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合集下载

细胞凋亡与疾病关系

细胞凋亡与疾病关系

细胞凋亡与疾病关系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物学现象,也是维持生命平衡和健康的重要方式。

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但当细胞凋亡发生异常或失控时,往往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与各类疾病的关系,以及其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1. 细胞凋亡与癌症癌症是一个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失控的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在发生DNA损伤或突变时会通过细胞凋亡自我消除,从而防止癌细胞的形成。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凋亡途径受到损伤或失调,导致细胞逃避程序化的死亡,从而形成肿瘤。

研究表明,激活细胞凋亡途径可以促进癌细胞的消除。

因此,目前针对凋亡途径的治疗策略正在发展。

例如,使用凋亡诱导剂或下游凋亡相关蛋白的靶向药物,可以恢复细胞凋亡的平衡,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 细胞凋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神经元或神经细胞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在这些疾病中,细胞凋亡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与老年记忆减退相关的疾病,研究发现在患者脑中存在大量的神经纤维缠结和β-淀粉样蛋白堆积,这些异常的蛋白质聚集会导致神经元的死亡。

细胞凋亡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到了促进神经元死亡的作用,因此抑制细胞凋亡途径可能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新途径。

对于帕金森病来说,中脑黑质神经细胞的凋亡是该疾病发展的核心。

研究发现,凋亡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和线粒体功能紊乱是引起该疾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通过针对这些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或线粒体恢复正常功能,可能有助于治疗帕金森病。

3. 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是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

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心肌梗死中,心肌细胞缺氧导致凋亡信号通道的激活,从而引发心肌细胞的死亡。

凋亡信号通路、线粒体损伤以及氧化应激等因素均参与了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

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第八章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一、A型题1.细胞凋亡的概念是A.由体内外因素引起的细胞渐进、缓慢的病变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B.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C.由体内外因素诱导的一种生理性、主动的细胞死亡方式D.由体内外因素引起的细胞急性、严重的改变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E.由体内外因素诱导的一种病理性、被动的细胞死亡方式[答案] B[题解] 细胞凋亡是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2.有关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确保机体正常发育D.保证机体正常生长B.维持内环境稳定E.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C.促进生物进化[答案] C[题解] 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包括:①确保机体正常发育、生长;②维持内环境稳定;③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并不包括促进生物进化。

3.有关细胞凋亡的特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较弱刺激触发,可见于生理或病理情况B.DNA片段化,电泳时呈“梯”状条带C.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反应D.主动过程,耗能,无需新蛋白合成E.胞膜皱缩内陷,分割胞浆成凋亡小体[答案] D[题解] 细胞凋亡不仅是一个主动过程,需要耗能,而且还需要有新蛋白质合成。

5.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是A.Bcl-2 D.c-mycB.Fas E.Bcl-XLC.突变型p53[答案] B[题解] Bcl-2、突变型p53和Bcl-XL都是抑制凋亡基因,而c-myc是双向调节基因,只有Fas基因是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

6.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是(0.377,0.392,03临床)A.Fas D.Bcl-2B.野生型p53 E.Bcl-XsC.c-myc[答案] D[题解] Fas、野生型p53和Bcl-Xs是抑制凋亡基因,而c-myc是双向调节基因,只有Bcl-2是抑制凋亡基因。

10.细胞凋亡时发生的变化下列哪一项出现最早?A.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D.核酸内切酶激活B.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E.核转录因子激活C.凋亡蛋白酶激活[答案] B[题解] 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使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随后才引起凋亡蛋白酶激活、核酸内切酶激活以及核转录因子激活。

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细胞增殖与凋亡是肿瘤发生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机制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一、细胞增殖的基本原理细胞增殖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是细胞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受到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符合机体需要。

当机体需要大量细胞时,细胞增殖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细胞增殖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在DNA复制过程中,细胞会将其自身的DNA复制一份,从而增加DNA的数量。

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将复制过后的DNA 平分到两个细胞之间,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细胞的增殖速度,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

二、细胞增殖与肿瘤发生在肿瘤发生中,细胞增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

肿瘤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快速的增殖速度。

这种快速增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癌细胞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往往异常高。

这些物质可以刺激癌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快速发展。

其次,癌细胞的染色体异常往往会导致基因的突变或失控,从而导致细胞增殖不受正常的调控。

此外,癌细胞的生存环境和正常细胞也有所不同。

癌细胞常常处于低氧、高酸、高温、高压等极端的环境下,这些状况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

三、细胞凋亡的基本原理细胞凋亡是一种自我调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过程,通常用于清除机体中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细胞。

细胞凋亡的过程是高度规范的。

首先,细胞会通过外部和内部信号检测到自身存在问题。

然后,它会通过一系列反应,包括增强自我消化和压制自我生长等,最终导致自身死亡。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有两条主要的信号通路: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

内源性途径是由于细胞内部的某些问题而引起的,如DNA损伤等。

外源性途径通常是由于外部信号引起的,如细胞因子的缺失、外部化学物质的刺激等。

肝细胞增殖与疾病

肝细胞增殖与疾病

肝细胞增殖与疾病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其拥有强大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

肝脏细胞——肝细胞不仅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同时它也可以进行自我增殖和细胞增生,以满足生理和病理状态的需要。

然而,当肝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调节失衡时,容易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肝细胞增殖机制肝细胞增殖是生长因子调控下的一系列信号事件的结果。

