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大师陶行知——纪念陶先生诞辰120周年

合集下载

当代教育家的伟大先驱——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当代教育家的伟大先驱——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教 了 , 操不 教 了 , 体 家事 不 教 了 ,农 艺不 教 了 , 艺 不 工 教了, 科学 的实 验 不教 了 , 谓 课 内课 外 的活 动 都 不 所 教 了 , 要 教 的 只是 书 , 是 考 的书 , 是 《 考 指 所 只 只 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 尤其是一名工作在陶行知
的 晓庄 师 范 、 才 学 校 , 起 组 织 的 “ 育 发 国难 教 育 社 ” 、
他鲜活的生活教育 、 大众化 的创 造教育 、 至尊至善 的
人格教 育 是我 国现 代教 育 的瑰宝 , 的教 育思 想 和人 他
l8 0
二 纛 期 庆 研 史 念行 先诞 1周 专 G ,3 重 陶 文 纪 陶知生辰2 年 刊 24 。 N 0 。 1 1 _
始 , 是行 之成 ”又 改行 知 。 知 , 毕业 于金 陵大 学文 学 系 。 后 留学 美 国 , 曾从 实 用 主义教 育家 杜威 学 习 。 国后 , 回
学 习陶行 知 。就 要认真 研 究他 的 “ 生活 教 育” 理 论, 弘扬 他 有 关 生活 是发 展 的 、 育 也 应 随 时代 的前 教 进而 不断 发展 的思 想 , 时俱 进 , 拓创 新 。 与 开
创 立 了充满 生 机 的生活 教育 理论 。这 既是 他个 人 , 也 是 中国现代 教 育史 上非 常重 要 的教 育创新 范 例 。陶
学 习陶 行知 ,就 要 学 习他 的全面 发展 教 育观 , 推 动 “ 应试 教 育 ” 素质 教育 ” 变 。 向“ 转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的教育 思想 , 是实施素质教育 , 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 , 是
之际, 以行知先生为楷模 , 努力成为“ 志存高远 、 爱岗

陶行知纪念馆文物观后感

陶行知纪念馆文物观后感

陶行知纪念馆文物观后感陶行知,一位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至今仍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下是我对纪念馆文物的一些观后感。

一、文物展现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走进陶行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展现陶行知生平事迹的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照片、手稿、书籍等,生动地展示了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积极倡导和实践生活教育、大众教育的事迹。

通过这些文物,我深刻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二、文物传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纪念馆内,有许多关于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文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真教育”理念。

此外,他还提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三、文物体现陶行知先生的爱国情怀陶行知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关心民族命运。

在纪念馆内,有许多关于他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文物。

如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以及他发表的抗日救亡演讲稿等。

这些文物让我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坚定的爱国信念和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

四、文物激发人们对教育事业的思考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让我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一生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今天,我们国家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让我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让我对这位教育家的一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他的教育理念、爱国情怀和实践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陶行知的伟大一生——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70周年

陶行知的伟大一生——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70周年

2016年9月第13卷第3期民办高等教育研究Vol.13,No.3Sep.2016文章编号:206(2016)03-0005-07·陶行知研究·陶行知的伟大一生———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70周年杨柠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海淀100091)陶行知先生乳名“和尚”,是根据家谱字辈“世昌”所取,其目的是为了得到菩萨保佑,消除劫难。

后又取学名为“文濬”,“行知”,而将“文濬”改为“行知”是陶行知先生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启蒙后所做的决定,在刚开始,他根据“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道理将“文濬”改为“知行”,后又在实践中不断觉悟到知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不过是前人经验和本身实践的总结,所以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因此,他最终将名定为“行知”。

一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先生在安徽歙县黄潭源村“陶家巷”降生,是陶父的第二个孩子。

据称,陶行知先生的远祖是东晋南北朝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先生,但当家业传到陶父时,已经中落,只能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幸运的是,陶父一直很重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先后通过找外出工作赚钱的方式,送其到经馆和基督教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学习,后又几经周折,才来到南京文汇书院和金陵大学读完中学和大学。

