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摘要: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各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科技也同样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诸多新兴技术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其中就包括信息化技术。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水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还能够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但在具体的应用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水资源管理工作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水资源管理过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引言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应用系统三部分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由重要取用水在线监控体系、水功能区在线监控体系、重要断面在线监控体系和生态监测体系组成;支撑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水资源业务应用硬件虚拟化平台建设、数据库系统等;应用系统根据水资源管理和水量调度实际业务需求,重点对调配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深入定制开发,满足流域水资源调配需要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传统的水文资源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资料收集相对较慢,整体管理效果并不显著。
因此,水文工作开展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水文资源信息化建设要运用遥感和GIS技术,更高效、更高能地完成水资源监测和灾情预控。
采用雷达、通讯、现代信息化等技术建构出全面的信息交流平台,实时共享收集到的水文信息数据,同时对信息加以收集、整理、分析,然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把结果传送至上级平台。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后期的水文水资源监测管理,也为防汛工作提供真实、有效、全面的决策依据,为防汛部门及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汛方案,提供参考。
2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2.1规划不足当前,水文水资源信息建设尽管比较完善,具有专业性,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作为保障,而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实际建设过程中有些部门的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性,对水文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不到位,无法为其建设提供可靠性技术、人才和暗杆,导致信息化建设水平达不到预期效果,无法保证信息化技术应用。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从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概念和意义入手,深入分析当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旨在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概念和意义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是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的全过程自动化。
它能够将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环境监测信息等相关信息有效整合,通过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高水资源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效率,保障水文水资源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可以帮助水资源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水资源调度和规划,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还能够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为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提供有力支撑。
二、当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信息技术设备和人才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水文水资源信息的数据采集和更新不及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系统集成和运行管理不够完善,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存在一定的障碍。
为了加快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应加强水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技术设备和人才水平,完善水资源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
需要加大对水资源信息化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示范。
要加强水资源信息化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享,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隔阂。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摘要】当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较为落后,存在着数据共享不畅、信息孤岛等问题。
信息化建设对于水文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效率,并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为此,建议加强数据标准化、加大技术投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等策略。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将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不断拓展,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结论指出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亟待加强的领域,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现状、问题、重要性、策略建议、发展前景、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文水资源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以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水资源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促进水资源管理创新与升级的必由之路。
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数据不完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监测手段滞后等。
急需制定科学的策略和措施,加速推进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本文将从当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重要性、策略建议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推动我国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当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国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形成了完善的水文水资源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
各级水利部门和科研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的能力和水资源管理的效率。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尤其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展水文水资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水文水资源监测更加准确、及时,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摘要:我国水利工程和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传感器、物联网、水利卫星通讯站、大数据处理方法、现代测绘技术、水情数据库等配套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与深度不断精进,水质、水量、水位、水情等实时数据得以动态收集与有序组织管理,有力支撑着水利工程地质三维模型建立、地表形变监测、水质污染分析、汛期洪灾风险评估与预警等综合研判与水利应用,为当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灾害预警等提供水利水情大数据与多样化的业务功能应用,以良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实质性运营效益。
关键词:信息化;智慧水利;水资源管理引言在如今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必将得到大力推进,中国、尤其是新疆等西部缺水地区需要大量且精准的水资源信息,为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与保障,这也给中国西部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通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更加高效、全面、精准地获取水资源信息,为从严从细管好用好水资源,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有力支撑,确保流域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科学、规范、系统的方向发展。
