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章句下(第1-6章)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原文及翻译告子章句下·第一节作者:佚名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文言文翻译:有个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社会行为规范和饮食吃饭,哪个重要?”屋庐子说:“社会行为规范重要。
”任国人又问:“性爱和社会行为规范谁重要?”屋庐子说:“社会行为规范重要。
”任国人说:“要是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去求食,就会饥饿而死;不以社会行为规范去求食,就能够得到饮食,难道必须要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吗?如果按照社会行为规范来迎亲,就会得不到妻子;如果不按照社会行为规范来迎亲,就能够得到妻子,难道必须要按照社会行为规范来迎亲吗?”屋庐子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天便到邹国去告诉孟子。
孟子说:“你这样回答就是了,这有什么呢?不揣摩根本的东西,而只去比较末端?方寸之木可以使它高于很高的楼,金属重于羽毛,怎么能说是一小钩金比一大车羽毛还重呢?拿求取饮食的重要性与社会行为规范中轻微的.东西来比较,怎么仅仅是饮食重要呢?拿求取性爱的重要性与社会行为规范中轻微的东西来比较,怎么仅仅是性爱重要呢?你去回答他就说:‘扭住兄长的胳膊而夺取他的饮食,就能够得到饮食;不扭住兄长的胳膊,就不能够得到饮食,那么你扭吗?翻越过东边邻居的墙去搂抱他家的姑娘,就可以得到妻子;不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那你会去搂抱她吗?’”。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原文附译文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原文附译文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原文附译文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原文附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告子章句下·第三节作者:佚名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
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小弁之怨,亲亲也。
亲亲,仁也。
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
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文言文翻译:公孙丑说:“高先生说:《小弁》,是小人写的诗。
”孟子说:“怎么能这样说呢?”公孙丑说:“诗中多怨。
”孟子说:“真是固执啊,高老先生这样解诗。
假如有个人在此,越国人弯弓张箭射他,他自己可以谈笑风生地讲述这件事;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跟越国人关系疏远。
如果是自己的兄长弯弓张箭而射人,那么自己就会落下眼泪来讲述这件事;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兄长是自己的亲戚。
《小弁》诗中的忧怨,正是亲近亲人。
亲近亲人,就是相互亲爱。
真是固执啊,高老先生这样解诗。
”公孙丑说:“《凯风》这首诗为什么不忧怨呢?”孟子说:“《凯风》这首诗,是因为父母过错较小,《小弁》这首诗,是因为父母过错较大。
亲人的过错较大而不怨恨,是更加疏远关系。
亲人的过错较小而怨恨,是不可激怒的。
更加疏远,是不孝顺;激怒了,也是不孝顺。
孔子说:‘舜是非常孝顺的人,五十岁了还爱慕父母。
”作品出处《告子章句下》选自《孟子》。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孟子原文: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
邪说暴行有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吾为此惧,闲①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
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
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②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译文:公都子问:“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国家产生已经很久了,总是一时太平,一时混乱。
在尧那个年代,大水横流,在国中泛滥,毒蛇和蛟龙占据其中,百姓没有安身的地方。
“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
他们毁坏民宅把它作为玩乐的池塘,百姓无处安居繁衍。
毁弃良田把它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
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
《孟子·告子》(上、下)原文鉴赏
《孟子·告子》(上、下)原文鉴赏11·1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①;义,犹桮棬也②。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 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③? 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注释〕①杞(qǐ)柳:也叫红皮柳,落叶灌木,枝条可编器物。
②桮棬(bēi quān):桮,同“杯”;棬,木制的饮器。
泛指杯盘类的容器。
③戕贼:残害,损害。
11·2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①,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②。
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③,可使过颡④;激而行之⑤,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①湍水:急流。
②信:的确,确实。
③搏:拍打。
④颡(sǎng):额头。
⑤激:用戽(hù)斗抽水。
11·3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11·4 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①,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②,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 且谓长者义乎? 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
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③,无以异于耆吾炙。
