱情和正义”。

在它的小说世界里,美满的爱情只能存在于平等尊重、互帮互助、真诚相待的基础之上。

而正义则不是单纯地与权力公正相联系,它更重要的是认为不仅要守护公正,“仁义礼智信”等生活美德,更应该以道德为中心,实现人的尊严,保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交往。

必修四课文《窦娥冤》梳理

必修四课文《窦娥冤》梳理

Ⅰ.课堂导入社会上流行一句口头禅:“真是比窦娥还冤哪!”窦娥是什么人?她因为什么受冤?冤到什么程度?什么使她受冤?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能解答你的这些疑问。

Ⅱ.同步讲解一、认识作者姓名关汉卿字号已斋叟朝代金末元初籍贯大都(北京)生平、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着名的戏曲作家。

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话说就是“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

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

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

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

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

二、文学常识(一)什么是元杂剧?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

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二)窦娥冤故事的悲剧原型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20米、周长150余米的孝妇冢,冢上芳草萋萋,四周松柏葱郁、冢前的石碑上刻记着一位东海孝妇的事迹,冢中所埋的孝妇,就是我国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中所塑造的窦娥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

据《郯城县志》记载:汉代东海郡郯城有一位年轻女子,结婚后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她不愿改嫁,坚持靠自己的劳动奉养婆婆,人们都称她为“孝妇”。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整体把握1.主题及其进步意义剧中的主要人物是窦娥,她善良,本分,相信天理和官府,她的含冤被斩,是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流氓犯罪行径,尤其是对官府草菅人命的控诉;她被斩前质疑、责骂天地,为申明自己的冤屈又许下三桩誓愿,则表现了她不屈的反抗精神。

剧作强调了官府的反动本质: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淫威,不能替百姓伸张正义,反而成为流氓恶棍的帮凶,置无辜的百姓于死地。

剧中楚州太守桃杌是造成窦娥冤案的关键人物,他是地方官员的代表。

他说自己是“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并且一见到告状的就下跪,说什么“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对窦娥动用大刑,因为他相信:“人是贱虫,不打不招。

”贪图钱财,而百姓的性命在他眼里如虫豸一般,他哪愿意动心思查清楚案件呢!窦娥在临刑前唱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就表现了对官吏们反动本质的深刻认识。

2.情节和结构本剧是元杂剧中情节和结构最讲究的作品之一。

剧作里,窦娥和张驴儿、桃杌的冲突与斗争是主要情节,那些和主要情节没有太大关系、却是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的情节往往由人物台词交代出来,而没有直接加以描述。

比如楔子和第一折之间剧情的时间跨度是十三年,这期间在女主角窦娥身上发生了不少事情:随蔡婆搬到山阳县住,十七岁时和丈夫圆房,两年后丈夫病逝,服孝将近三年。

在引入主要矛盾上,作者也显示出非凡的功力。

第一折里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赛卢医,他的说白告诉我们他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蔡婆马上要来讨账,他打算杀掉她。

这样从一开始人们就被带入紧张的戏剧氛围中。

3.人物形象窦娥基本的性格特征是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她的反抗精神是在外界迫害下激发出来并迅速高涨的,是人物性格合理的发展。

善良,安分守己:对于自己凄苦的身世,年轻守寡的窦娥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为了来世的幸福,她要侍养婆婆,为丈夫服孝,听婆婆使唤。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与安分。

窦娥冤赏析

窦娥冤赏析

分析人物形象
窦娥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 满对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他善良勤 劳、孝顺贤惠,安分守己。同时又刚毅顽 强有主见,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富有 对抗精神。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 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张驴儿:
泼皮、无赖,品行恶劣,社会黑暗势力的代表。他救 人纯属巧合,救人后立即乘人之危占人廉价,而后有生杀 人之心;误杀自己父亲后,又把责任推给窦娥,品质恶劣 至极。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 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 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 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拆戏, 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蔡婆婆:
善良、逆来顺受、怯懦、动摇。面对张驴儿父子的 强娶动摇目叫做?窦娥冤?,为什么不写窦娥怎样受冤而写她的 善良呢? 突出社会的黑暗,善良的人遭受冤屈,更能表现社会的不公。
2.写窦娥的对抗性格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突出她的冤,这样的人要进行对抗,要发下誓愿惩罚世道 是因其蒙冤的深重。 3.这样善良的窦娥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命运是谁造成的呢?
窦娥的至死不屈的对抗精神与坚强的性格产生了惊天地动鬼神的超自然力量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地动鬼神的超自然力量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舞台上得以应验伸张人间正义表达了广阔人民群众昭雪舞台上得以应验伸张人间正义表达了广阔人民群众昭雪冤情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窦娥冤 关汉卿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 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1、第三折可以划分为几个场面,在这三个场面中各 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流露了她什么样的情绪?

