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愈 梁衡》阅读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大家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展开研讨。
下列对该任务群学习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B.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C.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D.选用评论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答案】 D2、(2019年真题)某男,45岁,平日喜食辛辣,脾气暴躁。
近日突发头晕耳鸣、咳嗽吐衄、痰多黄稠、咽膈不利、口渴心烦,证属肝火犯肺,宜选用的成药是()A.导赤丸B.芩连片C.黛蛤散D.西黄丸E.新雪颗粒【答案】 C3、学习文言文句式时,有一位学生对宾语前置句进行了整理。
下列不应出现在其整理结果中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古之人不余欺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答案】 D4、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下列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 B5、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中“利”字的用法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同类字词用法。
几位学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邑人奇之B.父异焉C.稍稍宾客其父D.并自为其名【答案】 C6、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多样化题材”主题活动,要求各小组按题材分类整理相关诗歌作品。
读韩愈 梁衡之欧阳家百创编
读韩愈梁衡欧阳家百(2021.03.07)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
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
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
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赣州市 2023~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24年1月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 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雅俗之辩源远流长,并且广泛分布于诸多领域,造就不同的分支。
从诗词格律的形成到叙事文学的兴盛,从白话文的倡导到“先锋派”名噪一时,尽管雅俗之辩的导火索时常由文学或者艺术充当,但是,分歧往往会迅速扩展到亚文化乃至文化整体。
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
双方互为“他者”分庭抗礼,这种对立至少可以追溯至孔子。
《论语》中的《卫灵公》与《阳货》分别记载两段著名的表述:“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子推崇庄重肃穆的雅乐而贬抑放浪浮靡的曲调,这种审美趣味可以在他的诗学观念之中得到证实,譬如“思无邪”或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因此,雅俗之辩的意义远远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匡时济世的意识形态。
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社会文化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并且与阶级、阶层等举足轻重的社会学范畴相互解释。
各种新型历史主题的巨大动能,使得雅俗与这些概念形成各种程度的结合,制造声势浩大的文化交锋。
因此,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
一些古代诗话词话曾经围绕“俗字”的运用展开小规模的争论,譬如杜甫诗歌之中的“个”字与“吃”字。
不少批评家的分析表明,巧妙的“俗字”运用仍然可能形成佳句,重要的是祛除“俗意”。
单字作为一个要素,进入句子结构,其性质即为诗句所同化。
梁衡阅读题答案
梁衡阅读题答案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
在这篇文章里,你会学习到的东西有很多!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梁衡》阅读题目及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梁衡》阅读原文①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
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
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律才美,才算是诗。
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
做好人难,做伟人更难,好比律诗难写,因为那是一个更高的标准。
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们常于报刊上看到一些歪诗,虽然也算是诗,其实并不合格。
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这便是人格。
②我向来觉得人在社会立身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
一是外貌,包括体格、姿色,这主要来源于先天。
二是知识技能和思想,这是靠后天的修炼。
三是人格,这完全是一种独立于“貌”与“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
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呈,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
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
雷锋,论貌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其人格魅力早已驾于万众之上。
③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
④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
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述说人事,歌颂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30题)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专题研究,为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教师给出一些示例让学生分类。
下列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C.范增数目项王D.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答案】 C2、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时,讲到了“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时,举例说明与其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
下列举例合适的是()。
A.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他起床B.罗马经历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C.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D.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答案】 D3、初中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中国文学作品之最,学生做了以下笔记。
其中无误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史记》B.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班超的《汉书》C.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刘勰的《文心雕龙》D.《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答案】 C4、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设计的诵读环节是“学生先自由诵读《沁园春·长沙》,再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充分演绎自己对本词情感的体会。
最后听录音朗读。
”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设置自由朗读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初读中解决词中的字音、字词问题B.个别朗读可展示个人风采,调动积极性,个别朗读次数越多越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的要求C.听录音朗读不仅能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纠正字音、断句错误及情感把握不准的地方,还能充分引导学生领悟毛泽东词的意韵,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入景D.录音朗读后让生对比己之不足,教师再相机指导诵读,对学生朗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答案】 B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篇一:读韩愈作品有感读韩愈作品有感“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
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
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下过多少功夫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天道酬勤。
是的,求知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
而必须是忍得寂寞,甘坐冷板凳,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写,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才幸许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有不同的用途,有良匠可以各尽其材。