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注释〕①第一个“长”指年长,第二个“长”指将其看作长者来尊敬。
孟子告子下原文与解析
孟子告子下原文与解析孟子,名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的学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他与弟子的对话被整理成了一系列的篇章,其中《告子下》是其中之一。
下面是《孟子告子下》原文以及对其的解析。
告子下原文: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问之子夏。
”曰:“问之子路。
”曰:“问之子游。
”曰:“宁问诸生。
”梁惠王曰:“寡人之所好者,异于是乎?”孟子对曰:“寡君欲见竖子之志。
”梁惠王曰:“诺。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肯定是有办法使我的国家受益吧?”孟子回答说:“请问子夏。
”梁惠王又问:“请问子路。
”孟子继续回答:“请问子游。
”梁惠王最后说:“还是问问这些年轻人吧。
”梁惠王继续说:“我所欣赏的,是不是和你不同?”孟子回答说:“陛下想看见我所欣赏的人的志向。
”梁惠王说:“好的。
”解析:这段文字是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开端。
梁惠王对孟子的到来表示惊讶,并询问他是否有办法使国家受益。
孟子却先后让梁惠王询问了子夏、子路和子游的意见。
最后梁惠王问孟子是否与他不同。
孟子回答说,梁惠王希望了解的是他所欣赏的人的志向。
梁惠王表示同意。
这段文字的背后蕴含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强调人之间的差异性,并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潜质和价值。
他通过让梁惠王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展示了他的观点。
孟子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对话来揭示自己的思想,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典型方式。
总而言之,孟子告子下这段文字是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开端,它展示了孟子的思想和他对人性的认识。
孟子通过让梁惠王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展示了他对人的差异性的看法,并为后文探讨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对于理解孟子的学说和古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理解孟子告子下这段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子·告子下·无过无不及》原文及译文
《孟子·告子下·无过无不及》原文及译文《孟子·告子下·无过无不及》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下无过无不及【原文】白圭①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②道也。
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③,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④,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梁小梁也。
”【注释】①白圭:名丹,曾做过魏国的宰相,筑堤治水很有名。
②貉(mo):又作“貊”,古代北方的一个小国。
③饔(yong):早餐。
飧(sun):晚餐。
这里以饔飧代指#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请客吃饭的礼节。
④去人伦,无君子:去人伦指无君臣、祭祀、交际的礼节;无君子指无百官有司。
【译文】白圭说:“我想定税率为二十抽一,怎么样?”孟子说:“你的办法是貉国的办法。
一个有一万户人的国家。
只有一个人做陶器,怎么样?”白圭说:“不可以,因为陶器会不够用。
”孟子说:“貉国,五谷不能生长,只能长黍子;没有城墙、宫廷、祖庙和祭祖的礼节,没有诸侯之间的往来送礼和宴饮,也没有各种衙署和官吏,所以二十抽一便够了。
如今在中原国家,取消社会伦常,不要各种官吏,那怎么能行呢?做陶器的人太少,尚且不能够使一个国家搞好,何况没有官吏呢?想要比尧舜十分抽一的税率更轻的,是大貉小貉;想要比尧舜十分抽一的税率更重的,是大桀小桀。
《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1揣本齐末礼本食末
《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1揣本齐末礼本食末《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1揣本齐末礼本食末题文诗: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食孰重?曰礼重也.色礼孰重?曰礼重也.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能得食,必以礼乎?倘若亲迎,则不得妻;若不亲迎,则能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者,不能对之,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子告曰:于答是也,何问之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木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岂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也哉?取食之重,与礼轻者,而比之也,奚啻食重?取色之重,与礼之轻,而比之也,奚啻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也;如若不然,则不得食,则将之乎?逾东家墙,搂其处女,则得妻也;倘若不搂,则不得妻,将搂之乎?礼本食末,礼以养心,食以养身,心本身末.大人立本,小人立小,情真情假,天壤之别.【原文】任人有问屋庐子曰1:“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2,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3以告孟子。
【译文】有一位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礼和食哪个重要?”答道:“礼重要。
”“女色和礼哪个重要?”答道:“礼重要。
”问道:“如果守礼法找吃的,会饿死;不守礼法找吃的,能找到吃的,那一定要守礼法吗?如果行迎亲礼,得不到妻子;不行迎亲礼,能得到妻子,那一定要行迎亲礼吗?”屋庐子答不上来,第二天去邹国时,把这话告诉了孟子。
【注释】(1)任人有问屋庐子曰:任,古国名,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屋庐子,孟子弟子,名连。
(2)亲迎(yìng):古代婚姻礼仪;新郎亲迎新妇,自诸侯至于老百姓都如此。
(3)邹:在今山东邹城东南,与故任国相距约百里。