1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受重视程度较高,建设进度较快,例如在水利委员会的指导下设置了水环境监测中心,其中包括水文站网建设、水文水资源监测、水环境监测评价、水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
近些年,各流域水域也初步搭建了水量统一调度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了水利区域网水情信息化系统,形成了覆盖水域的广域网。
可以实现实时交换水情信息,并组建了互通网络可以迅速传输水文信息,能够实现远程视频,为实施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流域统一管理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但是,随着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已建系统受当时技术、目的所限,与当前要求越来越不适应,暴露出许多问题。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分析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分析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
水文水资源项目中涉及到多种内容,信息化建设中,还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相应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化技术作用,保障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文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我国淡水资源相对匮乏,随着社会的发展,淡水资源也不断减少,其中,水资源管理不善是导致淡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相应问题,社会各界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不断增加。
在水文水资源管理中,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进一步规范水资源的使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并有效提升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水平,进而更好的节约水资源,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技术分析1.1RS技术RS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中,通过对RS遥感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监测、预测相应区域旱情状况,还能对水质、土壤为侵蚀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因此,加强RS遥感技术应用,可以有效预防、降低自然灾害影响。
目前,RS技术主要应用于洪涝灾害预防、灾后重建等方面,这一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收集相关信息,对洪涝灾害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作物缺水指数模型、植被指数模型等方面,通过对RS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相应模型监测效果。
关于RS技术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监测内容的自动化调整,还能充分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RS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不仅可以完成水文、水质信息采集工作,还能对特定区域水质进行详细的监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结果中的水体悬浮物质、叶绿素等指标进行分析,有效判断水体污染状况,并及时制定相应解决办法,进而充分保障水质质量。
1.2GPS技术GP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为多个行业领域提供高效、精准、全天候服务,可以让生活工作、科学研究变得更加便捷。
基层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基层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水资源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管理对象日益庞杂,管理手段日益复杂,管理水平要求日益提高。
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基层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分析、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 应对水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基层水资源管理的工作包括水资源的调查、监测、评估、规划、保护等内容,涉及到的数据量庞大,管理面广泛,需要多部门、多人员的协同配合。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集中地管理、分析、运用海量的水资源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 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信息化建设可以使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模拟、优化等操作,为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科学指导决策制定。
3.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透明度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公开和共享,让公众了解到水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提高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水资源管理的公正和透明。
4. 推动基层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基层水资源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的转变,推动管理理念的更新,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基层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基层水资源管理单位因为经费匮乏,技术力量不足,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限,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员,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
2. 管理系统分散目前很多基层水资源管理单位使用的管理系统是由不同的厂商开发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管理系统间难以互通互联,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
3. 数据共享难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管理平台,导致各单位间的数据共享困难,很难形成统一的水资源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
4. 安全风险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起到相关作用。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供水保障能力亟待提高,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尤为重要,水文水资源管理和精准调度需要上升到信息化、智能化的层面,实现水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精准调度和节约保护,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水文水资源合理化分配和利用效率。
本文主要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1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必要性1.1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需求。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中,由于部分单位管理不够完善,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生活与产业活动越来越紧密,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相关领域提出了巨大挑战。
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必须结合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方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2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决定了社会生活各阶层对水的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通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控制水资源浪费,有效调节水资源利用,使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科学配置和管理水资源,实现不同区域水资源管理实践共享、相互促进。
2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基本特点2.1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将不断提升水文水资源工作的质量,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两大部分。
一是基础运行环境建设。