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
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
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是不遇明世。
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通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作者对于逆境而表现出的一种平和心态,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心态决定一切,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
的确,尊师重教是学问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韩愈梁衡》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梁衡这个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韩愈对忠诚、清廉、正义的赞赏和追求。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文章开头就通过梁衡自己嘱托后人的言辞,展示了他身上那种勇敢正直的品质。
梁衡担忧自己的子孙会违背自己的遗志,不为世人所喜爱,于是写下遗言让后人铭记。
这种忠诚和坚定的品质让人敬佩不已。
文章中描写了梁衡忠诚正直的种种事迹,例如他在担任官职期间最为注重的就是廉洁自守,以身作则,并清查贪污的官员,提升了人们对他的敬意。
他还不畏权贵,勇敢地反对王安石变法,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梁衡的这种清廉正直是当前社会所缺乏的,他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通过对梁衡的事迹的描写,韩愈告诉我们忠诚、正直、清廉的品质是伟大而可贵的。
他们不仅可以带来荣誉和尊重,也能够改变社会的风气。
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启示。
读完《韩愈梁衡》,我不禁想到了自身的行为和追求。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应该以正直、忠诚、廉洁为处事的准则。
虽然身处这个现实世界,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总之,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思考。
通过梁衡的人物形象,韩愈展现出了自身对于品德、忠诚和正义的追求。
这种追求是真诚而伟大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正直品德的决心。
读韩愈阅读答案
读韩愈阅读答案聪明的韩愈阅读答案《答李翊书韩愈》阅读答案及译文篇一:读韩愈阅读答案答李翊书韩愈1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2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3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4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终吾身而已矣。
5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愈白。
22、两汉之书指两汉的史书,高中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司马迁的(篇目)(1分)23、对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看待别人,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B、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C、我看待别人,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D、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了解别人非难和嘲笑的原因。
24、第8段中,韩愈提出了写作准则。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25、通读全文,列举作者之所以会答复答李翊书的原因。
的原因。
(3分)26、结合原文,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谈谈韩愈学之二十余年经历给你的启示。
(4分)参考答案:语文网22 . ( 1 分)(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23 . ( 2 分)B24 . ( 2 分)惟陈言之务去25 . ( 3 分)李栩来信的文辞立意很高,提问的态度谦卑恭敬,还考虑到他的意图不在于功利。
读韩愈梁衡阅读附答案
读韩愈梁衡阅读附答案梁衡是现今文坛中个性光鲜、思想敏锐、别具特色的作家,其散文标新立异,曾引发过极大反响。
下面是搜集的读韩愈梁衡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发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概宏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百思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朝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提倡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流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气。
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
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
然而,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厉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因此,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处所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属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甚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成心,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情之冷可见一斑。
然而,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情还要坏。
这里地处偏远,文化后进,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其风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终年在浑浑噩噩中糊口。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处所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甚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教师讲授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时,引导学生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举出与“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诗句。
以下学生所举的例子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B.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C.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答案】 B2、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以下不符合推荐要求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B.《钴镯潭记》C.《洛神赋》D.《雁荡山》【答案】 C3、阅读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活动方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A.环节一以朗读格言导入,既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的积累,又为本次课堂做了铺垫,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B.环节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C.环节三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了解学生的心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D.环节四的调查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是点睛之笔【答案】 D4、教师教学《过秦论》时提及秦孝公有“并吞八荒之心”的雄心壮志,强调“八荒”所指的地域范围。
以下词语中,与“八荒”所指地域范围相差较大的一项是()。
A.六合B.四海C.海内D.中原【答案】 D5、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答案】 D6、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
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答案】 C7、(2019年真题)某男,50岁。
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题答案
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题答案导读: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材料①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
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
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
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后人将其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