高中语文第1单元1窦娥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1单元1窦娥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三、整体感知 1.简要概括课文节选部分每折的主要内容。 答案:《窦娥冤》全剧共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部分包括“楔子” 和前三折。“楔子”像是一个序幕,交代了人物和剧情的前因,引出 正戏。第一折,赛卢医为了赖账要勒死蔡婆婆,张驴儿父子出场解救 蔡婆婆,竟然要求蔡婆婆婆媳纳他们父子为接脚丈夫,窦娥不从。第 二折,张驴儿要挟赛卢医弄到了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想毒死蔡婆婆, 不料被张老儿误吃致死,随即引出造成窦娥之“冤”的关键性人物 ——桃杌。桃杌要严刑拷打蔡婆婆,窦娥被迫蒙冤招供。第三折,是 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窦娥被斩首 示众,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并一一应验。
答案:推脱 推辞
3.顺水推舟·见风使舵 [辨析] 二者都有“不做主张,没有观点态度”的意思,但 在词义的侧重点和感情色彩上有所不同。“顺水推舟”,顺着水 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中性词。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多含贬义。 [例句] (1)你应该实事求是,不要看人家都说好,就来个__。 (2)这种人最会修正自己,对什么主义都可信可不信,____。 答案:(1)顺水推舟 (2)见风使舵
三、近义词辨析 1.分辨·分辩 [辨析] 二者读音相同,但意思有明显区别。“分辨”指辨 别。“分辩”指辩白。 [例句] 这些盗版书粗糙之极,就是用肉眼也很容易 ________,销售者也不再同顾客________,干脆打三折售书,想 尽快脱手。
答案:分辨 分辩
2.推辞·推脱 [辨析] 二者都有拒绝之意,但二者的适用对象不同。“推 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推脱”,借故拒绝(承 担责任)。 [例句] 李霄鹏所体现的性格几近完美,遇到记者们有难 事,他从来都不会________,能帮忙的尽力帮忙,有采访邀请也 决不________。

《窦娥冤》赏析

《窦娥冤》赏析

《窦娥冤》赏析说起《窦娥冤》,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但是不一定熟悉,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就来分享《窦娥冤》赏析。

第一部分开折,通过监斩官和其他人的行为,描写了一副阴森肃杀的刑场气氛。

窦娥便在这种气氛下以犯人的身份上场了。

一上场,窦娥便唱了两只曲子:[端正好]、[滚绣球]窦娥首先把自己的冤枉呈现出来,说明自己无辜被判死刑,冤屈惊天动地,临死之前,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

窦娥控诉天地一场戏,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文章,千古流传。

我们来看一看这段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一句是说现实世界有它固有的统治秩序,人们的命运掌握在天地的秩序之中。

下一句,一个“天地也!”一声感叹,蕴涵着窦娥无限的感情。

有愤激,有委屈,有埋怨,有抗争,有指责,有期待。

下一句“只合”“可怎生”两个表强烈反问语气的词,表达了窦娥对天地强烈的质问。

作为主宰万物、维持现实世界秩序的最高统治者——天地,本应该使社会清明,公正无私,却是非不分,曲直不明。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

”用非常肯定的语气直接指明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坏人得志,好人受欺。

这种现实世界的不公平和天地间应该存在的公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使人对主宰万物的天地产生怀疑。

“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一句是对前几句的总括性结论,指明了天地并不象人们期望或相信的那样维持现实的公平合理,相反,却和社会上的邪恶残暴的坏人一样,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残害善良弱小的平民百姓。

这句指责,推翻了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对人们现实和精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天地——作了深刻的批判。

紧接下来,悲愤之气达到极点,便是对天地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指责和痛斥。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不仅是要推翻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进一步要推翻天地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