包含水雨情信息整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水量信息采集分析、网络通信系统建设、网络及信息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实体环境数字化展示等。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水文水资源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管理的过程,旨在提高水文水资源的监测、评估、管理和利用效率。
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来引导和推动整个过程。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数据,因此需要建立起全面、准确、实时的数据收集系统。
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对水文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各种数据,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数据库。
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大量的水文水资源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需要建立起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模型建立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预测趋势、提出解决方案。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集成多个部门、多个系统的数据和信息,为了统一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这个平台需要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管理、查询统计等功能,方便各个部门和用户进行数据访问和利用。
第四,加强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广泛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因此需要建立起稳定、高效的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
可以利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建立起全覆盖、高速率、安全可靠的网络体系,方便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
可以建立培训机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培养出一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
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指将水文水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水文水资源进行监测、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的工作。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挑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来推进建设。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是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加强信息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共享网络。
要建设全面、准确、安全的数据库,包括水文水资源基础数据和相关环境数据。
要建立科学规范、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水文水资源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二、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要加强培训和交流,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其具备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
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水文水资源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支持。
三、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数据共享和开放,实现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
要制定数据共享的规范和标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查询、下载和交换服务。
要鼓励水文水资源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开放数据,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二次利用。
通过数据共享和开放,可以提升数据的价值和效益,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止信息泄漏和被篡改。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等。
要加强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的监控,建立安全审计和安全评估制度,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要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增强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建设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建设。
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组织和协调,建立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推进和监督。
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水资源已经成为了稀缺资源之一,成为了限制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行动方案。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信息化建设对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水质、水量和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尽相同。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和高效。
1、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涉及各种资源情况、用水情况、水质情况等等。
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快速地收集、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还可以随时更新水资源的数据和信息,使得管理者随时了解水资源的状况。
2、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监测,可以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计划和水资源利用政策,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干扰,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还可以依靠信息化技术对违规建设和非法开采进行监测和管理,保证资源的合法利用和维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二、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法和建议要实现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全面、可靠、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是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包括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监测、调查和管理的系统,在水资源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向公众提供水资源信息和查询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
2、建设智能化的水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智能化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和管理。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
在当前的形势下,水资源管理已经越来越重要,国家开始加大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目前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水文水资源信息的收集和共享水文水资源信息是水资源管理与决策的基础,在实际工程中,信息化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如网络、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以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针对目前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收集、统计和分析体系是必要的。
此外,信息的共享应建立在科学保密的基础上,保障信息安全,防止信息被恶意利用。
二、建设水污染治理和水质监测信息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水污染治理及水质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建设水污染治理和水质监测信息系统,对于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点应放在建设一个水污染治理和水质监测的信息系统上,以实现远程监测、数据传输和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为水污染治理和水质监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持和技术创新。
因此,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是完善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为此,需要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高效运作;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信息化技术革新,不断推陈出新,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更加全面、高效、准确的支持。
