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鸡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鸡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1091d1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d.png)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淋巴管、淋巴器官鸡体内的淋巴管最大者为左右胸导管,沿腹腔脊椎两侧前行,开口入前腔静脉。
鸡的淋巴器官据其在免疫活动中的作用,从形态学角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淋巴器官或中枢淋巴器官如胸腺和腔上囊;另一类是次级淋巴器官或周围淋巴器官如脾脏。
鸡无淋巴结,鸭等水禽有数量不多的淋巴结。
淋巴器官的功能是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是指挥和协调禽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它通过各种反射活动,使禽体各部分生理功能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禽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外周神经、植物性神经和感觉器官组成。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不如晡乳动物发达,可分为大脑、小脑和延脑三部分,禽类无明显的脑桥。
大脑由两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之后为小脑,大脑是体内各部分活动的总指挥,小脑维持平衡,延脑协调呼吸、消化和血液循环。
禽类脊髓细长,从枕大孔与延髓连接处起向后延伸,其后端不形成马尾。
(二)外周神经系统禽的外周神经系统与猪、牛相似,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9~41对,其中最大的为坐骨神经。
(三)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分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分布于身体各部分,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与胸腔、腹腔。
心脏家禽的心脏是圆锥形的,外覆有心包。
鸡心脏位于体腔前部稍偏于右,夹在肝的左右叶间,可分为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房与心室间有房室口相通连,左右心室内有动脉起始部开口,称动脉口,有特殊瓣膜,防血液倒流,心脏的左右两瓣膜有中隔,互不相通,左右心房与心室间分别有房间隔和室间隔。
鸡心脏搏动比较迅速,每分钟约150~200次。
血管鸡的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细胞的分类及各自的作用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凝血细胞,禽的红细胞有一个较大的核,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核。
白细胞据其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分为无颗粒白细胞和颗粒白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有颗粒白细胞据颗粒的着色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和异嗜性白细胞。
畜禽生殖生理知识点总结
![畜禽生殖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77a28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b.png)
畜禽生殖生理知识点总结一、动物的生殖系统1. 生殖器官动物的生殖系统由生殖器官组成,包括生殖腺、生殖道和生殖辅助器官。
生殖腺是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和卵巢。
生殖道包括输精管、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生殖辅助器官包括阴茎、阴囊和外阴。
2. 生殖细胞动物的生殖细胞分为精子和卵子。
精子由睾丸产生,卵子由卵巢产生。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产生新的动物。
3. 生殖激素生殖激素是由生殖腺分泌的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包括睾丸激素,雌性激素包括卵巢激素。
生殖激素对动物的生殖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动物的生殖过程1. 雄性动物的生殖过程雄性动物的生殖过程包括性成熟、性激素分泌、精子生成、交配和生殖行为等。
在性成熟后,雄性动物开始分泌雄性激素,刺激睾丸产生精子。
然后精子通过射精进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2. 雌性动物的生殖过程雌性动物的生殖过程包括性成熟、性激素分泌、卵子生成、受精和妊娠等。
在性成熟后,雌性动物开始分泌雌性激素,刺激卵巢产生卵子。
然后卵子经过输卵管进入子宫,等待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如果受精成功,雌性动物将怀孕。