生长因子在肝脏里产生,起到调节肝细胞增殖和肝脏细胞再生的作用。

碳酸饮料、油炸食物等日常食物中所摄取的能量在血流中转化为葡萄糖后被肝脏摄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代谢途径被转化成能量和代谢废物,同时血液中其他物质如氧、营养素也通过肝脏的排泄功能从体内排出。

在这个过程中,肝脏细胞的增殖起着关键的作用。

肝细胞增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备用细胞增生,二是肝细胞再生。

备用细胞增生指的是在肝细胞数量过低的情况下,备用肝细胞被激活并从静止状态转换为增生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肝细胞增殖的主要信号通路是TGF-β、TNF及其受体。

同时,备用肝细胞还会通过反转染色质构象和拆分顶体两种方式来增殖。

肝细胞再生指的是在肝组织坏死、肝细胞死亡或大面积切除等情况下,通过肝细胞再生来维持肝功能和生存。

肝细胞再生主要通过炎症反应、NF-κB信号传导通路、WNT/β-catenin等多种调节机制来实现。

当肝组织受到损伤并形成空位时,生长因子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肝源性生长因子(HGF)等制造并释放出来。

这些生长因子与其他促进肝细胞增殖的因子共同发挥作用,通过一系列的信号通路和基因转录调节肝细胞的再生。

肝细胞增殖与疾病密不可分,肝疾病主要包括肝功能不全、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等。

这些疾病通常都涉及到肝细胞增殖的异常。

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是指肝细胞数量或功能减退,造成代谢、排泄等功能相应减弱的疾病。

其中比较常见的为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

脂肪肝通常由于肝细胞增生受到抑制或由负面生长调节因子(如TNF-α、IL-6、IFN-γ等)诱导使其细胞增生降低,依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

细胞凋亡在发育与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在发育与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在发育与疾病中的作用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一种细胞自我消亡的过程。

在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是维持组织稳态的重要机制。

然而,在许多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分别讨论细胞凋亡在发育与疾病中的作用。

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中,细胞增殖和分化是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

细胞凋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手指和趾趾的分离就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蝴蝶的变态过程。

在幼虫期成长过程中,某些组织,如绒毛和腹足肢等,会被消化并被重新构建。

这些分解过程正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细胞凋亡在发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精细的调控来实现的。

例如,在哺乳动物胚胎的早期阶段,细胞凋亡的调节遵循着“原则性流失”的原则。

在这一阶段,许多细胞被消耗,而不是增殖和分化。

当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细胞凋亡的发生就更加受到严格的调控。

这是因为很多细胞已经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因此需要通过细胞凋亡来维护组织的稳态和生理功能。

细胞凋亡在疾病中的作用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中,细胞凋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许多癌症中,细胞凋亡的调节异常,导致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和分化。

另外,细胞凋亡在神经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细胞凋亡神经系统疾病是指涉及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等组织的疾病。

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细胞凋亡的异常调节有关。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就是一种与神经元凋亡相关的疾病。

在这种疾病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神经元周围,并导致神经元死亡。

通常认为,这种死亡是通过异常的细胞凋亡过程实现的。

另外,帕金森症也是一种与神经元凋亡有关的疾病。

在这种疾病中,黑质的多巴胺神经元受损,导致病人出现机动性障碍和行动迟缓。

然而,目前仍然不清楚为什么这些神经元会凋亡。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细胞凋亡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疾病。

细胞凋亡和疾病的关系

细胞凋亡和疾病的关系

细胞凋亡和疾病的关系细胞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单元,无论是健康的细胞还是疾病的细胞,都需要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细胞的生命终结往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凋亡,另一种是坏死。

凋亡是一种规则的程序性死亡,而坏死则是无法被控制的一种非正常的细胞死亡。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适度和规律的程序性死亡是维护健康和平衡的重要过程。

细胞凋亡不仅能够消除不需要的或者有害的细胞,同时还能够对细胞进行修复、调节和维护机体的生理稳态。

然而,当细胞凋亡失调或者死亡方式改变时,就会引起很多疾病。

因此,探究细胞凋亡和疾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细胞凋亡在疾病中的作用细胞凋亡通常在很多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失控的细胞生长和分裂是导致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由于抗凋亡机制的失灵,一些损伤、有害和异常细胞不容易通过凋亡模式被淘汰。

这些细胞之后便会不受控制地增殖和发育,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

除此之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性病变以及传染病方面,细胞凋亡也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二、细胞凋亡在癌症中的作用细胞凋亡失常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细胞周期的调控、DNA损伤的修复以及不适合生存的细胞通过凋亡被淘汰。

但当遇到凋亡抑制性的因素时,失控的细胞增殖和分裂不受阻止,从而导致了细胞癌变。

许多人类癌症相关的基因也会对细胞凋亡的抑制或促进起作用。

癌症的治疗手段往往通过刺激癌细胞加速凋亡或者抑制基因表达来控制癌细胞生长。

三、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病理生理过程复杂的疾病,其中多种情况下细胞凋亡失调,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和异常。

这些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和渐冻人综合症等。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较为复杂,其中包括细胞凋亡、炎性反应、低氧状态和脆性神经元死亡等。