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为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
因而在潮州驻足的时日,留给我的不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怀古咏叹,还启迪我从韩愈的曲线人生经历中,又找到一面为文为官之道的明镜。
②昔读《昌黎先生集》时,知道韩愈是河南河阳人,号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
此外,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位正统儒理学家。
因其一贯以孔孟之道,反对佛门道院之玄学,在唐宪宗十四年,他担任监察御史官爵时,因上书皇权阻谏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官到粤海之边做潮州刺史。
③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凡是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和流放的历史。
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
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与众不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④笔者沿韩江而行时,江边有一座古亭映入眼帘。
停车仔细观看,见亭内有一石碑,碑下压着一条鳄鱼石雕。
当地友人为我解疑说,这是后人为纪念韩愈带领当地百姓的驱鳄之举,而建立起的功德碑。
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汕江河鳄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因为继承了远古的迷信传说,认知鳄鱼为水中之神灵;每到鳄鱼成灾时,都向江里投下屠杀了的牛羊猪狗等生灵,以求平安。
读韩愈选段
读韩愈选段
以下是一篇关于韩愈的选段,选自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书: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韩愈对这件事(迎佛骨)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读了梁衡写的韩愈,那感觉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里捞起了一颗超级闪亮的星星,然后仔仔细细地端详,发现这颗星简直浑身都是宝。
韩愈这人啊,以前在课本里就觉得他是个写文章很厉害的老头儿。
可读完梁衡的这篇文章,才知道他的一生就像坐过山车,刺激得很。
他一心想为国家干点大事儿,可那时候的官场就像一个满是坑洼的烂泥地,每走一步都得费好大劲儿。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这就好比在一群都爱穿奇装异服的人中间,他站出来大喊:“咱们还是穿回正常的衣服吧,那些花里胡哨的不实用!”他想让大家把文章写得实实在在,能表达真东西,这得多难啊。
可是他就像个倔强的小牛犊,硬是往前冲。
我就想啊,这人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跟当时的潮流对着干呢?就好比现在有人说,大家都别用手机了,咱们还是回到写信的时代,肯定会被人当成疯子。
但韩愈就这么干了,而且还成功了一部分,这可太牛了。
他还被贬到潮州那地方,按说一般人到那儿肯定就自怨自艾,觉得自己倒霉到家了。
可韩愈不,他一到那儿就开始搞建设,驱鳄鱼、兴教育,把潮州当成自己的小天地,努力让它变得更好。
这就像是被扔到一个荒岛,结果他不仅没哭天喊地,还把荒岛建成了一个小乐园。
这让我明白,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不管到哪儿都能发光发热。
梁衡写韩愈,写得特别有画面感。
就像他带着我们穿越回唐朝,让我们亲眼看着韩愈是怎么生活、怎么奋斗、怎么痛苦又怎么坚持的。
我读完就觉得,韩愈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文学家,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无奈和执着。
从韩愈身上,我还学到了一点,就是不管做什么事,要是觉得对,就得坚持。
哪怕周围的人都不理解,哪怕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心中有信念,就像韩愈心中的文学理想和治国理想一样,那就得咬着牙往前走。
而且呢,遇到困难也别抱怨,就像韩愈被贬到潮州还能做出那么多成绩,要是只知道抱怨,啥也干不成。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把小钥匙,打开了我对韩愈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让我对历史人物、对坚持和信念都有了新的认识。
人物传记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 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正面描写 塑造 人物形象 的方法 语言描写 表现人物 性格,使形 象血肉丰满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 环境
烘 托
侧面描写
他人
社会环境
传记文学的表现手法
引用: 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 表白,引用同学、同事、友人的回忆,引用档案资料等材 料。 ①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 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③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 象,凸显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 力度的作用。
提醒:加强审题,明确对归纳内容的限制——逐段圈 画、概括要点
典型类题
• 简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爱因斯坦的 “孤独”的。(6分) • 相对论遭到排斥和反对,理论只使有限的 ( 1)他坚持相对论,坚守正义,坚持反战 少数科学家感到激动,科学研究上孤独。 立场,使他被周围的同事和自己的祖国抛 • 军国主义盛行时坚持反战,政治上孤独。 弃。 ( 2)他深邃、睿智的思想远远超越同时代 • 不按传统习俗行事,不为人理解,心灵 (思想)上孤独。 的人,使他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 ( 3)他对工作的狂热与痴迷,使得他与世 • 潜心研究,独自生活在小阁楼,几乎与世 隔绝,在家庭和朋友方面孤独。 俗格格不入。
小结:
• 对人物(高考选材可能是正面人物题材)的探 究评价: 辩证分析
• • • •
1、 主观思想——客观成就 2、 先天禀赋——后天历练 3 、个人——时代(集体、祖国) 4、 平凡人生(不拔高)—伟大人格 (不溢美)
《袁隆平奇遇记(节选)》 • 3.有人说,文章最后一部分大谈特谈 袁隆平夫妇对待钱的重视态度,这从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传主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你如何看待 这一问题?
读韩愈——梁衡
18.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19..⑴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⑵杜甫的苦寒人生⑶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20..⑴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⑵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21.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1 D、汗涔涔2 C.( A.重湖叠巘B. 暮霭 D. 销魂)3 C4 B (A反而改为立即C “坏人坏事”是并列短语,其中的“坏事”与“窝藏”搭配不当D错将定语中的“建立和加强”当作后一句的谓语,造成与宾语中心语“工作”搭配不当,要在“建立和加强”前补充谓语“完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1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1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读韩愈》阅读答案
《读韩愈》阅读答案韩愈(768年-820xx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读韩愈》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韩愈①中国民俗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
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
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
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后人将其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
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为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
因而在潮州驻足的时日,留给我的不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怀古咏叹,还启迪我从韩愈的曲线人生经历中,又找到一面为文为官之道的明镜。
②昔读《昌黎先生集》时,知道韩愈是河南河阳人,号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
此外,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位正统儒理学家。
因其一贯以孔孟之道,反对佛门道院之玄学,在唐宪宗十四年,他担任监察御史官爵时,因上书皇权阻谏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官到粤海之边做潮州刺史。
③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凡是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和流放的历史。
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
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与众不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④笔者沿韩江而行时,江边有一座古亭映入眼帘。
停车仔细观看,见亭内有一石碑,碑下压着一条鳄鱼石雕。
当地友人为我解疑说,这是后人为纪念韩愈带领当地百姓的驱鳄之举,而建立起的功德碑。
【语文专题阅读】读韩愈
二、余读韩氏书,想见其为人。
韩愈一介布衣,何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 而为天下法”?何以“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 独存”?
