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设计与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私家车辆的增加,相关车辆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技术在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中的应用、设计原理、系统构架及工作流程。

一、物联网技术在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将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相互连接,并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和监控。

在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中,物联网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在车辆上安装传感器,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实时采集,如车速、加速度、刹车状态、车辆姿态等。

通过与云平台连接,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实时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危险行为,如超速、急加速、急刹车等,并及时向驾驶员发送警报信息,从而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二、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原理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组成。

传感器主要负责采集车辆的各项数据,如车速、加速度、刹车状态等。

无线通信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平台,并接收云平台返回的指令。

云平台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危险行为。

移动终端负责接收来自云平台的警报信息,并通过声音、震动等方式提醒驾驶员。

三、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构架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的构架主要分为四层,分别是感知层、传输层、云平台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感知层是系统的最底层,主要负责采集车辆的各项数据。

在感知层中,通过车载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的速度、加速度、刹车状态等关键数据。

同时,车载摄像头也可以用于采集车辆周围的图像信息。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平台。

传输层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Wi-Fi等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用于防止车辆被盗或发生碰撞的设备。

它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可以通过与手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来实现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需要包括多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状态和周围的环境。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车辆撞击传感器、倾斜传感器、入侵传感器等。

车辆撞击传感器可以感知到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倾斜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车辆被翻倒的情况,入侵传感器可以监测到车内是否有人非法进入。

这些传感器的作用是及时发现车辆发生异常情况,并触发报警。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需要配备一套完善的报警系统。

当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异常时,报警系统应该能够及时发出声音或光亮的警报,吸引人们的注意并阻止盗窃者或闯入者的进一步行动。

报警系统也应该能够将报警信息发送给车主或相关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还应该具备远程监控和定位功能。

通过与手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车主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或网页进行远程监控,了解车辆的实时状态。

如果车辆发生异常,车主可以立即收到报警信息,并在手机上查看车辆的位置,以便迅速采取措施。

这对于及时追回被盗车辆或寻找事故现场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应该采用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模块,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报警器的电池寿命也需要考虑,以保证长时间的使用。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车辆的安全需求,并结合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车辆的安全,预防盗窃和碰撞事故的发生,给车主带来更大的安全保障。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交通状况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与改进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交通状况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与改进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交通状况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与改进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在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包括交通系统。

交通状况监测与预警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交通状况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改进。

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交通状况监测中的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具有分布式、实时性和自组织性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交通状况的监测。

通过大规模部署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网络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态、道路状况和车辆信息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交通流量、车速、车辆密度、事故和拥堵等状况,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节点进行处理和分析。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交通状况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交通管理机构实时获取交通信息,提供精准的交通状况评估和决策支持。

通过监测与分析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车速和拥堵情况,交通管理者可以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配制交通流量和优化交通路线等,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交通预警中的应用除了交通状况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还能够应用于交通预警系统中。

通过传感器节点对道路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交通拥堵、事故和恶劣天气等情况,并及时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传统的交通预警系统主要依靠交通管理人员的手动观测和信息发布,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将传感器节点与智能交通监测装置相结合,可以实现对交通状况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交通电子显示屏和导航设备等多种方式向驾驶员发布预警信息。

三、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交通状况监测与预警中的改进尽管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交通状况监测与预警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改进。

以下是一些改进的方向:1. 网络覆盖范围扩展:由于传感器节点在交通系统中的分布相对稀疏,有时无法实时感知到交通状况变化。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是一种用于保护汽车安全的装置,它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运动状态,并在遇到盗窃、撞击等危险情况时发出警报。

下面将对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进行介绍。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需要安装在汽车上,因此它的体积和重量要尽可能地小,以便于安装和携带。

它需要具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和耐用性,以应对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需要具备无线通信功能,以便与车主或者汽车安全中心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和指令控制。

这需要采用可靠的无线通信技术,如GSM、GPS等,以确保无线信号的稳定和可靠传输。

在功能上,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防盗功能:当车辆遭到盗窃时,报警器会通过无线信号向车主发送警报信息,同时可以通过GPS定位功能告知车主车辆的具体位置。