三、动物的生殖周期1. 雄性动物的生殖周期雄性动物的生殖周期包括性成熟期、繁殖期和性休息期。
性成熟期是雄性动物产生精子的阶段,通常在性成熟后就进入了繁殖期,一直到性休息期。
在繁殖期,雄性动物通过交配和排精来进行繁殖行为。
而在性休息期,雄性动物的生殖激素分泌减少,生殖活动停止。
2. 雌性动物的生殖周期雌性动物的生殖周期包括性成熟期、发情期和非发情期。
性成熟期是雌性动物产生卵子的阶段,通常在性成熟后就进入了发情期,一直到非发情期。
发情期是雌性动物怀孕的最佳时间,在这个阶段卵子成熟,雌性动物会展示出发情行为,吸引雄性动物进行交配。
而在非发情期,雌性动物的生殖激素分泌减少,生殖活动停止。
四、动物的生殖调控1. 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动物的生殖过程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简述家禽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简述家禽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cc717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4.png)
简述家禽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家禽免疫系统是家禽体内的一套重要的防御机制,它由多个器官和组织组成,共同协作来保护家禽免受外部病原体的侵害。
本文将对家禽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简述。
家禽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脾脏、胸腺、肠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1. 脾脏脾脏是家禽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位于胸腔腹腔交界处,负责过滤血液中的病原体和废物,清除老旧的红血细胞。
脾脏还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的调节,产生抗体和淋巴细胞,对抗外界的病原体。
2. 胸腺胸腺位于家禽的胸骨后方,是家禽免疫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器官。
胸腺主要负责产生和发育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对于抵抗病原体具有重要作用。
胸腺在家禽成长过程中逐渐发育,达到一定年龄后开始逐渐退化,因此年龄越小的家禽胸腺功能越强。
3. 肠道肠道是家禽免疫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家禽的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菌群,这些菌群对家禽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肠道黏膜上的M细胞可以将肠道内的病原体吞噬并将其转运给淋巴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
此外,肠道还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和其他抗菌物质,帮助家禽抵抗病原体的侵害。
除了上述主要的免疫器官外,家禽的骨髓、淋巴结、扁桃体等也参与免疫反应。
4. 骨髓骨髓是家禽免疫系统中负责造血和产生免疫细胞的器官。
骨髓内产生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如白细胞、淋巴细胞等。
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功能,帮助家禽抵御外界的病原体。
5. 淋巴结淋巴结是家禽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它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如颈部、胸腔、腹腔等。
淋巴结是淋巴液循环的重要站点,它可以过滤淋巴液中的病原体和废物,并激活免疫细胞对抗这些病原体。
6. 扁桃体扁桃体是家禽免疫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织,主要分布在颈部和口腔周围。
扁桃体是家禽抵抗呼吸道和口腔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同时激活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家禽免疫系统是家禽体内的一套重要的防御机制,它由多个器官和组织组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保护家禽免受外部病原体的侵害。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1ae172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a.png)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蛋鸡是人工养殖的鸡类,主要用于产蛋。
下面将从其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理特点1.外观特点:蛋鸡体型较小,肠道相对较短,喙尖锐而弯曲,颈长,眼睛大而黄色,耳垂突出,颜色为红色或白色,全身羽毛丰满而有光泽。
2.生殖系统:蛋鸡的生殖系统可分为卵巢、输卵管和产卵道三部分。