梁衡:“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 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1、被贬潮州的韩愈为民做了哪些实事?(用黑笔
圈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论语》)
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这时他年 已六十。满腹诗文经义,一心想为国出力的归有光虽年已花 甲,壮志依旧未衰。因为归有光是三甲出身,不能授馆职, 只能到僻远的长兴当知县。
长兴地处山区,长期没有知县,大小事务都由胥吏把持, 豪门大族勾结官府为非作歹,监狱里关满了无辜的百姓,盗 贼公行,民间鸡犬不宁。当时有人劝归有光不要去上任,以 待更换,但他却毅然前往。他到长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办 学校,培养后进。第二件事是整治恶吏,平反冤狱。把无辜 办了死罪的三十余人省释出狱,为无辜受诬入狱的一百零七 人平了反,把鱼肉百姓的恶吏和捕卒快手严加法办。每次审 判听讼都让狱。对已入狱者按律 令给衣食。一重囚母死,归有光准许他回家料理丧事后自己 返回。那重囚料理完丧事后不听旁人嗾使,竟然自己返回。
《书与人的随想》 梁衡 “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 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 紧密相连。” “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 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学习目标二、余读韩氏书,想见其为人—— “我”之思量和感悟
我之思量和感悟
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
2、作者写了韩愈被贬前的什么事?(用黑笔圈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
《读韩愈》阅读答案
梁衡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
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
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连续干了四件事。
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
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
三是赎放奴婢。
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以后不得蓄奴。
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
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短短八个月就干了四件事。
当其获罪
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身处逆境,韩愈见心明志,脚踏实地,尽力而为。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
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
这是他大开教育之功。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
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
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
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选自《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刚到潮州就发现当地情况很糟糕,弊政陋习极多,人们长年浑浑噩噩地生活,因而心境更坏。
B.韩愈到了潮州后,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给他的侄孙,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C.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当地方小官的韩愈,虽然身处逆境,仍心系百姓,脚踏实地,尽力为民办事。
D.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因他大开教育之功,登第进士最多时达一百七十二名。
14.下列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写得很好,读韩愈的散文比读他的诗歌更能了解他的精神世界。
B.身处逆境,屈原停留在江畔沉吟,李白停留在蜀道叹难,而韩愈为民兴利,只这一点韩愈更高明。
C.潮州的韩公祠,祠后的韩山,祠前的韩江,皆因韩
愈而名,不仅是纪念他的冤屈,而且是纪念他的功绩。
D.韩愈在潮州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希望永垂不朽,于是潮州百姓就为他刻碑勒石,建庙建祠。
15.纵观全文,作者写了韩愈被贬前后的哪些事?请分点概括。
(3分)
16.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
(5分)
(1)“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中“陈利害”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作者“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韩愈?请概括其性格特点。
(3分)
17.在潮州有一幅关于韩愈的对联:“溪石何曾恶,江山喜姓韩”,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江山喜姓韩”的缘由,并简要分析。
(4分)
13.【信息筛选】C(3分)
14.【信息筛选】B(3分)
15.【内容概括】(3分)
①韩愈上表获罪,被贬潮州(1分);②韩愈被贬至蓝关时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叔湘》(1分);③韩愈到任后为民兴四利。
(或:韩愈到任后为民做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
二是兴修水利;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
)(1分)
16. (5分)
(1)【概念理解】(2分)
“陈利害”指宪宗佞佛,韩愈向其陈述迎佛骨活动的利害关系(1分),认为将朽骨迎到长安,一路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1分)。
(2)【形象概括】(3分)
韩愈的性格特点有:①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②推己及人、心系百姓;③勇敢忠诚、敢于上书直谏;④脚踏实地,尽力而为。
(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即满分。
)
17.【推断探究】(4分)
指韩愈被贬后的“兴四利”改变了当地的弊政陋习,造福一方;(2分)韩愈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所以价值无穷,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所以有“江山喜姓韩”之称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