报警器还可以采取一些主动防盗措施,比如锁死车门、启动警报等,以阻止盗窃者继续行动。

2.防撞功能:当车辆遭到碰撞或被其他车辆撞击时,报警器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到撞击的力度和方向,并向车主发送相应的警报信息。

这有助于车主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损坏车辆或造成人员伤害。

3.远程控制功能:车主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对汽车报警器进行远程控制,包括打开或关闭报警器、解锁或锁定车门等。

这使得车主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和控制车辆的安全状态。

4.低功耗设计:为了保证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长时间使用,需要对其进行低功耗设计。

这涉及到硬件电路的优化以及软件算法的优化,以尽可能减少电池消耗,延长报警器的使用寿命。

基于SIM300的车载无线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IM300的车载无线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监控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有线监控报警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伴随着GSM网络的发展,远程网络监控报警系统的硬件实现已成为可能,有望取代传统的仅由单机控制的监控报警系统。

本文针对目前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GSM网络的远程无线报警监控系统。

其基本思路是:将单片机与SIM300通信模块通过串口连接,实现单片机与SIM300之间的相互通信。

SIM300模块设有SIM卡插槽,可以实现与各种用户相互通信的功能。

系统接有震动、红外、声音等类型传感器,当汽车发生警情时,传感器将警情信号传送给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判断处理后,向用户发送报警短信,或者是直接拨打报警电话。

如果情况紧急,用户可以直接发送短信密码,由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切断线路或者油路,使汽车停止运行,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有效保证汽车的安全。

1 硬件电路设计本设计的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主控模块、LCD显示、按键电路、电源电路、信号采集电路和控制电路,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1.1 单片机控制电路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 bit微控制器,具有8 KB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该型单片机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1]。

1.2 GSM模块电路本系统采用SIM300模块,其中SIM300的16管脚接网络指示灯(LED),用于指示SIM300信号的强弱,17管脚与单片机的P3.3相连,其工作时首先由单片机发送低电平信号,使该模块处于工作状态,43、41、49为串行通信接口,分别与单片机的P3.0、P3.1、P3.2相连。

1、3、5、7、9管脚接4.2 V电源。

SIM300与单片机是通过串口连接,单片机控制系统可以发给SIM300模块AT命令,从而控制其工作状态[2-3]。

1.3 键盘、显示及外部存储电路本系统采用4行3列矩阵键盘,其中行线与P1.0~P1.3相连,列线与P1.4~P1.6相连,列线经10 k?赘电阻接+5 V电源拉高。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辆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辆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辆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如何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和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辆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速度、车流量、拥堵情况等信息,为交通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增强城市交通公共安全。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辆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速度、车流量、拥堵情况等信息,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后台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实现城市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测和优化。

本研究将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 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系统,包括选取合适的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传输模块等,并把它们集成在一起,实现具有低功率、高效率的车辆监测系统。

2. 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系统,包括实现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传输的程序编写和优化,实现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速度、车流量、拥堵情况等信息,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后台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3. 设计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处理程序,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以及可视化展示等功能,支撑交通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实现城市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测和优化。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如下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车辆监测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 系统设计:基于文献调研的结果,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系统,包括选取合适的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传输模块等,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实现车辆监测系统。

3. 程序实现: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系统,包括实现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传输的程序编写和优化,实现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速度、车流量、拥堵情况等信息,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后台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是一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创新技术,它利用传感器节点和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该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对车辆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包括车速、发动机温度、车内温度等,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节点,由中心控制节点进行分析和传输给监控用户。

这种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还可以减少车辆故障的发生,为车主和车辆维护人员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信息。

首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使得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具备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灵活地部署在车辆的不同位置,比如车轮、排气管、仪表盘等,并将各项环境参数感知数据实时传输给中心节点。

传感器节点的高度可扩展性使得该系统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车辆,为不同领域的车辆监控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其次,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

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对车速、发动机温度、车内温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通过数据传输技术将异常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节点。

中心控制节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以便驾驶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根据车辆特征和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分析,提前识别车辆故障风险,减少维修成本和时间。