卵巢位于腹腔中,由左右两个卵巢组成。
卵巢中有一些囊泡,每个囊泡内都有一个卵母细胞,当一个囊泡发育成熟时,卵母细胞就会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称之为排卵。
卵巢排卵后,卵子会进入输卵管,通过输卵管的蠕动,慢慢向产卵道输送。
当卵子通过产卵道时,会在产卵道内形成蛋壳,最终从蛋门排出体外。
3.消化系统:蛋鸡的消化系统分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谷物、豆类、油料和矿物质添加剂等。
蛋鸡的食道较短,口腔中没有牙齿,食物被鸡嘴咬碎后通过搅动咽下。
胃比较大,能分泌胃液帮助消化,食物在胃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通过小肠进行吸收,剩余的经过大肠排出体外。
4.呼吸系统:蛋鸡的呼吸系统包括嘴巴、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蛋鸡的呼吸方式是通过肺部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蛋鸡的呼吸频率和呼吸速度相对较高,有助于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排出体内的废弃物。
二、生活习性1.社会性:蛋鸡具有一定的社交性,它们喜欢成群生活,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
在一个鸡舍中,蛋鸡会形成明确的等级体系,而且会互相进行打赌和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
2.运动能力:蛋鸡的运动能力相对较差,它们更喜欢站立和行走,不擅长长跑。
对于蛋鸡的养殖来说,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合适的环境,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生活活动。
3.温度适应能力:蛋鸡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对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在高温天气中,蛋鸡容易受热应激影响,产蛋量下降;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提供适当的保温措施,避免寒冷对蛋鸡的影响。
4.睡眠习性:蛋鸡比较喜欢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喜欢休息和睡觉。
畜禽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畜禽解剖学-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ae5ddd2bceb19e8b8f6ba8d.png)
素;髓质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内分泌组织或细 胞
内分泌细 胞细 胞 分 散 , 通 过 毛 细 血 管 运 输 , 分 泌 量 少 ,作用大
内分泌组 织睾 丸 曲 细 精 管 的 间 质 细 胞 、 卵 泡 内 膜 细 胞 、黄体和胰岛等
•p位in于e丘a脑le和) 四叠体之间,红褐色、卵圆形。分
泌 褪黑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防止 性早 熟。光照对松果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 ,从而 可促进功性能腺。的
3. 甲状腺 (Glandula
thyroid位e于a头) 颈交界处,喉的后方,甲状软骨两
侧 。由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腺峡组成。分泌甲 状 腺素和降钙素。
的 后方位于颅底蝶骨背侧垂体窝
内
。
远侧部
腺
垂
垂体
体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 垂体
神经部
腺垂体分泌生长激 素 、催乳激素、促性 腺 、 促激肾素上、腺促皮甲质状激腺 激 素 素 、促甲状旁腺激素、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 神经垂体储存下丘 脑 视上核和室旁核 分泌 的抗利尿激素 和催产 素。
2. 松果体 (Corpus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 组成 :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内分泌腺 属无管腺,包括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或 细胞,其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管。分泌物称激素,随血液循环传递到全身。
内分泌腺的功
能
内分泌腺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通
过其所分泌的激素,以体液调节的方式,对机
体 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着重要的调
犬
山
牛
马
4. 甲状旁腺 (Glandula parathyroidea)
《畜禽解剖学》教学课件:内分泌系统
![《畜禽解剖学》教学课件: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df8765e03d8ce2f006623c8.png)
扁椭圆形,颈后部气管腹 侧
前甲状旁腺
(四)肾上腺
数量:成对 颜色:红褐色 位置:肾的前内侧