这种对天地的大胆的指责批判在古代以天为上的社会里是不多见的,中国古代人民因为以农业为生,特别重视“天”。

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窦娥冤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窦娥冤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一) 窦娥冤练习1 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对足球暴力这个痼疾沉疴,包括中国足联在内的相关部门要想惩前毖后....,就要深入探究足球暴力的根源。

②陈某入睡前将手抓包随手放在靠阳台的窗户边,因天热未关窗户,仅将纱窗拉上。

不想经过窗户的犯罪嫌疑人顺水推舟....,将手抓包盗走了。

③记者在“四黑三乱”现象比较集中的地铁站出口发现,以往拿着相机见人就问“要不要拍照”的黑摄影已杳无音信....,沿街兜售纪念品的小商贩也不见了。

④植物激素跟人体激素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都不一样,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担心反季水果会使人性早熟是杞人忧天....。

⑤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现金社会的发展已到顶点,无现金社会即将到来,届时纸币可能会成为明日黄花....。

⑥他们兄弟二人举案齐眉....,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以乐观的生活态度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走过艰难岁月。

A.①③⑥ B.①④⑤C.②④⑤ D.②③⑥[解析]①“惩前毖后”指吸取过去的失败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②“顺水推舟”不能表示顺手将东西盗走。

此处应改为“顺手牵羊”。

③句子是说原来聚集在地铁站出口的黑摄影不知去向,没有了踪迹。

而“杳无音信”的意思是没有一点消息。

故用“杳无音信”不合语境,可改为“杳无踪迹”。

④“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⑤“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⑥“举案齐眉”的使用对象是夫妻,很显然句子用错了对象。

[答案] D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窦娥冤》是关汉卿大约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建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元王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汉人受到百般歧视。

B.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的《搜神记》都有记载。

C.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等剧作家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泼辣大胆的赵盼儿、善良孝顺的窦娥、聪明伶俐的红娘,还有缠绵悱恻的《梧桐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窦娥冤》课文简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窦娥冤》课文简析

情感,以公公的辛苦,讽刺婆婆忘情寡义,从而劝说婆婆不
要改嫁。
3.第 16 自然段,从这段唱词看,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应考点:分析人物形象]
提示:窦娥头脑清醒,洞察问题深刻,表现了明于义理、
坚持操守的美好品德和不屈从于胁迫、勇于抗争的精神。
三、阅读课文“第二折”,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窦娥冤》课文简析
一、阅读课文“楔子”,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蔡婆婆——放高利贷 楔子(序幕)窦端云——被卖抵债 故事的背景 窦天章——上朝取应
(二)解读文本精要 1.第 1 自然段,蔡婆婆的独白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独白的作用]
提示:交代了主要人物窦娥的由来,暗示其身世的悲
8.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对应考点:理解内容的含意]
提示:第一桩“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
解她的冤情。第二桩“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像古 代的邹衍那样得到上天的反应,让洁白的雪花覆盖她纯洁的 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 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惨,揭示了悲剧的根源之一——高利贷。高利贷让窦娥失去
自由,坠入只能听从命运摆布的境地。
二、阅读课文“第一折”,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二)解读文本精要 2.第 12 自然段,窦娥此时为什么要提起已死去的公 公? [对应考点:理解文章内容]
提示:窦娥用“夫主遗留”的恩惠来唤起婆婆对丈夫的
提示:这段描写突出了法场上的阴森、紧张,充满了 杀气,为窦娥的出场渲染了一种肃杀、悲痛的气氛。
7.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 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 成合理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对应考点:分析典故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窦娥冤》句段点评及重难点探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窦娥冤》句段点评及重难点探究

《窦娥冤》句段点评及重难点探究1.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点评:这是《窦娥冤》第一折中窦娥的第一句唱词,也是全剧中窦娥的第一句唱词。

这句唱词,语工情浓,不逊色于古典诗词。

“满腹闲愁,数年禁受”,仅仅八个字,就把窦娥早年的遭遇进行了高度概括,“满腹”形容愁之多,“数年”形容忍受时间之长。

这两句照应上文的“正旦上,云”的自我介绍,也为下文【混江龙】一曲的抒情作情感上的铺垫。

“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运用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这种“闲愁”状写到极致。