【原文】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1?不揣2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3。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4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5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6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则不得食,则将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7,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译文】孟子说:“回答这个有什么难呢?如果不度量底部,而只比较它的顶端,那一寸厚的木块〔若放在高处,〕可以让它高于尖角高楼。
《孟子-告子章句下》原文
《孟子-告子章句下》告子章句下·第一节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告子章句下·第二节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
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
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
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
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
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告子章句下·第三节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
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小弁之怨,亲亲也。
亲亲,仁也。
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
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孟子》原文
《孟子》原文2017-08-21 10:21 来源:六道香文化.《孟子》第01章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孟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孟子·尽心下》14·1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 公孙丑问曰:......•《孟子·尽心上》13·1 孟子曰:“尽其心者① ,知其性也② 。
知其性,则知天矣③ 。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④ 。
夭......•《孟子·告子下》12·1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① :“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 曰:“以礼......•《孟子·告子上》11·1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① ;义,犹桮棬也② 。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 孟子曰:“子能顺......•《孟子·万章下》10·1 孟子曰:“伯夷①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横政之所出......•《孟子·万章上》9·1 万章问曰① :“舜往于田② ,号泣于旻天③ ,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④ 。
” 万章曰:......•《孟子·离娄下》8·1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① ,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② ,西夷之人......•《孟子·梁惠王上》1·1 孟子见梁惠王① 。
王曰:“叟② ,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孟子·离娄上》7·1 孟子曰:“离娄之明① 、公输子之巧② ,不以规矩③ ,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④ ,不以六律,不能正......•《孟子·滕文公下》6·1 陈代曰① :“不见诸侯,宜若小然② ;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且《志》曰:'枉尺而直寻③ ......•《孟子·滕文公上》5·1 滕文公为世子① ,将之楚② ,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告子下·治天下》原文及译文
《孟子·告子下·治天下》原文及译文《孟子·告子下·治天下》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下治天下【原文】鲁欲使乐正子①为政。
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于强乎?”曰:“否。
”“有知虑乎?”曰:“否。
”“多闻识乎?”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②。
”“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③,而况鲁国平?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④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也也(6),予既(5)已知之矣。
’也也之声音颜色距(7)人于千里之外。
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8)之人至矣。
与谗诌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注释】①乐正子:复姓乐正,名克。
②好善:这里特指喜欢听取善言。
③优于天下:优于治天下的意思。
优,充足。
④轻:易,容易,不以为难。
⑤也也(yi):自满的样子。
(6)既;尽,都。
(7)距:同“拒”。
(8)谗:#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说陷害人的坏话。
馅:巴结,奉承。
谀:讨好逢迎。
【译文】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
孟子说:“我听到这一消息,欢喜得睡不着觉。
”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见多识广吗?”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孟子回答说:“他为人喜欢听取善言。
”公孙丑问:“喜欢听取善言就够了吗?”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足以治理天下,何况治理鲁国呢?假如喜欢听取善言,四面八方的人从千里之外都会赶来把善言告诉他;假如不喜欢听取善言,那别人就会摹仿他说:‘呵呵,我都已经知道了!’呵呵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于千里之外。
士人在千里之外停止不来,那些进谗言的阿谈奉承之人就会来到。
与那些进谗言的阿波奉承之人住在一起,要想治理好国家,办得到吗?”。
《孟子》名篇《告子.上下篇》原文及译文