牛肾上腺
右:心形,右肾的前端内侧 左:肾形,左肾前方
马肾上腺
扁椭圆形 肾内侧缘的前方
猪肾上腺
狭长,表面有沟 肾内侧缘前方
被膜:外、结缔组织,伸入内→支架
腺实质
周围、厚、黄色 皮质 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
内分泌系统组成
内分泌器官(腺) 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
内分泌组织 胰岛、肾小球旁复合体、睾丸内的间质细胞、 卵
巢内的卵泡膜、黄体 细胞
心房壁(心房肽)、消化道(消化道激素)的细 胞
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 分泌的激素,以体液调节的方式,调节机体新 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
内分泌腺的特点
2.黄体 排卵后卵泡壁的卵泡细胞和内膜细胞演化而成
颜色 牛、马:黄色 猪、羊:肉色
作用:分泌孕酮和雌激素
黄体发育程度和存在时间,决定于卵是否受精 妊娠黄体/真黄体
卵受精并妊娠,黄体继续生长,可维持到妊娠后 期 发情黄体/假黄体
卵没有受精,则黄体仅维持两周左右便开始退化
(五)其他内分泌组织或细胞
1.心房壁内的一些细胞可分泌心房肽 2.消化道内有细胞可分泌消化道激素等
中央、灰色 髓质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五)松果体
丘脑和四叠体之间 红褐色卵圆形小体 分泌褪黑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防止
性早熟 光照对松果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从而可
促进性腺的功能 生物学家:第三只眼睛 光照——产蛋
其次,松果体是人体的“生物钟”的调控中心。由于 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光照和黑暗的调节,因此,昼夜周期 中光照与黑暗的周期性交替就会引起褪黑激素的分泌量 相应地出现昼夜周期性变化。实验证实,褪黑激素在血 浆中的浓度白昼降低,夜晚升高。松果体通过褪黑激素 的这种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放“时间信 号”,转而引发若干与时间或年龄有关的“生物钟”现 象。如人类的睡眠与觉醒、月经周期中的排卵以及青春 期的到来。新近发现,人体的智力“生物钟”以33为周 期进行运转,情绪“生物钟”为28天,体力“生物钟” 为23天。这三大生物钟的调拨也是由松果体来执行的。
蛋鸡解剖知识点总结
![蛋鸡解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3fc2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1.png)
蛋鸡解剖知识点总结蛋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业家禽,它们主要用于产蛋,肉蛋并重。
了解蛋鸡的解剖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蛋鸡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进行养殖管理和科学喂养。
本文将围绕蛋鸡的解剖知识展开总结,包括蛋鸡的外部形态、内脏器官结构和功能特点等内容,以期帮助读者对蛋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蛋鸡的外部形态蛋鸡的外部形态主要包括头部、颈部、体部和尾部等部位。
蛋鸡头部呈三角形,嘴部呈锥形,有鼻孔和无外鼻突。
颈部粗短,有13个颈椎。
体部由胸部、腹部和腰部组成,胸部宽大,腹部圆饱,腰部粗壮,尾部短小。
蛋鸡的翅膀发达,尾巴较短,脚下有4个脚趾,其中3个在前,1个在后。
二、蛋鸡的内脏器官结构蛋鸡的内脏器官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其中,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等器官,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生殖腺等器官。
三、蛋鸡内脏器官的功能特点1.消化系统的功能蛋鸡的消化系统主要负责食物的摄取、分解、吸收和排泄。
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食物的咀嚼和润湿,食道负责传输食物,胃负责分解食物,肠道负责吸收养分,粪便排泄。
2.呼吸系统的功能蛋鸡的呼吸系统主要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当蛋鸡呼吸时,空气首先通过鼻腔进入喉部,然后通过气管进入支气管,最终到达肺部,进行氧气的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循环系统的功能蛋鸡的循环系统主要负责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它通过心脏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起到供血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4.泌尿系统的功能蛋鸡的泌尿系统主要负责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它通过滤网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保持体内的内环境稳定。
5.生殖系统的功能蛋鸡的生殖系统主要负责生殖和繁殖。