患者的海马和额叶区域通常受到损害,特别是海马的神经元凋亡可引起记忆丧失。

同样,在帕金森氏病中,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通常伴随着炎症反应、应激和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生物学平衡和失衡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生物学平衡和失衡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生物学平衡和失衡细胞凋亡和增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平衡,两者的默契运作能够保持生命体的健康和稳定。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自我死亡的一种机制,而细胞增殖则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和增殖的速度应该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但是如果这种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细胞凋亡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老化、变异或异常细胞。

这一机制对于预防多种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正常情况下,细胞的寿命是有一定限制的。

当细胞内部出现DNA 损伤或者其他异常时,体内就会刺激一些蛋白质,开始启动细胞凋亡的程序。

这些蛋白质会打开细胞内的一些通道和受体,让毒性物质进入细胞并破坏 DNA。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就会快速死亡,从而避免病态细胞扩散。

但是,细胞凋亡也有可能被滥用,从而引发一些疾病。

比如说,当细胞凋亡过于频繁时,就会导致器官内细胞数量减少,促进老化和疾病的发生。

此外,有些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也可能调节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各种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恰当地调节细胞凋亡的过程,以维持生命体的健康和平衡。

相较于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则是细胞生命周期的另一方面。

细胞增殖是繁殖细胞的过程,也是肿瘤细胞生长的重要机制之一。

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应该被调节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因过度增殖而引发的各种疾病。

这种调节通常由多种蛋白质和化学信号控制,并受到细胞环境的影响。

当我们身体内的细胞增殖失去控制时,就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肿瘤的生长速度通常非常快,往往是由丧失了细胞生命周期调节机制的细胞所引发。

此外,有一些细胞因子,比如促进增殖和生长的激素和细胞因子,也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肿瘤方面,恰当地调节细胞增殖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细胞凋亡和增殖在生物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平衡和失衡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类身体的健康和发展。

