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鹰嘴骨折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尺骨鹰嘴骨折分型

尺骨鹰嘴骨折分型

尺骨鹰嘴骨折分型
尺骨鹰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手部骨折,通常由于手腕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扭曲而引起。

根据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尺骨鹰嘴骨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尺骨鹰嘴骨折Ⅰ型: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手腕受到轻微的冲击或扭曲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鹰嘴骨的一小部分可能会断裂或移位,但通常不会影响手腕的功能。

2. 尺骨鹰嘴骨折Ⅱ型: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手腕受到中度的冲击或扭曲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鹰嘴骨的一部分可能会断裂或移位,可能会影响手腕的功能。

3. 尺骨鹰嘴骨折Ⅲ型: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手腕受到严重的冲击或扭曲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鹰嘴骨的大部分可能会断裂或移位,严重影响手腕的功能。

4. 尺骨鹰嘴骨折Ⅳ型: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手腕受到非常严重的冲击或扭曲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鹰嘴骨可能会完全断裂或移位,导致手腕无法正常运动。

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对于Ⅰ型和Ⅱ型骨折,通常可以通过固定手腕来治疗。

对于Ⅲ型和Ⅳ型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包括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尺骨鹰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手部骨折,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腕的功能。

『8分钟创伤』尺骨鹰嘴骨折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技术

『8分钟创伤』尺骨鹰嘴骨折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技术

『8分钟创伤』尺骨鹰嘴骨折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技术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大多数情况下骨折均涉及半月切迹,属于关节内骨折。

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肘关节疼痛、粘连等问题,而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尺骨鹰嘴骨折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技术。

手术目的•恢复尺骨近端半圆形切迹关节面的解剖形态,恢复尺骨鹰嘴的长度,实施坚强的内固定,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体位及术前准备•臂丛麻醉或者全身麻醉。

•止血带置于上臂,位置应尽量靠上,充分显露手术区域,便于手术操作。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前臂置于胸前的支臂板上。

•C形臂透视,监视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情况。

▲ 尺骨鹰嘴骨折术中体位。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前臂置于胸前的支臂板上。

A:纵向观病人的体位;B:侧面观病人的体位切口体表投影•取肘后正中切口,根据手术需要显露的范围决定切口的长度。

•切口起于前臂近端沿尺骨向近端延伸,绕过尺骨鹰嘴尖端,止于尺骨鹰嘴上3cm。

•一般情况下,切口多经尺侧绕过鹰嘴,以便必要时显露尺神经。

•避开鹰嘴尖端取切口是为了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减轻手术切口遗留的不适感。

▲ 示意图手术入路•沿切口体表投影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肘肌、尺侧腕伸肌及尺侧腕屈肌。

•切开肘肌、尺侧腕伸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的深筋膜,做骨膜下游离,显露尺骨鹰嘴。

▲ 示意图•屈肘后骨折线通常自行分开,将近端骨折块翻开,可以观察关节面的骨折移位、塌陷情况。

▲ 示意图•清除骨折断端嵌顿的软组织、血凝块。

复位与固定•在骨折部位以远40mm、距后侧皮质5mm部位钻直径2mm大小孔洞,以供张力带钢丝穿过。

对于钻孔的位置同骨折线的距离有争议。

上述为AO技术,此外J.Schatzker等推荐钻孔距离应大致与骨折线距离鹰嘴尖位置相同、以使8字交叉处位于骨折线附近,使骨折固定后获得最大的稳定。

•使用点式复位钳维持骨折块的复位。

•自三头肌止点处,从尺骨后面平行钻入两枚1.6mm克氏针,方向朝向尺骨的掌侧面,要求克氏针尽量贴紧关节面,以使克氏针在靠近半月形切迹处通过骨折线,增加张力带的把持力。

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的标准

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的标准

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是指儿童发生的一种比较特殊的骨折类型。

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尺骨上,即小臂骨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的标准。

1. 定义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是指尺骨上端的鹰嘴骨骺与尺骨干骨折成两片的一种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身上,因为他们的骨骼仍在发育阶段,韧带和软骨较薄弱,容易受伤。

2. 症状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会伴随一些特定的症状,包括:- 剧烈的疼痛- 肿胀- 局部压痛- 活动受限- 受伤部位可能出现异常变形3. 诊断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X光检查来确定。

医生会根据X光结果来判断骨折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4. 治疗针对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保守治疗:对于部分骨折,医生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包括石膏固定或使用功能性支具来固定受伤部位,让骨头自行愈合。

- 手术治疗:对于骨折严重或骨块错位较大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内固定或外固定的方式来恢复骨折部位的正常位置,促进骨头愈合。

5. 康复在治疗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力量,并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受伤部位受力,同时配合进行理疗和功能训练。

6. 预防预防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关键在于避免摔倒和碰撞等意外伤害。

父母和监护人应该加强对儿童的关爱和照料,避免他们参与一些危险的活动,同时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是一种特殊的儿童骨折,需要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对于这种骨折,正确的治疗和康复措施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意外伤害同样重要,通过加强对儿童的关爱和照料,可以有效降低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的发生率。