此外,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车辆性能优化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车辆各项指标进行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车辆的行驶习惯、燃油消耗情况等,并根据这些数据提供驾驶建议,帮助驾驶员改善驾驶习惯,降低燃油消耗。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包括开启/关闭车辆、调节车辆温度、远程导航等功能,便于车主在远程控制车辆,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数据安全方面,智能车辆监测与控制系统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被篡改和泄露。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的设计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然而,汽车被盗、碰撞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成为车主们必备的安全防范设备。

本设计旨在开发一种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汽车无线防盗防撞报警器,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车辆的状态信息传输给车主,让车主随时了解车辆的情况,一旦车辆发生碰撞或被盗,报警器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车主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本设计还对报警器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实现。

一、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本报警器采用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这里我们选择了SIM900A GSM/GPRS模块。

该模块的特点是体积小、功耗低、支持数据传输、语音通信和短消息等多种通信方式,非常适合于低功耗无线通信的应用场景。

在具体的实现中,我们将SIM900A GSM/GPRS模块连接到了MCU的UART串口,使用AT 指令控制SIM900A模块的工作。

通过串口发送AT指令来实现对模块的操作,例如发送短消息、拨打电话、接收短消息等。

二、碰撞检测模块的设计汽车碰撞检测模块采用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功耗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汽车碰撞检测的场景。

具体实现中,我们将ADXL345连接到MCU的I2C总线上,通过读取传感器的加速度数据来实现对碰撞事件的检测。

当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时,就会启动报警器的警报功能,警报器会通过GSM/GPRS模块发送短消息或拨打车主的电话来提醒车主注意。

三、GPS定位模块的设计报警器还具有GPS定位功能,通过GPS模块可以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以便车主随时了解车辆的位置信息。

具体实现中,我们采用u-blox NEO-6M GPS模块,该模块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低功耗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汽车实时定位的场景。

该模块可以通过串口和MCU进行连接,通过串口接收GPS模块发送的NMEA数据,然后提取出位置信息并通过GSM/GPRS模块发送给车主。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道路安全的重要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感知技术,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阐述。

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1. 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需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需要实时采集和传输交通路况、车辆信息等数据,以便及时进行分析和决策。

2. 智能信号灯控制需求通过对交通流量和车辆状态等信息的感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调整信号灯的状态,优化交通流动性。

3. 交通事故监测与预警需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路段、交叉口等地点的交通事故情况,及时发出警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4. 停车场空位监测与导航需求通过感知停车场内车位的使用情况,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空位信息,帮助车辆迅速找到可用的停车位。

5. 道路能耗监测与优化需求通过对道路和交通设施的能耗监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推动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绿色交通。

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在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需要考虑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数量、分布情况、通信协议及频段选择等因素。

根据交通路段的分布和监测区域的需要,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2.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设计设计合理的传感器节点,实现对交通路况、车辆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和传感器布局方案,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并考虑网络拥塞、干扰等因素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设计在接收到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后,通过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交通流量预测、道路拥堵检测、交通事故预警等功能,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决策与控制。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车辆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车辆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车辆安全预警系统设计智能车辆是未来出行的趋势,其不仅能提高交通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出行的安全。

因此,设计一套针对智能车辆的安全预警系统就变得极为必要。

传统的车辆安全预警系统主要借助雷达、摄像头等设备来监测周围环境,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遭受环境干扰同时检测精度不高。

而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来实现智能车辆的安全预警系统则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周边环境信息,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预警和应对措施。

如何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来实现智能车辆的安全预警系统呢?下面介绍一下其中的设计思路。

第一步,搭建无线传感网络系统。

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ZigBee协议,该协议能够承载一定量的数据,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

通过ZigBee协议提供的传输方案,可以搭建一套较为稳定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

第二步,传感网络节点的设计。

传感网络节点可以采用MEMS微加速计、气压计、GPS、震动传感器等传感器来监测车辆的状态信息,比如车辆的速度、姿态等,在车辆遇到危险的时候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三步,数据传输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传感网络系统节点中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传输和集中处理,以便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的处理数据信息,为智能车辆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此时可以采用中继器节点来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并将数据传输给上层集中式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到数据后,可以通过算法来分析车辆的状态信息进行判断。

第四步,通信协议和算法的设计。

控制器对传感网络节点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可以进行处理,在匹配相应的通信协议的前提下,把处理好的结果传输给其他智能车辆,以便实现车辆间的信息共享,进而保证车辆之间的安全。

