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填埋场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为了防止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对垃圾进行处理。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处理绝大多数采用简单填埋,而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填埋后经过缺氧、发酵等反应,产生的渗沥液是成分最复杂最难处理的污水。一个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场,成为一个长期的污染源,严重污染地下水。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排放,污染空气,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垃圾中产生的沼气由于未经疏导处理,横空迁移,当浓度达到5-15%,致使垃圾造成爆炸自焚,这种现象在为数不少的垃圾填埋场都曾发生过。
近年来,国家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一些新的垃圾处理工艺被广泛采用, 现在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卫生土地填埋处理。卫生土地填埋除了对填埋场的基础进行了人工的防渗处理以外,还有一整套的收集垃圾渗沥液和废气的系统,来排放或回收利用垃圾产生的废液、废气。如图
一、场地的选择
场地的选择是卫生土地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第一步,通常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场地能满足防止污染的需要,二是经济合理。一般要考虑以下诸方面的因素:
1、垃圾:根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和数量确定场地的规模;
2、地形:要便于施工,避开洼地,泄水能力要强,可处置至少二十年填埋的废物量;
3、土壤:要容易取得覆盖土壤,土壤容易压实,防渗能力强;
4、水文:地下水位应尽量低,距最下层填埋物至少1.5m;
5、气候:能蒸发大雨降水,避开高寒区;
6、噪音:运输及操作设备噪音不影响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7、交通:要方便,具有能够在各种气候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
8、距离与方位:运输距离适宜,位于城市的下风向;
9、土地征用:要容易征得,比较经济;
10、开发:便于开发利用。
二、场地设计
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设计包括场地的面积和容量确定、地下水的保护措施及降解气体的控制等。
场地面积和容量
填埋场的面积和容量应与城市的人口数量、垃圾的产率、废物填埋的高度,垃圾量与覆盖材料量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关。通常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4或1:3,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
500-700kg/m3,场地的容量至少使用20年。
每年填埋的废物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V=365×WP/D+C
式中:V—一年填埋的垃圾体积,m3;
W—垃圾的产率,kg/(人·d);
P—城市人口数量,人;
D—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kg/m3;
C—覆土体积,m3;
如已知填埋高度为H,则每年所须土地面积为:
A=V/H
土地填埋场的实际占地面积确定以后,还要考虑场地周围土地的使用,要注意保留适当的缓冲区,并根据有关标准确定场地的边界。填埋场地的容量也要根据当地的发展规划,留有充分的余地。
三、地下水的保护系统
1、浸出液的生成
填埋场内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浸出液,其数量及性质与许多因素有关。浸出液的主要来源如下:
(1)降水:降水包括降水和降雪,它是浸出液产生主要来源。影响浸出液产生数量的降雨特性有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频率、降雨持续时间等。降雪和浸出液生成量的关系受雪量、升华量、融雪量等影响。在积雪地带,还与融雪时期或融雪速度的有关。一般,降雪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等量的降雨量。确切数量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确定。
(2)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指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
对浸出液的产生数量也影响较大。具体数量取决于填埋场地周围的地势、覆土材料的种类及渗透性能、场地的植被情况及有无排水设施等。
(3)地下水:如果填埋场地的底部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就可能渗入填埋场内,浸出液的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的接触量、接触时间及流动方向有关。如果在设施施工中采取防渗措施,即可避免地下水的渗入。
(4)垃圾含水:除垃圾自身含水外,垃圾中的有机组分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温度和菌种等因素有关。
此外,浸出液量还与填埋操作方式有关。例如与污泥混合填埋时,不管污泥的种类及保水能力如何,通过一定程度的压实,污泥中总有相当量的水分变成浸出液而流出。
2、浸出液的产生量可根据填埋场水的收支平衡关系来确定。下图为土地填埋场水的平衡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作为输入的流入水,有降雨、地表径流流入水、地下涌出水及废物含水和分解水;作为输出的流水有地表径流流出水、蒸发散失水、地下渗出水和浸沥液。
蒸发
地表径流
地下渗出
浸沥液
浸沥液的产生量的计算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经验公式:
Q=(1/1000)·C·I·A
式中:Q—日平均浸出液量,m3/d;
C—流出系数,%;
I—平均降雨量,mm/d;
A—填埋场集水面积,m2。
流出系数(C)与填埋场表面特性、植被、坡度等因素有关,一般为0.2—0.8。
另一种是精确计算公式:
Q=10-3·I n·[(d·λ·S s+ S a) ·K r+(1-λ)·S s/D]·1/N
式中:Q——日平均浸出液量,m3/d;
I n——几年概率日平均降雨量,mm/d;
S s——场地周围集水区面积,m2;
S a——填埋场地面积,m2;
λ——表面流出率(0.2—0.8);
d——场地外地表径流流入率;
K r——流出系数,K r =10-2(0.002 I n2+0.16 I n+21);
D——集水区中心到集水管的平均时间,d;
1/N——降水频率。
四、填埋场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底地基应是具有承载能力的自然土层或经过碾压、夯实的平稳层,且不应因填埋垃圾的沉陷而使场底变形、断裂。
2、场底应有纵、横向坡度;纵横坡度宜在2%以上,以利于渗沥液的导流。
3、粘土表面经碾压后,方可在其上贴铺人工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