总之,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对于保障水资源管理与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如何正确推进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和改善水资源管理有赖于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推动和高效协作。
在未来的建设中,应加强合作,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化成为水资源管理的引擎,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新的贡献。
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研究
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一、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一)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人工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和制定决策,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水资源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使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对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实现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用户之间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信息化建设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状况,及时发现水资源污染和破坏等问题,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同时,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还可以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监管,规范用水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提升公众参与度利用信息化技术,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可以向公众及时发布水资源信息,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同时,公众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监督和决策,促进水资源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一)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加大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监测站点的建设、通信网络的覆盖和数据中心的建设等。
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水资源监测网络,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信息化应用系统逐步推广各级水资源管理部门相继开发和应用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如水资源调度系统、水资源监控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些系统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在咱们日常生活中,水那可是太重要啦!刷牙洗脸、做饭洗澡,哪一样能离得开水呢?不过您有没有想过,这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其实也得精心管理呢?今儿咱就来聊聊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这个事儿。
就说前段时间吧,我去了一个小县城旅游。
那地方山清水秀的,景色特别美。
可是,我却发现当地居民用水有时候不太方便。
比如说,一到用水高峰,水压就特别低,水流小得可怜,洗澡都成问题。
我好奇地跟当地一位大爷打听,大爷无奈地说:“咱们这儿水资源管理没跟上啊,信息也不灵通,啥时候缺水了,啥时候用水多了,都弄不清楚。
”这让我深深感觉到,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真的是太重要啦!要是能有一套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用水数据,合理调配水资源,那居民们用水不就方便多了嘛。
咱们先来说说信息化建设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它就像给水资源管理装上了一双“千里眼”和“顺风耳”。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实时掌握水资源的状况,比如水库的水位、河流的流量、水质的好坏等等。
这可比以前靠人工观测准确多了,也及时多了。
而且啊,信息化建设还能让水资源的调配更加科学合理。
以前,水资源调配可能就是凭经验,感觉这个地方缺水了,就多送点水过去。
但现在不一样啦,有了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支持,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用水需求、季节变化等因素,精确计算出最优的调配方案。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每个地方都有水用,又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再说说信息化建设在节水方面的功劳。
您知道吗?很多时候,水资源的浪费并不是我们故意的,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水。
但有了信息化系统,就可以给每家每户都装上智能水表,用水数据实时上传,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每天用了多少水,哪里用得多了,哪里可以节约。
这就像有个小管家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节约用水。
还有啊,信息化建设还能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以前,水资源管理的各种数据可能都记在本子上,查起来麻烦不说,还容易出错。
现在,所有数据都存到了电脑里,一查就有,而且还能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和分析结果。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摘要:在新模式环境下,水文管理信息系统职能由传统的仅限于满足日常需求,提升到需要具备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综合决策与支撑的能力,整个管理体系将形成以数据、建设、应用为核心,信息化建设体系为承载实体的新型水文管理综合管理体系。
水文管理信息化在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新型管理体系过渡过程中,存在前期投入成本过高,后期运维难度大,信息资源浪费,安全保障成本高,孤岛现象普遍等传统软件系统应用模式存在的通病,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水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要点分析一、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内涵与基本特点1.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内涵水利工程是信息化密集的行业领域,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是在建设工程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管理水利信息等因素,实现顺利开展水利信息化工程。
其主要表现在全面提高水利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实现预期目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采集系统、计算机网络、完善的信息决策系统等为重要支撑应用在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工程建设中。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程地不断加快,管理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现有的基础设施系统中,信息化应用效率较低、内部系统具有独立的特征,同时还存在信息孤立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强化施工组织建设和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及建设以高水平为目标的水利工程,加快实现信息共享的进程,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便于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后对运行的管理。
2.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特征①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工程是一种信息化工程,其具有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工程在建设中会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以及数据库、通信等高科技技术;②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工程主要面对水利行业,并且服务于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工程。
其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水利领域技术,从而提高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工程活动的效率与效用。
二、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监测观察水文变化,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水文工作的效率。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是指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水文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为核心,构建水文水资源信息系统,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的综合管理、共享和应用。