2.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

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

点评:这是桃杌的开场白,也是元代昏庸官吏的自我告白,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思考,这正是造成窦娥冤狱的社会根源。

“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这是多么恬不知耻,又是多么赤裸裸的买卖狱讼!窦娥的冤狱出现在这种官吏的手下,造成错杀贤良的结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这真是无赖成性、无耻之尤!这样的官吏欺下瞒上,鱼肉百姓,焉能不出冤狱?关汉卿在这部戏剧中,敢于对当时的吏治腐败进行如此尖锐的批判,这在元杂剧的其他作家中是少有的,因而也是难能可贵的。

3.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点评: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

一开始就紧扣“冤”情,起笔突起。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直指元代的社会现实,点明“冤”之缘起。

元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朝代。

《窦娥冤》就产生在这个时期。

窦娥进入公堂,受到官吏的严刑逼供。

糊涂的官吏听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一审定案,不再复审,说明当时的法律是十分野蛮、不合理的。

窦娥的无辜受戮,更是对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艺术概括。

窦娥“将天地也生埋怨”,实则是对元代统治者的埋怨与指责。

4.【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 专题01 窦娥冤(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 专题01 窦娥冤(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专题01 窦娥冤(第2课时)1.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元代关汉卿《窦娥冤》、纪君祥《赵氏孤儿》、马致远《汉宫秋》;明代冯梦龙《精忠旗》、高则诚《琵琶记》、孟称舜《娇红记》;清代李玉《清忠谱》、孔尚任《桃花扇》、洪升《长生殿》、方成培《雷峰塔》。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元代关汉卿《就风尘》、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康进之《李逵负荆》、郑廷玉《看钱奴》、施惠《幽闺记》,明代康海《中山狼》、高濂《玉簪记》、吴炳《绿牡丹》;清代李渔《风筝误》。

2.判断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得正误,并指出原因。

(1)史某明知自己无驾驶证,但碍于老板的要求,不好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开车上了路,没想到被交警逮了个正着。

(2)陈某入睡前将手抓包随手放在靠阳台的窗户边,因天热未关窗户,仅将纱窗拉上。

不想被经过的犯罪嫌疑人顺水推船,将手抓包盗走。

(3)记者在“四黑三乱”现象比较集中的地铁站出口发现,以往拿着相机见人就问“要不要拍照”的黑摄影已杳无音信,沿街兜售纪念品的小商贩也不见了。

(4)他们兄弟二人举案齐眉,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以乐观的生活态度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走过艰难岁月。

2.(1)√“推辞”多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与语境协调一致。

(2)ד顺水推船”不能表示顺手将东西盗走。

(3)×句意是说原来聚集在地铁站出口的黑摄影近日不知去向,没有了踪迹。

而“杳无音信”意思是一点消息也得不到。

故用“杳无音信”不合语境,可改为“杳无踪迹”。

(4)ד举案齐眉”的适用对象是夫妻,很显然句中用错了对象。

1.哪些原因导致了窦娥的死?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直接原因是张驴儿诬告窦娥毒死了他父亲,楚州太守桃杌只认钱不认理,滥施刑罚导致窦娥屈打成招被杀。

高中语文 1.窦娥冤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窦娥冤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文剖析楔子课文第一部分。

楔子,相当戏剧的序幕。

这个楔子交代了蔡婆的身份和幼年窦娥的命运。

蔡婆,一个靠放高利贷谋生的寡妇,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窦天章抵债被迫到蔡婆做童养媳。

杂剧选择“卖女”作为序幕,从一开始便向读者和观众营造了一种悲剧的氛围,为后面戏剧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窦天章和窦娥的离别给人们留下了悬念,也为最后平反冤案埋下伏笔。

(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在杂剧里,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四句或两句诗,叫定场诗。

接着有一段独白,叙述人物的身世和行动的目的,叫做定场白。

它们的作用在于介绍剧情,安定观众情绪。

蔡婆上场的这四句诗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广大下层民众渴盼社会安定的强烈愿望。

]老身(老妇人自称)蔡婆婆是也,楚州(州郡名,治所在山阳县,即今江苏淮安)人氏,嫡亲(血统最亲近的人。

嫡,dí)三口儿家属。

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我数次索取,那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折合,抵偿)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