陶行知先生在金陵大学上学时,颇为刻苦,在学校,他不仅勤工俭学,还常常利用在金陵大学学报做编辑和主笔的机会,通过写作赚稿费的方式来补贴家用。

到毕业时,他已经发表过《因循篇》《民国三年之希望》《共和精义》等12篇文章,其中《共和精义》作为陶行知的毕业论文,在毕业仪式上作了宣读。

他在其中专门论述了教育可以使人民富裕,开启民智,消除党见,国家富强,提高民族素质的观点,当然,这也成为了陶行知先生以后探寻教育救国的开始。

1914年,24岁的陶行知先生从金陵大学毕业,并与汪纯宜女士结婚。

在别人眼中,陶行知先生完全可以凭着精明能干的品质和金陵大学的学历找到一份称心如意,能养家糊口的好工作,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但由于那时中国内忧外困的形势,不得不让充满热血与担当的陶行知先生,决定暂时远离新婚妻子,远离故土,远涉重洋去美国寻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出路。

深切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深切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学 、幼 稚 园和 民众 学 校 ,在 农 村 进 行 普及 民众 教 育 。 陶 行 知 先 生 十 分 重 视 教 师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他 说 ,
当一名 小学教 员 “ 初 看 起 来 是 何 等 一 件 小 事 ” ,实 则 不然 。 “ 小 而 言 之 ” ,老 百 姓 送 孩 子 入 学 , “ 便 是 不
c 《 , 怠
后 开 展 了 平 民 教 育 、 乡 村 教 育 、 普 及 教 育 、 国 难 教 育 、 抗 战 教 育 、 民 主 教 育 运 动 , 亲 自创 办 了 南 京 晓 庄
学 校 、 上 海 山海 工 学 团 、重 庆 育 才 学 校 ,社 会 大 学 ,
唤 醒 了成 千 上 万 的 工 农 大 众 参 加 了革 命 斗 争 , 为 中 华
43
民 ”。陶先 生不仅 这样 说,而 且身体 力行地 这样做 。 他 是 一 位 留 美 学 生 , 曾 经 担 任 高 等 学 校 的 教 授 , 校 长 , 但 是 为 了 中 国 的 乡 村 教 育 , 他 毅 然 脱 去 西 装 革 履 , 穿 上 布 衣 草 鞋 , 到 南 京 郊 外 创 办 了 著 名 的 晓 庄 师 范 ,探 索 培 养 “ 有 农 夫 的 身 手 , 科 学 的 头 脑 , 改 造 社 会 的 精 神 ” 的 乡 村 教 师 的 途 径 。他 还 办 了 不 少 所 小
苦大 众求解 放 的生活 教育理 论和 方法 ,提 出了 “ 生 活 即教 育 ”、 “社 会 即 学 校 ” 、 “ 教 学 做 合 一 ” 的 主
张 , 为 整 个 民族 造 就 “ 健 康 的 体 魄 、 农 夫 的 身 手 、科 学 的 头 脑 、 艺 术 的 兴 趣 、 改 造 社 会 的 精 神 ” 的人 才 ,

怀念陶先生

怀念陶先生

热爱关心遍布全 国的乡村教师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只有陶行知 先生 !
最 近才 了解 到 ,远 在 一 九 三 二 年 初 ,陶先 生 就 坚 定 支持 中国共产 党 ,为党 和 人 民做 了一 件大好 事 ,这便
般知识分子 ,甚至一部分工人农 民, 有谁没有听说过
晓庄 师范 、工学 团 、 “ 先生 ”制 啊 ?让 我们 这一 代 人 小 回忆 一下 当年苦 难深 重 的中华 民族 吧 ! 那 是 “ ・ 八 ” 淞 沪 抗 E之 战 以后 不 久 ,正 是 一 二 l 民族 危亡 、国难 E亟 、农 村破 产 、 民不聊 生 的岁月 ;蒋 l 介石政府正推行 “ 攘外必先安 内”的卖国投 降 、 “ 围 剿 ”红军 的反动 政策 ,人 民救 国有 罪 ,抗 E坐牢 , “ l 万 家 墨而没蒿 莱 ”的年代 。 就 在 那 一 年 ,汪达 之 同 志带 领 新 安 小 学 七 个 小 学
不采 纳 ;至 于 陶行 知 当时 同党 内那一 位 同志联 系 ,无从
生组成 “ 新安旅行 团”到了上海 ,我们曾去参观 ,看了
他们 的演 出 ,听 了他们 的演 讲 ,他们个 个生 龙 活虎 、意 气风发 ,我 亲眼看 到这 一群 小学 生们 尊敬 陶先 生 ,热 爱
陶先生亲如家人的景象。这是当时唯一的儿童巡 回宣传 抗 日救 亡 的宣传 队 !后 来 , “ 新安 旅行 团”走遍 了十八
结下 的果实
陶先 生组 织 “ 国普 及 教 育 助 成会 ” ,亲 自编 了 中
陶行知先生是漕河 泾农学 团的特聘导师之一 。我
受教于陶先生 ,也就在那个时候 。陶先生第一次来讲课 讲 的 什 么 ,已记 不 起 来 。 只记得 有一 次 ,陶先 生 来 讲