以下是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的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应注重信息系统的建设。
构建完备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步骤,该系统应包括水文监测与观测系统、水文数据管理系统、水文数据分析与模型系统等。
水文监测与观测系统负责实时采集水文数据;水文数据管理系统负责数据存储、整理和管理;水文数据分析与模型系统负责数据的处理、分析和预测。
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水文水资源数据的全面、准确和及时的获取和利用。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应注重数据质量保障。
水文水资源数据的质量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关键影响,只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才能确保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行。
在建设水文水资源信息化过程中,应加强对水文监测设备和方法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水文数据的质量,在数据采集、录入、传输等环节严格把控,同时建立水文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定期进行数据质量的评估和监测。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应注重数据共享与应用。
水文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拥有和使用的资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应注重数据共享的实现。
可以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共享数据平台等方式,将水文水资源数据向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开放,促进数据的共享与交流。
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和平台,为水资源管理、规划决策、灾害预警等提供支持,提升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利用效益。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应注重隐私保护和安全管理。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重要信息,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应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
采取科学的数据加密技术、权限管理机制和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水文水资源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使用。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活动方案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公司决定进行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活动,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1)建立健全水资源信息体系,全面搜集、整合和管理水资源相关数据;(2)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调度;(3)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任务(1)建立水资源数据采集网络,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获取;(2)构建水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3)开发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4)建设水资源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5)推进水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开展水资源节水教育活动。
三、建设方案1. 水资源数据采集网络建设(1)在水源地、水库、河流等关键地点布设水文测站和气象站,实时获取各类水文、气象数据;(2)利用无人机等航空无人系统,对水域进行巡查和监测,获取水域水质和水量数据;(3)建立水资源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数据中心。
2. 水资源数据库构建(1)搜集和整合各类水资源数据,包括水文、气象、水质、水量等数据;(2)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确保各类数据能够被系统准确识别和存储;(3)建设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4)建立水资源数据共享机制,方便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数据共享和利用。
3.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1)开发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资源数据的查询、分析和统计;(2)提供数据可视化功能,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水资源数据;(3)集成水资源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功能;(4)建立权限管理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保密性。
4. 水资源监测预警平台建设(1)建设水资源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预警;(2)利用遥感、卫星图像等技术手段,监测水源地环境变化和水域水质状况;(3)搭建预警模型,对水资源供需状况、水质变化等进行预警分析;(4)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水资源预警信息。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文水资源进行全面、深化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旨在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精细化和效率化,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保障国家水安全。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水利事业现代化、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结合当前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重点分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与措施,以期为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一、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1.1 现状当前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获取不及时、缺乏精确性;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监测设施不完备,监测网络覆盖不足,监测数据缺失。
1.2 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水资源供应面临压力,水污染严重,水灾风险高等。
2.1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是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必须做好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
应该通过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和流域性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2.2 加强监测技术手段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对监测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设施的完备度和监测数据的精准度。
建设综合性监测网站,实现对水资源的全方位监测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发布。
2.3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必须加强水文水资源信息化人才培养,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水文水资源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数据化决策、智能化应用和可视化展示。
2.4 深化信息化应用应用信息化手段对水文水资源进行深化管理,包括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水文水资源数据库建设、信息化水文水资源调控系统建设、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模型建设。
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水文水资源的智能化监测、分析、管理和调度。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作用及发展方向-水资源论文-农业论文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作用及发展方向-水资源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我省水利行业开展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推动水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支持。
1.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河北省地处华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省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4.69亿m3,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0.72%;人均水资源量306.69m3,仅为全国同期人均水资源量的1/7,属严重缺水地区。