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这早晚窦秀才敢待(大概,就要)来也。

(冲末扮窦天章引正旦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

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他早年贫困。

在临邛(qiónɡ)做客时,寡居的卓文君爱上了他,即私奔成婚。

后来在成都卖酒,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洗涤酒器。

不久汉武帝读到他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他做官),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意思是不再做卖酒的勾当,而是去朝廷当了大官。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鉴赏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鉴赏

⾼中语⽂⼈教版《窦娥冤》鉴赏 《窦娥冤》是元杂剧灾难剧的经典,全剧涉及多重灾难,具有灾难剧戏剧元素。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语⽂⼈教版《窦娥冤》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窦娥冤》鉴赏 1.想象、夸张的艺术⼿法。

作品运⽤丰富的想象和⼤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显⽰正义抗争的强⼤⼒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公形象最着⼒的⼀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氛更浓烈,⼈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活⽓息,⼜充满奇异的浪漫⾊彩,具有震撼⼈⼼的艺术⼒量。

2.本⾊的戏曲语⾔。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的特⾊,即语⾔通俗⾃然、朴实⽣动,符合剧中⼈物的⾝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物性格服务。

例如第三折中,指斥天地的场⾯⾼亢激越,冤⽓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感情如⽕,激荡如潮,慷慨激昂。

这三个场⾯的描写,以质朴⽆华⽽富于韵味的语⾔,深刻地展⽰了⼈物的内⼼世界,逐层深⼊地刻画了⼈物性格。

戏中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见深邃。

例如【快活三】【鲍⽼⼉】⼆曲,连⽤四个“念窦娥”,⼀写⽆辜获罪,⼆写⾝⾸异处,三写⾝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情;【滚绣球】全曲以及【⼀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正法,使百姓有⼝难⾔”,突出地显⽰了⼈物的个性,语⾔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不少古⽩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怎么)都表述得⼗分⽣动。

⾼中语⽂《窦娥冤》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末元初⼤都(现在北京市)⼈,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朴、马致远⼀同被称为“元曲四⼤家”,并居“元曲四⼤家”之⾸,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会》等。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关汉卿代表作〔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关汉卿代表作〔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关汉卿代表作:〔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赏析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一、作者简介关汉卿,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尹。

他出生于金的晚期或末年,关汉卿是元代最早从事剧本创作的作家之一,他长期生活于勾栏瓦肆,与一些著名艺人也相当熟悉,今尚存有他赠珠帘秀的套数。

关于关汉卿的为人和个性,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关汉卿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对此,他本人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中有更透彻的自白。

二、作品赏析(一)作品内容分析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叛逆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

对于士大夫的传统分明带有“挑衅”的意味。

这种人生选择固然是特定的历史环境所致,但关汉卿的自述中充满昂扬、诙谐的情调,较之习惯于依附政治权力的士人心理来说,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当然,关汉卿不仅是一个“风流浪子”而已。

他一方面主张”人生贵适意”,主张及时享乐,同时又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对于社会中弱小的受压迫者的同情和赞颂,这和许多具有官员身份的文人出于政治责任感所表现出的同情人民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在这里很少有理念的成分,而更多地包含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切身感受,出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此曲重彩浓墨,层层晕染,集中而又夸张地塑造了“浪子”的形象,这形象之中固然有关氏本人的影子,也可视作以关氏为代表的书会才人精神面貌的写照。

高中语文《窦娥冤》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窦娥冤》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4

坚决的反抗----因冤而

浪漫主义手法,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 力量,并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 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③思考、讨论:三桩誓愿寄希望而依托天地, 而前文又否定怒斥天地,这显然是矛盾的, 应该如何理解?
矛盾?!
否定、怒斥天地
希望、依托于天地
由这显然的矛盾,可见窦娥对天地的怀疑 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正反映了作家 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淳朴、善良-----因冤而悲
血泪三誓 四 赏析第三部分
②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 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三 亢旱三年
二 六月飞雪 一 血溅白练
三桩誓愿
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 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桩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 得到反应; 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 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愤怒地谴责 指天斥地
现实、命运的无奈 觉醒和反抗------因冤而怨
①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 三 赏析第二部分 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充分展示了善良的一面,与反抗映衬,使形象更鲜明丰 满;为下文窦娥感情的总爆发,蓄积气势,极言善良更能突 出冤情不浅,原本如此善良,却又如此冤屈,更能引起人们 的同情,震撼力悲剧感大大加强了。
1关汉卿希望通过窦娥指天斥地来批判封建统 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理想。 2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 的办法,唯有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五 窦娥的人物形象
窦娥是不是弱者??
议一议 觉醒和反抗
淳朴、善良 坚决的反抗