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的观后感

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的观后感

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的观后感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的观后感1. 让我简单介绍一下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名人、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倡导了新教育运动,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 陶行知先生纪念馆是为了纪念陶行知先生的伟大贡献而建立的,纪念馆内陈列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教育成就等内容,展现了陶行知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

3. 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在纪念馆内,我详细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经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深刻认识到了陶行知先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影响。

4.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深触动了我。

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至关重要的,他主张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理念对我来说是一种启发和鼓舞,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新认识和理解。

5. 通过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我不仅对陶行知先生本人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对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演变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今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6. 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深刻领会了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意志和崇高精神,也让我对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应该铭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把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实际教育工作中,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7. 我个人对陶行知先生和教育事业的理解与感悟,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与大家共享。

我深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个陶行知先生的身影,都应该有一颗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梦想而不懈奋斗!以上是根据你提供的主题“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的观后感”撰写的文章,总字数超过3000字。

陶行知知识竞赛题1

陶行知知识竞赛题1

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知识竞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陶行知出生在(歙县黄潭源村) ,原名叫(文睿)。

在(1946) 年病逝,毛泽东的题词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评价陶行知为(万世师表)。

2、陶行知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是(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3、陶行知先生于(1927 )年创办了晓庄师范,指导晓庄师范的理论是(生活教育),其校训是(教学做合一)。

4、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了(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5、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活动)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6、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还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先后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

8、1917年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推行(平民)教育,1946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9、陶行知首创(小先生)制,来帮助学生学习。

10、1930年陶行知受迫害,封闭了晓庄师范。

在(日本)避难,次年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申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陶行知曾说过,小孩子必定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这足以说明他的观点是(A )A、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C、行动与只是同等重要,同时发生2、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为中心的是(C )A、教B、学C、做3、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这体现了(A )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B、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C、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4、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更凸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的是(D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5、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的学说是( B)A、社会教育B、生活教育C、品德教育6、“每天四问”指的是(A )A、身体,学问,工作,道德有没有进步B、能力,品德,智力,发现有没有进步C、身体,学问,能力,品德有没有进步D、工作,道德,智力,发现有没有进步7、生活教育运动12周年纪念日上陶行知提出的口号是(A )A、学术即力量,组织即力量,行动即力量B、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C、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8、陶行知对道德教育十分重视,德育的根本任务是(C )A、在劳力上劳心B、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C、教人求真,学做真人9、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C )A、主动性B、兴趣C、创造力10、与陶行知一起被列入国民党黑名单的民主战士是(B)A、沈钧儒,邹韬奋B、李大钊,闻一多C、周树人,郭沫若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比较“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的不同。

再读陶行知——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

再读陶行知——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

再读陶行知——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作者:来源:《中国教师》2011年第23期编者按2011年的10月18日是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重庆、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太原、合肥、成都、南宁等地及淮安、嘉兴、无锡、歙县、休宁、大埔、运城……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陶行知辞世也已经65周年了,我们不禁要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他?人们对陶行知持续不断的缅怀和纪念,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陶先生的伟大人格为人们树立了一座道德的丰碑。

凡对陶先生有所了解的人,无不为他的人格风范所感动。

在他心中始终装着的是平民、是农人、是小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唯独没有他自己。

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他可以抛却名利官位,可以不计利害成败,虽屡战屡败,仍屡败屡战,用不断的创造、试验,全力以赴那个崇高而伟大的信念。

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许诺。

“万世师表”的评价对他来说,真的是名至实归。

其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富含的价值和智慧,值得人们永远去开采和借鉴。

教育为了什么?对他来说,就是为了个人人格的完善,使人成为“真人”,成为自觉、自动、自立的共和国的公民;就是为了社会的改造,使社会充满和谐、创造,民主、富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就是为了生活的提升,使人人都能过上向前向上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并使人人都能够成为这种社会和生活的创造者。