同时河北省又是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
要解决水资源困局,除扎实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必须着眼于水利业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促使水资源管理“摸得清底数、把得准规律、测得准趋势、管得住源头”,为确保京津冀地区整体水安全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
2.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水利部党组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来,信息化工程作为水利四大工程(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信息化工程)短板之一,已成为水利行业加大投入、创新模式、提升技术的重点领域。
水资源作为水利工作的关键领域,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重点,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建设投资总量不足、使用分散水资源信息化所需建设资金一般来自于申请财政拨款,多半从属于水利工程配套建设,缺少且长久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
有限的信息化资金也常分散到多个项目中,缺少统筹协调和整合利用,导致各系统零散建设,不成体系,技术水平落后。
加上运维管理经费缺乏保障,许多已建信息系统已不能正常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2.2人才队伍数量短缺、水平落后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倍增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
然而受行业差异限制,水利行业严重缺乏既懂水利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队伍。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8T00:58:32.308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1期第6月第5卷作者:杨胜峰[导读]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也逐渐扩大。
进入21世纪,杨胜峰河池水文中心凤山水文中心站身份证号:45272719930209****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也逐渐扩大。
进入21世纪,淡水资源的不断减少,严重危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如何实现对水文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已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规范淡水资源的管控,制定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淡水需求。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要点引言水文自然资源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门,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运用,从根本上提高了水文自然资源开发能力和管理效率,可以促进水文自然资源的长远开发。
在传统意义下的管理中十分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自然资源使用方面缺少有效控制,从而造成自然资源占用的问题比较严重,当前,世界经济处在迅速增长的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越来越丰富,假如仍然实行原有的模式,必然无法很好的适应人类不断增长的自然资源需要,所以进行自然资源现代信息化的使用与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模式,来进行自然资源的使用控制,从而达到自然资源节省,构建节约型社会。
1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水文水资源是我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资源。
在科学技术应用领域,它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管理不能有一个相对高质量的信息化标准建设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自身存在差异。
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将使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无法整合统一。
其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
在建设过程中,水利行业强调全面弥补监理的不足。
在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强调水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总体规划和共同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第十一章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全球经济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已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电子政府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水资源信息化是社会经济信息化体系的组成部分,社会及相关行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信息,为此,必须加快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水资源信息服务。
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彭州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建设,给彭州市的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彭州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一) 彭州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近年来,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彭州市水利系统逐步开始了从水情雨情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监视到联机洪水预报等一系列现代化手段建设,并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水雨情监测方面,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改善信息收集处理手段,现初步建设并形成联接市重要水、雨情测报点、市水利局、成都市防办、重点水库的通讯网,利用邮电公用电话网传递有关信息。
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目前能检测地表水、地下水、专业用水(含农灌水、渔业用水、生活饮用水、矿泉水、工业用水)、废污水、底泥质与土壤、水生物和水文要素等。
同时,还可以承担水环境污染源调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水质变化规律与趋势分析及水资源质量评价等。
但是水质监测采样设备工具较落后,仍采用原始的器皿法。
测试手段能力也较弱,现有的监测设备仪器大多数已经超出使用年限,亟待更新。
监测项目还不能达到水利部《水质监测规范》规定必测的全部项目。
在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上也还远远未能达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开展较晚,目前基本还停留在人工作业的水平上。
彭州市的水资源工程内容涵盖水库、水闸、渠道、机电井、电灌、排水、河堤、塘坝、小水电等,众多水利工程所形成的以工程管理为主的各项技术资料和相关信息是非常庞大繁杂的,需要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合理高效管理。
目前,水资源管理部门已开始建立计算机局域网络,办公自动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开始了对水资源基础资料信息的计算机管理,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存在着基础资料不全,业务应用水平低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目前彭州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与信息化的要求尚有相当大的差距,水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手段还比较落后,难以满足2l世纪水资源工作的发展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手段落后,尚未形成覆盖全行业的信息网络。
实时数据传输质量差,信息的计算机加工处理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完善的存储、应用手段以及可共享的全局性重大数据库。
2、对水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缺少全面、系统的规划,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无法形成完整的网络框架。
3、信息化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滞后,收集水资源信息的范围有限,原始数据采集不全、规范性差,标准化工作落后。
4、社会化的信息服务不够。
水资源行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水资源信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工作。
5、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队伍亟待加强。
从事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既熟悉信息化技术又懂水利专业的技术骨干和复合型人才。
信息化意识、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尚难以满足水资源行业信息化的需要,没有形成水资源信息化基础结构。