小孩尺骨鹰嘴骨骺分离骨折是儿童骨折中相对较常见的一种,通常发生在尺骨上端的鹰嘴骨骺处,往往会给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带来一定的困扰。

01-01-06尺骨鹰嘴骨折

01-01-06尺骨鹰嘴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一、概述尺骨鹰嘴骨折是指发生于尺骨半月关节的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伸肘装置的连续性中断。

多发生于成人。

间接暴力及直接暴力均可导致鹰嘴骨折。

直接暴力打击鹰嘴后侧可导致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分类比较混乱。

目前常用的是Coiton分型。

Ⅰ型:骨折无移位,折端分离在2mm以下,能抗阻力伸肘,伸肘机制尚完整,稳定性好。

Ⅱ型:骨折有移位,折端分离3mm以上,无抗阻力伸肘功能,伸肘机制不完整。

又分为下面几型。

(1)撕脱骨折鹰嘴尖有一小的撕脱骨片,分离移位。

(2)横断骨折骨折线为横行或斜型,折块分为两部分。

(3)粉碎骨折包括鹰嘴所有粉碎骨折,关节面往往破坏严重。

(4)骨折-脱位型在冠突或接近冠突部位发生鹰嘴骨折,尺骨远端及桡骨头向前脱位,肘关节极不稳定。

二、病例摘要魏某,男,15岁,学生。

主诉:摔伤右肘部肿痛、活动受限2天。

现病史:病人于2天前骑自行车时摔倒,致伤右肘关节,当时右肘关节肿痛,畸形,活动受限,无昏迷恶心呕吐史。

在当地医院拍片后见右尺骨鹰嘴骨折,对症治疗。

今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检查病人后以“右尺骨鹰嘴骨折”为诊断收入我科。

现病人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好,二便正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既往史、个人、婚育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体检与专科情况:生命体征平稳,舌淡,苔白,脉弦,其他未发现异常。

右肘部肿胀,局部有大片青紫瘀斑,尺骨鹰嘴压痛明显,叩击痛(+),触之有骨擦音,可触及分离骨折端的凹槽,可触及移位的鹰嘴近端。

右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不能抗重力伸肘,前臂旋转功能尚好。

伤肢远端血运及手指感觉运动好。

影像学检查: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右尺骨鹰嘴骨折,折线呈短斜型,折端分离移位。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诊断:右尺骨鹰嘴骨折骨断筋伤气滞血瘀治疗方法:手法复位鹰嘴钳固定:1.术前准备:术前x线片,肘关节周围备皮,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消肿。

准备切开包、牵引包、鹰嘴钳及相关器械消毒,C臂透视。

2.操作过程:患者取仰卧,肘关节半伸直位。

【临床路径】尺骨鹰嘴骨折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尺骨鹰嘴骨折诊疗常规

尺骨鹰嘴骨折诊疗常规【概述】尺骨鹰嘴骨折为肘部常见骨折,可分为有移位和无移位二类。

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又可分为撕脱、横断、斜形、粉碎等。

若骨片分离需做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螺钉内固定术、LCP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等。

【诊断标准】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檫音和异常活动。

2、X线片示存在骨折征象和移位。

【纳入标准】有移位的横断或斜形骨折。

【排除标准】1、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开放性尺骨鹰嘴骨折,陈旧性尺骨鹰嘴骨折,病理性尺骨鹰嘴骨折。

2、严重骨质疏松。

3、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挫伤严重;或术区有明显感染灶者4、合并其它外伤或内科疾病。

5、小儿尺骨鹰嘴骨折(≤14岁)。

【治疗常规】1、手术(1)手术指征:有移位的横断或斜形骨折。

(2)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

(3)术后换药拆线:术后第一天拍DR X线片,术后第1、3、5、10天各换一次药,术后第10-14天拆线,更换石膏。

2、药物(1)术前:术前0.5-2小时至术后3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应用活血化淤及促进骨折愈合药物。

3、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四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全导心电图、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胸部正位及骨折部正、侧位DR X线片。

(2)术中:C臂X光机透视。

(3)术后:血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骨折部位正、侧位DR X线片。

【出院标准】1、切口Ⅰ/甲愈合。

2、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牢靠。

3、体温正常、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9%,病死率<1%。

3、切口感染率<0.5%。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编码:S52.003 疾病名称:尺骨鹰嘴骨折适用对象:尺骨鹰嘴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预期住院天数17 天/实际住院天数:天预期术前住院天数:2 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尺骨鹰嘴骨折护理常规

尺骨鹰嘴骨折护理常规

尺骨鹰嘴骨折护理常规一、概述尺骨鹰嘴位于尺骨远端后方的皮下,是构成肘关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极其容易出现直接的损伤,尺骨嘴骨折多为波及到半月切迹的关节内骨折,为临床常见的肘关节损伤,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肘关节的功能活动。