但是“旧教育”、书呆子教育、文凭迷教育等等,都是“大规模的消灭民族生存力的教育”,对这种教育必须彻底改造。

他提出的能够彻底改造旧教育的教育,就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他要求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与社会的结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对人心的改造进而实现对社会的改造,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生活——健康的生活、民主的生活、创造的生活、向前向上的生活。

要创造这样的新生活,不是“坐而言”,更要“起而行”,用“做”来统一“教”和“学”,让大家在科学的生活中学习科学,在创造的生活中学习创造,在民主的生活中学习民主……对他来说,生活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因而是为共和国打基础的事业。

感恩——纪念陶校长诞辰120周年

感恩——纪念陶校长诞辰120周年

柬、 自由宽松 、 毫无压力 的成长环境 , 使我们的身心得 以健康地成长。年长的老师如父母 , 我们尊称他们为
先生 , 年轻 的老 师如 兄 长 , 我们 亲切 地 称 他们 为大 哥
大姐 。学校就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 同学们亲如 兄弟姐妹 , 这儿既是学校 , 也是温暖的家 。在这里 , 我 们学习一生受用 的专业技能 , 更是在这里 , 我们本着 陶校长教育我们的“ 捧着一颗心来 , 不带半根草去 ” 、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的精神 , 塑 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虽然穷其一生也没能达到 陶校长 的要求 , 但凭心而论 , 我们 时刻没有忘记我们
没有 忘 记 , 们 不 能 有 愧 于 “ 我 陶行 知 的学 生 ” 一 称 这
渭。
对他感恩。对我来说, 最最重要 、 最最应 当感恩的 , 就 是我们敬爱的陶行知校长。无法想象, 如若没有陶校 长 ,如若没有他为我们这些穷孩子创办的育才学校, 我们一生走的将会是另外一条什么样 的路 呢?
10 4
见了。虽然我知道她们不会阻挡我 的行动 , 但是 时间
紧迫 , 已经 没 有 时 间去 找 她们 , 么办 ? 陶校 长 想 出 怎

个办法 , 让我 自己去刻一个我姐姐 的图章 , 以她 并
们的名义给学校写一封信把我领走 , 然后我把信稿寄
给姐 姐们 , 这样 我 自己把 自己领 出 了学校 。正 是 有 就
天 。 陶校长 的恩 情 , 我永 生不 忘 ! .
1 41
突出, 却得到学校 的如此照顾 , 我终身难忘 。
14 94年底 , 和 同学 黄 晓庄 早 恋 了 。这 时 , 的 我 他 表 伯父 王 若 飞作 为 与 国 民党 谈 判 的 代 表从 延 安 来 到 重庆 。 晓庄 向他 表伯 提 出要 和我 一起 去延 安 (9 8年 13

陶行知的相关资料(精选3篇)

陶行知的相关资料(精选3篇)

陶行知的相关资料(精选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陶行知的相关资料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陶行知资料陶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

在教育理想上,他主张“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在教育准则上,他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

陶行知的“真”与孔子的“仁”在教育理念和道德目标上一脉相承;在教育策略上,他基于知行关系的深刻理解,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重要论断,突出实践(“行”)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认识与实践结合,并由此确立了“行—知—行”的行动策略,使得教育理想和目标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在教育理论上,陶行知继承发展了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按社会生活的前进的需要实施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使教育回归生活,实现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彻底转变;在教育实践上,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畏艰险,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开辟新路,为世人树立楷模,为万民敬仰。

总体而言,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很多观点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内在相通,对当代职业教育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下几点:一、树立“服务大众,服务就业”的职业教育宗旨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是什么呢?这是当前职业教育面对的首要的现实任务。

行知先生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在于“生利”,即能给学生生利的本领,是谓“生利主义”,认为“凡养成生利人物(笔者注,可指学生)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

”生利有两种:一是生“有利之物”,比如制造产品;一是生“有利之事”,比如商贸流通等,生利的目的在于“以利乐群”。

陶行知纪念馆-文物背后的故事观后感

陶行知纪念馆-文物背后的故事观后感

陶行知纪念馆-文物背后的故事观后感1.入口处的手写条幅进入陶行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用毛笔写就的手写条幅。

每一幅条幅上都是陶行知先生深邃的墨迹,字迹端正,笔画流畅。

这些条幅记录着陶行知先生一生的言行,展现着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

这些手写条幅如同穿越时光,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陶行知先生那颗坚定的爱国心和教育情怀。

2.展厅中的历史遗物在纪念馆的展厅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物,这些遗物见证了陶行知先生的一生。