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其它车辆的行驶轨迹等信息,来实现对车辆的安全预测。

以上便是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车辆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

通过上述措施搭建成功的智能车辆安全预警系统,便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能够提前预测危险动态并提供应对措施,为智能车辆出行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环境。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由大量分布在目标区域内的低成本、低功耗、自组织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其目的是通过传感器节点实时采集和传输目标区域内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在智能交通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WSN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有助于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及其功能。

首先,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需要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以监测交通流量、车辆速度和方向等信息。

这些传感器节点能够实时地收集交通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中心控制器进行处理。

通过这些数据,中心控制器可以分析交通状况,并根据实时的交通需求进行信号控制。

其次,中心控制器在接收到节点传输的交通数据后,会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策略对交通信号进行调控。

这些算法和策略通常是基于实时交通流量和交通需求的,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通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自适应调整,确保每个方向的车辆能够得到合理的通行时间。

此外,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还能够实现对紧急情况的实时响应。

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或其他紧急事件,传感器节点可以立即向中心控制器发送警报信息。

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警报信息,实时调整交通信号以确保救援车辆能够优先通过,并为其他车辆创造通行的条件。

另外,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

通过在传感器节点中集成GPS和其他定位技术,系统可以确定车辆的精确位置,并根据车辆所在的位置和目的地提供导航和路径规划服务。

这样一来,驾驶员可以更加智能地选择最优的路线,减少行车时间和交通拥堵。

此外,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事故监测与预警研究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事故监测与预警研究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事故监测与预警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交通事故频发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解决交通事故及时救援和预防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为交通事故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每个节点都具有感知、处理和通信的能力。

在交通事故监测与预警中,这些节点可以被部署在道路上、汽车上以及交通信号灯上,实时采集交通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给中心节点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交通状态。

通过传感器节点的部署在道路上,可以采集交通车辆的速度、密度和流量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了解道路的状况,发现拥堵的路段,并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策略,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其次,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交通事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传感器节点可以通过感知车辆的加速度、方向等物理参数,来判断是否发生交通事故。

一旦发现交通事故,传感器节点立即向中心节点发送预警信息,中心节点则可以及时通知交通警察部门和救援人员。

这种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大大缩短救援时间,挽救更多的生命。

而且,无线传感器网络还可以提供交通事故的数据支持,用于事故分析和预测。

通过收集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可以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模型,揭示交通事故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这样,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和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交通管理措施,加强对重要路段和易发事故点的监控和预警,最大程度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中,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首先是节点的能量管理问题。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站无法供电,节点使用的能量仅仅依靠自身的电池供应,因此需要设计低功耗的节点,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次是网络安全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交通事故监测和预警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以防止数据泄露或遭受恶意攻击。

运用无线传感器对车辆安全预警控制系统的探析与研究

运用无线传感器对车辆安全预警控制系统的探析与研究

运用无线传感器对车辆安全预警控制系统的探析与研究作者:文/ 许志鹏张晓波魏春张少杰来源:《时代汽车》 2020年第20期许志鹏张晓波魏春张少杰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摘要:当今汽车发展的背景条件下,汽车产业链随着时代发展十分迅猛,汽车的人均拥有量、使用量也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把车辆安全性能方面的提升作为研究的目的[1],将安全预警技术作为研究方向,在发生意外情况时,驾驶员可以及时做出规避操作,阻止安全事故发生,从而能够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通过在针对安全事故发生时候的原因进行分析,推测引发事故的人、车、环境等众多影响因素与方式,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来计算车辆制动时的热应力与侧应力,构建好设备电路及接口设计,从而为控制技术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安全预警模型控制技术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Vehicle Safety Early Warning Control System Using Wireless SensorsXu Zhipeng Zhang Xiaobo Wei Chun Zhang Shaojie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oday's automobile development,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hain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times, and the per capita ownership and use of automobiles have also been increasi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vehicle safety performance is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Safety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 the driver can make timely evasive operations to prevent safety accidents from occurring, thereby avoiding traffic safety accid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raffic accidents, infers many factors and methods such as people, vehicl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at caused the accident, and establishes related mathematical models to calculate the thermal stress and lateral stress during vehicle braking, and builds a good equipment circuit and interface desig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 design.Key words:safety warning, model, control technology1 序言安全话题是汽车行业中永存的话题。