《窦娥冤》课文赏析

《窦娥冤》课文赏析

《窦娥冤》课文赏析《窦娥冤》课文赏析《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下面给大家带来《窦娥冤》课文赏析,希望大家喜欢!《窦娥冤》原文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

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1窦娥冤(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1窦娥冤(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刬.的
喝撺.厢
团髢.

禁.受 禁.止

缥.缃 缥.缈
díjì chǎn cuān luán jīn jìn piǎo piāo
加点字 撚.断
罪愆.
鞍鞴.

怀揣. 揣.测

面面相觑. 觑.了一眼
读音 niǎn chuài qiān bèi chuāi chuǎi qù qū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3.第一折中【后庭花】和【青哥儿】两段内容有什么不同?
【后庭花】
【青哥儿】
参考答案:【后庭花】是窦娥在不理解婆婆的情况下对婆婆的嘲 讽,【青哥儿】是窦娥对婆婆无奈的规劝。
4.从全文来看,第二折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作用?请 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第二折是戏剧冲突的发展。张驴儿为达到霸占窦娥的 目的,本想药死蔡婆,不料药死了父亲,使戏剧情节陡转;而昏官桃杌 不察实情,将窦娥屈打成招,判为死罪,为第三折高潮的到来做铺垫。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 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 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 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 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 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于伏罪名儿改。(下)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zhī 候 zhǐ 掌而谈 前合后 yǎn yà苗助长
易错字
祗 扺 偃 揠
词语
偏安一 yú ǒu 然 无 ái 无靠 天 yá

高一语文窦娥冤赏析

高一语文窦娥冤赏析

高一语文窦娥冤赏析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窦娥冤赏析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窦娥冤赏析【思考领悟】1、认真阅读剧本,想一想:造成窦娥悲剧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2、从《窦娥冤》这部作品中,能看出关汉卿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他是如何展开悲剧冲突的?3、马克思主义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结合《窦娥冤》等作品,谈谈你对这句关于悲剧本质的论断的认识。

4、关汉卿的戏剧语言具有“本色”的特质,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的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服务,同时又丰富多彩,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注意阅读体味。

【鉴赏评价】《窦娥冤》是关汉卿杰出的悲剧作品之一,它典型地体现了作家鲜明的悲剧意识和高超的悲剧艺术。

悲剧的本质是什么?美学家见仁见智。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

恩格斯指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而鲁迅先生则认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窦娥冤》,我们都会被主人公窦娥的命运所震撼。

这正是关汉卿悲剧艺术成功运用的结果。

造成窦娥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封建统治者的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的凌逼迫害,甚至高利贷的高利盘剥等都是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因素。

除此之外,自觉的伦理道德精神和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甘受命运的摆布和对命运的抗争、对皇天的信任依赖和对天地的诅咒等一系列矛盾的性格元素也是造成窦娥悲剧的内在因素。

可见关汉卿对窦娥悲剧的探索是多方面的。

总之,他善于用“清”与“浊”、“善”与“恶”、“刚”与“柔”、“贫穷”与“富贵”等种种对立因素去概括社会矛盾和斗争,而始终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官府衙门及其昏庸的官僚。

作家采用渐次展开悲剧冲突的形式,让主人公一步一步被卷入冲突的漩涡,窦娥三岁丧母,七岁离父,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十七岁成亲,又死去丈夫,后来又被无赖张驴儿诬告,昏官桃杌太守刑讯逼供,为保护婆婆免受刑罚,屈打成招,冤死刑场,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赏析
《窦娥冤》,是一本取材于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著名的悲剧。

读了这本悲剧,没有人不感到同情、惋惜和愤恨的。

它给人一种窒息和压抑的感觉;同时,也给人以强烈的要求改变这种压抑的启示。

从窦娥一生的遭遇中,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共同的不幸,尤其是妇女的不幸。

在她短短的一生中,遭到失母丧夫的打击,高利贷的毒害,泼皮流氓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