家禽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家禽神经和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89eb7d502768e9950e7383f.png)
家禽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一、神经系统1、脊髓细长,后端不形成马尾。
形成颈膨大和腰膨大。
腰膨大较发达,其背侧向左右分开,形成菱形窦。
脊髓的内部结构与哺乳动物相似,中央为灰质,外周为白质。
2、脑(1)大脑纹状体高度发达,是鸟类的“智慧”中枢,使鸟类具有复杂的本能波动和学习能力。
(2)小脑发达,分化为中间的蚓部和两侧的小脑卷,与类飞翔时运动的协调和平衡有关。
(3)视叶发达,嗅叶退化(4)大脑皮质:较薄,表面光滑,无脑沟和脑回,仅背面有一略斜的纵沟。
3、周围神经(1)脑神经:共有12对。
(2)脊神经:鸡的脊神经与椎骨数目接近,共36~41对,其中颈神经13~14对,胸神经7对,腰荐神经11~14对,尾神经5~6对。
(3)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干有一对,从颅底沿脊柱两侧延伸到综尾骨,具有一串椎旁神经节,数目与脊神经数目相近,在鸡有37个:颈14个、胸7个、腰荐13个、尾3个。
(4)副交感神经:禽脑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出脑,其中动眼神经、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纤维与哺乳动物的相似,主要分布于口腔、咽、鼻腔的弥散腺体及虹膜、睫状肌、瞬膜腺等。
二、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包括脑垂体、松果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腮后腺。
1、脑垂体垂体位于脑的腹侧,以垂体柄与间脑相连,呈扁平长卵圆形,可分为腹侧部的腺垂体和背侧部的神经垂体,(1)腺垂体又分为结节部和远侧部:结节部包围于漏斗和正中降起的周围;远侧部又分为前区和后区。
(2)神经垂体由漏斗、正中降起和神经叶三部分组成,前两者组成垂体柄,神经叶位于腺垂体远侧部后区的背侧。
(3)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现已确定的有: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素(GH)和催乳素(LTH)。
它们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或者多肽。
(4)神经垂体主要含有:催产素、8-精催产素、释放少量的8-异亮催产素。
畜禽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畜禽解剖学——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4bfabe981c758f5f61f6768.png)
三.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较小,呈圆或椭圆形, 甲状旁腺较小,呈圆或椭圆形,位于甲状腺附 埋于甲状腺实质内。牛甲状旁腺有内、外两对, 近或 埋于甲状腺实质内。牛甲状旁腺有内、外两对, 前方,颈总动脉附近, 外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 前方,颈总动脉附近,内甲 背侧缘附近。 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内侧面的 背侧缘附近。猪的甲状 旁腺只有一对, 前方, 旁腺只有一对,通常位于甲状腺 前方,有胸腺时则 埋于胸腺内,色深、质硬。 旁腺有前、 埋于胸腺内,色深、质硬。马的甲状 旁腺有前、后 两对, 两对,前对呈球形多数位于甲状腺前半部 与气管之 少数位于甲状腺背侧缘或甲状腺内; 间,少数位于甲状腺背侧缘或甲状腺内;后对 呈扁 椭圆形,常位于颈后部气管的腹侧。 椭圆形,常位于颈后部气管的腹侧。甲状旁腺分泌 甲状旁腺素, 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正常水平。 甲状旁腺素, 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正常水平。
脑 的 腹 侧 面
二.甲 状 腺
甲状腺位于喉后方, 甲状腺位于喉后方,在前两三个气管软骨环的两侧 面和腹侧面,由左、 组成。 面和腹侧面,由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腺峡 组成。 牛甲状腺的侧叶呈扁三角形,腺峡较发达, 牛甲状腺的侧叶呈扁三角形,腺峡较发达,由腺组织 构 马甲状腺侧叶呈卵圆形,腺峡细, 成;马甲状腺侧叶呈卵圆形,腺峡细,且被结缔组织代 猪甲状腺的腺峡与左右侧叶连成一个整体, 替;猪甲状腺的腺峡与左右侧叶连成一个整体,位于气 腹侧面;绵羊甲状腺呈长椭圆形, 管 腹侧面;绵羊甲状腺呈长椭圆形,山羊甲状腺的两侧 对称,二者腺峡均较细。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素, 叶不 对称,二者腺峡均较细。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素, 代谢和生长发育。此外,还分泌降钙素, 促进机体新陈 代谢和生长发育。此外,还分泌降钙素, 有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组织钙化、 有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组织钙化、使血钙降低等 作用。 作用。
家禽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特点.