(一)病因鹰嘴骨折为临床常见的肘关节损伤,原因有肘后侧直接暴力如打击伤等而致骨折,多为粉碎骨折。

亦可为间接暴力,如摔倒时肘后触地,主要为肱三头肌腱猛烈收缩造成撕脱骨折。

骨折线为横形或斜型,有时撕脱骨片甚小极易漏诊。

(二)骨折分型尺骨鹰嘴骨折分型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

改良的Clon分类法对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I型:无移位及稳定骨折从X线片判断,骨折端分离应在2mm以内。

肘关节仍有对抗重力的伸直活动,即伸肘功能尚完好。

一般可考虑非手术治疗。

Ⅱ型:移位骨折 X线片上骨折端分离在3mm以上,且肘关节不能抗重力活动。

般均需手术治疗。

常可见以下几种骨折。

(1)小片撕脱骨折一般在三头肌止点处撕脱,骨折片甚小,极易漏诊。

常见于老年患者,多为骨折块较小的横形骨折。

(2)横形或斜形骨折也可称为大块分离骨折,骨折线可为单小斜线式,或伴有由于块状面骨折造成的粉碎块,有时可伴有关节面的压缩。

此类骨折移位较多,多数闭合复位较困难,且难维持位置。

(3)粉碎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有的骨折同时造成多个粉碎骨折块。

次型骨折多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软组织的开放损伤。

(4)骨折脱位型此型骨折多由于严重创伤所致,骨折线较低,常位于冠状突水平、造成骨折后肱桡关节不稳,骨折原端的尺桡骨一起向前脱位。

(三) 临床表现尺骨鹰嘴骨折为肘关节内骨折,伤后肘关节内出血。

患者肘后发生疼痛和肿胀。

肘后皮肤及皮下淤血。

嘴部压痛明显。

扪摸嘴部或被动活动肘关节时,可有骨擦音或骨擦感。

肘后三角关系破坏。

患者不能主动完成伸直肘关节的活动。

若伴有尺神经的损伤,可见前臂尺和手部尺神经支配区的麻痹症状。

(四)诊断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以明确诊断、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另外此类骨折要注意是否合并有尺神经损伤。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ICD-10:S52.001),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可触及骨擦感。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尺骨鹰嘴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尺骨鹰嘴骨折诊断明确。

2.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适应于冠突近端非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001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非粉碎性、新鲜尺骨鹰嘴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

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

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手部受伤。

本文将详细介绍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的定义、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

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是指左尺骨骨干骨折,骨干中部骨折,骨片未完全脱位。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手部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如摔倒时用手支撑地面或者直接受到重物的冲击等。

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的症状主要包括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局部压痛等。

患者常感到剧烈的疼痛,手部活动受限,无法正常握拳和伸展手指。

如果有明显的骨折脱位,患者可能会出现畸形。

诊断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观察手部外形是否正常,检查手指的活动度和压痛情况等。

影像学检查常常采用X射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治疗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的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骨折程度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包括固定、休息和药物治疗等。

固定通常采用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器固定,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休息是指避免使用患手,减少对骨折部位的负荷。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镇痛药和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对于骨折程度较重或存在明显骨折脱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骨折复位是指将骨折片复位到正确的位置,使骨折片重新接合。

内固定是指使用金属板、钢钉或螺钉等器械将骨折片固定在一起,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手术治疗后,通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等。

功能锻炼是指通过手部活动和功能训练来恢复手部的正常功能。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热敷、按摩和理疗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并促进伤口愈合。

左尺骨鹰嘴不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手部骨折类型。

患者常常表现为手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根据骨折的程度和脱位情况而定。

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手部功能也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骨鹰嘴骨折
【概述】
尺骨鹰嘴骨折由肱三头肌强烈收缩造成,较多见,属于撕脱性骨折。

此骨折在青少年常为骺离骨折;骨折多数侵入大半月切迹,成为关节内骨折。

【诊断标准】
1.诊断依据
(1)肘部疼痛、压痛、肿胀。

(2)可有畸形及反常活动。

(3)关节功能障碍。

(4)肘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可以了解骨折的类型。

符合上述第(1)、第(2)或(4)项者可以确诊。

2.分类诊断
尺骨鹰嘴骨折可分为4型:
Ⅰ型: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骨折片移位在2mm以内。

Ⅱ型:横形或斜形骨折,移位超过2mm。

Ⅲ型:粉碎性移位骨折。

Ⅳ型:其他合并各种骨折或骨折脱位的鹰嘴骨折。

【治疗方案】
尺骨鹰嘴骨折与髌骨骨折有相似之处,骨折时可伴有周围骨膜和筋膜的破裂,且周围骨膜和支持带破裂越严重,则骨折移位越明显。

1.非手术治疗
对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可用石膏托固定3~4周。

2.手术治疗
对于有移位的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内固定的方法有:(1)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2)髓内针内固定。

(3)螺钉内固定。

(4)接骨板螺钉内固定。

【疗效评估】
治愈标准为: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预后评估】
尺骨鹰嘴骨折良好复位和内固定后,愈合较迅速,预后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