如果我们能够加深对这些机制的理解,就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病理生理学填空题

病理生理学填空题

病理生理学填空题之迟辟智美创作第二章疾病概论1.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其侵入机体的、、以及的能力有关.2.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和.3.疾病发展过程年夜致可分为四期:、、、.4.在疾病的发生中,病因是赋予该病的因素,它决定疾病的;条件是疾病发生的因素,自己不能引起疾病,但却可疾病的发生.5.疾病最终的转归有和两种形式.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细胞外液含量最多的阳性电解质是,其血清正常浓度是.2.正常成人体液量约占体重的,血浆约占体重的.3.根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动,脱水可分为性脱水、性脱水和性脱水.4.引起低钾血症的基来源根基因有、、.5.引起高钾血症的基本病因有、、.6.循环血量减少时,肾血流量减少,可激活系统,使醛固酮分泌.7.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时,可安慰感受器,使ADH释放,肾脏重吸收8.高渗性脱水早期,通过、、等代偿,可使细胞外液获得弥补,血容量减少不明显.9.低渗性脱水早期,通过、、等代偿,可使细胞外液恢复等渗,使细胞外液容量.10.炎性水肿渗出液的特点是、、.11.过多液体在或中积累称为水肿,当内液体过多积聚称为积水.12.右心衰可招致水肿,左心衰可招致水肿,这两类水肿共同的发病环节是.13.肾性水肿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及由此引起的.14.原发性肾排出钠、水量减少见于肾脏原发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减少,而肾小管减少,故引起.15.肾血流重分布是指在病理情况下,呈现明显减少,有所增加、使钠、水重吸收增加.16.水肿时机体主要有害效应有和.17.肺水肿是指有过多液体积累和(或)溢入内.18.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1.正凡人动脉血液pH值维持在,主要取决于与的浓度比,正常时为.2.正常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作用、的调节作用、的调节作用和的调节作用.3.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是、和.4.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在细胞外液由构成,在细胞内液由构成.5.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包括缓冲对、缓冲对及缓存对.6.呼吸性酸中毒的特征是.血浆可代偿性.7.呼吸性碱中毒的特征是.血浆可代偿性.8.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呈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这与脑组织缺乏及增多有关.9.在纯真性酸碱紊乱中,血浆HCO3-浓度升高见于中毒及中毒.10.在纯真性酸碱紊乱中,血浆HCO3-浓度降低见于中毒及中毒.11.在纯真性酸碱紊乱中,PaCO2浓度升高见于中毒及中毒.12.在纯真性酸碱紊乱中,PaCO2浓度降低见于中毒及中毒.13.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pH ,AB ,BB ,BE,PaCO2,血K+.14.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被,心肌收缩力,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15.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为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为.16.碱中毒时,神经肌肉应激性,主要时由于血浆浓度降低的结果.第五章缺氧1.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动可将缺氧分为四种类型:、、、.2.低张性缺氧的原因包括、、此种缺氧又称.3.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包括:、、.4.碳氧血红卵白颜色呈,高铁血红卵白颜色呈.5.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主要暗示为、、及.6.缺氧引起血液系统的代偿反应主要暗示为和.7.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是和.8.急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和,慢性缺氧主要靠和以适应慢性缺氧.9.缺氧性细胞损伤主要暗示为、和的变动.10.严重缺氧细胞损伤时,细胞内外离子的变动为:钠离子流增加,钾离子流增加,钙离子流增加.11.慢性缺氧引起红细胞和血红卵白含量增加的主要机制为.第六章发热1.目前已发现的EP有、、、.2.发热的过程年夜致分为三期即期、期和期.3.发热中枢介质可分为和两类.4.发热体温上升期,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此时产热,散热,产热散热.5.发热高峰期与上升的相适应,与在较高水平上坚持相对平衡.6.体温下降期中心温度调定点水平,散热,产热.7.发热中枢的正调节物质有、、、和;负调节物质有、和等.第八章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1.细胞死亡的基本模式是和两种.2.细胞凋亡过程的三个阶段是、和.3.细胞凋亡时,核DNA裂解成bp或其整数倍长度的片断,电泳时呈,而细胞坏死时DNA随机降解,电泳时呈.4.细胞凋亡相关因素可分为和两年夜类.5.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根据功能可分为、和三年夜类.6.凋亡细胞特征性的形态学变动为,特征性的生物化学变动为.7.细胞凋亡时DNA的片段化是由执行的,细胞结构卵白的水解是由执行的.8.细胞凋亡时主要的生化改变是、和.9.细胞凋亡重要的生理作用是、、.10.凋亡失调包括、和三种.第九章应激1.应激原可粗略的分为、、三年夜类.2.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应激原可引起或应激.3.应激的全身性反应有和,其中前者最主要的变动为和.4.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脑干的和,蓝斑作为该系统的中心位点,上行主要与有密切的往返联系,下行则主要至.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轴的基本组成单位为、和,作为该轴的中枢位点,上行主要与、、有广泛的往返联系,下行则主要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和进行往返联系和调控.6.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年夜量分泌对机体的广泛呵护作用暗示在、、、、.7.急性期反应卵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和.8.全身适应综合症可分为、、三期.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1.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有,,.2.缺血与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发生过多的可能机制有,,,.3.自由基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毒性作用主要暗示为、或,这种作用80%由所引起.4.缺血与再灌注时钙超载的可能机制有、、、.5.中性粒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暗示为,.6.缺血与再灌注时能量代谢障碍的暗示形式,.7.自由基可与、、等细胞成份发生反应,招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受损.8.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的罕见因素为、、、.第十一章休克1.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以致组织细胞发生继发性损伤,致使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2.休克进展期的主导环节是,微循环变动主要有,,,微循环处于灌入多而流出少的状态,使有效循环血量,血压.3.休克时细胞膜受损的原因包括,,,等.4.休克时最多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是,其主要发生机制是.5.实现有效微循环灌流的基础是,,.6.当失血、烧伤或创伤造成或因剧烈呕吐、腹泻引起时,易招致性休克的发生.7.休克晚期病情进一步恶化,这主要是因为和.8.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暗示为、、.第十二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1.DIC是以被激活,为发病共同通道,以为特征的病理过程.2.DIC分为三期:期,期和期.3.出血开始于DIC的期,而微血管最早形成于期.4.被激活是触发内源性凝血过程的开始步伐;而是触发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开始步伐.5.红细胞受损可释放及,介入DIC的形成.6.FDP具有作用,作用及的作用,从而引起出血.7.DIC病人的特征性暗示是、、、.8.引起DIC最罕见的原因是.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1.心力衰竭时,心脏泵功能降低可引起心输出量减少,招致动脉系统、静脉系统.2.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主要机制是、、.3.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招致心力衰竭的机制为、、、.4.心肌肥年夜有两种形式,即和.5.高血压可以招致心脏左室负荷增加,使心肌肌节增生,最终招致心肌肥年夜.6.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招致心脏左室负荷增加,是心脏肌节增生,最终招致心肌肥年夜.7.心肌肥年夜主要是心肌细胞的结果,单位重量肥年夜心肌的收缩性,心脏总的收缩力.8.心力衰竭时,体循环淤血和血流速度减慢可引起缺氧,肺淤血和水肿又可引起缺氧.9.酸中毒可抑制心肌收缩性,其主要机制是、、.10.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有,如、;如、.11.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活动主要有包括、、、;心脏外代谢,包括、、、.12.左心衰竭时肺呼吸功能的变动主要暗示为,其形式有、、.13.严重左心衰竭病人常采用体位,以此减轻.主要机制有;.14.心力衰竭亦称,是由于心肌原发性或继发性功能障碍,使降低,以致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病理过程.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1.完整的呼吸功能包括、和,呼吸衰竭通常是指功能严重障碍.2.中央性气道阻塞位于胸外,吸气时气道阻塞,呼气时气道阻塞,故患者暗示为性呼吸困难.3.中央性气道阻塞位于胸内,吸气时气道阻塞,呼气时气道阻塞,故患者暗示为性呼吸困难.4.根据主要发病机制的分歧,可将呼吸衰竭分为和性呼吸衰竭.5.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生理情况下80%的气道阻力在的气管和支气管.生理性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是,自肺底到肺尖的变动为6.ARDS是典范的型呼吸衰竭.临床暗示以和为特点,其血气变动特点是PaO2,PaCO2.7.呼吸衰竭招致机体各系统功能代谢障碍的主要因素是和.第十五章肝功能不全1.肝性脑病是继发于的以为主的综合症.2.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有和.3.血氨升高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有、、.4.引起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主要指和.5.假性神经递质的与正常神经递质和相似,但其要弱很多.6.肝性脑病时血浆氨基酸比值异常,主要暗示在减少,而增多.7.诱发肝性脑病最罕见的诱因是,其机制为.8.肝细胞损害招致肝功能障碍主要暗示在、、、、.9.肝性腹水的发生机制有、、、.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1.肾前性因素和肾后性因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属于肾功能衰竭,若病因继续存在,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代谢变动有、和,大都患者变动为.3.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分别为、、,其中危险阶段为.4.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有四个阶段:、、和.5.肾脏的生理功能包括、和.6.休克早期由于可发生性肾衰.7.急性肾衰少尿期,血电解质变动特点是:血钾、血钙、血磷.8.肾小球过滤功能障碍暗示在:、、、.9.慢性肾功能衰竭最罕见的发病原因是.。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疾病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细胞、基因、环境和免疫等角度讨论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一、细胞层面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疾病的发生与细胞的异常有密切关系。