《孟子》名篇《告子.上下篇》原文及译文《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
告子到底何许人也?关于告子有不同的说法。
说法一:告子是东周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人物,曾受教于墨子,有口才,讲仁义。
由于孟子在人性问题上和他有过几次辩论,所以他的学说仅有一鳞片甲记录在《孟子·告子》中。
说法二:告子是孟子的学生。
因为古人赵歧考证过,他是孟子的弟子。
说法三:告子本人无著作流传,因此也有其人纯属杜撰一说。
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论(人生来有向善的力量),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即人生下来本无所谓善恶),《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
孟子·告子简介《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
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
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全篇共20章。
注:今人常习惯性地将性善与性恶相对,事实上,持性恶论的是荀子,年代晚于孟子,本篇是孟子与告子的争论,不涉及荀子的性恶说。
应当指出,当时的人多用比喻论证,其某些论述按照现代的逻辑标准看并不严格。
孟子·告子文言原文孟子·告子告子上【一】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译文:告子说:“人的本性好比柜柳树,义理好比杯盘,把人的本性纳于仁义,正好比用柜柳树来制成杯盘。
”孟子说:“您是顺着柜柳树的本性来制成杯盘呢,还是毁伤柜柳树的本性来制成杯盘呢?如果要毁伤柜柳树的本性而后制成杯盘,那不也要毁伤人的本性然后纳之于仁义吗?率领天下的人来损害仁义的,一定是您这种学说吧!”【二】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其翻译解释
《孟子·告子下》一、文言文原文告子下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现代汉语翻译孟子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交给一个人,必定先让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肌肤饥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顺心,以此来激发他的内心和忍耐力,增强他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纠结,然后才能奋发有为;情绪表现在脸色上,声音中流露出来,然后才能被人理解。
一个国家如果内部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部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
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人是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三、课文解说《孟子·告子下》是《孟子》中的一篇著名章节,主要阐述了孟子关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兴衰的哲学观点。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课文进行解说。
1.个人成长与担当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承担重大的责任,必须经历各种磨难。
这些磨难包括内心痛苦、身体劳累、饥饿、贫困等。
这些困境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使其不断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遇到挫折,但正是这些挫折使人不断反思、改正错误,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
孟子提出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观点,强调了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这些困境并非坏事,而是上天对人的考验。
只有通过这些考验,人才能具备担当大任的能力。
1.忧患意识与国家兴衰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有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内部因素是指国家要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因素是指国家要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部的祸患。
这两种因素共同促使国家不断强大。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内部没有贤臣辅佐,外部没有竞争对手,那么这个国家往往会走向衰亡。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摘要:1.孟子与告子的对话背景2.孟子对告子的观点阐述3.告子对孟子的反驳4.孟子的最终观点正文:孟子与告子的对话背景发生在战国时期,两人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辩论涉及到仁、义、礼等儒家核心价值观。
在这场对话中,孟子对告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遭到告子的反驳。
最后,孟子通过自己的论述,阐述了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孟子对告子的观点阐述如下:“天下之言,惟仁而已矣。
夫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礼者,敬而已矣。
敬者,礼之本也。
”孟子认为,仁是人类最基本的品质,亲近亲人是最重要的仁爱表现。
义是恰当的行为准则,尊重贤人是最重要的义行。
礼是表现出尊敬的行为,尊敬是礼的核心。
告子对孟子的观点提出反驳:“敬者,礼之本,礼者,敬而已矣。
敬者,仁之本,仁者,敬而已矣。
贤者,义之本,义者,贤而已矣。
”告子认为,尊敬是礼的核心,礼是表现出尊敬的行为。
尊敬也是仁的核心,仁是表现出尊敬的行为。
贤人是义的核心,义是恰当的行为准则。
孟子对告子的反驳进行了回应:“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礼者,敬而已矣。
敬者,礼之本也。
”孟子强调,仁是人类最基本的品质,亲近亲人是最重要的仁爱表现。
义是恰当的行为准则,尊重贤人是最重要的义行。
礼是表现出尊敬的行为,尊敬是礼的核心。
最终,孟子通过自己的论述,阐述了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让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孟子告子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原文及翻译孟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下面小编收集整理了孟子告子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告子章句上作者:孟子及其学生本篇集中讨论人性问题,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