那些旧时的文具,如毛笔、墨汁、宣纸、硯台等,都是陶行知先生曾经使用过的物品。

这些文物虽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历史的气息。

通过这些历史遗物,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和事业,感受他那种勤俭朴素、勤奋敬业的精神。

3.老照片背后的温情故事在纪念馆内的老照片区,展出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中有陶行知先生年轻时的英姿飒爽,也有他和学生们亲切和蔼的笑容。

这些老照片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诉说着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关怀和教育理念。

他的一颦一笑,都是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

这些老照片仿佛让人看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感受到了他的大爱之心。

4.书信中的真情流露在纪念馆内还展出了陶行知先生的许多书信,这些书信记录了他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真情流露。

在信中,陶先生表达了对家人的眷恋和对朋友的情谊,展现了他那份温暖而真挚的感情。

他在书信中也对教育、国家大事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些书信如同一部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对后人研究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理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结语陶行知纪念馆,是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里面陈列着大量有关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历史文物和资料。

这些文物和资料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记录着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光辉人生。

在这里,人们除了能够了解到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教育思想,也能够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通过参观纪念馆,使人不仅能够缅怀陶行知先生的丰功伟绩,也能够汲取他那份坚定的品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遗爱在人间——追思陶行知先生

遗爱在人间——追思陶行知先生

真善美的活人 , 真善美 的活人是我们 的神 , 我们 的石 像, 我们的爱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 自己崇拜
的人 。先 生 之最 大快 乐 , 是创 造 出值得 自己崇拜 的学
她去 , 上船下船要当心。她按公费生待遇 , 免学费和
膳费 。” 说罢 , 了张字条 , 写 交给表姐。 我那颗悬着的心, 一下子踏实了。 我感到 , 这房间 顿时充满 了和煦的阳光。我从事文字工作之路 , 正是 从这间阳光普照的小屋子伸延 出去的, 而领我上路 的
炯炯 有 神 的 目光 , 透过 黑 边 眼镜 , 量 着 我这 个 陌生 打 的孩 子 , 方 的脸 上 , 端 挂着 慈祥 的笑容 。 表姐 牵着 我 的手 , 上前 去 。先生 让 我们 坐在 他 走
身边。表姐述说我独 自来渝求学的经过 , 他一直很 留 心听。末了 , 又亲切地问道 :你在学校喜欢什么科 目 “
歌》 是这样的 :人生两个宝 , “ 双手与大脑 , 用脑不用
手 , 要被 打倒 , 手不 用脑 , 快 用 饭也 吃不 饱 。手脑 都会
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 他把培养一代新人
的深 邃含 义寓 于歌 中 , 人 至今难 忘 。 令
我 第 一 次 见 到 陶行 知 先 生 是 一 九 四 五年 初 。那 时, 国民党 军 队 在湘 桂 前 线全 面溃 退 , 我就 读 的一 所
的。
陶先生一 向靠穷办法办学 , 办育才也不例外。他 找到北碚草街子乡凤凰山上 明代的“ 古圣寺” 和附近 的“ 回龙寺” 作校舍 。伙食是早晚各一顿稀饭 , 中午一
立 者 。他 与美 国实 用主 义教 育 家杜威 提 出 的“ 校 即 学 社 会 , 育 即 生活 ” “ 教 的 生活 教 育 ” 本 质 的不 同 。后 有 者 把学 生关 在 校 内 , 陶先 生 主张学 校教 育 与社 会实 而 践 相结 合 , 学 生到 社会 生活 中去观察 、 炼 与创 造 。 让 锻 我们 不仅 到 民间去 采 风 , 且 天 天定 时到 农 村 、 山 而 矿 去 做 “ 先 生 ” 教 农 民 、 工 和 穷 孩 子 识 字 , 解 人 小 , 矿 了 民 , 而获 得 不竭 的创作 之 源 。育才师 生 当年 创 作 了 从 许 多 以反 映坚持 抗 日、 对 内 战 , 反 争取 民主 、 对独 裁 反 为题材 的诗 歌 、 戏剧 、 音乐 节 目 , 有一 些 具有 民族 风 还

陶行知诞辰130周年|让我们通过这30句教育名言,一起怀念先生

陶行知诞辰130周年|让我们通过这30句教育名言,一起怀念先生

陶行知诞辰130周年|让我们通过这30句教育名言,一起怀念先生有一位教育家,你一定知道他,知道他的教育思想,熟知他的教育名言。

他就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教育家陶行知。

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让我们通过这30句他关于教育的思考和体会,一起来怀念先生!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