细胞的异常可以是由于遗传突变所致,也可以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细胞功能发生改变。

常见的细胞异常包括细胞增殖失控、细胞凋亡异常和细胞功能紊乱等。

这些细胞的异常会导致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

二、基因层面基因是决定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基因的异常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例如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癌症等。

此外,基因的表达调控也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基因的过度表达或缺失表达都可能导致细胞功能的紊乱,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

三、环境层面环境是指外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包括空气、水、食物、化学物质、微生物和社会因素等。

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生物体的健康状况,也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和基因等层面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可以直接损害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另外,环境因素还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细胞功能,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四、免疫层面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界入侵的重要防线,免疫功能的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识别和消灭病原体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但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时,机体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侵袭,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

免疫系统的异常包括免疫功能过度激活和免疫功能低下两种情况,分别导致过敏和免疫缺陷病的发生。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涉及细胞、基因、环境和免疫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细胞的异常、基因的异常、环境的影响和免疫功能的异常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预防和治疗疾病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综合考虑各个层面的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细胞凋亡和增殖在恶性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和增殖在恶性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和增殖在恶性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恶性肿瘤是一种生命威胁较大的疾病。

它的发生跟细胞凋亡和增殖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细胞经过正常的生命周期,会在一定的时刻凋亡,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能够使细胞正常发育和死亡。

在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很多细胞从正常的生命周期中脱离,出现不正常的增殖现象。

这些生长异常的细胞,有的不能自我凋亡,造成肿瘤的形成。

因此,细胞凋亡和增殖是恶性肿瘤发生中的关键过程。

1. 细胞凋亡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凋亡是细胞内部因素引起的死亡,外源性凋亡则是外部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

在肿瘤发生中,细胞凋亡被认为是一种防止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生长的机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一定的情况下,一些细胞正常地进入凋亡状态,使得肿瘤不能持续生长。

然而,肿瘤细胞有时候会减弱自身发生凋亡的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细胞凋亡抗性”,是肿瘤的形成和扩散的一个原因。

2. 细胞增殖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在恶性肿瘤发生中,细胞增殖是另一个问题。

恶性肿瘤细胞分裂时间的缩短和增殖能力的增强,使得肿瘤形成。

在一定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会从原处脱落,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系统中,进一步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性肿瘤,这时候往往已经超出治疗范围。

3. 如何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细胞凋亡和增殖可以被单独或联合控制,通过干预肿瘤发生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剂和细胞增殖抑制剂是很常见的干预手段。

同时,为了提高细胞凋亡和增殖控制的效果,减少肿瘤产生的几率,有必要保证健康的日常饮食和适度的锻炼。

综上所述,细胞凋亡和增殖在恶性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细胞凋亡和增殖,可以治疗和预防肿瘤的发生。

尤其是细胞凋亡抑制剂和细胞增殖抑制剂这种药物对于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肿瘤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才能更好地防止肿瘤的形成。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试题和答案

的细胞凋亡特点?
C.细胞凋亡时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
A.缺血早期以细胞凋亡为主,晚期以细胞
胞坏死时细胞结构全面溶解
坏死为主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的合成;细胞
B.在梗死灶的中央以坏死为主,梗死灶的
坏死过程中无新蛋白的合成
周边以凋亡为主
E.细胞凋亡时局部无炎症反应;细胞坏死
C.轻度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重度缺血以
A.可逆性
B.阶段性
E.其活化需活化部位去磷酸化
C.检查点
D.单向性
7.不属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E.受细胞微环境影响 3.细胞增殖周期的顺序依次是:
A.G1→M→G2→S B.G1→S→G2→M C.M→G1→G2→S D.S→G1→M→G2 E.M→S→G1→G2 4.有关 cyclin 的描述错误的是:
时局部有炎症反应
细胞坏死为主
D.急性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慢性缺血以
细胞坏死为主
E.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缺血-再灌注损伤发
生的细胞凋亡比同时间的单纯缺血严重
48.心肌缺血造成的细胞死亡形式,下列哪项
说法是正确的?
A.是坏死,有办法加以干预
B.是凋亡,有办法加以干预
C.是坏死,无办法加以干预
D.是凋亡,无办法加以干预
A.Fas 基因上调 B.感染细胞表达 gp120
A.NGF
B.EGF
C.TNF 分泌↑
C.Bcl-2
D.Bcl-XL
D.感染细胞表达 tat 蛋白
E.Bax
E.IL-2 分泌↑
39.凋亡双向调控基因是:
46.关于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细胞凋亡,下列
A.c-myc
B.Bcl-2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详解演示文稿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详解演示文稿