二、彭州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一)总体思路彭州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全国及四川省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围绕新时期彭州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跟踪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采用先进技术,以信息化推进水利现代化,将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作为水利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强化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逐步建立与本地区水资源事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信息化体系,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为西部大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具体设想是: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整合和补充已建的工程项目的信息采集、传输、视频监控以及水质监控和墒情测报信息站网,利用在建的工程项目,建立统一的全市水资源信息网络,实现各类水情、工情、墒情、水质信息、水生态信息和水土流失信息等水资源管理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在线分析、分项处理、方案决策,为彭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实时监控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覆盖全市的高效可靠、先进实用的实时监控系统,形成水雨情、墒情、工情、水质、水生态、水土流失信息监测站网,结合水资源管理、调度决策系统的建设,达到提高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实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支持彭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数字化管理以GIS为基础,构造数字管理平台,建成一整套完备的水资源信息实时监控、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全市水资源统一、动态调度和科学管理,提供规划、调度、监控、管理一体化的工作平台,为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优化调度在实时监测网络和数字化管理的支撑下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对水资源调度方案进行多角度的模拟评判分析,如收入最大,弃水最少,供水满足程度最高等,实现决策科学化。
(二)规划原则彭州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功能强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
为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将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成先进、可靠、实用、高效的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应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性系统要求覆盖全市的管辖区和水资源相关的各个部门,使全市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均在系统的覆盖范围内。
2、先进性系统建设要立足现状,兼顾长远,以适应新技术发展和全市水利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需要。
3、实用性在考虑先进性的同时要立足于彭州市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实用为主,切合彭州市水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
4、开放性设计要符合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要求,做到标准统一,连接畅通,使系统既有完整性,又有灵活性,以利于最终实现有效集成和今后系统扩展的需要。
5、安全性从软、硬件两方面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在网络上进行正常的合乎规范的操作,并根据不同的用户、不同的权限共享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行为和病毒侵害发生。
6、可靠性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系统设备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
并注意标准化建设,减少设备品种,便于系统维护。
7、经济性尽可能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资源,例如在通信线路的选择上,尽可能兼顾沿线国家公网和水利部门接入专用网,避免重复建设,以节省投资,更便于维护管理和提高线路利用率。
(三)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套功能齐全、高度整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国内领先的水资源信息化系统,重点建设彭州市水资源数据中心和彭州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心,使之成为彭州市水资源管理的信息监控中心、信息交换共享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智能辅助决策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使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最终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的目标。
(1)信息监控中心。
中心将建设现代化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智能预警预报系统,对各种水雨情等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多方式全面的预警预报,大大提高对各种水雨情等的反应能力。
(2)信息交换共享中心。
中心将建成现代化的宽带高速计算机网络和智能的实时信息接收处理系统,畅通无阻地接收各种水雨情、工情等信息,成为全市水资源信息的交换中心。
中心将建成海量数据仓库,存储各种业务数据(水文、供水、灾情、水保及空间信息),成为彭州市水资源信息的共享中心。
(3)信息服务中心。
中心将建成B/S结构的信息服务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方便各层次人员和社会公众获取水资源信息,及时掌握彭州市水资源动态,了解水利政策法规。
(4)智能辅助决策中心。
中心将建成水资源调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采用大屏幕技术、数字视频会议技术及三维虚拟仿真技术为水资源指挥调度提供一个高度虚拟仿真的会商平台,使中心成为彭州市水资源的智能决策中心,及时有效发布各种水资源调度等指挥调度指令,及时、准确、快速地对水资源状况、水旱灾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为绵阳市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科学依据。
(5)指挥调度中心。
中心将采用大屏幕技术、数字视频会议技术及三维虚拟仿真技术为水资源指挥调度提供一个高度虚拟仿真的会商平台;将建成现代化的通讯调度系统,及时有效发布各种水资源调度等指挥调度指令。
2、近期目标(2003年一2010年)广泛开发信息资源,基本建成水资源信息网、水资源数据中心和安全体系,全方位构建水资源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彭州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心即总调中心;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体制,统一遵守标准化规范,营造水资源信息化保障环境;基本完成应用业务体系开发建设并部署应用,基本形成水资源信息化综合体系框架,有效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和信息共享困难,提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的信息服务,提供水资源行政管理效率,促进水资源信息化建设。
2008年将建成覆盖全市的水质自动测报系统、骨干工程的自动配水信息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网以及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水资源实时监控、优化调度和数字化管理。
供水保障达标率达到95%,办公自动化率达到70%,全市大中型灌区实现自动化监测的输水系统的比重为90%;全市大中型灌区支渠以上的分(取)水口安装计量设施达80%;供、用、排水自动化计量监测管理系统覆盖率达到80%。
3、远期目标(2010年一2020年)深化水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完善水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水资源信息化保障环境,全面推进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增强信息化系统辅助决策支持能力,基本完成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为实现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在国家、四川省和彭州市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下,以彭州市水资源业务应用需求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以水资源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建设水资源信息采集与传输网络和数据中心为基础,以带动水利现代化为主要目标,构建彭州市水资源信息化综合体系。
水资源信息化综合体系由信息化保障环境、水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构成。
信息化保障环境为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水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资源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的硬件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体系由行业应用的相关功能子系统构成。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综合体系结构如图11.1所示。
水资源信息化综合体系中的各构成部分逻辑关系如图11.2所示。
四、水资源信息化主要建设内容彭州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内容由水资源信息基础设施、水资源业务应用体系、信息化建设保障环境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