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

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

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

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

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陶行知手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资料图2教育是立国之本。

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3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4教师的职责是:教千人,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学习一切,学习做一个真正的人。

5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

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正的教育是从灵魂到灵魂的活动。

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触及灵魂深处。

7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8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

行以求知 知以促行

行以求知  知以促行

思想上求知教学中求行———写在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栖霞区实验小学廖加兴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知行知先生的人不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读行知者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作一个行知先生创办的学校的后来人不学行知那是一种错误。

作为栖霞区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我从踏进学校大门那一刻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行知理念的潜移默化。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六大解放”对我的教学影响最大。

陶先生在论及创造的儿童教育和民主教育时,强调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眼睛、双手和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

他认为,有了这“六大解放”,才能真正使学生手脑并用,自觉地学习,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而对于“六大解放”的思想我也一直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努力践行着,尤其是在我的作文“自能评改”教学中。

凡是进行作文教学的老师都为作文的教学和评改感到头疼,但如何改变过去“老师改作文累死,学生写作文烦死”的现象。

我结合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儿童双手”的思想和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的理念,积极推行作文“自能评改”,让他们在“自能评改”中解放他们的双手和头脑,激发他们对写作文改作文的兴趣。

所谓的“自能评改”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融教师示范评改、学生自我评改、同学相互评改、师批生改为一体,学生通过“习作→修改→教师总评→再修改→互评……”的多次信息反馈,在反复的个人修改和互评互改中提高自身作文水平和能力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实行以后唤醒了他们对写作文和改作文的主动性与主人翁的意识,我想这一切都源于一个转变——解放了儿童的双手给予了他们充分地信任以及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放手地去改自己和别人的作文。

在这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班的学生的作文能力和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角色转换培养了内在的写作兴趣在自能评改的模式下,学生互批作文,让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互换,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修改自己、评改别人的作文。

学生由被评价者转换为评价者,使得学生不仅将作文看作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而且是用于同学间交流和共享的一种媒介,成为一种互助互利的活动。

关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纪念陶行知先生100周年诞辰

关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纪念陶行知先生100周年诞辰

作者: 刘乐群
出版物刊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6页
主题词: 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教育事业;造就人才;战时教育;热爱祖国;学校教育;知行关系;金陵大学;乡村教育
摘要: 今年(1991)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陶行知先生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和教育事业。

他为中国教育探求新路,为振兴中华民族造就人才,作出了永远值得后世纪念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我们纪念陶行知先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这次的《中学教育概论》课我们集体参观了陶行知先生的纪念馆。

在去之前我就了解了下陶行知先生的生平,对他为人民教育作出的贡献也深感敬佩,也很好奇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身后之地到底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车到晓庄,满眼城郊的凌乱,空气中满是尘埃,我不禁疑惑怎么把纪念馆建在这样一个地方呢下车往前走,充满古典风格的犁宫显现在眼前,越往里走越感受到宁静的氛围,纪念馆外的小学似乎也歌颂着长眠于此的陶先生。

进到纪念馆中首先看到的一座陶行知先生的雕像(后来在讲解员的介绍下知道这是根据陶行知先生在日本演讲时的照片雕塑的),雕像两边墙上分别是领导人对陶先生的评价,如毛泽东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再两边是陶先生一些杰出的弟子的照片。

纪念馆展出的有陶行知遗着、手稿、遗物,其中有周恩来赠送的毛线衣,冯玉祥将军赠送的遗物,还有陶先生生前用过的衣服、椅子等。

纪念馆中更多的是根据原版照片复制的全面生动反映陶行知先生一生的照片,其中包括有陶先生故居、陶先生留学前后、环球旅行、工学团、“小先生”活动,育才学校,晓庄学院以及陶先生丧仪等各方面的照片。

讲解员按照陶先生的一生给我们介绍了陶先生的生平事迹,也让我了解了为什么把纪念馆建在此处。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在大学时推崇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给自己取名为“知行”,后来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陶行知,并终生以此自勉。

学习就要结合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验证知识,书本上的毕竟是前人的知识,而到底是否为真理还需自己辨别。

这也符合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及学习主张,后来参观陶先生墓时也看到郭沫若为他写的这句话,可见在世时陶先生是多么重视这点。