这种种不幸和灾难,一下吞噬了她的青春和生命,从而交织成了“惊天动地”悲惨无比的大悲剧。

大悲剧的造成,主要原因有二:间接原因是高利贷剥削,直接原因则是官吏贪污、狱刑黑暗和恶霸横行。

其间又掺杂着虽属次要、但却是对事态发展有影响的一些原因。

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而元代则达到了最高峰。

元王朝在至元时由政府设立“斡脱所”,作为官营高利贷的法定机关,派回回人经营其事。

帝王、后妃、贵臣、军官及寺观僧道、豪强地主,都通过这个机关进行高利贷剥削。

地方上的土财主则开解典库(当铺)作为私营高利贷的处所。

私人间的借贷也按照官府所订利率计算。

例如本银一锭,满一年,本息共二锭;满十年,本息共一千零二十四锭。

这种利息叫做“羊羔儿息”。

满期,债户无力偿还,那么债户的牲畜、房屋、田地以及妻室儿女便当作抵押品被抢夺走;再不够,就连累到子孙、宗族和亲友,要他们代偿或作抵押。

这类事,在宋元人公私记载里数见不鲜;元杂剧中更有着普遍的反映,“羊羔儿息”已成为最流行的话头在口头上使用着。

本剧一开始就从高利贷这条线索入手,它的罪恶活动与可怕的后果,一直在支配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

窦天章还不起蔡婆的银子,才不得不把女儿送给蔡婆做童养媳,第一步就注定她失掉自由而堕入只能听从命运摆布的境地。

接着,赛卢医也因债务的追逼,起了坏心,企图勒死蔡婆来摆脱高利贷的束缚,因而发生了犯罪行为。

刚巧被泼皮张驴儿父子碰见,救了蔡婆。

这样一个偶然机会,为他们向蔡婆索取报酬——勒逼成亲开了大门。

同时,也是后来张驴儿威逼要买毒药而赛卢医不敢不卖,及误毒死自己的父亲的张本。

剧情一步紧逼一步,趋向高潮,都是以高利贷为其有形的、无形的线索,并由此而很自然地引渡到张驴儿父子的身上。

张驴儿这类泼皮无赖,在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也是种族压迫的象征之一。

他们大多数是蒙古人或色目人,以属于统治种族的游民身份,依仗着与统治者的某些关系,到处游荡,惹是生非,向北人、南人进行勒索、讹诈和侮辱。

由于他们过分扰民,不利于元王朝的统治,元统治者才不得不为此召集大臣们商议对付这伙坏蛋的办法,官书中也屡有禁令,但都无多大实际效果。

不难想象,这件事不简单,是当时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是人民痛心疾首最不易对付而又经常可以遇见的一种恶势力,最高统治者对之也颇感棘手。

张驴儿父子对于窦娥婆媳的威逼、家室财产的强占和淫侮人身的企图,正是上述那种泼皮无赖(实际是元统治者的社会基础)具体形象的刻画,那种社会黑暗现象的典型描绘。

等到张驴儿下毒阴谋未逞,反而误毒死自己的父亲时,又乘机威逼窦娥,仍未达到目的。

闹到衙门以后,作品就转入另一条线索,以衙门的暗无天日、官吏的贪污昏聩和毒刑冤狱──阶级压迫、黑暗统治为暴露的主要对象。

而这一切,正是元王朝统治下的主要特征。

本剧并未正面写官吏受贿,但从侧面透露了一点消息。

负责审理这件人命官司的楚州太守桃杌上场就念:“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

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

”当告状人向他跪下,他也赶忙跪下,并解释说:“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这些说法,虽是元杂剧里常用的滑稽打诨的套语,如:“我做官人只爱钞,再不问他原被告;上司若还刷卷来,厅上打的狗也叫”(见《救孝子贤母不认尸》);“虽则居官,律令不晓;但要白银,官事可了”(见《灰栏记》);“官人清似水,外郎白如面;水面打一和,糊涂成一片”(见《魔合罗》);但我们不应该把它们当作通常的插科打诨来看待。