基于无线传感器的交通监测与拥堵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的交通监测与拥堵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的交通监测与拥堵预警系统设计交通拥堵一直是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应对拥堵带来的负面影响,设计基于无线传感器的交通监测与拥堵预警系统成为一种有力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这个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功能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无线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特定参数并将其传输至云端或其他中心节点的设备。

在交通监测与拥堵预警系统中,这些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交通流量、车辆速度、车辆密度等关键参数。

通过收集和处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实时更新交通状态,并提前预警交通拥堵。

首先,交通监测与拥堵预警系统需要具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能力。

传感器需要准确地捕捉车流量、车速以及车辆密度等关键数据,并以可靠的方式将其传输到中心节点。

无线传感器的部署可以灵活地覆盖交通网络的各个区域,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其次,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非常关键。

传感器获取的数据需要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中心节点,同时中心节点需要快速而准确地处理这些数据,以实时展示交通状态并发出预警信号。

对于大规模的城市交通系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优化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以及中心节点的数据处理能力是设计这个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除了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这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系统还应具备数据分析和交通优化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交通拥堵的规律和潜在原因,并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提供交通优化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交通信号优化、道路改进、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应对交通拥堵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是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考虑到传感器数量庞大且分布范围广泛,确保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的可靠性是一个挑战。

其次,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也需要重视。

交通监测与拥堵预警系统涉及到大量的个人数据,保护数据的隐私和防止黑客攻击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系统设计和部署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无线传感器的数量、硬件设备的选购以及系统的维护等方面的开销都需要被合理评估。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人类工业化的发展,汽车成为了现代社会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国内外的各种交通工具,尤其是汽车,数量如此巨大,因此车辆管理和车辆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构成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车载硬件。

对汽车的各种参数,如速度和位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如许多先进的仪器,它可以无线地将数据传输到基站。

2.基站。

这是系统的核心,它接收来自车载硬件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储存,同时,它还可以根据收到的数据判定车辆是否正常驾驶。

3.线路通信。

这是系统的通信方式。

它将车辆传输的数据和命令转化成无线信号,以此来实现车辆之间和车辆和基站之间的通信。

二、系统设计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系统细节设计如下:1. 车载硬件车载硬件是整个系统的第一级,它包括多个传感器,以检测车辆的各项参数。

传感器需要结合专业技术,将其安装在汽车的合适位置上,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汽车的数据。

由于汽车所经受的各种条件的影响,这些传感器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精度,还需要具有可靠性和鲁棒性。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精度,一般要小于0.1km/h,也要考虑传感器的众多实际运用环境的适用性,以及系统的实现和维护成本。

2. 基站基站被设计成了汽车监测的最终目标。

一个完美的基站必须包括一台高效的计算机,并且还需要存储器、网卡和摄像头,以帮助后续处理。

这种离线处理方法有利于减轻服务器压力。

在基站的设计上,同时还需考虑信号的接收能力和传输能力,以及硬件与软件的耦合程度,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3. 通信车载硬件、基站和其他车辆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可以是通过4G通信网络或者无线带宽,而这无线带宽可以使用Wi-Fi进行传输。

为了保证该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速度,需要经过优化和测试。

在信号的传输方面,尽管各个厂商的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应该将数据和信号进行压缩,以尽量减少数据包的数量和大小,从而提高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监控与预测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监控与预测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监控与预测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车流监控与预测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监控与预测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势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小型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并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

由于其传输的数据量较小,且无需人为干预,因此具有以下优势:1. 无需布线:无线传感器网络不需要布线,简化了传感器的安装和维护。

2. 高可靠性: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自主组网,当某个节点失效时,其他节点仍可以保持连接,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3. 低成本:传统的车流监测系统需要借助高精度的仪器,费用较高,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监测系统可以利用普通的传感器节点,降低了成本。

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监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监测系统,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1. 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地面传感器节点,一种是天线传感器节点。