丧失分
▪ 细胞周期的特点:
1单向性 :G1
S
G2 M
2阶段性:细胞可因某种原因在某时相停下来
3检查点:检查点决定细胞增殖分化趋向
4细胞微环境影响:细胞外信号条件
(二)细胞周期的调控 一、研究背景 Rao和Johnson发现早熟染色体凝集(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PCC) 见图1 G1期PCC为单线状,因DNA未复制。 S期PCC为粉末状,因DNA由多个部位开始复制。 G2期PCC为双线染色体,说明DNA复制已完成。
▪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指在细胞增殖 时,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 差异的过程。其本质是基因差别表达。
▪ 增殖和分化的关系: 增殖中分化,分化离不开增殖。
细胞增殖低下,分化不良可导致组织器官发育不全 细胞增殖过度,分化不全可导致恶性肿瘤
第一节细胞增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
图1 不同形态的PCC
• 1960s Leland Hartwell分离出了细胞分裂 有关的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 gene,CDC)
•提出了checkpoint(细胞周期检验点)的概念
图2 裂殖酵母细胞周期
• 1970s Paul Nurse发现了裂殖酵母的细胞周期 调控基因,如cdc2、cdc25、 wee1
• cdc2和cdc28都编码一个34KD的蛋白激酶,促 进细胞周期的进行(CDK1)
图3 芽殖酵母细胞周期
图4 Cdc25表达不足,细胞长得过长而不分裂; Wee1表达不足,细胞很小就开始分裂了
1983年Timothy Hunt首次发现海胆卵受精卵 裂过程中两种蛋白质的含量随细胞周期剧烈振荡, 在每一轮间期开始合成,G2/M时达到高峰,M结 束后突然消失,下轮间期又重新合成,故命名为周 期蛋白(cyclin)。

细胞凋亡及其缺陷在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及其缺陷在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及其缺陷在疾病中的作用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维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机制。

正常情况下,一定数量的细胞会因为老化、受损、感染等原因而被凋亡。

然而,当细胞凋亡机制发生缺陷时,就会导致许多严重的疾病的发生,例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细胞凋亡及其缺陷在疾病中的作用。

一、细胞凋亡的生理机制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死亡程序,与细胞坏死不同。

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与分化、增殖等细胞生理过程处于平衡状态,细胞可以自然死亡而不影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这里所说的“自然死亡”,是指细胞内部某种外部或内部的信号诱导下,出现了一系列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细胞膜外翻、细胞核碎片化等特征。

这些改变能够让其他细胞或吞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清除它。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通常涉及细胞的两个主要信号通路:外源性通路和内源性通路。

外源性通路大多和受体亚型有关,在受体家族内的成员就典型地包括 CD95 /APO-1/Fas、TRAIL-R1/-R2/-R3/-R4、Death 的招募与聚集,形成 DISC 复合物。

内源性通路主要涉及线粒体外膜通透作用孔,当细胞内部发生损伤、激素、辐射等困扰信号,引发小的功能失调,亦可开启线粒体呈现通透状态,释放出丰富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浆内,诱导促凋亡效应的酶进一步引导纵横交错的反应,进行及时及勿留的凋亡程序。

二、细胞凋亡缺陷与癌症的关联细胞凋亡是防止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

如果细胞凋亡机制发生缺陷,就会导致各种癌症的发生。

许多癌细胞都失去了正常细胞凋亡的能力,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分裂和增殖。

细胞凋亡失调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细胞凋亡通路上机制的缺陷、高效抗癌基因 p53 的无效化、成像体系异常的复制革命元素等等。

研究表明,在某些癌症中,细胞凋亡过程的缺陷与抵御治疗耐药性生产并不奇怪。

绝大多数癌症都与线粒体突触后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例如,进入细胞凋亡跨膜信号荷载体嵌合毒素刺杀剂(HMB-45)就会招致线粒体突触后参数偶合蛋白酶的活性持续下降,导致线粒体外膜通透设置,引导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过程。

细胞凋亡指的是受到内外因素刺激后,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它是机体中去除老化、不正常及有害细胞的一种重要手段。

细胞增殖则是指细胞通过增加细胞数目来实现生长和修复组织的过程。

两者在生物体内密切配合,维持着细胞和组织的平衡,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1.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

它在细胞内部通过启动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实现,主要包括两条典型的途径: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

内源性途径主要受到细胞内部的因素控制,如DNA损伤、异常蛋白质积累等。

外源性途径则是由于受到外部刺激,如放射线、药物、病毒感染等,引发细胞凋亡。

不同的途径最终都会导致细胞凋亡的执行。

细胞凋亡的过程包括凋亡信号识别、凋亡信号传导、凋亡细胞特征和死亡诱导因子释放等。

在凋亡信号识别阶段,细胞会通过特定的受体或信号蛋白来感应到内外界的刺激。

凋亡信号传导阶段,细胞内部会启动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通路,如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等,最终导致凋亡相关蛋白的激活和死亡信号的传递。

在凋亡细胞特征阶段,细胞会出现细胞膜破裂、细胞核缩小和核染色质凝聚等明显改变。

而在死亡诱导因子释放方面,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释放细胞凋亡激活因子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的进行。