![家禽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e0ffd08e9951e79a89273f.png)
家禽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特点
一、消化系统
1、胃
腺胃(前胃):纺锤形,腺胃乳头,腺体分泌胃酸、胃蛋白酶。
肌胃(砂囊):肌层发达,黏膜面被覆一层角质膜,有利于研磨食物
2、肠
全长为体长的5-6倍(羊27,猪14)。
小肠内容物6-10%通过逆蠕动返回肓肠。
3、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
家禽的消化道短,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大大短于家畜,粉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雏鸡和产蛋鸡约为4h,休产鸡为8h。
二、呼吸系统
1、肺
禽肺的支气管分支不形成哺乳动物的支气管树,而是互相连通吻合的管道(书状肺)
2、气囊的功能
贮存空气:比肺多5-7倍。
通过二次呼吸增加空气利用率:禽类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相通,气囊壁薄且富有弹性,易随呼吸扩大和缩小,像风箱一样,使新鲜空气在呼气和吸气时两次通过肺,增加了空气的利用率。
散发体热:呼出水蒸气。
增加浮力:利于飞翔或漂浮。
三、泌尿系统
肾占比例较大,淡红至褐红色;质软而脆。
可分前、中、后三部。
周围没有脂肪囊,亦无肾纤维膜。
禽肾没有肾门。
肾实质由许多肾小叶构成,整个肾没有皮质和髓质的分界
四、生殖系统
家禽的生殖特征
(1)卵生、胚胎发育主要在体外完成。
(2)精子在母体内长期存活并能保持受精能力。
(3)雌性只有左侧生殖系统发育完全。
(4)雄性仅有退化的交媾器,缺乏副性腺。
(5)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相反:雄性同型(ZZ),雌性异型(ZW)(6)孤雌生殖现象(火鸡)。
母禽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母禽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蛋鸡常见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2ae657380eb6294dc886c59.png)
母禽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母禽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两大部分,右侧卵巢及输卵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就停止发育并逐渐退化,仅存残迹,不具备生殖功能。
1.卵巢卵巢位于腹腔中线稍偏于左,左肾前叶的下方,一面以卵巢系膜韧带附着于背侧体壁,另一面又以腹膜褶与输卵管相连,幼禽的卵巢小,呈扁椭圆形,黄白色,表面呈桑椹状。
性成熟母鸡的卵巢呈葡萄状,其上面有许多大大小小发育不同的白色和黄色卵泡,每个卵泡都含有一个生殖细胞,即卵母细胞,由一根细梗连接在卵巢上,成熟后排入输卵管中。
2.输卵管输卵管是受精和形成蛋清、壳膜、蛋壳的场所,其前端开口于卵巢下方,后端开口于泄殖腔,输卵管可分为五部分:
(1)漏斗部(喇叭部、伞部) 为输卵管入口处,形如漏斗,为接纳卵黄和受精的地方。
(2)膨大部为输卵管最长的部位,此部密生腺管,从此处分泌蛋白。
(3)峡部为输卵管较窄较短的一段,为形成壳膜的地方。
(4)子宫部形状如袋,管壁厚,肌肉发达,为分泌子宫液、蛋壳、壳上保护膜和色素的地方。
(5)阴道部为输卵管末端,开口于泄殖腔左侧,此处对蛋的形成不起作用,蛋到阴道部,只等产出。
蛋壳表面在此涂上一层薄膜,以减少蛋内水分的损失和防止细菌侵入蛋壳。
产蛋鸡母鸡能量代谢与内分泌调控的研究
![产蛋鸡母鸡能量代谢与内分泌调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c57d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d.png)
产蛋鸡母鸡能量代谢与内分泌调控的研究产蛋鸡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家禽,其饲养和管理是一个庞大的农业产业,对其健康和高效的运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产蛋鸡的饲养流程涉及到许多因素,其中能量代谢和内分泌调控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并且两者也密切相关,对于产蛋鸡的饲养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产蛋鸡健康生产的重要保障。
蛋鸡获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因此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对于其能量代谢非常重要。
此外,产蛋鸡的能量代谢还受到气温、光照、运动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产蛋鸡的昼夜节律与光照密切相关,而其对于光照变化的敏感程度取决于其眼睛中的光感受器,即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研究表明,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度要高于视锥细胞,并且光亮度越高,视杆细胞的敏感度越弱。
因此,在饲养产蛋鸡时,合理的光照强度和周期可以通过调节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光敏性,进而调节产蛋鸡内源性代谢物的合成和代谢,最终影响其能量代谢和健康状况。
2. 内分泌调控内分泌调控是产蛋鸡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机制。
在产蛋鸡体内,脑下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调控产蛋鸡的代谢状态和生产能力,从而保证其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态。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主要由甲状腺分泌,是产蛋鸡能量代谢的重要促进因子。