地面传感器节点主要安装在路面上,可以通过感知压力改变来检测车辆通过,而天线传感器节点则能够通过无线信号检测车辆的通行状况。

2. 网络通信模块:所有传感器节点都需要和中心节点进行通信,因此需要采用可靠且稳定的通信模块。

3. 中心节点:中心节点是整个车流监测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收集并分析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

同时,中心节点也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如城市交通管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地获取车流量、车型、车速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上传至中心节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交通拥堵地点,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疏导。

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预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预测,通常采用的是机器学习算法。

它通过对历史车流数据的学习,得出未来车流情况的预测结果。

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决策树等。

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车流预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采集:机器学习算法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因此需要高效、稳定的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辆预警与驾驶安全研究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辆预警与驾驶安全研究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辆预警与驾驶安全研究智能车辆是现代交通领域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其依靠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高效信息交互。

这种交互让车辆能够提前预警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驾驶安全措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因此,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辆预警与驾驶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智能车辆预警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时收集和传输交通信息,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速度、道路状况等。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提供给驾驶员作为参考,还可以通过预测和分析,给出相关的预警信息。

例如,当车辆前方出现交通堵塞、道路施工或者突发事故时,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向驾驶员发出警报,帮助驾驶员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智能车辆预警系统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周围车辆进行信息交互。

通过车辆之间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协作。

例如,当一辆车突然制动或者变道时,它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向周围车辆发出警报,提醒其他车辆及时采取行动。

这种实时的信息交互可以大大减少车辆之间的碰撞和追尾事故,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另外,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辆预警系统还可以与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信息交互。

交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路况监测摄像头等,这些设施与智能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让车辆更好地适应路况变化。

例如,当红绿灯倒计时时,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相关信息传输给车辆,让驾驶员提前减速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路况监测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并通过预警系统向驾驶员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以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变化,避免潜在的风险。

除了基本的预警功能外,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辆预警系统还可以结合其他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进一步提升预警效果。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预警系统可以学习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行为模式,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预警信息。

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海量车辆和道路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识别出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及时预警驾驶员。

基于WiFi通信的行车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WiFi通信的行车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WiFi通信的行车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沈祎灿;王军敏
【期刊名称】《电子制作》
【年(卷),期】2024(32)11
【摘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行车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但传统意义上的行车安全预警系统存在硬件成本高、检测功能单一、响应不迅速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行车安全预警系统。

该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多种类型传感器采集车内的酒精、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和障碍物距离数据,并利用WiFi通信实现无线传输,当WiFi不能使用时可以使用4G通信,用户通过手机APP可以实时查看车内外的环境状况。

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数据检测精度高、多功能数据检测、数据响应迅速等特点。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沈祎灿;王军敏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
【相关文献】
1.基于ZigBee通信的安全行车速度协调系统设计
2.基于单目视觉的行车环境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3.基于车联网的行车安全预警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4.基于车联网V2P
的行人检测安全预警行车辅助系统设计5.基于大数据的网络通信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2期齐 齐 哈 尔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Vol.35,No.2 2019年3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March,2019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设计与应用彭敏,朱婷婷(安徽三联学院 交通工程学院,合肥 230601)摘要:由于闯红灯导致交通事故多发,在交叉口排队通行期间常发生由于驾驶员控制不当而导致的追尾事故。

本设计采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与车载导航系统相结合,即由车载移动终端设备、无线传感网络组成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双向发送和接收红绿灯信号时间信息以及根据车辆的速度、离停止线的距离、红绿灯信号时间信息等综合分析判断发出相应的语音提示信号,以引起驾驶者的注意,能根据红绿信号灯时间信息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最后对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 简要的测试分析。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小汽车;红绿灯信号;预警中图分类号:U4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84X(2019)02-0046-04当前小汽车保有量增长迅猛,新手驾驶员越来越多,机动车在信号控制交叉口闯红灯是最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也是导致交叉口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我国2013年初到2014年底,闯红灯违法行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2 951起,造成600人死亡、3 675人受伤。

在美国,每年由闯红灯引起约26万起交通事故,其中约750起事故导致人员死亡[1]。

杜绝闯红灯,既需要交通运行环境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也需要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类交通主体主动遵守法规。