在参观纪念馆时给我映象最深的是陶先生的“爱满天下”。

陶先生一直都把“仁、爱”当教育的中心思想,我想到陶先生另外一句如今也广为流传的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回忆陶行知先生三件事

回忆陶行知先生三件事

回忆陶行知先生三件事
戴伯韬
【期刊名称】《重庆陶研文史》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一九二七年,我就是他的学生,直到一九四一年离开育才学校时才和他
分手。

我是很了解陶先生的,我看到他从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这个革命过程。

一九四七年,我写过一本书,叫做《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学说》,那就不谈了。

在这里我想谈三件没有说过的事。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戴伯韬
【作者单位】原全国教育学研究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2.6
【相关文献】
1.深切怀念钱学森同志从崇拜到亲聆教诲回忆与钱学森老先生接触的几件事 [J],
林钧挺
2.回忆陶行知先生三件事——1980年7月20日在北京回忆陶行知先生座谈会上
的发言 [J], 戴伯韬
3.回忆陶行知先生——纪念陶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J], 仲兰邨
4.回忆杜定友先生的几件事 [J], 高炳礼
5.回忆白先生三件事 [J], 林甘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陶行知先生传略(1891—1946)

陶行知先生传略(1891—1946)

陶行知先生传略(1891—1946)

【期刊名称】《重庆陶研文史》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


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后改为知行,行知。

一八九一年十月十八日(农历九月十六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

一九0八年毕业于歙县崇一学堂。

同年秋考入杭州
广济医学堂,因不愿信教受洗,又因学费困难,愤而离校。

一九0九年考入南京
金陵大学文科,一九一四年毕业。

同年秋季赴美国留学。

初入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学。

一九一五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院研究教育学,获得都市学硕士和教育文监学位。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2.6
【相关文献】
1.试论陶行知先生的文艺思想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60周年《把我们的音乐和老百姓的要求和拍起来》陶行知题赠贻鑫(1940年元旦) [J], 陈贻

2.陶行知生平事略(1891-1946) [J], 无
3.陶行知(Tao Xing-Zhi,1891-1946)中国教育家(Educationist,China)[J],
4.《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选登——唐君毅先生传略 [J], 唐端正
5.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陶行知(1891-1946) [J], 雨辰;乃森(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是应 中国 当时社会 的需 要 。这种 文 体能迅 速 而恰 当地反 映社 会上 的 日常事 变 , 以 动 员群 众 , 育 群 供 教 众来 革命 , 推动社 会 向前 发展 。
陶行知全集 中的某些章节。恭读时 ,常掩卷而思 , 回 忆着恩师的音容笑貌 ,从他宽厚而慈祥 的笑容中 , 也
学 不死 , 祸不 止 ” 大 的谬 论 中 , 吴 颠倒 的逻 辑反 转 过 将 来 。陶行 知先 生 在文 中说 :礼 教 吃人 ! 萨 吃人 !洪 “ 菩 水 吃人 ! 旱灾 吃 人 ! 肯 给人 吃而 起来 作 战 , 不 战之前 ,
战之后 。战而胜 , 战而败 , 屡败而屡战 , 心灵里都会起

种 不能 自已 的节 奏 的跳 动 。” 种不 能 自己而有 节 这
奏 的跳动 , 用语言文字说出来的 , 或是诗 , 或是歌或是 文, 都是文学。“ 陶先生对文学 的定义极形象 , 极简朴
地 说 明 了文学 的起 源 及作 用 。 ” 此定 义 的角 度观 察 从
为“ 伟大的人民诗人” 而陶先生的诗有许多是他所写 ,
久 不 能忘 怀 呢? 就 因为那 就是 他 战斗 的心 声 , 是 从 都
他 心 灵深 处 , 不可 抑制 地 涌 出的 。
《 护校宣言》 。陶氏在反动派的屠刀面前是不甘心缄
默的!
陶先 生 为新 中 国 的诞 生奋 斗 了一 生 , 他创 办 了一
陶行 知 先生 背着 国 民党 反 动 派 的通缉 令 于 13 9 1
表 达他 战斗 的心声是 种 策略 。他称 这种 文体 为 “ 自由 谈” “ 或 大众 文 ” 。 杂 文 应 属散 文 的一 种 , 文艺 性 的论 文 , 是诗 是 也 人 和战 士一 体 的产物 。陶行 知 先 生 早就 被 郭 沫若 誉
陶行知先生在“ 文学何时死” 一文中驳吴稚辉“ 文
表在《 申报 ・ 自由谈 》 , 上 他的杂文所涉极广 , 括政 包
1 55
一 二 O一 一 年第 三期
总 4 一 重庆陶 第;; 如 研文史纪 陶 知 生 辰1 周 专 G Z. 3 念 行 先 诞 2 ,