甲状腺素可以促进蛋鸡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和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产蛋鸡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
此外,甲状腺素还可以影响产蛋鸡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进一步保障其健康状态。
除了甲状腺素外,肾上腺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内分泌物质也可以影响产蛋鸡的代谢状态和生产效率。
例如,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提高蛋鸡的产蛋率;胰岛素可以调节蛋鸡的血糖水平,保证其能量代谢平稳;而生长激素则可以促进蛋鸡的骨骼和肌肉发育,提高其食欲和生产能力。
总结因此,产蛋鸡健康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其能量代谢和内分泌调控的良好状态。
(精选)畜禽生理学-内分泌
![(精选)畜禽生理学-内分泌](https://img.taocdn.com/s3/m/7fd764ec0912a21615792980.png)
神经分泌
人与硬骨鱼的内分泌系统比较
鱼类没有甲状旁腺,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是分开的,鱼类特有斯氏小体和尾下垂体
附 脊椎动物内分泌系统的起源与进化
• 最原始的内分泌调节作用是由神经内分泌细胞 产生的神经分泌物质完成的, 特点:分泌物存在时间较长,扩散远,作用范 围大
• 无脊椎动物的内分泌主要是神经分泌作用。 • 如珊瑚、水母等腔肠动物)
布在脑和脊髓。
• 高等脊椎动物:神经分泌细胞主要集中在: 松果体——由间脑的上丘脑区发展而来 下丘脑区——出现内分泌核团视上核,室旁
核,弓状核,腹内侧核,视交叉上核等。 尾下垂体——鱼类特有,由脊髓末端的神
经分泌细胞逐渐集中而成
2)消化系统: 如腺垂体和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 等均由消化道的前端发育而来
第九章 内分泌
要求: • 激素的概念,激素作用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 主要内分泌腺的生理功能、调节
第一节 概述
一、内分泌腺和激素 (一)内分泌腺 • 有管腺或外分泌腺:凡分泌物从腺体经导
管流至皮肤表面或体腔中的腺体,汗腺
• 无管腺或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其 分泌物由腺细胞经出胞作用直接渗入血液 /组织液/淋巴,传布至局部或全身
上腺复合体。 • 爬行类以上的动物——形成一对肾上腺,位于
肾的上方。鸟类和爬行类中嗜铬组织分散在肾 上腺皮质内部 • 哺乳类的嗜铬组织位于肾上腺的中心并与肾上 腺皮质结合紧密。
4、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和消化过程。 如GH,Ad、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胰 岛素参与糖代谢的调节;胃泌素等对消化管 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的调节。
非神经分泌和源于非 神经组织的内分泌 腺体——
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 (昆虫的脑激素、 蜕皮激素和保幼激 素共同控制变态)、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 物(甲壳类触须部 有产生蜕皮素的蜕 皮腺)、脊椎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甲状腺
---------------------------------------------------------------位于胸腔入口处,气管两侧,左右各一枚,呈暗红色,卵圆形,甲状腺的大小,随个体之生理状况及外界环境如年龄、性别、季节、气温、饲料等而变化,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与生长、生殖、换羽等均有密切关系。
---------------------------------------------------------------甲状旁腺
---------------------------------------------------------------紧接甲状腺的后端,各为两枚,呈黄色、圆形。
其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素,调节钙磷的新陈代谢。
---------------------------------------------------------------肾上腺
---------------------------------------------------------------位于肾脏前叶内侧,左右各一枚,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激素,其功能为调节体内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其主要功能是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抑制内脏平滑肌,增加血糖含量。
---------------------------------------------------------------脑垂体
---------------------------------------------------------------位于脑底部,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前叶与后叶间由一结缔组织鞘将其隔开,前叶分泌的激素有下列几种:
1.促卵泡激素刺激卵巢内卵泡的生长,分泌雌激素,对公鸡则刺激睾丸细管生长及精子的产生。
2.促黄体素刺激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与引起排卵。
3.促甲状腺素调节甲状腺的功能。
4.催乳素促进鸡抱窝和换羽。
5.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作用。
垂体后叶又称神经垂体,分泌加压素和催产素,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减少尿分泌的作用,催产素刺激输卵管平滑肌收缩,促进排卵,促进子宫收缩引起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