本设计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与小汽车车载导航系统结合起来设计出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提供交叉口红绿灯信号预警信号,用以帮助驾驶员判断汽车到达停车线时交通灯的显示状态,以引起驾驶者的注意,为红灯停提前做好准备,避免驾驶者闯红灯,不仅可以避免违章罚款,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路口交通事故。

1 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设计1.1 系统组成本设计作如下假设:小汽车所到达交叉口信号控制机都具有公交优先功能;每辆车都配备有车载导航设备,且能自动获得其位置坐标和道路方向信息;应用实验只研究直行情况,其他以此类推。

基于以上约束条件,将快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运用于为小汽车提供交叉口信号灯变换及时长信息,即小汽车的车载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增加信号灯信息提取及语音提示模块,通过快速公交优先的无线传感网络能接收信号控制机发送的红绿灯时间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之后发出语音预警提示。

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架构如1图所示。

系统主要包含车载移动终端设备、无线传感网络、信号控制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软件等。

1.2 系统功能车载终端设备与信号控制机之间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的中继器和接收主机双向发送请求信号和红绿灯信息,车载移动终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发出语音预警信号。

而信号控制机的控制方案是由交通信号控制平台下发的,并收稿日期:2018-10-15基金项目:安徽三联学院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设计与应用》(KJZD2018013) 作者简介:彭敏(1981-),女,四川仁寿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应用研究。

图 1 系统组成第2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设计与应用 ·47· 且通过信号灯进行显示控制的。

系统主要功能有:(1)可以发送红绿灯信号给予小汽车,有针对性的传递红绿信号灯灯色时间信息。

(2)可以通过车载移动终端实现小汽车与路口信号控制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小汽车发送状态信息和请求信号给路口信号控制机,信号控制机返回红绿灯灯色时间信息到小汽车上提示。

(3)可以根据路口的绿灯信号和红灯信号的倒计时时长发出相应语音预警提示,防止追尾和闯红灯,提高行车安全。

(4)可以对预警系统实施后带来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

1.3 主要设备要求(1)车载移动终端设备。

无线通信模块为无线传感网络中的移动节点[3,4],在进入路口的无线传感网络通信范围后每500 ms 发送一条车辆的请求信息,并接收信号控制机发送的红绿灯时间信息。

无线通信设备信号传输距离一般为50m,不满足信号传输的要求,一般要求在距离交叉口150m 左右的位置能接收信号机的红绿灯信号,因此需要在距离交叉口50 m 和100 m 的路灯杆件安装中继设备(如图2)。

车辆驶入交叉口两侧安装的中继站检测范围内,信号机当前的红绿灯信号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车载设备(如图3),车载设备会根据当前的红绿灯信号倒计时分析判断是否可以安全通行,以进行相应的语音信息提示,以达到警告驾驶员减少闯红灯,提高行车安全的目的。

(2)无线传感网络。

本设计中的无线传感网络采用快速公交线网中无线传感网络,主要采用Zigbee 短程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小汽车与路口信号机之间的信息通讯和交互,无线传感网络包括ZC(主机)、ZR(中继器)和ZED(移动终端)[5](如图4)。

图 3 移动节点布置示意图 车载终端设备的结构图·48·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时也能较好避免数据冗余的问题,在城市道路VANETs 中有较好的适应性。

(3)交通信号控制机和服务平台软件。

信号控制机是以公交优先为基础的一种车路协同新型智能交通系统,除具备交通信号控制自主优化和机柜电气一体化功能等基本功能外,还具备与无线通讯设备通信的接口。

同时能为每一辆安装有车载终端设备的社会车辆提供实时的路口红绿灯时间、交通拥堵、交通管制等交通服务信息。

通过信号控制系统平台软件可同时接入500台信号控制机进行管理和控制。

信号控制系统平台软件具有对信号控制路口的编辑、管理,信号控制参数设置等功能。

2 信号预警系统应用分析2.1 信号预警系统工作原理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控制策略如图5,车辆进入交叉口信号覆盖范围,车载移动终端自动接收信号控制机发送的红绿信号灯的信号。

城市道路车速一般≤80 km/h,当车速为80km/h 时,停车视距约为80~105 m [7,8],而无线传感网络的信号有效传输距离为约100 m,考虑安全以100 m 为判断红绿灯信号的一个基本距离[9]。