N .,U 11 o32 1 01
二 o
g # ̄ - 期 3 ( 第4 期 ) 总
- -
重 庆 陶研 文 史 纪念陶 行知先生诞辰1 周年专刊 2 o

o l l 4 3
杂文大师陶行知
— —
纪念 陶先生诞辰 10 2 周年
李 冬
为 缅怀 伟 大 的人 民教育 家 陶行 知先 生 , 曾恭读 我
事在解放 区根据地的演讲 , 记录, 整理成文发表的。 战斗 的杂文 , 这种文体之所 以在“ 四” 五 时代产

治、 哲学 、 军事 、 历史 、 科学 、 文学和教育等各个方面 ,
多发 表 在 当时 的教育 刊物 上 。 12 如 97年所 写 《 我们 应
这 一段 话不 仅指 明教 育要 在 实践 中不 断前 进 , 教育 要 在 旧躯壳 的基 础上 不停 的创 造 才 能 前 进 。从 这 里 我 们 可 以悟 出陶行 知 先 生一 生 , 以永 不 停顿 , 教 育 何 在 方 面不 断在 创新 , 在政 治 上不 断前 进 , 为 “ 成 一个 无 保
政府拔去了晓庄这颗钉在心脏上的钉子 ,自以为得
计 , 以为天 下可 以从 此太平 。但 陶行 知 先生并 没有 满 被 貌 似强 大 的 国民党反 动派 所 吓倒 , 而是 毫无畏 惧地 组 织 了晓庄学 生 和农 友 代表 赴教 育部 请愿 , 沿途 散 发
陶先生 的言 、 陶先生的诗 、 陶先生的文为何那么 形象 , 么热情 , 那 那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而又使人久
常 凸 现 出恩 师 的坚 毅 、 机敏 , 即使 在 最 不 利 的 情况 他 下 , 能利 用好 地形 , 蔽好 自己然 后跃 然 而起 , 也 掩 手执
标枪瞬间掷 向敌人 。像鲁迅一样 , 恩师也是一位投掷
手 的杂 文 大师 。
陶先生的一生 , 时逢 中国半封建 、 半殖 民地制度 瓦解 , 民主主义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一生忙于 新 用教育革命配合政治革命 , 也忙于直接参加打倒 日 寇 和推翻蒋家王朝的政治活动。应用 杂文这种文体来
二 、 映他 崇高 的道 德 品质 的杂 文 反
《 第二年的晓庄》4 l 篇等等 。 这只是笔者从《 陶行知全
些教育实体 , 培养 了许多为旧中国掘墓和为新中国奠 基的人才。为了达到同一 目的, 他也用他的喉 , 的 他
年秋以‘ ‘ 不除庭草斋夫” 的笔名 , 在申报副刊《 自由谈》
“ 不除庭草斋夫” 荟萃专栏上撰写杂文 , 以笔当枪 , 热
情洋溢地投人 了战斗。五个月间, 共发表杂文九十二
篇。
杂 文 中 的一 部 分 。 13 90年 4月 ,晓庄 师 范遭 国民党 武 装军 警 强行 封 闭了 , 陶氏 也遭 到 了通 缉 。权 势鼎盛 的国 民党 反 动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 , 可以说 陶行知先生不仅是一个伟 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伟大的人 民教育家 , 也是一个革
命 的文豪 。
笔唤起人 民的热情 , 鼓励他们去参加改造 自然和社会
的斗 争 。在 陶 氏光辉 而短 暂 的一 生 中 , 我们 留下 近 给
30 5 万字的著作 。 中许多是用杂文形式发表 的。这 其
些 杂 文大 多是 他 自己写 的 ,有 少许 则是 他 的学 生 、 同
陶行 知先 生写 杂文 并非 从 13 年 始 ,也不 只发 91
当向谁拜年》 农夫的身手》 如何教农 民出头》 平等 《 《 《
与 自由》政治家和政客》 1 篇 ;9 8 《 等 2 12 年所写《 中国
教育改造 自 《 序》 从野人生活出发》 今后中华 民族之 《 使命 》 l 篇 ;9 9 等 4 12 年所写《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
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