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
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全篇原文共20章,本书选15章。
篇一:人性向善,犹水就下【原文】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无分于东西。
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4)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5);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①告子:生平不详,大约做过墨子的学生,较孟于年长。
②湍(tuan)水:急流的水。
③信:诚,真。
④就:趋向。
⑤颡(sang):额头。
【译文】告子说:“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
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
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
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读解】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辩风范。
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而加以发挥,以水为喻就以水为喻。
就好比我们格斗时说,你用刀咱们就用刀,你用枪咱们就用枪。
欲擒故纵,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平?”一语杀入穴道,只需要轻轻一转,其论证便坚不可移,使读者读来,不得不束手就擒。
于是,我们便都是性善论者了。
只不过,当我们放下书本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邪恶时,的确又会发出疑问: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纯洁得一尘不染吗?这种时候,我们即便不会成为苟子“性恶论”的信徒,多半也会同意告子的观点了罢:“人性之无分于善不时,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译文解读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译文赏析解读孟子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
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选自《孟子·告子下》)【注】①丹之治水: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水利专家,其治水主要在于筑堤塞穴。
②壑:本义为沟壑,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1.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两者有何不同?(2分)2.简要分析材料中所体现出的孟子的有关思想。
(3分)参考答案1.白圭治水筑堤塞穴,让水流入邻国;大禹治水顺应水性,让水流入四海。
(2分。
每点1分,意思接近也可给分。
如只回答“以四海为壑”“以邻国为壑”的,总给1分)2.①民本思想。
(1分,答“以人为本”“以百姓利益为本”也可给分)②孟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认为统治者的德行很重要,所以孟子肯定大禹将水导入四海,于人无害且造福人民的做法,而否定白圭将水堵塞之后流向邻国从而嫁祸于人,损人利己的做法。
(2分,分配给两个点,正面和反面。
如果是只答出“孟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认为统治者的德行很重要,”是从正面讲的,给1分)(共3分) 【注释】①丹之治水:白圭治水的方法,据《韩非子·喻老篇》记载,主要在于筑堤塞穴,所以孟子要指责他“以邻国为壑”。
②壑(he):本义为沟壑,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③洚(jiang):大水泛滥。
【参考译文】白圭说:“我治理水比大禹还强。
”孟子说:“你错了。
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所以使水流注于四海。
如今你却使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
水逆流而行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仁慈的人厌恶的。
你错了。
”【读解】从方法上说,大禹治水顺应水性,重在疏导;白圭治水却高筑堤防,重在堵塞。
从效果上说,大禹最终将水导入四海,而白圭却把水堵塞后流向邻国。
导入四海造福人民而于人无害,流向邻国则是损人利己,仁者厌恶的行为。
所以孟子一再说:“你错了。
”并不承认白圭治水有什么了不起,更不用说超过大禹了。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下》《孟子》为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原文】孟子曰:“舜发于畎亩(1)之中,傅说(2)举于版筑(3)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1)畎(quan)亩:田间,田地。
(2)傅说(yue):殷武丁时人,曾为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
(3)版筑:一种筑墙工作,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
(4)胶鬲(ge):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管仲。
士:此处指狱囚管理者。
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回自己处理。
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宰相)。
(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
(8)曾:同“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征:表征,表现。
(11)法家拂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译文】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
孟子章节原文与解析
孟子章节原文与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第二位古代圣贤”,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孟子学派”,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介绍孟子不同章节的原文,并进行相关的解析。
第一章:尽心篇孟子曰:"孝弟者,其为仁之本与!"解析:这句话是孟子进行了关于"仁"和"孝弟"的论述,认为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实践仁德的基本根据。