2.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从而实现生长和修复的过程。

细胞增殖是组织和器官发育、伤口愈合以及肿瘤形成的基础。

细胞增殖主要依赖于细胞周期的调控和DNA的复制。

细胞周期通常被分为四个阶段:G1期(细胞生长期)、S期(DNA复制期)、G2期(前期期)和M期(有丝分裂期)。

在细胞周期的调控下,细胞可以有序地进入S期进行DNA复制,然后经过G2期准备进入M期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的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会进行等量的分裂,从而产生两个新的细胞。

细胞增殖的调控主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外基质信号、生长因子和激素的作用、细胞间黏附以及细胞内的多种调控蛋白。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及其疾病相关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及其疾病相关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及其疾病相关细胞增殖与凋亡是细胞生物学中常见的两个过程,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细胞分化和组织再生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然而,它们的不当调控也是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它们的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 细胞增殖的调控细胞增殖是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正常细胞增殖可以维持生命活动并参与组织再生和器官发育等过程。

细胞增殖受许多内外环境因素调控,其中包括细胞自身的基因表达、信号通路调控等。

1.1 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细胞内部最基本的控制细胞增殖的过程,包括转录因子、miRNA等一系列调控因素。

转录因子通过结合DNA启动子区域上的特定序列,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

miRNA则通过靶向特定mRNA分解或抑制其翻译过程,从而发挥调控作用。

在人类肿瘤细胞中,许多miRNA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2 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内外信号通路的多种因素也影响细胞增殖,包括细胞外因子、细胞膜受体、小分子信使等。

细胞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响应环境刺激,从而控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代谢等过程。

一些常见的信号通路包括Wnt、Notch、JAK-STAT等,它们分别参与不同的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

2. 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另一个基本过程,通过一系列既定的细胞内外通路,使细胞发生逐渐萎缩、核裂解和细胞碎片化等一系列特征性变化,并最终被吞噬或清除。

细胞凋亡的过程可以避免或限制细胞增殖,对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2.1 线粒体通道调控线粒体是细胞内维持生命过程中的许多最基本的代谢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调控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通道。

细胞死亡通路上参与的线粒体的调控机制对细胞生存和死亡的平衡反应非常敏感,细胞死亡通路的调控因此也影响着细胞的生命轨迹。

2.2 相关信号分子调控相应的,细胞凋亡的调控还涉及着一系列许多的信号因子的调控,其中包括了FasL、TNFα、TRAIL、RIP等一些参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信号分子。

细胞凋亡程序运行异常对人体健康影响分析

细胞凋亡程序运行异常对人体健康影响分析

细胞凋亡程序运行异常对人体健康影响分析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物学过程,它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相当重要。

细胞凋亡程序的异常运行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文将就细胞凋亡异常运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

细胞凋亡是一个精确而复杂的过程,通过调控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来实现。

正常细胞凋亡程序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清除老化、受损或异常细胞,同时也可以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然而,当细胞凋亡程序出现异常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细胞凋亡异常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细胞凋亡程序正常运行有助于控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而当细胞凋亡异常时,某些癌细胞可能逃避程序性死亡,从而使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更加难以控制。

此外,细胞凋亡异常还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细胞凋亡程序的异常运行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组织和器官,从而造成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

其次,细胞凋亡异常还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重要组织,细胞凋亡是其正常调节机制之一。

当细胞凋亡异常时,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控,从而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过度活跃。

例如,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会导致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

此外,细胞凋亡过程的异常还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这些疾病通常伴随着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另外,细胞凋亡程序异常还会对人体整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细胞凋亡的正常运行不仅有助于清除异常细胞,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更新和修复。

然而,当细胞凋亡异常时,这一修复系统可能受到破坏,导致组织和器官的受损无法得到良好的修复。

细胞凋亡异常还可能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包括心脏疾病、肝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细胞凋亡异常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就是慢性炎症的发生和细胞结构的破坏。

综上所述,细胞凋亡程序的异常运行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l-2
MPT开放 膜通透性↑、线粒体肿胀、△m↓ Caspase抑制剂
Cyt.c +
Apaf-1 ATP
AIF
apoptosome Cyt.c Apaf-1活化
Cyt.c Apaf-1活化
CARD
caspase-independent apoptosis
Caspase-9 Pro-Caspase-3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生理性或病理性,特异性 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
主动过程,有新蛋白合成, 耗能 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 细胞皱缩,核固缩 溶酶体相对完整 局部无炎症反应
弥散性降解 电泳呈均一DNA片状 无