实际上,应该看作是作者鉴于当时环境和禁令,有不能明白直写的苦衷,故意用些与剧情似有关似无关的闲笔,逗乐取笑的陈套,使人看了不露痕迹,以旁敲侧击的巧妙手法来揭露、讽刺官吏的贪污腐化。

最后,让窦娥鬼魂明确地说出“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的话,与“要金银”“衣食父母”的说法前后呼应。

可见那些看似闲笔的打诨的话,实寓有深意,是正面的话,而不可等闲看过。

全剧布局重点是放在衙门的黑暗和受害者的坚决反抗上的。

这就不难窥见作者创作意图之所在了。

像这样一桩人命公案,负责审案的官吏并未详细审问,研究案情,弄清真相;而只是一顿毒打,屈打成招,草草了事,视人命如儿戏。

所谓“人是贱虫,不打不招”,成了官吏逼供的普遍用语和最方便的方式。

窦娥当然也逃不了这样的毒刑,她被打得──“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

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这类毒刑打拷,在元剧里也有着极普遍的详细的描绘和反映。

甚至比较开明一点的官吏对之也发出无限感叹,作了一个真切的比喻:“……俺这衙门如锅灶一般:囚人如锅内之水,祗候人比着柴薪,令史比着锅盖。

怎当他柴薪爨炙;锅中水被这盖定,滚滚沸沸,不能出气,蒸成珠儿,在那锅盖上滴下,就与那囚人衔着冤枉滴泪一般。

”──这个比喻很形象,的确道出了衙门的残酷、黑暗和囚人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痛苦、冤屈和绝望。

不正是这样吗?窦娥这场冤狱的造成,酷刑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它对坚贞不屈的窦娥本身不起作用,但要用之对付蔡婆以威胁窦娥的时候,善良的窦娥,却不得不以自己的死来代替婆婆的受刑了。

看来,贪污、酷刑、冤狱三者结成不解之缘;可以说:贪污是造成冤狱的必然原因,冤狱是贪污的必然结果,而酷刑则是联系着两者的锁链。

多少个善良的窦娥屈死在这条锁链之下呵!“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对当时统治者血腥罪行的控告,是被压迫人民忿怒的呼声!
窦娥,这个至死不屈服的反抗形象,具有既十分柔顺善良,自我牺牲,又十分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的性格。

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性格的优良传统。

她虽年轻守寡,但对婆婆非常孝顺,决定侍养婆婆到老。

当官吏要对蔡婆用刑时,她用自己的生命来解救婆婆的危难,这是超乎寻常人所谓“善良”的范围的。

临刑之前,还央告公人们往后街走,怕在前街遇见婆婆,引起老人的伤心和气愤。

──她为婆婆想得太周到了!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说得多么委婉可怜,多么令人同情!甚至她做了鬼魂,案情大白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嘱告自己的父亲收养蔡婆。

──这是她性格的一方面。

她对蔡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但并不是毫无条件地顺从;反之,她认为不合理的事情,仍然据理力争,甚至严辞责备。

当蔡婆引狼入室的时候,她极力劝阻蔡婆不应对张驴儿父子抱任何幻想。

甚至用“怪不的女大不中留”等一连串的俏皮话,讽刺这个六十多岁还准备嫁人的老太婆。

老太婆之所以终于没有招张驴儿的父亲做“接脚”,当然是受了媳妇的影响。


娥自己呢,不用说,不听张驴儿的花言巧语,不受他的调戏侮辱,更不受他的威胁逼诱,一句话,她是个硬骨头,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之下。

她敢于痛骂:“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而要“将滥官污吏杀坏”。

她敢于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惊心动魄,痛快淋漓的质问,直问得“天地”也哑口无言。

她,以及广大的人民,被压抑在深心的反抗怒火,终于会像火山一样迸裂出万丈火焰,照亮一切黑暗,烧毁一切不平。

伟大的剧作者深深知道这一点,以他浪漫主义的巨笔,大胆地发下三大坚定的誓愿,大胆地使它──实现,表现了窦娥、表现了广大人民、也表现了剧作者自己战斗的信心,胜利的信心。

──这是窦娥的性格的另一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

窦娥,是善良的,同时又是战斗的、反抗的。

她的善良,用在对待自己的亲人、受迫害者;她的反抗,用在对付作恶的坏人、压迫者。

关汉卿塑造的这个伟大形象,给予了当时和后代以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