第二章:公孙丑下篇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析:孟子在这一章中表达了他的人性观点,认为人性最初是善良的,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个性会有所差异。
第三章:尽义篇"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恐不胜之。
’舜曰:‘攘其右,则宗东门乎;击其左,则宗西门乎。
’"解析:这是孟子引用了传说中的尧舜对话,论述了治理国家和平衡利益的重要性。
第四章:均田篇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学习和教育的态度,强调了持之以恒、不懈的精神追求。
第五章:公冶长篇孟子曰:"性之善也,道也,性之恶也,乱也。
"解析:孟子在这一章中总结了他的人性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有善良和道德的一面,也有冲突和混乱的一面。
第六章:梁惠王篇"梁惠王曰:‘卫君好色,吕不韦曰:“何故不斥之?”曰:以其智有限也。
”"解析:这是孟子在梁惠王面前引用了一个历史典故,用来说明智慧和才干的重要性。
第七章:尽心上篇孟子曰:"人之贵孝乎!叔向欲见孟子,孟子不见,叔向曰:“孟子之德如此其子亦将复孝于其子;其德不如此其子亦将复孝于其父。
"解析:这段对话揭示了孟子对于孝顺的重要性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本身对孝行不尽责任,那么他的子孙也不会具备孝心。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的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的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的原文及翻译原文: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
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
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
一者何也?曰:仁也。
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
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
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有诸内必形诸外。
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
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
不知者以为为肉也。
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
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
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文言文翻译:淳于髡说:“首先注重名位实质的,是为了治理人民;尔后注重名位实质的,是为了自己。
先生你在三卿位上,名位实质还没有贡献于上下就离去,仁者都是这样的吗?”孟子说:“居在较低的职位,不以贤能侍奉不成器的人,是伯夷这类人。
五次服务于商汤,五次服务于夏桀,是伊尹这类人。
不厌恶昏庸的君主,不推辞小官之位,是柳下惠这类人。
这三个人人生道路不同,但目标是一样的。
这一样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君子做到与人相互亲爱而已,何必要走同样的道路?”淳于髡说:“鲁缪公的时候,公仪子执政,子柳、子思做大臣。
可是鲁国日渐削弱很严重。
象这样的`情况贤能者对于国家没有什么益处。
”孟子说:“虞国当年不用百里奚后来就灭亡了,秦穆公重用百里奚后就成了霸主。
不用贤能就灭亡,就是想日渐削弱也能得到吗?”淳于髡说:“从前王豹住在淇水附近,而河西的人都善于唱歌。
绵驹住在高唐,而齐国的西部都善于唱歌。
华周、杞梁的妻子因为善于哀哭她们的丈夫,从而使国家的风俗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3 章
封开县杏花中学 欧进才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这两段经典名句。 2、简单理解选段的意思,重点理解个别典型词句所代表的寓意。 3、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 欲望。 4、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礼与食孰重,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 礼乎?亲迎,则不得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 夫道若大路然,岂 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等语句的意思,理解孟子所提出的 “以诡辩对诡辩,以极端对极端;人皆可以为尧舜;仁义与和平”等观点。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这三章选文的理解。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时代发展到民主的今天, 社会贵族(至少在名份上) 已日趋消亡, 而精神贵族(按 照我们这里的特定含义,而不是通常的意义)却长存。孔、孟是不是他们时代的 精神贵族呢? 二、反复诵读,初步感知 1、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感知。 2、学生集体跟着朗读音频朗诵。 3、抽几个学生模拟朗诵,师生共同纠正朗读者在发音和断句上的错误。 4、进行诵读、背诵(比赛),让学生自由举手,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评判出最出 色的朗诵者。 三、疏通大意,交流解疑。 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章。 2.小组内交流对这一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解决疑问。 3.学生提出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 ①翅:同 “啻”,只,止,但。②紾( zhen):扭转。 ③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④石丘:地名,其址不详 4.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为同学们讲解本组负责的课文内容,要求先朗读后讲解。 5.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发言,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给予鼓励 性评价。) 四、理解内容,联系实际。 1、教师展示各章节译文,要求学生朗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第一章(译文):有个任国人问屋庐子说: “礼和食哪样重要? ”屋庐子说: “礼重 要。 ”那人问: “娶妻和礼哪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