当车辆进入交叉口设 的基本距离范围就能接收到红绿灯灯色信息语音提示,如果是红灯,系统发出红灯语音提示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与前车保持车距,安全停车。

如果是绿灯,倒计时(绿灯+黄灯)≥10 s,系统发出绿灯语音提示信息,提醒驾驶员可以安全通过;倒计时(绿灯+黄灯)<10 s,系统发出频率越来越快的绿灯即将结束语音提示信息,警告驾驶员绿灯即将结束,继续通行 险 2.2 信号预警系统应用分析(1)基本情况。

由于合肥市的一些干道已经实施快速公交优先信号控制,为 验证信号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选择 信号优先控制的路口,由于这些路口已经安装 配套的无线传感网络的设备,测试中只需安装车载移动终端设备,然后跟踪测试采集实验数据。

(2)应用效果分析①设备稳 性测试。

测试期间,Zigbee 设备联网成功率为97%(图6),语音提示设备正常工作率为98%(图7)。

从以上两种设备测试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车载移动终端设备的稳 工作率可以达到97%。

图 4 Zigbee 联网统计 图 5 语音提示设备工作统计 ②信号预警效果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表格1),实验测试期间5台小汽车共在快速公交线路路口总共通行172次,其中绿灯有55次,红灯有117次,其中共计7次没有触发Zigbee 设备,有一台车子出现系统卡死现象共计4次,有14次工作异常,均未能发出有效语音提示,通过分析原因可以发现,部分出现不响应的原因有:路口信号配时被更改、路口交警管控信号机以及主控板二次烙焊引起的接口不通等客观原因。

图 3 信号预警控制策略示意图 表 1 信号预警效果统计测试车编号通行次数/红灯预警136/20 232/14 336/19 436/15 528/24第2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设计与应用 ·49·综上所述,应用效果分析验证 信号预警系统的功能,但是实验数据并不充分,并且还存在一 的问题,尚需进一步完善。

使用存在局限性,未实施公交优先的路口需要配置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的设备。

3 结论采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与车载导航系统相结合设计出具有能够双向发送和接收红绿灯信号时间信息,能根据车辆的车速、离停止线的距离、红绿灯信号时间信息等综合分析判断发出相应的语音提示的车载移动终端设备、无线传感网络所组成的小汽车信号预警系统,该系统能有效识别路口信号灯灯色时间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发出有效的语音信息提示,不仅使驾驶员在绿灯时间通行的时候能更有自信,而且能有效减少闯红灯违法行为的发生,还能有效减少红灯期间追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1] 王丽娟,梁海涛,秦建敏. 贪婪周边无状态路由转发算法GPSR的分析及改进口[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43(05):587-590[2] Retting R A,Williams A F. Characteristics of Red Light Violators:Results of a Field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1996,27(1):9-15[3] 梁子君,宋志洪,张博,等.基于无线组网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方法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2):39-41[4] 陈杰,宋志洪,王琳. 基于ZigBee和新型智能信号机的车载移动终端设计[J].电子测试,2015(12): 3-4[5] Lee PH,Huang TC. An improved distance-based scheme for broadcast storm suppression in VANETs[C]//9th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2014: 200-206[6] 高辉. ZigBee技术在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上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12-15[7] 张兰芳,栾英泉.机动车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力的测试[J].辽宁交通科技,1995(04): 37-39[8] 裴玉龙. 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9] 倪莉,陈世瑜,吕钊,等.基于ZigBee技术的信息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3(05): 1689-1692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ar signal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PENG Min,ZHU Ting-ting( Anhui Sanlian University Traffic Engineering College,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 As the red light often causes traffic accidents, and improper driver control leads to frequent rear-end collisions during the line-up at intersections. This design use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car navigation system. That is a car signal warning system composed of vehicle-mounted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e system can send and receive traffic light signal time information in both directions.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peed of the vehicle, the distance from the stop line and the time signal of the traffic light signal to determine and send a voice prompt.it can cause the driver's attention. Finally, the actu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system is briefly tested and analyzed.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car;traffic light signal;early war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