DNA片段化(180-200bp) 电泳呈“梯”状条带 有

———————————————————
1.死亡受体介导的调亡通路
■死亡受体
TNFR、FasR、DR3、DR4、DR5等
是一类通过与相应配体结合,传递细胞凋亡信号的跨胞膜蛋白。
■通路(pathway)
2、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
二、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1、凋亡信号
2、凋亡信号转导
3、凋亡相关基因激活
4、细胞凋亡的执行(酶)
3、凋亡相关基因激活
CD4+cell
㈢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共存
• 动脉粥样硬化 ( atherosclerosis, AS ):
oxLDL ↑ 活化血小板 ↑ Ang II 高血压
内皮凋亡↑ 平滑肌凋亡不足 (增殖↑>凋亡↑ )
内皮屏障↓
细胞凋亡异常与常见疾病
一 二 细胞凋亡的概述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目录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
E.疱疹病毒感染
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防治
四、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防治
• • • • 合理利用细胞凋亡相关因素 干预凋亡信号转导 调节凋亡相关基因 控制凋亡相关的酶
选择题 1、与细胞凋亡不相关的疾病是 A.帕金森病 B.艾滋病 C.心力衰竭 2、下列哪项不属于凋亡相关基因 A. Bel-2 B. ICE C. Fas D.HSP D.自身免疫性疾病 E.呼吸衰竭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 细胞增殖异常与常见疾病 • 细胞凋亡异常与常见疾病
细胞凋亡异常与常见疾病
一 二 细胞凋亡的概述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目录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
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防治
一、凋亡Apoptosis(apo-ptosis)
★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 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目录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
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防治
细胞凋亡异常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
• • • • • 病理意义: 细胞凋亡不足:肿瘤,自身免疫病, 细胞凋亡过度: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力衰竭,老年性痴呆,病毒感染 不足与过度并存: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凋亡异常
(一)细胞凋亡不足(Apoptosis inhibition)
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PCD(programmed cell
death)
—————————————————— 坏死 凋亡 ———————————————————
病理性,非特异性 1.性质 2.诱导因素 强烈刺激,随机发生
3.生化特点 4.形态变化 6.炎症反应 5.DNA电泳 7.凋亡小体 8.基因调控 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 不耗能 细胞结构全面溶解 破坏、细胞肿胀 溶酶体破裂, 局部炎症反应
1. 肿瘤(Tumor)

bcl-2基因过表达
存在
85%滤泡状和20%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
染色体t(14;18)易位
bcl-2基因受到Ig基因增强子控制 肿瘤发生 细胞凋亡速率↓ bcl-2基因高表达
(乳腺癌、肝癌、膀胱癌、肺癌、胶质瘤等也存在Bcl-2高水平表达)

p53基因缺失或突变
调节P53的稳定性、细胞内定位或(和)活性发生异常 p53表达或功能存在缺陷 细胞凋亡速率↓ 肿瘤发生
细胞凋亡异常
1.Bcl-2基因家族(Bcl-2 Family & regulating functions)
■ ■ ■
Bcl-2(Bcl-XL)能够抑制线粒体MPT开放,Cyt.c 、AIF释放↓ Bcl-2能够结合和灭活Apaf-1,阻断对caspase-9活化 Bcl-2也能特异地结合细胞色素C
+
Pro-caspase-9
Caspase-3
凋 亡
2.p53基因(抑癌基因)
【促凋亡机制】
■ ■ ■
P53通过与Bcl-2基因相互作用,下调Bcl-2的表达。 P53诱导细胞凋亡的靶蛋白表达(线粒体和死亡受体介导)。 P53诱导线粒体内凋亡的相关蛋白(Bax、NOXA、 PUMA)表 达,并触发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活化。
细胞凋亡异常与常见疾病
一 二 细胞凋亡的概述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目录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
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防治
二、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1、凋亡信号
2、凋亡信号转导
3、凋亡相关基因激活
4、细胞凋亡的执行
1、凋亡信号
Table:Influence of factors of apoptosis 生理性调亡信号
表 功能 抑制凋亡基因 促凋亡基因 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 基因 Bcl-2 Bcl-XL、A1/Bfl-1、Bcl-w、Bcl-G和Mcl-1等 P53、Bax、Bad、Bak、Bid、Bim、Bik、Bok、
Bcl-B、Bcl-Xs、Krk、Mtd、Nip3、Nix、Noxa等
双向调控基因 C-myc
■ ■
P53诱导死亡受体Fas表达。
P53能使死亡受体再定位于细胞膜上。
二、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凋亡信号
凋亡信号转导
凋亡相关基因激活
细胞凋亡的执行(酶)
三、细胞凋亡的执行(酶)
• 半胱天冬酶 • 内源性核酸内切酶 • 组织性转谷氨酰胺酶
细胞凋亡异常与常见疾病
一 二 细胞凋亡的概述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E.Bax
3、细胞凋亡最显著的形态学特征是 A.胞浆脱水,胞膜迅速空泡化 B.细胞体积逐渐缩小,出现固缩 C.内质网 与胞腆融合,形成表面芽状突起 D.核质高度浓缩成团,染色质边集 E. 胞腆内陷,分割胞浆,形成凋亡小体 4、细胞凋亡过度性疾病有 A.老年性痴呆 B.肺癌 C.原发性肝癌 D.自身免疫病
(50%以上恶性肿瘤中存在P53异常)
(二)细胞凋亡过度 CD4 +淋巴细胞凋亡机制
CD4
+
细胞水平
合胞体 CD4+
效靶效应 HIV Apoptosis body
Signal substance
AICD
HIV引起CD4+细胞凋亡
受体、分子水平
gp120- R
Fas-R
TNF
OFR
M
tat Host cell
TNF 多种细胞
细胞凋亡异常
病理性调亡信号
毒素 病毒感染、射线、应激、化疗药
糖皮质激素 淋巴细胞
谷氨酸 睾酮缺乏
神经细胞 前列腺细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营养因子缺乏 负荷过重
二、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1、凋亡信号
2、凋亡信号转导
3、凋亡相关基因激活
4、细胞凋亡的执行
2、凋亡信号转导
• 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 • 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